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说课稿,第1张

#三年级# 导语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说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内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

 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

 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四、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质疑解疑。第二课时: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由学会听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研究课文作好铺垫,也能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运用“读——划——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投影出示练习题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唧唧的叫着,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一下水面。

 ①按课文内容说一说

 ②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4)指导背诵,强化记忆。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辨析“几痕”和“几根”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两组线上分别添上几笔,利用板书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质疑问难

 总结全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八)拓展延伸

 自由创作《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自由创作一张春景图,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出来。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燕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燕子》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尽管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但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知识目标)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能力目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三、说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

 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情感,在合作中发现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精彩炫我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中在网上搜集的有关于燕子的,并简单概括一下你展示的这张中燕子的形态和特点。这一环节可以刺激孩子对网上搜集资料增添兴趣,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视频,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中标注出来。”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雨、风、柳丝、草、叶、花、)

 “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设计意图: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2、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中哪个自然段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教师跟进板书。

 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那个地方可以读的更可爱的?学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请学生朗读的同时,根据学生朗读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的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三)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

 学习第三小节的要求是:

 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从燕子“唧唧”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展示问题答案的同时,教师跟进板书(飞行美:快)。

 学习第四小节的要求是:

 ①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②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教师跟进板书(停歇美:五线谱)

 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

 例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1)关键词:斜着掠过

 (2)换词理解,将词语放到句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3)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4)再读第三、四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教师跟进板书(动静结合)。

 (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五)扩展延伸,自由创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举一反三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

 积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优美词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积累,引以至用)

 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展示。(与感悟相结合,文即是画,画也成文。)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整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形式,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燕子》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燕子》说课稿。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让学生对本文的主角“燕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它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然后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知情况。

 第三环节:

 学习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的作用。

你的论述歌曲燕子的情感表达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论文写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收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问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做认真的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书全文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竭力产生创见,要眼、手、脑并用,要发挥想象力,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新的创造。

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 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这是作者遣词造句准确、形象的表现。

《新华字典》以“根”、“条”、“道”等条中都有量词的注解,是指长条形的东西。如:一根麻绳,一条河,两道红线,等等。但是,这些东西是明显可见的,而课文中的“几痕细线”是指远处模糊不清的电线,看过去好像只看到电线的一些痕迹一样。

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彩色图画:嫩蓝的天空中有几道隐约可见、似有似无的痕迹,上面还有几个小黑点,很像是“正待演奏的曲谱”。课文用了“几痕”这个朴实无华又富有形象性的词语,在插图中再配以嫩蓝的天空来映衬,这就给春天的大自然增添了新意和生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燕子》是近现代文人席慕容所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是作者对燕子的美好怀念,也是对自己童年时期的怀念。

这是一段平淡素朴的生命记忆,一支幽远缠绵的抒情小曲,一种纯真且深沉的心灵探索。掩卷静思,除了品味那绵长的余韵,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叙事散文所独有的精彩与魅力。

作者讲述的两段往事本算不上什么故事。第一件事只是尘封于记忆深处的一张发黄的照片:一个初中的孩子,无法理解父亲的失落和懊丧。因为,在那“长城外,古道边”的淡淡愁绪之中,沉积着父亲全部的人生体验--不单单是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怀乡自然是其中最深郁的、最敏感的情结。

于是,作者只好“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不知如何是好”。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镜头,为我们解读第二件往事留下了一条伏线。

那时,她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有了“外婆歌里唱的"而"我没有见过的燕子”。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她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唱着这首歌,唱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也唱给了自己的外婆。至此,我们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叙事中的象征与寄寓。正是这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将情感的潜流引导出文意的表面,使平淡的生活琐事沉重起来,丰厚起来。

那么,是什么样的情思萦绕在作者的心中甚至隐约回荡在从外婆、父亲到孩子四代人几十年的生活空间之中是剪不断的往昔,是理不清的乡愁。

因而,当燕子变成“乌秋”而飞走的时候,作者“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于是,才有了文章结尾的深刻追思。

参考资料:

——燕子

1 关于描写燕子喂食的诗句

关于描写燕子喂食的诗句 1关于燕子喂小燕子的诗句

《钱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扩展资料:

《钱塘湖春行》创作背景及赏析: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钱塘湖春行》

2关于描写燕子的诗句

燕子楼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岑参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苏溪亭 唐戴叔伦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即事 唐杜甫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十二月一日三首 唐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水槛遣心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宫词 唐韩偓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 疏雨 唐韩偓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拟意 唐李商隐 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自喜 唐李商隐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忆汉月 唐李绅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孟浩然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插田歌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春寄尚颜 唐齐己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唐苏颋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凰。 幽轩 唐欧阳玭 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

登凤凰台二首 唐殷尧藩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月暗 唐元稹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唐张谔 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

3描写燕子的诗句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归燕

唐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双燕

唐杜甫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村舍燕

唐杜牧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4描写燕子的诗句

《绝句漫兴九首》描写燕子扰人的情景:“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一二句写燕子熟门熟路,频频来访,“故”字暗示出来者不善,别有用心。三四两句写飞燕添愁惹恨,频频扰人,筑巢衔泥,点污琴书,追捕飞虫,打着主人。

这飞舞的燕子筑巢托身则罢,还要如此肆无忌惮,扰人欺人,简直可恶!其实透过这种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我们不也体察到了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吗?另一首诗《燕子来舟中作》则一反这种落井下石欺人太甚的形象,把燕子写得缠绵多情,善解人意。“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首联人燕对举,诗人漂泊转徙,居无定所,燕子衔泥筑巢,两度翻新。人与燕,如陌路重逢,感慨良多。

中间四句诗人将心比心,怜悯燕子,也悲叹自身。可怜的小燕子啊,你我曾是故园旧知,何以今日形同陌路,满目疑惑,莫非主人的孤独衰老?抑或故园的荒芜破败?天宽地阔,你竟然居无定所,四处为家,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结尾两句落笔飞燕,安慰人心。

孤单弱小的燕子啊,你竟然飞临孤舟,歇息船樯,刚和我聊了几句,又匆匆飞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感动得我老泪纵横啊!全诗捕捉细节,极写漂泊动荡之忧思。人燕对视,互诉衷曲,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凄楚悲怆,感人肺腑。

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诗人的茫茫身世啊。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则有别于以上两首诗的悲哀、烦恼的情调,借燕子表达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二句大处落笔,着色绘光,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的初春图景;三四两句则捕捉细节,动静勾勒,别具情趣。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正相依相偎地静睡,恬适安详。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5描写燕子归家的诗句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怀念东鲁寄居处,太白金陵赋诗篇。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6关于燕子的诗句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

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7描写燕子的诗句思念

1、《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2、《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3、《新燕》

唐·成彦雄

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4、《归燕》

唐·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8关于燕子的诗句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在中国诗歌中,燕子是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

(1)怀旧的燕子。作为眷恋故居的意象出现,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怀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这首诗以后,“王谢堂前燕”便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个怀旧符号了。

(2)春的女儿。中国诗人尤其善于把燕子和春天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就有一首是专门写春天的燕子的拟古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爱情的象征。尤其是成双成对、双栖又双飞的燕子,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人们也借此表达爱情的悲与欢。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去年春恨于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2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