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隔离到底是个啥?

情感隔离到底是个啥?,第1张

这个词跳入我的生活近一个月了,一个事情的处理我并不知道我是情感隔离的,被点破的时候我简直难以置信+难以接受!后来我反思了很久,似乎是明白了怎么回事。但是我并不知道我这么做,隔离了情感的背后我在保护什么呢?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啥是情感隔离?情感隔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是指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或遭受重大的情感创伤,再或者情感卷入很深、难以自拔和感到非常痛苦之后,采用忽视、压抑和隔离自己情感的方式减轻痛苦。人,就是因为有情有义才称之为人,可是这些情和义可能会带来焦虑,为了减轻焦虑带来的痛苦,我们才要去隔离,为了能更好的活着。

分为两种,一种是觉察不到自己的情感,另一种是觉察不到别人的情感,也就是缺乏共情能力。第二种,觉察不到别人的情感,缺乏共情能力。学了心理学有了一点点的意识后,有没有刻意去共情的时候呢?刻意的共情能不能不算情感隔离呢?这个问题很傻对吧,既然是刻意就不是真心的,我这么问的时候是在隔离情感还是隔离智商呢?

汤圆今天下午去找姐姐(我弟弟家孩子)玩,一直晚饭我去接她还不愿意回来,约定好再玩10分钟就跟我回家,我就坐在来等着她。到了十分钟,两个小孩还玩的起劲呢,被我一声一声的催着赶紧走。

“妈妈我还要再玩十分钟”

"不行,我们已经约定好了”

“就不嘛,那再玩5分钟”

“不行 ,约定好的事情不能改变”,我站在门口很不耐烦的看着她。

看到我坚决的态度,姐姐也不开心了,汤圆嘟着嘴巴磨磨唧唧的向我走来,走到一半转身回去要跟姐姐说点什么,姐姐一下把门关上了,汤圆显然被着突然的举动惊着了,停了一下下马上向我跑过来,我蹲下来接着她“没事宝贝,姐姐不想让你走有点难过,安静一会就好了”,本来没什么动静的她“哇”的一声哭出来了“我讨厌你,讨厌你,不要说话”,然后往我怀里猛地一趴,我差点向后倒在地上,我忍着心里的火气(本来等的就不耐烦了,现在想来可能是自己所谓的共情失败了比较恼火吧)“自己站好去穿鞋子”,她非要我抱着,“不抱,自己走”。

我觉察到她的情感了嘛?她没想到一向疼爱嫌让她的姐姐关了门,孩子的自恋思维会觉得是不是我让我姐姐不高兴了,心里很委屈的找妈妈要一个抱抱,我张嘴就是以共情的名义讲道理,把孩子那个自尊给捅破了,所以她说讨厌我,让我不要说话了。换位思考,你被好朋友关在门外了,正在伤心,听见旁边的人告诉你“她心情不好让她安静一会吧”,原来旁边有个人看到我被关在门外了,会不会觉得下不来台。当然,这是以我的视角来杜撰了孩子的心理,是我认为的事实。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我所谓的共情并不成功。刻意的共情,是做作,是典型的自恋行为。

其实,我只要把她抱在怀里,让她靠一会,比说千言万语都管用。

有些道理,好像听明白了,也只是好像,离得真正的明白,再到做到,还差得远呢。

1、 安全的治疗关系是任何创伤治疗的基础:创伤大多来自于人际关系,即人为的创伤,如犯罪等。中立的态度并不适合于治疗创伤,这和普通的心理治疗不同。

2、 症状的正常化(normalization of symptoms):告诉病人他的反应是神经心理学过程,会随着创伤的修复而自动消失。对急性创伤的病人解释一段时间后会有那些情绪反应和心身反应,让他有一个心理适应和准备时间,可以减少PTSD的发生。这一过程,即“心理教育”。

3、 重新获得控制感:PTSD患者对生活的控制感受损,尤其在急性期可能出现自控能力的损害。要在早期提供细致的帮助,无论这种帮助多么细小,以帮助病人重获控制感。例如让病人选择座位,选择是否关闭窗户,拉上窗帘等。

4、 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身体距离(distance - techniques),不可随意触摸患者以免诱发创伤回忆与恐惧体验。 最重要的是安全,提供和和创伤性情境完全相反的品质。

1、 给与必要的安全的信息。

2、 让病人感到他已经脱离了危险境地或可以克服现在的危机状况。

3、 让他感觉自己可以选择和控制与医生的接触。

4,与病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他可能引发的焦虑。

5,耐心与和蔼的态度。

6,不要让病人怀疑你的立场,让他确信你只是想帮助他。 1、 把权力交给病人。告诉患者“你付出很大的努力前来看心理医生,你正在做一些对自己好的事情。”

2、 促使病人关注自我,关注现实生活。

3、 让病人感到自己是正常的,可自控的。

4、 首先要做稳定化工作,让病人从惊恐中安定下来。 稳定化处理

与创伤情境相反的情境,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病人情绪舒缓下来,不同的患者需要的时间有很大差异。稳定化即帮助病人从应急状态中恢复,再观察病人有无能力来接受心理治疗。

躯体的稳定:可以通过躯体治疗技术,如有节奏的拍打膝盖或身体的某部分,让患者找到躯体感觉。有节制的放松指导,主要指医生语言要用平缓安抚的语调。对酗酒、吸毒者需要先做毒、酒的戒断治疗。

治疗关系的稳定:治疗师要给与病人稳定的感觉,不要随便取消预约,治疗时间医生要先在诊室内等候。

在初期阶段,建立成人间的关系,尤其对二型(慢性复合创伤)病人。如果病人把治疗师看作是父母,要和病人讨论这种扭曲的关系(创伤关系的移情。)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治疗师需要主动投入到治疗关系的发展中。

明确阐述治疗的目的。

给与必要的解释。

让病人获得控制感、自我责任感和自我照顾的能力。

不要试图成为拯救者。

帮助患者重新进行生活定向,学习新的生活技能。包括躯体伤残后重新开始生活。

社会关系的稳定:帮助患者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获社会资源。如果创伤来自于童年,病人可能很孤立,需要帮助病人建立社会网络,例如治疗小组等。如果病人的生活完全没有稳定的基础,例如难民,就需要首先帮助他们建立可以生存的环境,否则治疗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心理方面的稳定:抑郁焦虑严重的可以用药物治疗,躯体化症状明显的要先对症治疗,以便于患者有能力与医生沟通。

海丝讲解稳定化的重要性。

1、 两个反向的螺旋。Bad things and good things 病人往往有被坏的事情“吸进去”的感觉,我们要用好的事情,用相反的螺旋加以对抗。好的事情总是存在的,因为病人活到了现在。将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加以整合。

2、 只谈好的事情,让患者感觉好些,意识到生活中积极的方面。建立好的内在图像、内在感觉和身体感觉。

3、 反复考虑好的事情,好事情的螺旋就会逐渐扩大,而坏事情的螺旋会逐渐缩小。如果考虑好事情的过程中又想到了坏事情,没有关系,重新进入好事情的螺旋。

4、 考虑好事情之后,可以让病人在10点量表上评估现在的感受。10表示最糟糕的情况,而0表示没有不良情绪。

5、 稳定工作非常重要,可以防止病人的情绪进入我们无法控制的状态。在处理创伤的过程中要反复进行稳定。

创伤的暴露

视情况而定,对急性创伤的患者,在开始时要首先进行稳定工作而不要关注与创伤。如果病人直接开始谈论创伤事件,怎么办?

1, 向病人解释创伤治疗的过程,讲解大脑工作的方式。

2, 努力不去谈论创伤的细节,只谈谈如何应对创伤。

了解创伤的意义,

整合生活,重新定位。分化与重新整合。分化指分辨不同的信号,危险的或不危险的。

比如向患者解释分离症状的功能——一种生存策略(心理防御机制),这些策略有效的保护自己生存。给生活史中所有的事件以意义,将症状与生活相联系。 稳定化、治疗关系建立——分化、稳定(成长)、共同面对创伤、治疗关系——成长、区分、稳定、创伤工作、新的治疗关系。

1、 建立安全与信任感。

2、 营建宽松、成熟、开放、友好的气氛。

3、 挖掘或创造病人内心的保护、安全、舒适感。

4、 重新面对、理解和处理创伤过程

如何辨别是否完成了稳定工作?尝试,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进行尝试,如果感到病人无法耐受对创伤事件的处理,就回到稳定工作。

在咨询中提议让病人谈谈创伤事件,从病人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是否足够成熟可以讨论创伤了。这叫“探针技术”

治疗过程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医生与患者)一起治疗患者一个人的内在儿童。治疗过程中,患者不是一个将全力完全交给治疗师的儿童。治疗过程应当相信病人可以帮助自己。“你可以帮助你的内在儿童。”

童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院,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

PTSD与复杂性PTSD

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与代际创伤。

两个诊断系统 :美国的Dsm诊断系统与国际病学诊断标准ICD

2018年,国际病学诊断标准ICD-11创伤拿了进来。

心理创伤这个名词在中国普及,相信与汶川地震紧密相连。

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有关心理创伤的基本心理病理学概念。

创伤领域是个充满了争论的领域,尤其是对PTSD的诊断。譬如诊断标准中对创伤性事件的理解。PTSD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人类的脆弱性,而非坚韧性。

新的DSM第五版系统讲创伤分为:

1、创伤与压力相关障碍:

易激惹、睡眠障碍

2、解离障碍:

恍恍惚惚、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3、躯体症状与相关障碍:

躯体化的障碍

诊断标准 :A、B、C、D、E、F六类。

A、创伤性事件。

怎么定义创伤性事件?个体的差异性。普遍性与个性化的争论。

强调的是人类的 脆弱性 ,而非坚韧性。所以不要强调坚强性。

B、侵入性症状。闪回、噩梦。

C、回避。根本不去碰痛苦的事情。“我很正能量。”“我总是要看正性的。”

D、认知和心境的负性改变。

E、易激惹。

F、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

要看在哪个时期:童年期、青少年、中年危机、退休等

症状通常事件后前三个月开始,事件后立即出现,延迟表达。通常有急性应激发展而来。急性三天到一个月,持续一个月后叫PTSD。PTSD通常在三个月内恢复。超过12个月,超过20年,50年终身。

ICD 一11(2018、11)新诊断出台:单纯型(I型创伤。):三个月内恢复。复杂性PTSD(精神分析,叫了几十年的II型创伤)

一、创伤的实质。

(一)创伤的瞬间,受害者被压倒性的力量推到无助的境地。创伤性事件淹没了常规的让人体验到的控制感、情感连接和生命意义的照顾系统,并给人留下创伤性记忆。

三点:生命的照顾系统。

1、控制感:

反向形成的人有很强的欲望去控制别人。“我会不会疯了?”——

2、 情感的联结。Together。

3、生命的意义。

创伤是损伤或者摧毁了这三大系统。

(二)强迫性重复。

1、强迫性重复

这种记忆有“一种本能的倾向,要重复所记忆的内容。”只有当创伤的受害者重建那些被创伤破坏的处理信息的本能,为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发展出新的精神的“内在规划”时,创伤才能得到解决。

再呈现、再联结、再建构。

2、创伤记忆。

精神病学家玛迪·霍洛维兹假定了一个“完结原则。”这个原则认为“人类思想中具有处理新信息的本能,使得这些新信息能够适应自我和世界的规则。”这个“完结原则”能让人体验的到

弗洛伊德率先将这种难以理解又讨厌的现象称作强迫性重复。弗洛伊德在他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大部分时间重复的是些完全或潜在的痛苦记忆。发现重复导致创伤性受难的行为。患者有种强大的动力,似乎是为了避免痛苦,但通常会导致患者自己想要避免的事件再次发生。弗洛伊德认为强迫重复现象于与人的死亡本能相关,是受人走向死亡的本能驱动。可以说,弗洛伊德对于这种病人是很绝望和无能为力的。他发现了这种病理现象,因为那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他给出了这样令人绝望的解析。

3、重复和创伤的关系。

因为这种现象未予以一个可被广泛接纳的解析,这就导致后续专门的后继探索。

后继者们认为:

一个可能性是原来的创伤带来了伤害,留下的伤疤。

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裂纹,个体内在的不足,造成不可避免的特殊痛苦形式的重复。

这里就涉及到 创伤事件 和 人格缺陷 两个方面了。也就是说,同样的创伤性事件与事件本身和承受者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健全与否有关。

因此需要评估,然后如何工作?

重点人群:孤儿、失独老人、死亡者家属、与死亡者紧密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

普及的工作:像这次疫情涉及到的全体人员。

4、为什么要重复啊?

在弗洛伊德之后,学者们倾向于将创伤事件是否对人导致伤害,要看承受创伤事件的个体是否“超载”?这种必须“超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而被粉碎、被清除。即每次重复患者都潜意识的希望是对这种超载的卸载,或称为一种脱敏。患者为了重建被破坏的控制感,会去依附那种自己知道的魔鬼,患者对这种预先设想的魔鬼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哪怕这种方法是破坏性的,但会让患者感到能去控制。患者也可以在这种重复中寻求一种需要但丧失的关系等等。

——只有归因自己的(是我不好),才可能有掌控感

重复不是为了等死,而潜意识里边儿是为了修复。

创伤是一种动能,如果得到了修复,所以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通俗地讲,创伤的受害者都会将受难归结成自己不好,他们幻想如果我做的足够好,灾难就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像如此之坏的事情,如果我做的比别人要求我的更好,就不可能发生。”

因而他们一次一次的重复创伤情境,“使得那些不能记忆起的,不能进入记忆和感受能力心脏的被责难的过去事情复活。”期待的是我这次一定要做的比上次好。

——在治疗中一定要去谈感受。因为在创伤情境当中,是不能去感受的,因为要去战斗的。

强迫性重复似乎有两个方面。

(1)它是情感无能系统的核心。

(2)

5、什么是强迫性重复的驱动力?

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家保罗·拉塞尔将创伤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创伤的认知体验理解为强迫性重复的驱使力量。被重视的是“人为了修复伤害而需要得到感受的内容。”他将强迫性重复看作是:再现和掌握创伤时刻压倒性感受的尝试。主要的是恐怖、无助和愤怒、或者只是面对生存危险时简单而未分化的“肾上腺素冲击。”

所谓的吹哨人,就是那种高度敏感的。

再现一段创伤可能提供了一个重新掌握的机会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1980年,当创伤后应激障碍首次被引入到诊断手册当中时,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将创伤性事件描述为“超出常规人类体验的范畴之外。”

创伤性事件之所以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不是因为他们很少发生,而是因为他们颠覆了人类对生活的常规适应。

心理创伤通常的背景是“强烈的恐惧、无助,失控和被消灭的威胁”的感受。

——不可以贴标签,但可以进行一种心理教育。

在一战的时候,这些跟道德或恶魔联系在一起。这种疾病名称的出现,救了那些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毒症状可以分为三类。

我们称之为: 高唤起 、 闯入性 和 压缩 。高唤起反映了对危险持续的准备。闯入性反映了创伤时期留下的永久的印象。压缩反映了投降者麻木的反应。

强者要么是战斗,要么是逃跑。

弱者,压缩——僵住、冰冻、

儿童是弱者,是最接近动物的。很惊恐的时候就关闭了感受系统,当时没有感受。这样不被吓死。时间久了就成了症状,就是损伤。

闯入性:

在危险过去很长时间以后,受创伤的人会重新体验此事,就像它在现在仍然还在持续发生。他们不能恢复他们正常的生活过程,因为创伤会不断的打断他们的生活。就像时间就停在了创伤那一刻。创伤的时刻以一种异常的记忆形式被编码,醒觉时的闪回和睡眠时的噩梦会引起这种回忆,而这些回忆会带着对原始事件的强烈情感生动的重现。

flash back    鲜活的闪回。

压缩 。

这些意识的改变是压缩或麻木的核心。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第三大主要症状。某些无法逃避的危险情景不仅不会引起恐怖和愤怒,在这种压缩的状态下会引起疏离的平静,在这种状态中,恐怖,愤怒和痛苦似乎不存在了。事件的意识中仍然存在,但是患者的感觉是麻木或者扭曲的,部分感觉缺失,或者丧失了某些特定的感觉。时间感可能会改变,通常还伴有慢动作的感觉,而此时人的情感体验完全丧失了其在平常状态下与现实本质相连接的能力。

创伤性患者在  和麻木的两极之间摆荡。他们被困在强烈情绪的冲击、压倒性感受和没有任何感觉的贫瘠状态之间,比困在易激惹

三、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纯型和复杂型。

关于单纯形与负担性创伤的研究也促进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

单纯性创伤(I型创伤) 的特点包括:创伤或者说创伤事件可以发生在个体人生经历中的任何阶段,一般为一次性创伤或者创伤事件发生后创伤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三个月,还有一部分会发展成复杂性性创伤。

复杂性创伤(II型创伤) 的特点:创伤或者说创生之键,可以发生在个体人生历程中的任何阶段,但是大部分都发生在童年早期;一般为反复的、多次的、长期发生的创伤最为引人记创伤最为常见;对个体身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一般不能自愈,症状表现形式多样,且大多数个体表现出广泛的共病性。

ICD-11模型中PTSD包括反映三个症状的子集:(1)重新体验当前的创伤(Re),(2)回避创伤提示(AV),(3)持续的威胁感,表现为觉醒和过度警觉。这些症状将PTSD定义为一种反应,其特征是与特定创伤事件相关的某种程度的恐惧或惊恐

相比之下, CPTSD的症状包括PTSD的三个核心症子集状和另外三种界定为自我组织障碍(DSO)的症状:(1)情感性调节障碍(AD)、(2)负性自我概念(低自我概念)(NSC)、(3)人际关系碍(DR)。

在ICD-11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修订以后,许多研究者们开始聚焦于对这两个概念的研究与创伤性事件紧密相连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不难发现。临床发现有些慢性创伤后幸存者的症状不同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持续的焦虑、恐怖和惊恐也不同于一般性的焦虑障碍,他们很多的躯体主诉也不同于一般的心身障碍,他们的抑郁也不同于一般的抑郁,他们认同和相关生活的退化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格障碍,他们的精神病性症状也不同于精神分裂症。

他们的慢性创伤性环境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生中。精神科对这类患者的诊断似乎缺乏一种整合的能力,即是将他们的症状、人格缺陷、与他们长期的起自幼年的慢性创伤性环境相联系的能力。

他们可能会得到一堆的药物处理:有些用来处理头痛,,有些用来处理失眠,有些处理焦虑,有些处理抑郁,有些用来处理他们的精神病性障碍。但由于创伤的潜在问题没有被涉及,所有这些处理都不会有太大用处。当患者持续不快乐,治疗没有什么进展时,亲属也会十分疲惫,医者也万分沮丧,给患者一个带有轻蔑倾向的诊断就会成为迫切的选择。诸如边缘性人格障碍、躯体化障碍、多种人格障碍或更严重的精神病性障碍等等。

缺少一个精确和完整的诊断概念对于治疗有着严重的后果,因为患者当前症状和创伤经验的联系经常会被遗忘。将患者强行嵌入既有的诊断架构至少会导致对于患者当前问题的片面理解和治疗的碎片化

因而,近二十多年来,在欧美精神分析界和精神医

学界开始将上述这类患者用一个新的诊断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来概括。同时,为了区分起见,他们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称作Ⅰ型创伤,将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称作Ⅱ型创伤。(2018ICD-11已收录此病)

这类创伤表现如下特征:

1、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从几个月到几年)经历了暴力式的控制。如大型自然灾难、人质、战俘、集中营幸存者、一些宗教团体的幸存者,家庭暴力的幸存者、儿童期躯体虐待、口头虐待和性虐待的幸存者、有组织性剥削的幸存者。

2、情感调节的改变

持续的烦躁不安

慢性自杀的倾向和观念

自我伤害

爆炸式的或者极端自我抑制的愤怒(可能交替出现)

强迫性的或者极端自我抑制的性欲(可能交替出现)

3、意识状态的改变,包括:

(1)对创伤事件的失忆或者记忆增强

(2)短暂性的解离发作

(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

(4)再体验,或者是以侵入性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形式,或者是以先占性的沉默形式

4、自我知觉的改变,包括:

(1)无助感或者主动性的瘫痪

(2)羞耻感、罪恶感和自我责备

(3)污秽或者耻辱感

(4)感觉和他人完全不同(可能包括特殊感、绝对的孤独感、不相信任何人能够理解自己、非人类的认同)

5、对迫害者知觉的改变,包括:

(1)和迫害者关系的优先性(包括复仇的优先)

(2)非现实的认为迫害者拥有全部的力量

(3)理想化或者矛盾的态度

(4)特殊或者超自然关系的感觉

(4)接受迫害者的信念系统或者合理化迫害者

6、和他人关系的改变,包括

隔离和退缩

亲密关系的损坏

重复的寻求解救者(可能交替出现隔离和退缩)

持续的不信任

自我保护的重复失败

7、意义系统的改变,包括:

持续信仰的丧失

无希望感和绝望感

当我们看见一个患者带着如下不只一个诊断时如边缘性人格障碍、躯体化障碍、多种人格障碍等我们就要警惕患者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

这三种障碍的一个共同因素是他们都有着儿童创伤史。 所有这三种障碍都和高水平催眠易感性或者解离有关,所有这三种障碍在亲密关系上也有着共同的特征性的困难。

理解儿童期创伤在发展中的角色和在这些严重障碍中的角色能够影响治疗的各个方面。这种理解提供了形成一个协作性治疗联盟的基础,使幸存者对于过去事件的情感反应正常化和稳定化,幸存者认识到这些反应只是过去一些错误的适应。而且如果治疗师理解幸存者难以建立关系,并且倾向于重复成为受害者,就能有效的避免原初创伤在治疗关系中不知情地重新出现。

四、一种警示:对代际创伤的关注。

案例:

研究人员后来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仅会影响到第二代,甚至在第三代仍然有所表现。后面就出现隔代创伤,和历史创伤这些概念。历史创伤是隔代创伤的个例子。隔代创伤还有另一个表现形式:集体创伤( collective trauma)。总之隔代创伤,是从PTSD分出来大一个新的概念,含括着历史和集体创伤。

从第一代接受暴力,到他们转移暴力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一代一代无意识的转移暴力,为什么暴力都会转移到孩子身上而不是其他人身上

这是因为第一代受创伤的父母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哀悼周期。

创伤还有一个核心点:幸存者的内疚感。一些人自我惩罚,一些人服务到他人身上。

“当一个人能感受和认知苦难,这个苦难才是真正的痛苦。

当一个创伤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他或她的苦难,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些原始的防御

这个苦难将会专递给下一代。”

——( Wilfred Bion)比昂

《一个与六百万》

老师你好!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教学情景这里有些建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

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

老师们常常将情境教学频频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当前语

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学习中发现,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创设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实

效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要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创设,而

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却过分地关注了情境

的创设,过度追求花哨的教学形式和课堂上热闹的气氛,以至于分散了学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信息的干扰,导致难以把握学

习的目标。有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老师以动物王

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以这场动物比赛来串联整堂课的

教学内容。可是老师在执教中却只注重了这种形式,而将课文中的儿歌进

行了肢解,先引导学生了解是哪些动物参加比赛,然后出示课文中的六个

问句,了解比赛的具体项目,最后出示六个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赛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思路学下来,兜了大半圈还未进入正题,学生的兴趣早已被转

移,而到读书的时候是将课文生硬地分成问句和回答两个独立的内容读,

缺乏整体感。从而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违背了情境创设的初衷。在课堂

上,将形式和内容分裂开来的教学情境,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和无效。因此,在确定教学

目标之后,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

务。这样,才能让“情境”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创设情境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

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良好的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习热情得到高涨。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

心选择最有效的情境创设的方式。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

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引导

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本剧的排

练,选出各组的小导演,然后分组自选角色记台词,创造性地自编动作,

自备道具,最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展示。学生的表演兴致很高,为了演好

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记住了台词。接着在这次表演的基础上对

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拥有了各种表情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让学生续演这个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课本中的原故事情节,而这一次却

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导演想怎么导就可以怎么导,所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先是共同续编故事,然后就开始积极排练。各组设计的故事情节各有特点,

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获得人的表情后再次遇到红狐,它要回了自己的

包,并与红狐当面对质将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获

得人的表情后帮助那位曾经冤枉过它的老婆婆。在这两个情境的创设中,

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趣角色,首先是进行课本剧表演,然

后在课本剧表演的基础上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续演故事,大大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有滋有味地亲历学习过程,

使他们乐学爱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推着孩子不知不觉地、深入地进行到教学

的一个个进程中。因为情感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精神

世界。通过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声情并茂的场景,那些震撼

人心的氛围,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去感染孩子们的心灵。但是,有些老

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却忽视了一些小细节的处理,如:背景音乐的选

择问题,一篇介绍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典建筑的文章,却配上了一段抒情的

钢琴曲,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显得格格不入;针对故事情节设计的模拟主

人公对话,本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的

内心世界,但是由于教师自己情感不够投入,语言缺乏感染力,使得学生

情感体验不够;一段非常美的写景的片段,老师想通过自己配乐朗读创设

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想象美妙的画面,可是却忽视了自己课

前的朗读训练,读时语调生硬,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情境的

创设要关注细节,从细致入微处着手,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最大限度地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感染,使学习成为儿童心灵的追求。

四、根据知识板块来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情

景的创设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一种全新

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一语文学科理念。根据教学实践,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创设情景的做

法,我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的建构体系中,每个学段都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

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这五的版块来构建课程,这五大板块中每一块都需

要创设情景。为了论述方便,我就依照这五大板块来进行论述。

(一)创设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情境

汉字的教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母语”教学,具有其他外语教学不可

比拟的优越条件,孩子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大的识字情景,什么电视啊、

广告啊、商店啊就是现成的识字教学情景,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整合

这些资源,创设识字写字情境,使儿童逐步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适合

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创设阅读的教学情境

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的任务

就是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地阅读。因此教师要

引导学生“披文入景”

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

评价文本。使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文章的文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

入情入境,去品味、去感受、去领悟、去欣赏。

(三)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当前的作文可以说是师生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教师难教、学生感到

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事实上,学生生活圈子窄、阅历浅,平时积累得较

少。教师大可不必板着脸:今天我们上作文课,今天的作文是„„。这些

老生常谈的教学方式只会触动学生痛苦的神经,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灵

感”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按部就班,而要根据实际,善于抓住作

文机遇,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方感到有话可说。例如,

当学生正处在高压复习时,老师给他们搞题海战术,突然听到广播里通知

开会,会后教师返回教室,教室里肯定乱成一团,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不是

大发雷霆,责骂学生,而是抓住机遇引导学生,说说刚才亲眼所见、所想、

所感,我相信,这样的作文,一定是学生的真实感情,一定会写得情真意

切,感人致深,而不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之流了。

(四)创设口语交际的真实情境

口语交际是现代每个公民必备的能力。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情境的创

设更为重要,没有情境,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局外人,无法说,就算说了也

是词不达意,想法、感受跟说法完全剥离。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创设

真实情境,宛如在谈话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交流。

(五)综合性学习的情境创设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已打破了语文的封闭历史,使语文学习更加开放,

真正达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状态。教师更应利用这些特点,整合

学习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开放学习的主人。

综合学习不再是“纯语文”的事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它还体现

了语文听、说、读、写综合知识的整体发展。是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

合。学生必须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去发现、去探索,这是学语文的一

种境界、一种目的,成功的综合学习全面地反应了学生学生综合素养。教

师的设计就应该跳出语文,整合各学科、整合学生生活、社会各资源,成

为一个学习的海洋,让学生去畅游。

总之,创设情境是语文学科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教

育的需要,它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从而轻松、愉悦地学习,变学习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个成功的语文

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做好这份工作

若能带你带来帮助请采纳或点赞谢谢

很多人都说我是个好人,但是每一次恋爱我都真诚对待对方,却都没能开花结果,为什么他们要离开我呢?我无法将这些归结为遇人不淑,我想一定是我的性格有什么问题。恋爱时我总会把自己放到一个很低的位置,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一个人对待伴侣的方式往往暗示了其在幼年时被养育的状况。在成长早期,如果发展轨迹因创伤或灾难而改变,我们就会对负面体验产生易感性,以至于日后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主动”将自己再次置于有相同或类似痛苦的境遇中,从而迫使自己努力改变这种境遇,以换得更好的结果。例如,那些在童年时期有过被忽视、被虐待或缺少爱的体验的人,长大后他们的潜意识会促使他们爱上一个和父母(也可能是其他早期主要照看者)相似或相反的人,以此证明,自己能够改变过去的不好的经历,纠正童年的“错误”。

我们在和伴侣相处的时候会有一种比较熟悉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可能是我们在重复自己和父亲或母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会无意识地去寻找和自己父母有共同特点的人做伴侣,在伴侣身上重复我们和父母间互动关系模式。如果父母疏忽大意,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寻找忽视他们的人做伴侣;如果父母情感强烈,那么孩子通常也会寻求有着强烈情感的伴侣。

我们都有一种重复过去的重要关系的冲动,其中包括我们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丧失与痛苦,以及深埋心底的怨恨与愤怒。很多时候,我们所爱的人以及我们爱人的方式,皆是早期经历的重复。即使这种重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过去,试图掌控和改变那些已经发生的事。在重复过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重复过去的愤怒、耻辱或哀伤,或者重复过去反抗愤怒、耻辱与哀伤的方式。

为什么到头来受伤的总是自己?可能我们潜意识里在期盼这种受伤的情况发生。我们屡次将安全感寄托于他人身上,可能实际上就是想再次体验这种不安全感。因为已知的痛苦要好过未知,即使未知意味着某种更美好的事物。

02

为何你总是遇人不淑

为什么每当伴侣伤害我时,我总是开始自我怀疑或自我否定,好像自己不值得被爱?

为什么我喜欢的人总是要伤害我?为什么我总会被同一类人伤害,却又不断地被他们吸引?为什么我总是会压抑自己的需求,不自觉地讨好身边的人?

经历过多次情感失败后,蓦然回首,你是否突然发现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重蹈覆辙?每一段情感经历都像是在复制粘贴一样:总是爱上不该爱的人;一份感情总是以对方出轨而告终;总是无法对伴侣感到满意;即使在关系最甜蜜的时候也总感觉自己不配得到幸福的亲密关系;虽然伴侣对自己很好,可还是不相信自己能拥有一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换句话说,你的亲密关系好像受到了诅咒一般,总是以一种特定模式,重复进入不健康的关系,换了伴侣也无法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模式给你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但你仍然“舍不得”放弃和改变。

我们选择伴侣和对待伴侣的方式,常常会受到自己潜意识那些里隐藏的、未被满足的需要的影响。当我们处于亲密关系中时,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会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你在生命早期经常被忽视和冷落,那么进入亲密关系后,伴侣越是经常表现得不在意你,你就越可能体验到曾经的缺少被关注的失落感,潜意识中把对方当成童年的父母,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这时候,正常的爱恋和童年的经验叠加起来,你对伴侣的感觉可能会演变成更加炽热的“爱”和渴求。

有一位青年才俊,谈过三次刻骨铭心的恋爱,对象全部都很“苦命”:第一位患有忧郁症,自杀未遂;第二位患有“厌食暴食症”;第三位是已婚妇女,丈夫有婚外情,几乎每天都以泪洗面,生活在痛苦之中。

为什么他每次恋爱的对象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伤痛?为什么他总是被这样苦命的女人所吸引?

原来,在他8岁那年,他的父亲有了外遇,母亲为此得了抑郁症。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孩子,对所发生的一切无能为力,感到很无助,他既无法改变父亲出轨的事实,也无力治愈母亲的伤痛。他的潜意识总是带领他回到类似过去的情境中,希望借着自己的爱与努力,去医治这些心灵受伤的女性。

他想去拯救她们,实际上是在弥补自己幼年时不能帮助母亲的遗憾。当拯救她们之后他希望她们能够全心全意地爱他,把他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呵护与关爱加倍地给予他,让他寻回幼时失去的母爱。换句话说,他从未放弃过赢得母爱的愿望。他一次又一次渴望回到“母亲”身边,迫切想得到儿时“求而不得的爱”,但最终在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时感觉自己再次“被遗弃”。

我们总是无法抗拒“某一类人”对自己具有的一种奇特且非常强烈的吸引力。

我们所选择的伴侣,往往拥有某些自己极力否定的特征和属性。这些人很有可能和我们原生家庭中的某个成员非常相像。在现实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个和自己的父亲情感疏离的女孩,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个情感疏离的人做丈夫;拥有酒鬼父亲的女儿,会痛苦地发现自己总是被依赖酒精的男性所吸引;拥有抑郁母亲的儿子,可能会像飞蛾扑火一样被不快乐的女性所吸引。

我知道他是渣男,可是我还是很爱他,离不开他。其实他吸引我的,都是和我父亲身上相似的地方,后来我终于明白,最吸引我的往往是我最应该远离的。

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不停地渴望修复童年的“错误”却又总是无法实现。在看似单纯的寻找和留住那个“特定的人”的过程背后,有着我们难以察觉的心理需求。现在发生的事只不过是“旧事”重演而已。即使时过境迁,我们仍然容易因为情感的重现而沉溺在旧的行为模式中不能自拔,生命的能量因此而停滞或被卡住了。

别人能够伤害到我们,往往也跟我们自身有关,例如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未能发展出清楚的自我界限,渴望通过依附的关系来填补生命的空虚。当你发现自己正在进入一种自己并不愿意却又无法摆脱的“情感魔咒”时,请仔细想一想:和对方相处时你是否能够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感?如果你感到被控制、被侵犯,你是否有为自己设立界限并坚定地维持?

如果你总是遭遇情感挫败或是在关系中受伤,那么你需要适时停下来,好好地反思这些关系对自己的意义,审视自己有哪些基本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我们童年时受到的情感伤害、未被满足的需要,往往影响着我们后来的行为模式,长大后会努力想去弥补那些缺失。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的感情,很多时候跟小时候从父母身上体验到的情感是一样或类似的。当关系发生问题或是进入瓶颈时,我们往往会企图控制或摆脱被关系所激发的那些重现的情感,就好像要消除当初的痛苦一般。

背负创伤长大的人,更容易将过往糟糕的情感体验投射到亲密关系中,从而影响着关系的深入和维持。如果童年时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那么就会让成年后的我们依然陷在“流沙”中,苦苦挣扎,越陷越深。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内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将很容易重复类似的经历。这种爱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再次回到童年,以满足童年那些未能实现的愿望。

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可思议的情感,通常是因为那个人的某些言行举止或个性特质激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即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但是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原生家庭也几乎无法改变,所以,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过去。你是选择自暴自弃、对他人冷漠相待或封闭自己,还是选择在自我成长中自我疗愈,变得更爱自己,用爱让自己变得强大?

如果你总是用一种负面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童年经历,那么可能就会用一种歪曲的、功能不良的方式来加工所有信息,过度关注负面信息,忽略或根本不关注正面信息。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从成年期开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还肩负着另一个重大使命:去补救童年缺失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唯有正视并疗愈自己的过去,我们才能踏上重建内心的旅程。我们需要超越原生家庭的爱与痛,与过去的父母和解,然后找到那个能真正享受亲密关系中的幸福的自己。当你能够自足、欣赏与感恩自己的生命,自然就会吸引到比较成熟、也懂得爱你的伴侣。

因此,当婚姻出现危机时,我们不仅需要解决关系本身存在的问题,还要通过解决问题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并努力使自己得到成长。很多人在婚恋关系出现危机而寻求帮助时,通常会过多地关注他们是“继续在一起”还是要“分开”的决定,然而,真正的处理过程一般会涉及伴侣一方或双方的人格成长问题。在治疗中也常常发现,当夫妻一方或双方在生命早期曾有过心理创伤,要改善他们的关系通常耗时更久。

许多所谓“不幸的人”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同一个错误。真正让我们跌倒的往往并不是这些错误本身,而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意识到困扰我们内心的到底是什么,找出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了解自己对于爱和亲密关系的深层担忧,同时了解这种担忧是如何影响自己的,该如何替自己制造的痛苦负责。

童年经历对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经历还是负面的经历都可能影响个人的行为、情感和心理健康。童年经历中的创伤,尤其是忽视、虐待、家庭暴力、性侵和滥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一系列后果,例如:

1 自卑和焦虑: 过度的保护或忽视童年经验可能导致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并可能导致焦虑和恐惧。

2 心理障碍:通过童年经历的暴力行为、虐待、父母亲离异、亲人患病死亡等问题可能导致抑郁、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3 情感沮丧:童年中的负面经历可能使一个人失去判断力,而对人际关系和工作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孤独、沮丧和情绪低落。

4 对待他人的恶行:如果一个人曾受到暴力行为、虐待或其他类似事件的伤害,这个人可能会变成与过去同样的坏脾气的人,以此宣泄自己当时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因此,童年经历的阴影可以伴随一个人终身,但并不绝对。尽管童年经历可以是一个关键时期,但人们依然可以让自己做出改变,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专业的辅导来克服负面影响,提升个人的发展。幸运的是,条件环境和周遭关系的改善可以帮助一些人挽救他们的童年阴影,使他们更愉快、更健康、更充实的过完他们的余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2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