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约翰·考德尔·欧文(缩写:大卫·欧文)(David John Cawdell Irving)
1938年3月24日生于英格兰埃塞克斯郡布伦特伍德区哈顿(Hutton)
大卫·欧文陆军中尉上校(1917) 是英国的士兵、作家。1938 年他加入了陆军并被委任了入女王的皇家军团。他是以这个军团第2 个营的身份在巴勒斯坦和西部沙漠从1939 年到1941 年7月,他参加了长距离沙漠小组(LRDG) 。 他参加了包括SAS的袭击在内的许多行动。(如Tobruk 在August/September 1942 年) 他在一次空袭中在LRDG 基地Kufra 在1942 年十月受伤了,几乎丢失了胳膊。 在回答LRDG 以后在1943 年2月他履行了一些巡逻在整体LRDG 行动有效地被关闭了之前在第八支陆军达成了Mareth 线之后。 他写的《一个这样的老师》现在正收录在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课以及北师大版语文书第12册的第七单元的二课。
大卫欧文的丑闻
英国二战历史学家大卫·欧文著作等身,声名远扬。但近年来这种声望日益沦为臭名,他公开坚持希特勒对德国系统屠杀600万犹太人一无所知。现在,72岁的他被捕了。地点就在希特勒的老家——奥地利。 奥地利内政部11月15日证实,欧文已于11月11日在奥地利南部的施蒂里亚州被警方逮捕,所据乃1989年欧文在维也纳和南部的莱奥本市公开演讲后法庭签发的逮捕令。 依照奥地利法律,否认大屠杀属犯罪行为,刑期最高可达20年。 奥地利新闻社(APA)引用未经证实的消息报道说,欧文已被关入格拉茨市的一所监狱。 欧文并非不知自己此行的风险,他事先也采取了预防措施,行程只有一天,且少有人知。由于奥地利属申根协定签字国,欧文可无需任何手续从德国入境。但是,据欧文个人网站上的一份声明所称,奥地利警方“窃得或截取了他的电子邮件”,因而事先了解了他的行程。 在秘赴奥地利之前,欧文先到德国拜访了20年未见的老友,德国剧作家罗尔夫·霍赫胡特(Rolf Hochhuth),此二人脾气相投,且互相欣赏,霍氏笔下多部剧作,将盟军在二战期间的轰炸行为视作战争罪行,亦将邱吉尔写成战犯。今年早些时候,他还公开赞许欧文是一个“可敬的人”,并坚持他不是大屠杀否认者。 英国的大屠杀教育基金会(Holocaust Educational Trust)听闻此讯,即向奥地利政府致敬,称,英国没有制定否认大屠杀为犯罪的法律,而奥地利人“做了我们的法律该做却没做的事”。 欧文写作并翻译的二战历史著作近30种,他为戈林、戈培尔、凯特尔、隆美尔、赫斯等几乎所有纳粹高官作传,在其饱受唾弃的《希特勒的战争》(Hitler's War)一书中,他公开对大屠杀提出了质疑。 他坚称希特勒对大屠杀毫不知情,且没有丝毫的证据,能证明纳粹实施过“最后解决”的方案,并因此被指宣传反犹和种族主义思想。他辩解说,自己从未否认过有犹太人被纳粹所杀,只是对在集中营内死亡的犹太人数量和死亡的方式提出质疑,例如,毒气室应用的规模远没有那么大,死在奥斯威辛的犹太人大部分是由于伤寒,而非系统性的毒气室残杀,而死亡的犹太人也比今天人们公认的数字要低得多。 在奥地利入狱,已非欧文第一次吃官司。1992年,因公开声称奥斯威辛的毒气室纯属子虚乌有,他被德国一法官判罚6000美元。更为轰动的是他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历史教授和大屠杀学者黛博拉·利普斯塔特(Deborah Lipstadt)长达六年的讼战。 1993年,利氏在书中将欧文称作“大屠杀否认者中最危险的代言人之一”。欧文随即将利普斯塔特及其英国出版商企鹅公司告上法庭,诉称该书败坏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名誉。 2000年,法官查尔斯·格雷(Charles Gray)终于当庭宣判利氏获胜。这位法官还当面审斥欧文,称他“长期、故意地歪曲并操纵历史事实”,实在是一个“积极的大屠杀否认者”、“反犹分子和种族主义者”。 今年年初,利普斯塔特的《审判历史:我与大卫·欧文的讼战》(Historyon Trial My Dayin Court with David Irving)一书出版,回顾了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年诽谤案的审理详情。本报曾在今年5月和9月两度推介此书。 今年3月,美国的C-SPAN电视台曾计划制作一部关于此案的纪录片,其中将包括欧文反驳利普斯塔特的一段讲话,但全球200余名历史学家联名吁请该台放弃此片。 欧文创作的影片《寻找历史真相》(The Search for the Truth in History)无处公映,后选择参加了“墨尔本地下**节”,即便这样,也仍然在澳大利亚引发抗议,迫使影展组织者最终取消了此片的放映。 大卫·欧文所写的许多书,都有可供在互联网上免费公开下载的电子版,与其他重视保护作品版权的作家和学者相比,这实在是奇特的现象,也反映出欧文等人在全球各地惨遭人人喊打的窘境,并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学家怎样对待大屠杀这段历史,已远远不只是学术观点上的差异,而实在也是一个道义问题。大屠杀否认者和所谓的历史修正主义者,在欧美的学术甚至舆论舞台上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但是,行为类似的少数日本人却得以公然篡改历史,这是非常不对,也是非常危险的事。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在一节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
欧文
欧文,男,双子座,是歌手、模特、演员,是偶像气质与实力派唱功兼备的潜力新星。其经纪公司为北京华影金孔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文名:欧文
外文名:OWEN
国籍:中国
民族:汉
星座:双子座
身高:183cm
体重:65kg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6月8日
职业:歌手、模特、演员
经纪公司:北京华影金孔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感叹》
基本信息
姓名:欧文
英文:OWEN
身高:183cm
体重:65kg
籍贯:北京
民族:汉
生日:6月8日
星座:双子座
年龄:19岁
所属经纪公司:北京华影金孔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爱好:唱歌、舞蹈、钢琴、网球、滑雪、健身
学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金融系(就读中)
语言:中文、英语、法语
口头禅:OK。恩对。
职业:歌手、模特、演员
演艺生涯
2007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歌唱比赛冠军;
2008多伦多北美K王争霸歌唱比赛五强,
与著名音乐制作人AshleyIngram作为导师进行合作;
2008加拿大渥太华华侨为北京奥运助威大型歌舞表演;
蒙特利尔舞蹈艺术团演员参加多项文艺演出及春节晚会;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毕业10级、音乐理论与历史4级。
随公司其他艺人共同出演电视剧《小芳与养父》担任角色。
2010年3月31日内蒙古巴彦淖尔电台《黄河之声》节目专访
2010年4月18日参与江苏卫视《时刻准备着》录制,嘉宾韩国组合shinee
2010年5月7日,8日参加内蒙古卫视《我的伊克赛》第一期,第三期节目录制。
单曲:感叹
幕后制作阵容强大
欧文作为偶像气质与实力派唱功兼备的潜力新星,公司为其组建了阵容强大的幕后音乐制作团队。《感叹》该曲由著名音乐制作人、北京华影金孔雀影视公司音乐总监王锦麟先生亲自参与监督制作。而王锦麟先生曾制作过刘德华《希望·爱》专辑——《我只想你好》《美丽的回忆》等畅销歌曲。这就为新单曲的品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制作过程中欧文也经常与王锦麟老师展开交流,讨论歌唱的心得。
旋律新颖不随大流
与当下的流行音乐不同,由王锦麟老师主力操刀的《感叹》:“唱不完的青春过一半,写不完的人生心不换”,伤感入髓的歌词深入心扉。动人心弦而又一气呵成的独特旋律,配以透彻洪亮的歌声,将苦短如梦的人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采用不加任何修饰的唱法不仅充分显示出歌手欧文的演唱功力,更让《感叹》这首作品的艺术色彩更加浓烈,制作团队期望以此歌带给听众与当下流行歌曲完全不一样的试听感受!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据了解,欧文很早以前就在为这首单曲展开嗓音的训练。词写好后,便经常在录音间跟老师沟通歌词的意境,唱作感受等,力求将歌词的每一句都尽情而准确的诠释到。录制期间,王锦麟老师都会将歌曲里的句子单独挑出来反复试听效果,这么做既是对工作的敬业,也是对广大听众的负责。也正是过程中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才有了登陆在酷狗网正版音乐里的热门单曲——《感叹》。
《感叹》歌词
歌词:桂翌
作曲:游耀东
音乐制作:王锦麟
深秋桔黄的落叶
总是随风飘荡
却不知要漂向何方
独自一人在遥望
夜晚里微弱的月光
红尘中点点心伤
在月下回荡
谁辗转反侧入眠难
静静的午夜太漫长
谁对酒当歌在感叹
悠悠的感觉如断肠
唱不完的红尘太绚烂喔
写不完的人生心不换
情愁天涯挥之不去
笑颜月暗淡
唱不完的青春过一半
写不完的人生心不换
情系天涯落上年轮
真爱在蔓延真爱在蔓延
欧文,现役NBA里的运球大师,他对球的掌控能力以及运球节奏的把握,可以说是NBA里数一数二的。我们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2016年总决赛第七场的那个绝命三分,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不错的三分投射手。出色的运球技术加上变幻莫测的脚步,这让防守者很难跟上他,他也就能够轻而易举不断的冲击对方的内线。一场比赛下来,往往他得到20多分,会有一半左右的分数来自于他突破进入禁区得分。
在与詹姆斯搭档的三年时光里,骑士与勇士在总决赛里也相遇了三次。由于第一年总决赛欧文在第一场最后时刻的受伤,再加上乐福在季后赛第一轮的肩膀脱臼伤病,骑士相当于把那一年的冠军拱手相让给了勇士。到了第二年他们卷土重来,在1-3落后的情况下强势逆转,欧文跟詹姆斯一起导演了克利夫兰骑士52年来从未有过的惊艳表现,他们带领球队夺得了队史第一座总冠军奖杯。而在2017年总决赛,勇士加入了MVP球员杜兰特,骑士无力回天,只能再次遗憾落败。
三年里,骑士只拿到一座冠军奖杯。这时候,年仅25的欧文已经不想再以这样的姿态待在骑士了,因为在詹姆斯身边,他无法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发挥出来,他不想在詹姆斯的羽翼下成长。他想成为球队的老大,不管球队战绩如何,他想把球队扛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进。这就是欧文。所以他离开了骑士,去往了波士顿。这是欧文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与选择,他还年轻,他不想就这么平庸,他想依靠自己的实力成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带领球队走到最后,这也许就是欧文的“曼巴精神”吧。
今天月考,试卷很难,特别是英语卷。我考完试,就拉着我的同学沈如初,直奔英语办公室,因为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问老师一道英语题。
真是不巧的很,六年级老师一个都不在。“他们上哪儿去了?”我们不约而同地问起对方。沈如初说:“唉,要是英语老师张老师在就好了,他平日里是那么和善,和大家总是嘻嘻哈哈的。”我提议:“找张老师去吧(张老师已当语文老师)。”我们又飞奔似的冲向张老师的教室。哎呀,张老师在上课,怎么办?等吧。只听一阵怒吼是张老师生气了。我们震惊了,这与我们平时嘻嘻哈哈的张老师截然不同,我们心里都有些发怵。我们等了一会儿,接二连三地听见气愤的声音,沈如初说:“老师可能今天生气了,我们走吧。”“不,我们都等了20分钟了,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再等等吧。”我回答到。“老师,外面有人!”一个男孩叫道。我们相视一笑,在一秒钟之内逃离了这个教室。十秒钟后,我们又悄悄回到了教室。沈如初小心翼翼地朝门里看。我小声地说:“干什么?”“我弟弟在这个班。”她格外小心地回答。哪知她那不争气的弟弟突然站起来,并挥挥手说:“姐姐好!”他疯了吗?这是在上课!我们又一次“生命大逃亡”。老师这一次可有点儿生气,出了教室。我们慢悠悠地低着头走过来,还好,我们班男生来了,才解了围。
放学的时间终于到了,老师走出了教室。沈如初羞答答地说:“老师,我们想问您一个英语问题。”“你们不是有英语老师吗?!”老师不经意地说。“英语老师不在。”沈如初接着老师的话说。老师下面做了一个令人失望的举动毫不理会,走了。沈如初说:“老师,就一个问题,就一个问题!”可老师还是消失了。愤怒、失望、后悔……我们好不容易等了40分钟,竟是这样结果!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被学生们称为最帅,最好的老师现在……
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大卫·约翰·考德尔·欧文(缩写:大卫·欧文)(David John Cawdell Irving)
1938年3月24日生于英格兰埃塞克斯郡布伦特伍德区哈顿(Hutton)
大卫·欧文,陆军中尉上校(1960) 是英国的士兵、作家。
1952年他加入了陆军并被委任了女王的皇家军团。
代表作品:《一个这样的老师》(又名:《我最好的老师》)
英国二战历史学家大卫·欧文著作等身,声名远扬。但近年来这种声望日益沦为臭名,他公开坚持希特勒对德国系统屠杀600万犹太人一无所知。现在,76岁的他被捕了。地点就在希特勒的老家——奥地利,否认纳粹大屠杀认罪后被判三年。
1924年秋天,梁实秋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选修了白璧德教授的“十六世纪以后的文艺批评”,这一年的学习,奠定了梁实秋的思想基础,“我受他的影响不小,他使我踏上平实稳健的道路,”“我读了他的书,上了他的课,突然感到他的见解平正通达而且切中时弊”。从此,梁实秋渐渐远离了年少轻狂,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说体系稍嫌大了些,起码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方面,逐渐坚定起来,而不再是林中观花,随意撷取 。
那么,白璧德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呢?
欧文·白璧德(1865—1933),美国评论家,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的领袖。1894年起,欧文·白璧德即在哈佛任教,创办了比较文学系,直至去世。他的父亲生长于中国的浙江宁波,因此,他“对中国有一份偏爱”,每每引用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来阐释自己的哲学。他特别提倡人类的负责精神,认为一个人的权利只有在其他人能负责保证这些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故而在索取自身权利的同时,必须负起保证他人权利得以实现的责任。这些看法与卢梭等人的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相冲突,在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论争。当时从学于白璧德的中国学生,除了梁实秋外,还有吴宓、梅光迪和汤用彤等。他们把新人文主义与东方的儒学进行比较、融通,在国内大肆宣扬。1934年,梁实秋应施蛰存之邀,为《现代》杂志写了一篇《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全面介绍和评价白璧德其人其思想。
梁实秋将其归纳为八条:
1标准的人性是完整的,需要各个部分的涵养,不要压制任何部分;2但人性各个部分的发展需要均衡,要各个部分都是和谐的。不无条件的“承认人生”,而要有价值的衡量;3完整的均衡的人性要在常态的人生里去寻求。常态的人生是固定的,普遍的;4完整均衡的标准人性也许是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是在过去有些时代曾经做到差不多的地步。例如希腊的人生观,基督教的传统精神,东方的孔子和佛教等等,这里面都含着足以令人效法的东西;5浪漫主义重情感,人文主义则信仰理性;6人文主义异于由科学演变出来的人生观,因为人文主义者除了理性之外还要运用伦理的想像,乃是透视人生的一种直觉;7伦理的基本原则是节制。“自然律”是完全物质的,若适用于人生则流于紊乱放浪,一方面变成定命主义的唯物论,另一方面变成浪漫主义;8人文主义异于宗教,因为人文主义没有“禁欲”的趋势,也没有形式的“神学”,但有一点又同于宗教,因为他反对“自我的扩张”而主张对于“普遍的理性”的遵从,即宗教中所谓之humility。
梁实秋的总结,不如说是梁实秋对白璧德的理解。以之为本,取己所用,所有的哲学体系都逃不开这种宿命。“自从听过白璧德的演讲,对于整个的近代文学批评的大势约略有了一点了解,就不再对于过度浪漫以至于颓废的主张像从前那样心悦诚服了”,“觉得他很有见解,不但有我们前所未闻的见解,而且是和我自己的见解背道而驰”。在白璧德的基础上,梁实秋形成了克己内敛、以人为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文艺观上,则公开申明不赞同“浪漫主义”,主张智慧、理念、典雅,也就是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在他眼中,浪漫主义不求最好,但求标新立异,这本是文艺的大敌。
梁实秋推崇白璧德,一点都不突兀,并不像他说的那样“背道而驰”,实际上他本来就是白璧德理想中的社会人。生活上衣食无忧,家庭生活波澜不惊,骨子里涌动着典雅、缓慢、平和的气质,对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怀着与生俱来的警惕,只是当初只能接触到世界的另一面,无法为自己的存在找到理论基础而已。遇到白璧德,这一切都被激发了出来,并借此得到提升。梁实秋之信奉白璧德,如同徐志摩、冰心之崇敬泰戈尔,胡适之膜拜杜威,均其来有自。先是自有风骨,再借用泊来之外衣。可惜,在那样如火如荼的时代,民智刚刚开启,风气为之震荡,社会矛盾、政治矛盾都日益紧绷,由梁实秋等人宣扬的内敛和自省,注定与群情激奋的情绪相对立,人们需要的是大破大立,砸烂、打碎,白璧德主义受到抵制也就不足为奇了。林语堂和鲁迅曾先后作文反驳梁实秋。
可以想象,白璧德的思想,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受到欢迎。动荡时,人们需要热烈的理论来策应;平静时,需要勃发的理论来鼓动。唯在剧烈折腾以后的某个短暂时段,或许可以用其“内敛”来疗伤和自我安慰。但过后马上就要进入下一个高潮,白璧德主义免不了再被抛弃。而白璧德本人的命运似乎也证明了这些。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当时虽有不少信徒为之奔走呼号,但实际影响并不大,反而被视作反动的,守旧的,迂腐的怪物而受到奚落。后来,白璧德也被哈佛大学解聘了。
梁实秋所鼓吹的白璧德主义,终究没有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本纯理论的书,又是翻译过来的,内容和语句本身都有些晦涩,但是昨晚第一次读书,还是有些震撼性的收获,这种震撼冲击来自带领老师对“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概念的解读:
一、基本概念
1“生本能”和“死本能”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生本能遵循快乐原则,包括几乎所有的以快乐为目的的行为。死本能也叫政击本能、破坏本能。
2死本能的两种投射及相互转化
当死本能向外投射时,表现为对他人或事物的破坏性、攻击性、挑衅性、侵略性,或争吵、斗殴、挑起战争等;
当死本能向内投射:表现为自我谴责、自我痛恨、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我寻死等。
当死亡本能向外投射时,它就没有必要来毁灭自我。
当向外侵犯或受到严重阻碍或挫折时,它往往就会退回到自我,形成一种自杀的念头或倾向。
3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相互转化
生本能和死本能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行为里同时存在两种本能。例如,打乒乓球,打击的过程满足的是攻击动机(即死本能),而你来我往的配合则满足了升华之后的生本能。
人心理能量是有限的。意味着如果心理能量消耗在此心理机能上,就无法顾及彼心理机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
每天忙于追求快乐的人,心里能量消耗在生本能上,那么死本能就会相对较弱,周围的人会感到这个人很阳光、积极;相反如果快乐太容易被满足,他们就无需在生本能上消耗能量,这样他们就会表现出更多死本能﹣自我攻击或攻击他人。
二、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一些解读和建议
1当一个小孩子撒泼打滚,当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各种扮怪,当一个成年人歇斯底里,只不过是他们的“死本能”在向外投射,他们的这种行为应该被接受,否则,长期的压抑与不接纳,终将迫使他们向内投射,自责、自残…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的各种发泄行为应该被接受,否则,会导致各种抑郁等自我攻击行为。
对于他们,周围的亲人和朋友需要做的是看看他们向外攻击的种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体会他们的感受。
2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吃喝不愁,反而抑郁躺平的越来越多了?
因为他们的快乐和需求太容易被满足了,他们无需在生本能上消耗心理能量,这样他们的心理能量更多的转向消耗在死本能上,或者向外投射,攻击他人,或者向内投射自我否定、自我攻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