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一诗的前两句营造了这样的意境: 西原远处山势曲折,驿路在山上穿行,就象挂在城头似的。驿路蜿蜓之外,送客长亭之中,送行的客人已经散去而雨水还没有停歇。 这种人散雨续的情景营造了一幅萧飒的长亭雨别图。 1、原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2、词语注释: {1}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 {2}晋绛:指晋州、绛州。 {3}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 {4}汾水:发源于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5}李判官:岑参的友人。 {6}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7}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3、白话译文: 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象挂在城头似的,驿路蜿蜓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么? 4、创作背景: 岑参是于乾元二年(759)至上元二年(761)出任虢州长史的,那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由于战乱,国土破碎,人民罹难,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5、作品鉴赏: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 看题目,自然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建筑。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在这样的背景上面,可以看到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荡漾。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用《陆判》的故事,蒲松龄假借幻想的鬼狐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生活理想,抨击黑暗的现实政治,描述复杂微妙恶劣善良的人性。现实世界很难言,人性有很恶的,有很善的,有善恶都在的,其实是善恶混杂,不能绝对说某人善,某人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换心”“换头”故事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性种种。 陆判官—— 貌狰狞,绿面红须,阴曹地府四大判官之一,精通文墨。性格豪迈,刚强,监察人间寿尽之人,铁笔一勾,即来勾魂!然亦性情中人,好杯中物,因重视友情而徇私… 1、陆判官—— 貌狰狞,绿面红须,阴曹地府四大判官之一,精通文墨。性格豪迈,刚强,监察人间寿尽之人,铁笔一勾,即来勾魂!然亦性情中人,好杯中物,因重视友情而徇私… 2、司徒判官—— 貌狰狞,红脸虬髯,阴曹地府四大判官之一,铁面无私! 3、朱尔旦—二十多岁,长相不赖,因反应鲁钝,被朋辈讥笑为草包!一心想考取功名,奈何寒窗十年未有功名。因对陆判像有救护之恩,令陆判替其换心,变作聪明,判若两人,其生活、际遇亦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转变…因为换了心,变作聪明,随即变得贪婪自私,好逸恶劳,不懂得知足。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换头”的真相,朱尔旦不惜陷害他人,甚至为了继续坐拥美妻,不惜毁去妻子原来的脑袋,以阻止陆判将脑袋换回。丧心病狂至此,也是无药可救了。最终,遭到了报应。说明:当现实回报远远高出人的预期时,得意忘形之余便容易浮躁,会不满足于现状,会迷失了自己,拼命想着怎样才能获得更多回报。心态便摆不正。须知,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是你的终究也跑不了。 柯少容(朱尔旦之妻)—— 二十多岁,相貌平凡得近乎丑,但头脑聪明,心地善良,胸襟广阔,勤快能干,操持家务,井井有条!为赚家计,自制豆腐,在街上摆卖,被讥为“东施豆腐”。!后陆判答应其夫朱尔旦之要求,将一美女头(吴青青)移花接木,换作其头,随即变成貌美如花,然而烦恼也从此开始了…。 吴青青(侍御之独生女)—— 大家闺秀,双十年华,美艳动人,如仙女下凡,但性格刚烈,善恶分明,择善固执,聪明敏学,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事父至孝!与青梅竹马的张子贤有婚约,二人心心相印,非君不嫁,非卿不娶,坚贞不移。后因力抗贼*,死於贼刀下,随即被陆判取去首级换作朱妻头。 张子竖(青青之未婚夫)—— 二十多岁,大好青年,勤奋向学,善恶分明,充满正义感,不畏强权,敢于拨乱反正,顶天立地!与吴青青有婚约,预备上京赶考后即娶青春为妻,奈何天意弄人,青青为贼所杀,后得知青青头颅被移花换木,做了朱尔旦妻,于是纠缠不休,后得知陆判徇私枉法,不惜上天下地去向阎王和玉帝告状,取回公道并救回青青。 吴侍御(官)—— 五十多岁,吴青青之父,管教严厉,视青为掌上明珠。为官多年,虽清廉,但固执,刚愎自用!为人较为势利。
《雅阳酬别畅大判官写思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主要作用在于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是诗人与好友的离别之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惆怅之情。通过对于离别的描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失去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也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
其次,这首诗也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社会变革和进步也是十分显著的。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诗中所描述的女子,以及她的思念之情,也反映出了这个时期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对于家庭和爱情的重视。因此,这首诗也可以被视为是对于唐代社会变革的一种反映。
总之,白居易的《雅阳酬别畅大判官写思妇》通过对于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社会变革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是了解唐代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料。
个人认为判官更好看。理由如下:
《判官》by木苏里,92分,53万字,尘不到x闻时,强强联手,题材很特别,两位主角判官不死不灭,跨越了一千多年,看尽人间悲欢,却唯独放不下心上的那个人。我个人喜欢判官胜过全球高考,大概因为判官里面的每个副本,都是死者的一段执念,很接地气,很容易打动人心吧。这篇文的情感浓度也高过全球高考,虽然不及《某某》那么细腻,但是还是将外部线和情感线结合得非常妙了。整体叙事的悬念感很足,让人停不下来,稍有恐怖感但是又不吓人,真的好看!
《杀破狼》by Priest ,61万字,长庚x顾昀,强强联手,古耽,蒸汽机甲,P大的小说像金庸,含蓄克制,气韵悠长,正气浩然,而且整体水平发挥稳定,完成度很高。顾昀这个人物人设招人喜欢,美强惨里面带点儿吊儿郎当的邪气,有一种任何时候都笑对人生的达观和襟怀,顾大帅治愈了我。广播剧是阿杰配的顾昀,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