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第五次课备忘

客体关系第五次课备忘,第1张

客体关系第五次课

儿童心理发展的两条发展链观察

依赖这根线

成熟发展这根线

依赖与退行的评估

l 绝对依赖:绝对没有意识到母亲的照顾以及他对母亲的依恋。

绝对依赖的孩子都要形成补偿,根据荣格《心理类型学》理论,偏思维型的孩子习惯用游戏,网瘾和思维补偿,偏情感型的孩子习惯找不给他压力的人逛街、喝酒、谈恋爱,并从学习上撤下来。

l 相对依赖:已经开始意识到依赖,并对这种认知感到焦虑,也开始象征着客体关系能力至关重要的发展期,开始客观的能力发展,逐渐减少依赖的程度,适应不断的依赖的挫折。

l 朝向独立,开始完成一系列的告别,寻找社会认同的客体关系。

两面两个阶段发展的好,幼儿才能再经验基础上建立一个牢固的健康的内部世界。

“绝对依赖”是婴儿情绪发展的最早阶段,母亲处于“原始母爱贯注”的状态中,在婴儿生活的最早几天或几个星期里,母亲被她的婴儿全部占有,婴儿完全依赖母亲,甚至不知道这是母亲的关照,并且在很多方面母亲也处于依赖状态,她提供食物、测试洗澡水温度,提供婴儿需要的环境。任何影响、冲突、伤害或适应失败都会引起婴儿的反应,这一反应切断了持续存在的状态。在绝对依赖状态,婴儿完全与母亲融合在一起,意识不到母亲的供养。

相对依赖阶段包括五个重要的、有交叠的特征,它们都与断奶过程有关。这五个特征是:

1、母亲对婴儿发展的回应逐渐“失败”(failing)并且去适应(de-adaptation);

2、婴儿开始显示出有智力的理解力;

3、母亲可信赖而稳定地将世界呈现给婴儿;

4、婴儿逐渐意识到他的依赖;

5、婴儿有认同的能力。

此时,母亲逐渐恢复她自己或者她的婴儿出生前的样子,逐渐重新开始她自己的生活。她开始从原初母爱贯注阶段脱出,从身体和情绪上逐渐脱离怀孕、生产、与婴儿完全认同的阶段。当她的孩子成长并且独立性增加时,她自己也独立起来。其实这也是婴儿此刻的需要,他需要母亲去适应。母亲的“失败”为孩子引入了“现实原则”,这是幻灭过程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形式的“失败”,母亲允许婴儿感觉和体验他自己的需求。这一“失败”有助于婴儿发展出自体感——一种我的、与母亲有区别的自体。如果此时母亲不能失败,那么婴儿自我实现的驱力就会受到阻碍。

这里的“失败”(failure),带有小写字母f的“失败”与去适应相联系,这是健康的,因为它是婴儿发展的必要方面,通过母亲成为她自己促进了婴儿的幻灭过程。那些没有能力失败、婴儿已经过了绝对依赖阶段还紧紧抓住婴儿不放的母亲阻止了婴儿达到担忧阶段并发展使用过渡空间的能力,在婴儿的连续发展进程中引起了突然的中断,这就构成了带有大写字母F的“失败”。

温尼科特探讨了依赖在治疗关系中的应用,指出了在移情关系中分析师犯错的重要性。如果错误犯得太早会使病人又一次受到创伤,但是恰当的时候犯错会促使必要的幻灭过程,这与母亲的去适应和失败是一个道理。

在这里,尝试和《自体心理学》做一些对接,Failure——创伤性的失望,如果儿童遭遇严重的自恋创伤,则夸大自体未能融入适切的自我内容中,而是以其为改变的形态被保留下来,并且奋力追求其古老目的的实现。而儿童在他仰慕的成人上体验到创伤性的失望,则同样的,理想化双亲影像也是以其未改变的形态被保留下来,并未转化为张力调节的精神结构,未能成为可及的内射物的状态,而始终仍是一个古老的、过渡的自体—客体,是维系自恋恒定所需要的。

Failure——适度挫折,当儿童把父母理想化时,通过真实的体验,理想化的心理组合可以进行更正与修饰,而神入的父母逐渐显露出他们的缺点之后,让前俄狄浦斯期的儿童可以从双亲影像中撤回部分的理想化力比多,用来建立驱力控制结构。对于父母的俄狄浦斯期大量(但阶段恰当)的失望,最终导致超我的理想化,这是一项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对于人格免于自恋退行的危险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说灌注力比多以客体力比多(及攻击)的俄狄浦斯期客体,经过恰当的内化之后,导致超我的建立,其中超我借着命令与禁令、赞美、谴责与处罚来监督自我,就像过去父母也是拿这些来监督儿童一样。不过,儿童与俄狄浦斯期双亲关系中自恋的内化却导致超我的自恋层面,也就是导致超我的理想化。双亲影像的客体灌注(力比多)内化之后,将双亲影像蜕变为超我的内涵与功能;而自恋部分的内化则代表崇高的地位,其内涵与功能与自我互相对应。

问题来了:温尼科特细腻的描述了孩子的独立性需求不断增加时,也是母亲需要认识到自己也要从母婴关系里独立出来,母亲的情绪是长期处于和孩子未分化的状态,还是自己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有现实的适应性,这个诠释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很多女性在孩子和职业上的两难选择,是做好妈妈还是做一个职场女性?在我们身边,总有很多女性觉得这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试问:一个轻易丢失自我的母亲,她如何为孩子确立一个榜样的力量?同时,一个不能很好洞察孩子情绪需求的母亲和她的职业是否有必然关系?若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否意味着母亲陪伴孩子越多,孩子就越独立呢?

在桑德伯格写的《向前一步》这本书里,细致了描述了作为一位现代职业女性,作为facebook的CEO,她是如何在怀孕,养育孩子期间平衡工作和孩子养育,和丈夫合作,应用女性的能量和老板沟通等,她成熟的处理方式和适时的调整能力的确令我们看到一个母亲所做的努力,高效的沟通和陪伴,母亲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客观上也促进着孩子的独立能力,若我们愿意放开视野,会发现这世界有很多女性都在为此努力着,这也决定了孩子将会内化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言传身教,有时榜样的力量恰恰是自己成为那个温暖ta,让ta看到方向的灯塔。

成熟的过程:

@整合的能力,处在资源与分化中的突破性的整合(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个阶段卡住的)

整合与抱持的功能紧密相连

整合的能力:外在资源——原始的养育者(第一极,父母的养育是最原生的,爷爷奶奶是情感替代品)——初级社会化资源(第二极,邻居和亲戚等)——小学时代的中级社会化资源——高中时代结束的高级社会化资源(恋爱和合作)

分化:评估分化停留在哪一极上,越早停留越原始。

外在资源与分化中的突破性整合

@人格化:自我与身体的链接能力产生的真实感,如果固定的链接消失,将产生不真实的陌生感(身体与内在动力之间的塑造能力)

人格化与爱抚

温尼科特特别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认为精神的基础是肉体,而在演化上肉体先于精神。情感的成熟和身体的成长一样是随年龄改变的,也和生理的成熟一样复杂。他认为,我们太容易把精神寓于身体视为理所当然,太容易忘记这也是一项成就。此外,温尼科特还强调了皮肤的重要性,把皮肤看做是与外界接触的一层膜,也是内在世界的界限。被形容为界限的皮肤,功能如同容器,容纳“存在的状态”,存在的持续就是健康,但只要有来自外界的冲击,存在的持续就被打断。

@现实化,客体的呈现,绝对依赖的阶段,客体无法呈现(辨识度的相关问题)

客体呈现——边界呈现

客体呈现这种母亲的照顾形式所包含的是母亲呈现客体(乳房、奶瓶等),意味着婴儿以某种方式与外部真实世界以及外部客体产生联系。婴儿发展了模糊的期望,够好的母亲以呈现客体以满足婴儿的需要,婴儿开始建立一种能力,可以魔法般地变出有用的东西。母亲连续地提供给婴儿这种体验,婴儿似乎创造了客体,并且活跃地参与到自己的本能满足中。 温尼科特认为,一个人完全“蜷缩在他的躯壳内部”时,是不可能感受到现实的,于是产生易感心身疾病的身心分离。

儿童精神病

心理障碍继发于遗传倾向、脑组织疾病以及一般性退化疾病。

心理障碍是早期情绪问题的后期表现。

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与心智发育:

青少年学习能力与本能动机力量评估

&超我的功能与社会化接口

&关系的力量和撤退性影响

&青少年隐性的退行的阻抑后果

&关系的建构能力与边缘化

&情绪的古老结构的破坏力

l 超我的功能与社会化接口:

超我是早期养育关系的发展和建构能力的核心基础,此时:

父亲的力量,威严、震慑、荣誉、理智、判断、抉择是父性超我的关键元素,父性是截止退行的重要力量。

母性的力量是温暖、包容、温情、满足,这里面容易引发退行的推动。

社会化接口重要的点就是寻找小伙伴,建立小伙伴的关系。

l 关系的力量和撤退性影响

问题一:关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一定是我们要思考的:

同学的答案分别是:力量、挑战、交流互动拓开眼界信息交流、链接、建设、圈层、温暖和撕扯、协作创造改变、安全。

问题二:什么会影响你撤退?

大家的回答是:撕扯、死亡、安全、侵凌和惩罚、边界、恐惧、攻击性。

每一个回答无不投射着我们自己对关系的定位和期待,同时也投射着我们的恐惧源头。

青少年的隐性退行的阻抑后果

l 隐性的退行

l 安全半径很窄——抗压能力弱

l 情绪的管理能力弱——退缩和无能感

l 依赖性的内在体验模式,大量用退缩和回避的策略来进行补偿,他们更强调满足他们自己的愿望而更加无意识的忽略他人的存在感——进一步他自身的存在感将被破坏,意志渐渐衰微,被意志压迫却越来越强,进而他们更加退缩,形成一个退行的内在系统,这注定他们的动力系统被破坏,他们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被破坏。

关系的建构能力与边缘化

l 社会化的核心指标就是建立关系的能力。

l 关系意味着资源的建立和开发,这需要足够的心智来进行推动,良好的关系是有边界的,有空间感的,有生长性的,这需要你的心智是开放的,链接的,合作的,分享的,充满希望和担当的,最终我们将在关系中遇到一个不断成长的自己,这里面我们将很深的看到关系是有影响力的,这样的影响力或许是侵凌,或许是互助,当关系僵化的时候,一定记得,让自己的心智重新开启生长的模式。

l 关系的边缘化的核心就是僵化,关系是最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因为,它的保质期实在是太短了,所以,请记住,保鲜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让关系新陈代谢,我们确立了一个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担当共同的分享去推进关系的保质期!

情绪的古老结构的破坏力

l 情绪体验是有记忆存储格式的。

l 情绪体验的记忆格式以负能量为主。

l 情绪的破坏性在于它会固着你的体验投射。

l 情绪的复制性让我们会深深的深陷其中。

l 情绪的感染力会让我们形成致命的同盟,在家庭中会导致角色和家庭功能的紊乱,在小伙伴关系中形成关闭性的报复联盟。

l 所以,觉知你的情绪进程,觉知你的情绪界点,控制你的情绪边界和投射性冲撞。

l 情绪越古老,能量越大,关注原生家庭中亲子关系的情绪模式。

最后,清晰记得的要点一,幻想——代偿——无能感——不敢面对——退缩,原来幻想的源头是很多人不敢面对真相,只能靠不断编织一个个梦境欺骗自己,记得专业组说过长期幻想的结果就是形成夸大自尊,承受不了关系中一定程度的冲击性,而无法和现实链接进而产生自恋愤怒,也就是说这样的状态缺乏现实感而很难和他人建立关系,修复的重点是打到吹泡沫的接口,不断落地产生现实性和客观性,接纳现实的不完美和局限性。

要点二:我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是不是越贵的奶粉越好?比如孩子摔倒要不要扶?比如若孩子已经过相对应的年龄依然不独立,是否要让他依赖?若孩子不再和我们说心里话,我们是该意志压迫,还是不闻不问?若孩子情绪大爆发,是任由他爆发,还是发出指令呵斥他?………

有一句话能回答以上的所有问题:孩子能推动父母调校自己,故,父母的学习更新能力是重点。

作为母亲,除了学习之外,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相信自己的直觉吗?既然我们本就是相连的,那么,没有人比我们更知道,他需要什么,什么最合适他!若抛开传统价值观对我们的影响,静下心来问:我们有足够的敏感度吗?我确信答案是肯定的!若我们真切的关心和爱护他,那么我们便会不自觉放下自己的抱持,试着走进他的世界,我们不可避免会犯错,但起码在我们之间建立起了探索的桥梁,他绝不是要求我们完美,不过,在他只有一米高时,我们可以半蹲着说话,说什么内容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甚至是严厉指出不足,当然,有时他情绪糟糕极了,我们是否能跟着他一起大声吆喝:真糟糕!有时他无理取闹想挑衅我们超我的界限时,我们是否能站起来甩手走掉,作为母亲我们能狠下心来么,当然前提是确保他是安全的,既然成人的自体障碍都可经由抱持的环境退行到依赖的状态,进而修复到逐渐独立的阶段,那么母亲当然更合适在孩子受伤的时候再次营造抱持环境,扶持他一步步独立起来,用心关注他的情绪、体验、情感,经过一段时间,彼此建立了更高品质的链接和心灵的默契,一种互动的、游戏的、新型的亲子关系模式建立起来,这关系反过来滋养我们,同时推动我们更快的更新和成长。

促使我描述这个过程,在于两个名词,一个是客体,一个是自体客体。还有一个原因是,比如“虚假自体”这样的名词,并不是自体的术语,准确来说,它应该称为“糟糕客体”或者“不好的客体”。客体,是记忆影像,或者是某个人物形象,比如心中的爸爸、妈妈等,也可以是某个心里的物体,比如小时候玩的玻璃球等。

自体客体,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它可以是“客体”,就是说,它可以被描述出来;其次,它具有“自体”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可以体验和感受的。为了简单描述这个部分,我尝试 用单一的物体来描述这个过程,之所以用物体而不是人,在于一个清晰的边界,而人在他人心目中呈现的自体客体,如果按照自体心理学的定义,可能是某一类或者几类品质(被深刻的体验到),而不仅仅是他这个生物形象。这也是自体客体(selfobject)和客体的区别。

一首音乐,我们用听觉描述它,它就是一首曲子。无论怎么听,它都是这样的一个旋律。我们可以评价它是悠扬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是对客体的描述。它此时是“客体”。现在更换一个场景,这首音乐是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听的。而且每当下午,就和妈妈一起听这首音乐,每当一起听这首音乐的时候,自己就感觉到很宁静、幸福,而且还可以感觉到妈妈的幸福、对自己的关注、和深情。过了好多年之后,即使妈妈不在了,每次听起这首音乐的时候,妈妈又历历在目,那种幸福、宁静的感觉又在此浮现,感觉到好像妈妈也随着这音乐到了自己身边,这样的陪伴、支持、和宁静的感觉。这个体验的过程下,这首曲子就是自体客体。每个音符里面流淌着深情。(往往伴随着身体的共振和感动的共鸣)

自体客体并不容易获得,它具有特殊的品质,而这品质往往与自体的稳定、内聚有关。可以用聚焦促成客体的变化,使其不仅仅局限于表象,还可以有更多的生发、体会。事实上,很多人自然具有这样的品质。比如一棵树木,开始你和它待在一起,你看到它的叶子、树干、看到了它的种种形状、姿态,在风里的样子,在雨中的样子,在春天的样子,夏天,秋天和冬天的样子。你和它待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或者是偶然,或者是当你内心很沉静的时刻,你看到树的纹理或者是洒落的叶子,突然心有所感,好像是某一刻,它的什么打动了你。你尝试着去体会,渐渐,这棵树的很多和你心里产生了共鸣。树深深的扎根大地,运输水分,又在光中完成转化,然后叶子飘零。你的心被打动了,好像是你的生命也有很多和它一致的地方,你抚摸着它的表皮犹如抚摸它的皮肤,你抚摸它犹如它抚摸你。有一种感动出现了,有一种共鸣,是生命体的,是共存于这个星球上生命的感动,这样的慢慢辽阔开来。树叶摩挲着你的皮肤,也犹如你挚爱的人摩挲你的脸庞。它不再是一棵树,而是一种温情、关爱、支持和智慧、历史、沧桑。这一刻,是体会的,是一种体验,那么此时,这棵树就成为自体客体。

比如书籍,也可以成为自体客体。这个容易理解。读书的时候,会更稳定、自信和温暖。古语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一种深入的体会。书籍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信息载体,但是随着喜爱、收获,读书就变成了某种对话,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和古老的生命体验或者智慧对话,这样的对话让自己得到很多体验,是新的,给自己很多稳定、新颖;又有时候给自己以肯定支持,发现自己的很多想法在书中得到了回应;还有的时候感觉有书存在,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温情。这样,书这样的客体就更多的承载了一种体验,这些让自己自体更稳定、更有弹性的面对生活。这时候就是自体客体。

这样的自体客体,因为其超越了其表象(客体)部分。更多弥漫的品质,会逐渐内化、凝聚进入自体中。这样的自然、舒展也会促成自心的展开。这是一个人和一棵树。两者之间的互动。同样的在咨访关系中,也存在这样的互动过程。更为直接、明显。这种转化能力,有人称之为链接能力。对于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人体验层次是不同的,这是很大的差别所在。有的可以到“自体客体”的位置,有的仅仅限于客体,甚至忽略。自体内聚的人,更容易发现和发展出“自体客体”,他对于这个世界是充满链接和情感的。而见众生、见历史则不断促成他自体的内聚。

这个期间,客体―情感(体验、感受)―主体,形成某种共生特质,并逐渐趋近主体内化。而客体也不仅仅是“客体”,它拥有了更多体验的味道,是一个载体。

说到自体客体,不得不说另一个现象:“成瘾”。这个成瘾,包括各种行为混乱、物品滥用(酒精、毒品)。成瘾带来的感觉和体验很像是自体客体,具有深刻性和刺激性,又是强烈的。为什么成瘾如此难以克服,是因为这些感受是自体所需要的,但是它同时具有饮鸩止渴的危害。它们和正常的自体客体之间,缺少了某种恒定的持续的促进内化和凝聚的品质,它们更是满足性的、闪过的补偿性的替代品。在自体心理学中,它们被描述为:垂直分裂的产物,因为自体缺陷,而生发的代偿性部分。这个代偿性部分和读书成瘾、某种兴趣成瘾并无本质的不同。很多执着、专注于某种领域并取得惊人成就的人,也是受益于这个代偿性部分。但是,如果这个补偿性部分处于分裂态,一直未能内聚于自体中,那么就可能出现莫名的失落、空虚、各种严重的心理症状出现。这和健康人格兴趣的专注、投入、热爱获得的自体客体体验是需要区别的。

这个部分的代偿,并不是治疗过程或后天自体客体的发展内化。这个行为的成瘾,具有分裂特质。事实上是很难内化凝聚的。它不属于自体客体。它是因为自体客体缺失,而产生的防御性组织。垂直分裂,则处于人格层面中。是比较深入的。很多自恋行为障碍则属于此类。这里的自恋行为障碍是广义的病理学描述而不是症状描述。

作者:许明张雄

教学与研究 2000年04期

 一

 经济学家很少关注人的情绪、情感与市场的关系,不少人持有这样的偏见:从情感的角度研究市场主体行为“不过是‘人格化’的方法,这是败坏政治经济学的毒物。实际上,如果我们要在内心的情感的意义上来了解,我们就人格化。在其他科学里,这种人格化是占星学、炼金术、活力论。就是说,占星家、炼金术士或者活力论者用他的感觉、意志、智慧、理性——总之,用他的理想的典型——描写自己,而不用观察到的运动,并且向为什么它们这样地动,而不是像天文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后来所问的那样仅仅问他们怎样地动以及动了多少”。(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396—39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显然,理论家们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解似乎只限于市场运动的过程描述及其量化方面,至于市场行为主体的自身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则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也有少数理论家对情感与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就理论研究的范式而言,马克斯·韦伯似乎更为重视情感与市场行为、情感因素与经济学家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韦伯看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对象不是一种机械体或有机体,而是人类。这些行为人,既是主观的又是受环境支配的。他们的情感、动机、痛苦、快乐等都是主观的,而他们与别人的交易则是受环境支配的。经济研究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活动,除了测量市场活动本身或者它的结果以外,研究者必须“设身处地”去研究行为活动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精神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在自然科学里,人们只问“怎样”、“什么”、“多少”这些问题,可是,在经济科学里重要的是要了解发生作用的动机,了解人们那样行动的理由。人们求购商品的行动,在商品多的时候不如在商品少的时候那样急切,因为它符合我们自己在同样情况下情感变化的经验。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为什么人们那样行动,就必须研究这种情感的作用。经济学应建立在对人的情感作用分析的基础上。这是一种经济学家必备的“历史意识”:要着手研究,只有造成一种心像,不仅显示人们怎样行动,而且显示他们在特殊情况下所选择的行动。只有这种“历史的意识”,方能解释市场行为者的经济行为,不仅是过去的行为,而且是在和他自己不同的情况下的行为。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机械或者有机体的位置,来了解为什么那样行动,因为它缺乏像我们自己的情感。

 韦伯如此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原因在于他把人的基本行为取向划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purposively rational )行为、 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行为、情感性的(affectional)行为、 传统型的(traditional)行为。 所谓情感性的行为是指行为在某种感情状态的波动下发动的,位于有意识行为与无意识行为的边界。在韦伯看来,情感性的行为和传统型的行为不过是理念型的一种解释图式,旨在说明:透过理性类型的应用,需要测算出非理性的偏离程度,以达成对社会的最佳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考托瑙,致力于对市场行为的研究,他受格式塔心理学行为模式,尤其是库尔特·莱温解释学行为模式的影响,提出了“消费者感情指标”这一理论。他认为,市场行为作为生活空间的功能,是由人格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C=F(P,S)]。 在他看来,市场购买行为不仅取决于经济形势、可使用的资金和购买者的财力,而且取决于他的心理情绪、他对形势的感情,这些构成了经济人格的特点。这种感情(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购物、储蓄或投资的决策。为了获取消费者的期望,用韦尔纳利德的话说也就是“对未来事物的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观念”,考托瑙根据汇集技术制定了消费者的感情指标,这一指标是在大量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其调查表共设8个项目,每个项目后面都有一个问题,要回答:“为什么?”调查要求被询问者指出:他是否认为一年来自己的情况已有所改善,是否认为当下购买某商品是适时的。对调查结果的计算,考托瑙尽可能将情感的消费态度算术符号化,如用(++;或=+;或-+)表示消费者的乐观情绪,用(+-;=-;甚至--)表示悲观情绪,用(+=;==)表示谨慎态度。百分率是根据答案的总数计算的,因此有助于更好地从市场调查对象所处的形势中来了解他的消费个性。有材料表明,人们在十年中所作的统计似乎已证实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些情感指标的主观取向支配着具体的市场行为,只要用6个月至1年时间,就能作出预测:在1973—1974和1978—1980年间,早在汽车销售量下跌以前,消费者的感情指标就已出现了下跌。正如考托瑙在1981年制定的消费者的感情指标所表明的那样,消费者的感情指标的变化和美国30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是一致的。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考托瑙的感情指标的图式可以作为表示市场商业周期中出现变化的报警器。

 类似于马克斯·韦伯、考托瑙的有价值的观点还可以引述一些,如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中“直觉与情感”的论述,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理论中的“情绪”概念,以及道格拉斯·麦葛瑞哥的“理性人和情绪人”的论述等等。

 二

 (一)情绪—情感与市场行为者的关系

 这个问题涉及市场的人性问题,也是行为者情绪方面的特性问题。经济学家、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中曾深刻地揭示了经济行为者为什么不断追随财富积累的人性原因,他说:“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获得生活中的快乐和舒服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在于它的发挥的概然性,在于它使我们借一种真的或假的推理去预期那种快乐的真正存在。这种快乐的预期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快乐;这种快乐的原因既然是我们享有的,并因而是与我们有关系的某种所有物或财产,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清楚地看到前面体系的所有各个部分(指人性的心灵知觉中情绪情感的诸表现形式——引者注)都极为精确而明晰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了”。休谟实际上已明白地指出人类追逐财富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人性中存在着不可泯灭的情绪、情感因素的作用。

 情绪—情感成分从市场行为者的角度来说,乃是行为人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和心情,是对象引起的主体在感情上的反应。厂商对生产某一产品项目的选择、投资者对某一投资对象的定位、营销者对某一商品牌号的推广、消费者持有某一消费品的观念等等,都离不开他们各自对对象存在的一种情感的态度。在市场上,各种媒体所传播的广告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消费者、投资者、营销者对某商品或某项目给予感受和心情上的导向。态度对象刺激了主体,使人们获得情感体验:喜好或厌恶、尊敬或蔑视、热爱或仇恨、同情或冷漠等等。它是人们市场决策的一个首要组成部分,也会激励市场行为者的各种动机和兴趣。情绪—情感表明市场行为者对市场运作客体的喜欢或厌恶有着一定的强度和方向。如果情感是反映一种积极的感觉,就可能导致消费者、投资者、营销者的良好反应,而若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则给生产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了解市场行为者的情绪(既有个体情绪又有群体情绪),对市场的运作目标和趋势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上,我们很难区分出两类人:一类似乎是“理性人”,是能运用逻辑推理,具有完备的信息,而且善于准确计算,能够推演出纯粹客观结论的人。另一类是“情绪人”,是缺少理智,感情用事,而且具有高度偏见的人。

 事实上,任何一个市场行为者都不可能绝对地把自身划分为“理性人”或“情绪人”。有人说,人的理性信念完全可以消除人的情感因素,当你在作出市场决策时,只要你奉守如此原则:“让我们不要把个人因素带进问题里去”,“让我们只考虑事实吧”,“让我们冷静下来,客观地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你就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意愿、焦虑、敌意和侵犯等因素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但是,这种作法受到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挑战。

 研究者们认为,人的行为不管他是在思想、在分析、在推理,还是在与他人做交易、从事商务谈判,总免不了要受到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麦独孤指出,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是由人的复杂情感来决定的。达菲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绪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美国学者PT扬(YangPT)指出:人的行为不可能离开人的感情,当有机体趋向于行动时,就有一个积极的中枢感情过程在工作。感情过程的作用是产生动机并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发生实际上遵循着如此原理:(1)刺激引起感情和感觉;(2)感情的唤醒使有机体接近或离开刺激;(3)感情过程导致动机; (4)动机的强度与感情的各个方面有关(如持续性、强度、频率和新鲜性);(5)感情过程靠影响选择而发挥着调节作用;(6)从积极感情的激活到消极感情的激活的组织模式是广范围的神经行为模式本身所遵循的最终原则。

 从消费行为学角度来分析,情绪—情感是消费者对某一对象商品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个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果消费者能从购买某种商品中得到一定需要的满足,对该商品评价较高,有一种积极购买的行为倾向,这就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情感,商品就是情感的对象。情感作为个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激活着个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作用于对象。

 行为学家费希宾曾提出属性态度—情感模式,明晰地揭示了情感与行为的内在关系。见下图:

 

 在费希宾看来,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态度),是以对此种商品的信念为基础,又与消费者进行各种行为的意向有关,而消费者的各个意向也与其对应的行为有关系。反过来,消费者的行为反馈于消费者的信念,而且一旦形成对商品的一种情感(态度),又将形成新的信念。

 费希宾还进一步对消费者的情感(态度)提出了如下公式:

 Ab=∑W[,i]B[,i]b

 其中:Ab——消费者对特定牌号b的情感(态度);

 W[,i]——消费者认为该牌号所具有属性i的重要程度;

 B[,i]b——消费者对牌号的属性i所持有的评价性信念;

 N——消费者选择某一特定牌号所考虑的重要属性的数目。

 费希宾模式告示我们:人的情绪反应,虽然有时处于不自觉状态,但是却对人的行为极有影响。人的外显行为离不开个人的意向作用,而个人意向又直接受消费者情感(态度)的驱动。没有情感的存在,便没有人的消费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情感对人的市场行为的支配作用,并不是“独来独往”,不受任何理性约束和控制的。费希宾的模式,一方面强调了人的情感因素对外显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并没有把感情因素视为行为驱动的最终因素,人的情感态度还要取决于信念的支配。信念往往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并与情感、意志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众所周知,人的信念说到底,不过是人们对理性认识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内在确信。理性不可等同于信念,但理性在信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强调理性不能取消行为决策的感情因素,并不等于理性对感情因素没有制控功能。实际上,市场行为者能够通过掌握市场的理性逻辑来调控人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达到对行为的制控作用。这种过程是发现情感的存在和减少理性决策途径中情绪障碍的过程,也是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的转换过程。在证券交易所,政府有责任通过交易的理性原则来调控交易者波动起伏的不健康的交易情绪,从而保持积极的投资情绪以便产生规范的交易行为。通常说来,市场运作的规范机制要求所有参与市场竞争或从事消费行为的人尽可能地压制或弱化的情绪有:敌对的情绪、不合作情绪、不忠实的情绪、背信弃义的情绪等。此外,还有与心理有关的情绪力量,如:狠恶、自私、不成熟和不合理的行为等等。

 (二)情绪—情感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其一,情绪—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市场的认知过程。

 市场信息总是通过市场行为者的知觉和记忆来进行选择和加工的。情绪—情感是一种监测机构,随时都在注意着信息的流动。它能促进或阻止市场行为的发生和市场运作的过程。这是因为情绪—情感体验所构成的恒常心理或当下的心理环境,都对市场的信息加工起组织与协调作用。按照情绪—情感的适应性,它协助市场行为者选择信息与环境相适应,并努力去改变环境。

 当投资者在各种条件已基本成熟时,他的良好心情有可能带来积极的投资心态。良好的心情与良好的外部形象相结合,使他对投资方的信任度大大增加,缩短由于陌生感而带来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强化。在项目决策时,往往能达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决策果断的效果。当投资者心情处于极度恐惧、郁闷和低沉时,它的投资心态往往是十分糟糕的。有可能在投资谈判时,对细枝末节问题过于钻牛角尖,人为制造障碍,甚至导致谈判的中断,不利于项目的成功。假如投资者过分担心投资额的回报率,那么,亏损的恐惧感往往影响投资者的行情分析和理智判断,结果,往往是“当断不断,反为祸乱”。

 当投资者心情处于过分冲动并达到激情状态时,往往易出现反常思维或反常行为。一方面,激情有助于冲破思维惰性,拓宽投资意向的空间和压缩投资决策的时间,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一切参与市场投资的积极因素,排除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中的某种障碍。持久而炽热的激情甚至能激发足够的能量去完成预期投资工程。另一方面,冲突的情绪也极易带来决策的不冷静、计算上的粗糙、操作上的失误,从而使风险系数加大。

 其二,情绪—情感可以协调市场交往和人际关系,提高经济人的工作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极为复杂和多样的。而情绪—情感,在人们的市场活动中又经常处于极为敏感的前沿地位,情绪因素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心理作用。众所周知,市场行为者总是带有一定情绪与其他经济人进行交往的。情绪是主体的基本生存状态,没有情绪的主体间交往是不存在的。主体的情绪正是通过对交往效果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着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交往首先是语言交际的存在,然而,情绪对于交往的作用一点不亚于语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情绪—情感总是通过表情的中介作用来达到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的效果。它可以为经济人建立相互协作的感情纽带,并及时传递着彼此知晓的市场信息。还可以为经济人去辨认当下所处的不十分明确的市场环境和交易人的态度。人们也常说,情绪—情感是“润滑剂”,做生意讲究“一回生,二回熟”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厂商来说,注意从情绪—情感方面协调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企业里,情绪—情感就是职工作为人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一个函数,满足程度依存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个人情况,即职工由于其个人历史、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个人态度和情绪;二是作业环境情况,即职工通过与自己同处一个作业环境中的同伴和上级的接触而形成情感氛围和人际关系。一位称职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具备两种技能:技术—经济的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前者是企业效益逻辑,后者是满足职工感情逻辑。学会情绪—情感逻辑的技巧,可以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是取得高效率的关键。职工通过社会机构来取得别人的承认,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自愿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合作。学会情绪—情感逻辑的技巧,就使缩短厂商的最大化目标与企业职工最大化目标之间的视角距离成为可能。

 其三,情绪—情感对市场行为者的认知动力、价值取向、对象性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情绪—情感可以通过放大或弱化主体的需要来影响行为者的认知动力。经济人的活动总是受自身的需要所驱使,然而,人的需要总是在一定情绪状态中产生和变化的。在情绪中产生和变化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情绪的影响。90年代的中国大陆出现股票热、债券热、房地产热、土地批租热、期货热、外汇热等等,一个接一个,在众多的投资者中,有人一年内改换了几种投资形式,其需要形式的改变与波动起伏的市场投资情绪的影响密切相关。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主体在某种需要的驱使下去从事某一种对象的认识活动时,如果其需要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而放大,那么,认识的动力就会加大;如果其需要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而弱化,那么,认识的动力无疑会变小。其次,情绪—情感的本质在于,它们以心理体验的方式反映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达主体对于客体的价值态度。“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只有那种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情绪和情感。而且,依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情绪和情感的独特性质正是由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下册,4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作为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价值心理形式,它们是人的主体尺度的内在精神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情绪—情感能够帮助经济人确定、反映和表达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如,喜欢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往往对那些污染环境的产品,形成否定的、消极的价值态度。情绪、情感与价值的关联,对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对某种产品采取比较肯定和积极态度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营销策略就要力图使情感不发生变化或产生较小的改变,使消费者最终接受本企业的产品,并从对产品的接受转变为对产品的偏爱。各种市场广告,经常出现“我喜欢×××产品”类似的情感导向式用语,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消费者感官的刺激,引发情绪、情感方面的关注,达到消费价值导向的目的。

 其四,“市场情绪”能为政府的市场调控提供有价值的信号。

 所谓市场情绪,意指市场某种行为的群集性激动,并伴随着集体情绪的凝结。例如,某种形式的投资热、消费热、开发热、营销热;对物价的恐慌、对商品的抢购等等。市场情绪往往显示出政府某种市场政策、秩序不能满足市场行为者的需要和欲望。当然,也有一些市场情绪来自行为者在没有互通信息的情况下发生集体无意识行为,如农工潮现象。一般说来,市场情绪有着四个特征:(1)自发性;(2)具有使人对之注意的极大力量;(3)具有较强的社会感染性;(4)容易引起市场行为人的冲动。因此,对政府决策部门来说,市场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乃是市场供求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社会福利关系等最直接性的市场信号,因而,要敏感而又积极地分析这些信号背后深藏的群众欲望和需要,并主动地加以调节和控制。这对整个市场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介绍:许明(1969—),男,安徽滁州人,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200083) 张雄(1953—),男,安徽安庆人,上海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研究。(200129)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这个行为的基本单元是情感。

通过查询人格系统的认知信息,最基本的心理结构为认知情感单元,被称为内在客体关系。

情感单元是构成我们人格中核心元素的所有心理表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