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灯笼》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怎样理解《灯笼》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第1张

《灯笼》这篇文章结构严谨,使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大量使用方言,地方色彩浓郁,感情丰富,是我们学习散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写作特色

(1)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

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2)以散文笔法行文,自由随意。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人文,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进而表达自己的报国志愿。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作者的“灯笼缘”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⑪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93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