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方法
论文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
论文摘 要本文从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出发,从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切实应用高中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教育价值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平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对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受情感的功能和自身特点的影响,情感影响着教育的很多因素。情感教育充分考虑、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能有效的调动影响认知的积极因素,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感教育可以发挥情感积极的疏导和迁移功能,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前轮,控制方向,优中学物理生的认知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接受程度,也有利于认知内化。一个对授课教师比较反感的学生极少可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授课知识;反之,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程才会格外的乐学,也就是说学生很容易把对学科教师的态度迁移到学科学习上。情感教育就是要让师生的关系和谐,疏导少数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在认知上实现情感的迁移功能。
2、情感教育能积极发挥情感积极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充分利用“表情的超言语作用”,从而增进认知传递、深化。情感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切的着眼点是如何能让学生有好的情感体验。一位优秀的情感教育实施者总是饱含感情的教学,总是可以“制造”强烈的知识的感染力感染学生,总是可以一次次的制造知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丰富的积极的教学表情、有激情的情感体验碰撞对学生认知的积极效果绝对比“麻木的认知”表演效果好。
3、情感教育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即发挥情感的'积极动力和强化功能,对学生学习积极程度有增力,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后轮。笔者了解到在现在高中,不少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之所以能克服不是很优越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关键点在于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情感动力在推动自己前进,他们在不自觉的利用着情感的动力功能。
二、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我们说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目标取向。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教师才会去了解学生内心,才会有意识的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前面所说,初中生心理具有比较尖锐的特点,甚至是存在比较矛盾的方面,没有较高的情感水平的教师无法被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教师才有能力较好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受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的影响,相对于文科教师中学物理教师更容易走入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误区,但是在很多初中生的眼中,因为中学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最密切,他们常常不自觉的中学物理教师的人格特征为典范,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物理教师的情感素质显得举足轻重。可以说情感教育要能够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很好的实施,其前提条件是中学物理教师有较高的情感素质。
(二)、切实应用高中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1、根据课堂上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三条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的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落实:
第一,中学物理课堂上寓教于乐原则要把握两点: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要努力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时间、环境、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乐于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师要善于感性的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真正做到以情施教。以情施教的前提在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充分的挖掘了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才在教学中“用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发展学生对中学物理科学的情感,首先教师自身要热爱中学物理科学,热爱中学物理教学,热爱学生。教师积极的、强烈的中学物理情感才能感染、震撼学生的心灵。
第三,有意识的促进中学物理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的情操积极的影响学生,以此来熏陶、感染学生相应的情感。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自然的交融,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需要有意识的维护才会缩短。因此,这种有意识包括教师主动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中学物理教师主动创设促使师生情感交融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等方面。
2、落实课下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学生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可以直接沟通外,在课下同样有很大的沟通空间。表现在一方面,现行很多高中都是寄宿制高中,学生在课余有很多机会与教师直接交流:另一方面,大量的高中生都熟悉网络这种新的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主题的媒介给师生的交流也提供了新的沟通的手段。受学科特点的影响,中学物理教师与学生的课下交往相对于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师在高中学生的心目中是科学家的“雏形”,学生所见的很多问题都愿意与老师交流,就是说中学物理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领域;另一方面,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很多内容均在教室外进行,如学生自主的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活动等等,中学物理教师在课下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机会。
参考文献
[1] 卢家媚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
[2] 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一南京
[3] 叶弈乾、何存道、粱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
激活学生成功的愿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乐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关键,更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感情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教学效果的显现。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渗透的前提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特别是情感间的交流。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认知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统治整堂课的,学生只有写和记的份,根本不可能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要完全服从于教师的领导。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造成了学生思维僵化,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做到与学生的关系为朋友式的、亲人式的。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能言善辩”的,是既庄重又有幽默感的,既严肃又不失活泼的,既是师长又能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不仅能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能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要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用真诚和爱心感染每一名学生,肯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地位。教学中,教师要时刻面带微笑,用真诚的目光与学生交流。学生从教师肯定的目光中读出了关心与爱护,更增添了一份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感受,对学生积极的情感与学习态度要给予热情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情感态度,促进他们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二、创设情感渗透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所创设引发情感的氛围,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所在,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近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各种积极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创设情感氛围。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够亲身体验,仔细揣摩,把作者的写作情感转变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真正地懂得了文章的内涵,从中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创设情感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素材来渲染气氛,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总之,教师要用心去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不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感,真正地走近作者,走近文本。
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
托尔斯泰曾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首先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细心钻研、耐心品味与揣摩,挖掘作品蕴涵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体会出作者所要表现的真情实感,为学生创造出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如果学生能够被课文的言辞美和人情美所感动,他们就会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大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分析、研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经验本是学习知识的沃土。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它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学生贮藏的生活经验被激活后,他们便能够与文章形成最佳的体验态势,迅速和作品的情感内容取得联系,完全融入到作品当中。这样,对于文本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与品味。
五、给学生自信的评价,让其快乐成长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树立起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具体教学中我采取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评价。一个赞许的眼神、一番表扬的语言、一个真心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充满惊喜和感激,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内外,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尽心尽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真爱的付出,学生也会“报之以桃李”——尊敬、爱戴老师,并把这份感激之情转移到学习中,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也就这样在评价中得到激励,在评价中获得了升华。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更好地体会当时的历史状况,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应试教育”逐渐淡出教学的舞台,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更多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改效果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情景、场景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也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是一门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学科,要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历史的史实、过程及详细的情节。而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是实现不了这一教学目的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情感教育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笔者看来,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帮助学生养成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历史观,可以说初中历史教学任务重大。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老师应是扮演“导学者”的角色。在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背景下,老师指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如此,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健全、综合素养的提升,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单靠历史教材自身的魅力是不够的。此时,老师就要起一个助燃器的作用,老师对于史料要进行精心筛选,创设问题情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纸面上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更加生动化,在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就更加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适宜的史料知识创设其所需的问题情景,发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使得初中历史的教学富有生命气息,有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涵养,促进他们在历史学科上的进步。
三、运用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更好地体会当时的历史状况,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可以说,情景教学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可以多加引用。如在学习某一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历史事迹的时候,为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和理解,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到博物馆去参观有关历史人物的史料记载等。如此,学生就更加立体地了解到了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理解起来也不那么吃力了。
四、培养学生的兴趣
要想很好地实现情感教育,就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培养学生对历史这一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取得实践课程效果的最大化。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而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无限潜力,首先学生就要对历史这一门学科感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教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知识的构成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文字,还有、地图、表格等。在现代化信息高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PPT等把初中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广大学生面前,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历史视频,让学生在声音、图像并存的动态画面中了解历史知识,这就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同时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有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六、转变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我教你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多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环节、提问环节、思考环节,增强学生参与度,使得历史课堂变成学生的“主场”。如此,通过情感教学就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赋予历史课堂的情感性,使得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情感教育贯穿在历史课堂中,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6(120):45
[2]王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J]赤子:中旬,2014(3):120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而课堂教学更是集中体现教与学的价值阵地,在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更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尊重教育的风采,学生尊重学习的良好品质。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 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有着重要意义。
在以前的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偏差主要表现为:
1、形式过于单调,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多,生生间互动少。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
2、师生互动多是认知互动,很少有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思想和心灵的深层互动。
3、师生互动作用失衡,教师多是以课堂的主宰者出现,学生的思路由教师的教学思路控制,属于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很少有师生及生生的多边型互动,整个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
因此,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探求产生课堂互动低效的根本原因,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对策,力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为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做好准备。我认为构建有效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
我们大力提倡课题组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题组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已成为师生是否能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自身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师生建立平等关系
师生建立平等关系就是要消除老师高高在上的尊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仅要成为可敬的人,而且更应是一个可亲的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我们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有自尊、与教师平等的人,然后把他们看做是一个需要教师去关爱和爱护的孩子。其次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的人格品质,要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朋友。具体在教学中课题组教师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①、平易近人,消除恐惧。②、平等相处,缩短距离。③、相互尊重,成为朋友。只有在教学中师生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中的一些难题就迎刃而解,为师生进行有效互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3、创建宽松、民主、和谐 课堂氛围
在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沟通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师生进行有效互动提供保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建适合学生参与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充分进行互动和交流提供机会。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我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教具、语言的激励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教师设计教学的核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的个性的发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地投入到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来。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自然而然,学生就把交流当成一种习惯,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恩格斯曾说过: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学生也是这样,他们是有着丰富情感的,接受教育也是有选择的,,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甚至对不同的教师,都会做出不同的反映,或是产生积极的接受态度,或是产生消极的抵制情绪。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还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到师生有效互动活动中来。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也是构建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知识水平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自然有所不同。有时,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会经常与那些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善于交流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而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或学困生关注较少,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利于师生互动,甚至会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障碍。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只有教师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交流中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有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话的勇气。对口语表达不流畅的学生,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允许他们说错,并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由易到难,逐渐参与到师生互动合作中来;同时,教师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1、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心理相容。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之间心灵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2、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了和睦友好的教学环境。
友好和蔼的教师可以为师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创造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高,感受性就灵敏,学习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基础与手段,它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使教学活动的秩序容易维持,有助于教师发挥教学积极性,有助于教师控制与协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4、师生关系融洽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