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比

红烛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比,第1张

      红烛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比:1个人风格不同:郭沫若狂飙突进;闻一多含蓄内敛。

       2处境不同:郭沫若在日本,五四的狂飙,给他极大精神鼓舞;闻一多在国内,深陷其中,苦苦挣扎。

       3节奏不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铺陈到集中;《红烛》由集中到铺展。

       4音韵不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多用开口音,表达昂扬的情感;《红烛》开口音、闭口音交替,表达沉郁的情感。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一系列抒情句是诗人的直接抒情,抒发对这种破坏力的呼唤和赞美。

这种直接抒情可以充分彰显诗人充实的内心和如沸的激情,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洁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

显然这首诗诗人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滚滚洪涛,面对着空中翻卷的白云,感到了巨大的力量,奔驰而来,不可阻挡,这是毁坏的力量,这是创造的力量,这是时代的强音,这是新世界对自己的呼唤。作者的血管中涌动正是这样的咆哮的海的声音。在这首诗中,诗人立在地球边上,俨然以时代巨人自居,拥抱眼前的壮丽景观,渴望投身火热的时代潮流之中去,激情洋溢,豪迈奔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

(Rhythm的意思是节奏)

这是郭沫若《女神》诗集中的一首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创作的。那年,他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感召,决然从日本回国,在回国的船上,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联想自己内心的革命壮志,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一方面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全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诗歌主体是一个巨人,他立在地球边上,想要将一切掀翻,对应着他想要同旧世界抗争,建立和谐新秩序的心愿。全诗极具感染力,充满激情。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的含意是什么?

2、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要表达怎样的情怀?

3、比较:与《天狗》比较,有何不同?请说说《天狗》的叙述特征。两首诗都选自诗人的新诗集《女神》,请结合诗句,谈谈新诗的特点。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答案:

1、(形式与内容、情感)排比;毁坏,指打烂一个旧世界,推翻束缚人们的旧思想、旧道德;创造,指建设一个新世界,创造新的宇宙,呼唤自由、民主与科学。努力,呼唤要坚持,有恒心,有理想,有担当与责任。情感:积极、奔放的、不受约束的自信与决心。

2、答案:(形式与内容、情感)排比,有气势;比喻,形象。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绘画,是多彩的;舞蹈,是不约束、自由的;音乐,是充满激情的;诗歌,是有格律、有章法的;韵律,是美的,有抑扬顿挫的。力,就是力量,就是挥洒的青春与激情,是创造世界的原动力。像创造绘画、舞蹈、诗歌一样,来创造世界。创造多彩的世界、充满活力的世界、万紫千红的世界、充满美感如诗如画如音乐的世界。表现诗人激情澎湃、昂扬斗志、火热赤诚的情怀。

3、答案:(形式与内容)形式不同,《立》客观,旁观者;《天狗》拟人,第一人称,物化。内容不同,一者是吹号,宣传、宣扬、鼓动;一者是直接力行,吸纳世界的光与热,创造崭新的我。情感不同,《天狗》更强烈。

相同:五四的精神,追求自由、民主、科学精神;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学会拿来,学会创造,学会把世界先进思想占有,充实;要自我革新,创造新我。

叙述特征:(形式与内容)用拟人的第一人称,把人喻指,以巨大的能量去占有世界,又敢于否定自己,成为新的自己。这种叙述更直接、更抒情、更展示诗人的心境与急迫的创造新我的理想。

新诗

作者不同、情感不同。

1、《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作者是郭沫若。

2、《观沧海》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毁灭的力量,膨胀的自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青春”的另一种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不光有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还在壮丽浩荡的意象群下,暗含着对毁灭性力量的赞美。

诗人毫无保留地拥抱这股力量,既是由于个人的审美倾向,也是时代思潮的反应。青年人对自我的认知是膨胀变形的,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征服一切、毁灭一切的绝对力量。

解读诗歌时没有必要回避文本中毁灭激进的倾向,这种浪漫狂妄的色彩本身就是青春的特别写照。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体现了“五四”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3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