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的解答思路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的解答思路,第1张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两汉时期是散文蓬勃发展的时期,有贾谊《过秦论》、董仲舒的《贤良对策》三篇、刘向的《说苑》《新序》、司马相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赵晔的《吴越春秋》、王充的《论衡》等作家作品,多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与批判,对政治的见解,或对汉王朝歌功颂德,总体呈现出铺张扬厉的风格。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文化统治者认真总结秦朝迅速覆灭的历史教训,在文化政策上大调整,加之国力增强,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蓬勃发展的局面。

西汉散文:政论散文、叙事散文空前发展

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体式逐渐完备的时期。秦朝覆灭,西汉夺取天下,陆贾、贾谊诸人总结前代历史教训和诸子百家之说,其散文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犹有战国策士遗风。又有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的叙事散文空前发展。

西汉的贾谊将政论文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总结秦代灭亡的原因和西汉夺取天下的经验,写成了很多政论文,最著名的当为《过秦论》。《过秦论》分为上中下三篇,文章见解深刻,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上篇先讲秦国自秦孝公至秦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中篇重点分析秦在统一六国之后的政策失误,秦二世横征暴敛;下篇指出秦国覆灭的原因。三篇文章构思严谨、说理鞭辟入里,在写秦国灭亡的背后,也是在警戒西汉王朝,便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收束全文,洋溢着政治智慧。同时,《过秦论》多用修饰,情感浓郁,行文流畅,不失为汉初散文的典范。

而董仲舒的策对和刘向的秦议序录以如何巩固中央集权制为重点,雍容典雅,深奥宏大。

西汉叙事散文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首当司马迁的《史记》。所谓“西汉文章两司马”一说,即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司马相如的辞赋与司马迁的《史记》是西汉文学的代表。上至轩辕黄帝,下至西汉武帝一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记叙,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五种不同的体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史记》叙事详略得当,人物刻画更采用了“旁见侧出”等方法,比如对刘邦的刻画,在本传中写他的雄才大略,而在别的传中则表现他的贪婪好色、自私傲慢等形象特征。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司马迁对人物的命运进行不同侧面的展现,雄深雅健,透露出人生哲学意蕴与浓郁的悲剧气氛。

东汉散文:骈俪化的发展趋势

东汉散文在西汉散文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的《论衡》为代表的一些充满现实意识的作品。新的散文样式也层出不穷,有游记、碑文等。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汉书》,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展现了官场上的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与仕宦沉浮,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在叙事和写人方面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史传文学作品。

赵晔的《吴越春秋》则是一部关于吴越争霸故事的历史散文,情节曲折多变,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开后世志怪小说之先河。

总的来说,两汉散文蓬勃发展,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和文体样式等诸方面都为后世文学树立了典范。

1 相处的十分亲密融洽用四字词语形容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

打成一片: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抵掌而谈:抵掌:击掌指谈得很融洽

都俞吁咈: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恩爱夫妻:恩爱:相亲相爱夫妻感情融洽,情投意合

凤协鸾和: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和和睦睦:指相处融洽友好

和气致祥: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气:温和的气象;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不和谐的气氛;戾:罪过和睦融洽的气氛可致吉祥,不和谐的气氛则招致灾祸

狐绥鸨合: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合:融洽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欢若平生:平生:平素,平常形容久已相识的人在特殊的情况下见面,欢乐融洽的气氛就如往常一样

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难割难分: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耦居无猜:耦:通“偶”住在一起,关系融洽,没有猜忌

情孚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情善迹非:感情融洽,但是所走的道路并非一致

情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情投意和: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情投意洽:情感融洽,心意相通亦作情投意合指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拳中掿沙:沙握在手里也捏不到一起比喻关系不融洽

群情欢洽:洽:和睦形容众人的情绪十分喜悦、融洽

融融泄泄:形容大家在一起融洽愉快

如鱼似水: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乳水交融:融:融合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瑟弄琴调: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瑟调琴弄: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生世不谐:谐:和谐、融洽形容人命运不好

水 融: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水乳之契: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松萝共倚:萝:寄生于松树上的能爬蔓的植物;倚:靠着像松与萝那样相互依存比喻夫妇和睦融洽

相得甚欢: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相得无间:间:隔阂形容相互之间相处得很融洽,没有一点隔阂

心甜意洽:心里甜蜜,意气融洽形容美满愉悦的心情

吁咈都俞:吁、咈,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形容君臣议事融洽

意合情投:犹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玉烛调和:指天地四时之气和合调顺也指夫妻感情融洽

长枕大被:长形的枕头,宽大的被褥比喻兄弟友爱也比喻夫妻关系和谐融洽

扺掌而谈:指谈得很融洽注意‘扺’不作‘抵’,也不念di

2 形容“一个大家庭开开心心,和睦相处

阖家欢乐、同心协力、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和睦相处

1阖家欢乐

读音:hé jiā huān lè

释义:同合家欢乐。全家都很快乐

2同心协力

读音:tóng xīn xié lì

释义:心:思想;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3和衷共济

读音:hé zhōng gòng jì

释义:衷:内心;济:渡。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国语·鲁语下》:“夫若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又《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4风雨同舟

读音:fēng yǔ tóng zhōu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如也;左右手。”

5和睦相处

读音:hé mù xiāng chǔ

释义:彼此和好地相处。

出处:《左传·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E秦:

秦刻石文的用韵特点是: 三句为韵。

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铺陈排比。

《吕氏春秋》:

一 由秦相吕伟组织门客集体编撰;

一 该书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

一该书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

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由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居多;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吕氏春秋》文章特点: 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

《吕氏春秋》的《察今》一文,接连用几个寓言故事说理,它们有: 循表夜涉;刻舟求剑; 引婴儿投江。

从《吕氏春秋·察今》的本义来看,"刻舟求剑"的故事要表达的是:因地制宜的思想。

从《吕氏春秋·察今》的本义来看,"循表夜涉"的故事表达的是:因时制宜的思想。

《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动作而歌舞的记载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F 《史记》 :

《史记》(司马迁) 开创的史书体例是:纪传体。

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

《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记录王侯各国的兴衰状况。

《史记》的五种编写体列中,"列传"主要是: 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史记》的核心部分, 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本纪、世家、列传。

《史记》所采用的几种体例中,作为全书纲领的是: 本纪

《史记》描写人物时所使用的"互见法"是指:把同一人物的事迹根据需要写在本传和其他传记中。

《史记》中人物心理表现的方式有: a通过人物独白 b,以他人语言显示 c由作者直接点拨。

《史记》刻藏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 用独自写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b通过人物言行表现其性格;

C以传神的细节凸现人物性格; d以对比衬托出人物特点;

e 在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人物性情。

《史记· 信陵君列传》中的魏公子信陵君是:礼贤下士的典型。

《汉书》对《史记》体例的改造有: a把《史记》中的"书"改称为"志"。 b取消《史记〉)中的"世家",并入"传"。

《史记》和《汉书》: 都反映汉代的历史。

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中多为"颂秦德"的是: 司马迁《史记》。

G 《汉书》 (班固):

《汉书》记载的是:西汉的历史。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不设"世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最早录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箸作是: 《汉书》

《汉书》的特点: 叙事平实稳健; 文章组织谨严; 语言富丽典雅; 但不行文挥洒自如

《汉书》(班固)的叙事特点是: 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汉书》在写作上的特色是: 照录史实。

《汉书》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摹声绘形。

《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汉书·苏武传》中刻画苏武的品格特点是: 忠贞不渝。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家是:儒、墨、道、 法。

《汉书·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精细刻画。

H汉代:

"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阿谀颂德,游戏文字。

从文学角度,汉初创作主要成我在:辞赋。

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

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是: a针对现实问题而发; b行之质实畅达; c受战国策士的影响。

汉代"四家诗"中属于今文经学的是:齐鲁韩。

汉代散文家:董仲书(西汉), 刘向(西汉),贾谊(西汉初年) ,桓宽(西汉)。

(西汉初期)贾山《至言》除分析秦之的原因外,另一着重讨论的问题是:君臣关系问题。

晁错(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论贵粟疏》。

晁错政论散文特点: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

西汉中后期的著名散文家:董仲书、刘向、 司马迁。

汉代被称作"为群儒首"的: 董仲舒。

董仲书《天人三策》的第三策阐述的主要思想是:天人相应、"大一统"的思想。

董仲书、刘向政论散文的写作特点: 引经据典、以灾异论政

刘向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 a 继承了董仲舒散文引经据典的特点; b 结构严整,逻辑清晰; c 往往采用"正论一反证一总结一时事"的结构模式。

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溆录,最著名的: 《战国策叙录》。

《战国策》由刘向编定。

《新序》《说苑》的诸种特点中,最具文学价值的是:描写人物言行,传达人物的形貌和精神。

《过秦论》:

一文章的核心指出:秦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仁义不施";

一文章集中体现了贾谊散文气盛情浓,铺排渲染的特色。

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贾谊。

贾谊文章带有纵横风气。

贾谊《鹏鸟赋》所表现的主要情感倾向是:齐同生死的豁达。

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 骚体赋;骚体赋创作特色:抒情述志。

贾谊《吊屈原赋》最显著艺术特点:直抒胸臆。

贾谊《过秦论》创作特色: 铺排渲染;

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散文名篇《论积贮疏》,文章: 紧凑严密,说理透辟。

贾谊代表作: 《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

桓宽《盐铁论》的散文风格:质直平实。

《盐铁论》与同时代散文的不同主要是:文风平实,不滥说灾异,不频引经籍。

司马迁抒写"发愤"著书强烈愿望的是:《报任安书》。

具有"究无人之际,近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的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司马迁)"五体"中,作为全书纲领的是: 本纪。

西汉初期的词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战国)。

"赋":"叙物以言情"。

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枚乘《七发》。

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主、客是:楚太子和吴客。

枚乘《七发》创作特点:铺叙夸饰。

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譬喻叠出,设辞委婉。

扬雄赋作:《长杨赋》《河东赋》《甘泉赋》《逐贫赋》《羽猎赋》。

扬雄大赋《长杨赋》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天子田猎。

扬雄《河东赋》内容是专写天子祭祀,《甘泉赋》内容也为祭祀。

扬雄对大赋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

a、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b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c描摹对象集中,篇幅相对缩短; d往往采取"以美为讽"的表达方式。

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的是:扬雄。

汉大赋: 扬雄《羽猎赋》 《甘泉赋》,司马相如《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汉大赋之绝响:张衡《二京赋》。

把汉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作者是: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写得富有抒情色彩的赋是:《长门赋》。

《长门赋》的创作手法:抒情述志。

《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是:逞才炫耀。

《天子游猎赋》的主要表现手法:铺叙摹绘。

以《天子游猎赋》为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色是:

a 没有作者的真情实感; b空间的极度排比; c以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d采用问难的体式; e遣词用语繁难僻涩。

《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与骚体赋不同在于:

a骚体赋主要抒发愤懑哀怨之情; b《天子游猎赋》逞竞材和游戏文字; c《天子》"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d《天子》采用主客问答形式。

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遂初赋》←刘歆创作的骚体赋。

西汉中后期赋体作品有:《杨柳赋》、《洞箫赋》(王褒,咏物赋)、《自悼赋》、《遂初赋》。

(汉武帝刘彻)《李夫人赋》是表达怀人主题的辞赋。

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今天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表述"招隐"主题的基本表现方法是:以铺叙隐居环境的恶劣来表现主题。

西汉中期东方朔著名的抒情短赋是:《答客难》。

西汉杨恽《报孙会宋书》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对不平遭际的怨愤。

-东汉: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归田赋》(张衡),其艺术表现特点是:形制短小。

铺陈胪列,细致描绘,成为汉代京都赋极致的是:《二京赋》(张衡)。

东汉赋作家: 班固、张衡、蔡邕。

东汉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吊古伤今。

从现存资料来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蔡邕。

汉章帝时受命写成《白虎通德论》的是:班固

五言诗起源: a 东汉前朝的文人五言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 b 五言诗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孕育。

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东汉前期,班固《咏史》。

标志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张衡《同声歌》&秦嘉诗。

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 五言诗。(曹丕:七言诗)

刘长卿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五言诗。

东汉散文创作的基本状况: 前期反对虚妄,批驳图谶,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

东汉前期主要创作倾向: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代表:王充&桓潭。

从思想倾向看,桓谭是:反对图谶虚妄迷信的代表。

《抑谶重赏疏》 属于桓谭的 《新论》。

王充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主张是: 反对虚浮不实,提倡真诚适用。

"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表现了王充的论文主张是:崇实尚用。

王充散文创作特色也是:崇实尚用。

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疾虚妄,崇实诚"。

(东汉后期)王符《潜夫论》中的是:《实贡篇》。

王符"志意蕴愤"的著作是: 《潜夫论》。

东汉后期散文的创作特色: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 《昌言》。

《昌言》创作特点:讦直深刻。

东汉后期:《刺世疾邪赋》(赵壹)。

东汉《北征赋》: 班彪。

(东汉末)祢衡《鹦鹉赋》的艺术表现特点是:比喻象征。

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丽的方向发展出现在:东汉后期。

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南朝。

《吴越春秋》:

- 东汉时期的一部杂史;

- 记录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吴越春秋》产生的年代:东汉时期。

《吴越春秋》记载的是:春秋末年是越两国的历史,前五卷吴国历史,后五卷越国历史, 在写作上体现前后连贯成篇特色。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在内容上主要的不同是: 《吴》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历史,《越》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越绝书》 (袁康) 产生年代:东汉时期。

东汉后期, 《古诗十九首》产生。 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文选》。

《古诗十九首》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

《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特点: 浅近明白。

《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涵包括:

a人生失意和无常之感 ; b思乡、怀人的情感; c表达闺思和愁怨;

d 摆脱尘世之累的心境; e自然的空灵寂静。

《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主要艺术特征: a 浅近自然,; b情景交融; c 意味隽永; d善用比兴; e意蕴多义。

《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迥车驾言迈》。

《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的是:相思令人憔悴。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表现的是:闺思愁怨。

属于《古诗十九首》 的: 《驱车上东门》。

出自《古诗十九首》的: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迥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古诗十九首》说:"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请结合下列作品论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抒发人生普遍情感:含蓄模棱的表现方式);

2、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痕迹的表现风格;

3、景物、情境与情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浅近自然又精练准确的语言。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

1、 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具体表现为思乡怀人和闽思愁怨;

2、 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对人生的某些思考。

(东汉末)仲长统《昌言》的文风特点:质朴而富于论辩。

苏李诗:

- 苏李诗是指《文选》收录的所谓的苏武、李陵的诗歌;

- 这些诗歌多写朋友、夫妻离别,情感沉郁,叙事写景浅近自然,与《古诗十九首》相似。

东汉末年,产生: 《文选》《玉台新咏》中收录的所谓"苏李诗"。

最早收录文学史上七首所谓"苏李诗"的总集是:《文选》。

《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长篇叙事乐府诗;

- 最早收录在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

- 抒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最早收录《孔雀东南飞》的诗歌总集是:《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反映妇女婚姻生活不幸的诗篇。

-乐府:

乐府:

一本义是指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

一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机关整理、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一汉代乐府诗歌包括贵府、文人的创作和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特点: 杂言和五言为主。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 生活艰难;

2、 厌倦战争;

3、 讽刺达官显贵;

4、 抒写爱情婚姻。

《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相和歌辞》。

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如:《有所思》。

汉乐府民歌《鸡鸣》的内容是:讥刺达官显贵。

汉乐府民歌《江南》一诗是:爱情诗。

汉乐府民歌: 《上山采蘼芜》: 婚恋诗。

汉乐府《陌上桑》一诗是:婚恋诗。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出自汉乐府民歌: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处: 汉乐府《长歌行》。汉乐府民歌《东门行》的题材内容是: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句式上为杂言诗。

汉乐府民歌着意于人物描写的是: 《孤儿行》。

汉乐府《战城南》的艺术特色是:在叙述和描写中抒情。

《西曲》:

- 西曲是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民歌;

- 西曲今存一百余首,新郭茂倩《乐府诗集》内容绝大多数是表现男女之情,风格清新明面。

"西曲" 主要产生于: 今湖北江陵、襄樊、河南邓县一带。

-建安:

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 慷慨任气,高亢悲凉。

汉魏之际, 中国诗歌史上掀起的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建安时期,其鲜明的时代风格是: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一汉末魏初诗歌创作的时代风格;

一 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

一 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一 形式上词采华美但又不假雕饰。

建安七子:

一指建安时期七位文学创造成就卓著的文人,即孔融、王粲、 徐斡(干)、陈琳、阮瑀、应㻛、刘桢;

一建安七子的作品往往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建国之业的抱负;

一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

孔融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散文。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东汉末年) 的辞赋代表作:《登楼赋》 。

王粲为"建安七子"中诗 、赋最佳者。

王粲的诗被誉为: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出自《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著名女诗人蔡琰的创作时代是: 建安,作品:《悲愤诗》。

蔡琰著名五言诗《悲愤诗》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蔡琰适逢汉末社会动乱,曾身陷于:匈奴。

-建安"三 曹":

建安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曹操。

曹操:

a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b 出身于官高望低的宦官家庭;

c 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d 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的风气;

e 字孟德, 沛国谯(今安徽毫州市)人。

魏晋时期,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曹操。

曹操诗的风格是:古直悲凉, 慷慨沉雄。

曹操《短歌行》的主要艺术风格是:悲凉沉雄。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步出夏门行》。诗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第一章《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

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谢灵运。

曹操诗作中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的是: a《燕露行》 b《蒿里行》。

曹操《蒿里行》的创作特点:借古题以写新事。

曹操的父亲:夏侯嵩

曹操次子:曹丕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文气说。

在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曹丕《典论·论文》。

在文学理论上,陆机高于曹丕之处在于:论灵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曹丕《燕歌行》。

曹丕(建安诗人)代表作《燕歌行》是:逐句押韵。

游仙诗:

一游仙诗的渊源可上溯到先秦,而以"游仙"为诗名,始于曹植《游仙诗》;

一游仙诗内容:求仙长生之意,愤世嫉俗之言;

一郭璞的游仙诗成就最高。

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曹植。

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曹植。

曹植著名赋作:《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曹植前期抒发其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代表作:《白马篇》。

曹植诗歌创作前后分界是:曹操之死。

I 三国(魏、蜀、 吴):

竹林七贤 (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 49年))

正始诗歌时间断限为: 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在诗歌创作上常常表现出老庄人生理想倾向的是正始士人。

正始诗歌成就的代表作家是: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和嵇康。

作于正始时期的文章:《大人先生传》。

中国诗歌史上抒情组诗源头是:阮籍五言《咏怀》(82首) ,也是阮籍诗歌的主要成就。

《咏怀》 被钟嵘(南朝) 誉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慌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的组诗。

《咏怀》的评述有:

a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b忧时悯乱,兴寄无端; c既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

d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先河。

出自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 散文。

第一个将庄子诗化,诗中具有清远境界的是:嵇康。

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嵇康。

继曹操之后,其创作达到四言诗顶峰的诗人是:嵇康。

四言诗被后人评为"实开晋人之光,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的作家是: 嵇康

正始时期,四言诗创作最有成就的诗人:嵇康。

正始诗人嵇康最著名的诗作是: 《幽愤诗》。

嵇康所作:"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

《洛》 风格特点:典丽清拔。

对贾谊的评价是什么?

他33岁时因病去世。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的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珍贵而庞大的文化遗产。

贾义翔

同时,贾谊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吊赋》,《_鸟赋》等。非常文学,表达强烈的思想和感情。他最著名的政论著作《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用词谨慎,逻辑严密,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

西汉初年,贾谊等人在总结秦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儒治国的思想。他以清醒敏锐的历史意识和超前的政治眼光,看透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隐患,通过儒家的仁、法、礼、卑思想,确立了汉代仁义礼相结合的政治理念,成功地引起了当时汉文帝的重视,在达汗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

贾谊一生致力于当时社会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研究,留下的作品多为政治见解强烈的文章。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在《道德说》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当时《》理论的影响,说明他一直在很好地吸收其他思想,以更好地完善当时以儒家为体系的思想,这是一种新的思潮。

虽然贾谊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没有达到很高的地位,但她高瞻远瞩的政治观点和独特的见解仍然非常重要。他的所作所为和贡献,不是那些身居高位却长寿的人所能比拟的。

贾谊有哪些名句?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他不同于他人的政治思想。

贾谊的名句

他的前半生一帆风顺,后半生却一波三折,他的远大抱负却被小人陷害。当然,这也与他本人的态度有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思想的混乱和统治者的放纵。环境和性格决定了他后来的命运。我想贾谊最后死的时候也是惋惜的。他一生的理想没有实现,但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政治主张,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有些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比如《治安策》,贾谊说“掩护前车,警戒后车。”这两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前面的车翻了,给后面的车一个警告。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指出,如果你看到了前面或者之前权力中犯下的错误,如果不及时警醒,很可能会重蹈覆辙。历史也是如此,往往有相似之处。只有从中吸取教训,加以改变,才能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_鸟赋》还写道:“贪夫贪财,烈士殉难。”意思是贪婪的人为了财富放弃生命,忠诚的人却为了好名声而死。它既讽刺了某些贪婪者的可耻和可悲,又歌颂了人们为自己的纯洁而牺牲生命的正义精神。

贾谊的猫头鹰有什么情感?

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贾谊写的。当时贾谊因为被小人陷害,被贬为长沙王。这首诗借猫头鹰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焦虑和怨恨,结合老庄对生死、祸福的思考,寻求自我解放。第一首诗情感饱满,以深沉的风格为基础,一气呵成。

贾义翔

猫头鹰指的是猫头鹰。在古代,猫头鹰被视为不祥之鸟。但当时贾谊被贬,心情不好。长沙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他极不舒服。他想他可能很快就会死在这里。这时他看到了那只气息不明的鸟,心情更加低落。在这篇文章中,他不断强调他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预感。贾谊其实是在安慰自己。

贾谊很穷,对自己的处境很无奈。他想向别人吐露他的疑惑,但这只猫头鹰被比作他。在问答环节,他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双方都引用了大量道家思想。这篇文章虽然含有道家思想,但又与之不同。他为自己的才华苦恼怨恨,为自己的体力不支感到悲哀。与此同时,他更担心自己未来和生死的不确定性。通过这首颂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是多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在诗词艺术上,贾谊的《_鸟赋》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他注重对话,用对话和讨论写出自己对生死的思考,阐释人生的道理。

 明确重点:两个特殊句式。其一,“聚之咸阳”是省略句,与“委命下吏”相似,都省略了介词“于”;其二,“铸以为金人十二”是个典型的定语后置句。数量词组“十二(座)”充当“金人”的定语。这在古汉语中几乎是个规律。它与《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定语后置形式有显著的区别。两个使动用法实例。“以愚黔首”中的“愚”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释为“使……愚昧”;“以弱天下之民”中的“弱”与前例完全相仿,释为“使……弱小”,意译为“削弱”。此外,这两句中的“以”要高度重视,它们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

 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明确难点:其一,“践华为城”的“践”不可如书本所训“践,踏”,它不是动词,而依《康熙字典》引《释文》之说法,应为“践,借也”。这种说法颇有道理,此处可灵活释为“凭借”。其二,“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最好合译为“(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它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如果分释为“凭借华山作城墙,就着黄河为护城河”,则难免有死板教条之嫌。此外,“亿丈之城”“不测之渊”即指前文所提及的华山和黄河。“以为”与现代汉语意义相仿,“固”是形容词,“牢固”。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明确重点:此处三个小分句都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是对人物的身份作出的判断。

 难点:“瓮牖绳枢”有两种说法。其一,“牖”和“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释为“以……为窗户”“以……为门轴”;其二,语法上称此为双活用连用现象,“瓮”“绳”是名词活用为状语,释为“用破瓮”“用绳子”,而“牖”“枢”则活用为动词,释为“当作牖”“当作门轴”。

 此句的“而”是表递进关系的连词。

 6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明确重点:两个省略句式。“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两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明确重点:三个名词活用为状语。“云”“响”“景”应分别训释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如影随形般地”。“景”是“影”的通假情况,释为“影子”。“景”还有一些重要用法,应提醒学生重点掌握。如“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中的“景”就训为“日光”“阳光”,而“景翳翳以将入”(《归去来兮辞》)中的“景”则释为“太阳”。

 五、能力提升

 内容分析(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

 问题1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秦始皇登基之后,采取种种措施巩固其统治,试图使其家族统治达到“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那么作者究竟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其“守成”之精心的呢

 明确:第三自然段首先写了秦始皇登基,一统天下。接着从边疆的巩固方面写起,他让人南征北战,既是为了开疆拓土,又是为了巩固边防;然后实行文化专制,“焚百家之言”,进而达到钳制百姓思想的目的;紧接着他强行征缴天下的兵器,铸为铜人,以防百姓造反;紧跟着他又依托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华山和黄河,把它们当成是牢不可破的城墙与护城河;最后,他又让最值得信任的将领守住要塞。如此看来,秦始皇为使江山永世不易,可谓“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了。

 问题2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那么灭掉强秦的陈涉及其部卒究竟具备了怎样的条件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然”一词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四自然段首先交代了陈涉的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接着又交代了陈涉的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紧接着又交代了起义军的基本情况(“疲弊之卒,数百之众”),然后又交代了起义军的武器状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作者从上述四个方面交代了抗秦力量的薄弱,然而力量如此薄弱的起义队伍却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之所以要这样去写,主要是服务于作者的基本观点:看来,强秦并非是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而可能是统治者自身在“守成”方面出了重大问题。一个“然”字饱含了更多的意料之外与困惑之情,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

 六、规律总结

 上述翻译讲解实例中出现一些说法多样分歧较大的文言词句,之所以不刻意回避,只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而且既然“诗无达诂”可为人接受,那么“句无定训”又怎不可实践证明,适当地引入这些存在争议的内容,非但不会搞混学生的思维,反而使有些原本模糊的东西越来越清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悄然得到培养。

 七、分析鉴赏

 第一部分内容总结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权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的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纵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反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过秦论》的有关内容,由于内容较多,请大家课后自己再次翻译文段。

 作业设计

 1自译并整理所学内容。

 2巩固背诵。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

 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重点检查第三、第四段。(独背、集体背诵相结合)

 2复习提问已学部分中的重要的文言现象。(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检查学生的自译情况。

 二、文本解读

 方法点拨

 研读课文最后一段。要求:

 (一)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生齐读。

 明确方法:“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极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铦”“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而且语速不宜过快。“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二)学生参照文下注释,口译第五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做好准备。

 提示:最后一段由于出现了不少的生僻字,比如“锄耰棘矜”“钩戟长铩”“谪戍”“絜”等,因此要求学生耐心地参照文下注释搞懂它们。较难的语句是“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和“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

 方法: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此外,“以”“于”“为”“试”等词的用法亦应引起注意。

 三、信息筛选

 内容概括梳理

 学生齐读第5段。

 第5段是全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合作探究

 难句分析(幻灯投影显示)

 1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重点:“于”,是本段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介词,而且它们的用法都相仿,都是表比较。“谪戍之众”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迁徙之徒”。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明确重点:本句是全文翻译最难的一句,直译非常困难,此处以意译为当。“然而”与现代汉语意义相仿。试翻译如下:

 “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了,他们的实力与最终的结局恰恰相反。”(相当于“实力强大的九国本该在与秦的较量中获胜,然而却失败了;而实力相对弱小本该在这场较量中失败的起义军,却最终取得胜利。”)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明确重点:“以”作介词“凭借”讲,与“尝以十倍之地”中的“以”用法相若。“致”是动词“达到”,它与《劝学》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用法不同,后者亦是动词,释为“到达”。虽是语序之差别,实则意义差别甚大,“到达”接形象具体的内容,而“达到”往往接比较抽象的内容(如程度等)。教师可让学生仔细体会。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明确重点:两个句式。一为被动句,即“为天下笑者”,表被动的是“为”(介词),这是个显性被动,而“七庙隳”则为隐性被动;一为宾语前置句,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是动词“施”的宾语。

 明确难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而”是连词,表因果关系,这句不存在争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该如何解释,则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它的解释直接关系到文章立意,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常见的说法是把它看成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这样该句便可译为“因为不施行仁义所以导致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呀”。新老教参都采用了这种说法,而且有为数不少的拥趸,实则大谬!其实这里的“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整个句子应该释为“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且攻与守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呀”,也就是说秦始皇丢了天下的根源在于他不审时度势(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他却仍然不施行仁义呀)——关于这点,在后面仍会具体交代。

 五、能力提升

 分析文章内容(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

 问题1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本文卒章显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陈涉与九国之君在身份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以及用兵之道等方面作对比,突出了陈涉的渺小与微不足道。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事实不得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为什么秦国没有被强大的九国之师所击败,反而被实力弱小的起义队伍所推翻呢结论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问题2全文共五段,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篇文章结构层次井然。第一自然段写秦孝公时期,在商鞅的辅佐之下,秦内政外交气象一新,国力日盛。第二自然段紧承上一段,继续写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期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上取得的新的成就,而本可与之相抗衡的九国之师却错失战机,最终为秦所制。这两段四个秦王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所采取的咄咄逼人的“攻”势为秦始皇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从第三自然段开始,作者却集中笔墨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守”住江山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秦始皇所采取的众多措施不外乎强硬的铁腕政策,缺少“仁义”,而他也终于因为自己的执迷不悟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第四自然段着力写陈涉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实力依旧强劲的秦国却迅速走向了灭亡。第五自然段作者更是直接将九国之实力与陈涉的实力作了一次全面的对比,结论鲜明:强秦被灭,并非自身实力不济,而是秦始皇未能审时度势,未能及时采取“仁政”,因而引得百姓民怨沸腾,最终失掉了江山。归根结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由此看来,文末最后一句的确不可解释为“因为不施行仁义而导致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与前后文内容出现严重脱节,而且拆散了文章整体的架构。

 问题3作者借古讽今,认为强秦的速亡究其根本是在于其不行仁政,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结论(进步性与局限性)

 明确:贾谊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虽属一定程度的客观描写,但却明显地表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政,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秦亡之历史根源是多源的,仅仅从“仁政”的角度分析未免以偏概全。

 六、规律总结

 本文涉及的重要字词的一词多义整理

 例句 出处 释义

 制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亡

 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③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固

 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⑥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④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度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⑤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七、分析鉴赏

 《过秦论》的论证方法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政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政,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2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八、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对秦亡的史实又有了新的认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时也体会贾谊策论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的特点。

 作业设计

 1巩固背诵相关段落,直到熟练。

 2整理、巩固文言现象。

 板书设计

 习题解答

 一、作者认为秦灭亡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了有力地证明其论点,他重点分析了秦所面对的两对手的实力,其一是九国之师,另一则是陈涉。作者将二者作了全方位的对比,论地位、论武器装备、论军队素质、论用兵之道,陈涉这边远不及九国之师,而如此强大的九国之师却被强大的秦国所消灭,因此从实力的情况来看,强秦本不应为义军所推翻,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由此看来,强秦被灭并非实力不济。从文章的前后内容来看,秦在崛起阶段任用商鞅,用法家思想来治国,确实在内政外交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不仅没有及时调整治国之策,反而变本加厉地采取严厉的酷刑实行统治,最终导致陈涉大泽乡起义,引起天下响应,导致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因此作者据此断定,秦之灭亡根源正在于未能根据“攻守之势异”的现实而采取“仁义”之策。

 当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作出科学的评价,秦被灭亡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未采取“仁义”的政策也只是其中部分原因,并非唯一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军事的因素掺杂其中,教师不必强求统一,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二、1本文开篇大段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其实是为了突出秦的强大,而如此强大的秦国却被实力不值一提的陈涉义军所推翻,足以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因此作者这样写显然是为下文张本,用意鲜明。

 2最后两段极言“陈涉如此之微”,并拿陈涉与六国之师作了对比,也是为了突出陈涉的渺小与微不足道,而陈涉愈微不足道,秦亡的教训愈值得人深思,后代的统治者愈应反思自己的为政。因此,作者这样写是为强调自己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

 三、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5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6蒙故业(因遗策)

 7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四、译文:但是秦国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家,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内宫;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82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