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第1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羣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氾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A 襄(xiang) 句读(d6u)

&苌(zh6ng)弘 聃(dan)

C贻(yi) 谀(yu)

D蟠(pan) 六艺经传(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孰能无惑(谁:疑惑)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⑤官盛则近谀(奉承) ⑧圣人无常师(常有)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辅助)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久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传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 1 惑而不从师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答案:(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

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然后下定义作结论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藉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板书:对其子——对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板书:师生关系、师道关系。事例论证、引用论证

4具体研习第4段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习,《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习;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 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 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 所以 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 /……者,……。 /……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 《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所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

 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

 1、处所。

 2、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3、为……所……,表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

 4、表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使动,使……小。 客观)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意动,认为……小。 主观)

 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吾从而师之。(《师说》)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清层次:提出中心论点——师的作用——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

 集体诵读第一段

 分析第二段:

 明确:本段教师按照层次分别请五位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请这五位同学串起来翻译。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师道之不传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 句读

 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其可怪也欤

 重点拓展: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理清层次:师道之不传(分论点)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于其子—于其身 (对比论证)

 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

 集体诵读第二段

 分析第三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孔子师郯子 术业有专攻

 理清层次: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孔子从师—事例论证

 孔子曰—引用论证

 集体诵读第三段

 分析第四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六艺经传 余嘉其能行古道

 理清层次:赠李蟠(写作原因)

 集体诵读全文

 给学生5分钟提问。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词,需要大家课后去巩固。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兼具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议论文的代表作。无论在论说和语言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需要我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课后作业:

 1、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

 2、 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3、 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心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先全班背诵,再请三名同学分别背诵一、二和三四自然段)二、推进新课

 韩愈的《师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也已经知道,《师说》主要论述的是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到论证到结论,环环紧扣,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韩愈是怎样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的。

 (1) 分析第一段明确:本段从理论上阐明师道的重要性,从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从师的标准几个角度来加以阐明,并以此作为全文的基本论题。

 (2) 分析第二段1、 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该段一开始就掀起一道波澜,本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了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性。2、 本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已,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砭时弊,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作者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展开,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如剥笋,一层接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

 (3) 分析第三段 明确:这是从正面论证,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用孔子的言和行来进行事例论证。

 (4) 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赞扬李蟠倡导从师。“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照应以上论点。点明了写本文的原因。

 (5) 小结论说文的写作方法(本文的借鉴之处)说理不仅要从正面说,也要从反面说;说理文总要靠对比;运用整齐和对仗的句式也是必要的。(6)韩愈的《师说》锋芒棱角,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而精悍,实为上乘之作。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语言上的润色。

 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8)补充阅读

 学记三则① (其一) 《礼记》

 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⑧也。

 注释:

 ①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

 ②〔嘉肴〕美味的熟鱼、熟肉之类。嘉,美好。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理解不清。

 ⑥〔自反〕反回来要求自己。⑦〔自强〕自己不倦地钻研。⑧〔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互相促进。指通过教学,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长,增长。(9)小结全文:

 韩愈的《师说》立论鲜明,中心明确,全文以“学必有师”为中心论点。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阐明中心。思路开阔,思想深刻,富有气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作为现代人,我们依然可从中获取新知与感悟。

板书设计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贱

 |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无长无少

 师道之不传 于其子——于其身 其智反不能及 道之所存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师之所存

 圣人无常师 孔子言和行

 | 赠李蟠

 (9)课后作业及补充资料

 (10)教学反思

 《师说》这一篇古文备课良久。在实习指导老师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人也试着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将时间留给学生,努力展开多重对话,有意识地培养高一学生学习浅易文言文的兴趣与习惯。

 本次教学也突出了几个语言知识点,着重引导学生如何积累。在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以及“所以”“所”等点上,教师花费了较多时间。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针对古文的背诵,教师从结构分析着手,进行了指导。学生对此反应良好。

 当然由于自身初为人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与优化。比如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注解,从而有效地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如何在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中顾及到其他学生;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如何使自己的发音足够的响亮等等。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 散文 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 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 方法 ;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会本文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古人对老师的尊重,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教师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家对老师的尊重。然而,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以从师学习为耻,社会尊师重道的风气日下。在这种情况下,韩愈站了出来,批驳这样的形象,著《师说》大力宣扬从师学习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对此有很好的记录:“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二认识韩愈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韩愈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关于“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 议论文 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在老师带领下通读全文,正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郯 tán

 苌弘cháng 聃dān 蟠pán 谀yú 贻yí

 五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 句子 ,注意要“直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1梳理文章的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② 古今异义:

 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古:“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 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古:①小的方面要学习;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 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 教育 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③实词(一词多义)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从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这里只讲解实词“师”,其他重点实词“传”等布置为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

 ④虚词:

 郯子之徒:代词,这(之族、之属、之谋、之伦)

 古之学者:助词,的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里也只讲解“之”,“其”、“乎”、“于”也布置为课后作业)

 ⑤词类活用:圣,师,耻……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状语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

 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

 被动句:不拘于时

 (每一类句式只举一个例子,其他的要求学生课下完成)

 2翻译重点句子: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二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 传说 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 事迹 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人:杜云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3日

 四、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 爱好 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 说说 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 短语 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生1:很乏味。

 生2:没有说服力。

 生3:很苍白。

 师:行文讲究感染力。观点体现深度,对比论证体现广度与力度。当然,这篇文章的感染力还不仅仅在于对比论证,还有更妙的地方。韩愈主张文不平则鸣,所以他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的。我们来关注一个句子:“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一句,“其”翻译成什么

 生:大概,表揣测语气。

 师:大概皆出于此,那是否意味着也大概不皆出于此韩愈可能认为,愚的原因有别的因素,从师不是关键因素所以古之学者不必有师!如此一来,则无法照应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这个“其”字是否表明韩愈观点不清晰

 生:不是。

 师:把意思坐实了说不通,那我们要从哪个层面来分析问题

 生:语气上、情感上。

 师:你们认为“其”字蕴含着怎样的语气

 生:讽刺语气。

 生:挖苦语气。

 师:你们能试着读出来吗如果删去“其”,要用怎样的表情来读

 生:严肃的表情。

 师:大家齐读此句。

 (生齐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

 师:即便删掉“其”字,大家也似乎读出了比肯定论断更复杂的意味,也就是说大家的语感已经感受到了讽刺的意味。那哪位同学试着把原句的讽刺意味读出来

 (生读。)

 师:大家感受到讽刺的语气了吗皱眉了,只感受到了一点点是吗那我来试试吧。来个情境扮演,你们扮演今之众人吧,我扮演韩愈,我非常鄙视你们,又想挖苦讽刺一下你们不从师的愚蠢无知。我们一般用怎样的表情来挖苦别人

 生:笑嘻嘻的。

 师:(范读)“今之众人们哪,你们看,人家圣益圣,而你们愚益愚,依我看哪,人家圣人之所以为圣,而你们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啊,是不是呀,呵呵呵……”

 (生笑,鼓掌。)

 师:大家感受到讽刺的力度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这个“其”字表明一些表面上轻巧的字眼,其实暗含着比肯定论断来得更强烈的讽刺意味,以“其”的揣测表达“必是”的判断,这就叫做“平字见奇”。刚才大家做了一回愚人,现在马上提高你们的地位,现在你们是唐士大夫,第三段哪句论述最让你愤怒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一句最让我感到愤怒,因为我是士大夫,本来就看不起那些百工之人,现在你居然说我比他们更愚蠢,所以我很生气。

 师:我偏要说,你会把我怎么样

 生:把你砍了!

 师:这么狠哪!韩愈作完此文一年之后被贬阳山。当时韩愈当的什么官

 生:好像是国子监的博士。

 师:这个官大吗

 生:听上去挺大的。

 师:这个官真的不大。他作为国子监的博士,官职为从七品,仅相当于副处级,人微言轻,但他知其不可言而言之,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人格魅力

 生:他为了倡导尊师重道,敢作敢为,敢冒险!

 师:与其说“冒险”,倒不如说他……

 生1:不畏权贵。

 生2:我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要抨击这种社会现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很有社会责任感。他刚正不阿,为人正直。

 师:这个“愚”字要书写起来,一下子就可以写就,但要把这个字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口不容易啊。《师说》恐怕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章,它更是一篇战斗宣言!我很崇拜这样的人,写了几句话表达我的感受:众眼碌碌耻师道,群怪聚骂如等闲。抗颜为师拍案起,铁肩担道在人间。我们如果读懂了这种敢于为时代良心而呐喊的正义感和道义感,就读懂了韩愈。一般人心里当然有是非对错,但不是人人敢宣之于口的,可见韩愈很了不起。好,“愚”字我们说到这里,我们来说“圣”。作者在下一段为何提到圣人无常师

 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人以所有有道之人为师。

 师:你们有固定的语文老师吗

 生:有……没有。

 师:突然就从有变成没有了。你们之前以我为固定的语文老师,因为我有职称,我天天站在讲台上,现在你们的境界变大了,以谁为语文老师

 生:只要能从他身上学到语文知识,他就可以成为我的语文老师。

 师:你的境界提升了,这是大境界。同学们,以孔圣人为例固然有论证的优势,很有说服力,但是有没有论证的漏洞

 生:就像我们写议论文,举爱迪生的例子一样,又老套又俗气,并且过时了。孔子虽然是圣人,但他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我们应该要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事例,就像写时评一样,多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做出点评,而不要写太久远的事例,要注意时效性。

 师:也就是说举例论证既要考虑到典型性,同时也要多采用新鲜热辣的事例。那么韩愈有没有人证

 生:有,李蟠。

 师:大家看看李蟠这个小孩不得了,他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

 生:学古文、通习之,学于余。

 师:我是谁呀我是韩愈,是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李蟠,恭喜你,你选对了老师。学习目标对头,学习方法正确,老师选得恰当,这样学,人不就远愚近圣,复兴师道了吗古文运动领袖韩愈,其高明之处恰恰就在于,不仅有批判,更有方法指导:“兴”道在“学”。

 师:我们来做个小结。作者开篇以“师”字统帅全篇,并指出“尊师重道”的论证主张。接下来,说愚以证“师道”不可废,说“圣”以显“师道”意义深远,说“学”以明“师道”复兴途径。回看全文,作者意在以说师来明道,期望复兴儒学,劝告世人积极入世。

 师:学完《师说》,你对哪句话感触最深这句话在今天仍有警示意义吗请联系实际具体说说。

 生: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句话表明士大夫之族门第观念很深,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要尊重有道之人。当今社会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他们的家庭背景很优越,但他们不重视学习,轻视老师,还整天在外游荡。难道一个人的出身好,就可以耻师轻道吗

 师:你主张要轻官禄权势,以道为师。说得不错!

 生: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术业有专攻”。选择自己的老师,不一定要看她的人生阅历是否一定很丰富。我们五中有一位教美术的邵老师,她近来收了一位老奶奶为学生,传授她山水画方面的知识。虽然邵老师的人生阅历不一定比那位老奶奶丰富,但她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却更深,既然如此,就可以为师。而且我认为这个事例也可以论证“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一句的观点。

 师:你既悟到了求学之道,更悟到了做人之道,求学时要把面子看淡点,要谦虚。

 生:我也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一句很有感触。因为近来有很多人说中国的`教育培养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却欠缺很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在“道”的定义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只把书本知识视为道,而我认为道的内涵可以很多元,不应局限在某一点,例如尊重老人,孝敬长辈是道,向家长学习为人的品质也是应学之道。

 师:我想请问你,你在五中学习,在你心目中最高境界的道是分数,还是其他

 生:虽然分数很重要,但我还是觉得为人之道更重要。

 师:你的话警醒了我,作为一个老师,我要把传授做人之道放在教育的首位。

 生:我也想谈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学习时应该放弃门第观念,以道为师。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他也要三顾茅庐,去向低位远低于他的诸葛亮请教。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要善于取其精华。

 师:假如你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正好有个字你不会写,而另一位同学会写,你是否愿意拜他为你的一字师

 生:我愿意。

 生:我感触最深的句子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读到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年资先后,无论阅历多少,只要他有可取的地方,我就可以向他学习。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摒弃心浮气躁,自以为是,要实事求是地怀着一颗谦逊的心向他人讨教,这才是我们求学的核心精神。整篇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某一句话,而是韩愈这个人。在当时的年代,韩愈宁可身败名裂,也要对社会有识之士发起呼唤,要批判不良社会风气,这需要一份非常非常强烈地社会责任感,这令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有一份社会责任感,有一颗谦逊的心更重要。

 师:见解很独到,难怪你的成绩总是那么棒!恐怕做人和求学是密不可分的。诚如大家所言,韩愈所倡导的道特指儒家道统。时至今日,当韩愈所倡之道穿越了历史的隧道,经历了风尘的洗礼,其内涵必然更加多元化,可涵盖为人之道,交友之道,求学之道,人与自然、社会相处之道……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终归要寻得与万物相处的和谐之道,只要心中有道,眼中必然有师。本文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复古的韵味,更深在于其内容的穿透性和永恒性。同学们如果能以自己所悟之道求得生存之本,那么,不仅懂得了韩愈,也懂得了文明的传统。

 师:五中校长何树声先生于校园倡立师道碑石,以弘尊师重道之旨。他得知我们今天要学《师说》一文,特意嘱托我带几句话给大家,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

 师:何校长说:“在五中的岁月,每一个日子我们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日子都流淌着感恩的情怀。5中的各届校友们凭借个人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他们为母校添光彩,母校因他们而荣耀。希望同学们记住那些拥有“师道”和“师德”的老师们……”同学们,何校长的嘱托是恳切的,我坚信,只要各位心中有大道,眼中无常师,定能不辜负韩愈的嘱托,也不辜负何校长的嘱托,将尊师重道的传统发扬光大,五中以这样的你为荣!下课!

 营造氛围,进入学习情境。

 对第一课时内容简单带过,过渡自然。

 文不厌读。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老师倾听,发现需注意的问题。

 把评判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这样的师生对话逐渐营造出讨论的氛围,教师的引导作用亦渗透其间。

 循循善诱

 启而有发

 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活跃,这是教师有效引导的结果。

 始终坚持从文本里去挖掘问题,此为于无疑中生疑也。

 适时追问,促思考的深入,好!

 这一段的文意重点不在指出家长的“择师”之愚,建议转换提问角度。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参与讨论的水平和积极性很高。

 不宜孤立地看所谓“话题词语”。

 如果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此时就需要纠正了……

 智愚与心愚有何区别

 欲明文意,先通言意,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好!

 不是“不通顺”。

 因果还是并列,这是一个问题。

 是否“因果”,没有正面回答,接着转移到其它话题了。

 有道理。

 善于追问的老师

 善于回答追问的学生

 教师语言富有亲和力,师生、生生共同讨论的气氛浓厚。

 不同意见出现了,难得!

 允许有道理的不同意见共存,好!

 “古道”与“道之所存”中的“道”意思相同吗

 讨论很热烈

 微型辩论会,相信在这样的探讨中学生的心智会获得发展。

 强调“个人倾向”“一家之言”,保持了探讨的本色,教师的这种态度也与本文主题暗合,好!

 再起波澜,深入思考。

 请注意此问落在“是否同意其观点”。

 其实重点不在其观点而在“收”,是否前问可以调整一下更合适呢

 边写边说,让更多学生有发言的机会。

 模仿文言造句,是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学生呈现的例子看,他们是有这个潜力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有意识地创造机会。

 教师融入其中,更能起到促进作用。

 善于追问的老师

 此问妙在既问文本写法,又在暗示作文之道。

 果然水到渠成。

 从“言”出发,挖掘文意,感悟

 其中蕴含的感情色彩。

 教参是这样翻译的。译为“大概”不一定就是观点不清晰,也可以表达讽刺的意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意思、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抓住典型例子进一步引导。

 教师的投入是带动学生投入最有效的方法。

 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学生很快能换位思考,很自然地使用“我”来表述。

 敏锐捕捉词语,语气委婉。

 文气冲天!

 以学习语文为例

 学习圣人从师的态度

 以当时的“今人”为例

 小结得不错,只是“劝告世人积极入世”话从何来

 “……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意指无论地位高低都“耻师”。

 应该指出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此例典型、贴切,时代感强。

 这位学生善于迁移思考,由“师道”联想到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道”,避免盲目地“师”,很好。

 此为有境界。

 师生互相学习。

 “师道”深入生心了……

 强化认识

 好个“整篇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某一句话,而是韩愈这个人”,写《师说》的韩愈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精彩!

 校园文化的浸润,古今同道。

 激励向上

 以上“实录与点评”是从具体而微的教学言行细节上的直观呈现与点滴感悟。

 课后市教研室谭健文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谭老师的发言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指引了努力的方向,同时激发了听课老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更加深入的思考。

高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教学分析]

本文是一篇论述性的文言文,作者荀子运用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三方面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些道理就是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之集大成者的荀子的艺术风格。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熟记“有(又)、暴(曝)、輮(煣)、知(智)、生(性)”通假字以及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掌握文中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疏通文章大意,养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学生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作用、意义、方法与态度的论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做到“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进而从名言名句中得到启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作用、意义、方法与态度的论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做到“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进而从名言名句中得到启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对话学生:“同学们,从初中到高中大家学了那么多篇文章,你们对哪篇文章的感触最深”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这些感悟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由此导入今天的新课——《劝学》,来看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板书:劝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音频朗读,学生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字音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老师强调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展示在PPT上,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②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④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2)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用心一也。

d用心躁也。

②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状语后置句: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水为之而寒于水。

3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即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文章的行文结构。

明确:“学不可以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按照“总——分(3个分论点)”的结构来写的。(板书:学不可以已)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阅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写到了哪几件事物,这几件事物发生了什么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作者写了5件事物——青、冰、轮、木、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句话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提高(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由此推出人必须通过广泛地学习和每日字形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综上所述,这5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水平、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所以本段通过比喻论证的方法,从学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板书:学习的意义 比喻论证)

(2)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说明踮着脚尖看远处,还不如登上高处望得远,这就像整日思考,还不如片刻地学习获得的知识多,运用比喻论证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思考作者在说“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句话时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明确: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样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综上所述,第二段仍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从学习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板书:学习的作用)

(4)小组讨论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怎样的分论点。

明确:作者先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的第一个层次,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学习要“积累”,这是学习的方法。

接着作者用4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进一步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的第二个层次,说明学习要做到“坚持不懈”,这也是学习的方法之一。

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专一”,这是对待学习的态度。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板书: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对比论证)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学习的重要性,思考“荀子关于学习重要性的论述在今天是否具有意义”这一问题,并组织学生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谈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拓展延伸:PPT展示司马光的《孙权劝学》,比较与本文的异同,再次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明确:与本文不同的是,《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着重用对话表现人物,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2小结: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对本课进行总结。

3作业:(1)摘抄文章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与家人分享。(2)运用比喻论证或者对比论证的方法,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说明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论述性的文言文,学生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读,找出并理解其中所采用的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学习的意义、作用、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课堂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文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所作,文章目的是贬斥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从师的重要性,其中运用了多种的论证方法,体现了韩愈思想的深度。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文意,学习文中的论证方法。

2通过朗读法把握文章脉络及作者情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培养谦虚好学的学习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观点思想,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作文之目的。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言外语境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谈自由体会;并说说现在的从师观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下注释及手中的工具书疏通文意。

2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录音画出间隔及重音。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关注:节奏及情感。

4学生自由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三)深入研读

1寻找全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2发现作者推崇的从师条件。

明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当时社会上的人们是如何做的

明确:

4观察师生总结表格,小组合作探究。

明确:(1)学习对比论证。(2)体会作者语气变化。(3)分析作者语言特点。

5历史上的孔子是如何做的

明确:(1)圣人无常师。(2)三人行,必有我师。(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举例论证。

(四)拓展延伸

学生分享言外语境。

明确:韩愈成文后不久被贬广州,因其观点惹怒掌权利益集体。

(五)小结作业

小结:配乐诵读,读出情感变化。

作业:韩愈的选择为题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古文运动发起人韩愈的一篇代表作,应为学生在言外语境处介绍古文运动的思想内涵,从这也能引出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

  语文学习 无外乎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低级阶段,而运用语言才是高级阶段。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也就是学会运用语言的高级阶段。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名称《师说》教学设计

 课时三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高中语文必修三

 教材分析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并且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 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 文章 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

 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自学讨论)

 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质疑讨论)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突出三维目标。

 2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法、诵读整体感悟、细读圈点质疑、品读讨论交流、

 练习巩固积累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 总结 ,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共同讨论,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由《程门立雪》的 成语 故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称“韩昌黎”、“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②“古文运动”是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主将。主张文章要 “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③“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 散文 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说”是一种 议论文 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学习第一段

 (一)重要字词提问并释义:

 (二)翻译重点 句子 :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吾从而师之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 一词多义

 (1) 师 (2) 乎

 (3)其 (4)而

 5 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第二三段 2、归纳积累文言词汇

 一、 字词释义: 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实词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二、小组成果展示与纠错,评分

 预习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放在句中,舒缓语气

 2犹且从师而问焉 代词

 3巫医乐师 有专门技艺的人

 4群聚而笑之 名词作状语 成群

 5其可怪也欤 语气副词 难道

 6孔子师郯子 名词作动词 拜……为师

 7不耻相师 名词作动词 ①拜……为师②学习

 三、翻译重点句子: (共性出错的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明确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明的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昧的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明确 不明白断句,有的人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遗漏不学,我没看出他们的明智。(合叙句与宾语前置句)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明确所以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一)背诵课文并翻译全文

 (二)文言知识归纳与积累:

 1重点实词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一、检查预习

 二、情境导入

 三、作者简介、解题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1、作者简介

 2、解题

 四、文本内容疏通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共同研习课文文言知识

 (1)小组讨论交流,掌握课文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引导纠正

 五、作业布置

 一、文本内容疏通

 1朗诵点拨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共同研习课文文言知识

 (1)小组讨论交流,掌握课文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引导纠正

 3检查翻译

 二、作业布置

 让学生学会自主 ,通过 课前预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作者及背景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学会

 课堂小结

 2分钟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1200年前,韩愈向我们阐释了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应该接过韩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这步棋切实走好,为传承知识营造一个和谐有致的良好氛围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布置作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7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