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七年级教师将尽一切力量做好教材的实验工作。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基础教育发展的特点,高质量、高品位、富有特色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组织机构
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等有关部门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实验措施
1、强化师资培训
七年级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基础上,继续选派教师参加县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邀请市、县教研室的领导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努力营造校本培训的氛围,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通过对各学科课程标准与解读的学习,观看课改实验区的教学实录,外出参观学习,积极组织探讨深入理解理论和有效应用理论于实践的模式,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逾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把所了解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课堂。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课堂教学方式的真正改变。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认真制定《新丰三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改变教师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
(1)拓宽课程资源。
(2)改变教学行为。
(3)改变学习方式。
(4)开展“上好一堂课”的活动。
3、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新教材理念下的认识探讨,试从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课堂评价的特点和原则;第二,从遵循原则下,探讨课堂教育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
4、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加大校本课程建设
我校作为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实验学校,我们在办学中结合时代需要,根据校情,加强图、音、体教学,使之成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开展七年级书法课、合唱队、舞蹈队、美术班,演播小组以及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活动。
5、认真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工作。
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板报、主题班会、讲座等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加大家社的宣传。
6、落实管理制度
(1) 由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定时间、定地点采用专题讲座、集体研讨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和教学设计;学习最新教育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学习、借鉴新课程经验等,引导教师逐步将新课程理念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
(2)修订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备课制度、备课组管理制度。坚持以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评价课堂教学,注意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主要从职业道德水平、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科研水平等四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师评价机制。
(3)教师的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同样执行考勤制度,考勤方法与上课一样。
(4)教师每月要有一次备课组内的小结;每学期要有两次书面形式的经验总结上交教导处,要有1—2个优秀课例上交教导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传授给幼儿相关的健康知识,从而起到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使得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篇1(一)课程的定位
1、课程的界定——
以0~6岁婴幼儿“健康教育”为主要抓手,以促进婴幼儿“健康生活”为落点,以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为目标的主题式综合课程。
2、课程的内涵——
健康的教育:是全程的教育(0—6岁婴幼儿的全程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涵盖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是全员的教育(园内的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园外的家长、社区人员等)。
健康的生活:是指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教育的有机整合。 健康的人格:每一个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智商与情商的健全。
3、课程的特色——
重在“健康”:
满足每个孩子享受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权力。
保障孩子与其年龄段相应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为孩子现时和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凸现“儿童”:
每一个的儿童——指每一个儿童获得的机会是均等的,是符合他(她)们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并兼顾不同经验水平的。
不同的儿童——尊重儿童与生俱来的诸多差异,注重环境及教育的影响给儿童带来的适宜发展。
未来的儿童——谋求为儿童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即建立在儿童自身经验基础上的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建构和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强调“综合”
“健康教育”是全面的、全程的、全员的、全方位的。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综合幼儿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生活经验又螺旋型上升、回归幼儿的健康生活。
“健康教育”的学习,是在主题背景下,采用“融合式、集体式、田野式”活动相结合,以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的形态交互、交织呈现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成为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当前得益、终身受益的一代儿童。
(三)课程的结构、内容
1、共同性课程: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体现确保基础,重在保底;面向全体,覆盖全日;着眼累积,重视体悟;全面发展,和谐进步的原则。
内容及示例:(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P5~P8)
2、选择性课程:以本园“健康教育”为特色,体现健康身体、健康心智、健康生活、健康人格的综合内容。
具体内容:
食物与营养疾病的预防
自我保护
生理和心理健康
选择性课程提要:
制订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各年龄段分目标,制订学年、学期幼儿园“健康教育”计划。
开发、研制、实践“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系列。开发、研制、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实施相关活动,建立评价标准。
建立完善幼儿园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各项健康保障制度(常规制度、各类应急预案及制度等)
幼儿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体检等)
幼儿健康护理服务(文本、实际、物质、精神等)
急救(设备、人员培训等)
传染病控制(红眼病、肝炎、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禽流感、SARS等) 教工保健(生理、心理等)
创设安全、健康、优质、富有儿童特点的幼儿园物质环境
校舍建筑、桌椅、照明设备、专用活动室、办公室、盥洗环境、饮水、饮食环境、走廊、操场、绿化、环境维护、废弃物处理、厕所、节约水、电、煤、室内外布置等。
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幼儿:自信、友善、关爱、开朗、活泼、勇敢
教师:人际关系、心理减压、情绪纾解、心理成长
领导:大气、民主、积极、互动
家长:理解、支持、合作、共营
与社区、家庭联合建设健康、和谐、健康、文明校园
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共建健康校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环境互动、成果互惠)
努力建设一支主动关心幼儿园工作、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自愿提供各方面资源、热心履行志愿者义务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康、互动、协作、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 课程的实施
1、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
“健康教育”实施方式
2、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凸现主体性、坚持活动化、注重体验式 凸现主体性(孩子、教师、家长、园所本身)
坚持活动化(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走向自然与社会)
注重体验式(尊重兴趣、鼓励探索、培养合作)
3、课程实施的要求: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依照法规和本园课程管理方案实施
有效管理。负责建立完善各项课程管理制度,领导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对课程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并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流程,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评价等。
幼儿园基础保教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整个幼儿园共同性
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日常实施进行观察、统整、协调和测评;建立并制订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要求并落实到位;定期与园长一起对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选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及课程质量监控展开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改进实践的园本研修;并就课程资源的常规配置、课程实施中的相关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系。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有效实施、开发和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参与课程和执行各项课程制度的自觉性,把课程实施作为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勇于实践,善于研究,敢于创新。
(五) 课程的评价
1、课程评价的依据:
2、课程评价的要点:
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多方参与、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评价视角的全面性;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者的广泛性;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目标:
1、本学期继续对全园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活动,使幼儿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相互关怀、团结合作;能够勇往直前、分享快乐;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针对个别留守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通过沙盘游戏等心理辅导活动,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园幼儿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真正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幼儿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
4、对全园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减轻教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关爱自我,分享快乐!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多与各班老师交流,分享;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幼儿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做好心联小屋的工作、幼儿园博客的更新、家长培训工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1、教师方面:
(1)、对教师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
(2)、为每个班的幼儿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请各班的老师随堂听课。
2、幼儿方面:
(1)、教会幼儿掌握几种让心情变好的方法。
(2)、让幼儿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3)、让幼儿通过心理活动的开展,能够认识自我,改变错误行为,不断成长、快乐分享。
3、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为全园家长组织一次培训。(听专家讲座的形式)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专责心理教师:邬 涛 活动从第四周开始,若因幼儿园有其他活动,活动将会做临时的调整。)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篇3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第二幼儿园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让幼儿更健康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园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我园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保健条件,加强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幼儿的健康素质。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的健康意识。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身体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幼儿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
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构建园长主管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师具体负责,各班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同力协作的健康教育网络。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同时做好各项活动材料的收集、记录,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学校晨午检制度及疾病报告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书面报教育局和防疫站。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
努力按规定配备好兼职健康教师,要求教师对幼儿施教要有计划、有教案、有教具、有记录、有总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促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家园共育活动,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师素质
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保教人员、健康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业务能力,促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发展。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指导 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 精神。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情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 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 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 教案。
四、各年级课程内容及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三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
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 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 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3、参加地方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根据上级指示,本学期本校3至6年级活动主题如下:
三年级“认识自我”
活动建议:
活动一:我的名字的由来
活动二:认识我自己(我的优缺点)
活动三:展望未来的我
四年级“我爱我家”
活动建议:
活动一:我的家庭成员
活动二:我的父母
活动三:我的小天地(布置我的小居室)
活动四:我的成长足迹(制作我家庭相册)
五年级“我可爱的校园|
了解学校的历史(如什么时候建校,当时学校的规模,历任校长、师资变化等),学校历年所获得的荣誉,学校未来的发展展望等。通过这些探究,感悟学校的变化。
六年级“我的家乡”
活动分二个阶段进行,建议:
活动一:家乡的昨天
了解家乡原来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生活、经济状况、医疗等情况
活动二:家乡的今天
了解家乡的现状,家乡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经济
状况、医疗设施等变化。
活动三:家乡的展望
了解家乡未来发展规划。
实践,是课程最美的语言。
学校课程实施方式其实是孩子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学校必须让所有教师动起来,多试几个怎么做,让所有的渠道畅通起来,学校课程变革图景一定美妙绝伦!
我们根据中小学课程实践总结出学校课程实施的18种方式,供学校参考。
1
场馆学习:
让孩子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遇
场馆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场馆学习的情境性、自主选择性、主动探究性以及结果输出的多元性。
推动场馆学习与学校课程的深度合作,可以采用以下四种合作形式:“先校后馆”“先馆后校”、共同建设场馆课程、场馆活动进校园。
当然,借助信息技术构筑虚拟场馆将成为未来场馆学习的新趋势。虚拟场馆的建立将切实解决场馆中一些资源难以陈列、资源结构不合理、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2
赛事学习:
一股促进学习的强大力量
赛事学习即在特定的规则之中,让参赛者在智力、体能、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较量,最终依照规则评定出胜负或者排名的一种学习形式。
比赛是促进学习的一股力量,想推动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比赛。
让孩子参加比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比赛有输赢,孩子知道了努力的结果;比赛有团队,孩子懂得了友谊和付出;比赛有困难,孩子收获了解决问题的勇气;比赛有情绪,孩子释放了最真实的自己;比赛有运气,孩子还能了解生活的真相……
3
行走学习:
让孩子与世界站在一起
课程是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学生只有在真正的生活中,才能感悟生活的意义,才能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中小学应积极建构行走类课程,推进行走学习,让学生领略自然山水,感悟历史古迹,在行走中感悟自然,在行走中了解历史。具体课程设计可从学生视角出发,采取“我知道、我行走、我感悟”等板块设计,让学生不论行走到哪里,“行”前都要先做查阅资料、了解景点、调查路线等准备工作;“行”中要做好观看、欣赏、拍照、记录、解说的工作,找准景点的风光特点或历史典故;“行”后要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与家长、同伴一起分享。
4
实践学习:
用有意义的实践活化学习成果
社会实践是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性课程,形成知识类学习和实践类学习的融合、静态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的兼容。让课程引领学生经历学术训练式学习,也经历实践体验式学习,达到课程内容“文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学习方式“文中学”与“做中学”的结合,让实践和体验成为一份丰富的课程资源。
5
留白学习: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
“留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一定要掌握火候、精心设计。一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消化、吸收知识和发现问题、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二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学时间,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三是给学生留下快乐玩耍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四是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方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作业设计上做新的尝试,可以采取“我的作业我设计”留白纸(只提简短要求,其他全部空白),让孩子自己设计想做的作业。
心灵成长需要留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孩子们留一点闲暇时光,让内心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6
搜索学习:
探寻问题、聚焦问题的过程
搜索是学习者必备的技术,它可以使你迅速地找到想要的答案。搜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在搜索便是在学习。搜索很方便,也是很有效率的学习途径,但我们需要思考,把网络的变成自己的,取其精华。
搜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搜索学习是探寻问题的过程,是围绕问题解决的行为。搜索首先是在自己的内网,在内网无法解决问题时,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搜索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力,还需要其他学习方式的配合。
7
社团学习:
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对于学生来说,社团是一个熔炉,锻炼自己的能力;社团是一个舞台,展现自我的风采。
社团建设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第一类:文学艺术类,如文学社、诗社、学生报社、励志宣讲团、文艺社、书画社等。第二类:实践感悟类,如同伴社、爱心社、广播社、环保社等。第三类:科学技术类,如实验超市、航模、天文社、数码时代等。第四类:兴趣活动类,如集邮社、摄影社、手语社、吉他社等。第五类:运动竞技类,如足球社、乒乓球社、羽毛球社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自愿报名。
社团活动应做到“三稳定”,即人员稳定,社员中途不得随意退出;时间稳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停止活动;地点稳定,充分利用校内各功能室、操场。
8
问题学习:
探寻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方法
问题学习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
问题学习的模式有许多,可分成五个阶段:(1)遭遇与定义问题。在此阶段中,学习者置于真实问题情境中,面对如何解决问题的困境,在自我发掘问题后,学习者便可以开始学习新的概念与知识。(2)搜集信息。在此阶段中,学习者为了找出支持自己假设的证据,便开始大量搜集相关的信息。(3)评估信息。透过小组讨论,确认数据来源之适切性、可用性及应该如何运用、整合这些资源,以发展出解决策略。(4)总结。此时,学习者必须谋求问题之解决方案与呈现之方法,可以利用多元的方式呈现研究之结果。(5)省思。在此阶段中,学习者必须进行学习过程之自我省思及评鉴。总之,问题学习以问题为学习之起点,整个学习历程紧扣问题而生。
9
项目学习:
把真实项目作为学习的驱动力
项目学习每个项目都是独立的,它是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问题解决中接受挑战、主动探究,创造出某件作品并完成重要知识的学习。
项目学习操作程序分为选定项目、制订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等六个步骤。(1)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能作为指导者的角色。(2)有学习时间的详细安排和活动计划。学生对项目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做一个总体规划,对基于项目的学习所涉及的活动预先进行计划。(3)活动探究是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主体,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的获得和技能、技巧的掌握都在此过程中完成。(4)作品制作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区别于一般活动教学的重要特征。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作品的制作。(5)学习小组通过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表达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6)基于项目的学习评价要求由专家、学者、教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不仅要求对结果的评价,同时也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10
整合学习:让学习变得完整而有意义
整合学习开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世界的整体性。
整合学习包括学科内的整合、学科间的整合、学科与生活的整合以及学习方式的整合。美国学者雅克布斯把整合学习分为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1)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2)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3)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里;(4)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常规的大单元;(5)“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出发开展活动;(6)现场教学,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这六种设计策略构成了一个由完全保持学科界限的设计,到没有任何学科界限的完全整合设计的连续体。
11
影视学习:
让学习听得到、看得见
教师用影视推进课程实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形象理解。影视中有丰富的表情、手势和其他的视觉线索,这些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的文化。所有这些超语言特征能够帮助学生看见他们不能听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学习非常重要。
如何推进影视学习,有以下几个步骤。(1)影视的选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也要考虑到影片本身的内容是否适宜。(2)观影前的准备活动。要让学生明确观影过程中的任务,即带着目的去观影。(3)播放方式的选择。影视学习并不是千篇一律地将一部影片拿来直接播放。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播放方法,如可以选择片段播放。
12
玩耍学习:
充满刺激和乐趣的学习过程
玩耍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进行肢体语言的沟通行为,需要很强的大脑神经的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意识行为,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以及必不可少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而玩耍学习要做到以上提到的各种要点,需要在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达到学习目的。
玩耍分为随意性玩耍和有积极意义的玩耍。其中,随意性玩耍最多见。而有积极意义的玩耍收获更大,学得更多,如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既是学也是玩。在郊游时给孩子传授一些知识、人文地理及所见事物的认知。
在完成学习、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放手让孩子去玩。可以说,学习与玩耍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3
仪式学习:
让内隐的教育要求外显化
仪式具有整齐、庄重的特点,能集中表达特定的主题,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仪式学习需要做到“三个精心”,即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注重每个细节,从会场布置到人员着装,从每个程序到内容都要体现庄重感。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