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色彩的交响乐

康定斯基:色彩的交响乐,第1张

如果你想从康定斯基的画中看出点什么,那么很可能是精疲力竭又徒劳无功。

看蒙德里安的画,你至少会看到线条和三原色描画出的格子;看德库宁的画,你至少可以辨认出一个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看毕加索的画,你可以识别出被切分出无数碎片和面向的物体,可是当你的目光和康定斯基的画相遇的时候,你只能无助地大叫:“上帝啊,这到底是什么?”

是的,康定斯基的笔下之物已经逃离了语言之网对它们的捕捉,观众无法用确切的语言去形容画布上面的形状。在对具象的摆脱中,康定斯基成功实现了他的艺术目标:以抽象的形式抵达精神,表现个人和宇宙如音乐般的谐鸣。

当视力失效,不妨调动耳朵,去听听这出颜色和形状谱就的奔放乐曲。

2m3m的《作曲7》是他最大的画作之一,各种颜色、形状在画布上碰撞交织。颜色犹如音高高低变换,康定斯基对色彩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论述:白色是“音乐中骤然打断旋律的停顿”,黑色是“深沉的结束性的停顿”,**则色调尖锐、惹人心烦,绿色最为平静却又易单调乏味。形状好似各色乐器,锯齿状是小号发出的尖锐声响,圆形是大提琴的浑厚低吟,更多不规则的形状碰撞重叠在一起,让整幅画像音乐厅里交响乐的最强音一般震荡回响,这是一首高昂的欢呼,一首激情的颂歌,最终演绎出色彩和形状交织的狂想曲。

这幅画看似一团乱麻,但康定斯基对色彩和形状的安排绝非任意而为,而是建立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受试者被要求给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分配一个颜色——蓝色、红色、**。结果,大多数受试者都认为圆形是蓝色的,方形是红色的,而把**分给了三角形。这个结果恰恰符合康定斯基的康定斯基的绘画理论,“圆形是广阔的、吸收性的、阴性的、柔软的;方形是积极的、阳性的,而三角形,有锐角,因而本质上是**的。”他也要求他在包豪斯的学生们学习用三角表达冲突,用方形暗示冷静,而用圆形去表达宇宙的的和谐。

《作曲7》是一幅蔚为大观的作品,这让研究者们兴奋至极,认为找到了一方可供开掘的丰富宝藏。但由于康定斯基拒绝提供任何指向可知事物的提示,人们想要读图的努力不出意外地失败了。但他另外一些需要“侧耳细听”的作品则或多或少提供了一些线索,使观众能够猜测到艺术家的意图。

康定斯基和青骑士成员之一的音乐家勋伯格过从甚密,1911年,他去听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被后者的音乐深深打动,回去当晚,他就大笔如椽,挥笔泼墨创作了这幅《印象3(音乐会)》,画面以对角线为界分成了两个部分。对角线上方是代表钢琴的黑色,简单色块涂抹出的观众将钢琴团团围绕,从左上到右下,观众离钢琴越来越近。画面的其余部分就是大片的金**,让人感受到乐曲的热烈、洋溢和温暖。

但很快,艺术家就无法全身心地沉浸在绘画和音乐构筑的象牙塔中了,一战的阴霾已经笼罩了欧洲上空。在《即兴30号》中,画面右下角的两尊大炮清晰可辨,根据这条线索,观者可以推知那些用黑色线条勾勒的是摇摇欲坠的建筑物,激烈碰撞的色彩表现出大炮轰击时爆炸破坏的感觉,弯曲的线条和大小不一的色块让画面充满动势和冲突。

康定斯基试图探求精神世界的幽微神秘,他认为在通往的心灵的征途上,具象切断了人们通往真理的桥梁,唯有 艺术家“必须观察自己的精神活动并聆听内在需要的呼声……。内在需要所要求的一切技法都是神圣的,而来自内在需要以外的一切技法都是可鄙的。”(康定斯基著《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5页)。

从自然界中提取抽象的能力似乎是康定斯基的本性使然,当他3岁的时候,家庭马车夫会从细树枝上剥下螺旋形的树皮,“第一个螺旋形切下两层树皮,第二个只切下上面的一层”:小小的瓦西里把这个形式看作抽象的马,外层的树皮是“棕**……我并不喜欢这个颜色,并且看到它被取代将会很开心”,而第二层是“嫩绿色……我最喜欢这个颜色,即使在枯萎的状态仍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裸露着树枝的树木是“象牙白的……闻起来是潮湿的,让人想去舔舔它,但是很快就悲惨地衰败并干枯了,因此从一开始就破坏了我对这种白色的喜爱”。

小小年纪的康定斯基已经可以从树皮上抽象出马,这种喜好和能力影响深远,多年以后,抽象成为了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手段,而“骑士与马”的意象也反复出现,如在《构图二号》的画面正中,就是一青一白两匹马匹 ,甚至“青骑士”的命名,也和他对这一意象的热爱密切相关。

在确定自己的绘画理想后,康定斯基沿着纯粹形式的道路溯游而上,最终找到了符合自己理想的艺术形式——音乐,因为音乐同样是一种非形象的艺术媒介,它由此可以使思想冲破视觉幻象而获得自由的灵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像音乐家那样作画,“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一个创世纪,就像音乐是由不同的乐器产生出的声音,所创造出的和谐悦耳的旋律一样。”

他找到音乐作为自己的同伴绝非偶然。在没有投身于艺术之前,康定斯基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法律系教授,但良好的文化修养使他很早就感受到音乐和绘画的奇异共感,听着瓦格纳的音乐,康定斯基想象着莫斯科的黄昏,“小提琴,贝斯低沉的音调,特别是管乐器……向我呈现了入夜前一刻的所有力量。我在脑海中看见了所有的色彩,它们站在我眼前。狂野的,甚至是疯狂的线条在我眼前被勾勒出来。

瓦格纳是音乐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作曲家,他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总体艺术”的理想,即将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宏伟的艺术整体,康定斯基显然继承了这种雄心壮志,他试图打通感觉之间的壁垒,让各种感官共同谱写出一曲恢弘壮阔的艺术之歌。

康定斯基让音乐和绘画相结合的努力也可以纳入当时先锋艺术家的实验潮流中。受颜色对比原理的影响,立体主义画家罗伯特•德洛内创立了俄耳甫斯主义,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中著名音乐家“俄耳甫斯”名字的借用,德洛内希望用缤纷的色彩创作出一曲激荡着“和声”和“音色”的作品。他创作过一幅《共时的圆盘》,专门探讨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而康定斯基和德洛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交往,甚至参观过德洛内的画室,德洛内的先锋实验一定与康定斯基长久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给了他或多或少的灵感和启发。

1911年,康定斯基建立起一个名为“青骑士”的俱乐部,聚集了一批赞成抽象主义实践的艺术家。他们的宗旨简单明了:“我们要确认一种固定的形式;目的是在再现的形式的多变中表明艺术家如何以各种各样的方法表现其内在的灵感。”这个空间让他的天赋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他一系列重要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作曲4》正作于此时,这幅画在整体的抽象杂乱中依旧可以依稀辨认出形象。画面前端是三座突兀的山峰——分别是紫色、蓝色和**,黄山和紫山之间跨着一弯彩虹,三个战士站立于蓝色山峰前,两支尖锐的长矛直刺天穹,高山背后,是黑色线条勾勒的建筑。

康定斯基尽情在画纸上泼墨着自己内心澎湃激昂的情绪,但现实中他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经常西装革履,打扮得体,他还曾经开玩笑说自己可以穿着晚礼服画画。他有些神秘,对自己的私事避而不谈,经常吸着一柄烟斗,缭绕的烟雾很好地遮盖了他脸上的表情。

外观可以掩盖一个人的真实模样,但伟大的艺术却必定是真情实感的倾泻与展露,在聆听这一曲曲或宁静或狂暴、或高昂或低沉的视觉之歌时,我们也听到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内心独语,它们有对动荡时代的关切,有对难以名状的感情的表述,丰富且热烈,深邃又广博,康定斯基解放了色彩,粉碎了形象,让现代艺术向更加私人化、抽象化的方向迈进。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Kandinsky,Wassil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讷伊。早年在莫斯科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作品参加过1906~1907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1909年发起建立新美术家协会并任该会主席,2年后又组织《青骑士》编辑部,而导致新美术家协会的分裂。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主要作品均采用音乐名称,诸如《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代表作组画《秋》、《冬》均用抽象的线、色、形的动感、力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来表述季节的情绪和精神。1921年以后因受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创作又由自由的、想象的抽象,转向几何的抽象,代表作如《白色的线》等。在以后的年代,他曾试图把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有机结合起来,在几何形的结构与造型中,配以光和色,既充满幻想、幽默,也具有神秘色彩。著有《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主义》、《论具体艺术》等,阐述抽象艺术的理论。

康定斯基的作品

[编辑本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康定斯基途经瑞士抵达俄国。1918年十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主管美术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担任教职,直到1921年。他一共组建了22座博物馆。1920年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他负责建立艺术与科学学院,并任副院长。同年底,由于艺术观念的分歧而离开俄国。1922年,在德国被任命为设立在魏玛的著名的鲍豪斯学 院教授。康定斯基这时的艺术活动是频繁的。1909年,“新美术家协会”建立不久,他于1911年又另立“青骑士”团体(所谓“青骑士”,是取自康定斯基和马克出版的一本书和康定斯基的一幅画)。回到俄国以后,继续在积极地进 行上述活动。但由于他的抽象绘画及其理论与苏维埃政府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矛盾,才离开俄国而去柏 林。1926年,他发表了第二部论著《从 点和线到面》。这部著作中,康定斯基进一步把纯抽象因素作了想象的分析,说横线表示冷,竖线表示热,等等。1910年,他画的《构图2号》,还只走了一小步,骑手和其他人物虽已变成了一些色块和线条图案,然而画面的空间仍有自然形态。后来,他开始借音乐标题的方法来提示自己的潜在意图, 如“构图”,“即兴”、“抒情”等,即与音乐相类似。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和运 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情意识,不再参照自然物。这一幅《构图—7号的初稿》已使我们领略到这时期的思考方法。 画上色彩狂乱,红、黑、蓝、黄飞速地交 融着,热情奔放,尽管如此,观者仍能 找到画家形象思维中的某些痕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抽 象画重在表现“内心的和本质的”感 情,轻视以前那种表面和偶然的东西。他说他要表达“更优美的感情,虽然这 种感情是莫可名状的”。他非常喜欢用 “构图”这个词,他觉得这个词更为“神 圣”。1914年,他画了第一幅《即兴》,并运用水彩颜料。这幅《即兴》,已多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康定斯基是一个神学理论的信 徒,其实他讲不清自己的理论。但他相信,艺术在某些先验的意义上,能够纠正知识。对这一点他似乎十分坚信。他 说:“艺术所赖以生存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复杂而又确切的,超然世外的运 动。这种运动能够转化为天真(Simplicity),这就是人的认识活动。”1921年后,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 明显地带有他在俄罗斯的那个时期的影响,变得接近几何形状了。早期一系列即兴作品中那种诗意的流畅,被建 筑师的曲线板和丁字尺画出的一种新 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所代替。以后这种精确的新风格有时也趋向柔和,但康定斯基的审美观中始终保留 着几何图形。《构图-7号的初稿》作于1913年, 78×100厘米大,现归瑞士伯尔尼一私人(Fellxklee)收藏;《即兴》作于1914年,124×73厘米大,现藏德国慕尼黑国立美术馆。

抽象艺术,抽象抽象,抽离具象。

抽象的反面,是具象。

在抽象艺术出现之前,艺术家们通常借助自己所见所闻的真实事物来表达情感。

比如说人物、自然风景、城市景观,生活中的一事一物皆能入画,借以表达艺术家内心丰富的情感。

而在20世纪初,这种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

一大批艺术家将视线从现实世界转移,他们开始直面艺术的形式本身,运用最本质的元素,构建纯粹的精神世界。

抽象艺术又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

热抽象以康定斯基为代表,他善于运用点线面、形状、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当下心灵感受,被称为抒情抽象艺术家。

康定斯基走上抽象艺术,并不是有意识的,而是他在将内心情感反应在画面上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让物象消失了。情感如此强烈,自然而然的弱化了、虚化了物象。

冷抽象以蒙德里安、凡·杜斯堡、马列维奇等为代表,他们用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艺术。

几何图形成了他们分析艺术的媒介。在他们的笔下,世界是有几何图形组成的,在那些交错的图形中,深藏着另一个世界。省去一切无关的细节,就如同拨开遮挡视线的云雾,真相就藏在图形中间。

用点线面、形状、色彩抒情

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通常会借助于文字和语言。

而热抽象艺术家们,则会用点线面、形状和色彩来抒发心中情怀。康定斯基,就是这类艺术家的代表人物。

比如,

表达开心的时候,我们会用: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等等词汇来形容;

对应到热抽象内,画家会用:鲜艳的红色,搭配跳跃的曲线,饱满的椭圆等等来表达。

表达悲伤的时候,我们会用:悲从中来,茶饭不思等等词汇来形容;

对应到热抽象内,画家会用:冰冷的蓝色,搭配死板的直线,生硬的三角等等来表达。

在他们的眼里,点线面、形状、色彩,都是自带感情,自成世界的。艺术家们通过组合这些元素,描绘当下自己的心灵感受。

康定斯基是热抽象的代表人物,也是抽象艺术的鼻祖。他的第一幅水彩,标志着抽象艺术的开端。

冷静的用逻辑解释世界

仿佛空无一物,

又仿佛包含所有,

冷抽象艺术总是自带哲学意味。

纵横的直线,锐利的直角,

简单的形状,以及原色的运用,

使冷抽象的作品散发着,

安静沉稳的现代美感。

冷抽象的艺术家们,

在创作中完全摒弃自然的具象,

用单调规律的构图表达着事物的精神内涵。

在冷抽象艺术家的眼中,

虽然每一件真实存在的事物,

比如人物、风景、建筑,

都拥有不同的外表,呈现不同的状态,

然而脱去外表的伪装,

所有自然之物都隐含着同一种内在本质,

而他们想做的,

就是单纯的挖掘与呈现这种本质。

在冷抽象作品中,

没有任何代表感性的符号,

一切与理智有关,

冷静的用最单调的图案诠释世界的本质。

蒙特里安,把抽象主义理论发展到了极致的地步。

蒙特里安认为:人类今天离开物质向精神方向发展,“作为纯粹的精神表现,艺术将以一种净化的,即抽象的美学形式来表现自己。”

蒙特里安创立了“风格派”,其影响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建筑和工艺美术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马列维奇,是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创立了“至上主义”画派。

“至上主义”亦称绝对主义,是最早出现的纯几何形抽象绘画。“至上主义”艺术用一些方形,三角形,圆形作为“新的象征符号”来创作绘画。

在否定了绘画的主题、题材、物象、思想和情感、内容、空间、氛围感、立体感、透视、色彩、明暗之后,至上主义宣布:“简化是我们的表现,能量是我们的意识。这能量最终在绘画的白色沉默之中,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表现出来。”

在1911-1933年间,在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蒙特里安的新风格主义并行的同时,塔特林等人创立了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构成主义是一场抽象雕塑运动。这一运动源自于立体主义的“拼贴”,和至上主义有很大关系。

构成主义艺术家认为:雕塑的价值在于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他们采用非传统的材料,如木材、金属、玻璃、塑胶等加以焊接,黏贴组合,创造出立体构成的雕塑组合,对以后艺术家在非传统性材料的使用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构成主义雕塑的探索代表了20世纪工业、科技向艺术的渗透,构成派雕塑被看作是典型的机械时代艺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5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