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大家人的素质跟什么有关系,金钱地位文化哪个关系大为什么?

我想问问大家人的素质跟什么有关系,金钱地位文化哪个关系大为什么?,第1张

一个人的素质,与金钱、地位、文化,那个关系比较大呢?

云中认为,素质与其中那个关系也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下个人的观点,愿与诸位探讨。

首先,提到素质。来了解下什么是所谓的素质,也就是素质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德、智、体三个方面。其高低好坏不因人种划分,每个地方都有素质高和素质低的人。素质提高代表着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而这里通过揣摩你的提问,应该是倾向素质的前两张内容,也就是德与智,重点应该是德。那么,我们就侧重德这方面,从金钱地位与文化三个层面,浅谈下与素质的联系。

金钱,一个人财富的象征。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也可以通过财富优势获得良好的教育文化。但与素质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一个有钱人,不一定就有素质。反过来一个贫穷的人,也不能说没有素质。有的人积累了雄厚的财富资本,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膨胀的私欲。表面绫罗绸缎香车宝马,内心却肮脏不堪极其龌蹉。

于己张牙舞爪不知地厚天高,于家人嘲讽藐视亲戚朋友六亲不认,于社会大众没有丝毫奉献回馈之举,常说的为富不仁或许是最恰当的解释。

曾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用蹬三轮近二十年的时间,省吃俭用为学校及贫困学生捐助三十五万元。像白方礼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不胜枚举。

有的人在获得财富后,却热衷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像港明星古天乐,将个人财富奉献于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周润发,将个人全部所得,无偿捐献于社会公益福利回馈社会。

这就是德,也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与金钱的多少无关。

地位,一个人的身份象征。金钱或许可以获得地位,但地位却不是金钱的特有。一个有地位的人,可以认为有一定的文化,但文化与地位又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同理,有地位的人,不一定代表有素质,反之亦然。

有的人高高在上,却倚仗权势欺压良善盛气凌人,将人民赋予的特权,作为谋求个人私利的工具,凌驾他人甚至法律之上,违背国家人民的利益。

有的人在其位谋其政,鞠躬尽瘁清廉正直一心想的是为老百姓谋求福利。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乐于助人尽己所能帮扶弱势群体。

所以说,地位的高低,并不决定一个人素质的高低。

想起著名作家海岩,在小说《深牢大狱》里的一段话:

社会上有三种英雄,一种是其能力上的英雄,一种是地位上的英雄,一种是道德上的英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过分的推崇能力的大小,或者是地位的高低,而应该是对道德的完善。

海岩这里的道德完善,其实就是指社会整体的素质。

再来看文化,从文化这个词来看,貌似与素质的关系比较接近,起码比金钱地位相对来说亲密些。的确,文化是一个衡量素质的重要指标,不仅对素质,对与金钱的获取与支配,对所处地位行事的准则,都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对于提问,如果从金钱地位与文化选择一个的话,那就是文化相对来说与素质的关系比较大一些。

然只是相对,就是并非绝对。有素质的人可以认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与文化,但有文化的人却不一定有素质。

网上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

见过斯斯文文的女生在外偷人的,也见过大大咧咧、抽烟喝酒的姑娘坚守爱情的,见过穿西装打领带对着父母破口大骂的,也见过一身是纹身却照顾住院的长辈无微不至的,温柔是装出来的,而人品和骨子里那份善良,却是装不出来的。

这段话应该可以有力的说明,文化与素质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并非绝对的依据与标准。

由此可见,无论金钱、地位、还是文化,三者与素质的联系并不是太大,其对素质的影响也没有多么深刻直接。

那么,素质究竟与什么因素关系大呢?那种因素,从根本上左右决定着人的素质呢?

云中认为,应该是良好的素养。有人说素质与素养是有区别的,但一个有良好素养的人绝对是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人。

一个人良好的素养,首先来自家庭的成长环境。其次是后天接受的文化教育,最后就是出生社会接触的环境。

这三个要素,对良好修养的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样也是评判素质的重要标准,与素质关系最大影响最深。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影响素质的,不是金钱地位,也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以及出生社会后的环境。

1.身体素质

身体就是人的生理存在的物质实体。现代科学对人体发育的深入研究,已经了解了人的身体发展的基本因素,了解到子女通过遗传信息继承父母的生理特点,良好的环境与营养可以增强身体健康,除了劳动之外,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

健康优美的体魄,充沛旺盛的精力,坚强不屈的意志都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健康的身体是独立生活和社会做贡献的物质基础。虚弱的身体不仅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幸福,而且还可能成为别人的负担,可能难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个系统、器官技能在肌肉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因此信息、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和体育锻炼等因素对于人的身体素质具有重大影响。

身体素质可以生动具体而又综合全面地表明一个人的生理肌体状况。它主要包括感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等方面:感觉素质包括形态知觉能力(对物体或图像的有关细节的认知能力)、颜色分辨能力和空间判断能力;力量素质是指人身的肌肉在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它是人体运动的首要素质;速度素质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定运动的活动能力,主要表现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中的位移速度等;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主要包括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柔韧耐力素质指人体运动时加大动作幅度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灵活、快速、准确地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是身体多项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协调素质是指人体运动的协调性和完美性,包括眼睛、双手和双足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手掌与手指的灵巧程度等。

身体是一个人所有各种素质的载体。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是坚持工作、发挥聪明才智的物质条件。在职业岗位上,无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都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的虚弱、疾病或缺陷,对于择业是很不利的。一些感觉器官的功能不良往往会被某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2.心理素质

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

科学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脑是具有特殊组织形态、高度完善的物质结构的器官。它有反映客观现实的特殊机能,并由此产生了人的心理。也只有客观事物的作用,才能使人脑产生相应的心理。因此,心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是在自身高度发达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劳动和语言的影响而形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分成认识、情感和意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认识过程即人脑反映客观实际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自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们不仅认识事物,产生情感,而且还要为实现某种目标采取作用于现实的行动。从确定目标,下定决心,选择行动方法,到执行计划实现既定目标的整个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认识、情感和意志这三种过程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心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它是一个由量的不断积累到质的变化的演变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的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各种心理过程、个性特点的发展进度和到达成熟的时期各人都不相同,有慢有快,有长有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不是齐头并进的,其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

由个性差异而表现出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条件和表现的形式;个性心理是影响和制约心理过程的品质和效果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影响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下列因素的影响是重要的:

遗传因素。它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一方面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运动器官的结构等渠道影响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气质影响人的性格。如果没有正常人的遗传因素,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心理。无脑畸形儿和受过专门训练的动物都没有正常人的心理。

生理成熟因素。生理成熟是指生理机能和构造上的变化和发展,它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律。人的生理成熟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心理发展的顺序和规律。脑的成熟与否对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

社会生活条件。这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因素及其差异可使人的心理可能发展到一定水准,且具有某种差别,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心理是人脑对社会实践中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社会生活条件决定了人的心理发展。

教育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专职性,决定了它是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的,所以,它对人的心理发展起者主导作用。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参与下进行的,活动越复杂,心理活动的参与程度就越大。

人的心理活动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就心理过程而言,有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就个性心理特征而言,包括需要、动机、理想等个性追求,还有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点。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主要指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长期积累的升华和结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下列七个方面:

认知素质。认知素质是指人在认识活动方面形成的稳定倾斜和独特风貌。它包括感受性、敏捷性、准确性、独立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等。要求在认识心理过程中,既有锐敏的感知、灵巧的思维和集中的精力,又善于使各种认知心理活动互相补偿,使发散——收敛思维交互作用,抓住本领,推陈出新。

情感素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带特殊色彩的态度体验。这个心理过程包括情绪、感情和情操三种发展水平。情感的取向应于祖国和人们的利益以及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应在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社会领域发展,要有理想,有道德,追求高尚美好,脱离低级趣味。情感要有相对稳定性,不可变化无常。情感的效能要有积极性,能够鼓舞人,激励人,催人奋发前进。

意志素质。意志是指人们为了确定的目标,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坚毅顽强地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素质体现在人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坚定性等方面。意志素质良好的人,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能够自觉地鞭策自己,为了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他善于控制感情,约束言行,不骄不馁,理智行事;他在紧急重要时刻能够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积极行动;他一旦下定决心,便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矢志不渝,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排除万难、争取成功。相反,那种意志薄弱的人,面对成就或顺利环境回盲目乐观、忘乎所以,不思进取;在危难或逆境压力下又可能灰心丧气、承受不住,无所作为乃至成为逃兵。意志薄弱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敌,任何用人单位都很重视应聘者的意志素质。

兴趣素质。兴趣是积极主动地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良好的兴趣素质体现在一个人的兴趣范围不过于狭窄,而使其智能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体现在有一个较有深度的兴趣核心,在此核心方面获得高深的知识,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智能优势;体现在其兴趣核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使之在个人成才之路上产生持久的动力,创造显著的成果。

动机素质。在追求某一目标、获取某种需要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出推动个人行动的内在理论,这就是动机。良好的动机素质体现在一个人的动机要有正确的倾向性,使个人的各种动机建立在合法、合理的需要上;体现在他有一个远近、轻重搭配合理的动机体系,能够自行调节动机矛盾,坚持主导动机,协调有序地实现其他动机;体现在其动机的科学性,具有较大的可实现性;体现在其动机的持续性,保持主导动机的长期性;体现在其动机的明晰性,目标清晰明确,便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性格素质。性格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素,触及到心理活动的全部领域。良好的性格素质,首先体现在一个人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要正直诚信、礼貌友善、勤俭耐劳、乐于助人,善于与人和环境建立起和谐共处的关系。其次,是能够正确地把握性格倾向,热情开朗的外倾性和冷静多虑的内倾性各有所长和所短,要善于扬长避短。此外,还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不观望或盲目从众,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竞争和开拓。

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各种心理素质在最高层次上综合而成的创造能力,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工、构思,以开辟新的途径(例如新构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创新素质对于成就一番事业、推动各种工作的蓬勃发展、开创新局面是极为重要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能否真正自立自强、建功立业的保证。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名人专家,无不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他们大多具有身处逆境而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宽容大度、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等优秀品质。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名学生进行了50年的跟踪研究,对其中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智力水平差别并不大,但在情感、自信心、毅力、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追求目标的内驱力等心理素质方面确有巨大差别。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对其成就有很大影响,所以,许多用人单位都特别重视新招职工的心理素质。这是许多用人单位进行面试的考核重点。

个人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具有正相关性。我的一个亲戚,学历很高,但是吃饭的时候特别喜欢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而且自己意识不到,原来,他小的时候父亲每次干活回来,吃饭的时候就是“吧唧吧唧”,表示这顿饭吃的特别香,久而久之,他也耳读目染,尤其是吃的特别开心的时候就控制不住。这个兄弟人挺好,也挺热心,但是在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和工作的时候,就是吃饭“吧唧嘴”这一点不招人喜欢。也有被人说成是没有素质,素质低。但是,剧情开始反转,这个兄弟知道自己这个“缺点”之后,努力改正,加上自己的女朋友和同事、朋友的不断督促,现在几乎不会看到他吃饭的时候有“吧唧嘴”的毛病。这可以算得上是素质提高的典型了。当然,肯定也有不愿意改变的,如果没有自己要改变的欲望和周围人的督促,肯定没法提升素质。

性格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孩子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主动性逐渐形成的。人的性格和什么因素有关?

人的性格和什么因素有关

  一、来自生理因素的影响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生物学的根源。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础,为人格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由于社会文化的评价和自我意识的作用,一个人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会影响自信、自尊等性格特征的形成。第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一般说来,早熟的学生喜欢社交,责任心强,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易给人好印象;晚熟的学生往往凭自己的态度和感觉行事,责任心不强,小太遵行校规,很少顾及社会规范。第三,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征也会影响特定性格的形成,表现为或加速或延迟。这从气质和性格的相互作用可以证明,活泼的人比抑制的人更容易形成热情大方的性格;在不利的客观情况下,抑制的人比活泼的人更容易形成胆怯懦弱的性格特征,而在顺利的条件下,活泼的人比抑制的人更容易成为勇敢的人。第四,性别差异对人类性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一般认为,男性在性格上比女性更独立、更自主、更具攻击性、更主导性,更具竞争力,更敢于冒险;女性比男性更依赖,更容易被说服,做事有分寸,更有耐心。

  二、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性格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触到的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的经济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水平、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家庭氛围、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等。,都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制造业的工厂。

人的性格和什么因素有关

  1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说,家庭成员之间和谐、安静、愉快的关系营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怀疑、争吵和不和谐的关系造成的家庭紧张,尤其是父母离婚的家庭,对孩子的性格有负面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离婚家庭的孩子比完整家庭的孩子表现出孤独、冷漠、冲动、说谎、恐惧、焦虑甚至反社会等不良性格特征。

  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自制力和灵活性有显著影响;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性格的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和灵活性有显著影响。父亲文化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孩子的意志特征上。母亲的文化程度不仅对孩子的情感特征和意志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孩子的理性特征有很大的影响。

  2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对家庭教育中角色和职能的理解,父母对孩子权利义务、地位和发展规律的看法,父母对孩子成功的价值取向,父母对与孩子关系的看法。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尤其是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许多心理学家研究了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父母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性格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 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现代社会中高素质的个体应具备如下特征: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机,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黄先生提出的上述看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其中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这几个方面是在心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界面上谈人的素质结构,属于上述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

刘华山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上述七个因素分别反映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与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即对整个人生、对自己、对工作与社会、对他人与团体、对知识与信息、对实际事物、对困难与压力情境七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这七个方面的因素具有较好的逻辑性,但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或修正完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