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朦胧美。信,在这里已经完全幻化了。文如其人,信也如其人。一定是在读一位女性的信,她很可能就在水边,甚至戴着太阳眼(“额上动人的鳞片”)。那信一定是在谈游泳、沐浴之类的事情。赤裸的灯与温柔的信使诗人产生了天然的联想。镜中的水意境优雅,使如鱼得水的情绪更加趣味盎然。诗中的“笑”与“泡沫”妙不可言。全诗充满诗对一位女性的回忆与联想。
热爱生命》读后感
今天,我在家中读了一篇关于美国着名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这篇文章,通过一个淘金者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内遇难后,被朋友抛弃以后,最终战胜饥饿,恐惧,伤痛,以及病狼的威胁,依靠自己坚韧不屈,顽强的意志最终得救的事,表达出作者非常热爱生命的情感
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作者所要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使我感触颇深
在生活中,我常常认为生命只不过是肉体包含的躯壳罢了,支配着人类的思想,意志,行动,而却没有认识到生命也是我们的一切,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一切的一切许多人都受着肉体的支配,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暗处,受外界压力,生存困惑着,煎熬着,折磨着自己的生命,完全忘记生命的可贵
在学习中,我通常认为学习只不过是为他人学习,而忘记了学习的本质,被动的接受教育,殊不知,学习是为自己的灵魂和生命更加充实,乃至于更加丰富精彩时常想放弃学业,但是生命让我继续下去,不放弃追求科学的心理
那些放弃生命的人们啊,在活着的时候,一味的追求肉体上的享乐,而忘记生命已向你发出警告:你的生命正在走向毁灭,消亡着名艺人张国荣,陈琳放弃他们宝贵的生命,有的因负重过大而死,有的又因情所困而死,这些人都没有看到自己躯壳下的灵魂,只被那简单的理由而迷惑着,不懂得热爱生命的人,就仿佛失去了灵魂,被那肉体和大脑支配着,从事着一些不被生命眷顾的事业
还有,现在的青年人不顾生命的反对,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等一些陋习,摧残着宝贵的生命,使生命千疮百孔,腐烂不堪而在夕阳红中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他们是多么的热爱生命啊,每一天都生活的非常快乐幸福,为别人着想,并且善良,和睦的与别人生活,他们的生命是高尚的,纯洁的,他们的心是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
热爱生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使我们的肉体与灵魂充分结合并且升华每个人都要有着这样的精神力量,这样强大的力量会使我们像文章中坚韧不屈,顽强拼搏不放弃生命的那位淘金者一样,让我们对待任何使我们产生放弃生命念头的时候,勇敢的战胜困难,努力向前,最终走向成功
的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读过许多书,它们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本书, 让我体会很深,它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 被别的渔夫看做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 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再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 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 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 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以前,我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点不顺利,就会退缩,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垂头丧气的话。在 学习上,我只要有几次考试不是很理想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考不到好成绩。《老人与海》 中,主人公与鲨鱼搏斗,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 短棍。短棍也丢掉了,他用舵把来打。这本书揭示出的真理,不就说明了人无论怎样,最怕 的就是没有信心。信心就好比是汽车的马达,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 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本书中主人公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 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 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上不再因为一两次不顺利而失去信心, 而是越考不好,就越要考好。在期末考试的那一天,上午的两门功课成绩,我没有班里的某 一个同学好,但是我并不服输,反而信心倍增,决心打一个翻身仗。下午的语文考试,我做 每一道题目都格外仔细。果然,我语文考试是班里的第一名,总成绩上,我也是第一名。 今后,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我要感谢 书,感谢它让我学到了那么多知识,感谢它让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感谢它让我知道自己的 不足,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使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人与海》中,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不仅仅是条硬汉,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 值,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现代回响。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终于为他所钟爱的硬汉 找到了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因此,在《老人与海》中,硬汉桑提亚 哥的刚毅性格,已经成为小说的表面。通过桑提亚哥硬汉性格来礼赞人类的永恒价值,才成 为小说的真正主题。《老人与海》中展现了哪些永恒的价值呢? 首先就是人的自信。 桑提亚哥连续出海八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捕到。可是,“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 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原先跟随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小孩,谈到他爸爸把他叫到别的船 上去,说道:“他没多大的自信。”“是的。”老头儿说,“可是我们有,你说是不是?” 桑提亚哥的自信是绝对自信, 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自信, 是不用与他人比较的自信。 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遇到了极点的背运,人也只能自信。 人活着, 唯一能确定的必然, 就是走向死亡。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必然的东西可以依靠。 既然人是靠偶然活着的,那么支撑人生存勇气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丧失了自信,在持续 那么多天的背运之后, 桑提亚哥还有勇气和毅力出海捕鱼吗?因此人活着就必须自信, 不自 信是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正因为桑提亚哥有着绝对自信,他对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 宽容和理解。在这里,海明威展现了自信与宽容之间的联系。《老人与海》的主要篇幅,是 描写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 在茫茫大海上和大马林鱼和各种鲨鱼纠缠、 搏斗了三天三夜的 经历。 通过海明威淋漓尽致的描写, 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桑提亚哥与命运作殊死抗争的悲壮与 崇高。 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是一副十八英尺长的鱼的骨架, 骨架上唯一完整的是鱼头和漂亮 的鱼尾巴。 从物质上来说, 老人搏斗了三天三夜的结果是失败了; 但从人的精神、 从人的自信自尊, 从人勇于和命运作竭尽全力的抗争来说,桑提亚哥取得了胜利。 说到底,人的真正胜利也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 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们感动,才 使我们和追随老人的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
奋勇向前的激流 ——读《家》有感 高一十九班 谢源 《家》 一书写的是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一代青年的历程。 觉新、 觉民、 觉慧三弟兄,代表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 中。这里,我只想谈谈最耀眼的觉慧。 我猜想,这个形象的出发点,是巴老在十版代序中“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 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 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 ” 诚然,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他看到了社会的弊端,旧历 新年夜,他救济讨饭小孩,并思考“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把社会的面目改 变吗?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使那个小孩一生免掉冻饿吗?……你,你这个 伪善的人道主义者”最后蒙住耳朵走进房里, 颓然道: ‘吃醉了, 吃醉了。 ’” 他反对旧礼教,与琴争辩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玩龙灯,反对请巫师为高老太 爷捉鬼而斥喝家人。 他也很幼稚,他在爱情上受到了挫折。 但他敢于反抗,并最终挣出了大家族的束缚,乘着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走向 新的生活。 无论是觉慧的心灵的蜕变历程,还是在大家族阴影下有着令人惋惜结局的凤 鸣等人物对命运无声的抗争, 透过巴老的笔, 我们能看到两个字: 反抗。 “是的, 我要反抗这个命运。”“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 家的另一个特点是满溢着纯洁浓厚的青春气息。这种单纯而自然的气息,如 巴老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即便文章有着一个沉重的主题,字里间仍表现了青年人所特有的活力、困惑 和斗志。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 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我 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书里的人物,埋在不同类型社会中培育,不同色泽思想的浇灌、照射下生长。而 有着一层温室护罩的我们,却是脆弱的,有时甚至丧失了可怕的斗志 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残忍的假 道学冯乐山, 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 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 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 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实,《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 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 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 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物。 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 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 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 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 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 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 往的新生活。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显着的气息:到处闪耀着青春的色彩。这种单纯而自 然的环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写的那样:“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终记住:青 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 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 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 官职, 随意支配人, 在无形中, 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 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 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 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是样样不缺。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 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 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 辉。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 教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 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 了大力的歌颂。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 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 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 唯一的海流去。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对于很多没去过巴黎的人,巴黎圣母院更多时候是一本书名和一个痛苦的故事她的名字和雨果紧紧相连,这位19世纪法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以及浪漫派戏剧的创建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巴黎圣母院那冰冷的石头注入了鲜红的血液和灵魂,成就了她的丰腴和美妙
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这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美丽和丑陋,纯洁和肮脏的较量,是一幅光怪陆离又鲜血淋林的爱情悲剧画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贱民的史书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与丑的对比书中的人和事,在作家浓墨重彩的描绘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诡谲的画面,形成了一幕幕令人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
爱斯梅拉达,一朵纯洁的蔷薇,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她在芸芸众生的巴黎舞蹈着,那轻快地舞步,绝妙的舞姿充满了生命,召唤着人们对美和善的渴求,同时也唤醒了副主教克洛德那埋藏在心底十多年扭曲灵魂的可怕的欲念最终,她逃离不开ΑΝΑΓΚΗ,在时代的欲望和逼迫中,在绞刑台上苍白地死去再不见那舞动的红,那纯真痴情的女郎
卡西莫多,一颗渺不足道的微粒尘芥,一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敲钟人他不顾一切地把爱斯梅拉丝从绞刑台上救下,像守护神一样誓死保护着自己爱慕的女人在圣殿的顶端,欲望和恶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终于从高处堕落依旧是卡西莫多,依旧是孤独地站在圣殿的顶端,他俯视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离开,完全干涸的独眼里为爱斯梅拉丝的流逝第一次流出了灼热的泪珠那样丑陋的外表,那样一颗良善的心
故事终结了,可圣母院的钟声,在巴黎的上空久久地回荡,凄凉古怪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奈和悲哀,千古不灭
这是怎样的悲剧啊!在那样一个丑陋的社会里,有着在教会压榨下苦苦挣扎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有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弗比斯队长,有着苟且偷生的潦倒诗人格兰古瓦,有着虚伪狡猾又残酷的路易十一也许消失才是美的最好的结局ΑΝΑΓΚΗ,深刻地印在了圣母院的墙上
合上书,小说中极致的美丑对比,卷走了我全部的思想情感,有嘲讽,有鄙夷,有憎恶,更多的是对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这一对外表有天壤之别内心却如一善良纯洁的悲剧人物的无限伤感与惋惜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雨果如是说
《复活》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中, 我读完了俄 19 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 《复活》。 “复活”, 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 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 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 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 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 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 并抛弃了她, 至使其堕落。 在多年后, 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 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 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 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 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 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才渐有所悟: 精神是肉体的支柱, 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 却只是行尸走肉。 受人唾骂。 相反之, 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 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从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 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军旅生涯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 了自我。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
初读《子夜》 初读《子夜》 《子夜》是一部宏篇巨制式的大手笔,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尽管作者曾自我反省道:"我原定的计划要 比现在写成的还要多……可是因为今夏的酷热损害了我的健康,只好马马虎虎割弃了因而就成为了现在 这个样子——偏重于都市生活的描写"即便如此,《子夜》的作者依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恢宏阔大,风 云变幻的"舞台"——30 年代初的大上海其实我这样说是不确切的,茅盾只是集中全部的笔力,透过一处 一点来观照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整个中国的 《子夜》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部民族工业资本的社会命运悲剧——一个刚强有力的民族工业巨子如何 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的双重挤压下,又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一路奔突,一败涂地在这里,茅盾也像 选取"大上海"作为全篇的叙述重心一样,"选中"了吴荪甫作为 30 年代初一代民族资本家的"典型"来铺写和 反映在"两半"特殊性质的中国社会里, 依靠民族资本家的单方面"努力"是决计担负不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 的 其实有不少读者,都误解了作家的写作意图,以为作家是为民族资本家理想的最终幻灭而哀叹事实 上这样的理解严重损坏了作品本身拥有的更大的思想内涵作家曾于 1977 年 10 月 9 日《子夜》再版的后 记里明确提到"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有关 当时参加者,大致提出三 个论点……一,中国在是两半社会,打倒法西斯政权是当前革命任务,工人,农民是革命主力,领导权必 须掌握在***手中;二,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任务由中国资产阶级担任;三,认为民族资产阶级 既可以反共……也反官僚买办……从而取得政权 《子夜》 通过吴一伙终于买办化强烈驳斥了后两种谬论 " 从《子夜》,我们可以看出作家是自觉展开了对自己所处时代"全方位"的描绘但引起我关注的,倒 不是民族资本家"实现工业王国"梦想的破灭,抑或是农民暴动和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这三条主线中的任一 条作为一个初读者,我所着意关注的倒是当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的思想,性格,心理,命运及其历 纠葛和走向我想作家一方面运用大手笔为我们展现了 30 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历史画卷,一方面也用极为 深刻, 犀利, 入微甚至细腻的笔触将作品里各阶层人物的思想, 性格, 心理, 置于自己"观察的显微镜"和"解 剖的手术刀"下光看作家塑造吴荪甫和赵伯韬这两大形象,所采取的艺术手法就不同对于吴,他是放在 读者的眼皮底下,正面去描写,而至于后者却只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反衬来达到"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的 这就提醒这我们,作家在创作技巧的运用上是多样化的 此外,我们在读《子夜》时,还不能不注意到它的结构:宏伟严密且脉络清晰它没有传统小说那种 庞杂冗沓的诟病,它是集中一处或两处,一点或两点来铺盖,折射全局的我们还注意到作家在首尾呼应 上的匠心独运——开头吴府不可一世的气派,结尾"我们破产了!"的深沉的悲哀;开头吴老太爷提心吊担 地来避祸,结尾吴家老小静悄悄,灰溜溜地去避暑 作为最重要的主人公形象,吴惹动我神经的倒不是他的刚强和气魄,恰恰正是他的软弱,矛盾,自私 和专断除了"怎么"和"专断"为我所不齿之外,其他两面都带给我很大的思索和震撼且看这一段描写: "他在企业界中是一员猛将,他是时刻向前突进的,然而在他前面,不是浮了空中的荒唐虚无的海市蜃 楼么在他周围不是变形了的轮廓模糊的人物么正如他现在坐这汽车在迷雾中向前冲呀!" 关于他的自私,不要列举太多的例子,单从正面这一段里,我们就可以十分明了的地看出 30 年代初 资本家的真实面目(不管何种性质的资本家)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刚才勃发的站在民族工业立场的义愤,已渐渐地在缩小,而个人利害的顾 虑却在渐渐扩大,终至他的思想,完全集中在这上面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虽然吴是"工业时代的王子和骑士",他的眼界也还是狭隘的, 他所谓的"高大的烟囱如林,轮船在乘风破浪……"的"抱负"也只是中国"大棋盘"里的某一处的"小大小闹", 终究像他那样的民族资本家是难以负担得起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历史重任的 再反观广大农村和沿海城市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江浙交界, 浙江的温台地带, 甚至于宁绍, 两湖, 江西,福建,到处都是农民骚动,大小股土匪打起***的旗号的数也数不清"则简直可以说吴的"努力" 是彻头彻尾的狭隘自私和不堪一击了 文章中因各种由农民,工人和"五四"后具有民族,民主思想的新知识分子在***领导下引发的一系 列遍布广大农村和沿海城市的种项无能运动而引起当时社会各种上"精英阶层"的恐慌和愤慨,则确确实实 地让我们可以看到一股真正的为民族,为民主的巨大的历史潜流在暗涌,这就实实在在地提示了历史的最 终走向 最后在《子夜》里,还有一群年轻人也同样地牵动我敏感脆弱的神经 范博文,"五四"以后的新诗人,一个参加过"五卅"运动的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整日里除了自己 所谓的幽默之外, 实实在在的只是个"只说不做"的"软骨头" 张素素, 吴芝生之流的, 虽则较范积极热心点, 但在"五卅"纪念日里也会躲进大三无酒家而杜新箨和林佩珊,我则不想多置喙,作家在文中早已"露骨" 地对其有所描绘――"杜新箨接了口,"不要紧!至少明天,后天,下星期,下个月,再下下下个月,都不 要紧!岂但上海,至少天津,汉口……再下下下个月内……再不然,日本美国法国,总应该不要紧吧!供 我们优游行乐的地方还多着呢!不要紧!"林佩珊扑哧一声笑,也就放宽了心" 文中不可不提的还有另一个年轻人——吴少奶奶和她干枯的的玫瑰"干枯的玫瑰"或者我们可以解读 为"两半"社会下青年知识分子对于幸福无着落的深沉的悲哀这也就从另一人性的层面上去鞭挞当时黑暗 的社会(关于青年人幸福破灭的事实在文中还有多处例子,在此不赘述) 总之,《子夜》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时至今日,它留待我们反省思索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读 者不胜笔力,仅能浅薄地抒发一点感想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起首二句由悲叹、感慨而入,用直白的方式抒发胸中的无限愁恨。“人生”句是一种感叹,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既是说自己,也是说众生,其“愁恨”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愁”是自哀,也是自怜,是自己囚居生活的无奈心情:“恨”是自伤,也是自悔,是自己亡国之后的无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作者才“销魂独我情何限”,而句中“独我”语气透切,词意更进,表现了作者深切体会的一种特殊的悲哀和绝望。正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词集述评》中所云:“起句用翻笔,明知难免而自我销魂,愈觉埋愁之无地。”第三句“故国梦重归”是把前两句关于愁恨的感慨进一步的具体化和个人化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所以定会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当年,过去的欢乐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所以一觉醒来,感慨万千、双泪难禁。“觉来双泪垂”不仅是故国重游的愁思万端,而且还有现实情境的孤苦无奈,其中今昔对比,抚今追昔,反差巨大,情绪也更复杂。
词的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高楼谁与上”是无人与上,也是高楼无人之意,进一步点明作者的困苦环境和孤独心情。所谓登高望远,作者是借登高以远眺故国、追忆故乡。故国不可见,即便可见也已不是当年之国,故乡不可回,此恨此情只能用回忆来寄托。所以作者的一句“长记秋晴望”,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现实中的无奈总让人有一种空虚无着落之感,人生的苦痛也总给人一种不堪回首的刺激,作者才有“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在现实中,“往事”真的“成空”。但这种现实却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他希望这现实同样是一场梦。“如一梦”不是作者的清醒,而是作者的迷惘,这种迷惘中有太多的无奈,以此作结,突显全词的意境。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挚真。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
收起
作者
李煜 [lǐ yù]
南唐后主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古诗简介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词人李煜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李煜国亡家破,身为囚虏之后。词的上片,写对故国难回的伤心,下片,写对往事成空的哀叹,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无限思怀,对囚居生活的极端哀怨,词意凄惋,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愁恨。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翻译/译文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在高楼眺望。往事已经成空,就仿佛在梦中一般。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注释
子夜歌:此词调又名《菩萨蛮》、《花问意》、《梅花句》、《晚云烘日》等。此词于《尊前集》、《词综》等本中均作《子夜》,无“歌”字。
何能:怎能。何:什么时候。免:免去,免除,消除。
销魂:同“消魂”,谓灵魂离开肉体,这里用来形容哀愁到极点,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独我:只有我。何限:即无限。
重归:《南唐书·后主书》注中作“初归”。全句意思是说,梦中又回到了故国。
觉来:醒来。觉:睡醒。垂:流而不落之态。
谁与:同谁。
长记:永远牢记。秋晴:晴朗的秋天。这里指过去秋游欢l青的景象。望:远望,眺望。
还如:仍然好像。还:仍然。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赏析/鉴赏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
起首二句由悲叹、感慨而入,用直白的方式抒发胸中的无限愁恨。“人生”句是一种感叹,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既是说自己,也是说众生,其“愁恨”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愁”是自哀,也是自怜,是自己囚居生活的无奈心情:“恨”是自伤,也是自悔,是自己亡国之后的无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作者才“销魂独我情何限”,而句中“独我”语气透切,词意更进,表现了作者深切体会的一种特殊的悲哀和绝望。正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词集述评》中所云:“起句用翻笔,明知难免而自我销魂,愈觉埋愁之无地。”第三句“故国梦重归”是把前两句关于愁恨的感慨进一步的具体化和个人化。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所以定会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当年,过去的欢乐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所以一觉醒来,感慨万千、双泪难禁。“觉来双泪垂”不仅是故国重游的愁思万端,而且还有现实情境的孤苦无奈,其中今昔对比,抚今追昔,反差巨大,情绪也更复杂。
词的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
“高楼谁与上”是无人与上,也是高楼无人之意,进一步点明作者的困苦环境和孤独心情。所谓登高望远,作者是借登高以远眺故国、追忆故乡。故国不可见,即便可见也已不是当年之国,故乡不可回,此恨此情只能用回忆来寄托。所以作者的一句“长记秋晴望”,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现实中的无奈总让人有一种空虚无着落之感,人生的苦痛也总给人一种不堪回首的刺激,作者才有“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在现实中,“往事”真的“成空”。但这种现实却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他希望这现实同样是一场梦。“如一梦”不是作者的清醒,而是作者的迷惘,这种迷惘中有太多的无奈,以此作结,突显全词的意境。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挚真。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赏析
人在痛苦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是最惨的一个,因为无助与孤独是人最为恐惧的遭遇,况且又总是经历梦醒时分才明白过来的一场虚幻的欢愉,面对无人倾诉又无人理解内心的惆怅,于是会泪痕满面,会觉得自己的痛苦天下独绝。
其实每个人受的苦难都是一样深重的。尽管作为君主,李煜遭遇到的亡国是别人难以经历的伤痛,但却并不见得要比普通人家的平凡无奈特别到哪里去,并不能说君王的情感就要高人一等。只是他善于用最普泛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够一下揭示出各种类型的愁恨背后共同的真谛,于是才能感人至深。
这首词正是如此,不管怎样的往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怎么留恋都是无法挽回的,正如梦中的欢娱越美好,就越给人带来梦醒之后的空幻寂灭,但人又总愿意去投入早知结局的徒劳。
阳光总在风雨后,成长往往会经历许多困难。人生漫漫长路,路上有很多的崎岖、低谷。虽然难免会有弯弯绕绕,却也有很多绚丽多彩之处。一路若是平平坦坦,那便是美好;一路若是坎坎坷坷,那便是经历。梅花在凛冽的寒冬中盛开,为冬日增加了一抹姿色,让人们感受另一种美。曲折的路上有风雪相伴,或许这样我们才会编写出美好的人生。
纵然生活中有种种困难,但是也有人不畏艰险,获得成功,这就是坚持。放弃的人在路上就已经被遗忘了,不求名垂千古,但求问心无愧,只有真真正正的经历过,才能体会到成功喜悦。唯有经历过磨难,才能知道世间冷暖,唯有亲身体会过,方知苦尽甘来的乐趣。
在困境中成长,要学习蚕的精神,蚕蛹在茧中时刻积蓄着力量并不断寻找着突破口,在漫长的煎熬后,最终破茧成蝶,焕发出生命的绚烂光辉。但是如果在外力帮助下破茧,蚕则会变得脆弱不堪,很快就失去了生命。唯有在茧中不断的进行自我突破,才能真正成长。在生活中,我也不断印证了这一点。
我是一个攀登爱好者,曾经登顶过许多高山峻岭。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座难以征服的山,陡峭艰险,乱草丛生。当时,我攀登到一半就因体力不支中途放弃了。回去之后我仔细思考,总结上次没有攀登成功的经验,在某一天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再一次出发,向山峰发起挑战。起初我又一次感到体力不支,但在艰难的自我斗争之后,我决定放慢速度继续向前。在我的坚持不懈下,终于登上了顶峰,看到了别人不曾拥有过的别样美景!
有人说追梦的路太艰辛了,但是转念一想,路上本来就是坎坎坷坷,不会是一直平坦的,不然每个人都能站在巅峰,那样又有何意义。在平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不停地创造奇迹和惊喜,不甘于平庸,遇到困难坚持不懈,这样的成长才是有意义的、美好的。
温室里成长的花朵虽然开的美丽娇艳,但是怎么也比不上生长在悬崖峭壁的花儿,尽管并不光彩夺目,但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那些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因为他们都不曾经历过。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同蚕破茧成蝶、不断向山顶攀登一样,要学会在逆境中前进。“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人生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
在苦难中坚强,在逆境中成长。我们不可能做什么事都成功,但是只要你坚持不懈,就问心无愧了!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成长,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自豪。
子夜荐读 | 忙碌,是对人生的敬意
子夜荐读 |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子夜荐读 | 这样的生活,想想都痛快
赚点分,帮下同学。
我们学中文的学生们读了很多文学作品。但是,我觉得老舍的《茶馆》是很特别的,读者可以把《茶馆》作为历史材料,就能更深的了解从清朝到国民党时代人民生活上的问题。虽然这个时代不算长,只是一个人的一辈子。这段期间中国经过了好多的改变,这时候,中国是灾难深重的。
从《茶馆》里,读者不但了解到那时候的政治,而且也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方式。老舍先生的话剧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人,从有权有势的庞太监到最可怜的康六。我想每一个读者一定会找到一个你同情的人物。
因为我在大学上了中国历史课,所以我觉得《茶馆》特别有意思。我们大学生念了好多政治家的书,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学中国历史,尤其是从老百姓的观点。为了彻底地了解中国历史,我们应该学文学作品,虽然我念了好多历史书,但是没有一本象《茶馆》那样,给我那么深的印象。我以前念了一些有关中国政府贪污的情形。但是到我看王掌柜被压迫,我才明白政府的贪污到那么厉害的程度。
美国人不容易承认共产主义有好处,现代的中国跟旧时代的中国无可比拟,在老舍先生的《旧时代的画卷》里,挨饿的人很普遍;卖女儿的人多,虽然我没有看见过很富有的现代中国人,但是我也没看到很贫穷的中国人。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是值得赞许的。
除了学中国立时以外,我也享受了学老舍的文学作品,他写得太好了,而且真有地道的北京味儿。我真羡慕他的写作技巧和才能。他能包括那么多人物在一个短话剧里。每一个人的性格分别的很清楚,他们说的话也明显地表示他的社会地位。
因为我是个女人,我特别对女性人物有兴趣。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康顺子,所以我很高兴地演那个角色。从康顺子的性格,读者可以看出中国女人的能力,他受了一辈子的苦,但是他的精神还很坚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旧时代的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但是《茶馆》的故事也暗示这个情况会慢慢儿地改善。小花代表下一代人;虽然她是个女孩,她的父亲,爷爷,和康婆婆都鼓励她要好好念书,我看了这些女人的情况之后,我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有一次,一个人问我:“如果你可以见到任何一个人,你想选谁?”我回答说,“我的曾祖母。”因为我很想了解我家的历史,我不知道《茶馆》里哪一个女性人物象我的曾祖母。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也觉得木坤演得非常好!)观众一看大傻杨的样子就马上知道当时人民的情况,在第一幕时,他说得很活泼,但是到第三幕,他的样子是“半死半活”的。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我们学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从王掌柜的台词里,我学了一些客气话,他专门说客气话;他自己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着谁我都鞠躬,请安,作揖,”所以,我现在知道一些话;比方“我的脸上有光”或者“那儿的话”,我听到新加坡人用这两句话,所以我学到的东西真有用!
老舍先生写的对白也包括了面誉背毁的话,比方秦二爷跟庞太监似乎彼此标榜,但是秦二爷一走后,庞太监马上很凶地说他的坏话,显示他看不起秦二爷。还有一些说法我以前没听过的,比方说人人常称呼“某某人的妈”,当然这也表现出大家对女人的看法:中国女人最重要的任务是生孩子!我想如果人叫我妈妈“禾火 王利 的妈”她一定会生气。我们现代的中国女人坚持我们有自己的名字!
《茶馆》对我来说还有另外的意义,我发现了中国人佩服“洋人”,我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中国人想象洋人?为什么中国人会想洋人比他们好?在《茶馆》里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到洋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第一幕,马五爷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茶客也说刘麻子的洋服,洋玩艺儿很巧妙,在第二幕跟第三幕,洋人的习惯慢慢地变成中国人的习惯,连他们的通货也叫“现大洋”,人听得音乐有洋味儿不想再听传统的评书。小刘麻子最受洋人的影响。他说洋人的话很吃香。甚至有洋味的话比普通说的话有力量。小刘麻子说“你看人家不说‘好’人家说‘蒿hāo’”,连王掌柜也会说外国话的“Alright!”!中国人越来越脱离中国人含蓄的习惯。小丁宝干脆说小刘麻子他的计划用“缺德公司”最好,我觉得太爱洋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看这种态度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可能我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我有一些华裔美国人的朋友有这个态度。
我最同意秦二爷,我相信他的心是好,他的志愿好,不管他本来那么骄傲,我也想做社会服务的工作。我听了秦二爷最后的几句话我自己问“我会不会象他那样后悔呢?”我们年轻人应该不应该听他的劝告“吃喝嫖赌”?我的父母亲常告诉我,我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秦二爷说的是实话吗?我并不相信!“茶馆”不但是好的文学教材,《茶馆》也帮助了我了解中国的历史,我家的历史和我自己的理想。并且,《茶馆》给我们机会发挥我们的演戏才能。我上了三年的中文课,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过学生们对教材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唯一遗憾的是别的同学不全听懂我们的表演,《茶馆》真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子夜》读后感
茅盾的女性形象从《蚀》三部曲开始, 到《子夜》 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前者是以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为背景, 写几位女性角色的命运浮沉和拼搏奋斗, 她们是和整个民族、时代联在了一起, 参与完成了男性化的主流叙事; 后来的《子夜》展现了中国都市的现代环境中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 并非作家和作品叙述的重心, 较少地渗透了作家主观因素, 作为国家民族
话语大叙事行程中的陪衬, 她们和现实女性的非主流、非主体的地位更相适应。《子夜》中众女性所生活的环境吴公馆, 酷似《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是一个乱世风云中的人间仙地, 是容纳一群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的边缘人物的一个乐园。《子夜》里的资产阶级青年男女都是有着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做前提的。作者无意中把一些女性们进行了美化, 仿佛北欧神话中的女神降临到现代的吴公馆。丝厂的女工们却是在地狱中挣扎的廉价劳力, 丝毫没有女性的温柔美。这种对照或许可以说明, 林佩瑶姐妹、张素素等人更凝结了作家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感受, 更符合作家心中理想的女性模式。本文试图就这一类女性形象, 进行一次个人化的重新解读。
一、林佩瑶和她的乌托邦“爱情”
《子夜》里最丰满、最有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是林 佩瑶。这位温文尔雅、风姿绰约的少奶奶身上散着仙气, 在喧嚣的人群背后, 她却拾起了灵与肉分裂的痛苦, 做吴少奶奶的“现实的真味”是那么苦涩, 使她更 怀念自己作为青春少女的那个时代。林佩瑶渴望着古典的贵族的浪漫, 被动地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 骨子里却默默地进行着反抗。她所憧憬的是“伟大”的爱情, 把心灵寄托在乌托邦的爱情幻想上,而不关心什么股票、公债、工厂、乡镇企业之类的东西。身为妻子的林佩瑶似乎命中注定要承受人格的分裂, 她的诗意的爱情和浪漫的想象都在丈夫和家庭之外。吴荪甫却对此全然不知, 在他的经验世界里, 从来不存在类似的意识分裂。对照吴荪甫的汲汲于功利的资本家的特性, 她的性格似乎更有魅力。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 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给人们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 也
使非人化生存状态日趋严重, 人被工业生产和消费控制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于是, 他推崇艺术可以和日常习惯决裂, 带来新感性, 可以逍遥一个新的生存维度以抗拒人的异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作为女性的林佩瑶的精神痛苦不仅体现了男性与女性在爱情婚姻体验中的巨大差异, 而且具有了一种人性的普遍性。林少奶奶的悲剧, 似乎是一种不成悲剧的悲剧,一种优越生活表层下的更悲哀的悲剧。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在《第二性》里引用拜伦的话说:“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 是女人整个的存在。”〔1〕(P431) 爱情, 在林佩瑶那里, 已
经成为生命的全部。她把爱情的贞洁给了情人雷鸣,把肉体的贞洁给了丈夫吴荪甫, 情爱与性道德都是她珍视的。可惜, 这些却都不是男性们所珍视的。吴荪甫把全部心神都献给了“伟大”的事业, 没有给妻子必要的关怀, 寂寞的林佩瑶与初恋的情人雷鸣重叙旧情, 多年来受压抑的爱又燃起了火花。然而, 爱情却绝不是雷鸣生命的全部, 这浪漫的精神恋爱在两个人之间并不对等。他在小说中出场时就和徐曼丽混在一块, 在对林佩瑶的一番爱情表白后的表现更令人费解。可怜的林佩瑶和雷鸣那动情的一吻, 使她背上了对丈夫的负罪感, 而吴荪甫在心境极其恶劣的时候, 可以在女佣和交际花那里发泄, 他的婚外性行为被当作了理所当然, 可以不受指责。林佩瑶却自动自觉地把她对丈夫和家庭疏远看作是背叛, 是一种不道德。
二、患了精神迫害狂的四**蕙芳
《子夜》里最能体现乡村封建文明与都市现代文明对立冲突的女性形象是四**蕙芳。她激烈的精神矛盾是封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和开放的现代观念相对抗的表现。她在父亲主宰一切的家庭里受到严格的管教,“万恶*为首, 百善孝为先”、“男女授受不亲”等等封建道德阴魂不散, 无形中遥控着四**的思想和行动。她就仿佛是一根草, 被连根拔起, 抛进了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上海, 旧有的价值观遭到冲击, 又不能和周围人们一样去挥霍、享乐。吴家四**的显赫地位使她避免了有形的伤害, 可是她和都市人有着必然的隔阂。两种文明的夹缝中的四**忍耐着悲哀与孤独。四**蕙芳的心灵痛苦打上了精神迫害狂的烙印。她被父亲吴老太爷关在封建囚室里太久, 都市生活让她不适应。一方面是看着与自己同龄的林佩珊小鸟一样在恋爱中逍遥, 少女内心萌发了情爱和性爱的渴望, 另一方面内心受到多年的禁欲主义习性的牵制。身为女性的被动与软弱, 使她没有勇气主动追求爱情, 便学着已故的老太爷的样子, 捧起了《太上感应篇》, 烧香念经潜心修行。蕙芳的“不端”是由于情爱与性爱的渴望触犯了性的禁忌(女性是不应有情欲和性欲的) , 也是由于触犯了父亲的教义和威严(“在家从父”历来都是做女儿应遵从的伦理之一,婚姻由父母主宰也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传统)。她的被
迫自杀, 也是一种臆想, 正如《狂人日记》里的疯子,用疑心的眼光, 去猜想周围的人都曾吃过人, 都算计着要迫害他。四**蕙芳的苦修以失败告终, 作家给了她一个比较光明的、不算结局的最后结局:“革命家”张素素率蕙芳逃出趋于堕落而又分崩离析的吴公馆, 去寻找新的自由。
三、高级妓女与畸形的现代
《子夜》里有三个出卖肉体的青年女性: 交际花徐曼丽、寡妇刘玉英、少女冯眉卿。她们都在都市的大泥淖里被淹没了。虽然没有草棚里工人那样的生存之苦, 却也不代表女性的自由幸福和文明的现代。徐曼丽是一位典型的高级妓女。她靠出卖性服务给上流社会的男性们带来消遣娱乐, 以此谋求物质的“快乐幸福”。她周旋于众多男人中间并习以为常, 其卖笑生活看起来似乎是很逍遥自在的: 吴公馆的大客厅里她撒娇邀宠, 左右逢源; 弹子房里有她赤裸裸的“死的跳舞”; 黄埔江上也有她狂乐的身影,⋯⋯然而在徐曼丽身上, 还有一点典雅浪漫, 在黄埔江夜游时, 玩到荒唐处, 尚有一番屈辱的滋味在心头。徐曼丽还有传统名妓的那份气质, 对待爱情与性还有残存的自尊和自欺欺人的幻想。刘玉英是完全被资本主义金钱腐化和男性社会所驯服的一个。她坦然地把情爱和性分离, 用身体做本钱, 巧妙地周旋在吴与赵两个大亨之间, 谋求一个个发财的玄机。她是一个女人, 她知道女人生财之道, 和男子不同;男子利用身外的本钱, 而女子则利用身上的本钱。”这是茅盾对她所作的透彻分析和精确论断。冯眉卿心甘情愿地做了廉价商品, 无非就是因为她的主顾是在商界与政界呼风唤雨的赵大款。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分析, 刘玉英体现了女性对资本本身的不择手段的追逐, 冯眉卿体现了女性对男权和金钱势力的渴望。从钱与权控制女性, 支配女性欲望的本质上看, 资本主义制度和男权利益是一致的。徐曼丽等人的浪漫、解放、现代等特征都是以资本主义的不完全发展为前提的。30 年代上海的畸形发达已在社会学界成为定论, 它是个危机四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城市, 买办资本主义日益发达, 民族的现代化、工业化只能是吴荪甫的雄心壮志的梦想。封建社会固有的传统和东西搀杂的殖民地文化不能给女性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 倒是制造了靠色相谋生的徐曼丽、刘玉英、冯眉卿一类的特殊人物。她们引领时代潮流的表象的特征缺乏确实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作基础, 和当时畸形的商业一样的浮躁虚幻。周作人在评价上海时曾经直截了当地说“上海气”的基调是中国固有的“恶化”, 上海只有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 压根没有一点理性与风致, 而在“上海气”的人们看来, 女人是娱乐的器具。〔2〕(P90)
徐曼丽、刘玉英、冯眉卿一类女性虽然摆脱了封建传统妇德和女性贤淑标准的束缚, 拥有空前的性解放、性自由, 但是, 她们的“现代”以出卖肉体和灵魂为代价, 这与女性作为人的自由幸福是背道而驰的。人们在物质与金钱之外, 理应有健康的精神追求, 在解放人性人欲的同时, 必然应有道德的自律。当女性具备了经济能力和思想的自主性从而不再充当工具或商品时, 一个社会才有真正的文明。在吴公馆内外还活跃着的两位青年女性张素素和林佩珊, 也是柔情款款、流光溢彩的被神化了的形象。她们悠哉游哉地打发日子, 无忧无虑地东游西
逛,“五四”以来刚刚被肯定的自由爱情也不再神圣庄严。张素素热情开朗, 颇有个人的思想。那个林佩珊简直是个一无所知的洋娃娃。这两个女性形象比较单薄, 就不赘述其详了。我们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评判, 就不得不指出一个缺憾, 茅盾在他的创作中倾注了过多的理性,显示了男性写作的宏大叙事的传统及其局限。茅盾严密的理性构思使得很多形象缺乏人性的丰厚, 其文学审美价值大打折扣。按照茅盾原来的构思〔3〕(P481) , 小说中还有舞场中的一位老汉, 寻找被杀的革命党的女儿, 还有女工朱桂英的恋爱, 赵伯韬、徐曼丽、吴荪甫之间关系复杂, 张素素也是个大有文章可作的人物。而在最后的文本中, 张素素的爱情故事和革命故事呈线性发展, 一个资产阶级**缘何向往革命, 怎样在感性的驱使下追求革命, 其社会时代背景缺乏必要的交代, 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几乎为零, 女性形象被无意中忽视, 普通人的悲剧被省略掉, 可以说, 经济斗争以外的日常生活和下层工人形象是宏大主题中的拙劣的陪衬。茅盾是带着妇女解放、男女两性平等的先在观念来理解并塑造城市知识女性或是资产阶级女性形象的。但是,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并没有突破男性叙事的传统, 他不熟悉农村和农村的广大女性, 不了解下层劳动妇女的生存体验和心理体验, 也没有充分反思新文化革命以来依然照旧的男权压迫和男权文化统治的事实。《子夜》明确的创作目的决定了它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女性们及其人生与情爱, 比起主角吴荪甫、赵伯韬及其代表的两种资本的斗争, 并不是完整的、丰满的。我们看到作家把女性描绘得个个貌美, 她们似乎是从遥远的天国中走来, 带上了理想的玫瑰色。这就使得她们虽然有客观的真实性, 也有一定的虚幻性。刘焕林在《封闭与开放——茅盾小说艺术论》一书中, 明确地指出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们所体现的北欧神话的影响。茅盾在《子夜》里的这种对现实的取舍与艺术的变形并非是对女性的物化, 形象之中寄予了他对自己熟悉的一类女性的欣赏, 或是对女性美的一种理想。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作家都能以女性为重心来构建文本写出所有的真实, 重读《子夜》, 只能是在不歪曲作家和文本真实的前提下, 作出个人化的再阐释。
本词牌又名《菩萨蛮》、《巫山一片云》。
赏析《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这首词是后唐被北宋灭亡之后,李煜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所作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李后主经历过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受尽羞辱后,由堂堂一国之君成为他人的阶下囚。他后期所作的这些词都是用自己泪与血铸成的。此词写描写了梦归故国和梦醒后的悲哀,字字句句都凝着血泪。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叹道:“家国不幸,诗家幸”。对于李后主,曾经的江山万里,佳丽无数,曾经的吟花弄月,一掷千金,曾经的呼风唤雨,天下仰望,此时繁华已去,往日的一切都已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能不令人仰天长叹,一代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词中道出世事弄人的无奈与悲凉。后主之词独开遗恨绵绵、句出天然、用词简朴而风骨峻永风格之先河,后人用豪华落尽见真醇来形容陶渊明的诗,而用豪华落尽四字来形容李后主的词我觉得恰如其分。人们都说纳兰容若的词很凄美,风格独树一帜,其实纳兰之词的风韵亦源于后主矣。
《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子夜歌作为一个词牌名自古有之,用来抒发愁苦之最的词牌。虽然后主之子夜歌用旧瓶装新酒,但经他神仙般的妙手佳厨所酿造出来的“美酒”不仅清醇可口,而且遗香历经千载万年仍芬芳袭人,令人荡气回肠,一吟三叹。细细咀嚼这首词,令人黯然伤神,悲从中来。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人的一生中怎么能够避免令人揪心的哀愁和无尽的怨恨呢?让人失魂落魄,遗恨万里的悲戚和昼夜难眠的思乡之情何时才是个尽头呢?前两句,诗人把自己曾几何时对家国的满腔眷恋思念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悲愤之情倾注于词里字间犹如决堤之洪水,一泻千里。这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对家国的深深怀念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国梦重游,觉来双泪垂”,这两句词描写了词人在现实里不能回归故国,只能借助梦才能回归旧时熟悉的家园,并且不止一次梦回故国,而是重归,词人思乡的迫切心情不言而喻。然而当词人醒来时,魂牵萦绕的梦想已破灭,眼泪已迷住了双眼。这情景就像一位久别心爱恋人的少女一样,不知梦里有多少回与伊人月下相晤,执手相伴、相偎相依,然而醒来却是独守闺房,只能以泪洗脸。从小到大没出过远门的人可能感受不到此情此景,但是长期在异地他乡漂泊的游子们却能够切身体会到那种梦里游乡的真挚之情。
词的下半阙叙写词人由梦醒回到冰冷残酷的现实。那永远令人回味无穷,幽思难忘的是,在那桂菊飘香、碧空如洗、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牵着佳人的素手,在城楼上仰首远眺祖国的秀美河山。而如今有谁陪伴着自己在这高楼里观景忆乡呢?可是昔日的欢歌笑语,昔日的红颜知己,昔日的一切繁华景象皆化为虚无,令人回想起来犹如南柯一梦。下半阙虽然用字朴素、简洁,然令人辈曾感伤的哀愁却可以跟白居易笔下的唐明皇对美人已逝,香销天涯的思念相媲美。可是后主的思念不仅是对曾经相伴佳人的思念而且是对整个家国充满着无尽怀念之情。家国之思,亡国之痛已像水乳一样交织在一起,并融入了后主的血液里,夜以继日的奔腾着。曾经的秋睛望早已人去楼空,灰飞烟灰,多少楼台美景已经被雨打风吹过,消失在像剪不断的愁一样的烟雨中。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也许不能深刻地体会到后主这首词的精髓,然而,我敢断言每逢末世之秋的有识之士们每当吟咏此词时,没有一个人不会潸然泪下,像元未之文天祥,明未之袁崇焕,及清未的有志之士。不是提倡大家要在末世之秋才来读这首词,我觉得后主在词中所留下的千古遗憾,今天我们应该帮他实现,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爱的人,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被俘入宋以后,李后主已深刻地意识到人生难免痛苦,但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独有自己这么不幸悲惨?是命运的捉弄还是自酿苦酒?他似乎没有思考,至少在词中,他对自己的人生痛苦,既不埋怨,也不控诉,又不忏悔,只是一味地呻吟。后主晚期的词作,就像是一杯杯浓浓的毫无杂质的苦酒。梦,常常是现实的替代性补偿,现实中无法回归故国,只好在梦中回归。然而美梦短暂而虚幻,一梦醒来,更加深了失落的痛楚。梦既不长,转而追忆欢乐的往事,而往事已成空,追忆过后又是深深的失望。后主真是好痛苦啊!
李后主词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善于写出心态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写瞬间的心绪。这首词就体现出这一特色。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李煜此词的结构,这种结构也是他的心理流程的外化:痛定思痛——寻梦解脱——梦醒更痛——再思往事——又如梦境,重入苦海。在李煜入宋后期的词作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后主孤独的形象。前面《乌夜啼》曾写到“无言独上西楼”,后面的《良淘沙》也说“独自莫凭栏”,此词又是“高楼谁与上”。日常生活中李煜似乎总是形影相吊,踽踽独行。生活中的孤独无伴更会强化心灵深处的孤独感。我们不能凭空猜想他和小周后的关系和和谐,也不能把词中所写完全当作生活的真实,但后期词作中从未出现他早年爱得那么深切、那么得意的小周后的身影,又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与小周后的感情发生了裂变。李煜后期的词中竟然一次也没有涉及与他朝夕相处的小周后,这实在是一个难以索解的谜。
开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痛,没有尽头,睡梦中回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洒。这也正是开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国后的日子孤单清冷,无人陪伴,谁还可以和我一起登高远眺,遥望故国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远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是那种快乐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往事不过是一场春梦,美好但难以留住,醒来依旧是空,什么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痛苦,多么希望现在的悲苦也是一场梦,终有醒来的一天!只奈何,好梦易醒,噩梦却永远没有尽头。
这阕词以思念故国为主旨,直白不假修饰,悲苦之情倾泻而出。起笔即言愁恨,可见内心之苦恨,难以抑制。独我,只有我。给人一种无人能解的凄惶和绝望。两个梦字,意义不同故不觉重复。第一个梦,是对往事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奈。美好的过去只能长记于心,故国只能重逢于梦,却再也无法回去了。
后一个“梦”字,则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无奈。往事如梦,醒来成空。徒留伤感。但现实的苦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永远无法如梦般消失。这就让整首词,沉浸在一种极度无奈又空荡的气氛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