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VqQT5YXRlhHfkvyGuYRVA
原文来源于:学术那些事儿
图源 | 《人民的名义》
文 | 焦迎娜、苏春景(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节选《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3期
01 当代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基本特征
中国当前正向信息社会转型,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青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在此背景下,当代青年群体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其心理、行为方面的基本特征如下。
1心理特征
第一,在理性认知时表现为高智商。“精”的本意“择也”,可以引申出优选、精选、精于算计等含义,用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中时,可以理解为在通往目标的诸多条路径中选择最省力、最便捷、最有利的那一条。当代青年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往往机敏过人,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机遇,计划能力较强,擅长理解与分析规则、利用规则,通过寻找法律和规则漏洞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所做的一切从表面上看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以某高铁“霸座”男青年为例,事后网友晒出他是某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可以说,他的智商一定不低,甚至高于一般人。
在英国哲学家培根看来,这些人不过是“那种精通‘自谋之术’的人——爱自己甚于任何旁人的人。他们身上的聪明其实是一种卑污的聪明——那种房屋倒塌之前迅速逃离的鼠辈的聪明,那种处心积虑抢占獾穴的狐辈的聪明,那种虚情假意吞噬他物时落下眼泪的鳄鱼的聪明”。历史的诸多事实表明,一个没有了道德底线的人,他越聪明,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还记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吗?聪明又有才干的化学家、工程师设计了一个个“精美”的实验室、焚化炉、毒气室,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当聪明的头脑没有了道德的约束时,人类就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第二,在人际交往中呈现高情商。当代青年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深谙人性,精通世俗,处世老辣,在处理事务时往往面面俱到,即使是借口或者托词也能掩人耳目,听上去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很难找出破绽。他们既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绪情感变化,也能够精准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三,在具体情境下体现出高逆商。当代青年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体现出长时间的耐力和韧性,甚至在面对多次被质疑或拒绝时仍然能够坚持下来。现实中,有的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能会使用虚假理由骗取老师、领导的信任,或者用软磨硬泡、蹲守、献殷勤之类的手段,从而获得宝贵的分数或机会。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们没有轻易放弃追逐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表现出了较高的抗挫折能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他们不遵守既定规则,持着欺骗性的、颠覆三观的做法竟然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事成之后他们还会扬扬得意,玩弄之情溢于言表。这会对广大青年造成恶劣的印象,那就是为了成功可以撒谎、利用他人甚至不择手段。如果青年都去模仿这样的人,以这样的人为榜样时,那我们的社会将危机重重。
第四,成就动机高而需求层次低。人是社会的动物,具有交往、尊重等社会性需要。在此基础上,人们会形成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社会性动机。这些动机具有激发与动力功能,促使人们参与某些社会团体,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希望并付诸努力以获得他人赞许,提升社会地位等。在社会性动机方面,当代青年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表现出了较高的成就、权力动机,热衷于追名逐利。但是从需要的层次来看,他们追求的需要层次不高,满足于物质利益的获取与生活的舒适,往往用外在的“成功”与片刻的享受来获得满足感、存在感、自信心,而在归属感、自尊、自我潜能的实现等方面比较欠缺。“一般地,需求层次越高、社会性越强,个体的通感能力越强,移情效应就越显著,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就越能关注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更倾向于遵循‘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反之,则会产生“为己损他”的行为。以这样的需要为基础,我们就可以理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不可告人的手段了。
第五,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具有不一致性。有知不一定有行,有才不一定有德。正如《资治通鉴》中言:“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张荣伟认为,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是特别聪明的人,却不是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因为他们身上缺失了一种德行,道德判断力成为人格“短板”。由此推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因为缺乏“某事是不是道德的”这样的判断,才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但是笔者认为,这一看法并不全面。对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尤其是其中的大学生而言,某种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可以说他早已了然于胸。他们的问题不在于缺乏判断力,而在于判断了之后知道那是不道德的却仍然去做。在明知道某事不道德而行之,知行不一、明知故犯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柏路认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认知表达上极为清晰,但具体的道德行为则无法与认知保持一致,出现了类似‘双重道德人格’的现象”。他们明明知道某个行为是错的,可还是为了利益选择做错事,以原则换金钱,以道德换机会,尤其表现为诚信方面的缺陷。
行为特征
第一,行为的矛盾性。当代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行为上缺乏一贯性,主要表现为时间不同,其行为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现实中,当代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行为上的矛盾性还体现为达成目标前后行为的不一致性,如入党前后不一致、干部提拔前后不一致、考试评分前后不一致等。他们的行为具有短期性、目的性、表演性、欺骗性,其目的是引起老师或者领导对该行为方式的信任与青睐,认为他“一贯如此,具有该优良品质”,而实际上他们并不拥有其表现出来的那种长期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品质。他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对着特殊的人物(往往是掌握某种权力的人)表现出特定的行为,该行为是“投其所好”的、得到特殊人物的赞赏和鼓励的。如有的大学生在某个时间段里突然在老师面前表现良好,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也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一段时间之后,会告知老师要出国或者要考研、考博或者投了一篇论文,恳请老师推荐。结果等拿到了老师的推荐信或者考评分数之后,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就再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课后也不再和老师讨论了,甚至连课也不来上了。此时,老师们会有一种“闪了一下腰”的感觉,这才明白自己被“套路”了。
所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好的”行为在时间、空间、对象上的限制性,却要误导或者诱导别人认为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稳定性。从根本上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为是欺骗性的,这是其行为的根本矛盾所在。
第二,手段的精致性。我们知道,利己主义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没有谁愿意被冠之为“利己主义者”,于是有人开始动起歪脑筋,耍起了“两面派”,即便内心想的是骄奢*逸、自私自利,外表上看却满嘴先人后己、仁义道德。因此,当代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达成目标的手段不再“粗陋”或“粗糙”,而是手段高明,做事从规划到实施相当精致、细致,行为隐蔽,遮人耳目,一般人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第三,目的的利己性。不管外在的手段多么精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有利可图。他们关注个人利益,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对自己有利的就积极行动,无利可图时就找各种借口推诿。
第四,规则的突破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遵守规则,像玩“猫捉老鼠”的权力游戏,多把心思用来研究规则以便于钻空子。他们的口头禅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其内心蔑视规则,导致行为上践踏规则。他们在熟知各类社会规则规范后,运用其漏洞来达成自己自私自利的目的,其实质是反社会性的,只不过披上了一层虚伪的、欺骗性的面纱。由此来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往往呈现“反社会人格”的特点。
02 应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策略
面对当代青年群体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许多人发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像极了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调子。单是抱怨于事无补,正本清源才是良策。
目前,国内多名学者就如何应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唐智等人认为应当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入手,并增强青年人自身的德行修养;张卫良认为回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品德教育拒斥利己主义者的有效途径;卢岚提出,要从触及灵魂到触动利益,从而消弭当代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内在紧张;毛一提出要使人们有正确的生活观、人才观、“义、利”观。
笔者认为,当代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存在的必要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指个体在真实竞争力基础上追求额外利益的强烈愿望,外因指个体行此事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小于所获利益。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其精致的利己主义行径,应当内外兼修。
1向内——夯实道德基础
笔者认为,将当代青年培养成有道德的人是最根本、最彻底的解决办法,这需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当一个人从小到大坚信自己是有道德的人时,那么他就有了强大的内心力量,在做事之前、之中、之后都有可能自动启动自我监督机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精致的利己主义行为的发生。有研究发现,当启动人们的道德观念时,其更加关注自身行为以符合道德准则,导致其维持自我概念的动机增强,从而减少说谎行为。所以,社会各界要强化青少年“你是个有道德的人”“你要做个有道德的人”的意识,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我们还要对青少年进行如何对待利益、竞争的教育。在有限的资源和利益面前,个体对待他人态度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我赢你输”,是“1或0”的敌对关系;第二种是“我输你赢”,是“0或1”的成全关系;第三种是“我输,也让你输”,是“0和0”的双输关系;第四种是“我赢你也赢”(此处的赢指的是“我要么赢了名誉、金钱等利益,要么收获了经验和教训”),是“1和1”的双赢关系。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具有第四种态度的人,而不是“只能赢不能输”,赢不了就走旁门左道。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愿赌服输”,最终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才是青少年成才的正道。
社会各界还需要各司其职开展精准化的道德教育。如:为家庭提供亲职教育,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改善教养方式,促使其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提供正面榜样;在学校加强道德行动教育,开展强调公平、正义、理性的公民教育,改革学业与品德评价机制,为青少年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青少年同伴交往过程中,成人要获取准确信息,如若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在网络方面,宜疏不宜堵,倡导自我教育,要培养青少年对信息的辨别力与选择力,在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能够独立思考与判断,并帮助其提高行动的控制力、抵抗诱惑的定力。此外,要占领文化传播的阵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在文化产品、作品中注入道德、利他的价值观。加强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同伴、学校与同伴等的合作,创造沟通机会,提供交流渠道,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2向外——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法律法规制度与执行的不完善,也给了青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可乘之机。国外有学者采用矩阵任务证明,当存在说谎机会时,大部分人会通过说谎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就是说,没有监督、事后追责、留有证据等风险的话,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状态,容易产生更多的说谎行为。现实中亦是如此,如高铁“霸座”事后,济南铁路局在初期回应是:该事件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对于强行占座行为的定性与处罚缺乏明确规定,也导致了本事件舆情的进一步发酵,民众开始质疑当前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部门不作为、旅客权益无法保障等。后来,济南铁路局发布消息称,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该乘客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此消息一出,使人们重拾了对法治社会的信心,可谓大快人心,也对其他人敲响了警钟。
因此,当各种规章制度机制健全、执行得力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无用武之地,即使面对人性的弱点,他们也无空子可钻了。如人是情感的动物,根据心理学中的“熟悉定律”,和某人相处久了,对其好感度自然上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善于打这种“感情牌”。在此情况下,评分者们该如何处理呢?金一南少将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他说:“任何军队都有小人,关键是有没有一个机制,阻止小人得势。譬如美军《军人手册》就有明确规定:不许当面赞颂领导……就是为了防止阿谀奉承的小人”。在我国,有些行业是有职业行为限制的,如检察院工作人员不可与证人过多接触;警察与嫌疑人不可走得过近;心理医生与病人要遵循情感限定原则……只有保持情感上的距离才能做到价值中立,不会因私人感情而影响专业判断。这不是不近人情,而是让掌握一定权力的执行者做到公平公正。这些做法值得其他行业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尤其要重视法律法规的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折射出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问题。在此情形下,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就要使执行者不折不扣地做到“执法必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铁面无私、主持公道,不怕得罪人,不能单纯当“老好人”。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严格执行规定,并留下过程性证据,必定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原形毕露、无利可图、无处藏身。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有效做法。如《当中国式聪明遇上国际式规则……》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从加拿大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对男女以“可能生病了”为由躺在机组人员休息位上赖着不走,结果该航班按照乘客生病的紧急预案处理而紧急降落在美国机场,两人最终“极不情愿地爬上担架,被抬下飞机,其随身行李和托运行李也相继撤离航班”。该航班“将计就计”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食其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内外结合——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深层和谐
一方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渗透优良美德,以诚实守信、重德贵义等个人美德为基础,以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为核心,以助人为乐、礼貌谦让等处世美德为引导,营造“仁爱”的社会大环境,倡导公民教育,培养契约精神与公共理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层面为广大民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尤其要强化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法治教育。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法治教育确实离不开法律知识的灌输,但更重要的是法律情感的陶冶,还有法律意识的生成,乃至法律信仰的根植。
总而言之,如果不及时制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径,不但会伤了社会大众的心,也会给其他青年的合理诉求带来障碍。从长远来看,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还会污染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生态环境,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深受其害。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性的、描述性的研究,而缺乏深入的量化研究。我们该怎样评估一个人是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在各群体中的分布和特点如何?随着时间的演变,其发展状况与处境有何特点?其行为在何种条件下会收敛甚至消失,在何种条件下又会加剧?这些问题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
群体特征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它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整体感等等
群体特征的三个特征是:有共同目标、 结构和规范归属感和相互作用
卡特尔认为既然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的群体隶属关系所决定的,那么,尽可能详尽了解人们所属的群体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群体特征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
首先,群体特征可以使群体成员有归属感群体的归属感,是成员对群体产生向心力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有了归属感,每个成员就会自觉地用群体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说话、做事也会从群体的利益出发,还能使成员在行为上协调起来,彼此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把群体的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把集体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例如,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海内外中国人都会由衷的高兴,产生一种荣誉感;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以后,全体中国人不论海内、海外的,纷纷起来谴责美国和北约的暴行,这种爱国心和民族感,也是一种归属感的具体表现
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时,要通过自身的工作,加强所在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同时还应分析和研究如何克服其他组织和群体由归属感而产生的排外倾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沟通和联络工作
其次,群体特征使群体成员有认同感群体认同感是成员在认识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由于这种情感的作用,群体中的成员在共同的兴趣和利益的驱使下,对一些群体内外的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能够保持一致的看法,怀有一样的情感,意见也趋于一致即使有些看法不很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也能因认同感而保持一致的态度当一个群体成员与群体外的他人发生争执时,该群体的其他成员往往会无条件地支持这个成员,这就是群体认同感的最为典型的表现
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士气,形成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
再次,群体特征可以使群体成员有整体感群体整体感是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一种总体感觉意识在这种意识下,群体成员会认为群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对一个群体来讲,成员的整体感越强,他们维护群体整体形象的态度就会越坚决,如果群体成员的整体感弱,他们对群体的利益和形象就会不在乎一旦群体成员的整体感没有了,群体就四分五裂了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特别是开展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感,使组织成员认同组织,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组织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问题一: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喜爱等等,较具有个人化而缺少社会性的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 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 以后,伴随着 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药物 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问题二:情感交流的定义是啥? 20分 现在多特指社会交际或工作中的一种人际交流,较为认可的概念: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②达成共同的协议;③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问题三:感情过程的定义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而总是带有某种倾向性,表现出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感情的色彩。因此,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情感色彩的程度可将情感过程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三个层次。
问题四:情感的逻辑.情感是什么?“情感”定义 情感是人们行为表现中最为复杂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中基本的精神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伴随着喜、怒、哀、惊、愁、悲、妒嫉等等情感产生。人在认识事物时,对现实中不同的客观的对象环境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情感现象;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愉快;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惊慌;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愤怒;还有些客观环境状态使人悲哀;另还有许多如冷漠、疑惑等等。这些愉快、愤怒、悲哀、冷漠、疑惑等等都是人的精神的情感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作为人,情感还表现在语言文字、艺术创造和劳动行为之中,甚至漠然和呆滞也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作为人的情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动物的人;另一是作为精神社会的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语言文字性质的精神表达”。人以外其他动物的情感表达只有体征形式,例如:狗在高兴时的欢快行为就是摇头摆尾;在受到主人责骂后就夹着尾巴而低着头。人表达情感不仅仅只有体征表达,还可以用文字的书信以及现代的信息产品、艺术礼品等作为传递情感的表达形式。..……………………...情感是作为生命精神主体对客观环境条件,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感觉体验和“逻辑判断”反应;与人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客观事物就是客观环境条件状态,包括外部客观事物和人主体内部客观事物;内部客观事物是独特的包括自我“主观”客观化的形式。这些客观实在的事物就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不同的客观事物以及其事物中的不同特性,对人实际需要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产生出人的各种不同的精神反应状态,这些状态就是情感。因此,认识“情感”的性质特征,其要点就是人与其自然环境事物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人对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逻辑判断反应就是情感,需要就是情感产生的动力,客观条件符合人的某种需要时,就可产生相应的正相关的情感反应,如满意、愉快、高兴、平静等等;否则就会可能产生负相关的情感反应,如忧郁、愁苦、恐惧、烦闷等等;当人面对的是陌生事物时,或客观事物条件突然变化过大时,人就会产生惊讶、或恐慌、或疑虑等等情感反应;人处于内省状态时,自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呆滞、沉思、冷静等等情感反应。.....从“情感”语义上,“情”字的字义是:一是精神对自然事物的信息结构的指称;另一是被指称对象的结构中存在着特定的结构性倾向。而“感”是指人受到自然结构性信息作用力传递后的确认和反应;对于自然事物,“感”是指某种事物的结构性相互作用对另一事物的结构性传递,例如:电磁感应、动量碰撞等等。因此,情感的基本定义就是:自然结构性信息作用于生物后所产生的自然的生物目的性的自然逻辑形式反应;作用于人就是人的情感形态的逻辑反应。其中,即时的逻辑判断反应,且有很强的针对对象倾向的情感反应,就是指情绪。情感的情绪与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和即时需要目的密切相连,而作为整体结构性的逻辑判断反应的情感,可包含一系列的情绪反应组合过程。在这里,对情感的定义中,使用了“情感判断”的概念,涉及将生理生物性的条件反应过程作为“逻辑判断”。因此,生物生化过程的“逻辑判断”秩序选择,与人意识思维逻辑判断,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同质问题和意义差别,就是情感问题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事实上,人和其他生命物的精神反应也就是有序化的生理生物的条件反应过程,也就是“元逻辑”系统。于是,情感就从现象语言描述转化为逻辑语言描述了,感觉顺序描述也就转化为结构分层描述了。[]……[]由于需要的元逻辑意义是自然物理的选择目的性质,使情感也具有倾向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因为是自然“逻辑”判断的结果,必然的就存在着基本的逻辑尺度和标准。正是这些尺度和标准的结构,决定了最原始的元逻辑的生物活性的本>>
问题五:感情的意义 人的生存与发展要核心内容上就是对于价值的生产与消费,那么,情感对于人类的意义就是:人类依靠情感来识别价值、表达价值、区分价值、计算价值、选择价值和创造价值。 人通过价值观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通过情感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再通过情感的相应运算方式来计算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然后,通过意志的相应运算方式来计算自己的相应行为所产生的价值,并选择出最佳的行为方案。如何计算价值1、通过价值观来识别事物的价值率。一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任何人都必须对所拥有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就需要以“价值观”的形式来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认识和分析,从而引导和控制人把有限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合理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价值资源的浪费,提高价值资源的利用率,使价值资源实现最大的增长率。事物的价值特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价值层次性、价值多样性、价值稳定性、价值率等,对于人类主体来说,“价值率”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价值特性。价值率:是指人与事物发生价值作用时在单位时间内该事物价值增量(即投入的价值量与产出的价值量之差)与投入的价值量之比。如何创造1、认知、情感与意志的本质认知的本质:人脑对于事实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认知,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最基本形式。认知包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其中:感性认知是指人对事物所发出的 信号进行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如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冷热等方面的感知;理性认知是指人对概念或概念系统(即事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认知、理解、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情感的本质: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情感,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另一种基本形式。情感包括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感性情感是指人对事物发出的感性 (如物理或化学 )信号所产生的感觉取向、知觉取向和表象取向。由于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因此情感是一种特殊认知。意志的本质:人脑对于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意志,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第三种基本形式。意志包括感性意志与理性意志。感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感性 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感性 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体力劳动需要克服机体在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血管扩张、神经紧张等感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理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理性 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第二信号系统 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脑力劳动需要克服大脑皮层在接受第二信号系统的 时所产生的思维迷惑、精神压力、情绪波动、信仰失落等理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由于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因此意志是一种特殊情感。2、认知情感与意志(即知、情、意)的关系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其次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知、情、意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
问题六:什么是情感呢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 、满足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凶暴行为、侵略战争等则使人产生恐怖、不快的否定情感。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情,叫爱情!
人海茫茫能相遇的,那叫缘两个人能相守到老,那叫分
原来缘分说起来简单,实现它却要看上帝的安排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人们绝望的时候,总会想起上帝因为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给了神!
完美主义者爱情一开始,就是一生一世,除非梦醒了,不然梦一生一世围绕着他(她)
悲观主义者爱情一开始,就是顺其自然,除非有了梦,不然情感信心永不眷念他(她)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有了微妙感觉的情感就叫爱情!
不同的人对爱情有着不同的定义,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简单说,有些人失恋了,他(她)会说:没事,新恋情会更好!
有些人失恋了,他(她)会说:我错过了我的真爱,我还会有真爱吗?
其实,说穿了只是每个人对自己爱情定义,赋予乐观,悲观,感性,理性的色彩!
你若是问我,我的定义是什么
会用我招牌的微笑,傻傻地说:我还在探索中!
情感的作用
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 和复杂情绪。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情感在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交往互动中获取他人的情感信息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感情,分析他人的感情。
当自己的行为引起对方情绪激动时,总是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分了。此时应注意分辨是自己确实太过分了,还是对方情绪过敏了,或是对方故作激动等,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
愤怒往往能使对方丧胆而让步。在社会交往中,要敢于见义勇为,敢于同恶人做斗争,如小偷在公共汽车上行窃,人们见义勇为,小偷往往被群众震慑而图谋难逞;有人软弱退让,小偷得寸进尺,抢了钱还要金首饰。大到政治交往也是如此,如近几年日本舆论界要求敢于对美国说“不”字,日本也做了一些尝试,证明邪不压正,对不讲理的人,态度强硬一些,对方往往会退让。
流泪能够换得对方的同情。《水浒》中有一则故事,李鬼冒充李逵打家劫舍,遇到真李逵,李鬼垂泪谎称家有老母需供养而换得宽恕。交往中,流泪加忏悔之辞,往往使听者心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应注意分辨是真诚的眼泪还是鳄鱼的眼泪。
恐惧能将人们的心拴在一起。应激环境中尤其如此,如唐山林西商店火灾证实,遇难者是在恐惧中挤成一堆因一氧化碳中毒而窒息身亡。当恐惧事件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时,需临阵不慌,急中生智,果断地寻找应变措施。
对他人爆发的激烈的情感,能够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往往令人尊敬。如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当下级因故发泄脾气或个别人胡搅蛮缠时,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可防止问题激化,留下回旋余地。
情感冷漠常使交往者打退堂鼓。一般说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有些情况下,当不需要这样的交往时,态度冷淡是中止交往的最好办法。
感情相同时往往会得到双方的共鸣。俗话说“同病相怜”便是如此,就狭义讲,患同样疾病的人,在一起时很容易谈病史及用什么药较好等;就广义讲,当人感情相同时,很快便能寻找共同语言,一见倾心。
坦诚和坦白可以获得人的同情。社会交往中,诚实地承认错误,胜于强>>
要理性看待这种现象。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活动中所涉及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科。高技术低情感现象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只重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需求,导致医患关系的冷漠和紧张。
而医学伦理学不应该否认医学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但也不主张过度依赖或滥用医学技术,而是主张在医学技术的应用中,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保护病人的利益、关心病人的福祉、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医生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也是一名道德责任者,应该具备同情心、责任感、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
是正确的。
1、在期望维度上,威廉姆斯认为团队的成员在参与、贡献、合作和支持方面有着比群体成员更高的期望值。
2、在沟通维度上,威廉姆斯认为团队成员对沟通框架的要求比群体成员更高,并且团队成员也需要更快捷的沟通效果。
3、在过程维度上,威廉姆斯认为团队成员的相互依赖性更强,但是在管理上的要求却要低于群体中的成员。
4、在亲密程度这一维度上,威廉姆斯认为比较群体中的成员而言,团队成员间的亲密程度更高,虽然较高的亲密程度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结果。
扩展资料:
尽管群体之间在类型、大小、性质、规模等方面千差万别,但所有群体都有下面几个特征:
1、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群体目标与利益。任何一个群体必须具有群体目标(groupaim),群体内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的组织保证,群体内每一个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并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做出自己的努力。通常,群体的目标是单个个体无法独自实现的。
2、各个成员都具有群体意识(groupconsciousness)。群体中每个成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员,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并与他们相互影响,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与情感,群体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
各年龄段对婚姻的看法 60后:最反对男性婚前有性 90后:最 反对女性婚前失贞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西方思 想的影响,“女性婚前应保持性纯洁”的观念 正在减弱。而对于男性的贞操观,则提上了 调查问卷。“男性应该保持结婚前性行为”这 个观点,有61%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只有 99%的市民认为男性可以不保持有婚前性 纯洁,8%的人表示反对女性持有贞操观。 60后的人在所有调查群体中,有39% 的人反对男性婚前性行为, 为比例最高。但 从职业角度看,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人不 赞同男性拥有婚前贞操观。 90后在女性贞操观中,40%的人觉得 需要坚持,是三代人群中,投票数最多的群体。80后对男、女性婚前性纯洁的支持率 最低。从收入来看,以3000元分界,收入 小于3000元的人群比大于3000元的人群, 更赞同女性婚前应该保持性纯洁。 结婚观 80后:夫妻满意度最低 70后:夫妻满 意度最高离婚率高、草率、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吃苦,这是社会人士对80后的总结。 而在这份报告中,80后却集体吼出了:“我 们空虚, 我们成天奔波, 我们为结婚忙碌, 我们却没有钱!”诸多调查中, 80后夫妻满意 度最低, 他们在结婚前,需要太多准备。 80后作为结婚主力,“闪婚+闪离”早已 给人留下草率的印象。其实,他们结婚更 累。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80后表 示,要结婚, 有房子是前提。 于是,才出校门没多久,工作还未稳定 的80后,开始日夜为票子、房子、车子奔波。多数80后青年都只能挣个首付,未来 的日子已“卖身”给银行还贷。“穷忙族”成为 80后自我解嘲的口号。 所以,80后夫妻在“夫妻关系满意度”调 查中,只有38%的人觉得比较满意, 是满意 度最低的一个群体。72%的80后还觉得生 活孤单,感觉生活痛苦、不快乐的80后则 占68%,只有25%的80后觉得自己“运气 好”。 评价自己的婚姻时,70后夫妻满意度 最高,超过40%;60后则感觉生活很热闹、 快乐。 结论:80后是最迷惘、最愤世的一 代,如何引导90后一代不步80后的后尘, 应是全社会都来关心的问题。离婚观 90后、60后:多不赞同“感觉合不来就 离婚” 80后、70后:离婚观倾向注重自身感 觉自私、网虫、早恋、一夜情、炫富… 这是网络上众口一词对90后的评价。不 过,“居民婚恋家庭观研究”调查报告却显 示:咱们误读90后了,他们积极向上,离 婚观保守,更赞成家庭利益比个人得失重 要。 60%的90后不赞同“感觉合不来就离婚 的观点,60后持这种观点的人则只有5成。 80后和70后的被访者意见比较一致,离婚 观更倾向于注重自身的感觉。 90后被调查者们觉得,“家庭和谐比个 人得失更重要”,占43%。90后普遍表示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基本责任”。由于90后 的人年龄最大者才22岁,并没有步入婚姻 殿堂,多数只是与异性在交往,对待一些夫 妻问题上存在理想化。“当夫妻利益和父母 利益发生矛盾时,愿意牺牲夫妻利益”,80 后的认同度最高。
1、拓宽诉求表达渠道要保证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及时表达出来,并为决策者所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信息畅通;
2、增设诉求表达渠道现有的诉求表达渠道远远不能适应农村阶层分化、不同利益群体出现而导致的诉求表达多样化的要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除了疏通现有的诉求表达渠道外,当务之急是增设新的渠道;
3、简化诉求表达环节农村阶层分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都是在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他们的诉求大多数和市场经济活动有关;
4、规范完善信访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访工作责任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