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大一国文课楚辞选用的是哪篇

西南联大大一国文课楚辞选用的是哪篇,第1张

西南联大大一国文课楚辞选用的是离骚。

离骚是楚国大夫屈原所作,全篇共十九章,通过自述自己的遭遇和思考来表达他对自身遭遇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感悟。这部作品视野宏阔、气魄恢宏,文学价值极高,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之冠。

离骚作为入门阶段阅读材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篇经典佳作,更是为了展示楚地文化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其绚丽多姿的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历史、政治、宗教等多重文化元素。

离骚是我国古代楚国大夫屈原所作的一篇长篇辞赋,共19篇,总共4075字。这是一篇表现个人遭遇,悲愤奋起的辞赋。屈原以自身的遭遇,生动地描绘了汉族文化和精神特征,并透过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吐露出他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和疑虑。

离骚以豪放激荡的词汇和颇具魅力的象征手法,表现了屈原的旷达宏阔的气度和思想性。他不仅闲情逸致,而且充满了对政治、伦理和宗教问题的深度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离骚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是极高的,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之冠。屈原的《离骚》不仅是一篇赞誉中国文化的经典佳作,也是中国文化中多重传统的综合体现。

离骚对人们的影响

1、彰显文化自信。《离骚》描写了楚人的民族精神,表达屈原对故土家乡的热爱。他的崇高情感和文化认同,为后世树立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并对中国民族文化向世界发出了正能量。

2、弘扬民族精神。诗中抒发了屈原对祖国沉沦的深深哀痛,同时也展示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这种爱国情怀,会启发人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努力为国家的兴盛而奋斗。

我认为我会的,感情和文化程度关系不大:一、接受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可以增加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广度。如果一直拘泥于自己的文化圈子,就会逐渐狭小化自己的交际范围。这不仅会影响到情感关系的选择,也会影响到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思想、习惯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二、恋爱关系并不仅仅是基于文化程度,更多的是基于情感共鸣和人性特点。有时候,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带来一些困难,但是只要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和平等的沟通,就可以克服这些难关。在恋爱关系中,情感共鸣和互相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并不需要依赖于文化程度的高低。三、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智商和品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有些人可能因为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高等教育,但他们可能具有很好的情感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事实上,很多成功的人士并不一定具备很高的学历,他们的成功更多地来自于个人品质和努力。最后,选择恋爱对象应该是基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的情感需求。如果一个人真心喜欢另一个人,就不应该被文化程度和学历所限制。只有当两个人的情感共鸣和信任建立起来,他们才能够构建一段稳定和健康的恋爱关系。综上所述,恋爱关系应该基于情感共鸣和个人品质,而不是单纯的文化程度。当我们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思想、习惯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本质上只要我喜欢这个人,那么我愿意接受文化,比我低的人谈恋爱。文化水平只是教育普及的一种程度。关于自己的另一半学历的高低不能代表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人的本质。很多优秀的人,学历其实并不高,原因很多,比如家庭经济问题等等。而且文化程度是可以后期追赶和弥补的。对象,更应注重你们的沟通上,如果沟通无碍,思想一直,理念相同,那么多高的文化程度又有什么关系;相反,如果对方文化程度高,但是你们无法沟通、交流,那又有什么用呢。当然倘若对对方不了解,没有感情基础,就像择偶的途径是相亲这种形式。那么还是看一下对方的学历,毕竟普遍观点,高学历也代表着高的个人素质。在没有其它硬件可对比参照的情况下,优选比自己学历高或者相当的,这样能有相当的话题和思想,不至于太有差距。一个人每天读书,另一个人每天追肥皂剧,这两者恐怕很难有共同语言的。反之,倘若两人本身就十分了解,感情基础也深。那就无所谓学历高低或是否匹配了。相爱就好,彼此懂对方就好。有些人虽然学历并不高,但很有修养,很有情商,很懂得体贴对方,那这样的人也很有魅力,也一定非常讨人喜欢。

民族精神: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

  记者:近十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并且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你觉得,在中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和加入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在青年学生中培养民族精神,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于海:在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社会的许多方面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常被认为是与现代化完全对立的,因而采取了全面反传统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更多的是断裂与漠视。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缺乏好的理念:如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和谐”精神,适可而止的发展精神,毛泽东同志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像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发展起来,不应当也不可能设想依赖任何别的国家,而必须也只能把事情主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当然包括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发现启发和创新的资源。因此弘扬民族精神,就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民族未来复兴之路的探索和开创。

  记者:那么,民族精神有哪些内涵与层次?你主持的研究有何创新思想?

  于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十六大报告的定义。我们的创新是将民族精神从三层涵义来阐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民族精神的实质是“族群归属”,即对某一特定的民族、社群、文化、传统和语言的归属,并由此而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想法和共同的生活方式。归属于最大的族群,是为国家认同;归属于最久远的族群传统,是为文化认同;这种归属内化于个体的知、情、意中,则为国民人格,在现代公民社会即为公民人格。中央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记者:最近关于国家“软实力”和“中国崛起”的话语十分热烈,民族精神教育对此有积极作用吗?

  于海:这是肯定的。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是道德力。若我们的学生讲个人价值实现不讲报效国家,讲个人竞争不讲团队合作,他们有实力为未来创造引领世界、为别国人民所追随的价值观吗?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在国家意识、文化创造、人格素质上有优异的表现,我们甚至都不能保持中国已有的发展态势,更不必说提升其发展品质和领导世界了。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在于个人的修为,更在于由此而汇成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国民综合素质,这才是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永葆活力的根基。

  以更从容大气的态度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

  记者: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世界也在大步走向中国,今天的青年学生视野宽广。我们讲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已经不是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进行。

  于海:是的。现在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真正开放的世界里,他们的知识、情趣、志向不再限于本土和故乡。他们决意去了解和施展身手的世界,是他们的父辈只能在梦想中浮现的世界。他们没有民族的与世界的两个断然分明的界限,在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少年,习惯了“高露洁”,而不是“中华牌”;习惯了“汉堡包”而不是“阳春面”;听惯了ABC,也就对满是外文的环境不感陌生与别扭。在他们身上,不仅看出时尚文化的影响,更看出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广度与深度。民族精神教育是让他们更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从而以更健康从容和大气的态度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刺激其虚妄的民族自大心。

  二十几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大大激发和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2003年教育部全国“两课”调查中,大学生“一直相信”和“现在相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比例相加达726%。而在“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大学生认为自己“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很强和较强的选率超过五成以上。在青少年很高的出国意愿下,同样表现很高的回国报效意愿。

  记者:在深刻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于海:在对外开放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具有更有利的条件了解各国文化、学习先进知识。但与此同时,无论学校、家庭、社会舆论和学生个人都对外来强势文化缺少理性态度,不加分析地吸收得多,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少。在对待很多问题上也透露出,民族感情不容凌辱的血性精神在我们的民族中长久生疏了。而且,在艺术、语言和其他文化活动中,我们也缺少文化自信。当我们将别人的文化、别人的语言当作追崇、模仿的对象,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逼迫到了弱势的地位:讲英文是精英,讲汉语是俗气;吃西餐是高档,吃中餐是没品位——试问这样的情况下还怎能培养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从教育环境到生活环境,西方文化的强势使得民族文化的认同陷入困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国家意识还是人格精神都需要文化的支撑,这个问题亟待正视。

  在美、法等发达国家,民族精神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视的。美国学校教育突出“美国精神”教育,强化美国青少年的国家观念、文化认同和(美国)公民的人格意识。比如,美国所有博物馆、纪念馆均免费供大、中、小学生参观。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在法国,各界对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认识空前一致。而且法国人对法语文化的热爱常常达到不惜牺牲经济利益的地步,但也正是这种可爱的偏执精神,让法语文化面对当今滔滔的美国文化的泛滥仍不失其独特吸引力和魅力。

  重视各门课程对于民族精神教育的贡献

  记者:民族精神教育与德育是怎样的关系?民族精神教育会不会取代德育?

  于海:民族精神教育包含一些基本的道德要求,如爱国主义、如诚实守信等,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条目,这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是一定的。其次,民族精神包含道德条目,但又不限于道德,它是综合性精神范畴,包括哲学精神、群体思维、国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种精神文明要素。所以民族精神教育又比德育范围宽广。而德育包括一切道德价值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如“借钱要还”,“知错就改”,“不要随地吐痰”等,都可成为学校德育的内容,但我们却不能简单说这些构成民族精神教育。从道德要求看,德育比民族精神教育要宽广且高。举例来说,“爱国”可说是底线要求,德育除底线要求外,还有高调的要求,如“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等。所以民族精神教育不会也不应该取代德育。

  记者: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全程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课堂应该是条主渠道。

  于海:是这样。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课程缺乏整体性科学架构,从小学到大学没有形成科学递进系列。中学德育课程存在“知识化”、“成人化”的倾向,而大学德育课程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力度则显不足,缺乏可供选择的德育课程与精品讲座,不能满足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要求。在片面追求“升学教育”、“精英教育”倾向的影响下,学校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宣传经济全球化、强调国际视野与世界公民素养的同时,忽略国家意识的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主公民人格的培育。

  我们要重视各门课程对于民族精神教育的贡献,更要重视某些课程的核心作用。语文、历史和地理就是这样的核心课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这三门课程的教育作用,训练青少年正确的母语表达、培养青少年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与敏感、对祖国历史、文化传统、资源地理的了解与热爱,这三门课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我们现行的教育实践中,语文感人至深的人文教育大大削弱,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教育若有若无,地理丰富多彩的乡土教育久被冷落。恢复三门课民族精神教育的主导地位,为当务之急,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同时,各种实践性、体验性、参与性活动多多益善,在丰富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国家观念的内化、民族情感的积淀、文化的自觉和传统的充实,归根到底是人格和人性的转化。

  记者:很多教育问题其实也是社会问题。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养是不是需要呼唤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于海: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有的环境对他们都有影响。环境教育就是社会教育、系统教育,只有全部环境的协调作用才能收到一致的效果;只有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努力,才能营造意义充满的育人环境,因此环境教育是社会工程。正如一位伟大的城市社会学家芒福德所说,“价值不是伸手可得的现成东西,只有决心使个人自己的经验与各种各样的历史模式——它们是以往的人类献出他们全部的生命获得并体验价值所形成的——相调适的卓绝努力才能获得价值。”最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意义密集”概念,让这个城市不止以它的高楼和商业繁华闻名于世,也以它的文化和富有意义的人文气象傲然于世;让这个城市的青少年在它的历史、文化创造、品位和大气磅礴的氛围中,养成性格和态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43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