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早于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
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以及高薪聘请师资等,设文科,理。法。商,教育等五院十七个系,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在侨居地新加坡亦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形成陈嘉庚广泛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尽管迂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经营未能转机,他仍多方筹措校费,百折不挠维持办学。
1932年,当外国财团答应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即遭他断然拒绝。直至1937年春无力支持,遂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他极为关注其发展。
1940年回国慰问期间,还特地到迁往内地长汀的学校视察;1949年归国亦来校访问;1952年定居集美后,仍继续募资、筹划扩建学校规模。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深远。
扩展资料
陈嘉庚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即现厦门市集美镇)。十七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等。1916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谓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
陈嘉庚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七岁,国家给予以国葬的哀荣,灵柩运回集美,安葬于“鳌园”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成中英
成中英(ProfChung—YingCheng),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著名美籍华人学者、世界著名哲学家、著名管理哲学家,C管理理论创立人,被公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三位为余英时、刘述先、杜维明)。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早年师从一代哲学宗师方东美先生,后入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
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成氏是享誉中外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1974)、《国际易经学会》(1985)、《国际儒学联合会》(1993)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
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近十年来历任国内与欧美著名大学哲学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包括台湾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柏林大学、牛津大学等。
中文名:成中英
外文名:Chung—YingCheng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8日
职业:哲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台湾大学,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始人和主席
C管理理论创立人
代表作品:《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儒家哲学论》《易学本体论》等著作。
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治学基本思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的精华,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
成氏在全球积极推动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方法重建中国哲学,开创了当代中国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新蹊径,促进了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成氏对中国易学哲学与儒家哲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其他研究领域如中西语言哲学、本体学、本体诠释学、整体伦理学,康德研究也多有建树。
成氏也是当代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创者,其所《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创导动态和谐辩证管理,为综合创新中国管理哲学的奠基之作。成氏治学思路:深入西方哲学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精华,中西兼治,古今互诠,重视方法,肯定本体,建立体系。
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归纳法理论研究》、《戴震原善研究》、《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创造和谐》、《成中英自选集》、《成中英又集》、《当代中国哲学》、《本体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易学本体论》、《儒家哲学论》、《本题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易学本体论》、《美国哲学归纳法理论研究》、《周易策略与经营管理》等,及学术论文近百篇。
家庭成员
成中英,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高黄村石堰。成中英有兄弟三人,其排名老大,二弟成中豪,在阳新老家务农,三弟成中杰,美籍天文物理学家,妹妹成中平,排行老四,旅居美国,父亲成惕轩先生,教授、国学大师,母亲徐文淑女士。
人生经历
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70年代曾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兼主任,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同时兼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致力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并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国际易经学会、中国哲学高级研究中心、远东高级研究学院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和主席,国际中国管理与现代伦理文教基金会的奠基人。创立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并兼校董会总监兼任校长,东西方文化中心传播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客座哲学教授,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并为《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倡导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
1978年主持“第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致力促进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弘扬中国思想文化。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本体阐释学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名誉主席。创办:美国国际东西大学(INTERNATIONALEASTWESTUNIVERSITY),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现任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现任主席),兼任英文中国哲学季刊总编辑。为中国哲学发展贡献颇多。
著作年谱
成中英已出版的中文学术专著:
1、《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3月
2、《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4月
3、《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
4、《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6年
5、《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1988年
6、《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1989年
7、《世纪之交的抉择》,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8、《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1991
9、《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1994
10、《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东大书局(台北),1995
11、《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96
12、《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6
13、《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1996
14、《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
15、《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6、《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2001年
17、《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2002年
18、《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3年
19、《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5年
20、《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
论文年谱
《成中英中文论著编年》
1965
“哲学与科学知识”,载《大华晚报》(台北),12月24-25日
1966
“当代归纳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载《鹅湖月刊》(台北)“自方法学观点论科学发展基础”,载《新世代》(台北),8月
1967
“近代逻辑的意义内涵及与语言的关系”,载《思与言》,第5卷第2期,1967年7月15日。
“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载《大学杂志》(台北),1/2月
“当代中国哲学之发展世界的意义”,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
“论孔子的正名思想”,载《出版月刊》(台北),3月
1968
“战国儒家思想之发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台北)
1969
“文学语言及哲学语言”,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
1970
“四度空间的作学问态度”,载《思与言》(台北),第8卷第1期,1970年5月15日。
1973
“哲学与思想”,《出版与研究半月刊》(台北)
1974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书),三民书局(台北),3月
“论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
“哲思偶得”,载《东方杂志》(台北),7月
“论致中和与致良知”,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
《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专书),三民书局(台北),4月
1975
“从哲学看文学:论文学四义与文学十大功能”,载《中华文学》(台北),7月1日
“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中国论坛》(台北)
1976
“人性体验与人性哲学”,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论人性哲学与人性体验”,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论安乐死”,载《中国论坛》(台北),11月第3卷
1977
“复兴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哲学”,台湾大学研究学报,5月
“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新世代》,10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美国研究论文集》,淡江学院(台北)
1978
“再论中国哲学现代化问题”,载《时报杂志》(台北),7月31日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2月
“现代化的哲学意义与理性基础”,载《中国时报》(台北),7月31日
“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中国论坛》(台北),8月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央日报》(台北),7月31日
“论明儒学案中的明儒气象”,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分两部分)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
“自学术与历史观点评中国大陆批孔运动”,载《东方杂志》
1979
“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华文化发展月刊》
“文化自强之道”,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10日
1980
“序当代墨家研究”,载《墨辩研究》,钟裕联主编,台北:三民书局
“中国的昨日,今日,明日”,载《中国论坛》(台北),10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美国议论文集》(台北)
“从‘见林不见树'与‘见树不见林'说起:兼论文化内涵之层次与文化创造之目标”,载《中国论坛》(台北),12月号
“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
“发展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哲学”,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28日
“谈情说理”,载《妇女杂志》(上海),10月
“论中国哲学”,载《时报周刊》(东京),8月
“论孔明的正义观”,载《中国人》,10月
“论文化建设”,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7-8日(分两部分)
“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
1981
“文化与民族性格与心理”,载《政治思想学刊》,11月
“生活素质的哲学分析”,载《台湾经济学刊》,12月
“朱子哲学中的方法,知识和真理观”,载《鹅湖月刊》(台北),12月号
“易经中的理与情”载《幼狮学志》(台北),12月号
1982
“朱子与豚之家人辩证与考析”,载《中国文化复兴月刊》(台北),6月
“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载《我是中国人》,中正书局(台北)
1983
《近代逻辑暨科学方法学基本名词辞典》(成中英主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2月
“论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与‘大学问'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东吴大学(台湾)
“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1月
“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兼论心性哲学的发展前景”,载《鹅湖学志》(台北),12月
1984
“当代新儒学与新儒家的自我超越:一个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8月
“方法概念与本体诠释学”,载《中国论坛》(台北),第19期
“中国哲学范畴的特性”,载《哲学研究》(北京),第12期
1985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禅的逻辑”(英文稿),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第4期),东吴大学(台湾)
“建立中国的管理哲学”,载《中国论坛》(台北),20:6
“论柔性攻势与内部转化”,载《中国战略学刊》,中国战略学会(台北)
“人性哲学,文化输出与统一中国”,载《光复大陆》,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台湾),
“谈如何发扬中华文化---以促进世界大同”,载《宪政论坛》(台湾),
“整体定位应变创新”,载《实践月刊》(台北)
“中国哲学范畴问题初探”,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台湾),6月号
“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挑战与再生》,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1986
《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号
“从禅宗的‘本体论诡论'到欧美佛学研究的现况”,载《当代学人谈佛教》,东大图书公司(台北)
1987
“深入到西方哲学的核心”,载《中国论坛》(台北),第275期。
“中国哲学当前的核心与周边问题”,载《哲学杂志》(聊城),8月
1988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从本体诠释学观点论中西文化的异同问题”,载《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
“《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载《中国哲学》(第十四辑),人民出版社(北京)
“禅佛教---显密融合的基础”,载《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实录》,佛光出版社(台湾)
“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说与孟子、朱熹思想”,载《学术月刊》,第1期(上海)
“易经管理系统及其应用:‘C'理论(上)”,载《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北京)
1989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
“创生性范畴之分析---论怀德海与宋明儒学之类同与分野”,载《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北京)
“孔子哲学中的创造性原理---论生即理与仁即生”,载《幼狮学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评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征研究”,载《中国论坛》(台北),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新华文摘》(北京)
1990
“禅的诡论与逻辑”,载《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p185-207,中华佛学研究所(北投),1990年4月
“‘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周易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
1991
《世纪之交的抉择》(专书),上海知识出版社
《文化、伦理与管理》(专书),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
“方东美的本体论架构”,载《方东美哲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台湾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
1992
“论儒学与新儒学中的宗教实在与宗教认识”,载《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易经》的方法思维”,载《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
“《易经》研究的现代化问题”,载《周易与现代化》,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
“本体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访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载《哲学研究》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成中英教授再谈本体诠释学”,载《哲学动态》,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追求民主精神培养民主人格”,载《中国重生之路---基督民主主义与中国文化》,海外华侨布道团(美国)
1993
“东亚经济发展与广义的儒家伦理所扮演的多种角色”,载《黎明大学学报》,黎明大学(中山)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管理模式:C理论的提出及应用”,载《东方文化与现代经管》,法住出版社(香港)
“论易哲学与文化圈”,《周易研究》(济南),第15期
“论朱子哲学的理学定位与其内涵的圆融和条贯问题”,载《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
“西方管理危机与儒家人性智慧---序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载《哲学研究》第3期(北京)
1994
《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1期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2期
“本体诠释之教育哲学:人本诠释方法和今日世界智性教育与德性教育之整体模型”,载罗国杰主编《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上海)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道元与彗能”,郑振煌译,载《中华佛学学报》(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第7期,p264-285,7月
“从哲学传统对话中理解儒家人学的独特价值”,载《中华文化论坛》(四川)
“研讨‘实学'的六封信---第一封信”,载《学习》,人民出版社(北京)
“一些对当代学术的思考”,载《跨越21世纪的出版视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1995
《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专书),东大书局(台北)
“论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载《中国哲学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北京),
“论‘观'之哲学涵义兼释《观卦》”,载《国际儒易学研究》,华夏出版社(北京),
“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中心(台北)
“中国管理哲学与比较管理研究”,载《社会科学---C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1996
《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
“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兼论本体诠释的涵义”,载《安徽师大学报》(芜湖)第2期
“本体诠释学是什”,载《唐都学刊》,第4期
“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载《天津学报》(天津)
《论中西哲学精神》(专书),东方出版中心(上海)
《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专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
“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探源与重建”,载《国际儒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学术交流---儒学和现代管理问题”,载《国际社会与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易经讲座(一)---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载《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八十五年年刊》,“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台湾)
1997
《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上海: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
“本体与实践:牟宗三先生与康德哲学”,载《中国哲学史》(北京)第2期
“冯契先生的智慧哲学与本体思考:知识与价值的逻辑辩证统一”,载《学术月刊》(上海),第3期
“社会变迁与文化转通的核心问题:知识与道德的平衡与整合”,载《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马来西亚)
“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
1998
“论义利之辨与天人合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1期
“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的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杭州)第2期
“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文化融合与大学教育的使命”,载《中国文化论坛》(四川),第19期
“现代新儒家的复杂命题”,载《学术界》(合肥),6月号
1999
《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专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
“成中英先生访谈录(之一)”,载《贵州大学学报》(贵州)第1期
“有必要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德性伦理”,载《跨文化对话》,第2期
“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载《江汉论坛》(武汉),第6期
2000
“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载《孔子研究》(南京),第2期
“人性与东西方管理的分野”,载《北方经济》,第12期
“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何本体诠释学”,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本体诠释学与当代精神”(与潘德荣合作),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本体与诠释》(主编),三联书店(北京)
“中西文化与哲学的未来”,载《东瀛求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北京)
2001
“世纪会面”,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哲学诠释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专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1期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2期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6期
“二十一世纪的新探索:天道,人性与文明”,载《儒耶对话新里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语言---中国哲学的诠释和重构”,载《分析哲学——回顾与反映》,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
“自楚墓竹简老子分析道家观点”,载《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新化文哲》,第4期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东岳论丛》,第6期
2002
《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
“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载《文史哲》(济南),第5期
“本体诠释学体系的建立: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5期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
“论东方德性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结合”,载《浙江学刊》(杭州),第5期
《本体与诠释第二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3
“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载《南昌大学学报》(南昌),第1期
“诠释空间的本体化与价值化”,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1期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3年
《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对哈贝马斯路的儒学反思”,载《思想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4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北京),第1期
“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变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
sj-m成员一共7人,其中五人是从SJ中选出来的以韩庚为首又加了两名新成员,其中一名中国人,另一个是华侨
Super Junior-M的M是普通话英文mandarin的首字母缩写,它也表示着SJ-M将以华语乐坛为舞台翱翔展翅的伟大抱负,其成员也是以在中国获得最高人气Super Junior中国籍成员韩庚为主,除始源、东海、厉旭、圭贤之外,还新加入了中国成员亨利和周觅共构成了7人组,由此更提升了他们与中国大众之间的亲密度。
4月中旬开始,以中国大陆为首发站,还将在韩国、中国台湾、泰国等亚洲各地区陆续发行Super Junior-M的第一张专辑《迷(Me)》,它包括在韩国及亚洲深受喜爱的Super Junior的成名曲《U》、《Don’t Don》、《Marry U》、《幸福》等歌曲的中文版,还包括了祈愿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歌曲《The One》以及《迷(Me)》、《爱你爱你(Love Song)》等五首新曲,还有翻唱自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等共计12首歌曲,吸引了众歌迷们对此专辑的期待和关注。
SUPER JUNIOR –M成员介绍
韩庚
1 韩庚
▶ 2001年 HOT CHINA 选拔赛 Casting
担当队长和领舞
-出生年月日: 19840209 (出生于中国黑龙江)
-身高/体重: 181cm/66kg
-爱好/特长: 中国传统民族舞、芭蕾 / 电脑游戏
-经历:
其它:
荣获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大会 二等奖
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美国等地演出
06 获中国风尚大典“梦中情人奖”
08 获中国娱乐大典“时尚男艺人奖”
08 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圣火接力火炬手(北京地区)
时装秀:
05 F/W general idea by Bum Suk
M/V:
06 09 张力尹M/V《Timeless》
08 02 张力尹M/V《I will》& 《恋人啊》
**:
07**《花美男连锁恐怖事件》
东海
2 东海
目前为止担当领舞和RAP
▶ 2001年获第3届SM青少年 best 选拔大赛 最佳外貌奖 第1名,全体大奖
-出生年月日: 19861015
-身高/体重: 175cm/60kg
-爱好/特长: 看**、运动/舞蹈、 唱歌
-经历:
(其它)
01 第一届 SM 青少年 best 选拔赛 大奖
0609 BoA “Key of Heart”奥林巴斯 M/V
08 少女时代《Kissing you》M/V
(广播)
05 11 SBS 申东烨的《有和没有》
08 01 comedyTV 《不得了的外出 第三季》MC
(CF)
06 07 Binggrae“消暑”CF模特儿
(**)
07**《花美男连锁恐怖事件》
始源
3 始源
▶ 2003年SM casting System上Casting
-出生年月日: 19870210
-身高/体重: 183cm/65kg
-爱好/特长:唱歌、Dance、演技、跆拳道、汉语、鼓乐演奏
-经历:
(电视剧/**)
0503 KBS 《18,29》出演柳秀英的儿时(饰演小福满)
0505 KBS 《父母见上书》(饰演大学生勋燮)
0509 KBS 系列剧《灵骨塔少年》
0509 SBS 《神奇的地球人》
0510 SBS 《快乐星期天(X-MAN)》
0510 韩、中、日合拍**《墨攻》
0605 KBS 迷你系列《春天华尔兹》
0709 MBC 短篇喜剧《春香传》
07**《花美男连锁恐怖事件》
(M/V)
0310 DANA M/V《What is love》
0609 张力尹M/V《Timeless》
0802 张力尹M/V《I will》& 《啊,恋人》
(CF)
0409 校服封面摄影
0508 Viyott CF
0703 泰国化妆品品牌12PLUS粉底霜“EXTRACOOL”CF模特儿
0706 泰国化妆品品牌12PLUS除臭剂CF模特儿
0706 被选定为AUDI TT icon
0802 牛仔休闲服“EVISU”CF模特儿
(时装秀)
0505 2005 F/W general idea by Bum Suk
0604 2006 F/W SFAA seoul collection Jang Kwang-Hyo 时装秀
0610 2007年安德烈-金时装幻想曲“雪国的邀请”主秀
(其它) 0403~09 中国内汉语进修
厉旭
4 厉旭
担当主唱
▶ 2004年 荣获 CMBchinchin青少年歌谣节 银奖
-出生年月日: 19870621
-身高/体重: 173cm/58kg
-爱好/特长:唱歌、作曲
-经历:
(获奖经历)
0410 荣获 chinchin 青少年歌谣节 银奖
(广播)
0406 MBC “星星闪耀的夜晚”星夜表演大赛 第一名
0611 组合Super Junior–KRY “只爱一个人”活动
(**)
07 **《花美男连锁恐怖事件》
圭贤
5 圭贤
担当主唱
▶ 2005年 荣获 chinchin青少年歌谣节 铜奖
-出生年月日: 19880203
-身高/体重: 180cm/68kg
-爱好/特长: 唱歌、音乐欣赏、**欣赏
-经历:
(获奖经历)
05 荣获 chinchin青少年歌谣节 铜奖
(其它)
07 天上之喜The Grace 1辑《再来一次,OK?》专辑收录曲《只一天(Just For One Day)》featuring
(广播)
0611 组合Super Junior–KRY 《只爱一个人》活动
周觅
6 周觅
目前担当RAP
▶荣获2007年5月 SMUCC CONTEST 挑战明星“爆炸!最强推荐部门”一等奖,大奖
-出生年月日: 19860419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身高/体重: 185cm/64kg
- 爱好和特长: 唱歌、MC、作词、韩国语
- 经历
(获奖经历)
02 荣获 中国第2届MTV 新人歌唱大赛 全国大奖
05 荣获 中国MTV-Music nation 偶像工程选拔赛冠军
05 参加华纳卫星电视颁奖仪式,荣获新人奖
(CF)
03 “文曲星”电子辞典产品代言人
(MC)
0802 中国北京 张力尹新专辑发布会主持人
Henry
7 Henry(亨利)
担当小提琴表演
▶ 2006年 SM 全球选拔赛 Casting
- 出生年月日: 19891011
- 身高/体重: 176cm/63kg
- 爱好/特长: 小提琴演奏、舞蹈
(获奖经历)
04 荣获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EXAMINATIONS (RCM) 银奖
(其它)
SUPER JUNIOR 2辑《Don’t don》活动期间 小提琴演奏
峥嵘岁月 侨史佳话
华侨贡献巨大
抗战初期,海外侨胞有1000多万,其中90%在东南亚。“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隆隆炮声,震撼了海外侨胞的心灵。抗日救国、救亡图存,世界各地华侨在抗战期间成立了900多个抗日救国团体,成为支援祖国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幅整齐的图表,清晰地表明了华侨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
各地华侨慷慨捐输,认购公债达11亿元国币,占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抗战时发行公债总额的1/3强;侨胞们捐出侨汇购买飞机,共达数百架,仅菲律宾华侨就捐50架飞机;各地侨胞捐的汽车上千辆,药品、衣物无数。
一张张发黄的,无声地述说着烽火狼烟中的赤子丹心。
旧金山中华会馆组织捐款;新加坡华侨的抗日集会上,儿童争相把节省的糖果钱塞进箱子;泰国侨领蚁光炎、美洲侨领司徒美堂捐款购买飞机。1938年11月,马来西亚华侨彭士馨率领南洋华侨司机回国服务团,跋涉14000余里,历时3个月到达延安,带来了两辆救护车和一批药品。
洛杉矶华侨李兆焕响应宋庆龄号召,为孩子们捐款捐物,并专程送到延安。1942年,中央决定将延安中央托儿所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奉献青春热血
陈列以大量史料,反映了当年广大华侨青年怀着满腔热血,漂洋过海,汇聚在延安宝塔山下,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情景。
当时在延安学习工作过的华侨有600多人,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有的是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来到延安的,但他们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少人后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军事、外交、教育、侨务等岗位上建功立业。有的为民族解放献出年轻的生命。
女英雄李林,印尼华侨,曾任八路军骑兵营教导员,1940年4月在晋西北英勇牺牲,年仅24岁。泰国华侨庄儒邦,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
老归侨、原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谭岚,在一幅照片前伫立良久。照片上,一群泰国华侨青年出发赴延安时,在轮船上向亲人挥手告别。谭岚女士对记者说,她当时是一位华侨女学生,从曼谷取道香港,历经曲折到了西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希望她留在西安工作,她一定要去延安学习,然后到抗日前线去。她和几个同伴一路步行,三原、铜川、宜君、洛川、榆林桥、三十里埔、杜甫川,不知翻过多少山峁,穿过多少河沟,15岁的少女脚上起了无数水泡。“快看啊,宝塔,宝塔山!”一行人走近革命圣地时高兴得跳了起来,忘记疲劳狂奔一阵,从此投入了革命的大熔炉。
陈嘉庚访延安
1939年冬,国民党制造国共摩擦,引起海外华侨的不安,著名侨领陈嘉庚决定回国考察,探询真情。1940年3月,67岁的陈嘉庚组织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5月到延安访问。
6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杨家岭接见了陈嘉庚和侯西反,由朱德作陪。谈话后,毛主席留陈嘉庚共进晚餐。一张陈旧的饭桌,上面铺着4张白麻纸,以代桌布。菜肴是以洋芋、豆腐等陕北农家菜为主,其中青菜、水萝卜等都是从毛泽东自己种的菜地里拔来的。唯一的一只黄焖鸡,还是几天前老乡送给毛泽东的。陈嘉庚看着这桌宴席,十分感慨。因为在重庆蒋介石以8万元巨款作为接待费用,请他吃饭,吃的是山珍海味。后来,他常对人说:“一党之领袖其艰苦朴素有如此者,令人钦佩。”
陈嘉庚耳闻目睹延安政治民主,上下团结,廉洁奉公,民风纯朴,对陕甘宁边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对***的正确认识和信任感。延安之行,是陈嘉庚先生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回到重庆作了一次报告,《新华日报》将其全文发表,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他回到新加坡在万人大会上讲话说:“我未去延安时,对中国前途甚为悲观,以为中国的救星还未出世,或还在学校读书。其实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已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现在延安,他就是毛泽东。”他把延安同重庆作了对比,结论是:“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