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钢琴家鉴赏

初涉钢琴家鉴赏,第1张

尼采在幼时学习钢琴,在他的一生之中,琴声总是让他感到慰藉;出于对他的喜爱,决定对不同钢琴家的演奏风格作一些入门学习。

1克劳迪奥·阿劳(德奥学派 学派融合点)

阿劳的演奏是以理性著称的,阿劳的理性有时竟让人有软弱之感。他的巴赫没有什么新意,仍是温顺的;贝多芬的奏鸣曲倒是有别样的温暖;他本人十分得意对勃拉姆斯的诠释;舒伯特的塑造比较稳重;肖邦的名曲英雄诠释的较为生硬,但是夜曲、练习曲、叙事曲都让我感到完美,因为抒情性美感克制融为一体,而这种融合恰恰符合肖邦的乐曲本身;将李斯特理性的演奏只是让我产生了音乐亦可用来做理性训练的想法;德彪西的呈现有一种无法把握的虚空感,让我回想起茨威格的这样一段描写:远方传来的模糊音乐,没有实体,却充满情感。

2瓦尔特·吉泽金(德奥学派/法国学派)

吉泽金是一位兴趣广泛的钢琴家,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他的影响主要在于莫扎特,钢琴独奏客观严谨,也主导了后世的审美;他演奏的巴赫显得有些倔强;而门德尔松的奏鸣曲诠释得十分优美;他亦是一位杰出的室内乐演奏家。唱片中的吉泽金是理性而灵感不足的,但是在演奏会上却激情澎湃;而我最喜爱他演奏的德彪西,在营造梦幻效果的同时又显得十分圆润;可是他对肖邦的诠释没什么特色,感情还是太收敛了。除此之外,他对拉威尔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位尝试拉赫玛尼诺夫的德奥钢琴家。

3威廉·巴克豪斯(德奥学派)

巴克豪斯的演奏十分清亮,往往使人的心情变得明快。他是贝多芬的权威演奏家,他诠释的贝多芬是立体的、生机勃勃的;演奏的肖邦亦不过于压抑,而是透露出明亮;他也是诠释勃拉姆斯的最高权威。虽然他对贝多芬的诠释不完全符合我对贝多芬的看法,但是他的演奏很容易让听众沉浸于乐曲,放空自我,因此这是我听过的最让人愉悦的贝多芬。同时,他也是我非常喜爱的钢琴家,他的琴声可以使人得到活力。

4阿图尔·施纳贝尔(德奥学派)

施纳贝尔是贝多芬的权威演奏家,他对贝多芬的阐述比较符合我对贝多芬的理解:即在富于抒情性的同时亦透露出沉重;他亦对舒伯特奏鸣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他的演奏总体来说过于内敛,我不是很喜欢。(施纳贝尔主要录制贝多芬与肖邦。)

5埃德温·菲舍尔(德奥学派)

菲舍尔的演奏是活泼灵动的。他演奏的巴赫不古板,而是富有生活气息;他诠释的莫扎特享有盛誉,他的莫扎特是浪漫的、歌唱性的;而我很喜欢他演奏的贝多芬,他的贝多芬并不具有悲剧性的沉重,而是充满睿智与热情;不过他诠释的舒伯特没有什么特色。菲舍尔并不是以技巧见长的,但他的音乐有别样的感染力,高贵优雅却又平易近人,可以使人从琴声中得到慰藉。(菲舍尔主要录制巴赫与莫扎特。)

6阿尔弗雷德·德尼·科尔托(法国学派)

科尔托以演奏肖邦享誉世界,他演奏的夜曲恬美柔和,富于抒情,符合我对肖邦的认知;演奏的一些高难度练习曲体现了他高度技巧,他右手的跑动是自然的、颗粒性的。他对舒曼的诠释是优美深邃的,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对德彪西的诠释是天真单纯的,比较有特色;他演奏的巴赫富有浪漫性,值得一听;他同卡萨尔斯(大提琴家)、萨博(小提琴家)组成三重奏,被称为“黄金三重奏”;他亦是杰出的室内乐演奏家,在室内乐中欣赏他的演奏技巧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科尔托是法国学派,因此对拉威尔、圣桑的演奏也较多。

7威廉·肯普夫(德奥学派)

肯普夫是20世纪诠释贝多芬作品的权威,事实上,他中期所演奏的贝多芬是我最喜欢的贝多芬。肯普夫的贝多芬唱片应该是发行量最大的贝多芬唱片,从猎奇的角度来说,肯普夫是有些俗气了,但是他对贝多芬的演奏确实凌驾于其他演奏家。肯普夫早期的贝多芬比较浪漫灵动,我不是很喜欢,因为这给人一种草率的感觉。而他中期的贝多芬就趋于刚劲,晚期更是方正,他对乐曲有绝对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超越了乐曲本身蕴含的感情,而使演奏显得冷酷霸道,又无懈可击。我认为多聆听他的演奏必会有助于培养坚定的意志。

尼采曾列举过精神的三段变化:精神怎样变为骆驼,骆驼怎样变为狮子,最后狮子怎样变为孩子。施纳贝尔的演奏大抵在骆驼,肯普夫的演奏在狮子,不过我还从未听到过孩子,或者我还不能理解孩子。

8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裔)

拉赫玛尼诺夫既是伟大的作曲家,又是伟大的钢琴家。他所做的曲目大都十分困难。当他演奏自己曲目时,显得十分灵动又富有叙事性;不过拉赫玛尼诺夫钦定莫伊塞维奇为拉二的演奏者,霍洛维茨为拉三的演奏者,两者的风格与老拉本人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莫伊塞维奇更富有梦幻性,而霍洛维茨是爆炸性的激烈,二者的演奏应该还是略优于作者本人的)。他演奏的肖邦比较多,不过没什么特色。他曾和著名的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共同录制过三首二重奏,三首曲目都非常迷人,可以融化人的心。

9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乌克兰裔)

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十分惊人,他的演奏也十分富有激情,但这种激情是冷的激情,使我联想起木心的诗句:我习于冷,志于成冰;我正升焰,万木俱焚。霍洛维茨演奏的高难度曲目是十分值得欣赏的,如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斯克里亚宾的一些曲目;他也曾自创了一些用于炫技的曲目。他的琴声可以使人有酣畅淋漓感。不过他晚年趋于平和,可以使钢琴发出如梦如幻的音色,我不喜欢这种柔和;但是在弹奏高技巧的曲目时,仍是严谨而铿锵的。我所喜欢的霍洛维茨是年轻时弹坏钢琴的霍洛维茨。

10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裔)

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最为著名。他演奏的肖邦并不是柔美的,而是高贵有力的。事实上,肖邦的波兰舞曲与马祖卡需要鲁宾斯坦这样的诠释,夜曲倒是可以更多一些抒情性,毕竟肖邦是一个爱国钢琴家,一味的浪漫柔美是不合适的。他的肖邦在开始时并不被承认,直到后来才享誉全球。事实上,我最早听到的贝多芬四大奏鸣曲就是鲁宾斯坦演奏的,但是他对贝多芬的演奏实在没有太多特色,感情的抒发流于表面。

前奏是长达50秒的钢琴Solo,奠定了主旋律。节奏适中,所以这首曲子对感情的抒发是趋向于舒缓的。因此前奏比较像情人间的初恋,有些些雀跃,有些些羞怯,甜蜜美好。52秒后鼓点出现,带入主题。感觉是描述情人间的约会什么的,比较欢快和幸福的感觉。1分35,小转折,节奏慢了些,大概是分别了要。所以在2分20秒左右,弦乐的加入,开始描述离愁如丝,割不断理还乱……之后就是重头戏的Luv Letter了,所有相思之情,分别之苦,都寄托于一张张信纸上,别样滋味。(话说用这种传统的通信方式,最享受的,莫过于把信寄出去之后,时刻期盼对方的回音。同时,这也是比较折磨人的……)最后的结尾呼应主题,速度急转直下,具体表达些什么,大概是开放式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829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