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第1张

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数学教学中,我采取如下做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一、 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好地体验和理解数学。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各备一个空火柴盒,提出问题: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用纸板制作这样一个火柴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表面积含义的内涵。在解决火柴盒制作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就发现了火柴盒的长、宽、高与外盒不同,必须再次测量。同时,内、外盒的计算,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长方体5个面、4个面等面积计算的典型案例,有了上述的经历,我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案例。通过以上的教学实例,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数学。二、 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我认为简单地传递和灌输知识,将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质疑情境,让他们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如: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节课时,在学生完成分数化成小数的计算后,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课堂中,我大胆放手,善于启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景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去体验与理解数学。三、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与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如:在讲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我首先通过教具演示,初步帮助学生建立扇形表象,再通过我启发、引导、点拨和讲述,又使学生初步了解扇形面积是它所在圆面积的一部分。又因为圆周角是360°,所以圆心角1°的扇形面积就是整个圆面积的1/360。又如:在讲分数的意义时,我既选取了把一个具体实物(一个苹果、一张纸等)平均分成几份的例子;又选取了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的例子;还选取了把包含许多元素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把全体队员分成几个小组)的例子,然后摒弃了这些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抽取了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单位1,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逐步加以抽象概括,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与理解数学。

  摘 要 鉴于当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存在一些缺失,如感触匮乏,以至于情感难以迸发;体验肤浅,以至于情感难以深化;情感生长受阻,以至于情感难以延伸。本文将自己的实践与思索加以进行整理成一些策略,如在文本与构建之间唤起情感共筑的觉醒点。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 情感体验

品德课程,是一门为孩子生命发展奠基的学科。品德课程理念强调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情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品德课堂教学只有触动学生的情感, 才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品德教学是沉浸式教学,而其中情感的激发、体验、深化、升华就更显重要。

一、耐心播种:在文本与构建之间唤起情感共筑的觉醒点

情感是一股无形的动力。小学生又富有情感,往往情感胜过理智。教师要用心揣摩文本价值,通过文本资源的创建,重建,千方百计地唤起情感觉醒。

(一)深挖教材内涵 ,因撞击心扉而引发情感萌动

品德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挖掘出情感因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情。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开始寻找相关素材来焕发情感因子。有的教师习惯抛开教材这种最直接的资源,去另辟新素材,事实上,隐藏在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图文等资源都是可以好好挖掘的,其蕴含的三维目标和教学素材,都有较高的价值。利用教材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整理、装饰、加工等,同时要符合当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活资源进行整合,使教材更贴近儿童,赋予现实性和生活性。在此基础上,全身心地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情景,撞击孩子的心扉,引发学生相关情感的萌动点!

(二)创设感性情境,因吐露心声而激起情感波澜

知识情感的获得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渲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而从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

(三)引入真实事例,因震撼心灵而唤起情感体验

人的生活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人的需要既有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有真善美等高层次的需求。对待纯真可爱的孩子,我们引领他们追求真善美,但我们又不想让理想的东西否定或者扼杀现实,造成“礼教杀人”“假大空” 的伪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带领孩子在理想与现实间行走,不是要用教育的“假”与学生的“真”相对抗,而是要用真正把握生活之“真”的教育去扬弃学生的人生认识上的伪“真”。

二、细心施肥: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寻求情感共舞的深化点

列宁语:“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品德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就不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一)用真情激真情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要使学生动之以情,教师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的有效资源。教师的情感通过感染而影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处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中,同时这一情感体验受学生本身的情绪状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符合教学情感的丰富表情;渗透着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激励性、劝喻性和审美性等因素的语言;如触摸、鼓掌、侧耳等的有效肢体语言,通过这些手段对情景起到渲染作用,也是激起学生情感的要素。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二)抒真情学真知

如果不能激发真实的道德情感,那教育效果简单不可思议。一方面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积极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会造成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严重脱节。由学生的某种情感影响他自己的认知活动,调节他对外部道德信息认知接受的程度。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课堂生成的情感因素,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引入“我情我境”之中,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下,升华情感,在情感体验中就会有正确而深刻的道德认知!

三、悉心浇灌:在感悟与实践之间促进情感共进的提升点

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同时,在体验中学生只有身体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教育家的鲁迅,提出教育要“以孩子为本位”,要“教这新生命去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发展各自的个性”,“发展本身的能力”。儿童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以生为本,这就要我们真正以儿童的视角出发看问题,站在儿童的角度上想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关注到儿童的情感体验,儿童独有的感悟。当孩子产生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就要引导这些新生命去发展,播种理想的种子,让孩子有持续发展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高低与远近——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人民教育,2005(11).

[2]吴丽兵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2).

[3]孙吕顶 让儿童“情感冷漠”在品德课堂中消融与嬗变 浙江教育科学,2009(05).

一、教学重点

(一)什么是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怎样确立教学重点呢?

(二)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1.教学目标

古语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其实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也应该做到这样,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最主要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应该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以前学科教学目标更多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定教学重点更多地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将某一知识是否在知识体系中有重要作用或影响作为确立教学重点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节课中,知识能力目标是价值判断的含义及其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牢固奉献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将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从学科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来看,组成基本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为教学重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确立为教学重点。

2.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确定重点的根本那么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则是确立教学重点的基础。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好教学重点。

3.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确定教学重点

新课改的重要改变之一是为教材 服务变教材为我服务。所以要求我们不仅立足教材还要跳出教材结合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教学重点。如:在讲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认识上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理论上的继承性,而且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因此成为了重点。再者,当今社会对于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唯物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也就成为了该课的重点。

在准确确定重点之后,就应该考虑采取措施如何做到真正突出重点。

(三)突出教学重点

1.攒聚突出法。每节新课都是由许多知识构成的,各知识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我们讲述各知识点时, 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指向教学重点。好像攒自行车辐条一样,每一根钢线都与中轴绷得紧紧的。 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完善补充法。是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在处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个重点问题时,我结合了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学科间的综合。设置探究性的问题:请你结合法国波旁王朝的复辟及其灭亡的过程,说说波旁王朝最终被资本主义取代的原因。设置问题二:波旁王朝的多次复辟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在讨论和思辨中,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究并获得知识。通过探究,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新生事物的发展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我顺势地过渡到第二个探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上了高中以后,遇到过那些烦恼和挫折,应该怎样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这一设计,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把所学的理论用于自身实践,获得最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加丰富重点。

3.板书突出法。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但如果写得芜杂、混乱,缺少必要的关联,学生就不得要领。板书要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

教学重点的突出离不开教学难点的突破,那么教学难点又是怎样确立及突破呢?

二、教学难点

(一)什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二)教学难点的确立依据

难点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抽象的、宏观的内容难度就大;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小的,难度就小些。形式有单一的,也有复杂的。语言有艰深晦 涩的,也有明白易懂的。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解决问题就容易一些;相反的就难一些。难点的存在跟一个人的禀赋也有关系。反应敏捷的,解决问题就快些;反应稍慢的就难 一些。这样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要讲清难点,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确定难点有个前提,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时学生对唯物主义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容易形成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完全正确的错误认识,而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又很抽象,所以形成学生理解的难点。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原理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不能把物质和意识概念讲透,那么学生在学习一系列辨证唯物论的知识时,就会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所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概念的内涵就是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原理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原理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又是教学中的大知识板块,这是教学中的“大重点”和“大难点”。如矛盾的相关知识。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融汇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而形成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讲不好则会步步干扰,乱成一团。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师只有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突破教学难点,方法很多,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其目的都是为了化难为易。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认为突破这些难点的方法主要有

1.阶梯设疑法。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在讲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轿车大幅度降价了,但仍然值几万元,自行车价格上涨,但与轿车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设置问题:A为什么轿车的价格与自行车的价格有着这样的差距呢?由此引出第一课学过的价值的含义。问题B价值应该有什么来衡量呢?是个别劳动时间还是社会劳动时间呢?由价值推出----劳动——劳动时间——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后,再利用图表的形式,通过列举恰当的事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难点迎刃而解。

2.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 容易把问题讲清楚。如在讲解物质决定意识时,以意识的含义为切入点,将问题转换为三个小问题:A意识是怎样产生的?B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什么?为什么?C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随着这三个问题的突破,意识的含义的整合,最终综合得出无论是从意识的产生还是载体还是本质都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3.图示解答法。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把“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一难点理解透, 我利用图形以层层包含的方式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加以区分、比较, 从而使学生对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 明确了一个是一对多个的统一体,一个是一对一的一个统一体中的一个方面,在结合标志性词语,很快的掌握了这个难点内容。

4.联系实际法。教学实践证明, 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更容易理解,才更有说服力。我在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我以四川地震后的拯救工作为背景材料,我们的总理,80后的青年人,部队在这个利益矛盾冲突的时刻,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设了两个问题1、材料中不同行为主体各自的价值选择是什么?2、你赞成哪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作为80后的你,假如正身处地震灾区,你会怎么做?在感动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更为深刻的体会到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应当把个人与集体、社会三者统一起来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对于80后的青年人的价值选择,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利益远远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这远远超越了理论的说教。

5.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法。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因为教学难点是动态的, 这就意味着学生如果对上一节课的难点没有理解, 那么下一节课这个难点还会进一步阻碍他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课与课的知识构建起来, 形成知识体系, 从而使学生从起点出发,逐步深人的理解知识, 达到层层突破教学难点。

6.巧设课堂习题法。教师通过精,合设计与本课时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堂检测题, 也可以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这些检测题形式多样, 有利于突破难点教学的, 我认为主要有①连线选择②漫画型试题③填表对比④疑点判断⑤主观性试题。

7.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广大教师已经有目共睹了。其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形象、直观。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二者是统一的。如:规律是客观的。这个问题不仅是该框题的中心内容,而且也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是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规律观的基础。因此成为本课的重点。而规律的客观性强调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又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过程中的作用,形成知识上的表面冲突,所以又成为了教学难点。

重点的突出有利于难点的突破,而难点的突破也有利于重点的深化理解。所以以上所说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如能灵活地、有针对 性地加以运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际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总结。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多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不吝赐教。

对于我来说,有几个时刻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实用与浪漫”。

第一个时刻是在我上大学时。当时我正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并感觉这个专业非常晦涩难懂。但是,随着我学习的深入,我发现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是如此实用。我学会了编写代码,解决问题,改进用户体验等等。这种知识让我意识到只要我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我就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同时,这种知识也非常浪漫。当我看到我的代码在运行,解决问题和改变世界时,我感到无比骄傲和满足。

第二个时刻是在我开始阅读关于宇宙的书籍时。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实,即我们有一些化学元素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这些元素也存在于宇宙中。通过这本书,我对宇宙的了解变得更加详细,同时也增强了我的想象力。我开始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黑洞和宇宙膨胀等现象。这种知识让我感受到宇宙的奇妙和浪漫之处。我意识到我们以及我们所在的行星和银河系跟其他所有天体结构都是互相依存和联系的。

第三个时刻是当我开始了解博物学知识时。我对动植物及其环境背景进行研究并开始收集标本,认识了很多我从未见过的真实世界。当我通过显微镜看到细胞和微生物时,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我受到的影响,我更加理解了我们周围世界中所有组成部分的细节,这种取得的知识让我无法抑制内心的雀跃。

总之,这些时刻深刻地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与浪漫”。它们证明了知识不仅是有用的,而且可以增强我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通过探索和学习,我们可以与自己和世界建立更有意义的联系。

一、教学重点

(一)什么是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怎样确立教学重点呢?

(二)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1.教学目标

古语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其实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也应该做到这样,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最主要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应该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以前学科教学目标更多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定教学重点更多地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将某一知识是否在知识体系中有重要作用或影响作为确立教学重点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节课中,知识能力目标是价值判断的含义及其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牢固奉献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将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从学科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来看,组成基本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为教学重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确立为教学重点。

2.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确定重点的根本那么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则是确立教学重点的基础。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好教学重点。

3.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确定教学重点

新课改的重要改变之一是为教材 服务变教材为我服务。所以要求我们不仅立足教材还要跳出教材结合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教学重点。如:在讲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认识上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理论上的继承性,而且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因此成为了重点。再者,当今社会对于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唯物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也就成为了该课的重点。

在准确确定重点之后,就应该考虑采取措施如何做到真正突出重点。

(三)突出教学重点

1.攒聚突出法。每节新课都是由许多知识构成的,各知识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我们讲述各知识点时, 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指向教学重点。好像攒自行车辐条一样,每一根钢线都与中轴绷得紧紧的。 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完善补充法。是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在处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个重点问题时,我结合了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学科间的综合。设置探究性的问题:请你结合法国波旁王朝的复辟及其灭亡的过程,说说波旁王朝最终被资本主义取代的原因。设置问题二:波旁王朝的多次复辟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在讨论和思辨中,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究并获得知识。通过探究,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新生事物的发展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我顺势地过渡到第二个探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上了高中以后,遇到过那些烦恼和挫折,应该怎样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这一设计,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把所学的理论用于自身实践,获得最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加丰富重点。

3.板书突出法。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但如果写得芜杂、混乱,缺少必要的关联,学生就不得要领。板书要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

教学重点的突出离不开教学难点的突破,那么教学难点又是怎样确立及突破呢?

二、教学难点

(一)什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二)教学难点的确立依据

难点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抽象的、宏观的内容难度就大;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小的,难度就小些。形式有单一的,也有复杂的。语言有艰深晦 涩的,也有明白易懂的。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解决问题就容易一些;相反的就难一些。难点的存在跟一个人的禀赋也有关系。反应敏捷的,解决问题就快些;反应稍慢的就难 一些。这样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要讲清难点,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确定难点有个前提,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时学生对唯物主义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容易形成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完全正确的错误认识,而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又很抽象,所以形成学生理解的难点。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原理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不能把物质和意识概念讲透,那么学生在学习一系列辨证唯物论的知识时,就会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所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概念的内涵就是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原理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原理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又是教学中的大知识板块,这是教学中的“大重点”和“大难点”。如矛盾的相关知识。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融汇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而形成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讲不好则会步步干扰,乱成一团。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师只有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突破教学难点,方法很多,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其目的都是为了化难为易。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认为突破这些难点的方法主要有

1.阶梯设疑法。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在讲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轿车大幅度降价了,但仍然值几万元,自行车价格上涨,但与轿车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设置问题:A为什么轿车的价格与自行车的价格有着这样的差距呢?由此引出第一课学过的价值的含义。问题B价值应该有什么来衡量呢?是个别劳动时间还是社会劳动时间呢?由价值推出----劳动——劳动时间——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后,再利用图表的形式,通过列举恰当的事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难点迎刃而解。

2.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 容易把问题讲清楚。如在讲解物质决定意识时,以意识的含义为切入点,将问题转换为三个小问题:A意识是怎样产生的?B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什么?为什么?C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随着这三个问题的突破,意识的含义的整合,最终综合得出无论是从意识的产生还是载体还是本质都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3.图示解答法。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把“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一难点理解透, 我利用图形以层层包含的方式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加以区分、比较, 从而使学生对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 明确了一个是一对多个的统一体,一个是一对一的一个统一体中的一个方面,在结合标志性词语,很快的掌握了这个难点内容。

4.联系实际法。教学实践证明, 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更容易理解,才更有说服力。我在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我以四川地震后的拯救工作为背景材料,我们的总理,80后的青年人,部队在这个利益矛盾冲突的时刻,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设了两个问题1、材料中不同行为主体各自的价值选择是什么?2、你赞成哪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作为80后的你,假如正身处地震灾区,你会怎么做?在感动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更为深刻的体会到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应当把个人与集体、社会三者统一起来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对于80后的青年人的价值选择,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利益远远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这远远超越了理论的说教。

5.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法。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有

  随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生活、关爱学生、关爱生命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理念呼唤着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作为语文这一独具强烈人文性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当下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聚焦的话题。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性体验缺失的反思

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理论把教学看作是纯粹的认识活动,过于强调课程的功利性、工具性,忽视了课程的人文性、生命性,忽略了学生个体生命的需求,“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被简约为计算的智能—客观的‘知识、规律、规则’”。教师成了教学的机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课程中大量的情感资源被荒废了。学生对知识敬畏而不亲近,理智而无激情,使得原本极具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趣的语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变成了机械的、无聊的文字游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 教学设计 中目标的偏差。教学设计向来只固守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教学检查与评价中很少涉及情感因素,缺乏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操作性不强。第二,教师普遍轻视情感素质的培养。一些教师或把情感视为一种生理现象,是能够自发、自然地生成,或把情感视为认识活动的“副产品”,无须培养。第三,教师自己情商品不高,一部分教师不善于挖掘、提炼、展示课程的情感内容,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第四,教师的角色的错位,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充当“居高临下”的主导者,缺乏师生之间“对话”,导致师生之间难以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无法达到情感相通。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性体验的策略

1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导语、实物、图像、音响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

2解读文本,披文入情

我们知道,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绝大部分文章文质皆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学前,教师必先受其感染、熏陶,找出文章的情感最深之外,然后,根据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精心安排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情感世界,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获得新的情感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记得早几年前一位教师在教学田晓菲写的《十三岁际遇》一文时,打破了以往简单提问,机械回答的方式,而是根据文中主人公田晓菲的情感线索,巧妙地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走近北大,谈感受,融入情感。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交流感受。(2)走进北大,体悟情感。由两年后田晓菲的“茫然若失”设疑,跟随作者感受对北大似师长、朋友、母亲的情感。(3)朗读结尾,释疑悟情。结合作者的抒情话语,理解作者“茫然若失”的真正情感—对北大的依恋。(4)再谈北大,升华情感。让学生谈与作者一起走进北大的感受,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师生的情感始终随着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脉搏跳动,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

3品味语言,以情育情

(1)设疑法。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发挥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能,看准时机,就某些容易被学生忽视而又蕴含强烈情感的词句,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感悟教材的“情”与“理”。例如《藤野先生》中“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教师发问为什么要用“酒醉似的”来形容“喝采”的情态?这样,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作者对那些愚昧民众的批判之情,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想象法。情感体验往往离不开想象,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情感得以活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这些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到春天万物充满的活力与生机,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组织活动,以情冶情

一般来说,初中生接受情感较容易,但很难持久,因为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全部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外,还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造性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造性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实践证明,只有创造性的情感体验,才是一种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记得,在八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语言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献给母亲的歌》当中,一位女生噙着泪水满怀深情的哽咽着给大家讲述了母亲历经许多困难不辞辛苦为她冶病的真实经历,当时全班所有同学包括教师都被她的故事所打动,许多同学流下了泪水,她的发言也激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表述自己对母亲的爱戴、感激,有的为自己不能理解母亲而感到自责,我也向学生讲述了母亲生前的往事,那一节课上了足有一个小时,全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洗礼,大家对亲情,生命的认识得到了一次升华,而这种情感体验远不是教材中几篇课文就能达到的。我想,它可能会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奉献社会的活动,也是建立自己生命家园、实现自我的一片乐土。让我们全体师生携起手来,面对丰富的语文学习,敞开心扉,体验生命的激情,共同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情感教育是向幼儿进行一切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可见,情感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它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以确保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从多种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幼儿有效的故事教学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和智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更能让幼儿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 正文: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体验,它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作用。《情感智商》作者戈尔曼曾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机。”而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是幼儿期,更是培养儿童健康情感的黄金时间。没有情感,就没有童心。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认识和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幼儿期良好情感的培养和教育,要把积极的情感教育作为儿童未来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来认真对待。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对幼儿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通过故事教学来实现。怎样通过故事教学来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下面就此问题粗浅地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及做法: 一、挖掘故事教学中潜在的情感教育价值 平日里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如果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更易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也正验证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即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事就是故事。但在具体实施方面需遵循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要与幼儿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众所周知,孩子的认知水平是与他们的年龄特点相一致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故事,从而符合该年龄段孩子情感发展的特点。如把符合小班幼儿接受能力的故事分别讲给小、中大班的幼儿听,效果明显会不一样。再者,就是幼儿的情感处于不稳定时期,我们务必要通过适当的故事教学将幼儿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 2、善于运用故事教学,随机渗透情感教育。 《规程》中指出:幼儿的情感教育应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的。可见,幼儿的情感教育并不是单一出现在某一个活动课的故事教学中,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并在各环节中要时时把握好教育的契机,使一日活动与情感教育更好地结合为有效的教育。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最大潜能,这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增强教育的机智,而且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果平时不注重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一次吃点心前组织幼儿洗手时,发现盥洗室的门前有一张椅子倒放着,给幼儿的进出带来了不便,而前面几个幼儿路过都视而不见,个个绕开椅子走进了盥洗室。后来通过我随机讲述了自编的故事,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还主动把其它没放好的椅子全都整齐排好了。又如,一次起床后,班上有个叫别艺南的小姑娘个头比较小,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裤子提了好长时间都没提好。当我讲了一个乐于助人的故事后,很快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见,故事教学时机的选择,对幼儿情感教育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通过优化情感教育的情境,易激发幼儿的感受,以便幼儿良好情感素质的形成。 二、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故事不能只由教师来讲,要充分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确保幼儿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平时,我们努力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创造条件进行故事教学,让幼儿学会听、讲、编故事。 这一形式在培养幼儿多种能力的同时,对幼儿各种情感的萌发和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更有助于幼儿在道德、社会交往等方面情感的发展。如,我们经常利用午餐前的准备时间或区域游戏时间,请幼儿轮流讲故事,并一起分析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其中的教育意义。另外,我们也会经常请幼儿续编故事的结尾,不仅增强了参与性和想像力,而且通过这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2、故事教学中教师要以身示范,感情激励。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他们好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特别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且对教师的关注特别敏感。因此,教师的行为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形象,要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如,中班综合《快乐公寓》这一教学活动,通过教学,主要让幼儿理解快乐的含义,并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以及共同合作劳动和为别人解决困难都能得到快乐。课上,通过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并主动带领部分幼儿去帮助他人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也大大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同时,故事教学中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还要通过自身的愉快情绪去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努力把自己积极的情感传导给幼儿,达到了以情育情的效果。 3、故事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表达情感的有效条件。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会有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故事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组织幼儿通过一定的情境尝试分角色表演,增强了幼儿切身的情感体验与感受。 4、故事教学中鼓励幼儿多维交往,培养社会感情。 幼儿的有效交往是其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途径。平时,我常带领幼儿和同伴一起尝试交流故事中所习得的经验与感受,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特别是情感交流的水平。如,在大班语言《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这一活动课中,在请幼儿相互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帮助别人的?这一话题时,立刻像打开了话匣子,孩子们一下子说出好多乐于助人的事例来。最后再巧妙地展示出拍摄下来的场景,那些助人者脸上在活动课现场个个充满了自豪感,使其他孩子一下了也萌发想要助人为乐的情感。 5、“情” “行”相结合,保持幼儿健康的发展方向。 “少若诚天性,习惯成自然”,每当幼儿通过小故事萌发出不同方面的积极情感时,我们通常会组织幼儿将口号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并转化为积极行为,确保了幼儿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家园携手,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生活空间 1、利用节日小故事对幼儿情感教育。 各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来历和说法,可以搜集相关的传说或者感人的故事,让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端午节有“屈原”的故事、春节有“年”的故事、七月初七有“牛郞和织女”的故事、清明节有“革命烈士”的故事等。当这些节日到来时,我们常请家长向孩子讲述这些相关的小故事,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强化了幼儿的情感。 2、利用身边发生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利用身边发生的故事挖掘情感教育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好教材。如,一天放学时间已到,班上谭辰小朋友的家人还没来接他,他便对我们说:“老师,等我回去后,看我怎么收拾我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一句话时,我们顿感诧异,等家长来孩子时,我们和家长一起抓住了这一教育的契机。通过 “小老鼠波波离家出走”这一故事的讲述,让该幼儿意识到父母把自己养大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并在交流讨论后从中初步萌发出尊敬父母、爱父母的情感。 3、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意义很大。通过这些体验能让我们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与人和睦相处,能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同时也能让自己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好,心智越来越成熟和稳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12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