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过去经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新版《辞海》中给“记忆”下的定义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了再认三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发展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各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为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大体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等。
①视觉型。这是借助视觉来记忆事物的类型在同样的视觉记忆中,有的人对形状的印象深,有的人对颜色的印象深。
在让人看许多红的正方形和蓝的圆形时,有人借助红和蓝的颜色来记,有人则通过正方形和圆形这类形状来记,方式各不相同。
②听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很好地记住耳朵听到的内容。有些人的音乐感非常强,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对于这些内容很容易记住。例如,常有这样的人,英语很不好,却能附和爵士音乐的节律,很容易地记住英语歌词。当然,盲人具有非常发达的听觉记忆能力。
现代的年轻人,从小时候起就喜欢音乐,因此这一类型的人在增多。
听觉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产生。例如,电话接线员能分清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工厂的机械工人借助锤子敲打机器的声音,判断机器有无故障。这些能力就不是天生的。
③运动型。这是通过动作来记忆事物的类型。这类人的手很灵巧,做过各种体育动作或艺术技巧都能马上记住。
运动型记忆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的,象游泳、滑雪、骑自行车等动作,一旦记住便终生难忘。
④混合型。混合型是指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但是,这一类型是不平衡的,大都偏向于某一种类型。即使是视觉型强的人,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嘴吹,用耳听,用手写,以构成立体的印象。
为什么英语单词本身比它的意义容易忘记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学习单词时,大都只使用一种感觉——视觉,如果能通过多种感觉来进行记忆,也许就记得更多。
记住概念、事实或资料的三个要素是:①印象;②联想;③重复。
记性应该按这一顺序利用这三个要素。如果忽视了其中某一个要素,当然不一定会妨碍记住某种事情或某一东西。但是,如果非要记住一件事情时,则必须遵循完整的记忆程序,即:联想和重复。
记忆力就是人记住曾经发生的事情或者事物的能力。记忆力是人对过去的感受、经验和发生的事情感知能力的总和。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大概在20岁左右的时候脑容量达到高峰,那时也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衰退,记忆力也会随之逐渐衰退,这是正常生理现象。老年人如果发生逐渐进展、缓慢发展的记忆力衰退还是要有所注意的,要注意是否患了认知障碍性疾病,比如退行性疾病或是感染以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问题,所以记忆力很值得关注。很多老年人可能都会因为发现自己记忆力逐渐有下降而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得老年痴呆症。实际上绝大部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都是正常、良性的过程,和年龄与老化相关。老年人记忆力下降人群里最终发展成为痴呆这种疾病的只占很少一部分,所以老人不用过度担心。
所谓记忆,就是过去的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头脑中遗留的印迹。
这种头脑中遗留的印迹,会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再现出来,作为过去的经验参加到后来的心理活动中去。这种印迹的再现,就是记忆体现。印迹的再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回忆;二是再认;三是复制。通过三种形式有意识的识记,使头脑中的印迹得以保持和再现。因而,识记是记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没有保持、再认或再现,也就没有记忆。
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储存记忆,即所谓博闻强识,这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人的记忆力。除了天赋之外,主要还得靠后天的学习和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大凡有成就者,都有很强的记忆力。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能诵一百二十回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桥梁专家茅以升能背诵圆周率π到小数点后面一百位;周恩来总理可以把曾见过一二面的人,立即认出来并叫出他们的名字,说出是干什么工作的。这些无不说明记忆在成功事业中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记忆力究竟有多强?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人脑具有极其巨大的记忆储量。据科学家研究,人脑中每个神经元(大脑皮层的细胞)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大脑的神经元,总数至少在1×10(10)-14×10(10)个,就是一百亿到一百四十亿个之间。如果一个人用六十年来计算,神经元每秒钟可接受的信息量是十四比特至二十五比特,那么一个人一生中的总记忆储量,大约是28×10(20)比特。
说太专业化了,如果打个比喻: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近二千万册。我们大脑的信息储量可容下三四个美国国会图书馆所储的知识。因此,一个人即使活到老学到老也只占用了自己大脑信息储量的一丁点儿。因此,提高大脑记忆能力大有潜力可挖。
发展记忆力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孜孜不倦地勤奋学习,这也是达到惊人记忆力的唯一途径。孔子说:“默而识之”、“多见而识之”、“多学而识之”,其中的“识”,即是记忆之意。至于提高记忆力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意大利一所大学三名教授进行了这样的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中等的青年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三至五天,每天一小时,背诵由三个数至四个数组成的数字训练。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训练。就让他再增加一组数字。经过二十个月约二百三十小时的训练,他起初能熟记七个数,以后增加到八十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能记住80%的新数字,使得他的记忆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媲美。
可见,记忆力通过训练的确可以提高。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学者都通过各种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马克思从少年时代开始,坚持不断地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列夫托尔斯泰也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锻炼记忆力。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每天早晨,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方面的东西,以增强记忆力。宋代词人李清照采用与丈夫比赛竞猜某典故出自某书的方式,在兴趣盎然的娱乐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记忆。
专门研究锻炼记忆力方法的美国学者布鲁诺弗斯特说:"要具备一个可靠的记忆力,必须每天费一刻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做一套有计划的脑力练习,复杂的或简单的均可,只要能迫使口口你去动脑筋。"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力训练方法:
(1) 积极暗示法
许多人之所以记忆力不佳,是由于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自信。在面对一个要记的材料时,这些人常常想:"多难记啊!","这么多,我能记住吗?"这种想法是提高记忆力的最大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说:"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记住!"。当你对能否记住缺乏信心时,也可以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我曾在全班各科考试成绩排前五名""我几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唐诗"。当这些过去良好的记忆形象再次浮现时,会增强你"一定能记住"的信心。
(2) 精细回忆法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识记了很多东西,却很少去回忆。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不平衡,使我们的记忆变得十分模糊。
经常回忆,回忆得尽可能精细,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
回忆一间你非常熟悉的房间,想一想房间里都有什么?门窗朝哪开?家具都摆放在哪里?墙上挂有哪些装饰品?暖气片和电灯开关在什么地方?等等。要回忆得尽量完整无缺。当你再次回到到间时,检查一下你遗漏了什么。
想一想一小时前你在做什么?你在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你们在一起都说了什么?那个人长得什么样?你如何向别人描述他的长相?
回忆一下你最近看过的**,**里都有哪些主要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做了什么?结局如何?要尽可能回想**中每一个镜头。
回忆一下你童年的伙伴,你们在一起都做过什么?还能记起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家都住在什么地方?
(3) 奇特联想法
联想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生字:咩。该字由口和羊组成,口即嘴,羊的嘴,除了吃草,还会叫。羊怎么叫"咩……"字义出来了,字音也知道。咩,羊叫之声,读MIE。
奇特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则将要记的东西在头脑中人为地形成一定衡奇古怪的联想,从而帮助记忆。比如,要想记住"狗--自行车"这对词,我们可以想象"狗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逛来逛去"。有人要记"火车、河流、风筝、大炮、鸭梨、黄狗、闪电、街道、松树、高粱"共十个词,他形成如下奇特联想:一个人登上了高速的火车,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飘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陆门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来一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像一道闪电,迅速地路过街道,爬上一棵老松树,咬住了老松树上长着的一棵高粱。
(4) 限时强记法
在规定的时间里去背诵一些数字、人名、单词等等,可以锻炼博闻强记的能力。比如:
在3分钟内,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数字: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在2分钟内,背诵十个陌生的人名;
在10分钟内,背诵十个外文生词。
(5) 记忆保健操
在头颈后部找到"天柱"、"风池"二穴,将两手交凡于脑后,用拇指的指腹腔按压这两个穴位,每次按压5秒钟,突然加压,然后将拇指移开,按压5至10次后,会感到头脑清醒。
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是以先教的知识为依据的——谈记忆力
(一)记忆概述
学习过程一般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阶段,其中巩固阶段就是通过记忆把感知和理解两个阶段获得的知识信息储存在大脑以备待用的过程,因此巩固的核心就是记忆。什么是记忆?记忆就是大脑对过程经历和经验的反映,即对过程感知过、思考过的行为和知识的识记、保持和再认(回忆)。记忆力就是对过去的行为和信息的识记、保持、再认的能力。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和准备。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记忆。我们是靠记忆和积累继承了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没有记忆,我们就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如果没有记忆,前人的生产经验和学习成就就无法被后人汲取和继承,后人不知前事,知识也无法传授和传播,人类将陷入一片黑暗,也不可能进步到今天的境界。古人所谓“不记则思不起”说的就是记忆的重要性。另外,记忆不仅是儿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思维和想象的基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是以先教的知识为依据的。也有人把记忆比作知识的仓库,里面储存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同时还能保证新知识的获取和思考的正常进行,从而有利于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和分类
记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记和忆两个阶段,它们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识记就是最初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从属于“记”记,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连接“记”和“忆”的中间过渡环节,再认和回忆的最末环节,是知识的实际应用,从属于“忆”。过去的事物和学过的知识再次出现在眼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叫再认,而过去经历的事物和学过的知识不在眼前但能够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就是回忆。它们之间是一个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没有识记,保持就无法确立;没有识记和保持,也不可能有再认和回忆。由此可知,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基础和前提,而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根据不同的特点,记忆可以分为四大类:①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②根据记忆材料的大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③根据在识记时有无目的或是否需要意志努力记忆又可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④根据记忆内容的特点和是否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理解记忆)。记忆的规律主要体现在记忆效果和影响因素从属关系上;记忆目的明确性和记忆任务的长远性是增强记忆的效果之一;记忆者有无直接的活动和积极的态度影响记忆效果;记忆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以及记忆时运用的感官和方法也影响记忆效果。一般意义优于机械记忆。另外,记忆的效果与人的知识经验、情绪状态及个性征等心理因素有关。
(三)记忆力的培养和提高
有的同学常常因记忆力不好而影响学习成绩苦恼不堪。其实也不必去怨天尤人,因为每个人的记忆力本来相差不多,只是有的人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得以开发和提高,而有的人没有去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使记忆力增强不明显,有的甚至衰退。根据研究表时:人脑潜在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只是它也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所以只要掌握了科 学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每个人的记忆力都会大大提高几个档次。
那么要通过怎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增强记忆力呢?
首先要培养和提高记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记忆的效果与记忆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依从关系。记忆目的明确可以为记忆指明方向,发挥记忆的潜在能力增强记忆效果,提高记忆力。现实生活学习的试验证明:有无明确目的记忆的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自觉性是增强记忆力的内驱动力,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下,自我加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积极地提高记忆能力。
其次要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意志能力。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具有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是促使学习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记忆效果方面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兴趣具有不稳定性,特别是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的约束,兴趣会很快转移甚至消退。因而要增强记忆力还要注意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因为学习和记忆力的提高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托尔斯泰之所以具有非凡的记忆力——精通英法德等多个同国家语言,知识渊博,文采照人——这一切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分不开的,他每天起床后,严格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外语单词或其他需要强记的知识。
第三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能力。提高记忆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老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检查,如提问、作业和考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检查的意识和教给他们检查方法,如自我复述,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等等都是自我检查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都将有助于提高正确的再认和回忆能力,即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第四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积极发展意义记忆(理解记忆)。如文史地生等学科都可以先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再分析和宏观把控知识结构,然后“化整为零”分成多个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先将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分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不致混淆,便于区分记忆,对抽象生硬的知识要点,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形象生和生动化,以增强记忆效果,从而提高记忆能力。另外,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正确组织学生的复习和练习,对新学知识及时强化,加深理解,达到记忆能力在本质上的提高。
(四)记忆方法
1、及时复习记忆法 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正确安排和组织学生及时复习,记忆的效果更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些调查和试验表明,“趁热打铁”的及时复习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过一段时间后再反过复习效果好得多。一般说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第一印象”或者“最初印象”非常重要,这一点往往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对那些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另外,新学内容与复习间隔过长,中间必定会又有新内容的增加,这样自然加重了记忆的负担,同时有的内容还可能彼此形成干扰,影响记忆效果。
2、理解记忆法 所谓理解记忆就是将记忆建立在以理解为基础和前提之上的一种记忆方法,是相对机械记忆而言的,特别是对那些较灵活或内容较多的知识点,通过理解记忆其效果比机械记忆要好得多,另外,所花时间和精力也会少些。例如在记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就可以通过理解得出一个记忆提纲:“税重、役多、法酷”,再后展开记忆内容:“税重——三分之一的所得要上缴;役多——修阿房宫、筑长城;法酷——族诛、连坐”。
3、尝试回忆记忆法 这种方法就是先认真地将记忆内容反复看几遍,然后不看而试着回忆,当遇到回忆不起时再看一遍,然后再回忆,这样反复尝试回忆直至全部记牢,其效果比边读边记好,且难出错,当然在尝试回忆时能动笔墨写更好,那样还可以从练习中找出一些错别字。另外,这种“动”与“静”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大脑保持长时间的兴奋增强记忆的牢固性。
4、提纲记忆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总复习或长篇幅内容,其实质就是通过抓住材料的内在联系和线索,列出提纲,先从提纲着手从整体上把握记忆内容,然后顺着提纲和线索逐个将有关的知识点记住,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有关的知识点的遗漏或错乱,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等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5、直观形象法 有很多抽象的材料往往花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难得记牢,但通过一系列理解加工,可以先将抽象的事物直观形象化,将“死”的生硬的知识变为“活”的生动的知识,例如记马克思的出生时间——1818年5月5日,可以将这个生硬的时间形象加工变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哭”。还有在学《地理》时要记住的图形很多,如七大洲及一些国家的形状轮廓,中国一些省区轮廓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联想加工 ,将它们活化成一些小动物或几何图形等。
6、归类比较记忆法 当记忆内容增多时,往往会有一些知识点由于相似或相近容易造成混淆,给准确无误的记忆带来困难和干扰,这时运用归类比较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先将有关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的归类,然后在各类知识系统内找出各个知识点的异同或相近之处加以比较,使之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就便于记忆,不致于出现混淆和错乱。
7、歌诀记忆法 一些枯燥、复杂的知识很难记住,有时还可能引起大脑疲劳,但是如查将它们改编成一些容易接受的顺口溜或歌诀的形式,记忆的效果就会很好。如周总理在记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时,将它们改编成一首七言诗:两湖两广两河山,玉江(疆)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海南内台北上天。
总之,要想使记忆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并且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就以上方法而言,有的还可以相结合运用,另外还要注意在记忆时精力要高度集中,同时尽可能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和选择记忆时间,使记忆力和记忆效果得以的提高。
(杨建军)
思考与练习:
1、你能用什么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记住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①苏联“十月革命”(1917年);②中国***成立(1921年);③中国“五?四”运动(1919年)。
2、你在学习当中用最最多的记忆方法是什么?能说说它的好处吗?
记忆力是指人脑在进行信息储存、加工、检索和再现时的认知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认知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能力:即判断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2 注意力:即集中精力的能力以便观察或学习信息;
3 认知记忆:即把新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能力;
4 检索记忆:即从长期记忆中检索和回忆到已知的信息的能力;
5 传达记忆:即把已知的信息转述给别人的能力。
总体来说,维持一个良好的记忆力需要有多个认知能力的有机协同操作。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致力于记忆的研究,留下了启发后人的感悟,如中国张载的“不记则思不起”等。现代,有更多对记忆重要性的感悟广为流传:“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假如没有记忆力,我们便会成为转瞬即逝之物。从将来看过去,所看到的便会是一片死寂而已。而所谓现在,随着它一分一秒地流逝,也会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在过去之中。基于过去所产生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可能存在,就连我们一生中实际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并且使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存在。
古往今来,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头脑清晰、记忆超群的人,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遇碑文,吟诵一遍,即可不忘;拿破仑,于15年后在制定法典的会议上能随口引证19岁时在禁闭室内看的罗马法典;前苏联的尤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只要扫视一眼,就能说出人们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杂乱无章的大小不等的、有的甚至相互交切的近百个圆圈的准确数目。他被带到陌生城市里去应试,每到一个地方,只要在街上走一次,就能对那里的交通线路、十字路口的情况以及各家大型商店、剧院、酒楼的名称与地址了如指掌。他只要2小时的记忆时间,就可以快捷地背诵一本有1000多家用户的电话薄中每家每户的称谓、号码等。
记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亦是人借以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的、有目的性的过程。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常常和他的记忆力分不开。一个人的记忆力不好,他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被局限,不认人、不识物、不懂事。一个记忆力差的人,知识贫乏、头脑空空,能指望他去搞创造吗?要创造,首先需要知识,需要把记忆的知识融会贯通,否则,不可能产生灵感,产生发明创造。
有了好的记忆力,人们才能很好地保存过去的反映,使当前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人能积累和扩大、完善或修正原有的经验,使其对行动更具指导价值;有了好的记忆,先后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统一的过程。
记忆力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力可分为短期记忆力、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仍能骑上车就跑。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加以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
之二
2012年我们既然明白了记忆力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巩固的道理就可以从物质和技巧两方面着手掌握增强记忆力的诀窍了。物质方面,要多吃有利提高记忆力的食品,如富有含锌、磷酯、某些不饱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之三
提高记忆力技巧方面实际上就是按记忆的生理规律去做。
其一,课堂上要专心听讲、思考吸收,取得较深的短期记忆。
下课后当天复习;过几天当记忆开始淡漠时再巩固一次并加以条理化。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复习一次。这样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中长期记忆,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
其二,复习要记忆的功课最好在早晨或夜里的安静环境中进行。
试验证明,晚上6--10点和早晨6--8点是记忆功能最佳时候。同时要专心,不要被其它干扰或打断。切忌一边听walkman一边背书。
这是因为大脑工作时只允许一个中枢于兴奋状态,如果同时有几个兴奋点,必定会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结果大大降低记忆效果。
其三,记东西时要舒心不要紧张。
紧张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损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记忆力的大敌。反之,在宽松环境中,垂体后叶分泌加压素,它对增强记忆功能大有好处。
其四,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将知识条理化、提纲化,使知识形成记忆的系统和网络,这样便可通过联想来增加记忆效果。
例如要记唐宋八大家姓名时,可以先记住韩、柳、'三苏'、欧(阳)、王、曾八个姓,然后便于推想出全部姓名等等。其五,尽量理解要记忆的内容。所谓理解,从生理上说就是把你的知识纳入记忆网络中,并且建立深一层的固定联系。死记硬背不理解的东西是浪费记忆力,也记不牢。
其五,左右转动眼球可有效提高记忆力。如果想快速回忆起某件事,只要将眼球左右来回转动30秒,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眼球水平转动可以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这对于重新勾起人们的记忆至关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