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的情感指向]用意象表达情感的诗歌

[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的情感指向]用意象表达情感的诗歌,第1张

  大自然中的“黄昏”是一种极其平凡的自然现象,但是,这种平凡的自然现象,一经诗人敏锐的目光捕捉之后,便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达到与诗人自己的心灵高度和谐地统一的境界,这个普通的自然现象也就升格成诗人表达情感志向的媒介。

一、黄昏意象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古典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黄昏意象不是单一的黄昏之景,也不是单纯的以夕阳为写作对象,而是以夕阳暮霭为中心,连接夕阳下、暮霭中的诸多景致一起构成的一种可感的综合的形象,引起读者的想象。因此,黄昏意象的构成就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例如:①孤鸟寒鸦:“夕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范成大《鹧鸪天》)等等,运用“飞鸟”的形象渲染黄昏时候凄凉的氛围。②冷风急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咪梅》);“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风雨黄昏本身就会给人一种愁思,加上诗歌意境的点染就显得更有韵味了。③荒山浮云:“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董思恭《感伤》);“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魏夫人《菩萨蛮》);“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长亭怨慢》姜夔),运用大自然中的山、云等自然现象营造一个伤感的氛围。④破阁残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落日下的亭台楼阁最具有历史的沧桑之意,也最能勾起读者对历史中人与事的感喟。⑤江水棹帆:“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棋斜矗”(王安石《金陵怀古》);“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等等,运用江水以及水面上的行船、白帆与黄昏一起构成了苍远辽阔的气势。

当然,黄昏的构成因素还有许多种类的组合。但是,黄昏这一特定情景下蕴涵着的情调。极易勾起人情感中的某种潜在因素,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染于作者刻意经营的愁绪离怀,从而达到诗歌欣赏中的共鸣效果。

二、黄昏意象的内涵总体上呈孤寂感伤的特点

在古典诗词中,不管诗人将黄昏的意象描摹成何种形态,黄昏意象始终呈现出一种孤寂、感伤和悲愁的情怀。究其原因:

首先,黄昏意象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意识,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对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消失特别敏感,总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能登上时间的方舟,把自己带向成功的彼岸。“人生如白驹过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规劝人们珍惜时间,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人生迟暮就是文人们面对黄昏,面对夕阳最容易发出的生命的悲叹。“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阳”(朱熹《水调歌头》)。人生如萍,时光易老,西落的夕阳象征苍老的人生,蕴涵着无尽的伤感和落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是诗人在对自然和生命的抗争中赋予黄昏意象以人生苦短的深沉怨情。

其次,古代建筑中留存下来的片砖只瓦、断墙残壁、旧亭破阁等,往往与黄昏相融合,成为怀古伤今最动人的抒情载体,黄昏意象所表达的便是昔盛今衰、人世沧桑的感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年的刘裕誓师北伐时是何等的气概,“气吞如虎”仅仅四个汉字就概括得入木三分,可如今,只有“寻常巷陌”在斜阳下呈现出死一般的沉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词人运用凄清的黄昏色彩,含蓄地点明了扬州城过去繁华今天衰落的变化,写出了一个关心国事的词人心中的“黍离之悲”。柳永游览“三吴风景,姑苏台谢”,感叹“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双声子》),在诸如此类的诗词中,黄昏夕阳已寄予了无数词客深沉的历史兴亡的悲凉意蕴。真是“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

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也”

分别是人的感情中难以排遣的一种情绪,而选择黄昏的特定时间去送行,更增添了送行场面的凄清氛围,这成为黄昏意象的另一种内涵。因为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认为日夕乃当归之时,所以许多文学作品离别怀思都以黄昏为背景,形成了“暝色起春愁”(唐·皇甫冉《归渡洛水》)的固定意象。以“日夕当归”这一原型意象为核心,后世形成了一个由这一意象衍生出来的作品链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林》)渲染的是一幅凄清冷落的情绪,用以衬托人物心境的伤感;在凄切的寒蝉哀鸣声中,在刚刚过去的一阵急雨后,面对长亭送别的地方,一个“晚”字,点出了场景正处于黄昏时令,为人物的心境蒙上一层感伤的情绪。“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赵孟頫《纪旧游》);“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萧萧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之十);“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湛》);“日暮天云合,春风扇微和”(陶渊明《拟古》(之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等等,无不是把黄昏时的愁怨点染得深沉含蓄。

四、家园故土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乡愁永远是浪迹天涯人喝不尽的苦酒

暮霭渐起,斜阳西落,这是大自然对游子归家的无声的呼唤,最能触动人的情感中共同的情绪。诗人从大自然中选择黄昏的意象,并且将其编织进短短的诗行中,使黄昏演绎成游子思乡怀家的缕缕愁肠和不尽的悲愁。“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吴迈远《胡茄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都是以黄昏作为人的内心乡愁的寄寓对象,用夕阳之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情景交融,意味隽永。马致远的一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小令,写尽了羁旅行役者的愁苦,而这种愁苦的倾诉,全都浸泡在“夕阳西下”的意象里,读来怎能不伤感哀人。

当然,古典诗词中也不乏以黄昏意象表达另类情感的诗句,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恬静宁静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喜悦的心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沙漠的雄奇壮美,表达出诗人内心雄浑壮阔的情怀。黄昏意象寓含的“另类情感”的诗歌毕竟较少,这只是在一种特定情景下的文人心中的特定的情感心态。

总之,古代文人对黄昏的观照与反思,大都是通过“以情观物”“融情入景”的手法来实现的。文人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仕途失意,旅途劳累,世态炎凉等扰人愁肠的事,而这些事又无不在诗人的心灵上留下感伤忧郁的心理伤痕,于是,借助黄昏这一特殊意象寻找发泄和排遣的渠道实乃是人的正常心理。但诗人们又观微知著,敏锐地捕捉到了黄昏的意象中蕴涵着的深刻的表现力,因此,心旌摇荡,冷色低调的黄昏之象与悲寂感伤的落寞之情便自然地遇合,使黄昏意象成为浸泡着中国文人寂寞冷落之情的最富魅力的载体。

韩寒和郭敬明两人拍的作品截然不同,下面就简析下他两的作品风格和内涵。

韩寒虽说是由一名作家转型而来的导演,在文学领域有着一定的造诣,但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有名的赛车手。而受他个人生活的影响,**也会拥有这一些与车有关的元素,第一部作品虽然没有提到赛车,但也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公路**,其实整个叙述的过程也是围绕着一辆车进行的。韩寒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也是影片核心,那就是--励志。

而郭敬明的作品大多很温暖,感动的情素很多。能够让人爱不释手立刻把他读完,反复有一种吸人的魔力。读完后不仅对故事情节线索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而且对文中的角色也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自我分析,甚至有人还会奉献出自己珍惜的眼泪!你作品的台词语言很唯美、飘逸、华丽、空灵。

韩寒本身做过赛车手,而《飞驰八生》中的张弛,一个赛车手从零开始,要考驾照,学驾车技术,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韩寒正是从赛车手——作家——导演。一个有自身实践的赛车手、作家、导演,拍摄的作品很接地气,都是讲普通小人物的人生酸甜苦辣,因此,深受观众的喜欢。

郭敬明的《小时代》则描写繁华的上海,故事以富家子弟之间的各种撕逼,主人公林萧、南湘、顾里、唐宛的四个女生,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 情感 纠葛,她们先后经历友情、爱情、亲情的巨大变化。《小时代》在2013年上映27天,最终累计票房达到483亿元。

《悲伤逆流成河》讲的是校院霸凌题材,由落落导演,该**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最终的票房收入是356亿元。

根据票房收入看,韩寒是成功的。而郭敬明却是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韩寒与郭敬明的**可谓是**市场里的“奇葩”,客观评价他们的**都并不是高质量作品,与其去花心思扯出一些这两部**的影评,我倒更愿意在两者**的风格上做一些小小的比较。

大体看现在市场上无非有两种风格的**,一种偏感性,这种感性是指让观众情绪化的,就像是大多数的音乐录像带,纯粹是发泄情绪的一种途径,所以大多都是商业化的**;另一种偏理性,编剧用自己的逻辑试图构造和表达一些东西,让观众费劲心思探究、思考、感悟。这种以文艺片、 历史 片为代表,也是**大家所倾心的一种类型。它似乎就更像有价值的艺术品,让许多编剧都追逐着这个方向走。还有一些是夹杂在二者中间的,有大量情绪化的但又让人沉思和感悟的。比如张艺谋的**,他的**表达十分细腻,但又不是仅仅让观众发泄情绪的。

先看的是《小时代》系列,和好朋友们并列一排坐着,看到戳中笑点的镜头,几个人一起捧腹大笑差点能摔下座位去,可是感觉不到几分钟时间,剧情忽然扭转,几个人又齐刷刷哭成了泪人儿。从**院出来回味的时候,觉得之前自己好像是在刺激的游乐园玩耍了一番,或者是与剧情里的主人公们一起体会了一次他们的经历,陪着哭陪着笑。当真正走出**院后,刚才的情绪却立马烟消云散了。这就是郭敬明的**给我的直接感受,抓住了现代 社会 上年轻人的 情感 点,他的作品是偏感性的。但是他在表达这种感性的方式时,所借助的更多是音乐和剧情,没有很细腻的人物性格表现。加上他所表现的阶层并不是大众化的,所以并没有被大数观众真正接受和认可。

而韩寒的**《后会无期》简直像极了他的写作风格。有些幽默的地方我们可能在阅读时会嘴角微微上扬,可是放在**里却稍有牵强。这部**给我的感觉就是韩寒很想和我们去表达他内心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就是一个个道理从主人公口中很直白地说了出来。在**院时每次听到一句这样直白的道理,我都会觉得很可惜,可能也是一直以来对于书籍和**的表达习惯,觉得放在书里会更好。整部**从含义上来说我真的无从探究,它已经很直接了,没有什么看得懂看不懂。但是可能它通过音乐、通过镜头和画面感所塑造的文艺劲儿让人想去静下心来沉淀一下吧。韩寒的思想和个性都让人很佩服,但是他在“沟通”上仍有一些我行我素。当然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不管怎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没有好坏之分,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与口味。**人为了自己的**认真付出,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我认为都是较成功的**,毕竟它是起到了**的一定作用的。不过,现在**市场上的票房现象确实也扭曲,口碑不好票房依旧高,口碑好票房却不高,跟风现象还是蛮严重的。

韩寒和郭敬明是目前国内最知名的两位青年作家,许多人都喜欢拿两人进行做比较,那么韩寒与郭敬明谁有才?今天我就从**和文采两方面进行做比较。

 韩寒和郭敬明两人作为80年后的新锐作家都备受争议,自出道以来一直被拿来比较。曾盛传一件事:郭敬明因讽刺韩寒成名靠枪手写作和女人绯闻成名,被韩寒的老板掌掴至流血。不过对此,韩寒的老板路金波和郭敬明先后写博客否认,并澄清双方的关系都很好。

 

 韩寒和郭敬明的关系真的很好吗不管怎样,同是80年后作家的韩寒与郭敬明一直以来都是青春文学平台上的竞争对手。韩寒1999年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作为高一学生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代表作《三重门》,至今销售量已逾190万多册。随后又出了《零下一度》,再次引起轰动。

 

 郭敬明如韩寒一样也是依靠新概念名声雀起,真正让郭敬明一炮走红的还是《幻城》。郭敬明促成了《幻城》,而《幻城》也成就了郭敬明,《幻城》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使他也成为新时期少年作家的****,媒体报道他在名气和势力上已盖过了前几年的新锐韩寒和郁秀,但关于他创作《幻城》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韩寒与郭敬明谁有才

 

 韩寒与郭敬明这对文坛冤家,历经十余年的纠缠,从写书到办杂志出唱片,就像一对连体婴,总也脱不开关系。粉丝因他们鏖战对骂,而有关他们的“隔空对话”也常年被媒体拿来大做文章。当他们纷纷来到**行业,除了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之外,对更多人来说,是一场演了多年的好戏的加持。

 

 这个时代,唱歌的都会演戏了,而写书的也都拍**的。韩寒一样也是作家出身的郭敬明也有自己的作品。所以提到韩寒必然人们会连续到郭敬明,同样提到郭敬明也会联想到韩寒。

 

 而他们的作品也常常被用来做比较,郭敬明指导的《小时代》是一种清新的时代感觉,整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奢华,除了奢华就是美艳,男女主教都是高颜值。而韩寒的影片则是截然相反的风格,整个**的背景都是暗昏色调,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在对待观众的态度上,两人确实风格迥异。郭敬明坦言会亲自到影院中观察观众的笑点和哭点,会关心**的种种大数据,“比如受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以及第几天票房最高、为什么第二天票房没那么高、一天里哪个时段票房最高。这些数字我们每周都会整理、对比”。此外,郭敬明不赞成**一上来就要表现思想,认为“那是教科书的做法”。

 

 对韩寒来说,拍**是完成小时候的梦想,是为了自我表达。韩寒说:“**应该和观众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迎合观众,去讨好观众,去研究他们喜欢什么,去拍什么。观众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和概念,过于研究他们在想什么,最后连你自己在想什么你都不知道了。总之,我觉得我们是在拍**,不是在拍马屁。”他称,不会刻意迎合观众或市场,希望保持**的纯粹,宁愿“卖身”也不出卖艺术。

一个人的**对大众口味,一个只对女人的口味。

都是文学领域的创作者,小说的风格不同,所以两人的**风格固然也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要想了解韩寒的影视作品,首先要了解韩寒的文学作品。读过韩寒文学作品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的**是他所有小说的集合,你能在他的**里看见小说里面所有主角的影子,而这些影子的主人,他的名字叫韩寒。

远方是没有尽头的,就像韩寒所有的**和小说都没有结局一样。他是一只孤鸟,一只崇尚自由的孤鸟,这只孤鸟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哪怕负重前行,遍体鳞伤,也不会停下飞舞的翅膀。

人生充满了太多的遗憾和美好,哪怕《后会无期》我也会《乘风破浪》的去寻找,就像是在《一座城池》迷路的小孩,我不知道你为何出现在我生命里,也不知道你为何将我抛弃,我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要问你,可我再也遇不见你,所以我用自以为是的正确答案在书写人生的答卷,最后的写作我将以你的名字命名,不带们,献给出现在我生命里的每一个人。

幻术在指尖化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最后幻化成为你的模样,那一刻你是美的惊心动魄,我曾经答应过你,当樱花飘零的季节我会去寻找你。这些年我看过了太多的风景,可是我的记性越来越差,只记得一颗樱花树,和树下你冰冷的身体。郭敬明的**和小说里面的爱情总是固执的,总是支离破碎的,充满了太多的遗憾。

如果我的一个眼睛避免不了流泪,那就让我另一个眼睛微笑,我总不能哭着见你吧。如果以后你不爱我了,请不要假装不认识我,因为我爱过你。时间的沙漏已经开启,我不想被淹没,所以我选择离你而去,很现实。

爱情的金钱我都要!因为这是我的小时代!这是闪耀的时代,也是暗淡的时代。这是美好的时代,也是痛苦的时代,这也是我们的小时代。

男女有别

不管是韩寒还是郭敬明,虽然都头顶作家头衔,但他们的作品实际影响并不大,都缺少能够传世的代表作,作品本身花架子大,内涵少,基本靠话题进行炒作而走红。

郭敬明想引领 时尚 ,韩寒想做精神领袖,两人虽然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成名途径,最终的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物质,而不是以作品取胜,所以说到内涵,两人基本属半斤八两,没什么值得探究的。

文学作品如此,**也差不多,尽管韩寒的作品票房成绩骄人,但是都比较粗糙,完全没什么可探究的内涵。郭敬明就更是不知所云。

**是一门影像艺术,**的创作手法博大精深,只有沉下心尊敬这门艺术,才能有内涵值得探究。对于还没有入门的**,理它干嘛!

郭敬明身材矮小取向异常但这是他不能改变的,单说他的**《小时代》,我个人觉的相当出色,已经达到了好**的标准:完完全全构造了一个世界,不管你喜欢喜欢认不认同。

至于韩寒,在方舟子质疑之后他没有写过一本作品,对于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讲是无法理解的。单说他的**,我个人觉得很拙劣,而且我不喜欢全程抖机灵的**,那些不 搞笑 的机灵十年前我也经常抖这样的机灵逗女孩子,但现在的他还在这样玩很无聊了。。。

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是沛子歆演唱的歌曲《我们不适合》里面的歌词。

作词:朱贺

作曲:朱贺

编曲:王柏鸿

混音:王柏鸿

和声:BABYCAT

录音:亚楠

制作人:朱贺

制作公司:Hikoon Music

歌词大意:

我们不再有什么值得较量

彼此用沉默收场

他们说的那些谎

我都不曾原谅

唯独你是我的伤

所有的安静随着时间飘荡

沉浸在无尽幻想

你给我的那些伤

其实我想隐藏

可是眼泪却败给下场

你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

我的快乐

我见不到你曾经所谓的

那么多不舍得

我们不适合这是你说的

我还有什么好难过

你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

我的难过

我见不到你曾经所谓的

那么多喜欢我

我们不适合这是你说的

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所有的安静随着时间飘荡

沉浸在无尽幻想

你给我的那些伤

其实我想隐藏

可是眼泪却败给下场

你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

我的快乐

我见不到你曾经所谓的

那么多不舍得

我们不适合这是你说的

我还有什么好难过

你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

我的难过

我见不到你曾经所谓的

那么多喜欢我

我们不适合这是你说的

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作者:雪山看雪)

《白鸽》这张专辑包含了对人生的探索与研究。从这之后伍佰的歌曲都不再单单是写爱情,它与之后的两张专辑,可谓包罗万象,主题百变。《白鸽》是探讨人生,《梦的河流》是梦幻诗篇,《泪桥》是感悟生命。

台湾在遭受大地震后,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给困境中的台湾民众鼓舞士气,让大家看到希望与明天,所以伍佰说,《白鸽》是写给台湾的歌曲。

我一直认为《白鸽》代表着伍佰的最高成就,跟朋友们讨论起伍佰的时候,我常说:“《白鸽》之后,伍佰不再”虽然这话显然是有偏见,但在我心里,《白鸽》之后确实再没有写出《爱情的尽头》《树枝孤鸟》《白鸽》这些真正让人痴迷的专辑了。这一年,伍佰31岁。

《上瘾了》虽然是专辑里第一首歌曲,但却实没有吸引住我,听了许多遍,到底不知该伍佰所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看似颓废,却又有激情,所以一直很迷惘这首,也许,伍佰就想表达一种迷惘的感情吧。

《真世界》这首是迄今我认为伍佰国语歌曲最好听的一首歌曲。起初听时是在05年,那时人生阅历少,对这首歌曲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有点讨厌,直到2008年的时候,突然迷上了这首歌,无论词曲,都是最真实最动人的,是人生阅历多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与少年时候不同了,真正明白了“真世界”的意义,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社会,社会的复杂多样,爱与虚伪的同时出现,付出也要防备,现实与理想的不能融合。我们该何去何从。当听懂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清楚的明白,我真的已经长大了,永远不再梦想自己小时构思的乌托邦,现实永远是现实,只有努力,才会最终有所收获。听懂这首歌,让我学会了思考与探索。

《不曾在乎我》也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延续了伍佰一向伤感的情歌类型,这首歌像诗一样,伍佰的声音唱出来,让人感动和心疼,调子很好听,和缓伤感,“生命终究是属于寂寞”听到这句时,我的心里和伍佰产生了共鸣,辉煌过后,只剩暗淡,繁花过去,只余枯枝,生命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终究是归于寂寞。

如果说这张专辑代表着伍佰最高的成就,那么专辑同名曲《白鸽》自然也是上品中的上品。伍佰本来是写给在一场枪击案中受伤的庄嘉慧女士,为她打气加油的。但之后的九二一大地震随之而来,使这首歌曲有了更深重的使命与意义,这首歌让当时灾难重重的台湾看到了希望与未来,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一群明星歌手都去灾区现场作秀,却没有出一个伍佰,也没有出一首《白鸽》,就算灾区重建的再漂亮又如何,就算身上的伤痕平复如初又如何,那心灵上的伤,何时才能愈合,真的,有时我真的在想,台湾有伍佰真的真的很幸福。

《上帝救救我》这首歌似乎是描写生活的烦闷与渴求解脱的歌曲,曲子既沉闷又轻快,听起来有西方曲子的味道,也是我常常唱的一首歌曲。不知道在哪听的小道消息,伍佰要在大陆开演唱会,中国政府命令禁止他唱这首歌曲,才允许来大陆开演唱会,其实,这首歌我看不出哪一点特殊之处,我猜想是这首歌曲调子有西方的味道,而且歌名又提到了西方人的神——上帝,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伍佰是台湾人,从小受台湾的教育与熏陶,他想写什么歌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但这样的话题终究是个敏感的话题,为防惹祸上身,还是少说为妙,以后这样的事还会再提到。反正伍佰在大陆就是一个很敏感很有争议的人物。

《看我》是一首慢歌,很好听,等到生命热力演唱会里再说它,这里先略过,《白鸽》专辑算起来有13首歌曲,还是说说其它相对重要一点的吧。

《与你到永久》,一直以为这是伍佰写的一首爱情歌曲,相对于其它如《浪人情歌》《痛哭的人》之类的悲情歌曲,这首歌曲充满了欢快、阳光、美好。初恋的时候,我常常唱给女朋友听,可是后来才知道,这首歌是伍佰为一直支持他陪伴他的歌迷们写的,但我一直把它当情歌,曲调优美,词句朴实,感情真挚,符合伍佰做人的风格,我和我的她能有今天,这首一点也不花哨的情歌功不可没。

《一生最爱的人》专辑里唯一的一首伍佰摇滚歌曲,也是相当好听的一首,“你用你独特的温柔,狠狠的刺痛了我,证明你已不爱我……”伍氏情歌,别具一格,用心体会,勿须多说。

《终于》也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但在这张“人才济济”的专辑里,光芒被掩盖了不少,只能说它有点生不逢时。这首歌似乎是在回味和醒悟,情歌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演绎,这是伍佰的独特之处。

《懒人日记》,听这首歌曲,就像听一个市井人物在那里抱怨生活,埋怨人生,但得知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时,就得到了安慰。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人都会有感觉累的时候,我们不管是牢骚满腹还是怨天尤人,日子还总得过。那我们为什么烦恼呢?伍佰解释说:“是人生智慧还是不够”。

《半夜11点钟》这首歌曲无论曲风还是伍佰的演唱声音,都有种让人我见犹怜的感觉,但我还是不常听这首歌曲,虽然很好听,伍佰好听的歌曲太多了,我有时一个月也不听不过来一遍,这首歌只有先放下,改天再听了。

最后一首歌曲名叫《最后的温柔》,显然是有意安排,这首鲜为人知的歌曲,主要是听过的人少,但听过的没有不说好的,伍佰曾说这写的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离别之情,很明显,伍佰真的离爱情主题越来越远了,这张专辑就没有专以爱情为主题的歌曲,这首歌听一遍就会被粘住一样,忍不住再听第二遍,去感悟这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离别之情,那时的伍佰嗓音清澈,曲风柔和,听他的那时的歌曲就是在享受一样。“若不是因为风,雨不会更美丽”很有哲理的歌词。让人联想到许多许多,尤其是歌曲唱完之后的尾奏音乐,真的让人一听起来就痴迷深陷。只这一首歌,爱伍佰一生一世,永远不后悔。

专辑最后还附带了一首《美丽新世界》,这首歌曲在以后的演唱会里,真的是常客,常常在快结束的时候,伍佰唱这首歌曲。预示一个新的开始与希望。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曲的时候,就被它所给予的希望迷住,原来,我们辛苦打拼,不就是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让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一点抚慰。浮躁不安的年轻人,记得常常听听伍佰,你会明白,前方有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在前方等你,那里有天真的孩子,还有姑娘的酒窝……

专辑里所有歌曲大气磅礴,显示伍佰大家风范,年底,伍佰举行《真世界巡回演唱会》,演唱会阵容强大,据说,演唱会收入的10%作为赈灾捐款。看来,当时的伍佰,至少差不多成了台湾人的精神支柱。这场演唱会画质最唯美,如果说空袭警报演唱会是伍佰最牛的一场演唱会,那么真世界演唱会无疑成了伍佰最美的一场演唱会,从灯光到舞台配景,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美的设计。尤其是在第二场时伍佰唱《白鸽》时,钢琴响起,舞台大布景上一群白鸽在天空里飞翔的镜头,是我对那场演唱会最深的印象,很多年后,也许我会忘了那场演唱会其它歌曲,但我仍然不会忘记那一群坚强飞翔的白鸽……

自由飞翔的音乐哲学意识白鸽

今天,大概我也无须再花多大的篇幅来大书「伍佰&China Blue」过去的音乐航程,因为这个名字在90年代的台湾流行音乐史上不但早已家喻户晓,甚至他们力抗当时市场的不可能性而掀起现场演唱会的热潮,都是一次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传奇性音乐革命。

当然「伍佰」影响力普及之广,从他的、、等作品在KTV中的点播率之高亦可见一斑。

然而难得的是,这么多年来伍佰&China Blue却不只满足于享受眼前巨星般的成就,而沦于去复制一首又一首伍佰式的嘶吼情歌来刻意讨好乐迷,反倒是从到,我们见到伍佰&China Blue一直在对自己的声音寻求改革,不停歇地将他们的声音提升自不同的层次。

事隔两年,再与伍佰进行一次访问;向来不常在娱乐媒体亮相的他,依旧对一切音乐性的问题侃侃而谈,仿佛有着抒发不完的个人观点,以及他对音乐创作所持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与其片面地说伍佰是位广受爱戴的流行销售指标,毋宁认为他是一位有着深切自我认知、不断在既有的商业音乐体制内寻求新音乐火花的唱作人。

Flying Rock-Consciousness

从到,再到这张99年新作的诞生,有独无偶地中间都相隔着两年左右的时间,那么「两年」这样的一个Time Period,是不是一个明显的创作周期?

「就拿来说好了,这些歌在两年内都是活着的,所以没有想要去做新的东西;另外一点是说,我觉得一年之内的脑筋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讲。」

然而更巧的是,连续两张专辑与,都是以「鸟」做为主题。 「可能我有恋鸟症吧!」伍佰开玩笑地说。不过他马上就正经地做了补充:「我比喻我自己的音乐历史都在飞翔,所以我的新唱片也还是要继续飞行,才会再以「鸟」作为主题。 」

无庸置疑,上张无论在音乐本质上或在反映出来的市场销售量上,都是一张无懈可击的成功作品,那么在着手进行这张新专辑时,对你这样一位不愿重覆过去作品的唱作人而言,自己又如何去寻求新的突破? 「当我在做这张唱片的时候,并没有说想要去突破,而是在想有什么新的东西吸引我,是什么因素吸引我继续去创作?想清楚了之后才动笔去写。还是一张比较属于想像的作品,想像光复前台语歌的文词用在现在人的想法写出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在做这张专辑时,想的却是身为一个摇滚乐手,怎么样去做出摇滚乐手该做的事。当我去北京看到那些摇滚乐团,听到他们的音乐时,其实自己是有些汗颜的。虽然他们不是那么被大众接受,虽然他们的音乐可能不是那么成熟,但是他们要讲的事情,不论是对抗自己或对社会,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不是情情爱爱,不是无病呻吟。这是一个关键,所以在做这张专辑时我就觉得该要去探索什么东西,所以才会写了、、这些歌曲。」

…「摇滚乐手一定要跟社会有关联、有互动,并不是说你拿把电吉他,唱唱摇滚乐,就叫做摇滚乐手;应该说你对这个社会有摇滚性的注视、摇滚性的关怀、摇滚性的抗议、摇滚性的观念与思想,这样才是一个摇滚乐手…」

继而从北京摇滚乐团「尧氏」(原名「子曰」)与崔健的现场演出所带给他的冲击,以及这一首作品注入台湾这块土地的关注,伍佰也谈到了心中对于一个摇滚乐手的认知。

「摇滚乐手一定要跟社会有关联、有互动,并不是说你拿把电吉他,唱唱摇滚乐,就叫做摇滚乐手;应该说你对这个社会有摇滚性的注视、摇滚性的关怀、摇滚性的抗议、摇滚性的观念与思想,这样才是一个摇滚乐手。好比我对罗大佑很崇拜、很佩服,是因为他讲了很多有智慧的话,他的音乐可以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我觉得重点不是在于有美有很绚丽的音乐外表,而是在于你是不是讲了一些很有意义、很有深度的话。」

Back To Basic

除了创作主题与过去有着明显的迥异外,在官方的专辑文案中还特别强调了这次的专辑是要「回归音乐最自然原始的本质」,那么究竟所要呈现的是什么样的一种音乐情怀?

「如果说是一张张牙舞爪的、华丽的唱片,那么我这次就尝试将所有炫丽的、臭屁的声音拿掉,去找到一种自然的声音。当一切绚烂的事物都在发生时,自己反而回过头去,回到原点,这对我来说是有趣的,是有吸引力的。」继而伍佰更进一步地补充道:「我觉得力量是有很多方式可以释放出来的,不一定唱得很用力,或是歌词写得很纠结,反而是一种哲学式、思考式的力量才是我现在所追求的,而这就切必须透过更纯净的音乐表达出来。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内敛的表现方式,就像在低空飞行。」

于是在中,除了开场的趣味性地sample了一些电话铃声的以及贯穿着急促吉他刷弦的依旧爆发着熟悉的典型伍佰式摇滚能量之外,大部份的作品如同、、、,所强调的反倒是一份经由简约乐器配置所与伍佰那由外放转为内敛之嗓音所交叠而成的静谧音乐张力。更值得注意的是,伍佰这次在诠释慢板作品式抒摇滚类作品时,让人感到的不再是一份撕天裂地的霸气,而是流露出一副斯人独憔悴的黯然情怀。对此,伍佰表示这段期间他很喜欢4AD旗下乐团Red House Painter的作品,或许多少也被他们那种Moody感伤的Sadcore Folk风格所感染吧!

「我希望这张专辑听起来不会油腻,而是像一碗好吃的阳春面。」伍佰以这样简单的比喻形容了这张作品。

Release The Pressure

这几年下来,从专辑大卖、演唱会爆满到金曲奖的肯定,无疑地这可以说伍佰与China Blue正处于一个音乐事业的高峰,因此而知地,在筹制这一张专辑时必定有着来自不同面向的压力产生,于是我们便见到官方资料上引述了伍佰的一句话:「只想好好没有压力地去做一张专辑。」

「其实我知道大家在做这张专辑时是很有压力的,包括销售量、金曲奖…等等,但是一旦被压力牵着走,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在录音时我会说,所有有压力的事都闪开,就做没有压力的事,才能像现在一样很自然地去讲自己讲的事情,想唱的歌;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在做音乐,我们是在过人生。再者,这次的歌曲,几乎都有一个严肃的主题,但是你觉得不会听到像乱弹那样严肃的音乐做衬底,你听到的是Easy、没有压力的音乐在阐述这些严肃的事情。」的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首作品。虽然追是一首描写市井小民生活中苦闷与希望的歌曲,但是在编曲上却以过去从未出现在伍佰专辑之中之热情洋溢的拉丁味道予以包装,让我不禁想起了老牌乐团Santana最近所推出的新作。 「其实会有这样编曲模式的诞生,是因为看太多电视,看到Ricky Martin那么受欢迎,之后就想写一首拉丁的歌,沙漠的歌。」

The Show Must Go On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张除了主题的不同外,在歌词的撰写上也与前作有所不同;上一张中的歌词相当重视遣词用字上的文学意涵,是希望绽放一种音乐的香味,那么这次的写词方式想捕捉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层次?

「之前在追求的是文字的美感,而现在能满足我的是内容、主题与态度;过多的语法与修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怎么拿真诚的东西出来。持续对自己的人生探讨,才会有源源不绝的新作诞生。特别是如果你想要做音乐做很久,你就不能说你在做音乐,而是要去过一个怎么的人生,然后把人生带到音乐里面才是对的;我希望有反映自己观点的言词,在我的音乐里面。」

回顾过去,伍佰对自己最满意的创作是的歌词:「我最满意的词是,我封给我自己最佳作词奖,因为它是台语,又是文言文。曲的部份很难,我只能说过去曾经流行过的每一首歌都不错,都是我当时做的不错的事情,它可以让很多人喜欢。」

那么,展望未来,伍佰自己是否有想过会继续在音乐创作上像David Bowie一样不断求新求变横跨不同的音乐世代,或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幕前演出而退居幕后? 「这必须要和我的人生有密切的结合,我才能一直去做当时、当下我觉得该做的事;我当然希望我一直有好的作品诞生,但是这个前提是我的人生是有一些事情一直在进行、一直在飞行。」

「满足自己,同时能做到一个摇滚歌手应该与整个社会维持的互动关系。」这是伍佰在访问最后所做的结语,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日后的音乐道路所许下的最大期望。

文/林哲仪

树枝孤鸟歌词意思是树木的枝条上孤独的小鸟。树枝意思是树木的枝条,孤鸟指孤独的小鸟,所以,树枝孤鸟歌词意思是树木的枝条上孤独的小鸟。树枝意旨无叶,时序为入秋之後,孤鸟无伴更为突显寂寞孤独。歌词中的“树枝孤鸟”指的是树木的枝条上孤独的小鸟,在枝头独自歌唱,不停地回荡着它的思乡之情。歌曲表达了远离家乡的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尽管身处异乡,但是我们仍然会像树枝孤鸟一样,不断地思念着故乡和亲人,用歌声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歌曲深情而动人,旋律优美,歌词含义深刻,充满了人情味和感人的情感,是一首值得聆听和回味的歌曲。所以树枝孤鸟歌词意思是树木的枝条上孤独的小鸟。

  办公室背面有一扇窗,窗外的风景就是几痕电线和一片天空。今天清晨,一只鸟落在电线上,静静地立着,面对着广阔无垠的天空,颇有种遗世独立的味道。

  这让我蓦然想起柳宗元的那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再回想,前面两句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首诗,短短4句,文字一直熟记于心,读完有不一般的味道,但究竟是什么,一时却有些说不上来。

 看了一些名师教学实录,似乎有些懂了。

 它勾勒出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山,一座连着一座,却看不到一只鸟的踪迹。路,一条又一条,却寻不到一丝人走过的痕迹。这样的画面是多么地空旷、凄凉、寂静!在这样的凄凉中,出现了一条船,船上仅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他在漫天的风雪中,在那片广阔的江上,独自、默默地钓着他的鱼。

 在这个孤寂凄清的世界里,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你不禁要问那钓鱼的老翁该是怎样孤独寂寞的心情?他何不选择一个良辰美景,却选择“寒江”“独钓”?他何不呼朋引伴,却选择“孤舟”“独钓”?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诗是静默的,文字是安静的,与它们相望,终究无言。那谁能解开这个迷?惟有写诗的人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写作,是由内而外,外在的语言的表达恰是诗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那诗人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当静静浏览他的生平故事,才知道,诗人的生活,此刻也进入了人生的冬季。出生望族,21岁中进士,有着为国效力、振兴国家鸿鹄之志,凭着一腔热血去改革,却终是失败。被贬永州,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志同道合的朋友要么离世,要么天各一方,随后最亲的母亲、女儿也一一离世,真可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诗人能不感到孤独吗?

 可即便孤独,但不凄惨、消沉。你看,渺无人烟,雪再大,天再冷,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渔翁,他依旧我行我素、处之泰然,专心致志地钓着他的鱼,守着他心中的那份执着和信仰。孤独的身影,在这样广大寥廓的天地里,显出一份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来。这让读的人自然蓦然升起一份钦慕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