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作家?作家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什么?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作家?作家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什么?,第1张

楼上说的太对了,作家首要必须有一颗敏感的心,情感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读书多更是必须的,真正一位好的作家更喜欢行万里路,见识各地风土人情,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这个积累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最好学一些专业写作知识,练习驾驭文字,要经常写,将感情或想要表达的东西融入文字中,让读者受到启发或产生共鸣是最难能可贵的!

                          一

我很小的时候就崇拜小说作家,佩服他们高超的写作能力。他们一刻不停地捕捉着脑子里飞速闪过的思想,写成丰富多彩、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小说,让读者着迷,经久不忘。

很多热爱文学的人,也把时间、精力、决心和热情投身于写作,希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作家。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想从一个写作爱好者成为一名作家,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太多的艰辛,太多的苦涩,这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

作家要有丰富的内涵,很深的积淀。要有扎实的功底,有良好的语文基本功。要能掌握运用好语音、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博览群书,要涉猎很多东西。要有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作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多思考;还要有生活积累,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概括生活。

要想成为作家,要多学习写作技巧,多练习,多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写好后,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修改,才能打磨出精品。

                          二

初中毕业,我失学了,那年我才14岁,还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农村孩童。

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在那方浩渺的星空下,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我凭着对文学创作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作使命感,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反复探索,用心血一次次浇灌出文学之花,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生下来就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劳苦终日,没时间照顾我。

7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病逝,父亲又结了婚,后娘带来了三个儿女,我和11岁的姐姐成了父亲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只能跟我年老的曾祖母、祖父、祖母一起生活。

生活骤然地变故,给我幼小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失去了童年的乐趣,上小学,放了学要做家务、砍柴、放牛、放鹅鸭、打猪草、干农活,过上了帮家里分担生活重负的艰难日子。

我在家里没有享受过童年的快乐,没有童话、糖果,没有游戏和溺爱。

学校生活对我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厚爱,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班上的班长,三好学生。

玫瑰色初中时代有很多理想,晶亮的象五彩玻璃,可却又薄得象一页薄冰。

高中的大门在我的面前永远地关闭了,任凭我弱小的手,怎样叩也叩不开。

当幸运者扛着书箱,一路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去上高中学校的时候,我淋雨跑到没人的地方,抱着屋后的大木梓树,泪水夺眶而出,心里说不出的委屈,大病了一场。

                          三

一个年仅14岁的农村孩童,有的还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哭着闹着父母要钱买零食吃。庄稼人劳作的艰辛,过早地压在了我稚嫩的肩膀上。

我的心没有一天平静过。

在我干完一天繁重的农活,吃过晚饭,拉ㅡ把竹椅子,坐在月光下,点起一支烟,静静地望着满天星斗的时候;

在阴雨连天的季节,感慨着人生悲欢离合的时候;

在我看完纸色发黄、残缺不全的《巴金文集》、《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旗谱》的时候。

我的心咚咚地跳着,书中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悲惨遭遇交织在一起,在我的心灵深处呐喊,纠缠不休,扰得我不得安宁。

一种一吐为快的欲望油然而生,于是,我带着茧子和血泡的手,哆哆嗦嗦地拿起了笨拙的笔。

我这个苦咧咧的农家孩童,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像飞蛾扑火ㅡ样,义无反顾地扑向文学创作的。

我如饥似渴地读中外名著,文学史和文艺理论,开始注意周围的人和事,洞察他们的心理。

对现实生活充满热情和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

日出日落,晨昏月夕。

耙好一丘田,或莳完一丘田后,我点燃一支烟,坐在静静的田塍上,用文学的敏感去细细地谛听着自己,感受着人生。

用一颗恬静的心,一个温和的心态,一种淡定的心怀来品味世界自然的美。

寂静孤独的黑夜来临,窗外是山峦、河流、田野,清冽的晚风吹进屋里,有花香、草香和河水的气息。

在这属于我的一份幽幽的时空里,就着暗淡的灯光铺开纸笺,忍着蚊咬,拿起沉重的笔,把自己想的、感受的一切记录下来。

肩上担负着生活的艰辛,脚下探索着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期间,我参加了很多大学、报社、杂志社,举办的文学创作培训。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

                          五

然而,看小说容易,写出ㅡ篇好的小说却实在太艰难了。

文学创作,工作量大,收集材料、构思、写作,每一步都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精力,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完成。

我扎扎实实地写了几年后,无比自信地挑选出一篇自以为写得最好的小说稿,用信封精心封好,骑着自行车,骑行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兴冲冲地奔进乡邮电所,贴上三分钱邮票,小心翼翼地把它塞进了那只冷冰冰的墨绿色邮筒里。

我像千千万万怀着文学梦的少年一样,坐立不安,想像着还有几天稿子就可以到编辑手里,还有几天稿子上钢笔写的字,就能够变成杂志上的铅字。

在乡邮电所收到冰片一样薄、ㅡ样冷的退稿信,我感到浑身颤抖,差点晕了过去。我记不清是怎么回家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

夜幕低垂,雨渐停了,炎炎的暑气渐渐地消散,田野响起一片美妙的蛙声,为寂寞而苍凉的乡村岁日,平添了一缕欢乐。

那轻快明丽的音韵如似ㅡ曲轻巧的琴声,音韵悠扬,在静静的夜空下此起彼伏。

ㅡ种清澈畅快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我洗了把冷水脸,打起精神,重新铺开了纸笺。

纸笺被暗淡的灯光映成灰色,我的心里也成了灰色。

文学创作是最孤独的工作,没有人能助我ㅡ臂之力。

我心里很难受,特别是越写越乱,越想越无头绪的时候,我常常咬着笔杆发呆,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搞高雅的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需要天赋,只有文学天赋灵光四射的人,才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好的事物,仅凭勤奋和努力是不行的。

我陷入了苦闷之中。

我常常夜半起床,走出房门,在院子里徘徊,在月光下吸烟、沉思。

凭我的聪敏和勤劳,去做任何事,都不会比别人差。

我这样不懈地追求跋涉,究竟为了什么呢?

                          七

成功,谈何容易!

我犹如一叶美丽而脆弱的小舟,徒劳地在大海浪涛中搏击着,虽然我在拼命地驾驶着航舵,寻找文学的彼岸。

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我看不到航标,不知道哪里是岸,哪里是边。苦涩的海水淋湿了我破旧的衣裳,已浸透了甲板。

我感到了大海上夜晚降临之前的凉意,感到了孤独、害怕……有人说人生是一出悲剧,或庸庸碌碌,或壮志未酬。

我将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每当我把稿子推到一边,上床酣睡一觉后,一种甜绵绵的情感又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心头。

艰辛的生活还没有磨灭我的文学梦。晚风飘摇着心中学校生活那些快乐的往事,生活中那些美好感人的人物、故事,我为什么写不出来。

我能想到的,作家都想到了,都写了,写完了,我没什么可写。名著看多了,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失去了自信心。

我要调整创作方法,重新开始,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了解的,写自己真实所见所感的事,写自己的生活,写身边的人。

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最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声音、字句,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出来。把自己心灵深处最实在、最真实的情感,掏出来,奉献给读者。

我不禁暗暗地对自己说,也许这篇小说更感人,这篇一定能写得更好,一定能!就像父老乡亲一样,去年遇到了大灾年,开春了又不得不扶起犁柄,希望今年是个好年情。

我又振奋起来,跃跃欲试地拿起了笨拙的笔。

                          八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我的文学梦,永不动摇,手握秃笔,孜孜耕耘。生活、激情、深思,凝结一体。

1987年,我的小说《绝艺》、《水晶心》,在《未来》杂志发表。《水晶心》获文学创作奖。

文学之花终于开了!手捧作品样书,我欣喜万分,它散发出的油墨气味,那么馨香。

我看着那火红色缎面的荣誉证书和鲜红的编辑部印章,不禁心花怒放。我现在看到依然是心潮澎湃。

1989年,《中国当代微型文学作品选》编委会选编了我的小说《绝艺》,来函通知我另寄作品参赛。

我把小说《醉人的早春》寄去了,不久竟同《绝艺》一起编入了《中国当代微型文学作品选》一书,并一起获了奖。

                          九

此期间,我的文学之花一朵一朵地烂熳开放了。

我陆续在《人民日报》、《妇女之声报》、《江西青年报》、《江西个体私营经济导报》、《赣南日报》等报刊、杂志、网络,发表了小说《山乡情》、《失落》、《叩门》、《坑口的故事》、《情书》等600多篇,300多万字。

《大学梦》、《站长》、《命》、《血肉情》、《看在夫妻的情份上》、《孙小卒》等小说获全国大赛奖和文学刊物奖。

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荟萃》(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微型文学作品选》、《宝安军人风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未来》、《内良天华》等多种专集。

出版书籍《山乡情(中短篇小说集)》、《军人风采(中篇小说集)》、《邱士舰小说精选》、《邱士舰短篇小说选》、《邱士舰文集(一)》、《邱士舰文集(二)》等。

生平事迹载入香港中国和世界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该辞典于1992年8月31日出版,冰心题写书名,臧克家、秦兆阳、程树榛、马西林等著名作家题词。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6月再版。

                          十

我的文笔,观察事物的角度都有了变化。

生活毕竟是美好的。爱,在我的心里又复活了,在我的作品中表现得很充分。

一个农家文学少年,各方面都没有优越条件,发表作品艰难,获奖更不易,能有作品获奖,这本身就比小说更有意义。

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秋天失去的,春天会加倍还给你;辛勤耕耘,ㅡ定是会有收获的。

成为未来作家的条件 1 要成为一名作家,要在未来中国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这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写作的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必读之书,四大名著,每部至少要读五遍以上,这样你才能了解中国,了解古代知道现在。中国的《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及四书五经必读,要知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主要作品是《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国内外名著要有选择的精读,体会其写作特点和哲理。 2 关注创新和科普方面的读物,建议订一本《科学世界》,文科作家写科普方面内容困难,而这正是你将来应发展的方向,要知道在纯文学界,你我都很难有快速发展的可能,因为,在这条路上强手如林,高手如云。要想短平快的让自己异军突起,就必须走一条别人没有或走的人少的路,那就是对自然科学(非高深的普及科学)的掌握与现实结合的写作,要记住有时写的东西你并不一定要懂,因为写才懂,才能把你的作品提高到一个高层次。 3 有选择的读高品质的书,少看或不看那些低格调的书,交朋友也要要高素质的人,敢向名人请教,学会和他们对话。更要学会在书中同大师对话,体会他们的写作时的心情和思维方式,经常进行如果是我能写出怎样的作品。 4 要学会用心去写作,不要谈到写作,就一定要拿起笔,每天、每时见到的每件事都可以想一下,我该怎样把我的见闻、想法写出来,怎样能够写出名著,真正的名著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现,而非道听途说。 5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当一篇文章写出来后,如果自己都不喜欢,那就没必要在给别人看了,因为,这一作品根据不可能发表。当你的作品写出来后,没事你总想孤芳自赏一番,你的文章就有可能成功并发表了。写文章要“热处理、冷加工”。激情来时,要一鼓作气把文章写出来,然后不再去管它,过几天你在读当初写的文章,如果感觉仍然很好,那这就是一篇精品,如果感觉很差,那就放弃。 6 要学会礼仪,在同编辑交往或通信时,别忘了每次都要向人家请教,希望其指点,同时,要学会推荐和展示自己,当你小有名气时,每次投稿附一份个人简介,你会有所收获的,另外就是不管是否成名,或成名前后,一定要守信,答应给写的文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交稿,否则无诚信,则难在文坛立足。当你的文章在较高规格的杂志或报上发表后,千万不要忘了原来曾经帮过你的低层次的报、刊和杂志社,要同他们继续联系并为他们写作。 7 要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作家,一个著名的作家,为了这个作家的梦,你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经受更多失败的考验,也许你投出几十份稿后才发表一篇小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但一定要坚信,你一定能成功,你要成为作家、著名的作家,要发表文章、发表更多的文章,要写书、写最好的书。 8 学会享受学习那种痛苦后的快乐,当完成一件事、一个学习任务或写完一篇文章后,要自己表扬一下自己,认为自己又向成功走进的一步。记住“我学习、我快乐、我成功、我幸福”这句名言。相信您一定会成为一名国内外著名的作家,但这个梦需要你为付出太多,你一定会美梦成真的。

作品与人品

好的文学作品出于好的人,什么样的人喜欢写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调式的文学作品,所写的东西合他人的样子他才易写得得心应手,由此,文学作品怎样首先看作家注入的生命信息怎样。

平凡的人出平凡的文学作品,非凡的人出非凡的文字,世界文学名著中国文学名作大多出于非凡人之手,他们人有远大的目标,有博大的胸怀,有非凡的见识,有高尚的情感。

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文学名著不是作品的技艺在世界上最高,而是作家是最可抬举起来的人,是这样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或是最能表现作家人格和技艺的。

文学作品是与作家的人并列为伍的,作家的人不象个作家的样,社会会量其人对待他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怕他多出名后人对众人有多的不良影响。

这道题目相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深度。作为文学作家或编辑,我们可能需要通过故事或诗歌来表达对于人类和时间的思考,甚至可能需要将未来的科技元素融入其中。

建议:

1 深入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通过故事来表达。

2 可以考虑将未来科技元素融入作品中,创造出独特的想象空间。

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

这道题目相对比较难,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文学作家或编辑,我们需要对于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较深入的解读和理解,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建议:

1 阅读和分析多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获得灵感和创作启发。

2 利用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来对于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并从中发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

这道题目相对比较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为基础的写作能力和故事创作能力。作为文学作家或编辑,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故事,能够通过生活和经历来创作有意义的文学作品。

建议:

1 通过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创作出有深度和意义的故事。

2 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多进行作品创作和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新课标II卷《青少年自己的空间》

这道题目相对比较实际,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文学作家或编辑,我们需要对于社会问题和青少年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并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建议:

1 关注社会问题和青少年问题,通过阅读相关的报道和文章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

2 利用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展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能力。

总结:

不同的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不同的能力和技巧,作为文学作家或编辑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创作挑战。

首先你得开始写,有作品,被网友认可。才能算是一名写手。多读,多写,多坚持。读读下文,或许可以对你写作有启发。

导读:当你在写作的时候,你在写你“自己。”,一定要拒绝“假,大,空。”,写“真”的东西出来。因为人生短暂,且只有一次。对自己撒谎,是很残忍的。

如何写作,才能深入人心

——灵遁者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2013年发的帖子,过了五年有人问了,让我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对方。对方倒是不差钱,一个小时给我开到五百,一个星期代两课,让我顺便教点国学知识。

继续聊,才知道,这位师傅读过我的文章,又无意中看到我发的帖子。他也在西安,也正好要给自己上初中的孩子,找个家教,辅导一下作文。所以这也算是缘分吧。缺少任意一个环节,他都不会加到我。

虽然我没有接他的代课邀请,但我觉得我可以写一个关于写作的文章。来给他儿子一点启示,给爱好写作的众多孩子一点启示。

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而任何艺术都有技巧性。但显然我不善于教给大家技巧。我自己也没有学过什么关于写作的技巧。现在有很多作文辅导书籍,很厚,给孩子教各种写作技巧。这样的书籍,我在上学的时候,也浏览过。现在想来,对于学习写作而言,不一定是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跟我一起分析一下。任何写作,都是为了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给人以启示的。写作的元素,无非就是有三个点。

一是思想,二是文字,三是结构。用一句话说就是,用自己的思想,驾驭文字,以一定的体裁形式,诠释出你要表达的内容。

鲁迅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此话用来形容写作,也很合适。所有技巧的东西,我只有一句话送给你。那就是去多读,多看,多写。拘泥于其中任何一种形式,往往会陷入尴尬之中。

我高中的时候,喜欢卡夫卡,喜欢意识流形式。以“意识流”形式写了一些文章,在当时我是得意洋洋的。现在读来,觉得思想浮于形表,不深刻,花哨而已。

你感觉这个“文风”好,但其实这个文风可能并不适合你。所以有的学生作文中会出现大量的比喻,大量的排比句,或者所有文章总是会首尾呼应,就大概是技巧的东西学的多了。所以一开始追求技巧性的写作,是舍本逐末,万不可取。

那么该如何写呢?秉持两个思想即可。第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多读,多看,多留心生活。这样才能确保,你脑中有“材料”,下笔才不会苦涩。会有行文如流水的感觉。这是谁也教不了你的,这是硬功夫,得花时间去得到。

第二“万变不离其宗,要守真。”写作不要“假,大,空。”任何艺术都是这样的。任何艺术都是生活和自然的反应,脱离了真,如何能够深入人心。不能够深入人心,如何能够感人。“为赋新词强说愁”,大概是初学者都犯过的错。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目前中国的作家,哪一个是写一篇文章,就能成作家的?是不能的。借用鲁迅的话:“你本来不是作家,写的多了,就成了作家了。”不是说你在作家协会,你就是作家了!

我自己也非作家协会的人,我以前也不敢称自己为作家。当朋友介绍说:“这是青年作家谁谁”,我都愧不敢当。清楚那是朋友抬举我,每次我都补充道:“就是爱好,就是爱好。”也确实是爱好。但后来解释的多了,我就不解释了。因为过分的解释,看起来是谦虚,实际上别人可能认为是虚伪。少一点解释,倒是自然的。这也是一种成熟吧。

写作也是,你要写一个东西,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要很多“解说”,但是其实很多“解说”是不必要的。因为大家都懂。很多人会以为不解释,读者看不懂自己的文章。

我想说,你多虑了。读者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因为读者也是活生生的人。你经历的,他也经历。所以写作,有必要定期回顾自己的文章,你就会发现,很多词句,是可以删除的。这就是你对于文字的驾驭了。

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只有墨和水,但能表达的内容,不比西方油画少。所以毕加索和张大千,各有千秋,不能比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就大概因为如此,才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所以你要自信,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看到有不同的联想。你勇敢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即可。不要去想着我的表达不如别人,这样你畏手畏脚,写不出好文章的。

任何艺术,最难的是什么?记住,是小中见大,是平凡中见特殊,是化腐朽为神奇!所以有的文章,大家一读,道理都懂。但觉得人家能写出来,就是了不起。

我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比如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这篇短文,花在夜间没有睡,这是很寻常的,但作者在夜间醒来,发现花未眠,是件特殊的事情。从而联想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所以人要在心理上有突破认识的思路。再比如说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他通过种树人的浇水行为,想到了树的生长,和人的成长是一样的。这是一种通过寻常的现象,来反应人生哲理的文章。

所有艺术的路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因为人生的路都是相似的。有一个起点,有一个终点。但不要在乎起点和终点,去在乎过程。所以写作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写作在一开始一定要“自知”。就是说你写作,是为了你思考一些事情,写给你自己的。然后才是给别人看的。就像我说:“我写诗,不是为了拯救诗歌,而是拯救自己。”

因为你在写的时候,看似要思考的是文章内容,文章结构。其实也是在思考你的人生。要感动别人,只有一种方法,就是让别人通过你,看到自己的人生。通过你的文章,你的思考,看到他自己。

如何写作,就写上面这些字吧。希望可以给这个中学生,给天下所有的中学生,高中生一个写作启示。当你在写作的时候,你在写你“自己。”,一定要拒绝“假,大,空。”,写“真”的东西出来。因为人生短暂,且只有一次。对自己撒谎,是很残忍的。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散文作品。

要想当作家必须学会知识积累。那么,积累从何实现呢? 首先要扩大阅读。阅读就是最好的观察积累。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意思是如果要通晓变化的规律,就要先开流以引进泉水。所以,阅读又首先要注意一个“博”字,文学的、历史的、美术的、科技的、哲学的、……不捐细流。尤其要多看些反映高新科技的知识性书刊、浅显易懂的青年哲学丛书和一些富有深邃哲理的精悍美文。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海,才能从古今中外名著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才能开阔视野,丰富、活跃思维。 其次要观察生活。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蕴蓄着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它们最平凡,也最真实。只有关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生活,繁杂的人生,才能从生活中悟出生命的真谛、人生的哲理。所以,平时必须要学会善于多角度观察生活,分辨复杂事物,关注社会发展,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只有如此,动笔时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游万仞,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最后要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健全人格,努力培养高尚情操。清代叶燮曾说过:“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意思是志向崇高远大就会言辞简洁,文辞雄健,思想深邃。如果平时只是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视野狭窄,心胸不广,不善合作,不善思考,不能辩证地认识现实,对各种新鲜事物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没有兴趣,那么可想而知,他的文章必然是单调呆板,毫无生气的。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以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要注重培养健康的情怀和人文素质,并提倡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写作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谈不上思维的敏捷与广阔,更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以上所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