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情感与肌理有什么关系?

绘画艺术情感与肌理有什么关系?,第1张

绘画的灵魂就在于情感的表达,肌理是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段。

绘画是需要用脑来进行的,没有好的艺术情感就是死板,只用手去画画的人是不会创造奇迹的,有了情感和灵感才能在艺术上有好的突破!肌理构成是艺术的一种,其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抽象线纹,不存于物,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描绘出画家精微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感。正如法国印象派画家西涅克所言:“表现宁静之感,一般用平卧线,表现欢乐易用上升线,表现抑郁易用下降线,介于三者之间的线将产生无限变化的感觉。”线条成了传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儿童绘画中情感表现有哪些特点如下:

图画的内容是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图画色彩鲜艳、明快、单纯;图画中的形象简单明了,没有含蓄、隐喻的构思和复杂的构图;图画中的物象完整,线条简洁、明快、轮廓清晰。

1、线条不流畅,能画出流畅线条的说明控制笔的能力强;

2、构图不一定,能相对构图平衡的说明社会意识能力强;

3、形象不具体,每次画一种东西都能画得差不多一样形状;

4、突发思维,有时一个2-3岁幼儿绘画能构图,立意,形象都相对完整,但是在就再也画不出来了,作为老师和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记忆,控制,审美的意识,第一课就是涂牙。

​在传统中国画中,文与质的关系,实质是指艺术作品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美的关系,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对文质的看法,源远流长。孔子以仁为质,以礼乐为文。他认为:一个人“质胜文”则粗野鄙陋,“文胜质”则华而不实,只有文质相符,内外统一,文质彬彬,才是一个完美的君子。孔子将人的内在道德品质视为“质”,将人在言论、行为、修饰等方面的外在表现视为“文”。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大文艺理论家刘勰则认为“质”就是事物的内在本质,而事物的外在感性形式是“文”。刘勰指出:水质流动,才产生波纹;树体充实,才盛开花朵,可见文采依赖于内质,内质比文采更重要。还有人认为文质就是文采和质朴,这显然把文质的含义狭窄化了。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孔子的文质并重,文质统一的思想,对中国美学史和文艺创作有深远影响,中国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始终反对重质轻文,以质胜文的观点,也反对重文轻质,以文胜质的观点,而主张文质并重,文质统一的思想。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意蕴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成为历来衡量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

正因为中国美学思想强调文质统一,所以中国画家非常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认为“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岂能高也”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清代美学家叶燮特别强调审美主体的修养,他认为艺术家的内在修养包括四个方面:才、识、胆、力。他认为这四者相交为,不可缺一。如果欠缺一个,“则不可登作者之坛”。他还认为“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鲁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有才,虽讨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混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若在骚坛,均为风雅之罪人。”叶燮所说的“识”,实质上就是认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不难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对艺术家修养的论述何等全面、深刻、辩证。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文质互相依存不可偏废,文质相反相成,但并非没有主导面,在文质统一体中,质是根本,文是质的产物,文是为质服务的。刘勰说得好:“本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花萼虽然美丽,但它依赖于本体,是本体的产物。“根深才能叶茂”,只有“质”好“质”高,才能产生高雅优质的“文”,正因为如此,中国画家们常讲“人品第一,画品第二”,画品是人品的反映,人品是画品的根本,只有不断提高艺术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情和理实际上是指艺术作品的情感因素和理性内容。

中国传统的具有很大影响的儒家认为:艺术不但应该表现人的情感,还应该表现一种政治化的、伦理化的人伦内容,这种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是饱含王道政治,富有理性精神的情感,而这种理性不是抽象的理性,应该是富有情感的理性,《乐记》中写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实质上就是要求情与理的统一,使艺术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这种观点,偏重“理”的表达,限制了情感的表现。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与上述见解相对立,是“缘情派”的观点。缘情派把情感的表现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六朝的萧纲则提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现在有人也说:“做人要老实,但画画不能老实。”缘情派特别重视抒发情感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其实,“情”和“理”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所谓“理”就是古人所说的“志”,也就是儒家尊崇的伦理道德,广而言之,就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所谓“情”就是艺术家的情感、情绪、情怀。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宋代之后的理学、道学都是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先秦两汉时期的艺术的主要倾向是崇尚理性,艺术应该发挥教育功能,符合礼义要求。但也有一些艺术家和理论家反对陈腐的道德说教,主张艺术应侧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明代的李贽及崇拜者高扬表情的旗帜,对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发生了重大影响。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总之,对情理关系的认识,除少数人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绝大多数人都主张二者相互统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既崇情又尚理,情理并重。情不能脱离理,否则就是乱情、妄情、恶情。“理”也不能脱离“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刘勰讲得多好:“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成忠臣书法作品

在艺术上,我们既反对非理性主义、削弱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思想教育意义(文艺作品不能没有理性内容);也反对空洞的抽象的议论说教,要把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寓于鲜明、生动、典型、感人的形象之中。

  绘画是视觉审美的再创造,是人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的一种语言。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中寄载着作画人的全部情感因素,而劣质的绘画作品则不能够很好的表达画者的审美情感,所以古代就有画品的说法。

那么,画品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人的审美的健全程度与审美水平。可见,审美在绘画过程中的作用之巨大。

审美感觉贯穿于绘画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审美就没有绘画,没有审美的绘画也许就是简单的复制过程,毫无生气可言。

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尝试去“发现”美的事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当具有一定的素描能力并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后,有些人却忽视了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知觉,我们的眼睛正在退化为纯粹是量度和辨别的工具。结果,可以用形象来表达的观念就大大减少了,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也丧失了。在那些一眼便看出其意义的事物面前,我们倒显得退钝了,他们天生具有的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沉睡了。

很多学习美术的人,特别是一些正准备考学的学生,虽然懂得“看”或称“观察”的重要性,但往往习惯于被动、麻木地在画面上机械地照搬静物或模特儿,全然没有想要去发现并且去表现“美”的欲望,更谈不上表达心灵和思想了,将绘画写生的过程变成了一种机械复制的活动,将艺术创造的过程等同于一个熟练工种的制作过程。这样的绘画过程是麻木的、没有情感的。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应发挥人的主观审美的作用,即绘画的情感性。

没有艺术感觉的作品,往往伴随着僵硬、死板,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作品:能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掌握一定的技法,画面也较充分、完整,然而毫无生气,缺少生命力。

美的特点往往表现在“形式”上,如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列、色调的和谐、黑白、构图、运动、线条的节奏等,由抽象的点、线、面、体组织成画面结构,它所形成的抽象或具象的内容与形象,表现的是艺术中具有生命力的深层内涵。正是由于艺术形式的无穷变化与它所具有的魅力,使艺术家们不断地寻找适合的艺术表现语言。在选择和运用艺术表现语言时,艺术观念与审美取向自然也体现在其中,同时现代人的品鉴标准又介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

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进行艺术探索、艺术实践是重要的。对于在这方面天赋不一、起点不同的学生来说,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探索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久而久之,这种实践将引导发挥出崭新的想法和艺术概念。在考虑新的概念、表达某种意识或思相的同时,必须需要经常注意表现方法及提高绘画的美学价值。

对于一些绘画的表现形式的需要来说,体积感、重量感是决定着画面的形式、风格、内容、情调等等一系列的重要绘画表现元素。利用光影、明暗、笔触形成的肌理与质感效果,不仅表现体积和重量,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审美格调的高低,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通俗地讲,正像俗语所谓“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深究的话,却又太复杂,它涉及并且又相互影响着时代的、社会的、文化的、民族的、心理的、生理的、经济的等等人类的一切活动。

有时艺术作品宁愿“拙”一些,比“油”、比表面上的“帅”而实际空洞无物要好得多。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艺术创作中必然存在着非常的主观因素,所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漫步》中这样写道:“-------但也还有那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和谐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这就是美与美术------”

艺术家对视觉世界不仅具有极其敏锐的感觉,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意识。这种意识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当作者试图通过艺术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艺术创作或设计时,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作者对事物的一种感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这就需要去理解事物自身的特性。因此,这一过程是一种以感官通过直觉、洞察以及理解来进行的艺术创造,这一创造过程不仅受客观世界的影响,也受主观意识的限制。

对任何艺术家而言,风格与特点显然意味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并赋予作品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在绘画中的多种表现手法、方式都可用来突出某些方面。突出某些成分或思想,不但能表达个人的感情,并且可以使得作者的绘画语言更为明确。一旦不断地突出某些方面,就将成为作品的特色,而作者的个人风格也就随之产生了。绘画大师们正是通过这样的突出方式发展自己的风格,并且都因为独到地突出某些方面而自成一家。比如当代画家弗洛伊德的艺术有种清晰纯净的,剔去种种杂质的艺术品格。他的笔触干净利落,楔状笔触不拖泥带水,像一束束肌肉一样有力。人物是弗洛伊德的主要表现对象。笔触显露,有时呈现出无序、粗鄙的状态。在这点上他的一些作品具有某种表现性的效果。他的用笔是强有力的,交错相叠的笔触形成浮雕般的肌理,陡增了画面的神秘意味。他非常客观地表现了对象,但同时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用客观素描的技巧表现出的是一种主观意识,他对于人物神情敏感的观察与刻画,使人们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形体方面的表现力,还传达出作者本人的思想。

自从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流行以来,不少艺术家模仿摄影技术,利用摄影成果做客观逼真的描绘,试图把物体的照片影像很客观地在画面上呈现出来。这种严峻、冷漠的形象,传达出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和无人情味,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学和心理效果。并且为商业广告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照相写实主义认为传统的写实主义是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激情的,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现实,不易为广大的观众所了解,而不含主观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传达的范围更普遍。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往往使人感到自然主义的味道,他们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从某些角度看,这类艺术当然是很客观的,然而不管是精确的还是变形的,强烈的主观因素往往通过照相机的角度和所选取的题材显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突出主观意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在主观和客观的艺术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因为即使是在极端的照相现实主义素描和绘画中,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也充分体现出来。

在艺术学习中,有必要了解艺术风格、艺术语言与套路的区别。套路是什么,是前人总结的经验被歪曲地运用,或某一些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被无限地复制,实际上,只要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并“去其精华”,丢弃艺术的灵魂,进行表面的不问其所以的模仿,任何伟大的艺术都可以被变成套路。对于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来说,一种固有的模式,也许是某种符号化的东西,往往可以使人很容易辩认作者的风格,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极好方式。但如果所有人都按照这一模子去表现对象,那么,这一表现形式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被抛弃的、丢失的则是艺术的本质。

因此,在绘画中注入审美情感,可以充分提升绘画的品味和质量,而且对学生艺术感觉和技能训练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切不可忽视艺术的审美情感。

绘画情感就是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或者是一幅画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这种绘画情感常用在儿童绘画心理学里面,通过儿童绘画来研究孩子的心理。还有就是画家通过绘画来展现自己的情绪或者感情,这也是常见的一种形式。

      线条是艺术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的最初绘画作品主要是以线的形式表现。如中国原始的象形文字,彩陶绘画,西方原始人的岩画,无不用线条来勾画。这是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模仿,它展现先民们作画时随意轻松的心态。

      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它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

      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Chris)曾经有一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他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同时也道出了丰富的线条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正直等感觉;水平线具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斜线则富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让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给人流畅、优美而生动的感觉。

    彼特和梅里菲尔德(Merrifield)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要求一些成年人根据24个形容词画出他们认为最符合的线条。诸如“愉快”“高兴”“幸福”这类词汇多被画成上行的线条,“悲伤”“死亡”“不快”等多是下行的线条,“激烈”“躁动”“疯狂”等多是曲折断裂和不规则的线条。此外,表示“残忍”“狂躁”的线条通常又浓又重,而表示“温和”“细致”的往往又细又柔。

      笔者在进行绘画心理技术培训时,也经常会让学员用不同的线条表示情绪,结论与上述研究类似,如用上行的线条、波浪形的线条等表示高兴、愉悦;用下行线条、较轻的线条表示难过、伤心、痛苦等;用锯齿状线条、不规格线条、重笔力线条表示愤怒、狂躁等。

      孩子的画中也会有类似的信息。要是留意每个小人儿的轮廓线,就有可能发现孩子在不同人物身上倾注的感情。在一幅绘画家庭的图画中,如果一个孩子用有浓又重的线条来描述爸爸而用轻柔的线条来描绘妈妈,这个小男孩很可能有恋母情结,而对父亲怀有敌意。画画的孩子一般都会给自己的小人儿添上手脚,好让它们看上去更生动一些。研究人员从手脚伸展的方向就能看出画中倾注了自身心理及情感因素的小画家们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消极。

      依据相同的原理,在画树的测试中,通过观察枝桠的生长方向就能获得很多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20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