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七情六欲指的是????
医家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佛说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产生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故有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佛学大词典》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据大智度论卷二记载,系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 “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1 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每一个容器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空。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佛经里有“一空万有”和“真空妙有”的禅理。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2 拥有童心的人永远不会老,用简单的眼光看世界,你就会变得快乐和满足。童心总是与阳光、积极乐观相依相随,简单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的人就大胆表白,无须遮遮掩掩、讨厌的人就一笑而过无须怀恨在心。人生匆匆,保持一颗童心你会发现: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3 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后的虚心、包容、自信和格局。成熟,不是由单纯到复杂的世故,而是由复杂回归简单的超然。觉悟,不是对所有世事的无所谓,而是对无能为力之事的坦然接受。成功,不是追求别人眼中的最好,而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最好。
5 心缺良善,言行必恶毒;心缺美德,言行必下流;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贱;心缺诚实,言行必虚妄;心缺涵养,言行必粗陋;心缺教化,言行必无礼;心缺敬畏,言行必随便;心缺知识,言行必愚钝。心是一杆秤,秤出的是自己的言行;言行是一面镜,映出的是自己的心灵。
6 如果你爱万物,万物也必将爱你,这就是魅力。如果你不伤害万物,万物也必将不伤害你,这就是平安。如果你珍惜万物,万物也必将珍惜你,这就是长寿。如果你心怀万物,万物必将归属于你,这就是财富。如果你施恩万物,万物也必将施恩你,这就是幸福。
7 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兄弟姐妹还是缘。缘有善缘、恶缘。债,就是其中的恶缘。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既然走到一起,必然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也可能是由善缘聚会一处,志同道合,相互扶持。不论什么因缘走到一起,我们都要珍惜、善待。
8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对心无愧!做人率真一点,做事清澈一点,心胸宽广一点,情感流露一点,这样的人生才会有乐趣。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9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心宽一分云消雾散,让人一步晴空万里。有缘相逢共一笑,从此再不论古人。相逢一笑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自杀第一钢刀。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
10 我们控制不好情绪,一是我们修行不够,二是我们接触了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与事。当我们的情绪受到影响时,适当的远离负面的环境,让自己平息下来。冥想一些快乐的人与事或者一次远行,心胸开阔起来,再回头看之前的是是非非,一切也就释然了。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不懂得退就会越搅越大。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推荐2、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佛语有云: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3、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无量寿经》
4、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佛语有云:不可说,不可说。
5、苦海难渡入佛门 渡入佛门省自身 省自身心忘红尘 心忘红尘苦海难。
6、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7、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 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
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经》
1、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语有云:一切皆为虚幻。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鸠摩罗什《金刚经》
1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
12、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13、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
14、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不红尘?何处无佛陀?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佛经》
15、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因缘,何以相遇,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向来缘浅,奈何情深,若不相见,因缘已尽,因缘已尽,再无相欠。
16、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17、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佛经》
18、佛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佛还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愣严经卷四 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20中》
19、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
20、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21、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释迦牟尼佛《法句经》
22、佛语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3、人生在世,生死并无一定。暂时来此世间,又得离开,如月亮有圆有缺;又如花有盛开,也有凋谢之时。这辈子出生是上辈子死亡的接续。前世假若没有死亡,今生何以能生?如果这辈子智慧不明澈,下辈子如何能保有福慧与人身?
24、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
25、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26、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27、易醒晨昏易醉人,幻觉今生误今生。十四阙《祸国》
28、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29、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30、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药师经》
31、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
32、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33、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
34、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35、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36、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
37、原来山盟海誓说遍,似这般都付与过眼云烟!
38、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
39、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40、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41、佛曰:贪嗔痴慢疑,杀伤烧抢掠,皆是魔,意乱情迷恨迷念,亦是魔。 魔曰:虚假伪善愚昧,无心无情,皆是佛,目空一切摒弃心,亦是佛。
42、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43、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郎中天。印光法师《了凡四训序》
44、佛语有云:人既生亦死。 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45、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
4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47、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4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4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50、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51、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52、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
53、张狂是我本性,惹我等于自杀。
54、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5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经》
56、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佛曰: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57、佛语有云:知足常乐。 佛语有云: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8、:终身未许狂到老,一日能狂便算狂。
59、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我魔主。
60、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61、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
62、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3、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
64、您如何诠释礼貌?佛曰: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65、煮一壶清茶,候一生知己。
66、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释迦牟尼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67、佛语有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68、我曾傲视群雄,也挥刀划破过苍穹。
69、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70、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1、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72、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佛经》
73、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74、脚踩生灵,手掌生死;传说不朽,王者不败。
75、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76、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
77、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7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79、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80、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8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82、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83、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
84、世道尽灭,天地混沌,与我何干?
85、不求与天同齐,只求弑天逆命。
86、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87、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 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88、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89、失去的东西,有必要去追讨吗?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90、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经》
91、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92、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93、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语有云: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94、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9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96、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
97、昨天与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佛曰: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98、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
99、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100、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01、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102、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佛语有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03、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04、雾里看花,究竟是谁苍老了等待。楼台望月,到底望不到地老天荒。
105、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106、不读《愣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憨山大师语录》
107、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108、生活太累,如何轻松?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欲望与攀比。
10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10、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111、一剑一萧平生意,不负狂名十五年。
112、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
113、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114、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汉。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句句箴言1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把每—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而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而不去自傲。微笑着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2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3 说话要先想清楚再说,做事要先考虑好后果再做。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因为,轮回的路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4 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前世的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那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那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就是一场情里之中的意外。
5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6 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不执于苦时,苦就渐渐远了。不执于乐时,乐就渐渐近了。明心了了,给世界一个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担待,一份宽容!心宽了,路就宽了。趁岁月安好,种上一片福田,趁阳光温暖,播撒福报的种子,就让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没有遗憾的永恒。知足者得乐,惜福者得福。
7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见别人的过失和不足呢,不是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我们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或过失,也是自己眼拙,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8 生命的重量,在于你能承担多少;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能奉献多少;生命的真实,在于你能认识自己多少。生命不是一趟索取和得到的过程,生命是一场生活的种种磨砺中的体悟和觉醒。有福而不骄,则无祸;有祸而不惧,自是福。处事看担当,逆境看胸襟,喜怒看涵养,行止看胆识。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不是祸,它能扩大你的心胸。淡薄之交,宁静致远;利益之交,两败俱伤。
9 心量宜宽阔,不疑不贪执。守住这颗心,凡事向上看。
10 凡事都要留个余地,越是愤怒的时候,越是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既伤人又伤己。佛经上说:“瞋火能烧功德林”。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言语,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与功德。待人谦逊些,包容些,不骄矜,不恃宠,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11 得宽心处且宽心,能饶人处饶几分。平生多少事,一切好商量,话语暖几度,送人多几站,花谢花还开,别离还相逢,抱一颗好心,好留下一回相见。
12 开口不说他人非,闭目心中生莲花。能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忍一时风平浪静。口争得无常烦恼,让三分心平气和。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
13 凡事都不可太过极端、绝断,你给别人留了空间,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留下了很大、很多的回旋余地。所以说,人生固然是需要努力,但是是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适可而止方为妙。
14 有些事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要发生,有些人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都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愿意也好,讨厌也罢,该来的都会来,没有选择,无法逃避。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和面对,做自己该做的,尽力而为,用善良感染生活,用温暖和谐人生。且行且珍惜。
15 逢人三分和气,如春风满面;遇事几分宽阔,留于别人路过。别把自己当君子,也别把自己当小人,人生是什么,都是学做人。
16 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莫要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播种;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善报。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让你顿悟人生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心若清净,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净土。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坎呢?身在红尘之中,凡事以善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心坦然、平和、宁静,如开放的莲花一样自然、从容,不为谁开不为谁落。
2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3 生活就是禅,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平凡去走出一条人生的轨迹,动也是好,静也是好,宠辱不惊。拿也好,放也好,去留无意。纷繁的喧闹中,活出一份内心的宁静、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详,让命运在平和中运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4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的人生,只有建立在道德原则的基石上,才能焕发它的光彩;而不变的原则,又必然要在多变的生活中随缘磨砺,才能成就它的稳固。随缘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能够从不经过逆缘的苦痛,而圆满完成随缘的学习。因为随缘,所以慈悲,真正随缘的人生,定是一个美满的人生。
5 佛教说千年修来同一饭,万年修来同船渡,你能一起吃一顿饭,在一个家庭里面一起过活,都不是偶尔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多生累世积累起来的一种因缘。要成为夫妻、父子、母子这中间的因缘要修多少世呢?所以佛教有句话叫惜缘,要珍惜我们自己的因缘。惜缘从哪里开始?惜缘就是善待彼此开始。
6 佛门里常说回头是岸,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自私自利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贪嗔痴慢回头,从五欲六尘上回头。这一回头,就回归到我们的真如本性。迷,这一回头就觉;邪,这一回头就正;染,这一回头就清净。所谓回头就是放下。大乘法叫你放下,诸位一定要知道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
7 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蕴藏着慈悲,你才能把慈悲带给别人。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嗔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8 有福德的人,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过赞美他人的功德来让自己的福德更加圆满;通过观照自心来让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更加发挥。缺福德的人,常常观察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污染;常常谈论他人的是非来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常常评判别人的对错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倍受折磨。
9 我们求佛,常常觉得佛陀拥有大神力。然而,真正让佛陀有神力的是因果,是善念。因果是世间金刚不坏的法则,我们现在承受的一切,都是往昔所作之业,我们将要遇到的一切,又都是当下的造化。我们的心念导致善恶的行业,而这些又都决定着我们的福祸际遇。所以,求佛,其实就是在求自己。
10 你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的嘴都像刀子一样了,一割别人就出血,你语言到哪,别人就流血,还能豆腐心吗?可不可以?要善语、柔软语、赞叹语,口不能恶口,不能挑拨离间,不能绮语、妄语,这四种口业不能有。怎样训练在被种种违缘围绕下,你还能超越其上,能完全地驾驭,这就要靠智慧。
佛经,一般在寺院的流通处,或附近商店都会有很多。
一般书店也会有一些。你说的情感方面,你就看看《金刚经》。金刚经里面,佛陀的弟子问佛陀,如何安抚我们这个心。金刚经就是讲如何安抚我们这个心的。你好好读一读吧。
如果读不懂,可以参考一些其他书。比如南怀瑾先生写的《金刚经说什么》很容易懂的。
阿弥陀佛啊
如果你可以的话
去念念
地藏菩萨本愿经
到寺院结缘处
请一本
一般都是有净口业 真言净意业 真言等
开始注意的就是 洗好澡 或者洗手 刷牙之后开始念经
心诚就好
念完一遍 后面有个回向
念三遍即可
阿弥陀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