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怎么表达情感

素描怎么表达情感,第1张

首先,素描是客观的绘画,不同于色彩,所以主观表现力有限,表达情感就更难。其次,如果是静物素描,谈不上什么情感表达,只要客观表现静物的三维空间和各自的质感,调整好大的黑白灰关系就可以了。如果是头像素描,则很注重所画人物的情感表现,眉、眼、嘴是五官中表情的集中体现,画准这几个地方,模特的表情就能得到好的表现。至于你说的线条排列,那是笔法,只能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或者说是属于绘画语言的范畴,情感表达与线条排列的如何,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艺术欣赏时,第一要明确作品概念,区分作品分类。抽象美术作品有很多的艺术流派,每个艺术流派特点不同、风格不一,因此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首先就是要分清各大派别,分清各类派别的风格和特点,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再者说,我们要对抽象美术作品宽容对待,抽象美术作品因为其自身的特点,也许并不被全部人所能接受,艺术作为主观性的创作产物,自身就带有创作者浓浓的个人情感所在,因为艺术具有宽容性,因此无论任何类型的抽象美术作品,我们应该带着宽容的心去欣赏;第三,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必须突破传统的欣赏观念,创新欣赏方法。第四点,在对抽象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不能以平常眼光来看待,而是以适当的“视觉”角度来挖掘抽象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世界。最后,让抽象美术作品进入我们日常的生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艺术作品早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落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抽象美术作品也不例外,尽管在大众审美眼光上存在差异,但是巧妙的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将抽象艺术作品展现出来,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更有利于人们了解抽象美术作品、欣赏抽象美术作品,进而接受抽象美术作品。 

说到抽象画,我们一定都知道毕加索。也许我们没有很好地欣赏他的画,但我们仍然知道这个标签。抽象艺术兴起于20世纪的欧美。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具象艺术,毕竟画的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不是那样,就画不好。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欣赏抽象艺术,因为没有一样东西是像它一样的,他们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抽象艺术应该如何欣赏?下面举几个小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欣赏油画的时候,会说“哇,这个配色太棒了”;欣赏国画时会说“这意境渲染得好”;但是,我们遇到抽象画,只会说“我看不懂”。

其实抽象艺术最致命的是难以表达,而不是不可理解。就像你家墙上的壁纸有很多图案,看起来很美很和谐。但是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好看?你很难描述清楚。我觉得抽象艺术就是这样。

与其他作品相比,抽象艺术欣赏的东西很少,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我们不懂的抽象艺术。也许以后遇到抽象的作品,可以加点谈资。

抽象艺术其实不是单个流派的名称,而是包含了很多绘画流派。这些绘画流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冷抽象,也可以称为几何抽象,以蒙德里安、罗斯科、马莱维克为代表;另一种是热抽象,也可以叫抒情抽象,以康定斯基、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

蒙德里安

在这些人中,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分别可以算是“冷抽象”和“热抽象”的鼻祖。两人都出生于19世纪下半叶,年龄相差6岁,各自在40岁时得到艺术天启,最后都在1944年去世。

然而,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一生几乎没有什么友谊。他们一个出生在俄罗斯,一个出生在荷兰,却被抽象这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不谋而合,致力于探索艺术的哲学意义和精神深度,然而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生命线却在某些时刻相遇,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康定斯基

1康丁斯基

热抽象的鼻祖康定斯基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狂热。与人们对艺术家狂野、凌乱、新潮的刻板印象不同,康定斯基看起来更像一位教授或律师。

他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一身笔挺的职业装,外套的扣子总是一丝不苟地扣得整整齐齐。是的,康定斯基完全是一个绅士,甚至是贵族。

瓦西里康定斯基于1866年12月4日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学生康定斯基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一名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他从小长期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中,这使他有着极好的修养。

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学。他不仅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甚至还获得了一所大学的教授职位。也许在骨子里,康定斯基还是一个学者和知识分子。

只是艺术对他的吸引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康定斯基在30岁的时候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教授职位,离开家乡去慕尼黑学画,这也体现了他优雅外表下隐藏的魄力和激情。

康定斯基在慕尼黑迅速成长。他很快被弥漫在这座城市的新艺术氛围所吸引。他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尝试各种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热衷于各种艺术运动,组建艺术社团。

康定斯基是德国著名表现主义艺术社团“绿色骑士”的核心人物。事实上,青年骑士不是一个艺术运动,也不是一个学校,没有明确的纲领,而是一个松散的画家组织。

他们关注的是艺术形式和自然现象背后的精神世界。他们主张用绘画表达来巩固人的精神。事实证明,青年骑士俱乐部“自然是精神世界的根本源泉”的理念对康定斯基抽象风格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蒙德里安

与康定斯基相比,蒙德里安似乎早早就定下了自己的艺术志向。皮特皮特蒙德里安1872年3月7日出生于荷兰中部的阿梅斯福德,排行第二。他的父亲是一名清教徒,也是一名小学校长,热衷于美术。环境条件使得蒙德里安从小就接触美术。

8岁时,蒙德里安决心成为一名画家,但他的家人认为成为艺术家是一份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和父母多次商量后,答应考取美术老师的资格来养家糊口,这才让父母答应让他学画画。

从成长环境来看,蒙德里安一家都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他的父母蒙德里安的严格管教,使他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诚实和简单的清教徒生活方式。

在一些人看来,蒙德里安的传统性格与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些格格不入,但也许正是这种性格帮助他创造了以理性和极简主义闻名于世的“新造型”绘画风格。

39岁时,蒙德里安离开荷兰,去巴黎成为一名艺术家,离开了他的未婚妻和成熟的事业。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他在自己的名字“蒙德里安”中硬生生减去了一个“A”来宣誓转型。

虽然一些艺术评论家将蒙德里安描述为一个略显古怪的独身主义者,但他在巴黎的时间确实增加了他的成就感,因为蒙德里安的艺术进入了一个令人兴奋和多产的时期,这是他的梦想。

事实上,蒙德里安对当代抽象艺术和建筑设计的影响远远大于他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他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绘画总是在飞机上完成的。对他来说,每一条斜线都涉及透视原理。在蒙德里安看来,空间在平面上是独立于自身的。

很少有人知道,以“冷抽象”命名的蒙德里安,其实是一个热情的舞蹈迷。他甚至不看不起多情的探戈,却热爱爵士乐,尤其崇尚火热的查尔斯邓舞。画笔、颜料、留声机、唱片和舞步构成了蒙德里安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生活。

3他们40岁了。

对于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来说,1906年和1912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相同的是,在那两年里,他们进入了各自不确定的岁月。

1906年对法国文学艺术界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那一年,法国著名的后印象派大师塞尚去世。同年,康定斯基在巴黎及其周边度过了一段关键时期。在那里,他不断感受到来自野兽派绘画风格的强烈震撼。

有一种西方观点认为,是康定斯基当年的法国之行促使他脱离了早期的工作风格————新分离主义,成为一个真正的昂首挺胸的独立艺术家。

在随后的几年里,康定斯基先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重要的抽象艺术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和第一部抽象作品《即兴》,创办了“青年骑士”学会,出版了《青骑士年鉴》。

《即兴31号》

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结构,这和以前的图像处理完全不同。因为马蒂斯和毕加索对人物、风景、静物进行了改造,让他们觉得陌生而新鲜。而且这个作品看起来还没有完成,因为完全是抽象的。

康定斯基创作的《即兴》系列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采用了《构图》的绘画语言,最后扩展为一部史诗。

《即兴》

1912年也是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传统规范虽然没有被刻意边缘化,也没有最终被抛弃,但抽象主义之风已经悄然刮起。那一年也是蒙德里安独自来到巴黎的第二年。

一年前,蒙德里安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作品,极度震惊。立体主义注重三维事实和清晰客观,这也是蒙德里安所追求的目标。但他也知道,立体主义只是他艺术旅程中的一个港湾,而不是终点。此后,抽象作品迅速成熟。

蒙德里安《构图》

1911年,蒙德里安画了《练习《灰色的树》,画中的树木被涂上了一些椭圆形的构图,模仿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风格,有很多具象的元素。

在树系列练习《灰色的树》中,和他1912年创作的bxl现在的大小差不多,虽然大体构图和《花丛中的苹果树》很像,但明显更抽象,更正规,画面像鱼鳞一样拼凑起来。

蒙德里安《灰色的树》

4他们是思想家

如果说布拉克、毕加索、莱热、德劳内、马蒂斯首先是画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则是画家和思想家。

对于这两位艺术家来说,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为绘画注入新的思想,更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他们认为人必须提升自己,整个人类正在走向物质和精神发展的更高阶段。

在他们眼里,艺术家是积极准备黄金时代,然后宣布它到来的最佳人选。这就是为什么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要和创作的人一致。毕竟,没有一个共同进步的内心世界,艺术的进化将是不可能的。

至于内心世界的修炼,康定斯基在他的名著《花丛中的苹果树》中尖锐地指出,精神和身体一样,可以通过经常锻炼来增强。一个艺术家天生的情感天赋不应该被埋没在世俗的世界里,而应该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精神。

其实他们的艺术观念也可能和那个时代的背景有关。19世纪下半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迁、贫富的悬殊、各种政治问题、宗教问题、环境问题激起了敏感的作家和艺术家。

在艺术之都巴黎,一时间聚集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先锋,掀起了一场以巴黎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现代艺术运动。他们想为绘画寻找新的出路,以反映、适应或逃离动荡的社会现实。

蒙德里安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生命本质上是简单的,简单是人类的完美状态。他认为艺术应该从根本上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神人合一的绝对境界。

是的,作为冷抽象的创造者,作为第一个将绘画提炼为几条线和三原色的先驱,蒙德里安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他的画面制作就可以看出来。

他看似单一的色彩,从来不是现成颜料的直接挤压,而是各种颜料混合后精细分层的效果;那些看似重复的直线和几何图案也是他精心绘制的。他没有使用尺子,也没有将任何格式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他可以心平气和的让他等经纪人来买画。因为这幅画没有完成和完美,所以一小块蓝色要重新上色,这一磨就是一年。这种平静的背后是一种艺术追求,可能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精神表达。

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是“热”和“冷”;一种绝对的自由,一种绝对的理性;一个代表强烈的躁动,另一个则充满了极度的耐心。如果说康定斯基用音乐架起了建筑与绘画之间的桥梁,那么蒙德里安则用理性的艺术和思维架起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设计、建筑之间的桥梁。

虽然他们似乎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但他们无意中产生了许多遥远的相遇。他们在探索艺术的哲学意义和精神深度上不谋而合,共同组成了一颗平行交错的抽象双星。

抽象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抽象画的鉴赏实际上是去欣赏作者赋予这幅作品的感情(情感),或从构图上,或从色彩上。

事实上,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抒发作者情感的. 从古到今绘画作品都是社会上的一小部分具有高尚审美水平的群体来欣赏的,画家创作作品多是由一定的目的性,并不是出一个谜语叫大家猜的。抽象画只不过是画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一种概念化的表现形式。

要欣赏抽象画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抽象,“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同之点,加以综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就叫做“抽象”。

扩展资料

抽象画的由来

在西方的架上抽象艺术概念传进中国之前,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中一直没有出现过“抽象”两个字,抽象两个字的汉字翻译是从日本转过来的。在中国文字历史上,有意、象、意象和超象(超以象外,司空图语)的词义和抽象最接近。

意可以解释为意境、意思、意念、意想等,象是“两仪生四象”、“大象无形“的象,意象是物象、表象、心象和语象合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和抽象相比,“超象”一词,超越物象、形象而非具象,可能比抽象更加贴切于“抽象”。

但是,100年以来,进入中国文化语系的“抽象”一词的概念早已确立,后来者已经没有必要来改变这样一个既定事实。

-抽象画

刚开始学时(至少在中国)基本没有感情可言开始的基础是枯燥的但当你掌握了绘画的技巧灵活使用时 就到了表达感情了 也就是所谓的创作

创作是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你的感情就是你的生活,你每天所看到的,每天所想的

创作需要灵感,但所谓的灵感也只不过是大师没在故弄玄虚的一个带名词 ,灵感的出现就是借物联想

绘画跟其他艺术门类比,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就简单

他完全是抽象的用言语叙述永远都不能充分,绘画不像是音乐,它有谱看,有章可寻,你可以听这个音乐好不好听,但一副画就不能了,一定回有欣赏他的伯乐

绘画中,造型性和艺术性哪个更重要

那就要看你喜欢是什么类型了, 造型主要是写实

艺术感则是抽象 但这并不是说绝对的

两点应该说都很重要,写实里也一定要有艺术性的

抽象也一样

一副好的作品,往往能表现出一种气息。

这种气息,往往是通过这幅画的色调来烘托的。

暖色调,给人温馨,美好,喜悦……的感觉

冷色调,给人冷静,理智,忧伤……的感觉

你们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用意在于让你们感受色彩的张力,提高色彩修养

是一个很好的命题作业。

鲜亮的暖色,例如橙红,橙黄,红色等,通常都带有喜悦的寓意,能给人以莫名的动感。尤其是红色,过多的红色给人以不安的感觉,所以也适用于表达愤怒,激动,血腥暴力等等。

清新的蓝色,绿色,给人以清爽自然的感觉,试想着在森林里,在湖岸边,心情是否会比较平静?

这些只是泛泛的感念,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