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也是您忠实的读者,您的诗词深深的吸引了我。
今天我拿起笔给您写信,心里真是既高兴又激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苍老。饮酣视入极,俗物都茫茫。”这可以说是年轻时候的您,那时您是一位才高却又点自负的青年。您在这段时间与李白相识,共同度过了一段短暂却又难忘的时光,后人也称您二人为“大李杜”。“李杜诗篇万口传”,能传至今日,也是因为您诗中的精神让人所折服。在您四十五到四十八岁期间,正赶上安史之乱。当时潼关失守,您把家安置好后独自一人去投肃宗,中途却被安史叛军俘获,被押到长安,后来您又侥幸逃出。在这期间,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月夜》、《春望》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热爱祖国山河,也就分外敏感于国破家亡的惨痛。您热爱这大好河山,当它伤痕累累时,您的心也就随之痛了。
在《春望》一诗中最能体现您的爱国之情。“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是可娱之物,时变之后,不免对之而悲泣;山河草木以前是热爱着的,这时节扰乱伤春,就特别要触目惊心了。您的诗中饱含了对国家的热爱,当国家遇难时,您的心情也就沉重起来,这一点在您的诗中不难看出。在您四十八到五十八岁期间,您过上了逃荒的生活,连饭都吃不好。饥一顿,饱一餐的,致使您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但您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像《登高》、《春夜喜雨》等等。您在五十六岁时由于北归无望,生计日蹙,无奈下作出了《江汉》一诗来表达您当时的情感。不久后,您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文坛上一颗明亮的巨星就此陨落了。但您的美名却流传千古。我们尊称您为“诗圣”,您的诗则被称为“史诗”。虽然您已不在了,但您的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曾离开。您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吸引着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感染着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声呐喊影响着我。使您在无形中激励着我。我将沿着您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上一份力量!
此致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好事的网友戏称:“杜甫很忙”。这让人想起了杜甫,今年,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了。
杜甫诞生于公元712年,享年59岁。杜甫一生真的很忙。刘小川先生说过,杜甫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
中国古代诗人的命运注定是漂泊四方的,杜甫无疑是一个突出代表。二十岁弱冠之年,他就离家漫游天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二十九岁结婚成家才三年,天宝初年他又从二李(李白、李邕)山东游,“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以后长安十年,梦想与苦难紧紧交织。随着安史之乱,杜甫一家人开始了漂泊生活。几经离散,“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几经危难,“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读李元洛《怅望千秋》关于杜甫的介绍,大历三年冬末,杜甫有家归不得,从四川出三峡,放舟江汉,漂流到湖南岳阳,次年春日抵达长沙。这以后前后两年之中。杜甫于长沙三度来去。他无所凭依,有时暂住小舟之中,有时小栖江边阁楼之上,尝尽“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况味。大历五年,杜甫在湘江上游船中留下一曲绝唱之后,就下落不明。全国现有杜甫墓八座,究竟哪一方土地是他最后的归宿?
冯至先生说过:杜甫半生流离,却从未停止歌唱。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同时名篇近百。他写诗很苦,推敲字句,安顿典故,讲究格律。安史之乱,杜甫困长安近一年,妻离子散,身陷叛军,东躲 ,饱一顿饿一顿,然而苦难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滚烫的灵感。这期间,他写诗十余首,表达深沉,技巧天然,一半成为千古名篇。安史之乱后,杜甫因官场恩怨纠缠,告假探亲,从凤翔到~州羌村,六七百里山路,无马可骑,全靠步行。走过的村庄人烟稀少,野狗争尸,乌鸦乱飞。杜甫照样写诗,题为北征。全诗七百言,意境浑阔,为其三首著名长诗之一。吐蕃军作乱,杜甫离开带给他最温馨岁月的蓉城再度漂泊,在夔州滞留两年,没钱,走不动,种地卖药糊口,两年搬了五次家。他还是写诗,写了四百首诗,各种体裁都有,七言、五言、律诗、古体诗……“老去渐于诗律细”,精心锤炼,大器浑成,此间佳作如云:《秋兴八首》、《登高》……皆成千古绝唱!
我曾到过成都三次,去过杜甫草堂三次。
杜甫草堂离市中心不远,就座落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中国古典园林格局,其间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回廊连环。如果不是茅屋景象还依稀可寻找到当年杜甫的窘况,留给今人的草堂图景就过于诗意化了。
其实,当年杜甫居住在此真是倒霉到家了。乾元二年,杜甫受宦官李辅国排挤辞去华州司公参军一职,拖着一家老小远走秦州、同谷、成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建起了几间茅屋安下家来。在草堂杜甫过得还是相当狼狈的,这在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尽显无遗。这座草堂,全家人靠它遮风挡雨。秋风萧萧之中,小孩子抢得茅草嘻嘻哈哈,他急得干瞪眼。阴风方去,黑雨又来,多日失眠的老人雪上加霜。娇儿恶卧,老棉絮蹬出大窟窿。杜甫彻夜听漏雨,这个狼狈相可想而知。可惜,就是这样稍稍安定的生活也难以长久。随着朝廷内乱外战,杜甫又拖着老婆孩子东奔西走,躲避战火和奸臣迫害,漂泊四方了。
站在简陋的茅屋前,我在努力寻找千年前诗圣的身影。我在遐想: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是在哪里挥就?是在这间幽暗的书房里吗?书房中仅有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只很不像样的书架。书桌上竹筒做成的笔筒里插放着一支毛笔,翻开着的书卷上满是灰尘,一盏油灯仿佛跳跃着荧荧灯光……是在这座凹凸不平的石桌上吗?这倒是有些诗情画意的地方。浣花溪水环绕着篱笆墙,几株楠木桃树松树夹杂着一丛青竹,四只石凳一张石桌。庭院虽小,视野却广,这里可望见翠柳上的黄鹂、青天中的白鹭……
追随着杜甫的脚步,来到了杜甫草堂。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杜甫草堂的 作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和爸爸妈妈,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成都杜甫草堂。
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边,千万片柳叶挤满了纤细的柳枝,柳枝千条万条,垂落到小河里,轻梻绿波。你看那柳,枝条柔媚,颜色清翠,在春风的吹拂中微微摆动,那羞涩,飘逸的情态仿佛是一窈窕少女。柳枝上有两只黄鹂鸟,金**的羽毛在阳光地照射下闪闪发亮,他们时而在枝头欢快的 唱歌 ,那歌声真动听;时而交头接耳,仿佛两个好朋友在说悄悄话;时而飞到草坪上,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突然,一行行白鹭扑打着翅膀,扑棱棱地飞过天空,穿梭在白云之间,直上青天。
远远望去,高大的西岭上连绵起伏,高高的山顶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雪,积雪在太阳的照耀下寒光闪烁,更显苍山肃穆。近看门前,小路的尽头是一条江,江水清澈碧绿,波光粼粼,江岸两边停泊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船,那正是从远方而来的东吴商船。不久,他们就会南下回到他们的家乡。
杜甫草堂的美景,真让人念念不忘。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2
蓉城,天府之国,在这里那些文人留下了自己的气息,那些贤士留下了自己的一切,美的数不胜数于是我决定寻找着美,寻找那蓉城最美风景。
在那个浣花溪边竹林围着筑起的茅草屋,构成一个淡雅典致的风景,这里,杜甫的家,那是一个冬天,他为了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蓉城营建茅屋而居。
记得幼年时背过“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那是他写成都的花,或许是草堂的花,他亲手栽培的美丽的花。不知这花的气息是否还含着他的衣袖上的墨香,这巧沁兰心的花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草堂。他的诗意愈浓,沉浸于花香,唱出这诗,为蓉城添上美丽外衣,给草堂笼上诗墨的气息。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这溪是你茅屋边的那湾溪流吗溪边的花草是否还繁盛不知那里或是溪边一颗大树上,是否还挂出绿枝白色的花瓣渐渐舒展,溢出浓愈的芳香,树杆是粗糙依旧,如生出的老茧,而那花瓣上的枝条依旧丝滑,如水做的枝条,晶莹。这或许是当年的景色,而你吟出的诗句,如画中提字,使景,画龙点晴。
而现在,空气中仿佛还酝酿着你的气息,在林间的荫下,一抹碧绿,一丝清新的的风轻抚而过,那古朴致雅的气息难已消散,参观的人儿带着世俗来,又带着这典雅离去,气息中还蕴含着一种莫名的高雅的美,好象是整个蓉城,美的心,美意生于此,那不仅是单纯成都的美还是美中意诗蕴。这或是最美的地方。
还记得我在寻找,寻找蓉城最美的地方,我想最美丽,不正是诗意正浓的杜甫草堂。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3
人人听说过杜甫,他的诗词天下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当年流落到成都的 故事 ,更不知道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讲哪里的故事。这次,我便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探杜甫生活的遗迹。
走进景区,放眼一看,这哪里是杜甫草堂分明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两旁的花儿开得姹紫嫣红,阳光被枝叶分散,星星点点地落在地面上,像是夜晚的星星悄悄地在白天跑出来了。
绿茵丛中,便是杜甫的遗迹。瞧,那块石碑,上面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是清朝皇室果郡王亲笔提写的。我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上前细细地察看了一番,旁边那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别看它不起眼,里面却可以看到用世界各国文字印成的杜甫诗集,很多都已经是孤本。走上去,慢慢寻味一番,就会发现杜甫的诗,是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
穿过一条条小径,走过一片片草地,就来到一个稍稍大点的平台,这里似乎没什么风景,可这里有杜甫千诗的石碑。来往的行人都会在这块石碑前照个相。千年之前,杜甫就是在这写下无数精彩诗歌的吗
终于到了“草堂”,这里有泥土和茅草混和而成的墙壁,走在里面,冷风直嗖嗖地穿过窗户,让人感到丝丝的冷意。啊!这就是当年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地方吗当年的屋顶,真的被秋风所刮破吗这精彩的诗句,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啊!小小的茅屋,你居然是那么多优秀诗歌的诞生地,我仰望着你,也仰望着我们心中的诗圣。
再往前走,忽然冒出来一座白白方方的房子。这是唐代老百姓的房屋遗址。里面仅有唯数不多的几个瓦罐,一个井,一个土灶,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这么小的地方,也许就有四五口人居住。杜甫当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诗歌的吗我不禁敬佩起杜甫来,他的毅力是那么顽强,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写下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噢,在杜甫的故居,吟诵杜甫的诗歌,我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千百年前那个扑朔迷离的唐代,在窗内写下笔笔惆怅!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4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唐诗三百首》是我每晚必看的书,走进《唐诗三百首》犹如走进大唐。走进李白的黄鹤楼,走进王维的终南山,走进杜甫的草堂……
漫步在唐诗中,我与黄鹤楼不期而遇。在那里,我看到了那消失在碧空中的一叶孤舟,看到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李白独自一人站在楼中,眺望载着友人的孤舟远去,我的心也随着他,泛起淡淡的悲伤。但我知道,这悲伤不会持续太久。一壶酒,便可以让这点滴悲伤,随长江东流……离愁,终究不敌李白的狂放。
我的脚步被王维的终南山吸引。一生的顺其自然,终于换来了王维向往的和平生活。在这里,他奉佛参禅,品酒吟诗———多么令人神往啊!诗与画,也都成为他的伴侣。这恬淡而闲适的心境,怎能不令人羡慕
夜读唐诗三百首,最牵动我的情肠的还是杜甫。杜甫的诗篇永远那样沉郁顿挫。走进杜甫的诗,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出望外,但更多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苦。
但为什么杜甫饱受磨难,却仍坚持要为国效力直至我走进了他的草堂,听到他挂念天下寒士的阵阵呐喊,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坚持心中的忧国忧民!他的诗,他的精神,如鼓,如钟,回响在神州大地上!
掩卷深思,一部《唐诗三百首》写满了大唐的精魂。走进杜甫,走进草堂,也走进他的诗魂。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5
为了让我对杜甫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父母带我去游览了杜甫草堂。
去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亭子。我走了进去,发现墙壁上题有杜甫的诗以及他的生平写照。当我在小亭子里徘徊时,就会想到我竟然站在了杜甫曾经在这里饮酒作诗的地方,不由得欣喜若狂。我似乎感觉自己也有写诗的灵感了,好像杜甫在同我在一起作诗,我仿佛身临其境。直到妈妈推了我一下,我才顿时醒悟过来,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小亭子。
接着,我看到了一个用古典牌子 雕刻 着的“杜甫历史博物馆”。我想:杜甫可是我的偶像,他用过的东西,一定会很高大上吧!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当我看到一排排、一列列杜甫用过的东西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崇拜的大诗人杜甫,竟然用的是非常破旧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杜甫用这些破旧的东西,是因为杜甫所处的时代不好,但是他还是有一股劲,他就用这股劲来磨练出自己坚定的意志,所以才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大诗人。”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像杜甫这样的人才,是靠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才换来的呀。
最后,我终于来到了本次旅游的最终目的地:杜甫住过的茅屋。因为几个月前远方文学的牟老师刚给我们教了杜甫的诗,介绍了他那悲惨的一生,所以我来到这里便想起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每当我念到这首诗时,便为杜甫的一生感到悲切。再往进去看看,这个茅屋跟别的茅屋不一样,这里富有诗意,焕发着光彩。是他,是杜甫,使这个茅屋富有诗意,是他,用忧国忧民的笔触使它焕发光彩,他创造了茅屋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杜甫真了不起!
我喜欢杜甫草堂,是因为里面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我喜欢杜甫草堂,是因为它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总之,杜甫草堂能够给予我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杜甫草堂的作文汇总5篇相关 文章 :
★ 四川杜甫草堂的导游词范文5篇
★ 关于成都介绍作文集锦5篇
★ 参观杜甫草堂有感作文10篇
★ 关于杜甫草堂的导游词范文5篇
★ 以成都美景为话题作文5篇800字八年级作文
★ 精选5篇四川杜甫草堂导游词
★ 成都游记优秀作文5篇
★ 2019年5篇四川杜甫草堂的导游词
★ 关于成都美景作文优秀作文600字精选作文5篇
★ 如何介绍杜甫草堂范文
“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黄鸟,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禁不住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者,爱也。爱的就是它“不改清阴”。“不改清阴”,极其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诗人们讴歌的不都是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吗!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前人说:“员外(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瞻。文宗右丞(王维)许以高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或许指的就是这一类诗。[1]
这句诗的意思,大体表达的就是在晚春黄昏时回到了曾经的山草堂,这一句他从总体上表达的是,诗人荣归故里,从这些词可以看出来是归故就是回归曾经的山草堂,对作者来说,山草堂对他有不一样的意义,所以到晚春的时候回归山草堂,表达的是私人一种回归故里的幸福感,表达了诗人历尽沧桑之后,回到山草堂的一种欣喜感和喜悦感
此诗记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钱起的故山草堂在蓝田的谷口,故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打下铺垫。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但又是在为后二句的出场作为陪衬。正是在暮春时节,鸟语已稀,花香将尽的时候,才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的两种手法来突出幽竹的使人怜爱。对比是以鸟声稀等春光将舍我而去的凋零景象与幽竹撑一伞绿葱葱的清阴来迎我而构成的,“稀”、“尽”、“飞”三字一串而下,写出了春将逝去的感伤,而“幽竹”、“清阴”与“待我”则写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欣喜。拟人则是诗人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不改清阴”是说幽竹具备始终如一忠于朋友与主人的品性。“待我归”是说幽竹保持着一竿绿阴等待我归来的亲情,“不改”与“待我”四字让人顿感一股真气扑面而来。钱起正是以我的“怜”和竹的“待”将物我之情贯通起来,创造了一种物我相亲的画意诗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