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在大学学习中国文学时,老师讲授的第一点就是“人文精神”,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一直牢记至今。 我的老师认为“人文”的关键是“以人为本”,而“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五四之魂”,通俗的说就是知识分子的“两个独立”,即“独立意志”、“独立思维”。 所以个人认为中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的表现,就是作家在作品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与其相应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鲁迅先生在《伤逝》中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路遥在《人生》中刻画的高加林在上城前后感情的微妙变化;叶蔚林在《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中对村人愚昧的冷峻的描写;张弦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对“把女儿当东西卖”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当然,还有像《红楼梦》中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深入描写,这些都是中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的表现。
读一些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至于国内外这就看你自己的兴趣了。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或者《十日谈》《基督山伯爵》《百年孤独》《玩偶之家》等。最后,也可以去读一读最近经常被推荐的一些书,比如《恋情的终结》《沙丘》系列,《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暗杀大师》系列等。
1前言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应试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和尊重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文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文性对语文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性,因而应充分利用人文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文性实际是一个外来物,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而《课程标准》里的教育理念则正突出了这点:(1)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3)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4)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繁难、封闭”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师层面
21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2 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3学生层面
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的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毋庸置疑,这里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将传统完全抛弃,一味地讲人文性。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中生的培养重心应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新课标下的语文最本质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使语文课堂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人文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媒体,获取人文知识可凭借视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再高明的命题手仅以试卷也考不出人们的人文精神,因为人的精神在纸上是“答”不出来的。所以人文知识不同于、更不等于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例如,有些大学生(甚至是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学了不少人文知识,却并不一定都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而有些识字不多的农民,没有读过像样的人文课程,却往往表现出真诚、正直、公道、正义、善良、利他等人文精神。这是因为,大学生学的是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如果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情感,没有转化为良好品德和善行,那就只能是口头上的知识而已;有些农民虽然没学过多少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却因为生长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里,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使他们具有了体现人文精神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当然,这并非说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就不重要、可有可无了;有了人文知识,就为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理性知识背景——此不待言;这里强调的是,人文知识一定要经过内化转变为人文素养,变为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乃至行动,也就是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的:“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见《品格——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新华文摘》2000年第11期)只有这样,才体现出知识孕育精神的真实意义,才显示出人文知识的真正价值。
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问题一:什么是自然情怀?什么是人文情怀? 自然是万物的母亲,她给予了人类生命;自然是美的化身,又显得那样神秘;自然又是无言的智者,她带给人类智慧。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思想感情,就是自然情怀。
比如,看到自然风景,你会觉得美,看一次,还想看,赞美了还要赞美,这就是自然情怀。
“人文”在词汇广义上讲,是指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
现在流行语的“人文情怀”是指,对某地区性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
问题二:人文情怀是什么意思? 您好!
“人文”在词汇广义上讲,
是指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 现在流行语的“人文
情怀”是指,对某地区性
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
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
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
问题三:用什么词形容人文情怀 琴心剑胆
问题四:满满的人文情怀表达何意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文”以“人”为本,“人”以“文”为内质。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和心灵等诸关系的调节而生发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生存文化等。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它既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
满满的人文情怀表达对某地区性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
问题五:什么叫人文情怀 应该就是说的就是一种高尚的、善良的、具有文学修养、具有高素质的情怀。
问题六:家国情怀 人文情怀 还有什么情怀 其实都可以喔~书店情怀啊,民国情怀啊,只要是喜欢的东西
问题七:靠什么培养人们的“人文情怀”? 大师到底是大师,看问题的功力、穿透力就是要比我等凡夫俗子高上不止一两个段位。 前些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在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等单位主办的“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的长篇演讲,猛烈抨击了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顽症”。首当其冲者便是在高中阶段施行了数十年大家都已习以为常甚至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文理科分科教学这一传统教学模式。 朱先生的观点是: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使得科技工作者人文情怀缺失,甚至这也是我国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先生在演讲中指出:“我们呼唤了诺贝尔奖多年,为什么总是呼唤不到?这涉及到高中文理分科,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说:“文理分科降低了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因为过早文理分科后,学习理科的学生就不再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会出现问题,对中国问题、人类问题、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等等社会问题就会很少去关注。” 很佩服朱 先生的快人快语,其演讲堪称单刀直入直言不讳。在反对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教学这方面,我坚定地站在朱 先生一边,因为既为“基础教育”,高中阶段规定开设的每一门课程每所学校都应当无条件地开好,每个学生都应当无选择地学好,在学科上“挑肥拣瘦”甚至“严重偏食”,只能导致知识上的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到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但朱 先生将“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分离”甚至“诺贝尔奖的缺失”等方面的责任都简单地归结到文理分科上,我觉得就未免有些主观武断了,似乎也夸大了中学文科教学的功用。我们的科学家“对人类问题、民族文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很少关注”,难道仅仅是由于高中阶段缺乏“历史、政治、地理的学习”,缺少“与思想家的对话”所致? 细读朱 先生的演讲稿,你会觉得与其说朱 先生是极力主张“取消中学阶段文理分科”,还不如说是在尽力推崇“强化中学阶段的文科教学”。因为他的那段演讲从头到尾都是在强调的中学阶段淡化文科学习的灾难性后果,至于文科学生(未来的文史哲政法工作者)因不学物理、化学、生物而缺乏“科学精神”(甚至必要的科学常识)的弊端和后果却是只字未提。朱 先生乃文学博士,偏爱文科这可以理解,但他在言谈中不经意流露出的重文轻理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他的这则演讲的信度和力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工作者(甚至包括每一个人)的“人文情怀”难道真的是靠高中阶段的那几本历史、政治、地理教科书就可以培养起来的吗?作为一个长年置身教育界、对教育现状颇有研究的专家,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觉得未免失之天真。我们还是对我们现行的数理化与政史地教材作一番比较吧,凭心而论,你觉得是前者还是后者更能给龚子们真正的知识?甚至更能开启和培养孩子的心智?前两天我读到一篇短文,是一位中年作家写的给孩子中学选科的经历。这位作家文中写道:“我三十多年前高中所学的数理化公式定理现在的中学生仍在学习、使用,可我读过的历史、政治其内容早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垃圾。学文学理,还用选择吗?”君不见我们的文科教材(尤其是政治、历史)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甚至前后内容龃龉观点相悖。政治书上,昨天计划经济是人类最完美的经济体制,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成了世间最完善的经济形式,甚至高一高二的教材都可以相互打架,政治老师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行;再说历史,什么时候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部真正的信史?什么时候能摘掉那些杀人如麻者“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什么>>
问题八:用什么词形容人文情怀 1七建 重大活动宣传用语 守秩序,建法治之城 讲卫生,建健康之城 护环境,建生态之城 有礼貌,建礼仪之城 重信用,建诚信之城 爱科学,建学习之城 献爱心,建友善之城 !
问题九:怎样解释"人文情怀"这个短语!! “人文”在词汇广义上讲,是指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现在流行语的“人文情怀”是指,对某地区性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
问题十:人文主义人文情怀。什么意思 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在自由民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新教或天主教的思想学派中都有人文主义的派别。甚至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今天可以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流式。那时的人文主义当然与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非常不一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出自《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人文关怀论》。书中描述:人文关怀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人文关怀论》全面系统探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全书直面冷漠怨恨、情感危机、体面劳动、消费主义、身体生态、心灵鸡汤、精神家园等当代中国人文实践问题,在人学、价值哲学和伦理学多学科融通中,围绕冷、道、人、情、爱、柔六个基本主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