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着。——太宰治《候鸟》
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认为别人会用的那种视角去体验生活的能力。其中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认知共情指即使在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也能理解他人脑海中想法的能力。情绪共情指如果你受苦会让我难过,会让我也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你的感受。共情能力是分等级的,从0到6,分成了6个级别。

如何判断自己的共情能力是否偏高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然后真诚地回答自己。“对方开心,我才会感觉开心。”“当别人需要我时,我很难说不。”“我经常因别人的事情,操劳分心。”如果你的回答都是“是”的话,那也基本上拥有了比较高的共情能力。说说共情能力太强的人的日常生活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三观非常正,而且可以无障碍地接纳并理解很多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包容性很强。

很轻易地就可以解读正在和自己交流的别人的精神状态,可以和顺着别人的情感导向说下去,进而让别人感觉和自己聊天很舒服而且三观很合,但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正反馈。但在别人不想和你多废话的时候也能感受得非常明显,当一个人并无意在与你的沟通中浪费太多时间时,他的精神是一种关闭的状态,而对此自己并没有什么可以做的,相反因为过于敏感,自己会更能放大别人在聊天时的“不想聊下去”那一部分的意图。共情而不能改变别人的情感还是一种很无力的感受。

可以敏锐地察觉出别人的交流雷区并避开,也就是和别人的交往不会经历很糟糕的好感度滑坡事件,也不会成为网上所说的直男癌。成为很多好友的贴心树洞一样的存在,因为可以给人一种我与你思维一体,我在和你一起想怎么解决你的问题的感受。我从不认为共情能力强是好事,一个人容易低落,太过敏感,很羡慕那些在阳光下明艳幸福的自私。

常常能感受到别人隐藏的难过与愤怒,哪怕与我无关,我也无法置身事外,因为这样的心态,我常常讶异于旁人与加害者的自私冷漠,事不关己。我常常能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变化,并不意味着我能很好地帮他化解。共情能力强并不等于着情商高和圆滑,相反,我因为无能为力和对旁人的冷漠而感到一次次的难过。为了他人的幸福感到幸福、为了他人的悲伤感到悲伤,但最终又深深地意识到这些与自己无关,只是自作多情而又孤独的活着。就像是一种与生俱来、无比恶毒的诅咒。
这种共情,实在有些矫情。
共情,情感同频,感同身受,但不至于不开心,或者内耗。好与不好,要看在什么条件下。或者说,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快不快乐?有些时候,标准是自己定的。
首先要明白共情能力是什么呢?我看过很多关于共情能力的文章,有人说这是天生的,有人说这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这是善良的体现。
后来我又去搜了一下专业的名词解释,共情又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过强的情绪共情能力可以让人体会到丰富的情绪,运用的好的话,被共情的那一方能感受到被理解认同的感觉。
但是物极必反,过于强大的的共情能力如果加注在没有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躯体上,这对共情者本身将会是一种伤害。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及时疏导的话,这种伤害会造成成倍攻击,因为这本来就不是ta应该承受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伤害到底有多么的大,但是我知道这会很难受,而这是出于我的认知共情得到的认识。
我妹妹的情绪共情就比较强,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她的早熟,会失去很多快乐。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她突然对我来一句:姐,你是不是压力很大啊。还有一次她突然来一句:感觉你经历了好多坎坷啊。但是实际上我当时本身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她就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情绪。至于我的压力大不大,大,但是我真的没有感受到。但是我身体做出了反馈(长了满脸痘痘),不过也说明了这在我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毕竟心里没有感觉但是身体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意识到就无法进行情绪疏导。。。也就只能反馈到身体上了……
现在长痘痘想来这应该属于身体的保护信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对当时的我本身来能说是一种好事,毕竟造不成心理伤害,不过担心的到成了她了,想想都感觉她很无辜。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情绪感知不强可不是一件好事,说明这是盲区,潜在的麻烦事儿就会出现了。
突然想到边城里面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共情能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就是保护作用,用的不好就是刺伤自己。
不过能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棒了。人生嘛,就是要体验人世百态呀,体会到了才能说这好还是不好嘛。
我能感受到近段时间自己的情绪感知力变强了,这种感觉很复杂,挺棒的。也挺快乐的哦!
经过我长期的观察,我发现此人除了生性随和、善于交谈之外,她有非常明显的共情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很能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特别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比如她曾经跟我说过,假如她跟谁吵了架,很生气,她会立刻拼命的想对方的好处,这么一来她的气就消了一大半,或者在路上走路看到一枚图钉,她会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因为她怕别人会踩上。这种例子可能不完全贴合共情这个概念,但我认为所谓的共情一定是建立在感同身受、能够在意他人关心他人的基础之上,对他人的好处存在感恩之心。这种人凡事不会太纠结,尤其是在
我们身边都是有着一些共情力比较高的人,而对于这些共情力比较高的人,我认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会过得很快乐,这些共情力比较高的人,往往有着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比较多愁善感,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对一些事情缺乏自己的主见。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
情绪虽然说在很多时候会来自于外界对于我们的影响,但是自己是否能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最关键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如果说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比较高,情绪总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自己会很被动的,因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所要追求,所要努力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自己的生活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左右,总是让自己不断的陷入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这种共情力比较高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其次,对于自己身边那些共情力比较高的人,很多时候他们在我们面前所表现出的这种共情力,未必就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很有可能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的获得我们的好感,从而达到和我们进一步接近的目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我们身边这些所谓共情力比较高的人,其实是很有心计的,对于这样的人,本身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生活也未必快乐,
因为这样的人心思很重,总是在一些事情上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总是想着如何的处理好与身边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有时间真正的让自己随性的享受生活,时间长了,自己的内心必然也会比较压抑。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共情力比较高的人,还是应该尽可能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去努力,这样才会让自己的生活真正的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
朋友经常跟你吐槽工作、抱怨同事,突然有一天你不想听了,甚至有些不耐烦。
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要听父母唠叨家里长家里短,一开始你还能用心附和,后面却会疲于应付。
面对经常一起开茶话会的伙伴们,你突然不想参与话题讨论了,不想理人。
这些在日常中不经意涌现的感受,让人对自己感到陌生和困惑,过后回忆更是觉得内疚和自责,渐而产生自我怀疑。
其实,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间歇性冷漠”。
在与人相处中,我们都会经常接收到家人、朋友甚至是同事的情感宣泄或抱怨。
当我们过多地吸收这些负面情绪时,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厌烦、不耐、冷漠等情绪行为。
间歇性冷漠,是共情疲劳的表现
来访者周周,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周是刚在职场上摸索两年的新人,性格温和细腻,共情力强,在人际交往中擅长捕捉对方的情绪并给予回应,所以平时人缘不错,工作生活如鱼得水。
也正因如此,周周成为了公司多个同事“谈心”的对象。
同事们每天上班间隙都会跟她吐槽工作、抱怨个别同事或领导,偶尔还会谈及家庭生活的槽点。
甚至,在下班后的深夜还会收到同事“倾诉心声”的微信。
一开始,周周会耐心倾听、细细分析并安慰她们。
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后,周周却突然感到有心无力,甚至觉得不耐烦:
“那天,要好的同事又跟我吐槽领导阴晴不定,我突然就不想理了,发了个表情包应付。”
“还有一次,另一个同事在吃饭的时候频繁谈某个项目对接困难,我脱口反驳她与其抱怨不如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最后那顿饭只能尴尬收场。”
“每次过后我都很后悔,不知道自己怎么变得这么冷漠麻木,但重温一遍现场我还是会感到不耐烦。”
其实,当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过度共情时,会感到心累、压抑或不耐烦,这时身体会启动一种“冷漠”的行为机制,也就是“间歇性冷漠”的体现。
间歇性冷漠是“共情疲劳”的典型表现。
当一个人长期暴露在共情压力下,身体和情感都会感到疲惫,从而拒绝来自外界情绪的干扰。
正如周周一样,在过多的接收来自同事们的负面情绪后,共情疲劳以致于不自觉地呈现出“冷漠”的行为态度。
过度共情,会承担更多情绪风险
我们总是认为,共情力强的人,可以当救赎别人的光,但往往会不自觉把自己也推进情绪深渊。
据周周回忆,在她接收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后,工作状态和个人情绪也逐渐受到了影响。
“一开始我只是担任帮助别人排解抱怨的角色,可慢慢地,我也开始对领导和同事有所不满,甚至产生怨怼。”
“而且,有时我还会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导致经手工作频繁出现问题,被通报批评。”
所以,在人际相处中学会“间歇性冷漠”是有必要的。
首先,间歇性冷漠不是无情。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冷漠”这个词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冷漠”不利于维持人际关系,为人显得自私无情。
事实上,间歇性冷漠不是忽冷忽热,也不是完全切断跟别人的情感联结,而是在适当的时候从一段关系中逃离出来“休息一下”。
比如,当我们在外界传达的抱怨、生气、暴躁等情绪中反复横跳时,可以选择暂时抽离出来,给情绪放个假,好好消化负面情绪后,再以较好的状态进入这段关系中。
著名心理学家Albers曾说,间歇性冷漠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防御机制,它的出现是提醒我们该把关心的对象转回到自己身上来了。
所以,不要被间歇性冷漠吓到,也不要自责内疚,它的出现只是提醒我们:情绪要休息了。
其次,间歇性冷漠能让人维持舒服的社交空间。
在日常社交下,我们往往因为共情疲劳而出现社交疲乏,急匆匆地想从某一段关系中退出,但总是被未断的情谊和未妥善处理的情绪所“绑架”。
而间歇性冷漠,可以让我们适当地“松绑”紧绷的情绪,同时依旧保留彼此的情感联结。
在“松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及时消化过度接收的负面情绪,给自己充电,同时也向外界释放“暂缓”的信号,树立了个人社交的边界。
这既维持了舒服的社交空间,减少不必要的情感消耗,也能保持与人交往的能力,避免吃力不讨好。
间歇性冷漠,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那么,我们怎么在人际关系中正确做到“间歇性冷漠”呢?
这里有三点建议:
认可共情疲劳,允许间歇性冷漠
想要正确学会“间歇性冷漠”,最重要的是要认可自己情绪的合理性。
当我们出现间歇性冷漠时,仅意味着我们暂时没有精力和情感资源去面对新的干扰情绪,想暂时得到情绪上的休息,而不是想负面处理一段社交关系。
这就像心理学上接纳承诺疗法(ACT)中的解离技巧:
当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处理一些情绪、想法、感受,尝试后退一步和它们保持距离而非与之纠缠,这样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平静的状态。
所以,不要为间歇性冷漠的出现感到困扰,它的出现能让你卸下情绪的疲惫,重拾片刻以待更好地出发。
设定情绪接收额度,维护个人边界
一个人的共情力和体力一样,都有一定的上限。
一旦我们接收外界的干扰情绪超过上限值,就会出现共情疲劳,继而情绪倦怠。
就像有人明明平时性情温和,却在某一时刻出现较为偏激的情绪表达。
所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情绪接收额度”,维护个人边界显得格外重要。
当接收外界的干扰情绪已经超出自己能接受的额度,可以选择“摆烂式共情”,及时从别人的情绪中撤离出来,避免过度消耗自己。
比如,对方在不断地倾诉苦恼和愤怒时,可以尝试使用“是吗”“确实”“我也这么觉得”等回应词。
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自己情绪疲劳,也可以让对方顺利倾诉完毕,双方都比较满意。
3 适当屏蔽过量信息,学会自我疗愈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触更多的情感故事,无形中也承担了更多的情绪风险。
除了身边的朋友同事,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等也在不断地传达各类情绪。
这时,我们可以尽量屏蔽可能会对自己造成负担的干扰项。
比如,有意减少自己刷手机的频率,避免涉猎过多的负面消息,从而造成情绪负担。
而在远离社交媒体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多看看书,多思考一些情绪背后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学会自我疗愈。
小艾说:
间歇性冷漠不是一种自私,反而是一种真诚。
学会“间歇性冷漠”的人,不仅能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细细陪伴,也能在情绪疲惫的时候坦然允许自己停下来,休息片刻。
一个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让外界的情绪填满自己的内心。
只有懂得呵护自己的感受,好好关注自己,方能更好地接纳外界的人来人往。
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过强的共情力反而使人逐渐冷漠这个问题:
一.客观方面
1 在心理领域的临床研究上这有一个专有名词:共情疲劳。
其指的是:如果长期过度的输出其共情能力,均会使生理和心理上倍感疲惫,从而导致逐渐变得冷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如果你长时间的专注学习肯定会感到大脑疲劳,需要中场休息一会儿再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这个逐渐冷漠大概只是你身心上的休息时段,这只是一种间歇性冷漠,过段时间就会恢复到以前那种丰富敏感的共情洞察力。
2 因为对共情认知存在偏差所导致的。
共情能力分为两种情况: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简单来说,认知共情指的是针对某件事能够预判对方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共情则为你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就是什么样的感受。
这两种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大部分人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共情层面,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共情。
所以在需要共情的场景中,仅仅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揣摩对方的情绪心态,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也就能够以比较理性的态度从中抽离,置身事外,这也是逐渐冷漠的原因之一。
二.主观方面
1 过度的共情力经常使其情绪崩溃,为了找回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得不开始麻痹强迫自己收起部分共情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情绪共情其实是很不好受的,因为自己太能够懂得对方的感受和痛苦,却不能为此做出一定的帮助和改变,常常就会陷入自我苛责的循环中。
这种长时间的无奈情绪就会反向促使自己关闭对外界的感知通道:既然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些,那就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好了,眼不见心不烦;这也是导致其越来越冷漠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给予他人极强的共情却收不到同样的情感反馈,所以逐渐变得冷漠。
由于生长环境,父母教育以及自我感悟上的差异,故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细腻敏感的共情力的。而作为共情力较突出的那一方常常会因为自己能够设身处地的洞察他人情绪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自己而感到苦恼和巨大的落差。
长期单方面的情绪价值输出使其不再共情他人,这也是导致其逐渐变得冷漠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自我反思能力也比较强,故也只有这部分人群能意识到自己逐渐冷漠这个问题。
共情力丰富的人通常对自我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或许其对于某个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在他人看来是很正常的反应,但以其本人的观点会认为这远远不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冷漠了?
正是那些有着极强共情力的人群因为其感知洞察力才能发出为什么过强的共情能力会使人逐渐冷漠这一反思,他们尚且还有反思的意识。
而共情力较弱的人连共情是什么这一概念都没搞明白,自然就意识觉察不到自己冷漠的这个情况了。
那么怎么看待这种逐渐冷漠的变化趋势:
1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必过度自责。
过度的共情他人是很费神的一件事,就像我们累了要休息一样;共情久了难免会有点乏力,所以逐渐变得冷漠是很正常的现象和趋势走向。
2过度的共情会使自己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故适度冷漠没什么错。
拥有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固然是好的,但前提是适度;如果拿捏不好这个边界很容易就陷入自怨自艾,自我责备的沼泽中,不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综上所述,适度保持一定的冷漠是正确的。
但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多一些人情关怀,这个世界多一丝善意,能够在这个节奏过快的社会中稍微驻停一会自己的脚步;这样高高挂起,事不关己的社会氛围会缓和很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有感情,而不是行尸走肉没有感情的机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