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是概括为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类行为的学科。这里隐含着一个资源稀缺的前提,事实上这个前提也是符合事实的。当然对于那些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持十分乐观态度的人,甚至可以怀疑资源到底是不是稀缺性的。在这里,我默认了这个稀缺性的假设,并主要是想在这个假设下展开对人类行为的探讨。如果对我的假设存在怀疑和问题,我想那就是信仰问题,在信仰问题上争论就像判断一种价值观一样,是不可能达到一致的。
经济人的假设
有了资源稀缺这个假设,那就意味着,人的需求是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的。既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就只能在一个约束条件下选择一些,放弃另一些。这个约束可以取决于一个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层次,道德规范,甚至是自然条件。这个约束对于任何人都是存在的,这就使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在自己可能实现的条件下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这也就是经济分析中经常会出现的经济人的假设。当你在选择一些,放弃另一些的时候,实际上就不自觉地吻合了这个假设。
斯密在1795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中,开始把人假设为一个利己的动物。但是人们似乎又并非基于自私自利的考虑来判断道德。在斯密后来的《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区别于《道德情操论》中的道德人。但是二者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假设人是一个利己的动物。人是利己的特性并不是完全等于自私。斯密认为,人们互通有无,相互交换的倾向是人类的本性。在这些互通有无的经济生活中,利己心而不是同情心才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同时利己心也是一切交换的基础,如果不存在利己心,那么交换显然不如赠与更简洁和流畅。所以可以做这样一个推理:因为人是一个利己的动物,所以为了使自己过得更好,人们倾向于互通有无,于是开始了利己基础上的交换。然后在这种交换中产生了分工和货币。同时在交换的过程中,由于利己是天然的,那么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就使得每个人在交换中为了自己利益的实现不得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因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不矛盾,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就促进了社会利益最大化。这种以利己心为基础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就是《国富论》的基本哲学基础。
显然从斯密提出这个经济人的假设以来,经济分析几乎都默认了这个前提。张五常曾经说他用过的经济理论只有简单的两招。其一就是个人争取在局限下最大的利益,其二是需求曲线向右下垂。这简单的两招就是经济人的假设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足以说明经济人假设对后来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人类行为基础
每个人在做某件事之前是不是一定会三思而后行呢?我想是不会的,因为有些人做有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在我思考人类行为之前,把理性人和非理性人区别对待我想是有必要的。然而对于理性的划分显得过于随意和模糊。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许一个理性的人同样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于是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化,理性人在我眼里就变成一个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和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理性并不是人类的普遍特性。但是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我仍然相信理性是人类大脑存在的必然。或许非理性只是暂时和偶然的现象,而更多时候理性是主要的。
一个理性的人的行为,我想可以从效用和成本比较的角度说明他的一切行为。这个效用的来源是广泛的。它可能来自物质的追求,精神的升华,感情生活,以至于任何能够使他感到快乐或是幸福的物品和行为。当然效用的定义是主观的,没有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效用来源。也不会有任何两个人的效用偏好是完全一致的。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如此多姿多彩。而和效用相对的成本则来自于行为本身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还包括为了实现这个行为而放弃其它时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当成本和效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把它付诸行动。
当然这个比较分析的前提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展开的,如果资源的供给是源源不断的,人类的任何欲望都最终会满足的情况下,效用和成本的比较就是没有必要的。我想或许在一个资源无限充裕的世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个物品本身带来的效用将趋向零。这时候,行为本身大概会比结果更能让人们感到效用的存在。而成本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一个人永远不会为失去什么感到伤心,因为一切都是无限的。当然只有时间是有限的,成本只来自时间的消耗,机会成本的存在会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去尝试。可是由于效用只是来自于行为本身,成本和效用永远都是同时发生,并且是同时结束。这就使效用成本分析显得多余。
正是资源稀缺的存在,才使人类的行为不是肆无忌惮的,也使得那些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伦理、政治法律被创造。一个人,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都面临一个约束。约束的存在使得人们不得不理性地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值得做。经济学往往会给出一个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但是很多时候这解决个方法是不可能实现地的,因为约束本身很多时候也是非理性的。
我个人把非理性的根源归于感情的存在。感情的产生是自然的,它的存在也是人类无法拒绝的。感情使得人们的行为更多地欠缺思考。一个人在他的思维被感情所左右的时候,所做出的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诸如一个人看见有人落水,对生命的珍惜或许会让他毫不犹豫地跳下水。然而行为本身的后果他是不会在一霎那间思考清楚的,也许他自己也会象要救的人一样死去。对于非理性的行为,判断它是不是有价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理性的价值判断往往是无法对非理性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的。
人类行为是复杂而且无序的,完全理解人类的行为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我想可以大概概括人类行为的基础。人本身就是一个理性和情感的混合体,所以人类行为也是被理性和情感左右着。
“为己利他”
更多的时候,“为己利他”似乎更像个借口,一个为自己追求个人利益开脱的借口。不否认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为己利他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斯密也论述了为己的过程中考虑他人利益,就会使得为己利他成为可能。而事实上的情形确是;为己的过程中,思考他人利益的情况越来越少。为己利他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后果。普雷托改进也不是随时随地就会发生。
经济人的假设是一个人努力使得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这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理性人会努力追求个人效用,而是否在追求的过程中使得他人变得更糟就是微不足道的。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消费总是会使资源变得更少,而他人可能获得的消费边界就会缩小。但是由于效用偏好的区别,或许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不过这只是给出一个思维的方向,为己利他只是个假设或者说是意外。
普雷托改进应该是为己利他的基本前提,至少一个人的改进不能建立在其它人变糟的基础上。如果单单凭借个人的思想境界,普雷托改进就会变得偶然。人类行为的另一些约束,道德和法律应该开始起作用,使得人类的行为更加趋近普雷托效率。所谓的“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就是道德约束的典型。
如果为己利他是一个狭窄的范围,利他并不是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而单单指的是一部分人的话,为己利他似乎更合理也更可能一些。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受益的增加也是十分可能的。从产品的角度分析,私人品很难具有利他的可能性,而纯公共品事实上由于免费搭车的难以避免又会供给不足,大量的准公共品就是使这种狭隘意义上的为己利他成为现实。
所以,也许为己利他真的只是假设而已。
围观跳楼起哄者是一种不负责任和危险的行为,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和安全:在处理围观跳楼起哄者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要加入他们,避免危险的行为或混乱的局面。
2 寻求帮助:拨打紧急电话,向警察或相关的安全机构报告情况。他们会派遣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3 阻止围观者:如果有可能,劝说围观者离开现场或消散。毕竟,人群的聚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可以尝试平静和理性地与他们交流,告诉他们这种行为对公共安全和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4 营造积极的氛围:如果有其他人围观者表现冷静,可以尝试引导他们发出正能量的声音,鼓励围观者合力帮助跳楼者,或者呼喊他们选择放弃这种危险行为。
5 检视社会问题:这样的围观行为往往反映了社会问题。可利用这个机会去思考导致人们对他人危险行为的围观的根本原因。例如社交媒体上的炒作或无视他人困境的冷漠等等。
现在,让我们对围观现象进行一些扩展性的知识:
1 群体心理学:围观行为通常涉及到人们在群体中行为的改变。人们在群体中的个人责任感可能被稀释,导致不负责任或冷漠的行为。
2 社会压力: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社会压力而加入围观者。他们担心被视为不配合或不关心,因此选择参与。这种行为称为“观众效应”。
3 为何围观者不采取行动:有时,围观者之所以不采取行动,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会处理问题,或者他们缺乏自信或不愿承担风险。
4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人们可以采用的方法,以增进对他人处境的理解。想象自己处于困境中,可能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对待他人的危险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总之,处理围观跳楼起哄者的关键是保持冷静和安全,向相关人员寻求帮助,并劝告他人离开现场。同时,这也是我们反思和解决围观行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一个契机。
构成道德结构的三个因素是(ABE)。
A、道德意识,B、道德关系,C、道德理想,D、道德水平,E、道德实践活动
拓展知识:
道德结构的三个因素是道德规范、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这三个因素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的道德结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道德规范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保证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道德规范也会有所不同,但却是构建道德体系的基础。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情感体验和回应,包括对正义、善良、责任等价值的情感认同和反感。道德情感是道德规范的支撑和保障,通过让人们有爱、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等品质,促进道德规范的执行和遵守。
3、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是指人们在道德决策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决策。道德判断是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感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道德问题的基础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遵守道德规范,更好地回应道德情感。
综上所述,道德结构的三个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只有三者共同协调才能构建出一个稳定而和谐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不仅可以为社会带来正义和公平,也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