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同窗读一生为知己
两度同窗读一生为知己,人最值得高兴的事:父母健在、知己两三、盗不走的爱人。其他都是假象,别太计较。知己在人一生中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分享两度同窗读一生为知己。
两度同窗读一生为知己1常言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谁能告诉我,几世才能修得两度同窗读呢?
小玉和子豪就是两度同窗读的同学。第一次是1973年,作为同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他们,同时来到了“南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 小玉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分配某中学任数学教师。她身高163的,秀丽的脸庞,婀娜多姿的体态,配上两条黄而发亮的长辫子,十分抢眼。在学校上学时,常常引来不少男生们频频回头,抑或是伫立凝望。
子豪是1965届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时的成绩相当优秀,只因家庭问题,政审时被刷了下来。分配到某中学当了一名数学教师。他180的个头,魁梧的身材,国字脸庞,戴一副黑色镜框的眼镜,更显得他温文尔雅,风度潇洒。他操一口标准的老北京话,说起话来,委婉且富有磁性,听着就心里舒服,他有着极好的人缘。学校委任他当班长。
很快一学期结束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小玉遥遥领先,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当然作为班长的子豪,更是对小玉刮目相看,此刻,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涌上心头。晚上在宿舍里,一位同学的一句话如同给了他当头一棒。“看着小玉还挺年轻的,听说她已是孩子妈妈了,真的,一点都不像。”此时,依然是单身的子豪,只有暗暗的遗憾——相见恨晚。
1977年10月21日,已然是秋风瑟瑟的清秋了,此时,突然,传来了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仿佛是悲秋中送来了暖暖的春的消息,特别是温暖着老三届学子们,趋于冷却的心;又恰似平地一声惊雷,惊醒了一大批战斗在各条战线,渴望学习的莘莘学子。他们喜出望外,相互奔走相告。小玉如愿以偿地报了名。
然而,子豪却没有那么幸运,他多次找领导想报名参加高考,却遭到了领导的百般阻挠,急得他整天唉声叹气。他的母亲心疼儿子,只好拿出他父亲生前的各种荣誉证书、聘书。此时的他,方才知道,父亲曾是医学界有过重大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学校看到这些证书,这才勉强同意他报名。1977年的高考,只有百分之五不到的录取率,子豪作为佼佼者,收到了省会重点师范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子豪去大学报到那天,天气格外晴朗,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他的心亦明媚了几许。刚进校门,猛抬头,一个熟悉身影,倏地映入他的眼帘,那优雅的姿态,那稳重的步伐……这女生怎么特像小玉呢?会那么巧吗?他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追了上去。“小玉,真得是你呀?”小玉睁大了惊奇的双眸,问道:“子豪,你也考到这个学校啦?”“是呀?你考的什么系?”“数学系,你呢?”“同一个系。”就这样,子豪与小玉第二次成为了同窗的同学。
大学四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子豪留校当了数学老师,小玉分配到一所工程学院当老师。八十年代末,子豪在学院分到一套单元房,搬家那天,意外地遇到了当年的同学小玉。原来,小玉的爱人与子豪同在一个学院,而不同系,两家正好住对门。自然两家人相处得很融洽,两家的孩子常在一起玩耍。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转眼,小玉和爱人相继退休了,两个孩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心想,结婚四十年,终于可以琴瑟和鸣,相扶相携,安度晚年了。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仅仅过了五年多,2011年,小玉的老伴患病撒手人寰。这对小玉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天都塌下来了,她整天以泪洗面,茶不思饮,饭亦难以下咽,时长夜不能寐。孤独、郁闷、哀伤,悲恸紧紧地围绕着她。此时,已然65岁的小玉,虽然时光老人慢慢地为她两鬓染白霜,偷偷地将她的`容貌凋朱颜。可她依然风韵犹存,精神矍铄。然而,她老伴的离世,使她一下子老了许多,常言说,愁,愁,愁,一夜之间白了头。她哭,哭,哭,一夜之间银发弥漫了全头。(染白了头)作为同学,子豪夫妇常常前来安慰老同学。之后,有了智能手机,他俩相互添加了微信。
2015年,子豪的老伴也患病离他而去,撇下了孤苦伶仃的他。此后,小玉和子豪便成了同病相怜的同路人。他们相互关心,问候,相互抚平对方那颗受伤的心。
小玉在家人、朋友、同学的劝慰下,终于苦苦熬过了最最伤悲的五年。不知从何时起,她渐渐地喜欢上了古诗词,她从书店买了好几本古诗词书,闲暇时,她读古诗词,品赏古诗词,上网查询。她慢慢从写顺口溜,再按照格律诗修改。学习古诗词愈来愈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便提笔用诗词来倾诉她对老伴深深的思念之苦,一边流泪,一边写,一边写,一边淌泪,清莹的珠泪打湿了稿纸,盈盈泪水融入了篇篇诗词中。
两度同窗读一生为知己2寄情风月相遇知己
沾一指温馨,拔开时光的流沙,将藏在心底的喜悦翻起,秀一生夫妻恩爱情如山重,晒一世夫妻甘苦与共比翼双飞。牵手一生,朝看群山带绿,暮数流水情长,云霭与天齐。
吟一首清词,沾花成韵,携一缕情思,轻唱白首相随。站在人生的中年路口,牵手人生最美的伴侣,感恩你风雨中相知相伴,今生有你便无它求。
生命中有你,盘结着终身的眷恋,纵使红尘花开如海,你也是我心中最美的那朵。浮世繁华,纵使美在瞬间,也不去邂逅寻问。
也许,人生之中有许多不经意的遇见,或一笑而过或封存心底,只有与你那次偶然相遇,一句笑言便成全了人生一段佳话,一次转身回眸,就将你凝重在心,从此心里就有一份爱在涌起,就有一份想念挂在心头,就有一份盼望留在心间。
也许,这一切是前世的邀约,今生相聚。也许,是三生石上的定数,注定你我牵手一生,注定你是我人生最美的相遇相知。
笙萧绕眉,你用爱意,平添了我人生岁月中的婉转。相逢是首歌,相知相伴是幅画,让我俩用心珍藏,同唱天地不老的情歌。
生活不是歌谣,不总是一帆风顺,也有碰磕,但你我总能理解,在这时,我俩之间总是有一个人用自己的微笑安抚对方的抱怨,因为你我懂得珍惜,懂得相互尊重,懂得爱在一起不容易,懂得关健时用忍让和笑声给彼此带来幸福与温馨。懂得:只有夫妻相知相爱,家庭就和睦美满;懂得:只有夫妻齐心,家庭才能长久健康;懂得:只有父母恩爱,儿女才有个好的环境成长。
一路相伴,听惯了你的唠叨,服从惯了你的吩咐,因为我总是用“家”去理解,没有你管,那有我现在幸福温暖的家?你不在身边的时候,心里总感到寂寞和失落,总是要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听听你的声音,心里就有一份安静,听听你的话唠,心里就有一份舒坦。
烟雨洗尽尘世的万紫千红,沉淀的是清晰美好的人生,真实的情感早已雕刻到你我的心灵深处,相遇相爱牵手作伴,相知相许用心厮守。
吃惯了你煮的饭菜,喝惯了你烧的茶水。酒店里的菜色好,不如你炒的菜味道浓,超市琳琅满目的饮料有甜有酸,不及你烧的茶水清淡情长。
时光里的爱就如一杯清香的浓茶,慢饮细品。那种微微的苦涩后渐渐的甘甜浓郁,久久的萦绕于心不散,又捻成千丝万缕的念,途经人生四季冷暖,不困惑不喧哗不嗔不怨,只做一枚含香的妥贴放在心间,犹如时光里当初遇到你一样美丽一样喜悦。
夫妻之间心心相通,没有隔阂没有私密,只有坦诚只有分享。敞开彼此的心,让对方驻进,分享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让人生充满快乐。
累了,回到自己的家庭歇一歇,听听你的声音,看看儿女的欢乐,于是又精神抖擞。
委曲了,回到你的身边靠一靠,将心中的委曲向你诉说,你总是嘱咐我:忍一忍海阔天空。
二十几年的恩爱,有风月中的缠绵,有山盟海誓的表演,只是一生承诺兑现。光阴里凝重着你我情意中流露的眷恋,我懂你眉宇之间含韵的深远,惟有夫妻情感与青山绿水一样相随,才是长久的相伴。
生活中的磨砺,跨过了风雨便苦尽甜来。我俩从不羡慕别人轰轰烈烈的爱情,只静静地过好我俩幸福的一生。
耳熟能详的“婚姻就是一座围城”即来源于本书。
“赵辛楣约方鸿渐、苏文纨、董斜川、褚慎明几人在馆子吃饭讨论哲学时,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至此后,该观点贯穿了多数《围城》的赏析。
作为一本经典文学,高中时期我已经阅读过,那时关注点多放在了方鸿渐与四位年轻女性的爱情故事,其余则看后即忘。最近翻出这本书,再次精读,二十年之后,同一本书,抓住视线的仍包括了方鸿渐的感情线,不过除此外也关注到钱钟书先生描写人物的利落精准,关注到钱钟书先生传情达意的含蓄老道,关注到寥寥数语见人性,关注到围城的丰富含义……
不敢再去谈论“婚姻是座围城”,毕竟精彩的书评已经数不胜数,因此换一个角度去看“另一座围城”。书中毫无异议的主角是方鸿渐,跟随着他的人生历程,故事展开了……
细细读来,故事的引入,推进,发展以及结束都与“信”相关。本文权且将“信”作为媒介,去构建这座“看不见的围城”。
“方鸿渐还在高中读书,随家里做主定了婚。未婚妻并没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相,也漠不关心。后到北平进大学,第一次经历男女同学的风味。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想起未婚妻高中读了一年书,便不进学校,在家实习家务,等嫁过来做能干媳妇,不由自主地对她厌恨。……忽然醒悟,壮着胆写信到家里要求解约。”但经不住父亲权威未能如愿。来往信件铺垫了故事背景,引出了方鸿渐生活中的第一位影响重要的女性,这个女性虽未正面出场,在故事开始不久后因病去世,不过方鸿渐却因吊唁信件获得未婚妻父母的青睐,不仅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为留学之用,同时留学归来后,可暂住在丈人家中,供职与周经理所在的银行。正因为如此,方鸿渐可以将上海作为中转站,认识了后来在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唐晓芙以及赵辛楣,从而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方鸿渐国外留学,四处听学,却未获学位,归国之际,受到父亲和丈人的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可是现在要弄个学位,无论自己去读或雇枪手代做论文,时间经济都不够。”于是去信广告中的美国纽约“克莱等法商专门学校函授部“,用40美金获得了一个伪造的博士文凭。自知文凭有假,方鸿渐心中无底气,为后来任职三闾大学时降为副教授时的不敢言声以及受到韩学瑜的打压等事件做了铺垫。
因不知扇面上的诗为苏文纨所做,方鸿渐刻薄点评,知晓事实后,向苏**写了一封才华洋溢的请罪信,不过这信除了表示歉意,书中也写到“想到唐**会欣赏,会了解,这谎话要博她笑,又欣然写下去。”
后因爱上唐晓芙,写信向苏**表明拒绝之意的信。方鸿渐的优柔寡断在与苏**的交往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也许欣赏苏**,但一定不爱苏**,却不敢或者说不舍得拒绝,这不仅与前文在回国船上与鲍**的交往相互呼应,“不主动,不拒绝”的感情态度不仅之前催化了他与苏**的感情进展,同时也直接导致了他与苏**关系的异化,影响了他与唐**的情感正常发展。
方鸿渐对唐**一见倾心,后与唐晓芙多次通信。书中与方鸿渐有交集的四位女性中,钱钟书先生对唐**最为有情:“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总而言之,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种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着墨之多,褒扬之多远超其他三位女性。如此美好之人,难怪方鸿渐迸发出在书中不多见的强烈情感。
唐**写给他的七封信,“信封都破了,用玻璃纸衬补的,想的出他急于看信,撕破了信封又手指笨拙地补好。“然而前不见与苏**的决断,后没有勇敢追求的果敢,因小小误会失之交臂。这一场情伤,让方鸿渐觉得“开始不住的心痛”“觉得天地惨淡”,除了进一步明晰方鸿渐的性格特征,也促使方鸿渐在伤心中接受三闾大学的邀请,前往大学任职。
不同于唐**浓墨重彩的描写,孙**的外貌描写极为克制寡淡,她就是一副放在人群中就会遗忘的,青涩内向害羞的女子形象,“孙**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的太开,使她常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都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然而钱钟书先生在书中借赵辛楣之后说到:“这女孩人滑的很,我带她来,上了大当——孙**像那条鲸鱼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的那条船。”一路前往大学任职,孙**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可爱天真,不谙世事并且坚强有韧性的小姑娘,但从后面孙柔嘉在与方鸿渐的交谈中透露陆子潇给自己父亲写信(后知这封信为孙**捏造),并适时示弱,确定关系,不难看出孙**为了达成与方鸿渐的婚姻,隐藏了自身的敏感,富有心计以及强势,这也成为了后来他们争吵,婚姻不和谐的重要缘由。
关于方鸿渐的工作书中有三封主要的并实际存在的信推进了故事的进程以及为方鸿渐后来的生活留白。第一封是三闾大学聘任方鸿渐为教授的信,这封信在方鸿渐失恋之后,且与周经理家产生隔阂之后成为了他的不二选择。不过,这确实拖赵辛楣的福。“高松年是他(赵辛楣)的先生。……不愿意撇下苏**,忽然记起她说过鸿渐急欲在国立大学谋个事,便偷偷拍电报介绍鸿渐给高松年。”这与如何认识赵辛楣遥相呼应。
第二封是方鸿渐回上海途中,高松年送来的解聘信。处于失业状态的方鸿渐在桂林遇见了从三闾大学离开的赵辛楣,赵辛楣再次给他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有个资料室主任要到内地去,我介绍你顶他的缺,酬报虽然不好,你可以兼个差。”
第三封是赵辛楣在方鸿渐婚后寄给他的一封信,表示自己已到重庆工作,望方鸿渐去重庆工作。“快来渝为上,或能同在一机关中服务。”这封信成为了婚姻矛盾加剧的催化剂。
这三封信与赵辛楣紧密相关,同时串起了书中方鸿渐的工作历程,每一封信方鸿渐都得到一个契机,从银行到大学到报社,或许最后到机关,但每一次信也是一个挑战,除了文末是否去渝的悬念,每一次都由于种种因素无奈而去。
书中说:“世界上大概分两种人,一种人喜欢吃一串葡萄里最大的那颗,另一种人喜欢把大的留到最后。第一种人应该是乐观的,因为他们吃到的永远是最大的;第二种人应该是悲观的,因为他们吃到的是最烂的。但事实恰好相反,第一种人永远活在回忆里,而第二种人始终还有希望。”
面对爱情,方鸿渐是第一种人。
他想要吃到每一串最大的葡萄,譬如唐晓芙,然而他的懦弱导致他面对爱情不愿果断拒绝苏**,担心背负骂名,却也因此在追求真爱唐**的时候碰壁,但苏**只是他失败的一小部分,唐晓芙对方鸿渐是喜欢的,在两人发生矛盾时,她期望方鸿渐能够挽回,甚至主动拨打电话。方鸿渐在面临唐**的误会和拒绝时,却没有胆量和勇气继续追求唐**。工作途中,方鸿渐与孙**一路的相处中,互相颇有好感,却谈不上爱情。当他们踏入婚姻,这一点点好感也在往后争吵不断的生活中消磨殆尽。
面对事业,他既不努力获取真正的博士文凭,又自知文凭有假,不如韩学愈懂人情世故。方鸿渐留学归来后的每一份工作的开始皆有他人之力,每一份工作的结束皆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自知之明和自尊,却也有着自己莫名的优越感以及稚气。
方鸿渐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我经过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从故事刚开始的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方鸿渐感慨人生是“围城”。
故事中人物之间的通信层层展开人生的舞台,我们似乎亲眼看到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对,老是与他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但与其说他被苏**、唐**的情感以及与孙**的婚姻束缚,被工作所打击,倒不如说他是陷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围城里,而这正是方鸿渐的性格特征所筑造的隐形的围城,不断的追求和对所得到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如同书中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反驳了世人关于“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说法。文章开始,劈头便是一句反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起笔突兀,超拔,发人深醒。接着,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上面那种观点,主要是因为世上流传的诗篇,多来自古代落拓文人所致。作者认为:大凡胸怀才学、抱负,而又不能在世上施展自己才能的士子,大多喜欢在山崖水滨放浪形骸,纵情漫游,借游山玩水以自遣,他们见到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千姿百态,便刻意探究它们的奇特之处。这便是他们笔下的鱼木虫草、风云鸟兽逼真、传神的原因。这些诗人由于怀才不遇,心里郁积着忧愁和愤慨。因此能写出怨恨命运、讽刺时世的诗篇,倾诉出那些被贬斥到边远地区的官员和独守空房的妇女们的哀叹。抒写出人们难以述说的情感,因此境遇越是困顿,诗也就写得越好。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诗“穷而后工”,“愈穷愈工”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本身,便是对那种“诗能穷人”传统观点的否定。那种“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说法的根本错误,在于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作者的这一段议论,看似与梅圣俞无关,实际上是为下文作铺垫。因为只有摆正了穷与诗的关系,才能理解梅诗何以能工。这便是作者文章构思的高超之处。作者关于诗歌“穷而后工”的理论与司马迁的“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也是韩愈“不平则鸣”说的继承与发展。而欧阳文忠公所创的“穷而后工”一句,终成为千古不变的诗歌理论。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诗人梅圣俞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梅圣俞一生仕途困顿,多次考试都因受到考官的压制而不中,到了五十岁才接受聘书,作别人手下的幕僚。徒有满腹才学、抱负,却不能在事业上发挥出来。作者对此深感惋惜。这些是介绍梅圣俞其人。接着又由梅圣俞其人写到其诗。圣俞自幼练习作诗,还未成年,他的诗已经使长辈们为之惊奇。长大后又学习六经中的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因不能苟且迎合,博取时好,得不到世人的重视。因此世人只知梅诗,不知梅文。这里,作者是拿梅文作陪衬,反映出梅诗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喜爱。当时不论是高明之士还是愚笨之徒,只要谈到诗,都要向梅圣俞请教,梅圣俞也乐意借此在诗中抒发自己的失意之情,因此他一生的创作,尤以诗歌为多。世人都知道梅公的大名,但却没有人肯将其推荐给皇帝。作者对此十分痛惜。宋仁宗时任宰相的王文康公曾赞叹梅诗“二百年无此作矣!”可见对梅诗了解很深,可是连他也没有向皇帝举荐圣俞。作者感叹圣俞的才学不为世用。不能为朝廷作歌功颂德、祭祀祖庙的诗歌,而只能写一些“虫鱼物类、羁愁感叹”的吟咏。世人只知道喜欢他的诗,却不知道穷困潦倒时间长了,诗人也会衰老。作者对诗人的困顿的境遇及其怀才不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世人不知爱惜人才的状况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交代了《梅圣俞诗集》的编撰经过。梅圣俞的诗写得很多,可是他自己并不爱惜,也不注意收集,倒是他的妻子的侄子担心诗作散佚,把他由洛阳迁到吴兴以来所写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十卷,作者自己一直十分喜爱圣俞的诗,因此收藏了这个诗集,并为它写了序。十五年后,圣俞病死在京城,作者前去凭吊,向家人索取他的诗篇,得到一千多篇遗稿,又将自己以前收藏的诗加在一起,从中选出六百多篇好的诗,编成十五卷。这就是《梅圣俞诗集》的成书过程。这是一篇诗序不可缺少的部分。关于梅诗的成就及特点,欧阳修在其《书梅圣俞稿后》、《六一诗话》等文中多次论及,所以仅在此处点一句:“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出”。表示梅诗特点很多,毋庸赘述,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品味。
全文是围绕“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层层展开的。首段批驳“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观点,是为了立起“诗穷而后工”的论点。二段梅圣俞一生的经历、遭遇以及他的诗文,是用具体事实说明:“穷而后工”的理论。第三段虽未明写“穷而后工”,但仍暗含着这层意思。正是因为“穷之久而将老”,圣俞才会“以疾卒于京师”,正是因为梅诗之工,作者才能“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并为之编撰诗集。欧阳修在本文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的观点,无疑是他对我国诗歌创作理论所作的杰出贡献之一。这充分体现出作者构思的精妙以及结构文章的技巧。作者在表现诗人诗工时,主要采用侧面烘托的方式,而不是着重正面表现。如以梅文“简古纯粹”来反映共诗之工,再用时人向其求诗,以及名人的赞语来衬托其诗工。这样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使文章活泼、生动而不呆板。
作为一本诗集的序言。本文体现了“序”这一文体的应有内容要素:一是应交待成书的基本情况。文章的三、四段完成了这一任务。二是介绍作者及该书有关的思想、创作情况,述评其著作的主要特点。这是作序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故而本文的第二段用了较多的笔墨。三是要有作序者的主导思想,而且这主导思想要与该书及其作者密切相关,从而形成融贯全序乃至全书的灵魂。文章一开头就阐发的“穷而后工”思想,就起到了这一灵魂的作用。 欧阳修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吴楚材等在《古文观止》中说:“‘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共同发挥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创作本原论。
“发愤而作”之语,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认为《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孙子兵法》、《吕览》、《诗经》等,“大抵贤圣发愤而所为作也”,这是对《屈原·抽思》中“发愤以抒情”的继承和发展。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中,对这一思想阐发得较简明:“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蒲松龄也称自己的作品《聊斋志异》为“孤愤之书”。由此可见,“发愤而作”是中国文论的一个传统思想。
“不平则鸣”之说,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韩愈的这一“不得其平则鸣”,是对司马迁“发愤之所为作”的进一步发挥,对后世影响颇大。贺贻孙在《水田居遗书》文集卷三《诗余自序》中说:“风雅诸什,自今诵之以为和平,若在作者之旨,其初皆不平也!若使平焉,美刺讽诫何由生,而兴、观、群、怨何由起哉?”王国维《人间词话》亦云:“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由此可见,“不平则鸣”也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第一段,主要从三个层面阐发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一是认为“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这里的“穷”,指的是仕途坎坷、人生困厄。坎坷出诗人,困厄出诗人,从概率上看确实如此。二是强调“内有优思感愤之郁积”方能发而为诗。因为“穷”,才能感受真切、思悟深沉、感情激烈,这是文学创作必备的动力和源泉。三是肯定“愈穷则愈工”。工者,好也,美也。这让人想起了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将以上三个层面联系起来看,那就是“穷”则“郁积”深厚、“优愤”强烈,故发而多能成为“愈工”的好诗。这是符合认识论、实践论、创作论的基本原理的。
从侧重点上看,“发愤而作”说强调创作需有一种强烈的激情,“不平则鸣”说强调这激情来之于心中的不平之气,而“穷而后工”说则强调这激情、这不平是源之于人生的穷困郁积。其实这三说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发挥,共同建构了一个关于文学创作本源论的系统学说。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这三说都是聚焦于创作主体的内在积累和情感。胸中有,笔下才能有,这是必然。但这三者也没有排斥客观现实的本源意义:“愤”何以生?“不平”从何而来?特别是欧阳修强调“穷”,就把“愤”、“不平”与社会人生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说,以“发愤而作”、“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三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学创作本源论,是一个既抓住要领、又相当全面的学说,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发扬。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想进来。指得就是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是人的本质。
在屈指可数的几本现代长篇小说中,旅美学者夏志清赞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围城》当之无愧可为其一。
就写作风格而言,钱中书君妙语连连,字字珠玑。中外典故或常见或生僻层出不穷,汪洋恣肆,浩淼如海,令人高山仰止;各类比喻或通俗或深沉纷迭而至,妙趣横生,发人深省,令人目不暇接。
就思想内涵而言,中书君提出的“围城思想”——“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深切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
钱先生无愧于“文化昆仑”之称。惜天妒英才,无缘得睹美玉全貌,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缺憾!
《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者钱钟书1910—,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围城·序》,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围城》表现出了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作者刻画才女型人物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小家碧玉式的孙柔嘉柔顺后面深隐的城府,可谓洞幽烛微;而对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不无见识而又毫无作为的方鸿渐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则更是极尽曲折而入木三分。《围城》的描写,自始至终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小说的基本情节,都围绕着方鸿渐展开,小说的诸多人物,场面也大都从方的观点展现,方的观人阅世的挪揄态度,以及隐含在他背后的小说作者的嘲讽口吻,交错交融,使《围城》的讽刺门手法别具一格。
《围城》的叙述并不完全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作者常常旁逸斜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使小说语言的知识容量大为增加,但有时枝蔓过多,略有炫耀知识之嫌。
《围城》1947年在上海初版发行,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增加了作者补写的“重印前记”一篇。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作有《记钱钟书与〈围城〉》,对《围城》的写作情况及小说中某些人物与原型的关系,有很风趣的记述,可以参看。
钱钟书《围城》中,那些精譬的比喻,高超的讽刺,只是浮夸的外表。人们可以从《围城》里头找到能够在短信中流行得格言笑话,但那只是一闪而过的记忆,我们会像佩服那些创造网络笑话的网友们一样,佩服钱钟书的机智聪明。而《围城》能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代文学中熠熠生辉,是其通篇揭示着一个生于世间必须面对的问题:人深陷于“围城”的困境。对《围城》寓意的解释都会提到杨绛女士的那句“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个人觉得,这句话似乎没有警句格言那种当头棒喝的力量。“围城”这一象征意象,只在小说中提到过一次,在一次宴会上,褚慎明说:“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附和了一句:“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两者意思跟杨绛的那句评论一致。我个人认为如果按这句“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理解围城这部小说,似乎把小说思想寓意简单化了。方鸿渐的遭际是特殊的,然而它却能映衬大多数人普遍的悲情。方鸿渐从英国留学乘船归来,想有所作为,可留学期间,不学无术,接连换了几个专业,最后毕业了,却没有获得一个学位,无耻地向美国的一个爱尔兰人买了张假文凭。回国后,也只在一家报社里当职员。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受此牵连,鸿渐丢了饭碗,却意外接到湖南三闾大学的聘书,聘他为教授,然后又乘船前往内地。在船上,他无限感慨回国与此番的两次航行,真是天壤之别,心境截然不同,对接下来的湖南之行充满着忧虑。这有点“围城”的寓意,方鸿渐像许多“城外”的人一样,回到了 “城里”,上海的沦陷,又使他不得不冲出“城里”,向”城外”的湖南奔去,只不过,他不是“想出来”和“想进去”那么简单:“出来”是不得不“出来”; “进去”也是不得不“进去”。在船上,赵辛楣在总结自己同苏文纨的恋爱时,富有深意地谈及他对婚姻的看法,说:“我近来觉悟了,决不再爱大学出身的都市女人。我侍候苏文纨够苦了,以后要女人来侍候我。我宁可娶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体健康、脾气服从,让我舒舒服服做她的LordandMaster。我觉得不必让恋爱在人生里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许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的生活。”婚姻和许多人生经历一样,有时我们明明已知道,绝不会能完完满满地按自己的理想进行下去,但我们还要进来。所以我们面对已然到来的愁闷,往往都能忍耐下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但凡能坚持下去,也绝不会“想出来”。接下来是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五人几乎逃难般的旅途。一路上,李梅亭、顾尔谦的丑态使方鸿渐嗤之以鼻,感叹李、顾这样的人物也能当大学老师,而且还要同他们周旋在一所大学里,对此行有悔意。千辛万苦来到三闾大学,方鸿渐与赵莘楣却在勾心斗角的这个大学小社会里,对来此教书大为后悔。而他们却没有说“想出来”,因为大多数人总是不愿打破这种既有的安逸现状。赵莘楣直到与同事妻子的不轨行为被校长和同事撞见,才不得不离开湖南。而方鸿渐少了赵莘楣这座靠山,也被逼出了大学,与孙柔嘉一同回到了上海。一切好像都是形势所迫,无奈之举。不幸的结局都被我们料到,我们之所以还有希望,是因为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都会自我安慰地说:走走看吧。其实,这是我们把希望降到最低程度,不至于失望得越剧烈。说到此,我就想到自己的经历。中考时,老师说能考上高中你们就解放了,考上高中,大学一定能考上。对,我相信了这句话。等上高中以后,我忽然觉得上当了。考上高中的确能上大学,可大学有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之分,不要说老师、父母,就是自己也不会就想着考专科。所以,当高中老师说考上好的大学你们就解放了,大学没有作业,也没有联考,没有排名,你们可以谈恋爱。那时候,我已不会像初中一样,盲目听信。我很理解老师说一半,留一半的用意。大学绝不会令自己满意,可我还努力着,因为它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目标,一个长久的现状就是我们一直在学校里,我们害怕改变。我常常想为什么想像的与现实的总是不一样,是不是我们期待的过高,是不是我们太无知,不能了解“围城”之外的世界,是不是社会给我们的信息,总是把不好的一面过滤掉了。生在农村的我们,向往繁华热闹的城市,等来到城市,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城市阴暗丑陋的一面。
人的欲望太多,无法得到满足,也许这就是“围城”寓意一直存在的原因吧。“围城”不应简单理解为“城里”、“城外”,应像一个“迷宫”,大方框里头套着小方框。有时我们走进了小方框里,所以不得不有所改变,而往前走;有时我们能走进一个大方框里,取得进步了,可我们又处在另一个更大的方框里;有时我们想停在原地,却发现这个“围城”在动。我们对未来充满好奇与担忧,等走过之后,或者不屑地说:“哼,不过如此”;或者抱头痛哭,后悔不已。走在围城里,我们可以在任意地方走到任意方框里,往往不需要任何的过渡。你可能在春风得意、事业有成的时候,刹那间走向围城的中心,那是围城最小的方框,里头也永远躺着你,再也不用走,再也不用“进”和“出”。当然,迟早我们都要走向“围城”的中心。
1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
盖穷则语多感慨,易于见长耳。若富贵中人,既不可忧贫叹贱,所谈者不过风云月露而已,诗安得佳?苟思所变计,惟有出游一法。
即以所见风土人情或当疮痍兵燹之余或值旱涝灾祲之后无一不可寓之诗中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则诗亦不必待穷而后工也。 参考译文: 古人说:“诗人一定要在经历困窘之后才可以写出精妙的诗歌。”
这是因为经历困窘之后的话语饱含无限感慨,容易表达内心真实动人的感受。像富贵中生长的人,既不能为贫穷担忧又不能为贫贱慨叹,所谈论的不过是风云月露罢了,诗又怎么可能写得好呢?如果想有所改变,唯一的方法只有外出游历。
游历所看到的风土人情,或者正当兵火破坏之后的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景象,或者正遇干旱、洪水、天灾人祸之后所见的悲惨景象,没有一件不可以在诗中表现出来。借用别人的困窘忧愁来给自己提供歌吟咏叹的材料,那就不用在经历困窘忧愁之后才能写出精妙的诗歌了。
2 文章穷而后工的翻译
Literary excellence is achieved only after manyf rustrations。
新汉英大辞典
穷而后工 [qióng ér hòu gōng] In poetry one gains depth after suffering; Being disgraced one's writing would be skillful -- the more adversity the author has, the better his writing is; Literary excellence is achieved only after many frustrations
3 诗穷而后工的全文翻译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2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说“穷”的含义 此“穷”字非贫穷的穷,意思是困顿、没有出路的处境,与“穷途末路”的“穷”字意思相近。“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说,处于困顿境况(如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诗人,常常能写出好的(“工”)诗歌作品。
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一脉相承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于是人们总以为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能写出好诗来;换句话说,不是穷人就不是好诗人。
连岳麓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也把这句话解释为:“诗人愈是穷困,写出来的诗愈是技巧高明。既然这样,那么就不是诗能够使人穷困,原来是诗人穷困了,然后才能写出技巧高明的诗。”
如果说,诗人一定要穷困之后才有好诗;那么我想:许多有志于诗歌的人,都不愿入诗歌之门,绝大多数的朋友还是会注重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其实“诗穷而后工”,这个观点本身没错,只不过要把“穷”字解释为“穷困”就不大好了。
《辞源》中,对于“穷”字的解释有六种:一曰终极,二曰止、尽,三曰困厄,四曰贫苦,五曰寻根究源,六曰古国名。;3f 欧阳修理工这篇序中,总共用了7个“穷”字。
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可以解释为“穷困”。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当了官还会贫困么——即使不是十公充盈,但毕竟不至于贫困。
梅圣俞的“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是因其丰才吝遇,当不上更大官。而“内有忧思感愤”,使其心志受累到极点,而“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则“其兴于怨刺”,“而这穷者之诗”,“写人情之难言”——这就是好诗了。
“盖愈穷则愈工”,是依据梅圣俞为例而提出来的,既然梅圣俞并不穷困,那么这个“穷”字就不能再当成“穷困”。我想:把这个“穷”字理解成为“止、尽”,再加上一层“寻根究源”,较为接近于欧阳修的本意。
则容易理解得通。如《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因穷研物理,追求理智,而有学术境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了,但无论怎么说,这个“穷”字一定不能解释“贫困”。
上面已谈了3个“穷”字,而欧阳修文中还有另外4个。“诗人少达而多穷”和“多出古穷人之辞也”,这2个“穷”字与“穷其心志”的“穷”同一种理解,文学作品强调人性价值,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古今同是一理。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这2个“穷”是寻根究源之解。这样理解,全篇贯通起来,就能够意思完整。
学诗的人多半是感情丰富,很多人在说及“诗穷而后工”,便顾影自怜,因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有限,与梅圣俞相比,错误的以为就是该穷困才是诗人,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易成“诗富而后工”,同样这个“富”字不能理解为金钱财富,而是“学富五车”的富。
当然要达到学富五车没在相当经济基础是办不到的,没有人民币前提试问,有几人能安心的读书。但也不是说有了钱,就有了知识、能写出好诗,还要有学习过程,还会遇上问题,让人去寻根探源。
这样说“诗穷而后工”与“诗富而后工”是同一个道理。参考文献:si=5si=1。
4 诗必穷而后工(张潮) 古文解释 谢谢原文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译文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5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是什么意思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并且说“愈穷则愈工”,“穷者而后工”,“诗穷而后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
“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至于为什么如此,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思想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 求《献珥》《书放鹿画》《记与欧公言》《树怨》《文章穷而后工》翻1) 齐王的夫人死了,有七位贵妾都是齐王所喜欢的。
薛公想知道齐王要立(七个孺子中的)哪一个做新夫人,于是献给齐王七对(副)珠玉耳饰,并且有意使其中的一对特别漂亮。第二天看最美的耳环给了哪位贵妾,便劝齐王立她为新夫人2) 家中饲养了一头鹿,医者说可以用它来配制成药。
有人说:“这是山间的麋鹿,没有好的用处。”我也不忍心,发誓不杀它。
用粟喂养了它几个月,鹿变得肥壮并且非常听话。我将到都城任职,考虑到它将无人喂养。
我就命令童子把它放生到野外,又害怕它再一次被人们所抓到,挑选山中间距离家三十里的地方放了它。童子刚开始驱赶它离开,它不肯走。
中途一会睡,一会儿起,反复了几次。到了山里,童子按我的命令使它受惊吓来赶走它,又按照我的指令快速跑开,直到估计它赶不及了,过了很久才罢了。
这天傍晚,童子在村舍里停留住宿。第二天一早将要返回复命,而先前所放走的鹿,正在他面前那里。
尾随童子身后也一同归来。 钟子说:“我对于放鹿这件事有些想法。
盖鹿之还也,生于放也。它先前饲养在你家,使它有食物吃,使它有地方安顿,因此不要求放生。
可以不要求放生而一定要放生的鹿,是知道它不久将被杀了。人能成为放生自己的人,一定不会成为杀死自己的人。
如果知道主人肯定不会杀自己,而且又给自己吃粮草,让自己安然地住在他家里,没有为了养活自己的辛劳,也没有离开同类的孤苦。集颡的鸥,安静后又惊叫,是因为人们为了伤害而让它活着。
入山的鹿,离开后又回来,是因为人们为了让它活而伤害它。生杀的想法在它脑中旋转,而离开后回来是想法的应征。
些许的感谢回应,难度不细微有明显吗?” 之后我到了都城,一直担心它无人照养。将来一定找一个一定不杀它的人,把鹿给它,这是我所以放生它的用意。
3) 欧阳修曾经说过:“有一个患有出冷汗毛病的人,医生问他患病的原因,他说 :‘乘船时遇到风浪,偶然而患上此病。’医把多年的船舵把手放在柂工手出冷汗的地方,刮成末,搀合丹砂、茯神这一类东西,柂工喝了这药就痊愈了。
如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于是说:“医生凭想当然来用药的都跟这是一样的,乍看好像儿戏,但是偶尔有点疗效,几乎不容易对他质疑了。”
我于是对他说 : 把毛笔和墨烧成灰和上水让学生喝下去,就能够治好他的糊涂和懒惰了吗?由此推广开来,那么和伯夷的洗澡水,就能够治好贪婪;吃比干的剩菜剩饭,就能够治好奸伪;舔樊哙的盾牌,就能够治好胆怯;闻西施的耳环,就能够治好容貌丑恶。”欧阳修听后就大笑。
元佑六年闰八月十七日,乘船到了颖州界,正好想起二十年前在此地见到欧阳修,偶尔想起一时谈笑的话语,就如同在一次认识他。4)郁离子说:“树立天下怨敌的人,是因为他只看重自己而轻视别人。
所看重的在这里,所轻视的在那里,所以常常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而把不利留给别人;用贬低别人的能力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智慧,而无所顾忌地重已轻人,这是人情相同的地方。我要这样,他也要这样,寻求他们的欲望不能得到,就争夺。
因此不能争到的,就心甘情愿地把它让给别人的原因,是威势有达不到的地方,力量有不足的地方,并非出自本心。威势能达到并且力量也充足却有所不为,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了,虽然不求被人看重,但天下的人也没有轻视他的,叫做不求自来。
今人有的自找怨恨,自恃他的才能而骄傲,只要有不是自己发出的,就不问是非都认为不当,发言满庭,就使害怕他的人唯唯喏喏,对他见外的人就默默不语了。然后满脸喜气自以为得意,而不知道因此他自身成为怨海,这又有什么好处呢?从前晋国智伯的灭亡,是由于他凭着五贤欺侮人。
人们只知道讥笑智伯,却不知道检点自身,使亡国败家的悲剧接连发生,又是为了什么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