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情绪是一种社会化情绪,是网民在网络互动和传播途径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情绪体验。网民情绪是围绕公共事件,在个体情绪表达基础上,通过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互动传播、相互影响形成的共同情绪体验,它将个体情绪的多样性以及群体的社会化情绪体验融合在一起。
面对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驾护航,及时收集与分析网民的情绪是政府做出正确决策和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前提。
网民情绪的分类:
网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文字、、表情、数字、音视频等来表达情绪观点。从表现内容上看,内容可能存在区别,情绪特征却似有共同性,如焦虑、愤怒等是跨越阶层、年龄界限的普遍网络情绪。
网民情绪无论是积极、消极或中性,其情绪掩盖下表达的都是一种诉求,具体可分为情感诉求、利益诉求、社会公正诉求、政治诉求四大层次。
①情感诉求是最低层级的诉求层次,该诉求下,有两种情形,一是网民矛头并不指向事件是否被解决,而是单纯的发泄内心情绪。二是希望自己的态度可以得到响应,期待被诉求的相关官方,能给弱者网民说法。
②利益诉求往往是舆情关键点,是最为复杂、最有难度的。利益诉求不仅仅期待“情感”得到回应,更期待实质问题得以解决。
③社会公正诉求,这类诉求是在具体舆情事件的基础上,同时又超越了具体事件,具有社会化的普遍性。利益输送、官商勾结、损害公共利益等诸多不公,在舆情事件中都可以找到影子。舆情事件一旦处置失当,不但与网民无法达成共识,而且有可能在更大层面上刺激社会情绪,进而导致舆情事件的无序发酵。
④政治诉求是最高层次的诉求,是网民希望行使权力、参与规则制定的体现。信息公开、权力问责等诉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已经从早期的网络论坛、即时传讯等发展为新时期的微博、微信、空间动态等,这些新媒体平台为高校师生传播信息、发表言论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渠道,同时,网络舆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高校舆情监控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新媒体已经密不可分,新媒体为高校师生沟通与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成为校园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各种网络舆论所组成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关键性因素:主体、对象、本体、媒介及过程,重视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应急机制,引导高校网络舆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累计调查问卷323份,收回323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6471%,女生3529%,一年级3158%,二年级4365%,三年级192%,四年级557%,调查涵盖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兼顾到了不同学科门类学生。
二、对网络舆情主体的认知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一定时间和网络空间内,对自己关心的事情,尤其是社会热点、焦点等问题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以及意见的总和[1,2];调查显示,919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 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表现出同质性,其态度、观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极性。
三、 对网络舆情对象的认知
大学生最受关注的网络舆情类型是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文体娱乐资讯和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事务等。舆情的对象是指能够引起大家共同兴趣的社会事件,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热点事件。对于热点事件,656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资讯的可信性一般,5077%大学生表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了解事情经过,并持有自己的观点,只有124%的大学生表示从不关注;6285%的大学生表示对热点事件在网络上评论的现象,存在较大问题,应加以管制;超过40%的大学生比较相信热点事件的专家解读和网络谣言的官方辟谣。
四、对网络舆情本体的认知
网络舆情的本体是指网民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等的总和。调查显示只有2786%的大学生比较愿意评论,195%的大学生比较愿意转发网络热点事件,其中只有3684%经过思考后,转发想法相同的观点;但超过40%的大学生比较愿意 “围观”网络热点事件,不做评论及转发,超过60%的大学生比较愿意与同学谈论网络热点事件;4149%的大学生表示网络的评论价值观有较小影响;超过50%大学生出于猎奇心理和发泄个人情绪而响应网络号召。
五、对网络舆情媒介的认知
媒介是指主体对热点事件发表意见时借助的媒介。调查显示,超过85%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手机和电脑网络,在获取网络资讯的渠道中,超过70%的大学生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如腾讯、新浪等)和社交类平台(如微信、微博、博客等)。互联网既可以提供个人传达信息、发表看法,又是一个可以相互讨论的主体空间。
六、对网络舆情过程的认知
过程主要是指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致包含发生期、扩散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它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舆情的爆发需要一定的触点和条件,这些触点和条件既影响了舆情的形成,也影响着其周期的长短。
网络舆情是双刃剑,一方面,客观公正的舆情信息会推动社会的进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形成和谐稳定高校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消极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3]。本文从舆情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即主体、对象、本体、媒介及过程的角度描述了影响舆情生成、演变的因素,只有加强研究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舆情的认知才能为下一阶段的预警作出正确判断。
1、开放性。与传统媒体舆论准入门槛高,受控制程度强的特点不同,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在网络上自由的获取信息、发布评论,并且可以关注、转发互联网上拥有的任何信息,可以任意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以及价值观。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2、广泛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互联网必然具有广泛性,广泛性既包括参与者的广泛,也包括参与内容的广泛。与传统媒体话语权掌握在社会精英阶层不同,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参与者中既有市井百姓,也有专家学者等社会精英,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时,公众在互联网上关注的内容极其广泛,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任意内容进行关注和评论,并且一旦出现热点话题或者敏感事件,往往都争相关注,由于人数众多,短期内就能形成巨大的集体舆论效应。
3、非理性。网络舆论带有很强的情绪化特征,网络舆论是一种民意,而民意自古以来就是非理性的。网络舆论的匿名性,使得网民不再受到束缚和羁绊,可以“零风险”实现言论自由,网民难免“随性而舆”。就关注的案件类型来看,网民更愿意关注贫富纠纷型、官民纠纷型、社会公益型、判决不公型、错案型的案件,而对这些类型的案件往往犹如“感同身受”,带有强烈的社会情绪,并经常伴随着过激的言论,将社会情绪带入到了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评论当中。
4、真实性。网络的虚拟性和“零风险”必然出现虚假的网络舆论,出现网络炒作和网络诋毁事件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伴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网络领袖”和“网络水军”一族逐渐崛起,在利益的驱使之下“网络黑社会”也悄然滋生,他们通过有“网络枪手”之称的“网络水军”到处发帖,制造网上舆论,网络舆论的真实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5、时效性。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随着手机成为大陆网民第一大互联网终端设备,更增强了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网络舆论具有了极强的时效性。针对一个事件,网民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了解到相关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数以万计的点击量和跟帖评论,从而引发“蝴蝶效应”,个体意见迅速汇集成公众舆论,进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声势。
6、随意性。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世界,给所有人提供了发表意见和参政议事的便利。在这里,无须身份审核,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有选择接受信息的自由。人们可以轻易跨越自己所属的领域边界,在家里、在办公室、在网吧等任何一个有网络的地方,自由随意地“公开喊话”或是“发起攻击”。由于网络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如九江中院打击黑社会反遭抹黑,被称收取“黑钱”。还有一些网民随意依据“媒介化的事实”作出判断,有时难免存在偏差。
7、放大性。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在互联网上,网民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达到“一呼百万应”的效果。
8、突发性。网络舆论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可以立即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9、难控性。相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络舆论可以想方设法绕开各种障碍进行传播,网络管理者也不可能对网上的言论逐一进行复查和考据。网络舆论的传播同样遵循人际间的六度传播原则,即任何网络舆论,平均只要经过六个网民,就可到达任何一个网民。“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3个小时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这都从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网络舆论的难控性。而任何一点言辞上的偏差或解释上的不到位,都可能引起网民的不满,甚至给“网络推手”以把柄,发动庞大的“网络水军”群起而攻之,将事情推到极致。
舆论是把双刃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用好舆论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个人网络言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舆论这把双刃剑也愈加锋利。舆论的导索一旦点燃,其威力将是不可想象的。
在唐山打人事件被曝光后,无数网民为此愤慨纷纷转发评论,在几小时的舆论发酵后便登顶热搜,甚至惊动公安部出面表态回应。正是在这种巨大舆论的推动下,更多的黑恶势力被揭露曝光,将罪犯绳之以法。
当然舆论可以揭露社会的问题惩恶扬善,也能够轻易摧毁一个无辜者的心理防线。
上海女子求助小哥为其父亲送菜,女子被小哥的善良和真心所打动为其转账200元,并在网上发文称赞小哥。在上海那个环境艰巨负面情绪弥漫的时刻,这件事就像穿过乌云的光照亮了我们。这个善良温馨的故事,本该就到此结束了,可谁料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网络中,竟有人挑剔说女子小费给少了。随着舆论的发酵,更多的看客加入其中,你一嘴我一句。终于女子在疫情中本就脆弱的心灵彻底崩溃了,最后选择坠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种痛心疾首的案件已经不是个例了。一旦舆论的车头偏离了正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变得尤为重要,而舆论的引导管制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方面:加强网络立法,推进相关规定实施。
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指尖之恶”绝不姑息。在今年的两会当中,就曾提起对网络暴力的专项立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今的相关法律还是不够全面完善。毕竟上海女子跳楼的那些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网络平台方面:加强网络监管,把错误的舆论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抖音,微博等等这些网络平台。同样应该尽到相应的责任,热点事件的舆论多关注,该删的评论迅速点,该封禁的账号果断点。把不当言论扼杀在摇篮中。
网民方面:客观理智评价,不做网暴推手
作为网民的我们,也应当注意。在事情缘由还不够清晰时,切忌跟风评论。更不要做键盘侠鸡蛋里挑骨头,无端指责他人。
当然,对于那些痛心疾首的网暴评论,我们也应当反驳回去。或许我们的一句反驳就能挽救一个无辜者的生命。
网络突发事件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关注和传播性,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时效性,及时吸引网民关注,获取流量,经常做未经核实的、片面的报道,这些媒体本身具有庞大的粉丝数量和一定的网络影响力。而这些未经核实的舆情信息一旦曝光,就会吸引网民的关注,自发转载并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突发。那么,相关单位如何处理网络突发舆情事件?下面迅推客传媒为大家详细解答,危机处置的四大原则。
互联网涉警网络舆情具备下列关键特性:
涉警网络舆情有四个特性:涉警信息内容具备丰富性、散播与危害的明显长期性、特性上的客观实在性和行为主体的选择性、内容负多正少得不对称性。
科学研究解决和处理网络舆情要坚持不懈四项基本原则:
一、以诚相待应对,忌掩盖躲避。
科学研究解决网络舆情,主要的是态度端正,以诚相待以对。要了解一味地掩盖躲避压根无利于局势平复,乃至反倒会加重局势恶变。显而易见,以诚相待应对比逃避掩盖要聪明得多。要勇于解决来源于网络舆情的各种各样挑战,保证以真心实意的相貌观人,只能坦诚相待,才可以获得群众的了解和信赖。
二、勇承担责任,忌辩驳辩解。
作为承担责任的党建品牌形象,体民意,解民愁本是本身重要职责。在网络舆情产生后,不但要坦诚相见、求真务实地发布客观事实状况,并且应当信守承诺,绝不允许推脱岗位职责。
三、应急方案,忌防御力失察。
“一切,预则立,君子和而不同”,网络舆情危机的解决也是如此。要防患于未然,事前利用舆情监测平台制订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方案,绝不允许只做事后诸葛。那样,网络舆情危机产生后,就能马上起动应急方案,在最短期内处理危机,和稀泥。
四、会话相通,忌消沉操纵
有抑制,就会有抵抗,许多情况下对社会舆论的消沉操纵通常不可以见效。客观事实也证实,根据公平会话的方法来与互联网群众沟通交流相通,比操纵网络舆情要合理得多。多与网友、群众及其新闻媒体开展有效的沟通和疏通,才能做到真正做到回应事。
针对网络舆情,企业或个人还需要建立长期维护机制,持续提供正面信息,增加正面曝光,让公众更加了解企业或个人的品牌形象。为此,企业或个人可以在日常经营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建立起稳定的信赖关系。
情绪化传播的特点容易做舆论引导,如今我们身处以信息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环境,人们不仅从网络里获取信息,还将获取的信息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交流模式,各种信息接踵而来。但是逐渐发现,一些不良信息、不真实言论的网络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对当事人的缺陷、丑陋、尴尬之处探寻传播的兴趣过于关注,就如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斯所言,“我们的网络世界如今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阴暗的东西上,比如,快速传播他人尴尬,夸大他人缺陷等等”。①揭开他人隐私,放大别人缺陷,甚而演变成欺凌与审判,让我们不得不为之警醒。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分析这一现象,是本文探究的议题。
一、网络情绪化传播现象
谈到网络情绪化传播不得不说一个案例,莱温斯基和克林顿“拉链门”事件。一个是白宫实习生,一个是美国前总统,两人产生了一段办公室恋情,莱温斯基向自己的好友崔普透露与总统交往的内容,电话被好友秘密录音,还将录音交给了检察官。于是一起桃色新闻调查轰动了整个美国,更是轰动了整个互联网,一种“情绪性舆论”蔓延整个网络,莱温斯基成为全世界公开羞辱的对象,被公开羞辱对个人而言代价很大。
二、心理暴力与大众传播
互联网还没问世之前,大众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互联网的到来推动了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给大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之旅,从传统媒体传播单向性强的特点演变到多向互动极强的新媒体传播。日本传播学者清水几太郎认为,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现在社会是一个由“大量复制的信息”支配着的社会,大众媒介不管出于盈利也好还是宣传也罢,将广大受众淹没于表层信息的“洪水”之中,使其丧失了对公众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大众传播对于现代人来说类似于一种“心理暴力”。②互联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非理性的信息传播,受众必须要保持自我净化能力,理性地看待网络信息,而非被网络牵着鼻子走。
三、受众心理和传播行为研究
(一)从使用满足到受众传播心理研究。在网络环境中,受众参与公共事件比较突出的心理有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和表现心理。有时总是乐于接受新奇的、反常的、罕见的信息,而在接触信息并且传播的过程中又希望被认同,不被群体排除在外,于是总是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进而使得群体影响由压力变为动力;另一方面,受众个体在群体前总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当自己的意见与群体保持一致时这种欲望更为强烈,希望得到群体的支持或赞赏,显示出一种“夸示动机”。基于这三点,受众在新媒体圈层的活动显得游刃有余,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佐证这一观点再合适不过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的使用更为频繁,媒介类型也更为多元。网络受众,也就是网民们的一些表现也是在这一框架之下,比如一些网民喜欢在微博上发言,或是开通自己的博客,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自己的情感通过互联网而得到了宣泄和抒发,如若是能得到“粉丝”的青睐,那在感情上就得到了共鸣和满足,这比一个人独自在家写写日记,无人问津自己的心情要有存在感得多。再举例来说,一些网民喜欢在论坛上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传视频,发自己的美照,晒出自己的个性,通过使用网络来引起他人关注,满足表现欲望,将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从而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构建自我形象。(二)从沉默的螺旋到舆论的产生。何为舆论,“大家都在说的就是舆论”,是“能够公开的大家的意见”,这里的大家指的就是公众,也可以理解为网络受众,强调能够公开就是指言论有支持的人群,与之唱反调就会被孤立,就有遭受制裁的危险。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公众事件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网络生活中占优势的“多数意见”在这场博弈中胜出,这种多数意见就是“舆论”。公众事件中有意见领袖发声,或是有了舆论的引导,受众关注的事件信息点就会集中于一处,另一方面,媒介可以通过对报道议题的选择和报道数量的集中,来影响受众对具体事件的关注度,所以绝不能孤立地看待公众和媒介,他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四、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当好把关人“非理性谩骂,群体攻击,盲从冲动”等等网络舆论问题都属于网络“心理暴力”的发泄,网络舆论引导不力和相关网络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是引发网络舆论问题的最大原因。错误的舆论意见会使舆论导向发生偏离,网络舆论问题随之而来。“把关人”可以是有影响力的意见引导者、政府宣传部门、公共行政部门、有影响力的媒体等,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谣言、羞辱言论,传播的公信力要高于普通公众。公共行政部门一向都是通过对传统媒体的监控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从而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但是这样的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媒体网络。以往的处理是把某些信息过滤了再公之于众,于公众来说,这些信息是隔着一块“毛玻璃”的,会失去主动选择接受信息的权利。然而新媒体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公开和“草根化”,更加强调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一味地采取陈旧的模式不创新,还是继用对负面信息封锁、删除,只会愈加引起公众的反感和不信任,当然舆论引导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谣言止于公开”如若没有第一时间内在公众平台上将事实澄清,将受众的观点扭转,那么谣言与羞辱的原液持续发酵会一发不可收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新媒体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察制度设立并未完善,受众观点及言论的审查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审核后进行反馈和传播,所以监管部门或是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做好“把关”工作,第一,加强对互联网平台运营的管理和提高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准入门槛以提升互联网平台综合素质。第二,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互联网正常良好的运行。第三,公共行政部门需要打破以往固化的观念,推成出新,找到一条引导舆论的新道路,既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也达到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的目的。结语针对网络情绪化传播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深刻揭示心理暴力在互联网传播的原因。刺激和助长网络心理暴力的因素极为复杂,不能简单概括而论。减少乃至杜绝新媒体下的情绪化传播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正确的舆论引导,更加需要的是受众自律,需要受众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以此保证网络良好地运行和健康地发展。
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突发的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一是网络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网络舆情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师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因此,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并切实关注广大师生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虽然合理但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高校应敢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办事高效的良好形象。要以校园网为平台,加强网上论坛建设,探索和实施校务公开,主动与师生网上互动交流,实时回答师生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分析与甄别机制。网络上的信息涉及学校工作和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博客、骂客、播客、晒客等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与空间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聚合性。网络中任何一个角落出现的不良信息,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校声誉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对校园网络舆情,应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与甄别,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趋势。要加强学校内IP地址的管理,建立起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和用户实名信息登记制度,保证所有网络活动信息能够准确实现“溯前追查”,准确把握校园内外网络整体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三是管理与引导机制。大学生群体具有智力趋向成熟但易偏激、自尊性强但易形成逆反心理、情感丰富但波动大等心理特点,社会与校园矛盾、学习与就业压力、个人意见或虚假信息的扩展、偶然性事件的发生、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等都可能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与舆情危机。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机制。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讲求公德,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其次,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主动撰写帖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流话题,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四是预警机制。出现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原因是复杂的,有时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就能够及时地对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态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为及时了解高校舆情信息,并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及时做出分析和应急反应,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做好校园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
五是应急处置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可以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非流程化的决策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可以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沉稳地应对事件,消除影响,减轻危害。二要建立网络管理的应急预案,遇有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即时封堵和删除恶性信息,迅速消除影响;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三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的知情权。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高校的责任感,赢得师生的信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