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源泉,离开了客观事物,情绪、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又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对这种关系进行反映的形式则是体验和感受。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主体不同:情绪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而情感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常用此概念,动物一般不用。是否情境性、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当某种情景消失时,情绪立刻随之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强度不同: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产生来源不同: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出现时间早晚不同: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确切地说应该叫“自体客体移情”。这是美国心思学家科胡特提出<自体心思学>中的内容。“自体”是你认识中对自我的看法,而“自体客体”是你思想世界中除了你之外影响你的一切,包括人、物、事等等。而“自体客体移情"应该是指把本人内心的一些情感和态度反映投射到了认识当中的客体印象里。
想忘掉的事件或者人,一定是与之相关的联系让自己产生了痛苦的不好体验,这些痛苦体验的产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忘掉一个人或者一些事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这个人或者与之相关的经历排除到意识之外,也就是压抑到潜意识中,当意识不到的时候,也就“忘记”了,“不记得”了。另一种情况是:情感上的平淡,当面对一些人或者事情的时候,不再有那样的痛苦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忘记”了这个人。
对于第一种情况,一般常见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有一种选择性的忘记,是意识内容压抑到潜意识中,但有时候会从潜意识中进入意识,也就是所说的闯入性重现。比如:一些参加过惨烈战争的老兵,心理上受到了创伤,在战争之后就不会记得战争中发生的事情或者不记得自己参加过这场战争。
这是一种心理创伤导致的“忘记”,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给了自己强烈精神打击,造成心理创伤,那么就会出现选择性“忘记”这个人或者与之相关的事件,但并不是真正的忘记,而是一种随时被动“想起”的“忘记”。
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忘记”,是:对这个人或者事件的情感体验趋于平淡。也就是说:这个人或者这个事件已经不能再让自己体验到痛苦了,那么就不需要去刻意的躲避,可以直接去面对之前的痛苦感受。
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忘记”,因为只要是人们经历过的人或者事件,都不能完全的忘记,他们会或多或少的存留在无意识一种,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回忆起来。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对一个人的情感慢慢趋于平淡呢?
就是接受这段情感的结束,很多人在面对一段情感的时候,不承认或者说不相信已经结束了,于是就想着和对方继续保持这段关系,但对方却不予反馈,于是在情感上就会感到非常的痛苦。这一痛苦情感有时会投向对方,比如:一些人失恋之后,会去报复、伤害对方。有一些人是投向了自己,如:自暴自弃、自残。
正确的做法是,给这一段情感、给自己一个结束的仪式,这个仪式可能是大哭一场、可能是喝醉、也可能是其他形式,目的在于是为了告诉自己这段情感已经结束,自己已经不再拥有了,也就是让自己和自己这段情感进行告别。
当有了告别的仪式,那么情感带来的痛苦就会减半,之后就只需要慢慢处理剩下的情感,对于这样的情感有三种情况, 一、是靠着时间的力量,让其慢慢淡去。二、是把这股情感变成自己的动力或者进行升华。三、寻找新的情感的客体。
一、靠着时间的力量让其慢慢淡去
人们都说,时间是治愈伤口的最好方式,但对于心理上伤害来说,并不是真的被时间治愈的,而是在这段时间内遇到的各种事件、人以及认知的改变所治愈的,否则会一直存在。
对于两人之前的情感来说,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形成严重的创伤,只是暂时的失去了情感的释放对象,让自己的情感无法释放,因为最初一直处于这段痛苦中,靠着时间的流逝是可以让这段情感慢慢的平淡化。
二、把这股情感变成自己的动力或者进行升华
一些冲动无法表达,就需要换一种被允许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使得在象征层面使梦想成真。比如:这段情感结束的原因可能是对方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那么就可以把这股情感转移到提升自己能力上。
三、 寻找新的情感的客体
可以把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这样情感有了对象,就能够慢慢的把之前的情感全部转移到新的客体上,从而慢慢淡化之前的情感客体。
对于一些情感羁绊较深的人来说,想要去趋于平淡是很难的,比如说:一些人多少年之后和自己当初的初恋相遇了,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自己会拥有一定的情感波动,但却是在理智的控制范围内,也可能会有痛苦的体验产生。
这一情况和与对方分开的时候的情感处理有关,一些人是进行压抑、逃避其中的痛苦,所以再次遇见对方的时候,被压抑的这部分情感进入意识之内,被人们所体验到。
精神分析理论分为四大块如下:
理解当代精神分析的思想,要认识四种不同的理论分支: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自我 (ego)心理学°、客体关系、自我(self) 心理学。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1、驱力和本能: 性驱力、生本能(伊洛斯: 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死本能(塔娜图斯: 希腊神话中的死神)。
2、意识水平: 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3、人格结构: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 (superego) 。
4、防御机制: 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投射、置换、升华、合理化、退行、认同、理智化。 5、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二、自我(ego) 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模型中最有名的自我心理学家有安娜弗洛伊德,海因茨哈特曼和艾里克艾里克森安娜把精神分析用于治疗儿童,并扩展了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
海因茨论述了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的功能,强调自我的适应性功能,把自我心理学融入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艾里克森拓宽了生命阶段的概念,把发展阶段延伸到成年期,并把社会和非性动机引入各阶段。
1、安娜认为自我与本我应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在《自我与防御机制》(1936年)一书中描述了十种防御机制 (同上),增加了“与攻击者认同”和“利他主义”这两种防御。
2、在安娜之后,海因茨阐述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强调自我的自治功能和适应性功能,他坚信本我和自我来自早期的无定形期,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强调在与外部世界广泛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的防御机制,自我也存在着“无冲突”的自我区域,自我能够在与本我超我或外部世界不发生矛盾的状况中行事。
3、艾里克森是安娜的学生,对自我心理学作了很多贡献,但是,最重要的也许是他对社会心理生活八个阶段的解释。具体内容不详述。三客体关系心理学 客体关系指的是孩子与其生活中重要的他人或爱的客体,尤其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着眼点不是旁人对此关系的看法,而是孩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对此关系的看法-内化,尤为关注的是随着孩子长大成人产形成自己的人格,早期内化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不仅考察母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构建了婴儿与儿童的心理过程或内心过程,强调内化和关系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在各心理阶段表达出来的内部驱力有显著的不同。
主要代表有: 玛格丽特玛勒,多纳德,威尼柯特和奥托科恩伯格。通过研究正常儿童与精神病儿童,玛勒与其同事具体描述了客体关系和各阶段,威尼柯特解释了儿童在与母亲和他人建立关系时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更近的时候,科恩伯格提出了客体关系发展的有用的思想认识,因为客体关系的发展影响正常行为与心理困扰,尤其是边缘障碍。
1、玛勒描述儿童的发展分三个时期:正常的自闭、正常的共生、分离与个体化,后一阶段分为四个亚期:分化、实践、和谐、个性与情感客体恒常性。
2、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过渡期客体真我、假我的观点。
3、科恩伯格认为个体的内在化联系是通过持的自己的观点、别人的观点、和对待这两种观点的态度而形成的,内化作用的三个阶段:内各投射、认同和自我统合产生个体各成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他认为分离是保持个体独立感情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正常过程,也是一个防御过程,它产生于内化作用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
四、科胡特的自体(self) 心理学 精神分析最近的一个进展是自我心理学的产生。它是海兹科胡特所提出来的其著作有《自我分析》、《自我恢复》、《如何分析治疗》。自我心理学的实质是强调自恋这里的自恋不作为一种病态情况而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来描述。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由于自我之爱或自我关注,从而不能对别人产生爱和联系,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下动机发展组织者,在此爱自己先于爱别人。提出了自我、客体、客观自我、自我专注和理想化自我的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