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轼经典词作 越多越好 不要重复!

求苏轼经典词作 越多越好 不要重复!,第1张

  苏轼词赏析

  1、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从教坠:任杨花坠落。②有思:即有情。③缀:连接。简析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春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2、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纟+沈去掉三点水)

  简析

  词人莅临徐州,宿于唐代名妓关盼盼的燕子楼。是夜,明月皎洁如霜,好风清凉如水,此为大景,以静衬托夜之深。鱼跳曲港,露泻圆荷,此为小景,以动反衬夜之静。如此静夜,自能梦遇佳人。然三更鼓响,一片叶落,忽然惊醒,于是怅然若失,起而寻梦上征融情入景,若梦若醒,亦真亦幻,给人以惝恍迷离之感。下片由人亡楼空,直抒感慨,把故园之思,今昔这感、人生如梦之叹,打成一片。他从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将凭吊自己所建的黄楼,一种人生须臾、荣枯无常的感慨袭上心头,使他深有"古今如梦,何尝梦觉"之慨。看来,这燕子楼的一梦,也不特是艳遇而已,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4、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 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 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破。

  5、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①淡,玉绳②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③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

  ①金波:月光。②玉绳:星名。③不道:不觉。简析

  夏夕自炎,玉人自凉,连水殿上偶来的风,也带着缕缕池荷的清香。夜已三更,庭户无声,仰听疏星时流的河汉,似也已波静浪歇----词人的胸际了无尘俗之气,创造的词境正如此清馨。于是见"一点明月",唤起花蕊夫人,在与蜀主携手中,共对沉沉夜天。夜如何"的启问,问得神情宛然;屈指盼西风的企待,又带着几多"流年暗换"的怅惘

  6、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7、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8、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谷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①营营:纷乱。②谷纹:水波纹。简析

  迁谪黄州的郁愤,似乎全已在东坡夜饮中舒泄。来归临打开亭寓所,妙在"仿佛三更",或许不到三更?醉中谁能辨清!"敲门"是白费劲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声。好在寓所临江,听江声比自比鼾声有味,但醉立到天亮也累,"倚仗"正物我两适!

  9、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简析

  惊破起调的"穿林打叶"之音,显示这来袭的风雨具何等声势!但从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处)道上现身的词人,却"竹杖芒鞋"、吟啸而来,表现着怎样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谁怕"一语的反问,因了"莫听"、"何妨"的衬映,显得气度从容人,由此展出披蓑烟雨的隐逸之思,就更有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

  10、水调歌头①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 长圆。”

  ⑥婵娟:美丽的月光。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11、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简析

  上片句句藏着一个"春"字。残红褪,柳绵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又呈生机勃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的信息,更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花残、杏小、燕飞、水绕,柳绵纷纷芳草处处,不言"春"而春在其中,这叫做"藏中有露"。

  12、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简析

  正宜从身披斜阳,杖藜徐步于村舍古城间的迁谪之客心上体会。远处有明丽的山峦,耸立在夕照如火的林巅;近处则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然后欣喜地发现一片清亮的池塘,看翻飞水天的白鸟之影,闻映照绿涟的红荷幽香……浓淡相衬的着色,动静相对的勾勒,给画面带来了何其支人的韵致!流连在其中的词人,那心境想必也格外旷闲。

  13、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简析

  春也未老,人也未老,于公务闲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样"超然"?风儿以"细"状摹,可知正吹得轻冷;柳枝以"斜"勾勒,愈见得飘拂动人,漾映眼底的,是一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则有缤纷竞放的春花。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迷蒙在飘飘洒洒的雨影之中。那情景,能不牵萦一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14、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简析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15、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 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艳一枝细看取,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两簌簌。

  简析

  一边是轻弄团扇的美人,一边是半吐红巾的榴花。花儿红丽,叠皱处恰似美人微蹙的愁眉。人儿芳洁,顾盼中却如夏日榴花般幽独!她也曾在桐阴转午间入梦,梦中与君王共赴瑶台。意外的欣喜,却被推户之声惊破:梦醒处只闻风吹窗竹!它也有与百花争春的风姿,却只能开在繁华过后!谁都爱三春的"浮花浪蕊",空负了这芳心的"千重似束"!

  16、阮郎归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简析

  初夏特有的韵味,从一伴活泼少女的感觉中传写,便多了几分情性。惬意的昼眠,忽被落棋之声惊醒,本有些恼,揉揉眼睛,却见碧纱窗下,飘缕缕沉得之烟;窗外的槐柳绿影,传阵阵新蝉之鸣,不禁又喜从心生。于是便挎盆出门,痛痛快快享受泉流洗沐的清凉。看雨后的小荷,随溪流翻动得多欢!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伸纤手玩弄泻池的流泉,那就更有味啦,连溅落荷叶的碎滴,也一粒粒圆转如珠!

  17、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城南旧事 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魂断蓝桥 爱情地久天长

阿甘正传 英雄源自凡人

淘金记含着眼泪的笑

卧虎藏龙侠与人,心与剑

音乐之声乘着歌声飞翔

海底总动员父子亲情的颂歌

三国演义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

故宫中华文明的盛宴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长恨歌/白居易………………………………5

湘夫人/屈原…………………………………9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12

蜀相/杜甫……………………………………14

书愤/陆游……………………………………16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18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18

越中览古/李白………………………………19

一剪梅/李清照………………………………20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20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25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28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30

登岳阳楼/杜甫………………………………33

菩萨蛮/(其二)/韦庄………………………35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36

旅夜书怀/杜甫………………………………36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37

扬州慢/姜夔…………………………………37

长相思/纳兰性德……………………………38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将进酒/李白…………………………………………41

阁夜/杜甫……………………………………………43

李凭箜篌引/李贺……………………………………45

虞美人/李煜…………………………………………47

苏幕遮/周邦彦………………………………………50

国殇/屈原……………………………………………52

燕歌行/高适…………………………………………53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54

菩萨蛮/温庭筠………………………………………55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55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68

庖丁解牛/《庄子》…………………………………71

项羽之死/司马迁……………………………………73

阿房宫赋/杜牧………………………………………77

西门豹治邺/褚少孙…………………………………80

大铁椎传/魏禧………………………………………81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六国论/苏洵…………………………………………85

伶官传序/欧阳修……………………………………88

祭十二郎文/韩愈……………………………………9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94

狱中杂记/方苞………………………………………97

陶庵梦忆序/张岱……………………………………99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种树郭槖驼传/柳宗元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07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110

项脊轩志/归有光……………………………………111

游沙湖/苏轼…………………………………………114

苦斋记/刘基…………………………………………114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17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

1、灯下漫笔(节选)------------------------------鲁迅

2、 大连丸上-----------------------------------------萧军

3、 道士塔-----------------------------------------余秋雨

第二单元峥嵘岁月挥斥方遒

4、风景谈-------------------------------------------茅盾

5、娘子关前--------------------------------------周立波

6、菜园小记--------------------------------------吴伯萧

第三单元 纵论快乐 阐释哲理

7、 渐----------------------------------------------丰子恺

8、 论快乐-----------------------------------------钱钟书

9、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

第四单元 感悟自然 陶冶性灵

10、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11、荷塘月色--------------------------------------朱自清

12、长江三日--------------------------------------刘白羽

第五单元 思亲忆友 展示情怀

13、我的母亲-----------------------------------------老舍

14、春联儿-----------------------------------------叶圣陶

15、应该有天堂------------------------------------周国平

第六单元 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

16、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17、豆腐颂-----------------------------------------林海音

18、老家的树-----------------------------------------郭枫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刘梦溪(8)

读《经典常谈》……………………………叶圣陶(10)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1 《论语》 十则……………………………………(15)

2 《老子》 五章……………………………………(16)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17)

胠箧………………………………………… 《庄子》(17)

论中国文化……………………………………梁漱溟(21)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

3晋灵公不君……………………………… 《左传》(25)

直书…………………………………………刘知几(26)

怎样研究中国历史…………………………翦伯赞(30)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

4 《大学》节选………………………………………(35)

《中庸》 节选………………………………………(36)

院士谈做人……………………………………………(40)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5 《坛经》 两则………………………………………(43)

《百喻经》 六则……………………………………(44)

诗与禅 (节选) ………………………………袁行霈(47)

第六单元家国天下

6求谏……………………………………………吴兢(50)

原君(节选)…………………………………黄宗羲(51)

海瑞骂皇帝……………………………………吴晗(55)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7 《朱子语类》三则………………………………朱熹(58)

童心说………………………………………………李贽(59)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63)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8 《天工开物》两则……………………………宋应星(66)

麻叶洞天………………………………………徐霞客(68)

科学素养,你具备吗?…………………………李将辉 (71)

第九单元经世致用

9 《日知录》 三则………………………………顾炎武(76)

浙东学术…………………………………………章学诚(77)

鲁迅论读书………………………………………王瑶(80)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 《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85)

红楼梦评论(节选) ………………………………王国维 (87)

人境庐诗草自序…………………………………黄遵宪 (88)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张岱年(91)

(每单元都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组成) 第一章 新闻是什么?

第二章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1动态消息两篇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孙杰(21)

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于晓波等(21)

2综合消息两篇

课能否晚一点儿………………邓兴军等(23)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张继民(24)

3 外国消息两篇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26)

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比昂尼克(26)

4 广播电视消息两篇

打工仔成为国家计委座上宾…………………………………邱建浩等(28)

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肖振生等(29)

第三章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5彭德怀印象………………………………………………………埃德加·斯诺(35)

6 世界选择北京…………………………………… …………………王军等 (38)

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吴晓东(42)

8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郭亮等(46)

第四章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断

9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彭子冈(56)

10梦碎雅典………………………………………………杨明马小林(59)

11漫步在无人区………………………………………………理查德·克雷默(61)

第五章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

12 社论两篇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人民日报》社论(68)

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大公报》社论(69)

13短评两篇

奴隶与盗贼………………………………………………………梁启超(72)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王道衍(72)

14 外国评论两篇

车文明…………………………………………《朝日新闻》评论员(74)

我们一定是疯了……………………………………理查德·艾里古德(74)

第六章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

15 儒学飞人……………………………………………………………陈祖芬(82)

16 澳星风险发射………………………………………………………李鸣生(88)

(每章都由导引、阅读、实践组成)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二、当仁,不让于师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六、有教无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一、 王好战,请以战喻 二、 王何必曰利

三、民为贵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五、 人和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一、 无端崖之辞 二、鹏之徙于南冥 三、东海之大乐

四、 尊生 五、 恶乎往而不可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兼爱 二、非攻 三、尚贤

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

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 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精读:天狗……………………………………………………(郭沫若)(1)

略读:

井………………………………………………………(杜运燮)(3)

春………………………………………………………(穆旦) (4)

无题……………………………………………………(邹荻帆)(5)

川江号子………………………………………………(蔡其矫)(7)

走进诗的世界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

精读:贺新郎…………………………………………………(毛泽东)(11)

略读:

也许——葬歌…………………………………………(闻一多)(12)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13)

秋歌——给暖暖………………………………………(痖弦) (15)

妈妈……………………………………………………(江非) (16)

诗的发现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

精读:蛇………………………………………………(冯至)(22)

略读:

预言……………………………………………… …(何其芳)(23)

窗………………………………………………………(陈敬容)(25)

你的名字…………………………………………………(纪弦)(27)

神女峰……………………………………………………(舒婷)(28)

诗的意象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

精读:河床……………………………………………… … …(昌耀)(37)

略读:

金黄的稻束……………………………………… … …(郑敏)(39)

地之子…………………………………………………(李广田)(40)

半棵树……………………………………………………(牛汉)(42)

边界望乡…………………………………………………(洛夫)(43)

诗的语言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艾青)(50)

略读:

老马…………………………………………… … …(臧克家)(53)

憎恨………………………………………………………(绿原)(54)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56)

雪白的墙………………………………………………(梁小斌)(57)

诗的鉴赏

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精读:动人的北平…………………………………… … …(林语堂)(64)

略读:

汉家寨…………………………………………… …(张承志)(67)

特利尔的幽灵……………………………………………(梁衡)(70)

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第二单元 心灵的独白

精读:新纪元………………………………………… … …(李大钊)(78)

略读:

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 … …(周涛)(80)

美………………………………………………………(曹明华)(83)

现代散文的情与理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精读:都江堰………………………………………………(余秋雨)(89)

略读:

Kissing the Fire(吻火)………………………… …(梁遇春)(92)

合欢树…………………………………………………(史铁生)(93)

现代散文的小与大

第四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

精读:森林中的绅士……………………………………… …(茅盾)(99)

略读:

云霓……………………………………………… …(丰子恺)(101)

埃菲尔铁塔的沉思……………………………………(张抗抗)(103)

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第五单元 自然的年轮

精读:葡萄月令………………………………………… …(汪曾祺)(108)

略读:

光…………………………………………………… …(杨必)(112)

树(节选)……………………………………………(林燿德)(115)

现代散文的疏与密 第一单元 节日

第二单元 衣食住行

第三单元 琴棋书画

第四单元 风俗

第五单元 礼节

第六单元 神鬼故事

第七单元 传说故事

9、中国小说欣赏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1《三国演义》 曹操献刀 2《水浒传》 李逵负荆

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3《西游记》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4《聊斋志异》 香玉 王六郎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5“三言” 玉堂春 6《红楼梦》 情真意切释猜嫌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7《儒林外史》 匡超人 8《官场现形记》 兄弟阋墙

第五单元 家族的记忆

9《家》 祖孙之间 10《白鹿原》 家族的学堂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12《长恨歌》 围炉夜话

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

13《小二黑结婚》 (节选) 14《平凡的世界》 做客

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

15《子夜》 吴老太爷进城 16《骆驼祥子》 高妈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17《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 18《红高粱》 罗汉大爷 第一单元 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

第二单元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茱丽叶》

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

第四单元 莫里哀与《伪君子》

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第六单元 契诃夫与《三姐妹》

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

第八单元 老舍与《茶馆》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每单元由导言、讲读、自主阅读和思考与探究组成)

诗歌欣赏

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1、老虎……………………………………………布莱克

2、秋歌……………………………………………魏尔伦

3、三棵树……………………………………米斯特拉尔

自主阅读

1 我自己的歌(之一) ……………………………惠特曼

2严重的时刻……………………………………里尔克

3 黑马…………………………………………布罗茨基

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1、故乡…………………………………………………………荷尔德林

2、西风颂……………………………………………………………雪莱

3、当你老了……………………………………………………………叶芝

自主阅读

1秋颂…………………………………………………………………济慈

2不是死,是爱…………………………………………………勃朗宁夫人

3狗之歌………………………………………………………………叶赛宁

第三单元 像闻玫瑰花一样闻到思想

1、漫游者的夜歌……………………………………………………歌德29

2、石榴……………………………………………………………瓦雷里30

3、雪夜林边驻脚………………………………………………弗罗斯特31

自主阅读

1鲁拜六十六首 (节选) …………………………………………海亚姆32

2园丁集(节选) ……………………………………………………泰戈尔34

3你无法扑灭一种火………………………………………………狄金森35

第四单元 寻找文字的炼金术

1、应和…………………………………………………………波德莱尔39

2、刘彻………………………………………………………………庞德40

3、窗前晨景………………………………………………………艾略特41

自主阅读

1元音…………………………………………………………………兰波42

2朦胧中所见的生活…………………………………………………帕斯43

3恋人………………………………………………………………艾吕雅44

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 让故事本身说话

1、我与绘画的缘分………………………………………………丘吉尔49

2、带着鲑鱼去旅游…………………………………………………艾柯52

自主阅读

1难忘的经历………………………………………………………茨威格54

2夜行的驿车……………………………………………巴乌斯托夫斯基60

第六单元 准确把握人物精神

1、自画像……………………………………………………………蒙田71

2、贝多芬百年祭…………………………………………………萧伯纳73

自主阅读

1悼念乔治·桑………………………………………………………雨果77

2卡莱尔……………………………………………………………爱默生79

第七单元 与自然为友

1、英国乡村…………………………………………………………欧文85

2、寂寞………………………………………………………………梭罗89

自主阅读

1堤契诺秋日…………………………………………………………黑塞95

2京都四季…………………………………………………………水上勉98

第八单元 让生命沉思

1、奴性……………………………………………………………纪伯伦104

2、懒惰哲学趣话……………………………………………………伯尔106

自主阅读

1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托尔斯泰108

2通向友人之路(节选)…………………………………………普里什文114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1

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第三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16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第三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37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59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第三节 每年一部“新词典” ——新词语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第五课 言之有“理” …………………………………………………80

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 ——虚词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三节 有话“好好说” ——修改病句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97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每单元由“阅读”、“话题”和“思考与实践”组成)

第一单元

桥边的老人………………………………………………[美国]海明威(1)

墙上的斑点………………………………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3)

话题:叙述——叙述角度 叙述人称 叙述腔调 速度控制

第二单元

炮兽………………………………………………………[法国]雨果(11)

安东诺夫卡苹果………………………………………[俄国]蒲宁(17)

话题:场景——在场景中生活 场景的功能 风景的意义 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第三单元

丹柯……………………………………………………[苏联]高尔基(34)

炼金术士………………………………………[巴西]保罗·戈埃罗(37)

话题:主题——小说的灵魂 主题的形成 主题的实现

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主题观的演变

第四单元

娜塔莎……………………………………………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49)

素芭……………………………………………………………[印度]泰戈尔(55)

话题:人物——“贴着人物写” 揣摩人物的心理 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退隐

第五单元……………………………………………………………(64)

清兵卫与葫芦……………………………………………[日本]志贺直哉(64)

在桥边…………………………………………………………… [德国]伯尔(67)

话题:情节——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 情节运行的方式 情节运行的动力

第六单元

牲畜林……………………………………………………[意大利]卡尔维诺(72)

半张纸…………………………………………………………[瑞典]斯特林堡(76)

话题:结构——谋篇布局 结构的“常”与“变”

第七单元

山羊兹拉特………………………………………[美国]艾萨克·什维斯·辛格(80)

礼拜二午睡时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83)

话题:情感——情感的魅力 情感的处理 情感是小说的动力 现代小说:激情过后

第八单元

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91)

骑桶者…………………………………………………………… [奥地利]卡夫卡(94)

话题:虚构——对虚构的确认 虚构使我们富有 事实与真实的区别 (每单元由范例学习、相关连接和综合实践组成)

第一单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第二单元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 未有天才之前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

第三单元

学做一个人 书,知识的大厦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第四单元

演讲两篇 数学的光彩 走向社会

毕业赠言 告别演说

第五单元

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 交朋友应多多益善还是少而精 高中生出国利弊之辩

第六单元

蛊惑青年与鬼神的踪迹 买刀的杀人要刀店负责吗?齐桓晋文之事 精读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冯至(1)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萧红(26)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埃德加·斯诺笔录(49)

第四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罗曼·罗兰(67)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欧文·斯通(86)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海因里斯·格姆科夫等(105)

略读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沈从文(126)

第八课 杨振宁:合壁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吴学东等(141)

课外阅读 蒙哥马利:强者是不断挑战自己……………………………李政(154)

比尔·盖茨:IT英雄的成功之道………………………………莫克李群(156) 第一章 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 第三节 学会沟通

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第二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第三节 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第三章 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第二节 理性思维的深化 第三节 培养创新意识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 第三节 语言的锤炼

        我国古代的旅行家中,以平民身份闻名于世的,外有汪大渊,内有徐霞客。汪大渊的旅行重在海外,而徐霞客的旅行重在国内,这是一种独特的互补。

    和古今中外所有的旅行家相比,徐霞客最独特的意义在于:他是以性灵游以躯命游,是最纯粹、最专业的旅行家。父亲徐有勉常带家人往来于苏杭之间进行“家庭游”

    少年时代的徐霞客和天下读书人一样,也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他15岁首次参加“童子试”,未中,从此便与科举彻底告别,顺应内心的召唤,准备问奇名山大川。难得的是,徐霞客的父母非常开明,他们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徐霞客的父母是有远见的。他们不仅明白自己孩子的天赋所在,而且相信他能闯出一条路来。

        在父母的支持下,徐霞客从15岁开始便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志向中。史料记载,徐霞客从此开始博览古今史籍、地理地方志、山海图经、游记等书籍,尽一切努力为自己的旅行做准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徐霞客从家乡江阴出发,赴浙江宁海旅游。至此,他一生壮游的序幕正式拉开。

      江阴地处长江三角洲出海口南岸区域,是长江中下游的控扼中心、内外窗口,境内河渠纵横,襟江带湖,土地肥沃,是鱼米之乡。应该说,江阴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少年徐霞客发愿问奇名山大川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徐霞客在晚年著作《溯江纪源》中说:“江河为南北二经流,以其特达于海也。而余邑正当大江如海之冲。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势,至此大且尽也。生长其地者,望洋击揖,知其大不知其远;溯其源者,亦以为发源岷山而已。”之后,壮阔的旅行不断延展,徐霞客踏访了按现今区划而数的21个省,100多座城市,探过500多个岩洞,游览的桥有1000多处。

          中国人论功名富贵,首先喜欢讲出身。我们探查徐霞客的身世,发现他的祖上,也就是他的高祖徐经曾是江阴巨富。到其曾祖徐洽这一代,家产也算富裕,曾拥有田产12000多亩。祖父徐衍芳时家道中落,但仍拥有较多田产。至徐霞客父亲徐有勉基本就是普通人家了,但有一样不普通,就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家训和藏书,这成为徐霞客成长的精神富矿。徐有勉常常带着家人往来于苏杭之间,进行“家庭游”,这样的家风对徐霞客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是一位见识不凡、胸怀博大的女性,她是徐霞客这位旷古游圣背后的英雄。徐母出生在江阴金凤乡东常村一个书香门第,耕读世家,从小就聪明勤奋。19岁嫁到徐家,生下徐霞客。

      少年时的徐霞客是一位“调皮捣蛋鬼”,应试科举的书不好好读,整天沉浸在古今史籍、山海图经等“冷门”书籍中,还动不动就私自爬山、登峰、潜水,喜欢像鹰一样飞在高空,像鱼一样畅游水中,极尽个人所能,而且做得像模像样。徐母对此因势利导,鼓励儿子立天地之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母亲的呵护鼓励下,徐霞客一面如饥似渴地阅读历史地理和游记类书籍,一面开始在家乡附近游历。

      正当徐霞客踌躇满志为自己的人生壮游做准备时,父亲徐有勉不幸病逝。这一年徐霞客18岁。欲问奇于名山大川,又不能把日益年迈的母亲丢在家里,徐霞客心里矛盾之际,母亲却鼓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顾及自己。为了鼓励儿子远游,徐母特意为他制作了一顶帽子,史称“远游冠”。从此,徐霞客带着母亲的激励和叮嘱,一次次出发,“定向而往,如期而返。”这是他与母亲的约定,也是他坚守的孝道。

        有一次,徐霞客在游武当山时,“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当时的榔梅树不仅属于珍稀树种,且被奉为武当山“圣树”,其果实也被寺庙列为“禁果”。曾有道士偷偷带出去三四枚,被发现后受到严厉惩罚。徐霞客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孝心,主动向观主索要,在游记中他说:“形状和金橘相同,渗出蜂蜜一样的液汁,金的外表,玉的质地,非凡品也。”这次,他一共得榔梅果8枚,除自己尝一枚外,其余全部带回给母亲做了寿礼。

    徐母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成功,在治家方面也很在行。徐有勉病逝后,徐母在操持家务之余,发挥自己纺纱织布的特长,开设工作坊,带领村民从事纺织业。经她手纺织的布密而细,平整光滑,购买的人都能清晰辨认出“徐家布”,在当地集市上成为抢手货。

    徐母还是一位有远见的女性。为了保存先贤的书画、诗文作品,她与儿子商量建立了晴山堂,将94篇诗文墨宝刻于石上留传下来,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徐母的这种爱,是大爱,她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赞誉为“东海贤母”。而作为儿子的徐霞客,他的孝,是大孝。父母健在时,他孝父母之志,游必有方,定期而往,如期而返,不让父母担心。父母去了,他收起行装,守孝三年。“穷游”的他一点不比今天的“背包客”舒服,曾有学者测算,仅徐霞客最后西行云南三年的旅费,折合人民币就为16万到20万元,这在今天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徐霞客长年的旅费来源有哪些?他在旅途中的“吃住行游购娱”是怎么进行的?

      答案如下:家庭支持。徐母所织的“徐家布”有很好的效益,这应该是徐霞客早期的主要旅费来源。徐母去世后,徐霞客也靠变卖、抵押田产作为支撑。 朋友接济。如在云南受到土司木增的帮助。还有官员朋友送他一块马牌。马牌是古代官员拥有的“公务证件”,有了马牌,徐霞客可在全国任一驿站免费休息,还可以征用民夫为其抬轿,用处很大。  僧人道士的帮助。徐霞客一介布衣,既需要僧人作向导,又需要在寺庙借住,并用斋饭。自己克服困难。“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食”。

    总体来说,徐霞客是“穷游”,而且一点不比今天的“背包客”舒服。

    徐霞客特立独行的旅程,不仅描绘出精彩的山河图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崇高而有趣的灵魂。他的旅游是愉悦非凡、充满无限惊奇的:“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他看到的风景是惊心动魄的:“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及若镂雕,形欲飞舞”;更有“龙秋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

    “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秾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欲仙也!”就连我们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读此游记后也不禁写下“独鹤与飞”的遐思,他多么想变成一只仙鹤,与徐霞客一起到这奇异的世界里遨游啊!

    在游雁荡山时,有时“如行刀背”,而且所经境地,难以容足。徐霞客在山崖上踌躇再三,不敢再由原来的小道返回,只能叫仆人脱下裹脚布接成布绳,依次从悬崖上悬空而下。等下到石级处,仅能容纳双脚,再没有多余的地方。遥望悬壁下面,深有百丈。后来,他们竭尽全力挽布绳腾空跳跃,才攀到上一层的岩石上,得以脱险。

      除了自然之险,还有人祸:如衡阳遭遇劫匪,靖州遭遇小偷,到云南,一直跟随多年的旅伴顾仆竟然携款潜逃,卷走了丽江土司送给他的“黑香白镪十两、黄金四两”。他走出洞口对众人说,洞里没有鬼怪,却有奇特壮观的风景。在赴云南的万里遐征中,徐霞客有一位同伴静闻和尚,他曾用指血抄写了一部佛经,他要和徐霞客一起去大理,将这部佛经供奉于鸡足山道场。不幸的是,他们在湘江遭遇劫匪,悲惨逃命,静闻受劫匪刀伤,几天后病死在广西。

    “必窆骨鸡足山。”这是与徐霞客萍水相逢的“驴友”静闻留下的遗言。一位日益年迈、在万里孤旅中跋涉的人,要为一位已死的人实现遗言吗?回答是肯定的! 一年后的冬天,徐霞客背着静闻的遗骨和那部经书抵达鸡足山。他抵达的时候,鸡足山古寺中的众僧无不动容。这是徐霞客对诺言的履行,对逝者的告慰。虽然萍水相逢,当事人已逝,我也要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完成他的遗愿!

    一次,徐霞客准备进入湖南的麻叶洞。当地乡民拿着镰刀、木棒守在洞口,其他人则放下手中的劳作,把洞口团团围住。他们担心徐霞客能否活着出来,因为传说洞中有神龙、妖怪,还有蟒蛇,会吃人。徐霞客面带微笑,从容拿起火把进入洞中。在洞中,他亲身感受了洞里的天然奇景。完成探险后,他走出洞口,对守在洞口的一百多人说,洞里没有鬼怪,却有奇特壮观的风景。大家看到徐霞客神清气爽,讲得神采奕奕,无不敬佩。

    徐霞客不仅挑战一切,而且从不迷信权威。他痛恨因袭附会,以讹传讹。他说“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藉所蒙。”登顶天都峰,徐霞客感觉“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再爬上莲花峰顶,果真发现“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因而得出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的结论。这一发现令今天的测绘专家啧啧称奇,因为现代技术测定,莲花峰海拔为1864米,天都峰海拔为1810米,两峰高度相差54米,而两者相距1100米,一般人是很难通过目测发现这一差距的。

    53岁的徐霞客准备继续西行进入缅甸时,遭到了土司木增的善意阻拦,木增说,五月的丛林中瘴气甚厉,还有野人出没,随时会有性命之忧。而此时,由于长年奔波,徐霞客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最重要的是双脚磨烂,用他自己的话说“两足具废,心力交瘁”,权衡再三后,徐霞客最终放弃了进入缅甸的念头,这是徐霞客旅行30多年来第一次主动放弃。云南,也成了徐霞客人生旅程的终点。

    这一年是1640年,徐霞客再也走不动了,而且病情不断加重。看到这种情况,木增果断派遣八个精壮纳西族汉子,将徐霞客用竹椅抬回几千里之外的江阴老家。这些纳西族汉子遵照木增的嘱托,穿山越岭,披风沥雨,历时半年,把徐霞客平安抬回了老家。几个月后,徐霞客在病中与世长辞。

    据说,徐霞客临终时对儿子交代,他死后头要朝向云南方向,意在表达对木增的感激之情。徐霞客在丽江期间,对这位木土司热衷中原文化十分钦佩,便“连宵篝灯,丙夜始寝”,完成了木增《云薖淡墨》书稿的整理编校工作,并为木增的《山中逸趣》集写序言等。同时,还指导木增的儿子木宿学习写作。木增对徐霞客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

    今天,当无数的旅游者在丽江木府博物院门前驻足,瞻仰木增和徐霞客的雕像时,仍会被那段高尚的友谊感动。 死不恨矣,他是真正的旅行家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霞客客观评价了自己的一生,他说:“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死而无憾,足矣!

    作为职业旅行家,徐霞客首先在旅游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为他卓越的旅行,也使他成为当然的地理学家。“他是中国山岳地理研究的鼻祖。由于徐霞客的卓越贡献,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理学家之一。《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科学文献。”作为一位科学家,他不信鬼神,对地貌、溶洞、水文、动植物、温泉、地质等众多方面都有真实、准确、细致的记录,共记录地貌类型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170多种,名山1259座,岩洞溶洞540多个,50多处文物古迹,百科全书式地提供了地理学方面的史料。为此,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张表格中对比历代地理名著的考察记录情况(见表)。

    此外,徐霞客所考察的喀斯特地貌比西方早200年;他弄清了珠江源,纠正了《大明一统志》的错误;纠正了《禹贡》的错误……因为旅行,他已经将自己铸造成了一位卓越的地理学家!

    在文学方面,徐霞客可以称得上卓越。他“据景直书,模范山水”,形容物态,摹绘图景,不仅文字功夫非同一般,而且“风格”独树一帜。他的游记天趣横生,气象万千,高山大河,源流曲折,喧腾纸上,所记奇景胜迹,灿若繁星,无不让读者称奇赞叹!他现存37首古诗,也证明着其文学方面的实力和才华。

    比如他写山峰: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共翩翩。 写大海:万壑归同一壑沤,银河遥点九天秋。写瀑布:珠玑错落九天影,冰雪翻成双壁喧。 写积雪:北辰咫尺玉龙眼,粉碎虚空雪万年。写梅花: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写友情: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在生态学方面,徐霞客不仅综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纯粹的“中国的自然之爱”,让我们真切感觉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同时,徐霞客还详细记录和反映了民族地区的游历情况,涉及瑶族、壮族、苗族、纳西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等,是古代内容丰富的民族学调查实录。他广泛接触明朝末年社会各个阶层,记录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提供了一部明末社会情况的信史。

      当然,在励志方面,徐霞客和他的游记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之源。先不说他遭遇盗贼、战胜饥饿和探险的艰难,单就长期坚持写日记就足以见其恒心。现存63万字的游记,不仅是我国古代游记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鸿篇巨制,也是对无数写作者专注于一事的励志丰碑。当今天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还心存埋怨或懈怠时,不妨想想一千多年前那位“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的大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从22岁开启探险之旅, 51岁作人生的最后一次出发,53岁因“两足俱废”而东归,54岁去世。这一生中,他只做了一件事,旅行,不懈的追求诗与远方。更可贵的是,在那个应举成风的时代,徐霞客选择了一条艰难无比的道路:以生命为代价,以考察大自然为己任,置身风雨寒暑、悬崖峭壁,四处游历,创下众多历史之最,被誉为“旷世游圣”。

    徐霞客留给我们的财富是立体的、巨大的,他用最独绝的旅行,最精美的文字,描摹了世间最奇妙的风景,表达了最高洁的情感,追求着最和谐的天人关系,铸造了最真实的科学精神,这不仅是徐霞客成功的根本所在,也是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旅行家?旅行者和旅行家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现在,纵览徐霞客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成为一名旅行家最核心的标准有两条,一要有载入史册的旅行经历,二要有不朽的游记作品。

早上下雨。走了十五里,路有分歧,马的头朝西向着台山(意思是他向西往台山去),雨过天晴,天色渐渐明亮起来。又走了十里,抵达松门岭,山险峻,路很滑,我舍弃骑马改为步行。自从奉化以来,虽然翻越了好多座山岭,但都是沿着山麓走的;到这里迂回地上升,都是在山脊上走。雨后天刚放晴,泉水的声音,山上美丽的景色,回环往复改变,翠绿的树丛中山杜鹃映照着头发,令人忘记攀登的辛苦。又走了十五里,在筋竹庵吃饭。山顶的地方随处种着麦子。从筋竹岭向南走,则是朝向国清的大路。适逢有国清的僧人云峰和我一起吃饭,说起从这里到石梁,山势险峻,路途遥远,带着行李会很不方便,不如轻装前往,雇人挑着行李在后面。我欣然同意这个提议,让担夫随同云峰前往国清,我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走石梁的小路。走了五里,经过筋竹岭。筋竹岭旁边都是短松,老树干弯曲,根和叶子苍劲秀丽,都是我们阊门好的盆景材料(盆中物这个词不确定,我觉得是盆景)。又走了三十里,抵达弥陀庵。身边都是高高的山岭,深山里很荒凉寂静,怕藏有老虎,所以把草和树木都烧掉。泉水轰鸣,风吹着,路上没有一个旅人。弥陀庵在万山坳的低洼处的当中,道路荒凉且长远,我正走到一半的地方,可以在这里吃饭和住宿。

回答楼主的补充问题:

这段文章总体意思就是记叙了徐霞客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新课程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目录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相关读物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读《经典常谈》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经典原文

  1 《论语》十则

  2 《老子》五章

  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大视野

  论中国文化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

  相关读物

  直书

  大视野

  怎样研究中国历史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经典原文

  4 《大学》节选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

  大视野

  院士谈做人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经典原文

  5 《坛经》两则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大视野

  诗与禅(节选)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经典原文

  求谏

  相关读物

  原君(节选)

  大视野

  海瑞骂皇帝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经典原文

  7 《朱子语类》三则

  相关读物

  童心说

  大视野

  人生的境界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经典原文

  8 《天工开物》两则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

  大视野

  科学素养,你具备吗?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经典原文

  9 《日知录》三则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大视野

  鲁迅论读书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经典原文

  10 《人间词话》十则

  相关读物

  红楼梦评论(节选)

  人境庐诗草自序

  大视野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3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