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学概论知识 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这句话概括了诗歌什么的哪些特点

求文学概论知识 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这句话概括了诗歌什么的哪些特点,第1张

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 诗歌是情感最集中、最直接的宣泄。

这样说是因为,诗人在作诗时,情感体验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个性特征的时候。它就像用海水析出盐的结晶一样,诗人热烈的情感在此时就是温度的象征,它蒸发了诗与诗人之间不必要的过渡、连结,和一切与诗无关的杂念与臆想,把诗与诗人结合在了一起,即不做作、不矫饰(即蒸发了水汽)、而这“凝结”的结晶,就是诗歌的诞生。所以说,诗歌的诞生,就是诗人热烈情感的意象化最集中(即凝结)、最直接的宣泄(即热烈)。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论述。

其次 就诗歌本身的语言来说,诗必须是精炼的。

如果把散文比喻成情感的涓涓细流、把小说比喻成奔腾不息的情感的长河的话,那么,诗歌就是这涓涓细流或奔腾不息之情感中的一朵浪花、一段波滔。它是散文或小说抒情的一个横切面。因此,它必须是精炼的、不枝不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歌就是诗人一时、一地情绪的精炼表达。

最后,诗必须有诗人浓烈的情感包含其中。

没有情感的诗歌是不存在的。反过来,诗歌的情感都是有所指或可解读的(尽管可能与创作者所指有一定差距)。为什么我们说,某某诗我喜欢,从某某诗中我体会到了什么,等等,这说明,欣赏者在揣摩、品味一首诗时,就是在追求与创作诗歌者尽可能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把个性(诗人自己)扩大到共性(欣赏者)之中。这也就是诗歌欣赏中常常提到的“共鸣”问题。这里“共”的“鸣”就是诗人热烈的情感。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历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摹仿自然”论点、苏格拉底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论点、柏拉图的“理式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说。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说,五代大画家荆浩在《笔记法》中说“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与西方表现说可以比较的是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言志”说和“教化”说构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重要特色。古罗马时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客观说实际上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的。)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文学观念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可以永远定于一尊的;时代的变化,包括政治治乱、社会风气、学术倾向等推动着文学的变化;随着文学的变化,文学观念也随之变化。摹仿——表现——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当然这种演变规律并不是直线型的,由于受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生活变动、斗争和不同社会心理的影响,其发展的路线和形态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而在同一个时期,几种文学形态与观念并存的局面也是存在的;但就总趋势而言是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文学观念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及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不同的观点,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

 「文学的界说」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包含了五个命题,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聚,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视界融合”(意思是说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历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第二节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

 「文化概念以及文学的文化意义」广义的文化概念(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最为流行。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人创造的“第二自然”,是对象化的劳动的结果;制度文化指渗透了人的观念的社会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是最深层的东西,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物质文化最为活跃,精神文化则惰性。)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即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文学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认同”还是“离异”,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的文化取向:“认同”就是以传统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巩固和维护传统文化已经确定的种种规范,使传统文化得以凝聚和稳定:“离异”表现为批判和扬弃,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打破和改变传统文化的规范,而把传统文化所排斥的内容吸收进来,呼唤或形成新的规范。“品质阅读”(就西语而言,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活动”;在汉语文学中,则首先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关注到情景、人物和情节。)“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的源泉的的问题,中国古代有过朴素唯物主义的回答,《礼记。乐记》中描画了一个艺术产生过程的图式,物-心-乐。按近代完形心理学派的观点,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是不一样的;物理世界称为“物理境”,是事物的纯然的客观存在;经验世界称为“心理场”,是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需要四个层面协同合作,即主体心理层、客观对象层、心理时空层、历史文化层。)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是,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

 第四节 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

 「经验、体验与文学」作家的体验特性,即情感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受的个性化。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作家的体验一方面要与对象共同着生命,这就是“入”;另一方面作家的体验又要求“反刍”,对体验进行自审,这就是“出”。“入”和“出”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是,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和诗意的超越。

这也来问,书上全有答案

1意识与无意识 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在艺术构思时,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是相互补充的。所谓“主从之分”,是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

2(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像、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行文方面,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量多分析作品,对每一观点尽量作到在具体例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出结论。笔者时刻提醒自己避免两种倾向:一、过多地征引理论著作,进行冗长的理论阐述;二、陷于对具体作品的碎分析而不作理论概括。力争观点简明扼要,例证精到具体。

问答:

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1、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2、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3、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4、文学传播:这也是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文学传播就是人类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文学信息、观念与情感的交流。

 5、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6、期待视野:这是关于文学接受过程的一个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首先提出的。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解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

 7、预备情绪:是波兰美学家英加登首先提出的。预备情绪是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情绪。

 8、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这是审美心理结构对作品采取的两种主要应对方式之一,而且一般是首先采用的反应方式。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就得到强化与巩固。

 9、审美心理结构的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与更新的作用。

 10、作品的召唤结构: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是指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11、作品的具体化:是指接受者在阅读中完成作品、实现作品的创造性的接受过程。

 12、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13、心灵共鸣: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与作家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的情感沟通,也指不同的接受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的激动、兴奋的审美体验。

 14、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化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评价。

 15、文学的社会交往: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16、古典主义: 17世纪始于法国的文学思潮,蔓延达两百年之久,它因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17世纪法国的戏剧创作中达到高峰,以悲剧家高乃依、拉辛、喜剧家莫里哀、理论家布瓦洛为代表。古典主义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依据,崇尚理性,在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以理性战胜感情为上;它尊奉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传统,高乃依的悲剧多取材于古罗马的历史,而拉辛的《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的故事情节都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它力求形式的完善,结构严谨,语言明晰,体现出高雅的趣味。后来的古典主义由于形式的严格刻板,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概念化而受到浪漫主义的猛烈抨击,失去主宰地位而哀败。

 17、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因为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

 18、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社会生活环境的具有虚构性质的文学体裁。

 19、摹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它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摹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艺术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前者摹仿自然、后者摹仿社会人生。

 20、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因为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勤与弗雷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18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