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情感的特征主要来源于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了解这三要素的情感主要是为了在以后的设计中更好地表达设计主旨与设计要求,从而引导观者的情感。要注意的是:点、线、面三者的综合运用,不能等同,要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其他为辅,否则元素太越多就越容易凌乱,统一感就越难把握。(下面附点。线、面综合运用平面构成作品,书上拍的,不是很清楚,请见谅!O(∩_∩)O~)
至于平面构成,在二维的空间用点线面的元素来使画面和谐。
构成不是数学,你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元素来完善你的画面,例如点的元素,线的元素或面的元素。
其核心只有一个,通过N多个元素的疏密关系,浓淡关系等使画面和谐。也就达到了目的。
构成是基础学科,目的是为以后的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类工作打基础。艺术的东西没有格式化的,越活,越创新越好。注意虚实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扩展资料:
要注意的是:点、线、面三者的综合运用,不能等同,要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其他为辅,否则元素太越多就越容易凌乱,统一感就越难把握。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平面构成
“点”应该是个更抽象、更相对的概念
点可以吸引焦点,而又没有运动倾向,更稳定。
绘画不只是“空间的艺术”,它其实也能表达“时间元素”。
点不包含任何“时间元素”,类似于音乐中对定音鼓或三角铁的猛然一击。
“点”在舞蹈中的应用:
芭蕾舞中的足印/头、现代舞中的头和四肢,短暂的制空也是时间上的一个点。
“点”在音乐中:
钢琴由不同声调的“点”构成。
角线分类:a 45°锐角;b 90°直角;c 135°钝角;d 不规则角
角线的本音:
a 直线的声音(两条直线);
b 角外的张力音(角尖戳出去的力);
c 角内的合力音(角咬合的力);
角线与颜色:
角越尖锐,温度越高。
圆:曲线生长的内力与外力相等
螺旋线:曲线生长的内力均匀超过外力
曲线的粗细影响张力方向。◜下粗上细时,有上升的张力。
时间:
记谱:
(音乐的可复制性其实决定了它五线谱的诞生。但抽象艺术相比于现实艺术,应当是更容易找到“记谱”的。比如商标、logo等,也是可复制的。)
对“不精确表现”的敏感程度:诗歌 > 音乐 > 绘画
自然:
自然是天然的“构成”。人对于“美”的概念可以说来自于自然,因为人本身也是来自于自然。
经济性:
以最低付出获得最佳效果。
横、纵长方形的基面的冷暖特质也不同
基面上部:松散、轻盈。
在这个空间中,出现任何加重的元素,都会显得很突出。
基面下部:紧密、厚重以及约束
运动的自由亦非常有限,约束的声音达到最大化。
利用基面上下部的特性,可以强化或调和。
边界:
相对性:
基面与元素:
对角线:
对角线 ╱ 的张力比 ╲ 的张力更复杂。
流派:
边线的影响:
夹角变化:
圆形:
质感:
基面是物质性的(帆布、石膏、纸、石头、玻璃等)
基面的质感特质与元素特性可以相互强调或相互对抗、调和
读后感:
一些抽象艺术的理论知识,读的似懂非懂。
大致明白了基面里面有“力场”似的东西,并且点线面又分别作为“元素”有自己的张力特质,它们之间、它们与力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表现力。
艺术需要直觉,但更需要理性的理论指导,抽象艺术尤其如此。
这个其实很简单,美国又个牌子你一定知道,就是一个圆的笑脸**的,很简单给人的映像又深刻。至于要表现喜怒哀乐,你可以尝试用颜色表达,或者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表情,这个相信很容易,你去参考下QQ表情吧,这个方法最偷懒了。还要如果要要求是一幅画的话你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喜怒哀乐你用春夏秋冬来表达,比如春天喜,夏天怒,秋天哀,冬天乐。这种表达发是侧面表达法。还有你可以用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喜怒哀乐,不止是限于用面部表情,有的时候肢体语言更能表现人的喜怒哀乐。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Kandinsky,Wassil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讷伊。早年在莫斯科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作品参加过1906~1907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1909年发起建立新美术家协会并任该会主席,2年后又组织《青骑士》编辑部,而导致新美术家协会的分裂。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主要作品均采用音乐名称,诸如《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代表作组画《秋》、《冬》均用抽象的线、色、形的动感、力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来表述季节的情绪和精神。1921年以后因受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创作又由自由的、想象的抽象,转向几何的抽象,代表作如《白色的线》等。在以后的年代,他曾试图把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有机结合起来,在几何形的结构与造型中,配以光和色,既充满幻想、幽默,也具有神秘色彩。著有《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主义》、《论具体艺术》等,阐述抽象艺术的理论。编辑本段康定斯基的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康定斯基途经瑞士抵达俄国。1918年十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主管美术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担任教职,直到1921年。他一共组建了22座博物馆。1920年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他负责建立艺术与科学学院,并任副院长。同年底,由于艺术观念的分歧而离开俄国。1922年,在德国被任命为设立在魏玛的著名的鲍豪斯学 院教授。康定斯基这时的艺术活动是频繁的。1909年,“新美术家协会”建立不久,他于1911年又另立“青骑士”团体(所谓“青骑士”,是取自康定斯基和马克出版的一本书和康定斯基的一幅画)。回到俄国以后,继续在积极地进 行上述活动。但由于他的抽象绘画及其理论与苏维埃政府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矛盾,才离开俄国而去柏 林。1926年,他发表了第二部论著《从 点和线到面》。这部著作中,康定斯基进一步把纯抽象因素作了想象的分析,说横线表示冷,竖线表示热,等等。1910年,他画的《构图2号》,还只走了一小步,骑手和其他人物虽已变成了一些色块和线条图案,然而画面的空间仍有自然形态。后来,他开始借音乐标题的方法来提示自己的潜在意图, 如“构图”,“即兴”、“抒情”等,即与音乐相类似。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和运 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情意识,不再参照自然物。这一幅《构图—7号的初稿》已使我们领略到这时期的思考方法。 画上色彩狂乱,红、黑、蓝、黄飞速地交 融着,热情奔放,尽管如此,观者仍能 找到画家形象思维中的某些痕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抽 象画重在表现“内心的和本质的”感 情,轻视以前那种表面和偶然的东西。他说他要表达“更优美的感情,虽然这 种感情是莫可名状的”。他非常喜欢用 “构图”这个词,他觉得这个词更为“神 圣”。1914年,他画了第一幅《即兴》,并运用水彩颜料。这幅《即兴》,已多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康定斯基是一个神学理论的信 徒,其实他讲不清自己的理论。但他相信,艺术在某些先验的意义上,能够纠正知识。对这一点他似乎十分坚信。他 说:“艺术所赖以生存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复杂而又确切的,超然世外的运 动。这种运动能够转化为天真(Simplicity),这就是人的认识活动。”1921年后,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 明显地带有他在俄罗斯的那个时期的影响,变得接近几何形状了。早期一系列即兴作品中那种诗意的流畅,被建 筑师的曲线板和丁字尺画出的一种新 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所代替。以后这种精确的新风格有时也趋向柔和,但康定斯基的审美观中始终保留 着几何图形。《构图-7号的初稿》作于1913年, 78×100厘米大,现归瑞士伯尔尼一私人(Fellxklee)收藏;《即兴》作于1914年,124×73厘米大,现藏德国慕尼黑国立美术馆。编辑本段康定斯基的艺术风格 康定斯基于1911年脱离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而成立青骑士社。“青骑士”一词,产生于这年初冬康定斯基与马尔克的一次闲谈。康定斯基曾在其《自传》中回忆道:“我们都喜欢蓝色。马尔克喜欢马,骑士则是我的主题。我们两个很自然地说出‘青骑士’的名称”。在青骑土社中,康定斯基是最核心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曾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也从事过业余的人种志研究。他精通音乐,还系统钻研过西方现代哲学,尤其信奉通神学和通灵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貌似斯文冷静而性格内向的俄国人,竟象凡高一样,内心总是燃烧着炽热的感情之火。这位极度敏感的艺术家,能在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颜六色之中,看见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这使人油然想到诗人兰波——兰波能在字母A中想象出黑色的苍蝇。 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的风格。 他1896年从莫斯科来到慕尼黑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前卫艺术运动中去。他曾在巴黎渡过数月,在那里接触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及立体派的绘画。这对于他日后抽象绘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启示。 他认识到色彩在绘画构成要素中占有首要地位。他发现高更和凡高的画尤其将色彩的表现放在首位;在这两位画家那里,把草地画成红色,要比将房子或人体变形容易得多。他还领悟到,色彩与线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他也许对修拉在此方面的观点有过专门的研究。事实上,修拉的有关绘画不同要素(色彩、线条、调子、构图、节奏等)的理论,几乎预示着某种抽象艺术。因而,康定斯基在他早期的绘画中,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他以浓重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自然风光,表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抒发其浪漫、诗意的情怀。编辑本段康定斯基的作品分析 康定斯基在 1910 年创作了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作品,此画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形式的第一例,标志着抽象绘画的诞生。在这幅画中,我们看不到可以辨认的具体物象,画家摒弃了绘画中一切描绘性的因素,纯粹以抽象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内心的精神。这是康定斯基与其他画家的不同之处,也是他用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试验的第一幅作品,不同于以往他所创作的任何作品,成为他创作的新起点。他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捕捉对象的外形,而在于捕捉其内在精神。因此,他一直努力试验摆脱外形的干扰,尝试用水彩和钢笔素描的效果来揭示对象的精神。这幅画就是他试验的结果。在画面中,除了一团团大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激荡的线条以外,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东西。画家还用淡淡的奶油色打底,造成了一种如同梦幻般的效果,而笔触又是轻盈和快乐的,一切都没有规则性,似乎是在精神世界中一闪而过的东西却又无法清晰地辨认出来。 在他的绘画中,我们还能感觉到一种如同音符般的因素存在,有一种与音乐相通的气质。他认为现有的绘画方式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他需要一种纯绘画,看时应像听音乐一样具流动性。当绘画从具象走向抽象,光靠绘画本身是不能为大家接受的。新的画风应该有新的欣赏标准。这时候理论与创作就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他曾说过: “ 一张纸上盖满按照某种次序排列的色彩与线条,在不懂的人的眼里,等于是一张白纸。 ” 他必须说出这么一幅作品创作的缘由。他开始借音乐标题的方法来提示自己的潜在意图,如 “ 构图 ” 、 “ 即兴 ” 、 “ 抒情 ” 等,即与音乐相类似。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性意识,不再参照自然物。 康定斯基在 1913 年创作的《构成第七号》可以称为是一支音乐狂想曲。这是他作品中画幅最大的一幅,也是超越他以往其他作品的杰出成就的作品之一,因此用 “ 狂想 ” 来形容也不为过。初看这幅画时,给人的感觉是异常迷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康定斯基构图的技巧,因为画面中有着无数的重叠和变化的布置。并且每一个形体都有着自己的法则,每一个法则又在这个整体中发挥着强大的冲击力,使画面本身充满着律动感,又如同一部伟大的交响乐。在画面中较为突出的是,画面中央出现的黑色的点和线,像旋风一样牵动着整个画面的色彩,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用点线面构成表达音乐如下:
音乐中的每个音符就是一个“点”,每个音符都会当作是一个“点。音乐秩序和建筑、语言一样,是多重结构,如果说在旋律中的某些特殊地位上的“点”具有不同结构意义,那么由这些“点”所构成的线,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的意义。
和几何学一样,只要有两条线相交就构成“面”,音乐中线与线的结合,构成一个立体的音响面,那就是多声的织体。
资料扩展:
从理论上说来,音乐中的每个音符就是一个“点”,但在艺术感知觉中,并不是每个音符都会当作是一个“点”被感受。通常情况下,流动中的“点”被听觉是连接成“线”而被把握的。因此,唯有那此具有特别意义的音,如起迄音、高点音、以及音乐情绪的转折点,乐句进行中较长时值的音符等等,才可能作为音乐表象上的“点”而被听感觉把握。
那些较为重要的”点”所连接起来的隐伏的线,是总体轮廓线,规定了乐曲基本情绪,是力的运动倾向最鲜明的轨迹。线条的起伏是情感发展过程的记录。
不同的织体,构成了音响面的不同面貌,真正意义上的复调织体,由于每个声部都很重要,而且往往和声节奏较密,听来滞重;而主调音乐的和声节奏往往较疏,又加上音型化的运动很容易被简化,听来明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