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故都的秋》的情感基调?

如何赏析《故都的秋》的情感基调?,第1张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散文,对于这篇散文的情感基调的理解,很多数教师都定位在“悲秋”上,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以为“清”、“静”、“悲凉”这三个词是该文本的“文眼”,并紧紧抓住文本中与这三个“文眼”的相关的“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而长的秋草”、“铺得满地”“极细微极柔软的”落蕊、“一条条”“细腻”“清闲”“有点儿落寞”的扫帚丝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秋雨话凉、“尤“尤其是诗人,都带者浓厚的颓废色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等信息,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再联系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来应证“悲秋”的结论。我不是说文本理解方式不好,只是觉得其中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而且“悲秋”的结论有些站不住脚!

  第一,该文本的“文眼”,果真是“清”、“静”、“悲凉” 这三个词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文中反复出现了诸如“这故都的秋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等信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从这些前后钩连、贯穿全文的主线信息来看,“秋味”、“深味”才是该文本真正的“文眼”。

  第二,“故都的秋”的“秋味”、特别是“深味”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清”、“静”、“悲凉”这三个词上吗?我认为非也。我认为应该是体现在“特别”“清”、 “特别”“静”、“特别”“悲凉”,而这种“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是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得出来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首先,作者开篇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一个“好”字,表明作者对所有地方秋天的总体感受和总体评价;同时,这个“好”字也透露出该文本“颂秋”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什么认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呢?因为作者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中发现:“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世界各地的秋天就“好”在这里!只不过与外国文人相比,“中国的文人,与秋天的关系特别深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大概就是“有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的原因所在吧(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这里,“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是与文首的“特别”二字相照应的,重在强调中国的秋天给人的感觉不仅“总是好的”,而且给人的感觉“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其次,作者认为“江南,当然也是有的”,以为“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只不过与“故都的秋”比较起来,“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给人留下“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的遗憾,它那“不浓”的“色彩”留给人“回味不永”的歉疚;而“故都的秋”有“十分的秋意”,它“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它如“白干”般酒劲十足、使人酩酊大醉,它如“馍馍”般耐人咀嚼回味、使人大饱口福,它如“大蟹”般品位高、营养高、能更滋养人,它如“骆驼”般高清晰、能给人留下明晰而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旨在向我们传递“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和“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这样的信息。一句话“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秋味”彻底,劲足,够味!能让人看得饱、尝得透玩赏到十足、回味永!由此看来,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的感情递进层次倾向: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国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别”“好”!正因为它“特别”“好”,所以就值得“颂”!而且也正是该文本所要“颂”的所在!

  第三,故都这种“特别”“好”的“秋味”又具体蕴涵在哪些人、事、物、景之中呢?你看,文中不是着力向我们展示了以下这样一些人、事、物、景吗?“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的槐树“落蕊”,“树影下”“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得见它们的啼唱”的秋蝉“衰弱的残声”,“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下得“息列索落”的秋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又露出脸来了”的太阳,“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及其他们“微叹着互答着”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树和“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颗儿……作者认为: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和“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中“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还要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最好”;那“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槐树“落蕊”能让人“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树影下”那“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能使人产生“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的“遥想”;“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息列索落”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微叹着互答着”对“阵”字“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奇景”; 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作者看来,所有这些人、事、物、景中都蕴涵了故都“特别”“好”的“秋味”。从文中着力展示的人、事、物、景及作者对这些人、事、物、景的主观感受与评价信息(比如“十分”、“最好”、“极”、“深沉”、“遥”、“特”、“奇”、“有味”、“更像样”、“正好”、“奇”、“全盛”、“佳”、“最好也没有”等)中,应该很容易解读出作者明显赞颂故都之秋“特别”“好”的感情取向。难道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就决定了作者写作该文本时以及该文本本身的感情基调就是“悲”和“悲凉”的吗?恰恰相反,通过研读全文,我所感受的却是作者对故都、对祖国强烈的眷念和热爱。至于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人、事、物、景,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这些人、事、物、景正好能反映“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也就是“特别”“好”)的特点;二是符合作者“虚静”的审美情趣。

1、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对比托情。文章就是通过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 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

3、设誓显情。所谓“设誓”,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表达这种对“故都的秋”喜爱的强烈情感,在结尾处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

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首先,从表现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来看:清、静、悲凉

其次,从文章写作的背景看,即作者当时的心境

第三,从郁达夫的文学风格看。强烈的主观色彩,伤感的抒情倾向,清丽、自然的文笔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描写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描绘出一幅富有故都色彩的人情风味图,蕴含着悠闲落寞的感情。

郁达夫落笔于“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写他们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雨秋意,作者此时的笔调是愉快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所忧虑的生活。

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人民和他们的普通生活,于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扩展资料: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

文章的首尾都将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对比,且运用了独特的语句形式来强化对比的效果。例如结尾处的对比:(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1“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

2《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

3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和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

4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5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6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手法

1、摹绘写情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是指“采用语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声音、色彩、气味等)生动形象地形容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首先来看“故都”一词。在文中,郁达夫是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表现“故都”的。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会有“破屋”“破壁腰”,这分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一“破”字给作者郁达夫带来了“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些还算较为显豁的,更为隐蔽的还表现在作者的“逸笔”之中。“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佳。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而作者在这“破壁腰”看到的就是这“蓝色”的牵牛花,这是当年“皇城”的遗落,即使做了“故都”,依然不改“皇城”的气派。再看“秋”。“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是“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静”,“以声写静”;“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更是人的“清、静”,没有了过去的忙碌,一到秋天,只好这样“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郁达夫的情感就是在这些看似“毫无深意”“琐言碎语”中体现了出来。

2、对比托情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因此,“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更为注意的是, 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郁达夫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尤其是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真是相去甚远,这种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更为显著。通过这一对比, 全文的情感就显得“更上一层楼”。

3、旁逸衬情

《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绘写情,用对比托情的手法把作者蕴藏在胸中的情感垫高表现出来以外, 还运用了旁逸衬情的手法。“旁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离开主题而加以风趣幽默的插说、注释或补充,这些插说或注释看似画蛇添足、无关痛痒,但却能增强语言的情趣的一种修辞方式”。在本文中,作者一整段文字来写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厚爱,认为秋在这些人的诗文中“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采用旁逸衬情的方法,不仅为作品情感的抒发垫上了一层台阶,使作品的情感站得更高,而且也为读者增加了了解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一些共同感情的了解,“增加了语言的情趣”。

4、设誓显情

所谓“设誓”,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提出无法实现的条件来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的一种修辞方式。郁达夫为了表达这种对“故都的秋”喜爱的强烈情感,在结尾处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这一结尾,也为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作了注脚。这是作者表达情感的第三台阶。文章正是在这三层台阶的铺垫下,情感才由晦转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20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