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更在于为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哲学论文 范文 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论文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关键字: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 要了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必然先得了解其人的生平。笛卡尔简介:
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Rationalism)哲学。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 教育 ,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 毕业 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毕业后笛卡儿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儿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儿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 方法 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儿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说Rene Descartes(笛卡尔)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概也不过分。德国存在哲学大家Heidegger(海德格尔)曾说:“自从Leibniz(莱布尼兹)以来,德国思想界所达到的,Descartes的基础理论的(各种)主要发展(变化),丝毫没能超越这个基础理论,而恰恰展开了它形上学的广度,而为十九世纪创造了前提。但是,在笃信 经验 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Descartes却有一个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里,那就是他那句回荡了几个世纪的 名言 :“我思故我在”。这句被Descartes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我们读书论坛就有一位网友特意为自己起了“我在故我思”的笔名,以示对唯物主义的坚定信念。
笛卡尔的主要科学哲学思想:笛卡尔的哲学开始与科学,他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天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笛卡儿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儿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坐标系以及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儿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儿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儿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儿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笛卡尔之思与在。(cogito,“意识”或“语言”)(being,“ 有”或“是”)“思”外之“在”是否只是“思”为自身所建构的逻辑基础和合理性根据如果“思”外有“在”,它如何在“思”中显现、如何被言说如果“思”外无“在”,我们的意识为何能自觉到自身的非自足性而去寻索一个“思”外的存在论基础如同康德所言人性中潜存着形而上学的本能冲动,言说不可言说者成为哲学的千古悖论。古代哲学撇开其显现方式而直接断言终极实在,笛卡尔则居于二者之中。人们一般认为笛卡尔确立了人类理性而摧毁了上帝的权威。的确,笛卡尔之后的很多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只能在自明的意识范围内谈论“在”的问题,但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的副标题是:“展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身体的差异”。他在第三、第五沉思中以“上帝”的名号探讨终极之“在”,这种探讨与第一、第二沉思的反独断论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现象学存在之思。当笛卡尔确立了近现代哲学的自明性原则而步入自我学之后,他没有像其后继者一样停留在那里,而是很快跨越了出来。
在此,笛卡尔所走的第一步是把近现代哲学引上自我主体的路向,这一步的任务是清除独断的终极实体和上帝存在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上帝和灵魂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借助于哲学的论证而不是神学的论证去阐明的基本问题。”(Descartes,1986,p 3)如同黑格尔所评说的,怀疑一切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要义。现在让我们追寻一下笛卡尔式的怀疑的思路。笛卡尔按照认识的顺序而怀疑,笛卡尔首先揭示了感官的欺骗性:“有时候塔从远处看是圆形的,而从近处看则是方形的„„我发现外知觉的判断是错误的„„任何我曾经认为在我清醒时所拥有的感性经验,我都同样可以在睡梦中拥有。”(Descartes,1986,p 53)笛卡尔花了较大的篇幅讨论睡梦的问题。经验实在论认为我们通过感觉经验可以达到客体实在,认为一旦我们感觉了,我们就是感觉到了某种引起我们感觉而又处于感觉之外的对象客体。但我们每个人都在睡梦中感觉过并不具有实在性的东西,尽管在梦中我们坚信其实在性。对梦的思考给东西方哲学大师们以极大的启示。“庄周梦蝶”更是逼近本体论思考:人们皆以为庄周为现实,蝴蝶为梦,庄子反问之,为何不能是蝴蝶为实而庄周为梦“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还是“蝴蝶之梦为周与”笛卡尔和庄子一样,也认为从意识的直观性而言,笛卡尔说:“于是我决定把一切曾经进入我的心智的事物都认为并不比我梦中的幻觉更为真实。”而追问“无”,即是言说不可言说者。在逻辑和语言终止之处,维特跟斯坦的“神秘”、海德格尔的“诗”开始进入哲学话题。笛卡尔顺着安瑟伦的思路进入信仰之思而探讨终极的“在”,也就有着逻辑的必然。笛卡尔没有直接强言不可言说的“无”,而是通过描述剖析“有”的非自足性而间接地言说“无”,因此他的终极之思亦是现象学之思。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更让他运用于自然科学之中,然后又相互理解由此及彼。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
2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 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意指 我们无法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件事的“怀疑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 而当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他却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儿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 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继续推论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之前的恶魔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骗人们,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既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 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 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骗人们,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既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这种终极存在的观念,不可能来自于外在经验,也不可能来自于自我的创造,因此追寻终极观念的来源,“唯一的可能性选择就是它被天赋在我的心灵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笛卡尔的这段话:“我用‘上帝’这个词来指其观念存在于我心中的那个‘在’,我无法达到这种‘在’所拥有的所有完善性,但却能以某种方式在我的思维中达到它。”
参考文献
罗素《西方哲学史》
刘华《存在哲学》
King,Magda,2001《剑桥名人史》
西方哲学论文范文二:西方哲学史论文——东西方哲学比较浅谈
从古希腊先哲们开始,西方哲学就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这种层层递推的思维必然导致数学的发达,于是毕达格拉斯主义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西方哲学的中流砥柱,西方人思维的特点,逻辑性强、规则性强、进攻性强、思维严密、对自然知识和终极真理的追求有无法遏制的狂热等无一不是由此衍生出来的。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恰恰相反,在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把儒学、道学、佛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安静、圆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不断净化,最终达到出于宇宙融于宇宙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家不需要科学的确定性,因为他们想知道的只是自己;同样的,中国哲学家不需要科学的力量,因为他们想征服的是自己的心灵。对他们而言,智慧的内容不是知识,其功能也不在于增加自己的财富。”
简言之,西方哲学的目的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东方哲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前者必然以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扩张、不断的进攻、不断的破坏来达到目的,以无法遏制的欲望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唯一动力;后者强调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和谐静谧、天人合一,以知足长乐为座右铭。
古希腊哲学对西方世界最大的影响莫过于留下了逻辑概念,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今天所羞愧的,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并没有这个遗产。然而这种严密的逻辑概念又怎样呢其基础不过是同一率(A是A)、矛盾率(A不是非A)和排中率(A不能既是A又是非A,也不能即不是A又不是非A),这一理论对西方人影响之深以至于他们无法理解“X既是A又是非A”,并且对逻辑的追求也一发不可收。中国哲学里占主导地位的是与西方相反的悖论,即不追求清晰的逻辑关系,对混沌状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西方哲学把重点放在思想上,指望通过不断的逻辑推理找到终极真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究其原因就让我们从东西方哲学的产生条件进行对比: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的阶段,产生的过程也许不是明朗的,相反却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这就需要去探寻事物产生的源头,从头开始,厘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并且试图预期事物的未来发展,哲学也不例外。在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是不能抛开的一个必经环节,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__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当代的哲学特征并不明显,以后现代命名的宽泛的 文化 更分布在文艺批评、人类学以及一些边缘的问题研究,但仍然处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阶段),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而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是从《易经》开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阴阳五行等观念,而此后中国哲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理论依据往往都来自于这些传统观念。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各种学说的前后相继性很明显,各个学派所讨论的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伦理方面,即都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和规范。
哲学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作为西方哲学初始阶段的古希腊哲学如此,中国哲学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古希腊典籍的缺乏,资料不齐全,所流传下来的往往是一些传记学家或者是哲学家的零碎记载形成的残篇,这对于全面了解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中西哲学的对比有很大限制。以下所进行的主要是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产生之初的条件对比,以此试图揭示中西方哲学在源头之处的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个哲学的方向和发展,最终达到两者相互的交流和融合:
第一,自然条件:古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没有如同多数文明古国那样有丰饶的土地,但是却适合 种植 果树,其尤为盛产的是葡萄和橄榄,其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多数用于对外出口,因此从根本上说,古希腊还是农本经济,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商品经济。在陆路交通不畅和不具备如同中国那样农耕条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经济要发展必须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进而才能够通过海上与其他地区交往、交流,互通有无,所以,古希腊在海上贸易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明(例如对亚细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等当时先进文明),学习和汲取它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并且对之进行批判、改造和综合,从而形成具有古希腊特色的哲学-科学文化。在自然因素这一条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古希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为中国与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不同,首先,中国有着广袤而丰腴的土地以及便利的陆路交通,农业比较发达,经济的交流主要通过内陆各个国家(甚至只集中在几个诸侯国)之间的互通有无,而不必也难以(因为尽管中国也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太平洋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是无法跨越的)通过海上贸易交往来实现经济发展。其次,在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同一地域的文化往往具有相似性,例如在中国的周边国家的文化要么没有根本区别(如印度文明),要么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卫星国”,虽然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面向自身的“内在文化”,这样的外在条件使中国文化的视野被限制在一个类似的传统环境当中,成为一种内向型文化。再次,中国的文化是当时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往往难以接受和认同落后文化,而落后文化却能较好地接受、认同先进文化(如古希腊、日本等),因而,在这种诸多的自然条件影响下,造成古代中国与其他不同的文明交往较少,进而引进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和完善的文化结构。这些自然条件使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
第二,社会条件:由于古希腊自然因素的阻隔使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各个城邦被自然而然地隔离开来,这也就有利于各个城邦独立自由发展,多种政体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依照城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出现,并且创造了诸多形式的政体,有僭主制、寡头制、贵族制、共和制、民主制、君主制等形式。这种状况“实在得益于这一地区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以及希腊人政治组织能力下的相对割裂的地理环境”。在多样性的环境里能促进相互之间的比较和思考,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在相互比较中形成新、更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一些较为宽松的城邦里形成了古希腊著名的民主制,这种民主制总体上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自由思想和相互 辩论 可以允许合法存在,它允许甚至保护公民自由思想的权利,有利于使一些背离传统的或与时下流行的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些权贵常常邀请一些“社会名流”进行聚会、探讨,极大地促进思想的多样性,一部分人试图开辟另一些道路或者对传统进行批判——而不是简单继承,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对传统(主要是巫术和神话)采取超越成为可能,由此形成古希腊哲学的新的传统:超越传统。
因此古希腊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因此城邦制和民主制为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在中国,虽然较早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由巫术、仪式直接继承下来的敬天、祭祖的传统思维,在宗法制度的制约下,产生了以家庭为中心,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谐调的价值取向,在大一统的国家内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的中国文化,并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使思想传统较早形成和比较一致。另一方面,较严厉的思想钳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哲学的繁荣时期,但是这已经是在传统定型的前提下继承下的发展),能够进行讨论、研究和辩论的空间较小,多数思想家把传统思想当作政治行为、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哲学整体朝向伦理(政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无法超越传统,都是在传统所限定的范围内展开,他们的学说也试图从古代的 传说 和古籍中寻求证明,用以支持自己的学说,这也表明了中国哲学对传统的态度并不是采取积极的批判,而是继承和诠释,这种态度被强化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继承传统。
第三,经济条件: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使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脱离物质生产劳动,而从事脑力劳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来自于“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务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因此,在古希腊,探讨政治和哲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后获得了物质前提,只不过多数人主要思考政治问题,有一部分人则转移了注意力,把对政治体制和政治规范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转向对自然和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用理性而不是经验去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惊叹于自然的各种现象的奇妙,“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成说明”。并试图寻求在各种自然现象后面的非神的、恒定的原因,试图用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逻辑的严密,进而产生古希腊独特的哲学-科学 思维方式 。但在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应当比古希腊时期更为繁荣,可拥有物质满足前提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如同古希腊那样对自然“惊异”呢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中国 传统文化 重视经验的作用。在中国的各种理论当中,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伦理道德都需要具有可实践性,就是哲学也不例外,因此,中国的古代科学一直具有丰富的实用技术和各种发明创造,但却缺乏科学理论资源;另一方面,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士人阶层)也同样处于物质满足的前提下,但是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并不是独立的,必须依附于权贵,被权贵豢养,因而需要为权贵的争权夺利斗争服务,因此士人关注的焦点放在政治斗争、权利斗争中,而不是如同古希腊的哲学家那样关注自然等对现实“无用之事”。
相反,在古希腊,哲学家与权贵的关系一般来说是平等的,人格是独立的,甚至有的哲学家本身就是贵族,因此可以自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在中国相对例外的是老子和庄子,他们都不是为贵族服务的士人,他们的哲学思想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也最为相像,都提出了关于本原(甚至更进一步提出“道”的一般性本原的规定性)的观点和较为丰富的辩证法观点,但他们所形成的道家文化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反而在中国文化关注人事的大方向决定下,道家最后也变成主要地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他们虽然也探讨自然,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的自我修养,而不是找到世界的本原,从而形成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的发展方向,最后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宗教。再次,古希腊哲学把自然当作一种认识对象,而中国从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影响下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敬天、孝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较大影响,其中的是“敬天”的思想尤为重要,“敬”在于相信和畏惧,也就把天当作一个不可怀疑具有神圣地位的东西,至于这个“天”是神还是其他的什么,在中国传统思想看来是不证自明的,没有必要也不用去关心,所以“天”并没有西方神话和宗教那样的神的巨大力量,也不具备事物本原的至上地位,虽然万事万物都是从“天”产生,但是却需要阴阳变化、五行化生才能产生万事万物,因而没有形成如同古希腊哲学那样的绝对性思维方式。总而言之,中国文化在面对自然事物时,总是避开了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关注,更多地落到现实当中,通过经验解决现实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古希腊哲学重在“是什么”,而中国哲学则探讨“怎样做”。
以上所探讨的是中西方哲学的不同思想比较以及中西方哲学在产生之初的条件的相互对比,从中看出中西方哲学在方向上和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但从对比中找出两者的差异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新的立足点、结合点,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基础,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西方哲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西方哲学论文
2 哲学论文
3 西方哲学:思维与直观综合
4 西方哲学:本质与实存
5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新网师过关作业·西方哲学课程
我眼我心我世界
——西方哲学家对世界的认识给我的启迪
提交人201306蒋铭国
2420182297@qqcom 江西省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一个学期,四个多月的西方哲学课程学习之旅就结束了。作为个人,不免有些感慨,时光如梭,光阴似箭。本学期是历来最忙碌的一个学期,但仍很庆幸,能坚持走下来。生活在当下,总觉得忙碌无比,却也有条不紊。生活一旦成为过去,便成了一段值得圈点的辉煌。而这一切,都源于自我的笃定与坚守。
2022年才过半年,各类获奖和课题研究证书已经收获30余张。新网师学习也已经走过5个学期,这个学期勇敢地选修了四门课程:《玩游戏,学数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云端论剑》《西方哲学》。虽然选课之初,畏惧至极,但经过反复思考,再三掂量还是选修了四门课程。此刻完成本次作业,西方哲学课程过关作业——《我眼我心我世界——西方哲学家对世界的认识给我的启迪》是本学期所有的作业的最后一次了。完成之后可谓大功告成了吧。
虽然每门课程只需要完成五次或六次作业即可,但我一旦选择了就自我要求百分之百完成。《玩游戏,学数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云端论剑》三门的确做到了,而且每次都是合格以上。唯独《西方哲学》第五次作业不合格,第六次和第八次作业未提交。实在有些自责,好在已经全部补交作业。这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事实上《西方哲学》是一门最难的课程,难就难在时间上。似乎也就找到了为何有未交作业的不着边际的潜在心理意识的原因了。我承认我是一个不好的学员,但我仍然会坚守——坚守才会拥有一切。
本次作业可谓是一次大阅兵,对学员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全方位把握才能有些头绪,尽管如此,感谢新网师,感谢西方哲学课程组,让我们有了压力,也有了方向。我相信本次作业是本课程所有作业思考量最多的作业。努力成就自我,思考成就未来。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客观”的世界,要站在“唯物”的基点看待我们这个纷繁的世界。但最近几年随着经历的事情一进一件地发生,让我逐渐认识到在某些事情,或在某在问题上,“唯心”也是有些意义的。当我们用我们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去理解现实的世界,或许就能让我们找到新的人生基点,从而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我眼我心我世界,也许是不对的,但有时是有用的。至少于我如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先哲的时代,去感受、体悟、想象一下他们眼中的世界吧。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位哲学家就是泰利斯。他来自希腊在小亚细亚的殖民地米雷特斯,曾游历过埃及等许多国家。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我们并不清楚这话的意思。或许他相信所有的生命源自于水,而所有的生命在消融后也仍旧变成水。此外,泰利斯曾宣称“万物中皆有神在”。
我们所知道的第二位哲学家是安纳克西曼德。他也住在米雷特斯。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注:世界由无限定者元素所构成)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
第三位是来自米雷特斯的哲学家安那西梅尼斯。他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他主张空气是泥土、水、火的源头。也许安那西梅尼斯认为,泥土、空气与火都是创造生命的必要条件,但“空气”或“气体”才是万物之源。因此,他和泰利斯一样,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必定是由一种基本物质造成的。
以上三位米雷特斯的哲学家都相信,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
帕梅尼德斯认为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因此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赫拉克里特斯认为万物都会改变,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恩培窦克里斯认为我们不应该接受世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无论水或空气都无法独力变成玫瑰或蝴蝶。大自然不可能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他相信,整体来说,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它称之为四个根。这四个根就是土、气、火与水。
安纳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是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
最后一位自然派哲学家是来自爱琴海北部海岸一个叫阿布德拉小镇的德谟克利特斯。德谟克利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无论这些原子的数量和形状多么无穷无尽,他们都是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间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的结论是,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独树一格的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石头、水滴或土壤等无生物,这些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无生物只能通过外力改变。另外一类则是生物,而生物则有潜能改变。生物可以分成两大类,植物和动物。这些动物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禽兽与人类。
普罗汀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黑暗,接受不到任何来自上帝的亮光。不过,普罗汀的观点是,这个黑暗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世界存在的只有上帝,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终至于熄灭一样,世界也有一个角落是神圣之光无法普照的。根据普罗汀的说法,灵魂受到此一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位于并不真正存在的黑暗世界,至于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
笛卡尔认为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称“实体”)。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另一种则称为“扩延”(Extension),或称物质。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不过,“思想”与“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的影响,反之,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
斯宾诺莎拒绝使用笛卡尔的二分法。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他称为“实体”的真实事物。他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因此斯宾诺莎并不像笛卡尔那样对真实世界抱持二元的观点。我们称他为“一元论者”。也就是说,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第一位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过、听过的事物。在我们看过、听过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Tabula rasa,意思是“空白的板子”。洛克认为,在我们的感官察知任何事物前,我们的心灵就像老师还没有进教室之前的黑板一样空白。他也将此时我们的心灵比作一间没有家具的房间。可是后来我们开始经验一些事物,我们看到周遭的世界,我们闻到、尝到、摸到、听到各种东西。其中又以婴儿最为敏锐。这是洛克所谓的“单一感官概念”。然而,我们的心灵除了被动地接收外界的印象之外,同时也积极地进行某种活动。它以思考、推理、相信、怀疑等方式来处理它所得到的各种单一感官概念,因此产生了洛克所谓的“思维”(reflection)。所以说,他认为感觉(sensation)与思维是不同的,我们的心灵并不只是一具被动的接收器,它也会将所有不断传进来的感觉加以分类处理。
第二位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他断定人有两种直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休谟强调印象与观念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我们有时会将物质世界中原本并不共存的概念放在一起。假设我们想象上帝是一个无限“智慧、聪明、善良”的事物,那么上帝这个观念就是由某个无限智慧、某个无限聪明与某个无限善良的事物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观念。如果我们不知道何为智慧、何为聪明、何为善良的话,我们绝不可能形成这样一个对上帝的观念。
第三位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柏克莱,他是经验主义哲学理论中最一贯的一位。他宣称世间的事物的确是像我们所感知的那样,但他们并非“事物”。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但柏克莱对这一点提出了疑问。他利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提出这个疑问。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我们就是妄下结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柏克莱相信人有“灵”,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性的。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在做梦时一般。但世界只有一个,另外一个意志或灵可能形成造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万物都是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存在之处”。我们可以说,天主的存在比人的存在,要更能够让人清楚的感知到。我们所看见、所感觉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力量作用”,因为天主“密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造成那些我们不断体会到的丰富概念与感官体验”。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的生命全都存在于天主之中。他是万物唯一的成因。同时,我们只存在于天主教的心中。柏克莱不只质疑物质真实性的问题,他也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由我们的心灵所虚构的产物而已。
康德是一位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哲学家。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通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不过,他认为,理性主义者将理性的重要性说得太过火了。而经验主义者则过分强调感官的经验。康德同意休谟和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而来的,但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换句话说,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我们所见到的事物首先会被看成是时间与空间里的一个现象。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换句话说,我们在还没有经验事物之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因为人类的心灵不只是纯粹接触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进一个玻璃壶里面,水立刻就会适应水壶的形状一般。同样的,我们的感官认知也适应我们的“直观形式”。
康德宣称,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的形状,事物也会顺应心灵。他把这个现象称为人类认知问题上的“哥白尼革命”。意思是这种看法和从前的观念截然不同,就像哥白尼当初宣称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康德认为,因果律的存在正是人类理性的特色。正是因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因果律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他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真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了解世界。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他相信他可以证明,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乃是人类认知的法则,由此而证明这些法则的真实性。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通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另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例如我们感知的事情都会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形式。
黑格尔否认人可以清楚认识自然最深处的秘密,但他承认世间有一种无法追求到的“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主观的”,因此,他不承认在人类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他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他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我们的理性事实上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而“真理”就是这个过程,因为在这个历史的过程之外,没有外在的标准可以判定什么是最真、最合理的。由于新的事物总是后来才加上去的,因此理性是“渐进的”。换句话说,人类的知识不断在扩张、在进步。黑格尔提出“否定的否定”。称三个知识的阶段为“正”“反”“合”。举例来说,你可以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为正,那么与它正好相反的休谟的经验主义就是反,但这两种思潮之间的矛盾或紧张状态后来被康德的“合”给消除了。康德同意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论点,但也同意经验主义者的部分论点。可是故事并非到此为止,康德的“合”现在成了另外一个三段式发展的起点,因为一个“合”也会有另外一个新的“反”和它相抵触。
祁克果认为,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唯有在我们行动——尤其是做一些重要的选择时,我们才和自我的存在有关联。祁克果认为真理是“主观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只有这些真理对“我而言是真”。祁克果认为,我们能经由理性而得知的事情(也就是知识)是完全不重要的。他创造了三个观念:“存在的”“主观真理”“信仰”的观念。他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他把它们称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宗教阶段”。他用“阶段”这个名词是为了要强调人可能会生活在一个较低的阶段,然后突然跃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同样的阶段。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他的意思是,存在主义者乃是以人类为出发点的。萨特和祁克果的哲学中最主要的一个字眼就是“存在”,但存在不等于活着。植物和动物也活着,它们虽然存在,但并不需要思考存在的意义。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萨特表示一个东西只是在己,而人类却是为己。因此,人的存在并不等于东西的存在。萨特进一步宣称,人的存在比任何其他事物都重要。我存在的这个事实比我是谁要更加重要。他说,存在先于本质。所谓的本质是指组成某些事物的东西,也就是说某些事物的本性。但根据萨特的说法,人并没有这种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我。他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质”,因为他的本性并非是一生下来就固定的。
从古代的神话到哲学,从哲学到宗教,从宗教到科学,都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观察与理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哲学也是发展的。的确没有永恒的真理,一切事物都在“正”“反”“合”之间不断螺旋上升,向更高处发展。但无论怎样,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却给了我智慧的启迪。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认同祁克果的观念,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
从2018年以来,我全然不顾他人的理解,独自步入个人发展轨道之中,如今已经成为多项工作省级评审专家,市级学科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也指日可待。用自己理解的世界去这个理解这个世界,或许会永远活在快乐之中。最后用自己笃定践行的一句话结束本次作业,也送给课程组的每一位老师:以自身为光,照一隅是一隅;以行动为径,走一程是一程。
202273
我觉得西方哲学史 大概有三个阶段 一个就是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那个时期 那个时期 各个哲学派别都有萌芽 第二个就是欧洲的经院哲学时期 这个时期以神学和培根黑格尔康德卢梭等之类的为代表 对世界的本体和存在以及很多伦理学上的东西都作了深入的探讨 第三个时期 就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后现代时期 这个时期 强调和探讨存在的意义 着重个体体验 回归人的内心 因为几乎所有哲学重大问题都在第二个时期完成了 第三个时期是所谓的否定之否定 现在呢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 东西方都没有哲学大家了
导论
科学是对“是什么”的描述和说明,但是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应当如此”。譬如科学可以描述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但是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应当学习。事实判断的问题,更多的是要靠科学来解决,而价值判断的问题科学却无法应对。
如何阅读哲学文本:
1设法理解所说的内容
2把文本放到历史语境中看待
3与文本进行对话,提出你自己的观点,与文本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对峙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问。在任何一本哲学著作中你很难找到“终极答案”,这种可能也是不存在的。但是启程是最好的做法。正如老子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哲学史的范围划分:第一种划分方式:古代哲学/中世纪或者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这种划分通常和政治史的划分联系在一起。
第二种划分方式:(1),希腊哲学:从开始有科学思想到亚里士多德之死,约公元前600年--前322年。公元前600年春秋时期,周定王7年,楚伐郑,晋却缺帅师救郑。老子出生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322年,战国时期,惠施被魏王驱逐,张仪为相。惠施后到宋,与庄子论学。这一年亚里士多德去世。希腊哲学时期也是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时代,人类文化获得重大突破的时期。(2)希腊化—罗马哲学,从亚里士多德之死到新柏拉图主义的消亡,公元前322年--公元500年。公元500年,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去世。(3)中世纪哲学,从奥古斯丁到库萨的尼古拉,从第五世纪--15世纪。公元15世纪,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美洲,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预示欧洲中世纪的结束。玛雅文明进入尾声。中国处在明朝时期。(4)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5世纪--17世纪。17世纪时西方殖民主义发展的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英国革命。1601年利玛窦进入北京并传教,引起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明朝灭亡,清政府建立。(5)启蒙时期的哲学,从洛克到莱辛之死,1689年--1781年,1689年,英国光荣革命。中俄《尼布楚条约》。孟德斯鸠出生。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地理方面发现天王星,关天培出生,清乾隆43年。(6)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和赫尔巴特,1781年--1820年。1820年,嘉庆帝逝世,道光即位。南极洲被发现,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出生,恩格斯出生。(7)十九世纪哲学
第一章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一个问题:东西方文明的区别:中国文明总的来说是以人类行为规范作为取向,它是一种取向于传统的经书文化,而不是一种公共话语文化。中国文明更多的是实践的和实用的取向。西方文化发展了系统的思辨哲学。印度通过佛说关注人的解放和拯救问题。印度的解放和拯救最终转向人自己的涅槃,平息内心的追求和渴望。而西方最终转向了上帝,依靠上帝获得救赎。
自然环境对希腊哲学的影响:第二个问题:东西方文明区别的原因(主要对中西文明区别分析):地形,希腊罗马,多山地丘陵,临海,面向海洋,岛屿林立,商业得以发展,难以形成中央集权国家,城邦林立。冒险精神,开拓精神。中国大江大河流域,平原较多,属于封闭的大陆型环境,适合发展农业,同时大江大河,水患频繁,需要较多人力治理水患。面海,岛屿较少,无法远行。所以中央集权国家得以发展。中西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内敛求稳,注重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农业发达。希腊雅典临海,商业发达,开拓精神,面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注重研究自然,探究自然奥妙。
宗教神话对哲学的影响:在希腊戏剧中,命运对人和神的影响至为深远,这一点在俄狄浦斯体现字明显。不管时人还是神都受到命运的主宰。命运在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中被等同于宙斯至高无上的意志。命运可以看作时一种法则,规律,支配人类生活。这对后来的哲学产生影响,世界的法则时什么,世界时如何运作的,这是哲学考虑的问题。埃斯库罗斯的宙斯哪里发现的神话倾向为哲学提供了一个理智的背景。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年),米利都学派创始人,和梭伦并列的希腊七贤之一。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米利都,希腊港口城市和商业中心。米利都学派包括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学派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否定神创说,激起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兴趣。
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愿。
阅读哲学时需要记住的是,哲学的答案常常显得或者不是重要的,或者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每次要设法把握一位特定的哲学家所问的问题以及他或她用来支持这个或那个答案的论据。用波普尔的观点来讲,就是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哲学系统,有自己的范式,科学或者哲学的进步与发展就是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的过程。只有进入到哲学范式内,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也就是必须意识到的东西有四点:1问题2论据3答案4蕴意。其中最不重要的是答案,答案只有根据其它因素才是有意义的。
泰勒斯讲水是万物的本原,其实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什么东西?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什么?泰勒斯断言水是一切变化和流转中的根本元素和不变的元素。泰勒斯研究的是宇宙的构成和事物的转变。这带来两个结果:1泰勒斯追问什么是宇宙的最根本的建筑材料。实体代表的变化中的不变的元素和多样中的统一性。实体的问题后来成为希腊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贯穿整个哲学史的问题,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哲学家都绕不过去的问题。2泰勒斯对变化如何发生的问题作出了一个间接的回答:始基(水)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变化的问题也成为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变化的问题也是西方哲学重要的问题,事物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出来,机械性的重复还是演化等等。
泰勒斯的论证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这是对神创说的一种否定。从泰勒斯开始意味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可以为人类思想所理解。这是革命性的一个观点,人类理智开始征服世界。人类的思想开始从神话思维进不到逻辑思维。否定神创说。
泰勒斯的思考概括:
前提:变化是存在的。
1问题:所有变化当中不变的元素是什么?
2论据:对水的观察。(或者受神话的影响,希腊神话中水是万物中最尊贵和最古老的。)
3答案:水是所有变化中的不变得元素。
4蕴意:万物是可以理解得。
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年-前546年),他认为,泰勒斯讲得,水变成土,土又变成水,水变成蒸汽,蒸汽又变成水,就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任何事物。水变万物成为逻辑上任意得事情了。阿那克西曼德主张始基,也就是本原是不定者,或者叫无定,万物是由无定产生的,万物消灭后又要回到无定中去,这是命运规定的。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学中最先有了对立和规律的思想,用冷和热两种对立的性质来说明具体事物的产生。
他得问题是,用某种非感性的东西来说明感性的现象、对象及其变化。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损失。阿那克西曼德主要是从反对泰勒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而观点。我们知道后来马克思提出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物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总结。阿那克西曼德触及到了非感性的层面,希望通过非感性的层面去理解感性的事物和现象。最终对世界本原的追查就是对感性的概括总结得到了非感性的物质这个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观点的提出,把人类认识从具体向抽象发展的过程又推进了一步。
阿那克西美尼(约585年--525年),阿那克西美尼,关注的是泰勒斯的另一个弱点,水从自己的未分化的状态转变为它的种种分化的状态,这是怎么发生的?阿那克西美尼断言是气,气是始基,通过冷却变为水,进一步冷却变为冰和土,气加热变为火。阿那克西美尼用气的凝聚和疏散的运动来说明具体事物的产生,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他还认为灵魂是气的思想,开了西方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精神现象的先河。气的聚集状态是由温度和密度决定的,物理学得到发展。后来被称为四元素的四种实体,阿那克西美尼都提到了:土、气、火和水。
以上是米利都三杰。米利都学派的影响:第一,米利都学派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产生,开始实现了从神话向哲学的转变。第二,认为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整体,他们探求万物的根源,寻求多中之一,提出了关于世界的统一性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范畴--本原的问题。第三,从可感的物质元素中寻求万物的本原。从泰勒斯的直观具体感性到后两人的抽象,推动了人类认识向前发展。第四,肯定是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的原因,泰勒斯认为是万物本身都有灵魂,这是事物运动的内在力量,不是神的作用。阿那克西美尼,用气的稀散和凝聚来说明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灭。他实际上开始提出了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问题,后来质量变关系的最早的思想萌芽。第五,哲学家一开始就接触到对立的问题。阿那克西曼德看到了对立面既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互排斥的,并提出了一种超乎对立的本原--无定,认为一切对立都可以从它分离或分解出来。阿那克西美尼则提出稀散和凝聚这一对立的力量,作为产生一切对立事物的原因。第六,最初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主要是要解释自然界从宇宙天体到地上的事物是如何存在和产生的。(概括起来探讨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原料是什么?另外一个问题是:基本原料是如何变成事物的?)
赫拉克里特(生活在约公元前540--前470年),爱菲斯人,离米利都不远。爱菲斯学派代表人物。爱菲斯城邦王族继承人,但是将王位让给了弟弟。自己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著有《论自然》一书。赫拉克里特的观点:1万物本原是火,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着的活火。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创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它自身的逻各斯规定的。这是赫拉克里特学说的本质。2万物皆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的。3逻各斯说,赫拉克里特讲,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时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逻各斯,主要时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赫进一步提出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逻各斯不仅时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原则,也是人摈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世界规律。4对立统一,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没有永恒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世界为斗争所支配,战争为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如果没有对立和斗争,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6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系,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它们的存在变化都根据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这个数在赫拉克里特那就是逻各斯。
赫拉克里特和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已经比米利都学派前进了一部,即他们不满足于寻求万物的本原,而是开始寻求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他们开始发现了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也就是逻各斯。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赫拉克里特的影响: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辩证法思想有三个方面:1万物在不断运动。2事物的运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第一个提出逻各斯思想。3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和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对立分不开的。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这样的命题,但是注意到了各种对立面统一的现象,并提出了“斗争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的思想,这些观点使他成为辩证法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在他提出事物不断运动变化,一切皆流的思想后,稍晚的爱利亚学派和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只有静止不动的东西才是我们可以认知的真实的东西。这样运动和静止就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展开了。
赫拉克里特又是第一个提出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最早提出感觉是否可靠的问题,又提出人有共同的智慧(在《论自然》中提出这个观点),他将哲学从完全讨论外部世界开始转向也研究认识及认识的主体--人。
赫拉克里特对人类使鄙视的,认为只有强力才能迫使人类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信仰战争,战争使万物之王,使一些人成为神,一些人成为人,一些人成为奴隶。。。。。战争使世间的一切都有秩序存在。关于战争的言论和近代的尼采有异曲同工之妙。
毕达哥拉斯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31年。
巴门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和领袖,爱利亚意大利南部城邦。爱利亚学派四位代表人物,克塞诺芬尼是先驱,巴门尼德是奠基人和领袖,芝诺和麦里梭则起着捍卫修正和发展巴门尼德的理论的作用,该学派延续大概一个世纪。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使同时代的人,反对赫拉克里特的观点,认为变化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理性是正确的,我们的感觉在欺骗我们,感觉的东西是变化多端的,而在理性上变化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讲,巴门尼德是第一个理性主义者,有意将其理性论辩进行到底,这意味着他是对逻辑推理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一批人。巴门尼德把理性和感觉进行了区分,理性承认实在是静止的,是一个统一体。感觉告诉我们一个处于变化状态,具有多样性的非实在。二元论自哲学使就存在,贯穿哲学始终。
巴门尼德提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研究路径。真理之路讲“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真理之路就是研究存在的。意见之路讲 “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意见之路研究的是非存在,也就是研究的是变化多端的自然万物。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不可分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是不动的,完满的;存在是思想的对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由此巴门尼德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也就是说,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知识和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这一点不仅是对概念性认识的本质的第一次规定,而且后来被简化为“思维于存在的统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于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分两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根据这一点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一点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对事物的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在普遍性、抽象性和稳固性等方面乃是前人所说的水、气、火、数、神等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成为西方哲学(古典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首先,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其次,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也就是后来的显学形而上学。再次,开始运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使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以上也是爱利亚学派做出的贡献)
芝诺,巴门尼德学生,一生维护老师的学说。其办法是表明相反的学说--认为变化是可能的--会导致逻辑悖论,就是归谬法。龟兔赛跑,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飞矢不动,二分法等案例。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3年--公元前432年) 曾居住在西西里。对赫拉克里特和巴门尼德进行修正,反对万物永流和万物不动的理论,提出介于两者中间的理论。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说,再加上两种力量---起分裂作用的力量(恨)和起统一作用的力量(爱)。1存在四种不可变化的,原始的元素,这是四根说。2除了原始的实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力量(变化和力量不是内在于原始实体的。)3同类相知和流射说。所有生成物都有流射物存在,这些流射物与感官接触而进入感官,感觉就产生了。不同的流射物进入不同的感官通道。认知是由相同而来,无知则因相异生成。4灵魂轮回说。灵魂不死,寄居在肉体中,沾染了血液中带来的罪恶,必须经历轮回,净化洗剂罪恶,灵魂才能返回与诸神同在的极乐世界。
阿纳克萨戈拉(约公元前498年--前428年),长大前往在雅典。主张原始元素是“无数的”,不是四种。心灵,努斯驱动变化朝向一个目标。自然界这样就成为目的性的,有目的的。
在恩培多克勒和阿纳克萨戈拉的基础上,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说。
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年--前370年),来自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就学于哲学家留基波。德谟克里特的学说包含了他老师的观点。德谟克里特的基本观点是:1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不可分割,数量无限,不能为感官感知,因为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而相互区别。虚空,空虚而稀薄,本原之一,不同的原子只有在空虚中才能运动而形成万物。2宇宙生成理论。原子漩涡运动,轻的被抛在周围的虚空,其余则留在中心,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产生出第一个球形结构。3认识论,提出影像说,用影像来解释感觉的产生,当影像从外面进入后,感觉和思想就产生了。知识分两类,一类通过理智获得,是真实的,作为辨别真理的尺度。另一类通过感官获得,是虚假的,没有能力正确的辨别真假!当虚假的知识在细微的领域中不能再看,再嗅,再尝,再通过触摸感知时,真实的知识就参与进来了。4灵魂思想。灵魂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精神上的愉悦高于肉体上的快乐,幸福就是灵魂的安宁。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再17世纪,近代哲学被复活,对科学原子论产生一定的影响。认识论中的约定论,对后世的伽利略和洛克等人思想产生影响。
优质解答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能把哲学深入浅出的写成书,传播给大众的人,我认为是很牛掰的人。所以两本入门级的一定要看,一本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本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苏菲的世界》。
如果把东西方哲学进行简单的对比,生于公元前551年的孔子,比生于公元前470年的苏格拉底找了81年,而孟子则比柏拉图晚了56年,亚里士多德则与庄子应该是同时期。东方的哲学起源比西方早,东方为农耕哲学,西方为海洋哲学,两者差异甚大。东方哲学加以教育家形式出现,讲究含蓄,需有一定阅历的人才能更好的参悟,西方哲学家以演说家的形式出现,讲究对质,必须有质疑的胆量,和探索家的精神,往往年轻孤傲。所以至今东方的成功人士大多拥有足够的沉淀,西方的成功人士大多年轻,敢于打破常规思维。
农耕哲学重农,海洋哲学中重的是商,东方讲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哲学,探寻身体与灵魂,感官为身体,自然为灵魂,强调心的交流。不过不管是儒家还是柏拉图派,最后都强调人要有节制与平衡,最后通向中庸的概念,连亚里士多德也提出,黄金中庸的理念。哲学的意义在于更多探讨人的本质,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我认为哲学的人更多的是探寻获取幸福的办法。不管何种形式的哲学观,都能指导人获取幸福感,而追寻生命的真相。
西方哲学探讨了更多形而上的东西,属于超道德价值。和东方哲学探讨的更多是入世的行为准则,属于道德价值,但不可小看的事,东方的哲学的道德价值,往往与超道德价值形成一体,形而上的内容是包含在日常的行为规范里面的。所以国外的哲学学者研究中国,最推崇的反而是老子,因为他们觉得老子的道德经是真正意义上东方探索行而上的,而儒家及其他家探讨形而上的东西相对较少,梁漱溟这样的大师也是这样认为。而我个人认为,包括老子的道德经,对形而上的探讨并未脱离入世的行为准则,只是增加了更多形而上的思考,而这些形而上的思考,在除道家的其他诸家其实就有体现。天人合一的概念始终是东方哲学的灵魂。而西方的哲学观包含更多的贸易与侵略,但有更多的宗教价值,所以更多的西方哲学家愿意讨论形而上的东西,为思考而思考。西方的分类科学与东方的综合科学,也可以见证两者的差异。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认为影响东方大国中国而且一直得以延续的是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民族的生命力就是文化东方的哲学观,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太浮躁,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化,而我看到的是从先秦到现在任何一个朝代,无论对文化的剿灭,文化的洗涤,或者是人的喜好的专一,都不曾动摇我们的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结合,现在重拾传统文化,包括对其的理解,研究,甚至爱好,我们的哲学观是骨子里的。
人必须先说许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这是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结尾,我也把它作为我的结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