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共情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共情能力,第1张

共情能力低可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人生阅历少、性格情商问题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对共情能力的影响及其原因:

1 人生阅历少

人生阅历是个人所经历的生活经历。如果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少,那么他对不同人和事的理解和认知就会比较单一,这可能导致他的共情能力受到削弱。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和困难的人,在面对别人的痛苦和困境时,很难体会到其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就无法产生真正的共情。相反,一个有丰富生活经历的人,因为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情况,对别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会更加敏锐,容易产生共鸣。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在安乐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任何生活的变化或挑战,当他看到别人遭遇困难时,他很可能无法切身感受到这些困难的严重性,更谈不上产生共情。

2 性格情商问题

性格和情商也是共情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喜欢交流和沟通,或是情商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那么他在面对别人的情感时,往往无法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他可能缺乏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难以理解别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从而影响他的共情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在情商方面存在问题,他可能无法快速而准确地读懂别人的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回应,这会使对方感到被忽视或不受尊重,进而影响双方的关系。

总之,无论是人生阅历少还是性格情商问题,都可能引起共情能力低下,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影响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多角度地考虑,尝试寻找和发掘每个人的共情潜力和发展空间,提高个人的共情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共情,是最近一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较好的共情能力,都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共情能力还挺不错的,直到看到这部**。

父亲节那天,恰逢出差在外的休息日。和同事相约去看**,选了非常应景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刚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家庭故事的温情片,到最后才发现它是一部从他人视角出发的纪录片。

表达共情 : 对方的感受 , 我们真的了解吗 ?

**中的父亲名叫安东尼,是一位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影片的前四分之三看起来就像一部悬疑剧,老人的女儿时而长发,时而短发,时而要走,时而要留,真真假假难辩分明。

在我以为最后故事要揭晓终极真相时,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变化和无常并不是编剧的故弄玄虚,而是这位父亲的真实体验。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你会想到什么呢?

曾经我有一位远房的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我妈给我讲过发现她患病的过程。

有一次,我爸开车载奶奶回家,把她放在了附近的路口。以往都能顺利回家的奶奶,那一次却走错了方向,直接去到了城郊,被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先生遇到,几经打听送回了家。

这只是她患病的开始,不认识回家的路,后来她慢慢发展到不认识自己的儿女,不会吃饭,直至最后去世。每次大家提起奶奶,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糊涂了。那时候,我以为糊涂了就是很多事儿记不起,分不清了,也没太大的大不了。

可是,在看这部**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那种亲人不再是亲人,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曾经的一幕幕仿佛录像带被卡了一样反复播放的混乱、恐慌和无助。

一句“糊涂了”,于别人只是一个当下的状态,于本人却是几十年人生的颠覆。 然而,倘若不是这部**,我又如何能体会呢。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平时对身边人的共情,真的做到了吗?

最近连续出差,孩子情绪不稳定。我知道,她是想妈妈了。想妈妈,是我对她的理解。可是对于她来说,想妈妈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没有妈妈的环境变得没有归属感,可能是睡前感受不到妈妈肚皮的温暖,也可能是离开妈妈再也不能撒娇哭闹肆无忌惮。而这些,并不是我曾经的共情,而是我看完**后,尝试理解孩子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感受。

所以,共情到底是什么,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对方的感受时,我们做到共情了吗?更可能是, 当我们试着用一句话来定性对方的情绪时,共情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增进共情 : 在每一次感受窘迫时 , 体会他人

尽管共情很难,但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每一点为更好地共情所做的努力都值得。那么,如何更好的共情他人呢?在我看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己及人,用自己的经历感受他人。

2019年下半年,女儿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我知道入园之前需要做一些心理建设,但我总觉得一定不是告诉孩子幼儿园多好那么简单。

有一天,我又接到了出差的任务。打开行李箱,磨磨蹭蹭地不想收拾东西,心里特别地忐忑和不安。

我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察觉情绪的来源。那次我接到的任务是要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跟一群未曾谋面的同事一起做研究。对于未来要面临的这些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我觉得有些担心。

这时候,我突然间想到,孩子入园不也是要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遇到一群陌生的人吗?那孩子的不安,跟我的不安应该是类似的。

接着我又想,如果我们感受是类似的,后续会怎么发展呢?

我回忆自己以前进入新学校以及参加新任务的经历,然后发现,无论刚开始自己多么焦虑和忐忑,每一次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最后都是开心更多,因为当我跟身边的伙伴熟悉后,日子就变得很愉快了。

想到这一点,我也明白自己该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心理建设。我没跟她说幼儿园好或者不好,而是告诉她,在初入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因为到了新的环境,没有熟悉的朋友,自己会觉得孤单。但是这种孤单会随着交到新朋友慢慢消失,到时候幼儿园的生活也会变得很快乐。

尽管有人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是在很多类似的场景中,我们总是会有相似的情绪产生。

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做错事的内疚,失败时的沮丧。即使每一个环境、每一件事都不同,但感受和情绪却是相似的。

在自己每一次感受到难过和窘迫时,想一想其他人在经历类似场景时,也会有相同的体验。这样一次次的推己及人,才能够让我们更多的理解和共情别人。

放弃共情 : 如果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 就让情绪自然地流淌

不得不承认,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我们无法经历,总有一些经历我们不能感受,总有一些感受我们也无法理解。当我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共情时,又该如何呢?

**中的最后,安东尼病情日益恶化,变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想妈妈。面对这样的老人,护工凯瑟琳坐在他的身边,把他拥入怀中,安静地听他哭泣。

共情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告诉对方,我能够读懂你,而是帮助对方顺利地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

没得过阿尔兹海默症的凯瑟琳不一定能完全懂安东尼的恐惧,但她的肩膀和怀抱给了安东尼最安全的港湾,让他的无助可以尽情地流露,也让**之外的我明白,如何更好地陪伴和承接他人的情绪。

——不喝止

前一段时间带孩子去上舞蹈课,在我陪着她进教室的情况下,她还是跳了五分钟就不想跳了,哭着让我抱着她。

当时我的想法是,你想要的都满足了,还有什么好哭的呢?于是,我发了好大的脾气,想让她停止哭接着上课。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纵使我不知道孩子的情绪来源,可是在那一刻她的难过是真实的,而我却选择无视她的需求,一心想让她成为一个满足课堂要求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有负面情绪,当孩子哭闹时,总是试图尽快让孩子平静下来。可是, 坏情绪本身并不会给孩子留下创伤,那些让孩子念念不忘的,是每次情绪流露时强行的制止和压抑,让孩子觉得有情绪的自己是可耻的。

——不越位

记得有一次,女儿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晚饭的时候,她跟爸爸说这件事,说的时候特别委屈,眼泪都要出来了。爸爸听完后说,我小时候老师也经常批评我,还打我呢!

女儿听完,就没有再往下说了,眼泪也慢慢地没了。

可是那天睡前,女儿跟我说被批评的事儿,我们聊了很久,才发现她并不是在意一次被批评,而是以为老师批评她从此就不喜欢她了。但这些情绪,在跟爸爸的对话中,都没有表达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碰到过的一类人。当我觉得难过、沮丧或者挫败,想要跟对方吐槽什么事儿的时候,话还没说完,对方就会接过话茬说,哎呀,我哪次也怎样怎样。说出来的感觉就是,我的经历比你惨多了。

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想要用自己的惨来安慰我,可是在那一刻,我并不会觉得轻松,反而会在自己的挫败和沮丧之外,加上了一点对自己无病呻吟的评判,然后选择将自己的想法压下来。

可是,这样的沟通方式对吗? 的确,我当下的痛苦似乎比不过别人曾经的痛苦,但即便如此,我的痛苦也是真实的,也应该被倾听。那些想要靠自己更惨来安慰对方的人,他们在意更多的并不是给谁安慰,而是更渴望被人关注。

——不评价

我妈是一个情绪少有波动的人,她自己很少哭,也不喜欢我们哭,可是偏偏我又是一个泪窝很浅的人。

记得刚生完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是激素水平变化还是怎么,自己变得更加容易掉眼泪。但每次哭的时候,我都不希望被我妈看到。我知道,我妈会说, 多大点事儿啊,有什么好哭的。

是啊,有什么好哭的呢?可能在有些人眼里,有些事情都不值一提,可是在其他人眼里,可能就是晴天霹雳。 生活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觉得烫的水,也要允许别人觉得凉。

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最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感受不一样,我觉得好的,你可能觉得不好。我希望孩子知道, 无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永远真实。不随意评价别人感受的对错,就是给感受最好的出口。

人们常说,我懂你比我爱你更难得。一个生命能够被另一个生命全然的理解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即使不被理解,只要拥有自由,无论多严苛的环境,生命都可以突围。

能够共情固然更好,倘若不能,就做一个安静的容器,允许情绪如河水般流淌而过。就像**最后定格的那一幕,安东尼靠在凯瑟琳的肩上,哭得像个孩子。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时而迷茫,时而焦虑,但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一起上路吧~

    这是一本我一个小时只读8页的书、源于书中内容让我时刻陷入沉思。这是一本我一个月读了两遍的书、源于读书容易、学以致用不易。

感觉到本书帮我打开一扇门。他像我生命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将我的世界带来光明。

共情所产生的连接性、让这个世界变得不那么让人害怕。归属感取代了孤独、陌生人不那么陌生、防御没那么必要、希望代替了无望、怀疑给信念让路、怨恨逐渐褪去。而我的心❤️、曾经因为恐惧和痛苦而关闭、最近则为爱和宽恕而敞开。

所以我把这本书分享给你、愿你拥有无尽的力量、可以伴你爱的人度过所有的绝望。

我看见自己的拖延、开始反思自己。我的拖延好像有一个沉重的东西拖住了我、当我打开层层面纱的时候、我发现它是“完美。”是对自己的苛刻要求。我希望此刻开始对自己宽容一些、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向完整的人生过度。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和它的承诺。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通过共情,我们能镜映别人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这是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的基础。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心血力作:《共情的力量》高情商核心干货梳理。

11 共情具有两面性

如果是出于善意、积极的目的,可以通过共情体验到生命中最深切的情感:慈悲、牺牲和爱;

如果共情被恶意利用,会被用来精心算计和劝诱,完成人类灵魂最阴暗处的欺骗和背叛。

12 共情产生评估能力

当我们有意识的觉察我们自己正在思考和正在感觉着时,我们能在更深层次上真实的感觉到他人的感觉,明白他人的想法、主意、动机和判断。

共情能提高我们对他人想法和感觉的觉察力,也可以利用共情来评估别人的特质和动机,自我保护和防卫。看起来是朋友的人,可能只是在利用你,貌似敌人的人,可能只是害怕你,“要想想真正的原因”。

13 共情通往爱和宽恕

人为什么会选择自伤、自残、自杀,在此之前他们肯定尝试过求助,没有被听到、没有被回应,才会被逼到一个深感羞愧、恐惧、内疚和悲痛的、没有出路的墙角。

对于正在受苦,并寻找方法结束痛苦的独立个体而言,给他们的行为贴标签,去分析、去研究、去分类时,那些抽象的理论很难穿透表象,去看见他们真实展露的内心和痛苦。当他们与至爱的人无法连接时,理论也很难跟他们感受到的绝望进行对话。

当一个人选择自我破坏时,他期待的是自己能被理解、被接纳、被爱着。共情会指引我们带着悲悯之心,尽力怀着对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尊重去聆听和回应他们,对他们报以希望,在他们举步维艰的无力迈出下一步时,借给他们希望和信念,直到他们找回自己的力量。关心、理解、聆听的艺术,是最简单的人之善。

二、为什么共情能产生力量?

21共情的神经生理基础:

共情连接着大脑中两个区域:杏仁核和新皮层,是一种易于激发别人产生类似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状态。

杏仁核:情绪脑,是产生欲望、暴怒、疯狂、极乐的部位,也是生成眼泪和储存最有意义的个人记忆的地方。主宰人们在具体情境中,对不同的物理威胁、预设的危险,产生自动反应“战斗或逃跑”。

新皮层:思维脑,反思自己的感受,并根据经过思考之后的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思维脑和情绪脑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大脑的发育过程,也是一个人情绪感知能力的进步过程。

新生儿:听见其他婴儿哭也会哭,共享感受,不明白感受意味着什么

2个月:看见别人流泪自己也会哭,把别人的悲惨当成自己的不幸;

10周:可以通过改变面部表情,对妈妈喜怒哀惧的神态做出反应;

4个月,可以朝着笑脸开心的笑;

8个月:知道自己跟他人是分开的,看到他人需要安慰时,会尝试“模仿”;

1岁左右:孩子可以根据从大人表情中看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4岁多时,孩子能够准确说出开心、伤心、生气、恐惧这些基本情绪;

6岁时,孩子能理解真实的情绪和表现出的情绪,是可以不同的;

7岁左右,孩子能理解那些涉及嫉妒、骄傲、谦虚、内疚等复合情绪的情境。

9岁-11岁,孩子能考虑像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线索,辨别行为的动机和意图,识别别人是不是想蒙骗、操纵自己。

有爱心和专注的早期互动经验,会让孩子内化安抚的方式来回应自己的情绪;被愤怒、暴力和忽视养育互动的孩子,情绪反应会收窄,恐惧会成为所有情绪的主导,如果总是不能被正确对待或者得不到关心,情绪通道会被关闭。

人类拥有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告诉他人自己想法的能力,以及感到伤心或迷失时向他人求助的能力,通过共情,我们能够克服恐惧,学会相互之间如何重新建立连接。当一个人不知道如何表达想法和感受,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失去感受的能力时,通过强化他们思维脑和情绪脑之间的连接,加深个体对自己的感知,加强个体与他人的连接,学习对共情的感知、表达共情、实践共情,通过这种诚实、坦白、宽恕共情的关系,能够带来疗愈。

3、怎样表达共情?

共情维持在一个高度觉察又耐心专注的位置,集中注意力,关注焦点,是一种需要精心培养锻炼的能力,需要自我觉察、细心反思、大量实践,需要耐心、决心和灵活性。

31 使用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给对方的选择空间有限,“你真的觉得你们合适吗?”,对方要么接受引导给出顺从性答复、要么给出战斗性的答复,产生矛盾、发生争吵。不论哪种回答,结果都存在输赢,像是要努力把谈话带到一个指定方向,而把对方关在门外,对相互理解帮助甚微。

开放式问题没有成型的答案,是把偏见和预判都放在一边,“我注意到你这次都迟到了,是否有我们还没探讨过的什么东西呢?”,想从对方那里了解到事实并进行沟通,而且你真心对他的看法感兴趣,促进对方表达更多信息,把控制权交到对方手中,允许他人把你引领到他想去或者希望你去的地方。

32 放缓节奏

共情在过热或者过冷的环境中无法生存。当情绪爆发的时候,愤怒和恐惧会让生理分泌各种激素、肌肉收紧,我们感知的焦点也会收窄。

可以花点时间,回想一下,把节奏放缓,让想法跟上情绪,往产生情绪的情境中加入镇静和归因。帮他人把节奏放慢,被情绪剧烈沸腾的状态降为文火慢炖,对情绪进行远观看到画面的全局,当共情起到降温和安抚的效果时,就能够重获平衡,对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产生更准确的理解。

33 不匆忙做评判

共情是想要为行为提供一个更深层的理解方式,不是简单的对行为贴标签或评价。可以把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关联到特定的事件上,通过回溯他反应的根源,来给他一个扩展自我觉察的机会。

生活是流动的,不是原有互动模式的简单重复,共情会关注当下时刻的体验,避免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给行为做总结和分类,尊重每个人都会发生转变的天性,而不是认为个形式固定不变的。

34 关注身体感受

生理同步:情绪和躯体反应是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的。

演员可以通过表情模仿,来帮助自己进入特定的情绪状态,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调动对方的情绪状态,躯体反应也能够激发对方强烈的情绪反应。

怨恨、敌意的感觉经常跟疲惫、情绪压力或缺乏安全感而引起的内心痛苦有关。

35 向过去学习

过去尚未解决的任何冲突都会被带到当下的互动中,我们需要理解并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明白旧有模式、评判、理论和理想化是如何影响当下所发生的事情的。

学会把过去和现在分开来看,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事情。当下强烈的情绪不一定跟现在发生着的事情相关,却总是源于过去未处理的冲突或艰难的生活环境。

去收集这些事实,并产生深入的理解,再把视角后退扩展,做出一个合适的、经过思考的回应。当对方开始意识到他的过往经历在影响着他现在的行为时,他就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了。

尊重他人的过往,了解自己并发展对过去冲突的觉察,是培养对他人共情的必经之路。

36 让故事充分展开

每个人都有他特有的故事可以说,每个故事也都以他特有的速度在发展。

共情会让我们一起站在悬崖(深层的情绪所在的地方)边上,相信我们的关系能把我们带到安全的地方。

我们的作用是跟随、参与、让沟通持续流淌,不是引领、主导、总结发言。让故事充分展开,是让自己完全参与到故事中,尽自己所能去帮忙,并感恩自己也能成为这段经历的一部分。

37 设定边界

一个人的不安全感不会因为知道他人有同样的问题而被治愈,所以针对他人的经历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苦难,很少会真正安抚到对方,还会分散掉本该关注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的注意力。

设定边界,把焦点关注在对方的情绪,不带偏见的倾听,客观的回应,同时保持自己的抽离状态,既能相互融合信任给予洞察和理解,也能各自独立,尊重。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通过共情这束光,可以帮助我们穿透痛苦和恐惧的黑夜,找到我们的共通之处。共情是一种可以训练出来的技能,我们需要学会的,是采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共情地倾听,控制冲动,调节心情,在情绪和理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就能解决冲突,建立亲密、持久、有爱的关系。

近期阅读了《共情的力量》这本书。如果你拿到这本书,你一定会注意到封面上的一句话: “如果我早写这本书,我弟弟就不会死了。”

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个心理学教授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忏悔录”,但同时,它也是我们能够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建立持久亲密关系的指南。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知名教授,也是美国某治疗中心首席心理学家,他自认自己通晓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对身心治愈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自己的亲弟弟大卫因吸毒、犯罪被全国通缉,潜逃到国外走投无路时,作者自信可以劝弟弟找回生活的正确方向。 数次电话沟通和开导之后,就在作者和弟弟约定好回国的前一天,弟弟注射了过量的***,自杀身亡。

这给作者带来强烈震撼,他几近崩溃,并沉痛反思:弟弟在最绝望的时候, 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是被敲醒头脑,是生活建议,还是怀抱和理解?

自此,作者用全部精力来研究“共情的力量”,如今,他已经是全球共情研究权威,23 年间获得的人性发现,都写于这部书中。

咱们在生活中,虽然很少会有作者这样的经历,但多多少少都会遇见这样的难题:

你对新雇的保姆放心吗?你觉得她是个值得托付的帮手,还是一个只想着快点拿钱找下  家的陌生人?

你对新处的对象满意吗?你觉得他可以托付终身,还是会在婚后背叛你的信任,始乱终  弃?

你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吗?那个说的天花乱坠,却卖给你假货的推销员?还是借钱不还  把你拉黑的朋友?

《共情的力量》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找到答案的方法:利用共情的力量看透人心。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修复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做一个积极的聆听者,主动抵御那些不怀好意的共情。

下面,我就为你讲述一下书中的内容,让你快速理解理解共情的力量。

第一个重点内容是, 什么是共情?

第二个重点内容是, 远离那些恶意利用共情的人的方法。

第三个重点内容是, 如何掌握共情,看透人心。

“共情”到底是什么?在详细讲解之前,我先给你说一个小故事吧: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  不吃也不喝。很多医师和专家都来看过,但即使把病人架走,他一旦有机会还会蹲回原位, 于是大家放弃了,说那个精神病人没救了。 

有一天,一个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你是谁呀?”

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  可以走来走去?”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说:“蘑菇当然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 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了一个汉堡开始吃。病人又问:“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 东西?”医生又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啦。”病人似乎被说服了,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病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如果没有基于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理  解而采取任何行动,那就没有做到共情。

这位心理医生,理解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个蘑菇”的特有经历,让自己也“变成磨菇”进入到病人的世界,去感受病人所感受的。需要放下自我,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这就是共情的过程。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自己家所在的镇上有一个肉贩和医生。说到这两个职业,我们一般  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形象呢?

肉贩天天面对着菜刀与案板,多半是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而医生往往善良慷慨的,因为他使很多人恢复了健康,但作者的母亲说“那个医生他从来不记得任何人的名字,出了办公室,他好像对人就不感兴趣了”。

但是肉贩呢,“这个人靠卖肉为生,但是每天工作结束之后,他会分吃的给穷人”。

医生和肉贩都是好人,但肉贩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但真正的善良不会在你忙完一天关门  之后就停下来。

共情是持续的深度理解别人的能力。共情需要穿透表层地域、学历、事业这些外在条件  的迷惑,深入到人心灵或灵魂中,看到生而为人的共同之处。

共情需要抛弃自我为中心,以他人的视角看世界,这样我们就有更宽,更广的角度。对你花言巧语讨好的人,可能是有求于你,对你恶语相向的人,也可能是在关心你,所以看清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理解他的行为和想法。

那么,什么是恶意利用共情的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人呢?

27 岁的凯丽一个人住在大城市的一所公寓里面,在一个大白天,凯丽买了很多东西,  有她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猫粮。当她走进她住的公寓的时,她注意到大楼的楼门没锁,这让她觉得很没安全感,“这些人一点都在乎别人的安全!”

凯丽生气地锁了楼门。凯她需要爬上三楼才能到家,手上拎的东西很多,对一个女人来说的确有些吃力,一不注意,几罐猫粮滚下了楼梯。

这个时候听到了一个男人的声音:“我帮你拿上来”,凯丽下意识就不喜欢这个声音,  一个长相很友善的男人走上楼,不光拿回了猫粮,还想要主动帮她拎袋子。虽然这个人面带微笑,但凯丽还是下意识不想和他有过多接触。

男人再次上去帮忙,并且说:“有的人就是太过傲慢,你懂的。”凯丽虽然还是很想拒  绝,但是她不想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很傲慢的人,就这样默默让男人帮她把东西提到楼上。

到了家门口,她对那位陌生人表示感谢,他却从她身边挤进了屋子,他掏出一把枪,威  胁并强奸了凯莉。事后,男人穿上衣服,拿起枪,警告她待在原地。他保证说不会伤害她,又说去厨房里喝杯水就走。

现在,凯莉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有生命危险,真正觉得害怕了。她所有的感官都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注意着男人的每一个动作。

在往厨房走的时候,他看了一眼手表,看起来有点着急。然而,他却花时间去把开着的窗户关上了,调高了音响音量。他转身看了她一眼,告诉她别那么害怕。他又一次保证说不会伤害她的。突然间,凯莉意识到——他想要杀了她。

凯莉找准机会,从床上起来,把床单裹在身上,悄悄地走出家门,穿过楼层大厅,躲进  了邻居家中,终于脱险。

如果凯莉能在一开始多注意一下自己身体给出的信号,再多观察一下这个男人,想一想  如果真是热心人,他不会在别人再三拒绝还提出帮忙。那么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事情。

在凯莉的这次经历中,每一个环节,歹徒都在一步步利用共情,如果我们能在每一个迹  象出现的时候有所警惕,那么类似的遭遇就很难发生在我们身上。

要警惕突兀的接近, 男人虽然表现的很友善,但是被拒绝还要帮忙提东西显示出了不怀 好意,亲近总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一见面就如此亲近的人。

要远离总是责怪他人的人。 责怪他人就是想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而自己不用承担责  任,越是为自己的问题责怪他人的人,人格越可能不稳定。

学着相信你天生的本能。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内嵌系统,它能自动采集他人的躯体反应信  息,从而感受别人的想法和动机。身处危险时,身体就会发出警报。

没锁的楼门、突然出现的陌生男人、坚持要帮她拿东西……凯丽身体给出的感觉是有危险,但是不想成为一个疑心很重的人,这一思维把身体给出的信号忽略了。

分辨出真正的共情和有目的的共情。 真正的共情是真正关心他人和渴望帮助他人,而有  目的的共情是关注他人能给你带来什么。

还有留意不一致的言行。 看他如何对待领导和服务员,如果这个人一会儿充满爱意,一  会儿又特别自私,这样的人要警惕。案例中的男人一边表示的很友善,一边又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帮忙。

最后保持注意力。 当男人安慰说不会伤害她时,这时她保持了高度注意力男子看表,但  是关上了窗户,还调高音响的声音,翻找厨房的抽屉,这预示着她生命有危险。

最后一部分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掌握共情,看透人心。

读懂一个人,首先我们需要真正了解他,放下自己认知中的偏见,真心想要走进这个人  的世界,共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

那么如何表达共情呢?

1、使用开放式问题

我们需要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抛出问题,相信你抛出的问题只是好奇。提问的时候是开放式问题,不能简单用是否回答。我们要让故事充分展开,不要试图控制或引导谈话。

理发师刚剪完头发,这时候递给你一面镜子,然后对你说:“您看这个发型是不是让您更漂亮?这个发型更适合您的脸型不是吗?”这些问题基本不需要回答,理发师只是想引导你同意他理的发型。这就是一个封闭式问题,回答问题的会琢磨要不要反驳这个问题里面自带的答案,而不是敞开心扉回答他的感受。

一般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选着顺从性的回答,“是的,挺好看”,虽然我心里面可能想着这么贵就剪成这样,还不如我上次去的那家理发店呢,我以后也不再来理发了。也有人会选择战斗性回答,“那里合适了,一点都不好看”,直接开始争吵。

如果是开放性的问题会这样问,“对于这个发型您有什么对我说的吗?”,把主动权交  给别人,你只是想从他人那里了解到事实并进行沟通,并且你是真心对他的看法感兴趣。

2、不要急于做出判断

我们总是匆忙做出评判,尤其对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人。比如:会对爱人说“你就是这么懒”,对孩子说“怎么这么笨”。见到一个陌生的孩子动来动去总是坐不住,会说“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我们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轻易给出判断,

尤其对与网络上流传的事情,轻易做出自认为合理的判断,最后被各种反转打脸。谦虚让我们放下自我,去探寻更多不知道的事情。

共情需要谦逊,想要进去他人的视角看问题,我们放下自己的观点。我们自己的情绪和 想法总是会干扰理解他人的能力。

3、抛开自己全神关注的倾听

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实验,每个人在表述自己的见解之前,都要先准确地复述  一遍前一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而且要让前一个人满意。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但是尝试之后, 你会发现这件事的难度,远超自己的想象。

事实上在准确的复述之前,你需要真正理解别人的思路、想法或意图,这就是共情。

大部分人是无法真正理解别人的意思。大部分人也没有耐心倾听,只想等别人说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共情的倾听需要我们走进那个人的世界,或者在此时就成为那个人。

公司在晨会上有时候玩一个小游戏活跃气氛,一天人事部的小张提出了一个依次传  话的游戏,大家排成一队,第一个人由人事部的小张告诉他一句话,他听懂后,开始传递给站在他前面的那个人,结果这样的传话传到第四个人就有一些丢失信息,到第五个人的时候原本的意思就变了,传到最后面目全非。虽然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可如果放在现实中,这就是谣言的起源。

倾听需要抛开自己,全神贯注的听,其实别人有没有在听我们说,我们是有感觉到的, 

身体的某个细微的动作就可以暴露出此时的注意力有没有集中。你边和孩子玩边想事情,虽然手上的动作没有变化,但孩子还是提醒你好好玩,因为她感觉到了你的心不在焉。

帕特因车祸两截脊椎受伤,需要住院治疗。帕特病房里的大玻璃窗破了,冷风直接吹进  房间里,所以他让护士把遮光板放下来。

但那天晚上精神科的医生来找他谈话,说觉得帕特得了抑郁症,原因是外面的阳光这么好,而帕特却把自己关在这么一个阴暗的房间。很明显, 如果医生他多听一句病人的解释,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4、不要以诚实的外衣冒犯他人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对别人是友善的,但是我们又经常以诚实、爱的名义做出冒犯别人  甚至伤害别人的事情。所以诚实必须有限定,实话实说,但要以不让人感觉羞辱的方式说出来。

莉莉和小梅是很久不见的朋友,好不容易大家都抽出时间见面,莉莉很惊讶小梅现在的  体型:“你怎么这么胖,你应该减肥,太胖了,都快成一个球了,我告诉你太胖会得很多病, 高血压什么的……”,

小梅只能苦笑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她虽然感觉到了莉莉的善意,但何尝不像想怼回去“你管我胖不胖,又没吃你家一粒米”。

我们通常会以诚实的名义说着伤害别人的话,然后还补充一句:“我这个人说话直,你别介意。”

其实诚实是要有边界的,共情可以让我们察觉别人的边界在那儿。

结语

共情是人与人连接的纽带,人需要和其他人建立链接,才不会感觉是游离在这个世界的  孤魂。

读懂他人,理解他人绝对是我们与人相处的智慧所在,情感上的被理解绝对更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共情还可以传播,如果你“共情”别人,别人也会加倍“共情”你,这个世界也更加宽容。 

书名:共情的力量

这本书是关于作者和作者身边人的故事。自己的这些故事能告诉你共情在生活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作者说: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也知道关系中的信任是在我们愿意展露出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才能建立起来的。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对他人打开自己,放弃我们自己的观点以进入他人的世界时,我们才有望建立亲密长久的关系。如果我们都有所保留,只打安全牌,那就减弱了共情能把我们拉得更近的力量。我跟其他人连接的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讲出我的故事。共情就是那束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认识共情:共情其实有两面性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共情的两面性是指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既能用来助人,也能用来害人。 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它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并赋予我们生活的能量、方向和目的。给她想要的并不意味着给了她真正需要的。

通过共情——就是那种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的能力——纳粹分子能够精心算计并掌控受害者的恐惧,以最终摧毁他们。如果可以用共情来控制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并加以利用,那应该也可以用共情来自我保护和防卫。如何利用共情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给绝望的人以希望和安慰,修补因为误会而受损的关系,让失去自我的人重拾自信、信任和信念。

共情的实质——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你是谁?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你最看重什么?这些就是共情需要去探索的问题。共情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表示同意,什么情况下要拒绝。共情知道怎样设定边界,划清界限。共情在教你如何敞开心扉迎接生活的不同经历时,也会保护你免受伤害。共情不只是一个哲学框架或心理学理论,共情的力量能引领我们穿越黑暗,重返光明。

二,我为什么研究共情:大卫的故事

大卫是一个健康帅气的年轻人,有天赋的运动员,才思敏捷,温和亲切,仅是跟他共处一室都会让人感觉很好。父母宠爱他,老师们尊重他,朋友们佩服他,所以大卫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自我安全感也很好。1970年大卫离开家乡去上大学时,他梦想着此生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回报这个一直以来都如此善待他的世界。只是,他对学业从来都没有感兴趣过,很快就烦透了上课,几个月之后便离开了学校。他很害怕这是在拿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开玩笑。看到父母表情里的担心时,他也为自己感到羞愧。想到自己的父亲曾是二战英雄,大卫想通过参军拯救自己,由于当时国内政府原因,没能参军成功。大卫回到老家,又跟一些从高中和大学辍学的酗酒嗑药的人混在一起。他开始酗酒,抽大麻,最终,他吸上了***。大卫承认自己染上了毒瘾,也同意去看医生。医生诊断他是慢性抑郁症,给他开了安定药和抗抑郁药。但他坚持说自己能够戒掉这个恶习。他坚持了两个月,但后来又吸上了。1974年10月的一个下午,大卫在附近酒吧遇到几个熟人,他们忽悠他负责给当晚抢劫结束后的逃离保驾护航。抢劫也确实都按计划进行了,只是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遭抢劫之后,商店老板突发心脏病死了。参与抢劫的一个人当晚就被警察抓住了,关进监狱里不得保释。据说他会被终身监禁。大卫很害怕坐牢,逃出国去,跟其他几个从美国潜逃出去的人一起流落到阿姆斯特丹一个脏乱的小旅馆里。

有一天大卫接到他哥哥打来的电话,求他回家去。“我今天会把回来机票的钱打给你。”他哥哥说。“如果我要坐牢的话,我会杀了我自己的。”大卫说。“大卫,求你了,你想想啊,”他哥哥恳求他,“你不能下半辈子都待在欧洲啊。你总要回家的。大卫,妈和爸都很想你,没有你,他们也没法活了。他们让我告诉你,你回来之后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会支持你的。我们都会支持你的。”“让我想一想啊。”大卫说着,轻声地哭了。一阵长长的沉默过后,他说:“我爱你。告诉妈和爸,我也爱他们。”“我们会把事情解决的,”他哥哥跟他保证,“我明天再给你打电话来把计划定下来。”接完电话之后,大卫就去了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城,买了一袋高纯的***。回到旅馆后,他跟朋友们聊了一会儿,道了别,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锁好门,给自己注射了致死剂量的***。几个小时后,他的尸体被发现,针头还留在他的胳膊上。

大卫就是作者亲弟弟,他死的时候,我27岁,作者当时已经拿到了咨询心理学的硕士学位,正在马萨诸塞大学完成博士学位的最后课程。当大卫说“我爱你”的时候,他需要听到这句“我也爱你”的时候,作者却僵住了。他想知道他是被爱着的,而作者正处于气愤和不信任之中,因为以前听过他太多次不算数的保证,因为大卫的毒瘾已经把他的生活和作者的生活都搅得一团糟,因为作者为这种长久的痛心而深感厌倦,所以没能跟他说出他最需要的那句话。没能让自己跟他说:“我也爱你。”当大卫说这句“我要是坐牢的话,我会杀了我自己的”,作者当时还在想,大卫一直都这么自私幼稚。作者已经对他失去了耐心,觉得他应该为他的行为负责任。

他感受到怒火了吗?他感觉到连自己唯一的兄弟、最好的朋友都转身站到自己的对立面了吗?他说他会杀了自己的,作者却直接把它忽略了,只是告诉他要考虑到父母,告诉他全家都会支持他,向他保证事情都会解决掉的。在他流血将死的时候,我却只给了他一个创可贴。

我无视他的情绪,让他自己承受痛苦,只因为我无法处理我自己的情绪冲突。共情是通往爱和宽恕的道路我肯定大卫丧失希望是因为他感觉到跟他所爱的人失去了连接。有时候病人会问我:“您真的觉得我会改变吗?我真的还有希望吗?”这种时候,我会确认我所了解到的他们的情况。我会尽力怀着对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尊重来回应他们,我永远都不会丧失对他们的希望,而且在他们觉得好像无法迈出下一步时,我会借给他们我的希望和信念,直到他们找回自己的力量。

三,共情的产生:为什么看你那么疼,我也觉得疼

共情是祖先馈赠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天赋,用以庇佑万物生息。不管多么痛苦、多么绝望,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成长和改变的各种可能。我的病人经常会问我,我是如何学会原谅自己那些后悔不已的行为的。我几乎都会这样回答:“你可以通过当下不要再做出那样的行为来原谅自己。”

我总把共情想象为一条大河,它用水流一路承载着我们,温柔地把我们带进新的地界,把这个世界本来的奥秘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共情的强大水流,我们就会一直在自己顽固认知的漩涡旁打转,被我们的恐惧所俘虏,被我们的过去所牵制。杏仁核属于原始脑或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杏仁核是情绪脑,是快速产生欲望、暴怒、疯狂、极乐的部位,也是生成眼泪和储存我们最有意义的个人记忆的地方。

在遥远的过去,杏仁核统治着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回路,它作为一个主操控台,对不同的物理威胁产生自动反应。然后,在大约一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进化出一层新的脑细胞,用来完成更需要理智的目标。新皮层或者叫思维脑,就像一层薄毯子一样包在原始的边缘系统外面,可以让哺乳动物的祖先们来反思自己的感受,并依据这些经过思考之后的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由杏仁核主导的蛇和青蛙会在饥饿的时候把他们刚出生的小宝宝吃掉(更重要的是,它们一点都不会为此感到内疚或悲伤),而由新皮层主控的哺乳动物则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后代。

又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思维脑与情绪脑之间发展出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向火热的情绪发放冷静的理由,允许有经过思考后再给出反馈的时间,放慢了情绪自动反应的过程。每当我们被共情地对待,即人们能准确地理解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并能敏感地给出回应时,我们就知道我们值得被如此温柔相待。

随着我们不断成熟,思维脑逐渐掌控情绪脑,我们会逐渐想去给予我们曾被给予的东西,把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信任、信心和爱再镜映给这个世界。通过共情,我们能够克服恐惧,学会相互之间如何重新建立连接。这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段充满共情的关系能够疗愈最绝望的受伤灵魂。所以,我会去强化他们思维脑和情绪脑之间的连接。我会在脑神经回路的迷宫中小心翼翼地寻找断掉的地方。我陪他们一起把磨损的神经回路重新包裹好、连接上,让共情得以自由流淌,而且往往是第一次的流淌。如果希望改变、成长,做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就必须学会在人际关系中实践共情。

事实上,能够表达共情是感受共情的关键。因为,如同爱、宽恕、诚实,在我们想要收获前,应该先懂得怎样给予。

四,表达共情:道理我都懂,只需要你片刻的理解和包容

真正做到共情要比有共情重要得多。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共情需要在情绪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要从悲伤、恐惧和愤怒中走出来一点,跟它们产生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距离空间里,你的想法才能对你的感受产生镇静的效果。

共情需要把有倾向性的偏见放在一边,并控制住那些自动进行评判和谴责的冲动;还要把复仇的渴望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渴望理解他人,而这最终可能意味着要原谅他人。

共情不仅仅只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只有在理解之后才能给出解释。共情最有力量的说法之一就是“我不知道”。

大多数人都认为共情是对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所产生的自动情绪反应。共情,意味着你可以带着真心想要理解的渴望问:我能了解到什么?共情,意味着你会用深切的感受和开放的心态来说:教教我。共情,意味着你会在关系中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想知道:我怎样才能帮上忙?我能做些什么?接下来我能怎么办?共情需要耐心、决心和灵活性。

表达共情的7个关键步骤:1使用开放式问题。2放缓节奏。3不要匆忙做出评判。4关注你的身体感受。5向过去学习。6让故事充分展开。7设定边界。

开放式问题的示例。“我注意到这两次您都迟到了,戈登,是否有我们还没探讨过的什么东西呢?”把节奏放缓能让我们的想法跟得上这些情绪,往产生情绪的情境中加入一些镇静和归因。有意识地努力把节奏慢下来,其实就是在让共情表达出来——正如心理学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共情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里是无法生存的。

就像植物需要光照和阴凉的均衡一样,共情在极端条件下也会枯萎。帮他人把节奏放慢下来,对情绪进行远观,是你对他们表达共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怨恨和敌意的感觉经常跟疲惫、情绪压力或是缺乏安全感而引起的内心痛苦有关。

当我们学会把过去和现在分开来看时,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事情。他人强烈的情绪不一定跟现在发生着的事情相关,却总是源于过去未处理的冲突或是艰难的生活环境。

想想真正的原因。愤怒经常源自长期的屈辱或恐惧,而那段历史跟你毫不相干。了解自己并发展对过去冲突的觉察是培养对他人共情能力的必经之路。愤怒通常是其他情绪的外衣——失望、受伤、沮丧、怨恨、缺陷感或无助,暴露出这些情绪会让人觉得很危险。

愤怒和敌意行为的驱动力几乎都是因为个体感觉到没有被理解。在我觉得气愤、沮丧或身边人有愤怒或攻击的反应时,我明白这些情绪其实都源于被误解、被怀疑或被拒绝等这类更深层的感受。

这个认知就像是一个“弱光开关”,可以降低情绪反应的强度。我们表达共情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完全参与到故事当中,尽自己所能去帮忙,并感恩自己也能成为这段经历的一部分。

注意自我暴露的使用,一个人深深的不安全感是不会因为知道了他人有同样严重的问题而被治愈的。

五, 共情式倾听:为了理解他人如何感知世界而倾听

共情式倾听总是以对方为中心,目的是要让他感觉到他这个人被理解了在共情所需要的所有技巧之中,倾听是最需要集中注意力的。

在共情式倾听时,你要有意识地去放下你的倾向性;要学着如何与他人的情绪产生连接,但又不会被它们带走,能先走进去,再退出来;然后,你还要去探索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存,而且允许自己没有能力给所有的问题都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案。对人的评估就处在共情式倾听中最核心的位置上。

共情式倾听中的评估过程包括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阶段。

首先,倾听需要评估正在说话的那个人,以了解你所能了解到的所有关于他或她的见解、过往史、品行特征和动机等信息;其次,通过仔细专注地倾听,你要学会评估你自己,觉察到你当时当刻的情绪状态,包括你的需求、脆弱、倾向性和自身利益等。

当我们能走出自己,走进他人的体验之中,跟那个人一起来看这个世界——就像我们成为那个人一样,那我们就是在践行共情。想要共情他人时,你不能只依赖于规则,因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总是会打破规矩的。

真正的生活也经常不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走,我们不得不临场发挥,随时准备着要走意料之外的路。想要把共情的“原力”付诸实践,我们必须依赖本能、经验和平复情绪的能力共情能力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男女之间的区别似乎是在动机上。

同情意味着跟别人一起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共情则是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共情式倾听总是以对方为中心,其目的是要让对方感觉到他这个人被理解了。

当人们正遭受痛苦或困扰时,他们最深切的渴望是被当作特例而不是常规现象来被理解。

共情,意味着你的内心装着的全是理解。共情,意味着你要去全神贯注地倾听、理解、融合,然后才能分享他人的内心和灵魂,哪怕只有短暂的一瞬间。共情式倾听能把我们带入一个可以相互理解的亲近空间,在那里可以合情合理地进行想法和感受的互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六 , 共情与爱:亲密关系的柔化剂

我们在性爱中爱抚身体,但只有在共情下才能触及心灵。当我们的视野能扩展到涵盖整个画面时,我们就能看到对方的整体,既包括“好”的部分,也包括“坏”的部分。我们会学着去看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而放下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部分。我们一路上经历过的那些周期性“颠簸”只是用来提醒我们要慢下来多加注意,而不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已经失败了,需要从头再来。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当作一个物体或一个东西来爱时,我们会想让那个人保持不变,这样就能与我们在头脑中构建出来的图像相符,而那个图像是经过仔细打造来满足我们的需要的。两极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泛化、非黑即白现象和投射。

投射又叫投射性认同我们在投射的时候,是试图否认或拒绝自己身上的某些部分,把这些不想要的东西强加在他人身上。即拿起我的问题,把它们都贴在你身上,然后责怪你让我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

我们把别人理想化,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被理想化;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投射给别人,是因为那些感受与我们给自己创建出来的图像不符。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变化,即使你最亲密的朋友也会让你吃惊的。所以,多去倾听,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你知道对方所想。

七,共情的阴暗面:借感受他人的痛苦来享受折磨人的快感

共情能帮我们感知到危险。对于那些想要蒙骗、操控和伤害我们的人,共情能让我们看透他们的内心和想法。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忘记了他人的需求,退守在只有我们自己渴望的那个小空间里,那我们就切断了共情的能量来源,脱离了这个意义丰富的世界。 

第一:不要一下子给出结论;第二:注意那些可能会让你看不到全局的偏见;第三:随时准备着从任何一个人身上,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不像能教给你什么东西的人身上,去了解人性的复杂。

抵御共情阴暗面:

第一步:分辨出真正的共情和有目的的共情抵御共情阴暗面;

第二步:了解自己的渴求抵御共情阴暗面;

第三步:学着相信你天生的本能抵御共情阴暗面;

第四步:保持注意力退出和忽视肯定对关系有害,而发声和忠诚则有助于维持关系的稳定和安全。

退出行为包括威胁要结束关系、愤怒或沮丧地离开房间,或者反应很粗鲁(大喊大叫、摔打东西)。这是“过热”的极端。忽视是一种被动的破坏性行为(“过冷”的极端),包括拒绝讨论面临的问题、虽然不断点头但并没有真正在听、避免进一步的互动、回避可能会导致吵架的争论,或者因为不相关的事情批评你的伴侣等。

发声和忠诚这两种有助益的反应可以体现出冷热两种极端之间的“冷静”的立场。发声需要主动尝试把事情讨论清楚,愿意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向朋友、家人或治疗师寻求建议;

忠诚的行为方式能被动地起到正面效果,包括等着情况好转,即使在冲突中也保持乐观的态度,别人批评你的伴侣时会为其辩解等。

共情有助于有益行为的产生。当我们能准确地推断出我们伴侣的想法和感受时,就能压制住自己做出破坏性反应的冲动,也更能去包容对方。我们会努力去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报复或伤害。

“不惜代价的和平就是战争”这句老话也适用于有冲突的情况。如果你把所有的能量都用于维持一段付出比回报还多的关系,那你就是在向共情的阴暗面投降,也是在拿你自己的稳定性和自我感在冒险。

共情让我只在她能够理解的水平上对她的想法和感受做了回应。他们会发现,即使犯了错,他们还是会被接纳、被爱的。随着被接纳,他们为自己的成败承担责任的能力会逐渐增强,他们的自我感也会不断扩展。

但是,如果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没有被理解,他们就会继续责怪他人来保持自我感的完整。如果没有被共情对待,他们就一直卡在责怪模式中出不来。

心理学家也相信,越是为自己的问题责怪他人的人,他们的人格就越可能不稳固。责怪他人就是想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而共情则是愿意为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承担责任。

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在一段关系里感觉不自在,都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去仔细倾听,运用你的评估技术去判断和你有关系的这个人是不是暗中还有其他目的。

人们在过度关注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自己的需求和渴望时,就更容易表现得不一致。我们都偶尔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但是持续的不一致行为模式就表明了共情的缺失。

在第二部分中,我会探索行动中的共情,介绍如何在8种不同的行为或状态中体验共情,有时这8种行为会被认为是道德或精神的准则——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

暗处的倒影不诚实,蒙骗,欺诈骄傲,自负,自我中心,傲慢完美主义不宽容,倾向,偏见忘恩负义,贪婪,不顾及别人悲观,怀疑,怀疑主义绝望怨恨,悲哀,憎恨

八 , 诚实:清楚地看待自己,准确地理解他人

相对于跟别人说谎,人们从骨子里更习惯于对自己说谎。

把你的真相解释给我听,”共情会说,“我会尽自己所能去理解。”诚实是我们在关系中想要找寻的东西,但是我们要以不让自己感到羞辱的方式来听到真相,以不会让我们彼此疏远的方式来说出真相。

苛责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果你花很多时间来批评或谴责他人的行为,那你很有可能也会花很多时间来批评自己。

诚实是比同情更有力的良药,同情可能会给人安抚,但也经常会掩盖真相。

九 , 谦逊:既知道自己是谁,又知道自己不是谁

我们是谁并没有我们属于哪里和我们如何彼此相连那么重要。

共情总是会强调我们相互之间及与这个世界本身之间的内在的、强有力的联系。

共情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要愿意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求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当我们把自己从中心移开,就为他人的视角和观点让出了空间。共情的能力会因谦逊而扩展、因自大和骄傲而收缩。谦逊是共情最重要的基础。

十 , 接纳:我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好

共情把接纳定义为一个含有三个阶段的连续进化的过程。

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学着接纳我们自己的所有矛盾和复杂;

自我接纳之后会走到第二个阶段,那时我们接纳他人所有的矛盾和复杂;

在第三个阶段,我们接纳两个矛盾复杂的人相遇后产生的每一段人际关系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那些矛盾和复杂。当我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时,我就会改变。

我觉得从客户身上和自己的经验中都学到了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离开我们现在的样子,直到我们彻底地接受我们现在的样子。然后变化几乎是察觉不到地就会发生。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批评他人,使用你的共情去发现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在我的经验中,经常批评他人的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因为感觉不安稳,没有受到保护,他们就容易斥责他人。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听见谁的声音?那是一个积极、乐观、支持性的声音,还是一个谴责、数落、羞辱的声音?当我们花时间独处时,我们能学会如何倾听我们自己。倾听到了自己之后,我们就开始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之后,我们就知道如何包容自己;包容了自己之后,我们就学会了接纳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学着为我们能成为谁而设定现实的目标。

我们会放弃某些梦想,并找到新的可以追逐的梦想。我们能面对过去的“黑匣子”,我们也能发现过去是如何干扰现在的。

如果能知道不想与人分离的需要有多深,就能明白有多么害怕与众不同,多么害怕离开人群几步之外。——埃里希·弗洛姆

十一, 宽容:透过表层深度理解人性

要做到共情,要求我们并不是用我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体验,而是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体验。

不宽容的举动总是会事与愿违,因为这些举动强化了我们担心自己不够好、只能通过打压他人来提升自己的那种恐惧。

十二 , 感恩:一种体验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我想让你知道,我会永远爱你。

不管你的生命中发生任何事情,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相信你、支持你、为你喝彩。

没有哪个父亲爱他的儿子比我爱你更多,而且这个爱永远都不会生锈,不需要修理——这个爱永远都属于你,属于你的现在和你的一生。”

我觉得心理治疗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给人们时间,让他们慢下来,关注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取得了的那些成就。 问一问:我需要什么?

埃里克·霍弗尔(Eric Hoffer)曾经说过:“对于你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你永远都拿不够。”

列一份不断更新的你想要的和你需要的东西的清单。你最想得到什么?你想要是因为你需要它吗?如果你不需要它,你为什么想得到它呢?你的所想和所需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你想要些你永远都拿不够的什么东西?你为什么没能被填满呢?是哪个空洞一直在流失呢?有没有可能你需要的其实是空而不是满?

让你的生活充满你觉得值得感激的事情,这样,你的感恩之心就会呈指数级地增长。对我们的拥有体验到一种感恩,这让我们不会对我们的缺憾感到怨恨。正如他们所说,感恩是对自己的奖赏。

十三 ,  信念:坚信人们心中基本的善良

你走在生活的路上,会看到一个鸿沟。跳过去。它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宽。

“不要走在我前面,我可能跟不上;不要走在我后面,我可能没法带路;走在我旁边,就做我的朋友。”——约瑟夫·坎贝尔

十四 , 希望:事情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心怀希望能产生这些能量:

在逆境中产生所需的能量;  

提高创造性,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路径;  

帮助我们应对创伤和悲痛;

 保护我们免受抑郁; 

 改善我们在学校里的表现,增强我们的免疫反应。

十五 , 宽恕:原谅自己,就原谅了整个世界

在犹太教义中,宽恕被认为是包含四个阶段的过程:

第一,你意识到你做了什么错事;

第二,你向你所伤害的人道歉;

第三,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对那个人做出补偿;

第四,你尽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这个第四步是要终尽一生的事情。

乌班图……说的是作为人的本质含义……我的人性跟你的人性是绑定在一起的,因为一个人是通过别的人才成为这个人的。

宽恕是相互连接的终极行为。我宽恕你,因为我就是你;宽恕了你,我就宽恕了我自己;宽恕了我自己,我就宽恕了这个世界。

你想要抹去的并不是记忆本身,而是记忆所带来的内疚、怨恨和愤怒这些痛苦的情绪。

有两种方式来传播光明:做一支蜡烛,或者是反射烛光的明镜。——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

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共情孩子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倾听和理解: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被理解和尊重。家长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来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2 追问和确认: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家长可以追问孩子,确保自己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询问孩子是否正确理解自己意思,以确保双方有共同的理解。

3 共同体验和分享: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兴趣,一起体验和分享,也是了解孩子感受的方式之一。

4 表达支持和理解: 家长可以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支持和理解,鼓励孩子与家长的交流,并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不评判和指责: 家长需要注意,不要评判和指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不可接受的或者被否定的。

6 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家长应该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和干扰孩子的表达和交流。

总之,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共情孩子需要家长注意到细节和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在与孩子交流一起体验和分享时,需要建立开放的对话和社交空间,让孩子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我的优势测评中有“共情力”这一项,我对共情力的理解如下:

共情是感受对方的情绪。 在进化心理学中,我们的大脑会被分为情绪脑、理智脑和行为脑。我们可以把情绪脑理解为“爷爷”,理智脑理解为“孙子”,任何一件事发生,其实都是先触达情绪脑,都听爷爷的,孙子说了不算,因为理智脑还太小,反应慢。于是经常是情绪脑带着行为脑产生情绪化的行为。这就容易在沟通中产生矛盾和误解。

人都是感性的,当你观察对方还在自己的情绪里时,你讲任何的道理都是无用的,我们先感受对方的情绪,尝试邀请对方充分表达,他走出自己的情绪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这个过程中,我的共情力就会发挥优势,能够快速感受到对方陷入的情绪里,帮助他走出来。

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人,也被别人所理解。然而,我们都知道,向别人倾诉所想或所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沟通失败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尤其在情侣或夫妻关系中,会产生无休止的争吵,指责或失望。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沟通的条件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又会失败,我们应该怎样做以及做些什么?

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进入共同的情境,沟通才能成功,这个成功主要通过认同过程,继而使我们产生共情,而这个能力,我们都可以通过练习而获得。

无论在哪里,我们遇见的始终是自己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共情是一种与他人分享意义和成功沟通的基本能力。

我们在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相互间认可,可以互相理解,加深感情。但我们真的能偶感觉到对谁都有好感吗?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很明显,我们从别人那里了解的,是我们能够体验和认知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时,我们才能很好地去了解别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他人有好感,首先是对自己有好感,如果我们不能爱自己,那么我们便不能爱别人。

有一种观点说过,我们找的伴侣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心里缺失,是自己内心的外在投射。两个人相处,无所谓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自己最终都是他行为含义的解释者。

所以,先理顺和自己的关系,先好好的爱自己,这就是会静心聆听他人的基础,也是能够感受他人,尝试共情的前提。

共情只能发生在与自己有关的人身上

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人,对他不熟悉,某种原因他的世界与我们的没有交集,我们就无法体验到其他人在实地正经历的事。

一旦这些事发生在我们的周边,发生在我们的亲人身上,情况就会转变,那一刻我们与受害者感同身受,由此产生共情,所以,共情只能发生在一个有关联的人身上。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工作繁忙,因为只想自己,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对他们的愿望和需求视而不见,我们同样会丧失自己的同理心。

所以,静心之后,多关照对方,你就能体验那种同频共振的感受,很快恢复共情能力。

沟通是一种情绪体验

成功的沟通,不仅仅是词汇的交换,它不完全是由语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非语言部分,在最真实的意义上,沟通是一种真正的情绪体验。

冲突和误解的发生,表明交互的双方是处于不同的系统状态中,源于不同的前提条件。只有当我们处于相似的系统状态时,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对方。

如果都不了解对方的现实概念,每个人都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另一方所需都不敏感,就无法进行情绪体验。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只有隔岸观火。

同理心是从属的结果,其实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我们能看出和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动机的能力与意愿,前提是对他人的思想和惊艳世界的假设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们相互同情,对别人的经历得出合理的感受。

最后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总结如下:我越是具有同理心,越是能够更好的理解你,而且,共情不仅是理解他人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能拓宽自我的视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5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