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草人
例子:
小明:《绣春刀2》这部**剧情很生动,是一部不错的**
小红:可是杨幂演技很差啊,这部**怎么会好看呢
小红犯了稻草人谬误。
2错误归因
例子:萧敬腾被称为雨神,因为萧敬腾来广东了,所以广东才会连续下一个月的雨。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3诉诸情感
例子:路边有位残疾老奶奶在乞讨,小明给了老奶奶一块钱,小红指责小明:你那么有钱,老奶奶那么可怜,你才给了一块钱,你应该把你身上的钱都给老奶奶。小红犯了诉诸情感的谬误。
4从论证到结论
例子:某个教育专家发表讲座说,学生应该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和学生的综合教育,要注意学习方法。要想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就应该来参加他的课程。小红认为教育专家是骗人的,于是厌倦学习。小红犯了这种谬误。
5滑坡谬误
例子:一个小偷是不可能改过自新的,他曾经偷过钱,以后就会杀人放火,做更多坏事。这里犯了滑坡谬论。
6人身攻击
例子:小明考试得了100分,老师认为小明不可能考100分,他认为小明不团结同学,是个智商不高的学生。老师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7诉诸虚伪
例子:小明提醒小红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小红没有根据交通规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违反了规则,反而指责小明:你也闯过红灯啊!小红犯了诉求虚伪的谬误。
8个人怀疑
例子:新开了一家机器人餐厅,小红说,要是机器人真的能取代服务员的岗位,那让机器人多生几个孩子也去取代其他的岗位啊!小红犯了个人怀疑的谬误。
9片面谬误
例子:小红知道一条近路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后来发现走错路了,小红说,这条路以前来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子的,一定是被人重新修过了,所以路线变了。小红犯了片面谬误。
10诱导性问题
例子:小明怀疑小红偷了自己钱包,就问小红:我的钱包里是不是有1000块钱和一张照片啊?小明使用的就是诱导性问题。
11举证责任
例子:小红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神主宰和控制的,因为你不能证明不是神在控制着万物。小红犯了举证责任的谬误。
12语义模糊
例子:豆腐两块一块。豆腐到底是两块卖一块钱还是两块豆腐卖一块?
13赌徒谬误
例子:我昨天经过这里抓到了一只兔子,所以我今天再到这里来也能抓到一只兔子。
14从众心理
例子:小红听大家说头越大的人越聪明,于是认为这是对的。小红犯了从众心理的谬误。
15诉诸权威
例子:某知名教育专家表明,教育孩子应该多鼓励,不要批评孩子,以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于是小红在教育小孩时,无论小孩做了什么事,都鼓励他。
16合成谬误
例子:小红在看春晚的时候发现有个歌手是在假唱,于是认为春晚所以的歌曲类节目都是假唱。
17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例子:
小红:只要是心理学家,都会看《乌合之众》这本书。
小明: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学专家,就从没看过这本书。
小红:所有(真正的)心理学家都会看这本书。
18基因谬误
例子:
小明:杨过是一代大侠
小红:杨过是坏人杨康的儿子,怎么可能是个好人?
19非黑即白
例子:小红对小明说,你是个医生,明天的手术你要是能救活那个患者你就是个好医生,如果手术失败了,你就不是个好医生。
20循环论证
例子:
小红:耶稣爱世人,愿意为了世人去死。
小明:你怎么知道耶稣爱世人
小红:耶稣是这么说的
21诉诸自然
例子:小红认为施了肥料的种植物和大棚种植的蔬菜,没有自然生长的作物好吃。小红犯了诉诸自然的谬误。
22轶事证据
例子:小红看到邻居因为坚持喝酸奶生了儿子,于是认为坚持喝酸奶可以生儿子。
23德克萨斯神枪手
例子:在离婚案的法庭上,老王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丈夫,称自己为了家庭付出金钱和时间,对待家庭无微不至,只字不提家暴的事情。老王犯了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24中间立场
例子:小红认为一年看200本书可以让月薪提高一倍,小明认为一年看200本书不能让月薪提高一倍。老王认为两者观点的妥协:每年读200本书可以让一部分人月薪提高一倍,但不会让所有人的月薪提高一倍----才是正确的。老王犯了中间立场的谬误。
25混淆事实和观点
例子:
小明:今天天气预报34度
小红:今天真热啊!
这里气温34度是事实,天气真热是观点。
不合逻辑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非黑即白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将问题简单化为两个极端,忽略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
- 要么赢,要么输。
- 要么对,要么错。
2 滥用因果关系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将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简单化或者颠倒,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
- 我穿了红色的衣服,所以今天运气特别好。
- 今天运气特别好,所以我穿了红色的衣服。
3 诉诸情感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将个人情感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而忽略了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考。例如:
- 我不喜欢他,所以他一定不好。
- 我喜欢她,所以她一定是对的。
4 无中生有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凭空想象或者编造事实,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
- 我觉得他在想什么,所以他一定是这么想的。
- 我从来没有见过外星人,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存在。
5 矛盾自相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在陈述中自相矛盾,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
- 这个人说谎话,所以我相信他的话。
原文链接 David Ferrer: 15 Logical Fallacies You Should Know Before Getting Into a Debate
诉诸同情 (拉丁文Argumentum ad misericordiam,即英文的argument to compassion)跟 针对人身 一样,是一种相关性的谬误,这两种谬误的问题都在于与所讨论主题的对错无关,而是通过利用他人的同情或者某些情感上的敏感去绕开主题。换言之, 诉诸同情 就是一种对情绪的操纵,例如
显然,这一对吃胡萝卜的指控是通过将胡萝卜比成有意识的动物来实现的——而且强调胡萝卜的“小”,但这一指控并非以事实作为根据。那么依照正确的逻辑,什么时候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把什么东西吃到肚里去了”呢?答案是当只有存在确切的证据证明,你的食物是由不道德的农业实践或者不公平的交易行为生产的,比如使用奴隶、使用有毒的化学制剂等等,你才需要反思。
真理和谬误属事实范畴,而非情感范畴,这是一个“是”与“不是”的判断,而与人们的感受无关。换言之,当我们将感情误解为事实时,就会出现这种谬误。人的感受只有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用来探测真理,因此我们可以将下面这条作为一个一般规则: 当我们将情绪视为判定事情真假的确定证据时,我们肯定在犯错。 举个例子,孩子们因为觉得他们的床下有怪物而害怕黑暗,但这(害怕)并不能用来证明怪物的存在。
说句公道话,情感有时也可能与真假相关。比如,在道德领域,当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是否令人生厌或值得称赞,或者政策领域,政府的政策是令人愉快还是令人反感,情感或者感受当然是判断的关键因素。在计划一项社会活动、为一种产品做广告、或为一项慈善事业团结一群人的时候,人们的感受或者情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一旦 情感被用来代替事实、或者作为对事实的干扰 ,就变成了 诉诸同情 的谬误。
珠宝和汽车公司通过影响你的情绪来说服你购买他们的产品并不是一个谬论,因为这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主张,无关真或假。不过如果他们通过诉诸情感来证明你 需要 这辆车,或者某款钻石手镯能将你的青春、魅力和社会地位从时间老人的寒冷湿冷的魔掌中夺回,那就是一种谬论。事实上,你可能不需要那些东西,它们也不会拯救你转瞬即逝的年轻岁月。
其中哪一个是诉诸情感的谬误,哪一个不是?
例1: “老师,这篇论文你得给我打个A。我知道我只写了一个句子,还放了一些剪贴画,但请你理解,我的祖母在旅行时突然去世了,我要去外地参加她的葬礼,而葬礼过程中我的父母还离了婚,所有这些压力让我这两周分外紧张。请你多点同情心,我祖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我这门课能得A。“
例2: “老师,我知道这个作业不合格,对此我也感觉很不好。我想和你约个时间见面,讨论下一项作业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诉诸同情是诉诸情感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诉诸愤怒、恐惧/焦虑、内疚、悲伤、厌恶、骄傲、解脱、希望等谬误,都是通过诉诸某种情感的方式让人们去用情感代替事实做判断。
油管视频:辛普森一家之“想想孩子!”
大概是Helen Lovejoy本人做事惹人讨厌,却经常(很夸张地)用孩子来说事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