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听音乐的习惯,对孩子的好处都有哪些呢?

培养孩子听音乐的习惯,对孩子的好处都有哪些呢?,第1张

学习音乐好处多,那么宝宝究竟应该什么时候学习音乐好呢?

有人说音乐可以带给大家放松,有人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内心,还有人说音乐可以带给大家刺激活力,事实上音乐赋予我们的远比想象的要多。音乐像是一个被藏起来的礼物,充满着令我们喜悦的惊喜,许多家长对音乐的态度含糊其辞,认为音乐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会让他们误入歧途。事实上长期的音乐接触会带给孩子享之不尽的礼物。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对于孩子是否要接触音乐的争议,有些家长强烈反对孩子接触音乐,认为只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而且会让孩子产生不该有的想法。但是网友陈先生却提出,自己6岁的孩子从小接触音乐,最近正式开始了钢琴的学习,不仅没有占用孩子上学的时间,反而孩子在数字与文字表达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天分。陈先生的孩子原本并没有任何突出的特长,却在长期的音乐接触中逐渐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陈先生表示,学习音乐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走上艺术的道路,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音乐的学习中让孩子收获情感的体验。

事实上,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会发现那些学习音乐接触音乐的孩子像是获得了父母赠予的一份无穷的宝藏,孩子会在音乐的世界里释放情绪、收获成长。对于儿童来说,音乐不是给孩子带来压力、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相反音乐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份宝藏。

一、音乐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收获?

1音乐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

大多数美学家都证实数字与美妙的形式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通过美丽的音乐教育孩子的可以获得更多的数字感,在学习数字理解数字的时候会潜移默化的受到音乐的影响,显得不费吹灰之力。

2音乐可以带给孩子丰富的情感体验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没有音乐教养的人通常表达情绪的方式较为简单粗鲁,而在音乐的培养下,孩子们会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每个音乐家的作品都是一种情感的描述,孩子在喜怒哀乐的弹唱间会逐渐获得情绪自控力的分寸感。这些懂得音乐的孩子在大师的作品间懂得如何约束自己的情绪,拥有情感的分寸。

3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觉能力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表示,通过音乐带给孩子早教孩子会深受音乐旋律的影响,受到音乐的声音刺激,并且将从小培养的音乐能力转化成一种听觉能力。在怀孕期间,母亲为孩子播放的美妙音乐会帮助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帮助孩子听到父母的谈话以及在母亲体外的多种声响。

4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时空推理能力

科学家的一个测试显示,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接受长期的歌唱培养,而另一组孩子不接受任何音乐教育。仅仅一个月之后结果就是明显,那些接受了音乐教育的孩子时空推理能力足足提高了有46%,但是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能力的提升仅达6%。

5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收获良好的记忆力

根据加拿大的一个测试表示从小的音乐培养会帮助孩子获得较为良好的记忆力,研究人员对于6岁的孩子进行了一个测试,让一部分孩子接受音乐培养,而另一部分孩子则不接受任何音乐教育。几个月后,研究人员测试孩子们的记忆力显示,那些接触音乐的孩子拥有较高的智商,而大脑发育也更为快速

事实上音乐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从摇篮曲到流行音乐,甚至是各种古典音乐,孩子们的生活总是伴随着多种多样的乐曲,而这些乐曲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放松,更多的是一种培养,那么究竟孩子什么时候学习音乐最为合适?

二、什么时候接受音乐培养更合适?

音乐的兴趣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耳濡目染的习惯养成,爸爸妈妈没有必要过早的对宝宝进行音乐训练,那样反而会挫伤宝宝对于音乐的兴趣。在宝宝成长初期,宝爸宝妈应当以宝宝的感受为主,为宝宝多提供一些音乐上的熏陶,让宝宝在无形的熏陶之中收获乐感,加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是在6岁左右,在宝宝即将步入学校之前,接触音乐学习音乐即可。

音乐是一种良好的兴趣,它伴随孩子的成长,但父母又不可对孩子的音乐培养操之过急。在孩子成长初期音乐仅仅是一种陪伴与熏陶的存在。

三、如何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1为孩子创造音乐的氛围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选择性的为孩子提供一些音乐,为孩子创造听音乐的氛围和条件。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可以帮助孩子熟悉音乐练习说话;当孩子活蹦乱跳的时候,父母可以常常为孩子唱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带孩子听音乐会,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看音乐类节目,从而丰富孩子的音乐能力。

2将音乐融入孩子的游戏中

孩子的兴趣多数来源于有趣的游戏,父母可以将音乐溶于孩子的日常游戏中,让孩子在活蹦乱跳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当然父母也可以利用乐器、舞蹈、或者是声乐的学习,让孩子逐渐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

3让孩子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直接参与到表演中去,让孩子在参与中获得体验感,熟悉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乐感以及多种多样的音乐技能。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做自己的音乐小教师,通过主动教学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

在孩子音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乐感、节奏以及音准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对音乐产生出相应的才能。作为成年人,要注重对孩子音乐兴趣的保护,使得孩子对于音乐的天赋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音乐为我们展现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在音乐里海洋里徜徉,不仅可以收获一份兴趣爱好,还可以在成长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充分培养。

教小朋友唱歌的技巧

 教小朋友唱歌是非常考验老师的能力的,那么教小朋友唱歌有什么技巧呢一起去看看吧!

 一、孩子唱歌吐字不清

 2至6岁的孩子说话发音不准,偶尔有几个字不清楚,在家父母听的时间长了,也能听懂了,但是在幼儿园老师和同学就听不懂了,这是正常现像,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会说清楚的。

 (一)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的原因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因为年龄小本身说话还说清楚;还有的是普通话不标准;发音的方法不正确;对歌中所唱歌词的字义不理解。

 (二)孩子唱歌吐字不清的纠正方法

 1、家长或老师可以让孩子用较慢的速度,像平时说话那样的口形念清歌词,然后结合简单、平稳的旋律进行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吐字清楚的目的。

 2、要教孩子学好普通话。家长或老师自己首先要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孩子,并做一些必要的示范,帮助孩子唱准每个字的字音和音调。对孩子在发音过程中难以掌握的字,要吐准字头,引长字腹,咬清字尾,便于孩子听和学。如果家长或老师自己的普通话说的不好,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与孩子一起跟着学和讲普通话。

 3、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形象地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含义,使孩子能了解歌词中每个字的字义,避免在唱歌时含含糊糊地同其他字混淆。

 4、 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学唱歌时,要听清楚歌词。当孩子吐字比较困难时,可让他看着家长或老师的口形发音。如读“光”字时,嘴是张开的,不要将嘴唇碰起来变成“帮”。

 5、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唱歌吐字不清时,家长或老师一定要坚持正面的引导和纠正,千万不可模仿孩子的错误发音。这样不仅会强化孩子错误的发音,而且还会挫伤孩子唱歌的积极性。

 二、孩子唱歌缺乏表情

 亲朋好友聚会时,或茶余饭后,孩子们在一起唱歌表演时,有的孩子充满情感的演唱会赢得家长或朋友的交口称赞,而有的孩子唱歌时却毫无表情,这两种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 孩子唱歌没表情的原因

 1、孩子的心理素质较弱。在众人或生人面前羞怯,产生紧张情绪,导致脸部肌肉紧绷或手足无措。

 2、由于选择的歌曲不当,不适合孩子演唱;还有调子起的过高过低,唱起来跑调;或者是孩子不知道歌词是什么意思,对自己所唱歌曲的内容缺乏理解,因此表情不会随着歌曲的含义变化。

 3、对表情的理解不当所致。有人认为孩子唱歌时脸上笑嘻嘻、摇头晃脑、摆动身体就是有表情,于是在教孩子唱歌时就一味地要求孩子脸上笑笑、晃动脑袋、摇摆身体。这样要求的结果,孩子即使当时脸上微笑,也不是真情的流露,甚至是做作的。

 (二)培养孩子唱歌时表情方法

 1、家长或老师应注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多为孩子创设表演的机会,鼓励孩子在众人和生人面前大胆地、轻松地、有表情地唱歌。家长和老师要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2、为孩子选择的歌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越小,选择的歌曲越要简单,歌词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这样的歌曲,孩子容易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演唱时的表情一定会通过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3、加强对孩子教的分量。给孩子讲清歌曲的含义,帮孩子分析理解缺乏表情问题。要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解释歌词及乐曲的意境,同时帮助孩子丰富积累有关知识,为孩子演唱歌曲打好基础。

 4、家长或老师要尽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有表情的示范演唱会“打动”孩子的心。此外要让孩子多听、多看,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得到熏陶,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有表情地演唱。

 三、孩子唱歌“五音不全”

 (一) 孩子在唱歌中出现“五音不全”的表现

 孩子在唱歌中经常会出现“五音不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表现在唱歌的音准上,会走音跑调;  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唱歌像说话、像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着调。孩子普通话的发音咬字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二) 孩子“五音不全”的纠正

 1、培养孩子的听辨音能力。孩子的音准与其的听音和辨别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听音能力差,弹琴和唱歌完全是两个调。家长或老师可以演奏乐曲或者用录音机播放歌曲让孩子边听边跟着唱,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学一种乐器,让孩子边弹、边听、边唱,听听弹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样准确。

 2、家长或老师要让孩子跟着乐器或设备演唱,不要让孩子清唱。清唱会使孩子起音不准,更容易走调,要让孩子跟着琴或其他音响设备唱。刚开始小声地跟唱、练习。对某句歌曲唱不准的,家长或老师要耐心地逐句教,让孩子逐句听录音,逐句学唱练唱,直到唱准为止。

 3、如果是因为孩子普通话发音不准,家长可选择一些儿歌让孩子朗诵,要注意朗诵时的咬字发音和声调,帮助孩子提高音准能力。

 4、家长或老师要选择适合孩子唱的歌曲,使孩子在自然声区里唱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音准。

 四、孩子唱歌姿势不雅

 (一) 孩子唱歌时姿势不雅观的表现

 有些孩子唱歌时姿势不雅观,不端正。如:有的把头伸在前面,有的把脖子伸得老长,有的歪着头,有的驼着背,有的耸肩,有的含胸,有的口形张得太大,有的则口形张得太小,五花八门。姿势不雅观,不端正很难唱好歌,因为正确的姿势是发声的生理前提。

 (二)教育孩子养成端正的唱歌姿势

 1、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地告诉孩子,唱歌姿势不正确会有很多危害,如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如果经常驼背、耸肩、含胸、会引起骨骼畸形,影响身体健康;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发声,唱出来的歌声就不好听,不优美;唱歌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本来应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由于姿势不雅观,不端正则会给人一种很不美的感觉。

 2、家长或老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唱歌姿势。站着唱歌时身体要挺拔、不驼背、不含胸,双手自然地下垂;坐着唱歌时要坐正、挺胸,双脚不要交叉,双手自然地放在腿上。头部要保持正直,脖子不要伸长或歪斜。口形略带圆形,这样发出的声音才好听。

 3、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唱歌姿势不正确,应立即予以纠正,不要等形成不好的习惯再纠正。家长或老师应用自己正确的姿势做给孩子看,也可当看到电视里或音乐会上唱歌演员的正确唱歌姿势时,随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唱歌姿势。

 五、孩子不会用自然音唱歌

 (一) 孩子不会用自然音唱歌的表现

 有些孩子不会用自然音唱歌,如:有的唱起来大声喊叫;有的'蹩着嗓子尖声尖气地唱歌;有的模仿美声唱法,又学得不像,让人听了觉得很别扭;有的唱歌时发出刺耳的怪声,这些现象都是不正确的。

 家长或老师不注意保护孩子的嗓子。一般歌曲的曲调变化多,音域也较宽,孩子唱不出低音,往往压着喉咙唱得声音很粗涩,唱不出高音就喊叫,有时叫得面红耳赤,颈部青筋暴露。这将影响孩子声带的发育,久而久之,影响孩子对唱歌的兴趣。

 (二)引导孩子会用自然音唱歌

 1、家长和老师可以将孩子唱得不好听的段落录下来放给孩子听,再把标准的、优美的儿童歌曲放给孩子欣赏。通过比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歌声不如音像设备上放出的歌声好听。接着告诉孩子,音像设备上录下来的歌曲是用自然音唱的,所以这么好听,从而激发孩子要用自然音唱歌的愿望。

 2、家长和老师在教孩子唱歌时,可以启发孩子用像说话一样自然的声音来唱歌。也就是说让孩子在说话的基础上,放松地唱出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不同音,注意口形要呈圆形,下巴要放松。

 3、家长和老师示范,让孩子模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教孩子学会正确的呼吸。如“闻花”的方式,即尽量用深吸气的方法。

 4、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和老师用自然音说话、唱歌,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孩子,同化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用自然音唱歌的习惯。

 六、孩子唱歌跟不上节拍

 (一)孩子唱歌跟不上节拍的原因

 有的孩子听辨音能力较差;对太复杂歌曲的旋律跟不上节拍;有的曲调和歌词结合不当,使节拍产生了混乱;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听辨能力。

 (二)指导孩子跟着节拍唱歌的方法

 1、家长或老师为孩子选择演唱的歌曲时,旋律要简单、鲜明、流畅。要注意曲调,要能和歌词相结合。不要从家长或老师的角度去选择。

 2、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学唱歌之前,要让孩子多听几遍音乐,并且指导孩子要跟着音乐用拍手或拍腿等方式拍出节奏。

 3、孩子学唱时,家长或老师为孩子充当“指挥”,用手势或敲打物品来掌握节奏,帮助孩子合上音乐的节拍。指导孩子一边拍节奏,一边和着音乐的旋律朗读歌词,体会歌词和曲调是怎样结合的。

 4、在孩子学会唱一首歌后,还可引导孩子一边唱一边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进行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一边唱歌一边拍手,增强唱歌的兴趣,提高合拍的能力。

;

1,音乐教育有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

2,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协作的意识和技能

3,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4,音乐教育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5,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6,音乐能够促进孩子神经细胞的传递

音乐就在幼儿的身边,幼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音乐,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和美好心灵,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挖掘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有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幼儿离不开音乐,幼儿园教学更离不开音乐,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我将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音乐部分)》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了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我不仅在课堂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还将音乐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吃饭前我播放优美轻柔的音乐,为幼儿创造舒适的进餐环境,使幼儿有良好的食欲。在区域活动中,我将幼儿平时自制的乐器投放进去,这样孩子在区域活动时间,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演奏和舞蹈动作创编;幼儿午休时我为他们播放摇篮曲,为幼儿营造一个睡眠环境,使他们更快进入梦乡。有一次,我播放《睡得甜甜》让幼儿听,没想到睡醒后好多幼儿都说做了美梦,而且有一部分孩子醒后还在哼唱呢。除了这些,我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经常组织他们做一些音乐游戏,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是呀,幼儿有了更多的时间、空间接触各种音乐是多么快乐啊,这样幼儿的身心才能达到健康成长,我们的音乐教育才有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幼儿兴趣。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具,调动全体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例如,在《走路》这节音乐活动中,我利用自制教具魔术板,以魔术贯穿本次活动,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我出示魔术板神秘地对幼儿说:“变变变,变出什么来了?”这时孩子们连眼都不眨,全神贯注住,积极回答。之后我让幼儿学学魔术板里动物的样子,孩子们感兴趣极了。在《大树妈妈》活动中,我利用图谱教学,孩子们不仅感兴趣,而且很快记忆了歌曲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农场里》,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动物头饰和动物叫声,孩子们都戴上头饰表演着,教室里充满了欢乐和笑声。幼儿有了音乐的陪伴情绪高涨,身心愉悦,才能健康成长,我们的音乐教育才有意义。

  二、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情与美的熏陶

  教师要充分重视和渲染音乐中的情与美,促使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从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例1:在教唱《小海军》这首歌时,我请幼儿模仿小海军开炮挺的动作,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体验小海军英勇、威风的形象,我还给幼儿播放海军视频,从而启发幼儿边听边创编动作来表达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快结束时我问孩子:“假如你是小海军,当敌人来侵略咱们祖国时你会怎样?”“你会发明什么武器来战胜敌人?”孩子们积极回答,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爱、对小海军的爱和保护祖国的强烈欲望。我还引导幼儿:“咱们要到敌人后方去怎么样去?”从而引导孩子学会轻声唱。我出示晚上的教具:“现在是什么时候?晚上了小海军要干什么?睡觉前要听什么样的歌曲?”从而引导孩子轻轻地、慢慢地唱《小海军》,将歌儿变成摇篮曲,从而体验一首歌的三种不同唱法。例2:在《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中,我为孩子带来国旗,让孩子观察触摸,并给孩子讲国旗的故事,孩子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再接触歌曲就会明白很多道理;还让孩子们观看视频升旗仪式,看后孩子们在唱这首歌时都是全身心地投入,眼里充满自豪的目光。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音乐情感,做到以情传神,以情动人,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情与美。

  三、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多通道参与的应用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多通道参与法是音乐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上我遵从这一原则,例如:在我的原创课《睡得甜甜》中,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游戏、图谱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玩一玩、画一画,多通道参与,从而使整节活动更有趣味性、生动性和活泼性。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将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出来,然后我就将相应的图谱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幼儿观察并演唱图谱,他们很快就记住了。我还让幼儿将自己的梦画出来,再唱给同伴听。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体验歌唱、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倾听,感受到了歌曲的强弱变化,通过认识图谱,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创编中借助绘画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挖掘了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了幼儿对摇篮曲的爱好、对美的感受和表现,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多通道参与的应用可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更全面的发展。

  四、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未来的时代里更需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在教学中我为幼儿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马儿跑》律动时,我为幼儿准备老马和小马头饰,让孩子来表演,随着欢快的音乐我学着老马的口吻来激发“小马”跟我学奔跑,我富有感染力的话,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一匹小马。我又创设种种情境,如快跑就是有紧急情况,要使劲跑,动作幅度大,音乐速度慢就是马儿跑累了,要边走边休息,动作幅度要小。孩子们如身临其境,表现得自然逼真。结合音乐节奏变化,幼儿在丰富的想象中表演,提高了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想象力也在形成。在歌曲的创编中最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创编内容上要选择简单易学的歌,利用创编歌词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幼儿将歌曲改编成一首又一首新歌。例如在《我有小手》的教学中,孩子们将“我有小手拍拍拍”改成“我有小手捏捏捏”、“我有小手洗洗脸”,有的改成“我有小手帮帮你”,有的还改成“我有小手做好事”等等,孩子们变得兴趣盎然,连唱带动,将歌曲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在自主活动氛围中感受到了创作带来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更高的艺术修养,而音乐教育最能满足有艺术兴趣和潜力的幼儿的求知需求,锻炼他们的艺术能力,所以在大力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有理由去研究好音乐教育,实施好音乐教育。

健康优美的音乐对于丰富陶冶儿童的情感,启迪智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有效的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要让幼儿喜欢音乐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所以选择好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选取音乐教材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幼儿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音乐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包括歌词和曲调两个方面。从歌词方面来看:①动物、自然景象、交通工具、节日等方面的歌曲,以及风趣、滑稽、幽默的歌曲。②能用动作表现的;③选一些第一人称的歌,这样幼儿唱起来会觉得亲切自然;④歌词既要有重复又能发展,重复便于幼儿记忆。如歌曲《三轮车》,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一个老太太坐三轮车的情景,人家给她要五毛,她却给一块,生动有趣,滑稽幽默,幼儿非常喜欢,唱起来津津有味。又如歌曲《滑滑梯》,描绘的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熟知的情景,所以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自然地表现出上滑梯“蹬,蹬,蹬”由低到高和下滑梯“嗖,溜溜,溜”由高到低,孩子易学易记忆。还有些童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08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