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教案8篇

心理健康课教案8篇,第1张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1

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建议

1作品通过简炼、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一个互助、友爱的童话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2最后环节可放在日常活动中进行。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2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从此刻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活动目的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2、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象。

活动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主角扮演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实例。

2、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以便在小组活动中人人能够畅所欲言。

3、准备好小品表演。

活动时间:一课时(45分钟)

活动场地:全班活动

活动步骤

1、引入。教师可先提出一个同学们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以激发同学们上课的兴趣。你对你的性别、外貌、身材和学习成绩满意吗教师可随意请两三个同学来谈自我眼中的自我和梦想中的自我。

2、小品表演

常常听见一些同学抱怨:为什么我不是男孩为什么我不是女孩(当然大多男孩子最怕别人说自我不是男子汉,所以内心极想做女孩而嘴上却是不敢说出来的)为什么我是单眼皮而不是双眼皮为什么我是矮个子而不是高个子为什么我的身材这么胖而不能瘦一点为什么我生在普通工人的家庭而不是生在一个富裕家庭请看小品表演《要是我是男生就好了》

两同学在争论做男生好还是女生好。

女:假如我是男孩,我将把心里话一吐为快,大家也可是说句“调皮”!假如我是男孩,我决不操心替别人洗衣服,一星期内,我要把所有的衣服全穿遍,都搞得脏兮兮的,然后往床上一丢,皱着眉头说:“妈妈,真抱歉,本来我打算帮您洗衣服的,可这下,肚子痛得实在厉害……”假如我是男孩,我必须不会哭。只要是可笑的事,我就要笑得痛快豪放,管它风度不风度,只求自我的个性挥洒得淋漓尽致。假如我是男孩,我绝不做勉强自我的事,我能够赤手浪迹天涯;愤怒不堪的时候能够转身走开;我不会多愁善感;我有保护女孩儿的豪气;我将学会宽容,学会忍耐,与天下人结成朋友,把整个世界装入我的胸怀。假如我是男孩该多好啊!

3、请同学们结合小品加以评论:小品中的女主人公的烦恼从哪里来的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烦恼

教师:其实人的很多痛苦都是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引起的。就拿减肥这一“时代风尚”来说吧。其实不一样时代有不一样的审美标准,同是美人,杨玉环和赵飞燕一胖一瘦,而我们的女同学是一听别人说自我这段时间好像瘦了蛮多,就很高兴,如果哪个同学经常一见面就对那女同学说:哟,好像你又胖了我看,这个女同学肯定会不高兴。为什么因为胖了就意味着不美了。所以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忙着减肥(如尹相杰、幼儿园小朋友)。可也有人不为所动。比如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的节目主持人,是很胖的一个女主持人,别人忙着减肥,她说:山不动水不动是你的心在动,胖也好瘦也好只要你的感觉好就好。她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所以她活得很自在。

一个人的身上总有长处和短处的,可是有些同学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如小品中的这个女同学。他们总喜欢拿自我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或者总是拿自我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样极易导致自我萎缩和自我膨胀。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4、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①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一组),每个同学都围绕着中心“我认识自我、欣赏自我”为中心作出肯定评价,包括谈谈自我的优缺点、个性、品德、特点、学习态度、欣赏自我哪个方面等等;②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我不比别人矮一截”、“人贵有自知之明”范围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之内。

(3)全班分两大组辩论:正反方各4名代表进行辩论。正方辩题:“我不比别人矮一截”。反方辩题:“人贵有自知之明”。

(4)辩论赛后,当场宣布优胜者名单(如有条件,可发给学生奖品)。

5、教师总结

这一次活动,使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它。对自我了解得愈全面,愈接近实际,也证明自我愈成熟。同时,自我对自我的一切不仅仅要充分认识,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理解。怀着悦纳自我的心境,把自我看成是有价值的、值得尊敬的人。

记住卡耐基的这一段话:“发现你自我,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我的方式歌唱,你只能以自我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造就的你。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我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我的音符。”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情,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

3、学会理智,学会克制叛逆心,走好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资料:感恩演讲稿

2、歌曲《母亲》(阎维文)、《父亲》、《烛光理的妈妈》

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播放音乐《母亲》

2、出示课题:

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来湘潭,也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同学们能猜猜老师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吗?是“羡慕”!我来自永州一个偏远的山村,我真羡慕同学们爸爸妈妈把你们带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同学们为此感到幸福吗?(没有!)那是因为同学们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就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习惯了父母的无私奉献一样。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古老的话题——《感恩父母》(出示课题)。

(二)、为何要感恩父母

1、说一说: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并说说你处理的办法或自己的看法。

(1)、你曾因为要东西(如衣服、手机、电脑)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吗?你是如何处理?

(2)、父母背着你看过你的日记、短信或聊天记录吗?

(3)你觉得父母爱唠叨吗?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唠叨?

(4)、父母对你的期望值高吗?你是怎样看待的?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出现一些分歧、甚至摩擦都没什么,只要我们能理解、懂得父母的唠叨、父母的期望,那都凝聚着他们深深的爱!

2、讨论:

父母令你最感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老师讲故事)

3、故事演讲: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时,父母给我们的也是别人无法给予的!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20分,缆车到达山顶平台时慢慢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 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

4、学生演讲:

同学们,十多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父母之爱,沐浴着父母之情!无时无刻不牵绊父母的心!请听xx同学的演讲《感恩父母》。 (播放短片)

(三)学会感恩:

都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孝敬父母是没有时间界限,也不需要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去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让他们也成为被爱的人!

下面请大家来说说:

今后我们应该用哪些行动来感恩我们的父母?

小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有很多方面,但我想下面最基本的四个方面我们必须做到:

(1)、理解父母、体贴父母;

(2)、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

(3)、对父母有礼貌,言语要尊敬;

(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

(四)感恩誓言: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与学习,同学们心中一定有了另一份感慨,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班长一起大声说出我们心中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感谢您们的养育之恩!

从现在开始

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决不辜负您们的希望!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给父母写一封信,以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欢乐的小学生。

2、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欣赏自我和悦纳自我,树立“别人行,我也能行”的思想。

二、教学准备

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情绪情感,遇到不一样的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我的不良情绪,这样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才不会感情用事,今日我们学习树立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

(二)学习如何控制倾情绪

a、关成的学习成绩退步了,应当如何对待

b、小花是怎样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我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b、转移法。c将心比心。d、挫折不必须都是坏事。

3、活动明理

师: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生:生气容易影响同学关系。……

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看法。

(三)学会树立自信心

1、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张海迪是怎样克服困难,成为著名作家的故事,明确告诉学生是“自信心的力量”!

2、议一议

师:小龟丁丁为什么开始不敢爬坡

生:过低估计自我、自卑心理作祟、怕自我笨手笨脚,被人笑话……

师:之后,丁丁怎样做的成功了没有

生:在龟爷爷的帮忙下,获得了成功;在龟爷爷的帮忙下,大胆地尝试;他不怕困难,大胆去做。

师:你明白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有同情心,愿意帮忙别人;勇敢的孩子;知错就改的孩子。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在做事之前,就认为自我不行,是自卑的表现;之后他做了勇敢的尝试,获得了成功,是自信的表现。

指点迷津:我们应当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四)总结全课:可请同学归纳总结,使同学们看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树立自信。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5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自己的成绩与分布情况(男生、女生)。

活动二:引导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总结:智力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言等诸多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运用抽象名词上比较更胜一筹,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活动三:先调查学生,让说产生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发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学龄学期具有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言能力、符号识记方面,而这正是女性的优势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转化,而这时的智力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优势恰好反映在这一方面。许多女孩在学习内容发生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方式,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大大少于x染色体,故患遗传病的男性绝对多于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过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女性。

活动四:讨论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一套刻板印象。

3、个人的意志努力。

活动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生,个人努力的没有性别差异!)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6

一、设计说明

心理素质是培养其他素质的基础,是学生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法呢?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来说特别有效。为此,我设计了以《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设计

名称: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形式:游戏;适用年级:二、三年级;目的:①知道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困难时应勇敢地面对。②以游戏的形式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并在游戏中渗透一些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

⑴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游戏——对诗。

树林是( )的集体;繁星是()的集体;大海是( )的集体;学校是( )的集体

⑵教师小结:对呀,二(3)班就是我们的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有吴高泉,有邵珊……还有朱老师。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天天都会碰到许多事,你能自己处理好吗?

⑶进行心理测试。(用手势表达心中的情感:高兴、生气、发火)

①同学主动把铅笔借给你。

②小红的铅笔掉在地上,你帮她捡起来,她却说是你弄掉的。

③在活动课上,五年级的大哥哥抢走了你的垒球。

⑷主持人小结:集体中不可能只有快乐的事,也会有令人伤心的事。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⑸小品表演《抢球桌》。

⑹《金华晚报》小记者采访当事人的心情。

⑺主持人讲话:是啊,每个人都会碰到令人伤心的事,如果这时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话,你一拳,我一拳,就会让更多人伤心啦!

⑻介绍“五指图”,渗透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⑼再次采访小品中的当事人:你再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⑽主持人讲话: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让自己冷静一下,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那样,你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⑾班主任讲话: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勇敢地面对,不但要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集体。只有开动脑子,才能想出好的处理办法,让我们的集体永远充满快乐。

⑿活动结束:(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让学生为能化解彼此之间不愉快的事而握手)。

四、活动延伸

在班级中设置“悄悄话信箱”,并定期举行“我来帮你”活动。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 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 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病的,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1、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2、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3、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4、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5、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看病的用具,若能给幼儿看一些医用材料,如,棉签,纱布,口罩,听诊器等,幼儿会更感兴趣,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给幼儿,让幼儿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触到,幼儿掌握起来也会更快更好。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我们不少同学意志脆弱,经不起任何的挫折、失败,遇上根本算不上挫折的一点点不如意就猜疑推诿,伤心沮丧。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困难压力日渐增大,如果心理素质不健全,意志不坚强,知难而退,将不能面对社会和生活的挑战。

内容分析: 通过名人故事和残疾人马丽翟孝伟的舞蹈让学生感受他们是怎样正确勇敢地面对挫折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内心的希望不能丧失,对目标的追求不能丧失,只有心中充满希望才能使我们在挫折中茁壮成长。

二、 教学设计 思路:

1、让学生明确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挫折;

2、从名人故事中学习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3、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勇敢的冲出坎坷。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2、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和方法战胜挫折,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迎接社会和生活的挑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

难点: 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和方法战胜挫折,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

五、教学准备:

1、搜集:(1)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2)名言警句

2、查找资料:(1)马丽翟孝伟的舞蹈《牵手》(2)歌曲《隐形的翅膀》《超越梦想》

六、教学流程图:

1、讲授挫折

2、从名人故事中体会如何面对挫折3、树立远大理想勇敢的面对挫折,冲出坎坷;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全班沉浸在《隐形的翅膀》歌曲中。边听边唱

(二)教师讲授——挫折

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努力遇到障碍、干扰或打击,而无法接近和实现预期的的情绪状态称为挫折。

(三)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吗?

列举一、二

如:某次考试没考好,班干部落选,没当上升旗手,受到家长批评,朋友的误会等等。

(四)主持人小结: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山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弥补的荆棘。在这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而生命的价值就是坚强的闯过挫折,冲出坎坷!你跌倒了,不要乞求别人把你扶起来;你失去了,不要乞求别人替你找回!

(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看一看一名人是怎样面对挫折的,我们从中来学习。

1、听故事,(爱迪生、梅西的故事)

2、讨论:爱迪生、梅西怎样面对挫折

3、欣赏马丽翟孝伟的舞蹈《牵手》想想背后的故事;

4、小记者采访:学生谈感想

(六)主持人:请欣赏诗朗诵《在春光里播种希望》

(七)师小结:

梦想希望使我们在挫折中茁壮成长,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内心希望不能失去,对目标的追求不能丧失!

(八)反馈

1、师:假如你再次遇到挫折,你会以怎样的态度心情去面对?(请3—5名学生谈一谈)

2、互赠名言共勉(书写名言并互赠,请二、三名学生读一读)

(九)播放歌曲《超越梦想》

(十)主持人总结: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要飞翔,去接受风雨的洗礼;为了实现人生得夙愿,我们要飞翔,去迎接春风和朝阳。虽然我们并不坚强的翅膀也许会受伤,但我们一定要飞向远方。让我们携手并肩,去感悟人生的真谛,谱写生命的乐章!

八、 教学反思 :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大多意志脆弱,经不起任何的挫折和失败,遇上根本算不上挫折的一点点不如意就伤心沮丧。因此,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是目前急需的。所以,我设计了本节班队活动,想通过一些实例来教育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内心的希望不能丧失,对目标的追求不能丧失!从本堂课来看,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学生的反馈来看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在设计的话,我会再找出一些反面的例子让学生来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重性。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前人范(音同希)文评价:“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顾(音同林)评点:“绝唱,雪景如在目前。”朱子荆认为:“千、万、孤、独,两两对说,亦妙。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如可得鱼,钓岂独翁哉!”当代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此诗作了深入探讨。有的认为“寒江独钓”代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有的认为“《江雪》整首诗都表现出摆脱障碍的空灵自在”,“呈现一种不可言喻的禅说”。

我们先了解一下《江雪》的写作背景。《江雪》写于永州,而永州地处湘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无霜期300多天,平均气温178℃,可见,能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大雪是罕见的。笔者生在永州,长在永州,从未见过潇水结冰的情景。且湘南根本无雪中垂钓之事。永州历史上旱灾水灾较多,也有地震记载。柳宗元贬永前后的气象情况,据《零陵要鉴》(中共零陵地委政策研究室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零陵地区历史大事年表”(公元前214年——1949年)记载,805年(贞元六年)“永州大旱”,806年“境内地震。翌年,暴雨成灾。”808年“大旱成灾”。据该书“建国以来灾害性气象资料”,永州除旱涝灾害频繁外,冰冻严重。如1969年“出现建国以来最强的冰冻,极端最低温度零下71度”。“1972年2月上旬发生中等强度冰冻。”“1974年冰冻干旱年”。“1977年强冰冻年。元月至2月,由于强寒潮频频入侵……全区冻死耕牛6300多头,柑桔和林木遭受严重损失”。“1982年2月上旬,出现强冰冻,压倒大量树木、楠竹和电杆,造成公路塌方,交通阻塞 ,通信中断,损失严重”。这说明由于寒潮的入侵,永州的气候有时也十分寒冷。2003年春节前后,江南下过两场大雪,波及福建、广东等地,永州更不例外,连桂林的秀峰也是白雪皑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做过报道。站在高处,眺望永州之野,一片白茫茫;伫立岸边,凝视潇水寒流,缕缕白雾弥漫。我们仿佛看到了柳宗元笔下的雪景。据柳宗元自述,元和二年(807)永州下了一场大雪,“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道贬永州司马”,十一月到达永州。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元年(806)正月,八司马之一凌准因愤卒,柳母卢氏来到永州不到半年就病逝,柳的住所连遭火灾,真是集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起。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孤立”,激愤感伤,这是构思《江雪》的关键。

《江雪》仅20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是常字常句,明白晓畅,朴实无华。然而,正是这些常字常句,勾勒出一幅意境开阔、冷气透骨的寒江独钓图,渲染了一种萧索荒寂的气氛,造成一种孤独不屈的情绪,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乍读,这首诗似乎是“咏江乡雪景”,情系劳苦人民。其实,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那抗寒斗雪的渔翁形象,寄托着诗人的理想、抱负,映照着诗人自己的影子。首先,前两句用“千山”、“万径”形容山多路重,极言背景的广阔。放眼一望,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飞鸟的影子,每一条小路上都没有行人的踪迹,南方的丘陵处于极端幽静、沉寂的背景之下,主宰世界的似乎是漫天冰雪。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诗人用“鸟飞绝”、“人踪灭”来渲染天地的寥廓,烘托天气的寒冷。后两句笔锋一转,就象是**里的特写镜头,聚焦点落在一叶扁舟、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渔翁,在大雪覆盖的江面垂钓。用“孤”、“独”来形容渔翁的清高孤傲,不管冰天雪地,不惧寒气逼人,专心致志垂钓,似乎凛然不可侵犯。渔翁不仅仅钓的是鱼,而是“寒江雪”。“寒江雪”象神来之笔,将“江”与“雪”有机联在一起,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同时,也将渔翁的形象美化了,体现了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斗争精神。在写法上,以静衬动,冰冷死寂的画面,突出毅然垂钓的渔翁;以冷衬热,寒气袭人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不甘寂寞与恶劣的政治气候作斗争的赤子情怀,那内心世界是热烈而充满向往的。

诗无达诂。目前,学术界对《江雪》诗的意境做了深入探讨,存在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吴小如先生认为:“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唐诗鉴赏辞典》)。此其一,可以称之为“清高孤傲说”。鲁峡认为:“永州时期的作品《江雪》,虽属短短四句,却是‘人境俱夺’之绝唱,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崇儒向佛的思想以及由此构成的禅机理趣”(《从<江雪>看柳宗元的儒佛思想》)。陈琼光也认为:“真正代表柳宗元之禅悦水平的山水诗,当推《江雪》”,“在‘千山’、‘万径’之中,鸟迹绝了,人踪也灭了,孤舟孤翁在江雪之下‘独钓’什么呢?实在耐人寻味,其‘钓’得的是情味,‘钓’得的是禅趣,这是诗人对‘禅空’的一种诗解”(《柳宗元诗文佛学渗透探析》)。此其二,可称之为“佛禅说”。日本学者户崎哲彦分析道:“虽然是因永州朝阳岩附近的雪景而作,但是前二句‘……鸟飞绝。……人踪灭’暗示的是永贞革新的败北,同志的流放,并不如同诗句那样,对实地景色、生活现状的描写”。“该诗是寓过去只回顾而萌发信心,诗中所举之雪,实际上是给当时通俗的读者暗示了政治批判”(《我读柳宗元〈江雪〉诗》)。此其三,可称之为“政治批判说”。林兴宅先生在分析《江雪》的艺术方法时,指出:“首先是选用具有定型指意的意象。……自从‘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遭遇到第一个文献可征的渔父以后,渔翁便确切变成了‘落泊落拓’的象征”(《超世拔俗的心灵的〈桃花园〉》)。受此启发,我认为屈原在《渔父》中说:“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我独醒”,柳也写过“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的诗句,可见他是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渔翁自喻的。需要补充的是,雪中垂钓的渔翁还隐含着当年汉朝严子陵垂钓之意,柳宗元也曾寄一线希望于唐宪宗李纯——也能象汉光武起用严子陵一样起用自己。这从柳写的一系列呼吁求援的书简中可以得到印证。如《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寄许京兆孟容书》、《与杨京兆凭书》等,希望“复起为人”,回到朝廷。他在永州虽然“寄情山水,委废于世,恒与山水为伍”,但内心仍希望得到为国效劳的机会,以实现“辅时及物”、“利安元元为务”的理想。这是他“行歌坐钓”的夙愿,是在冰天雪地中怦怦跳动的一颗赤子之心。此其四,可称之为“希望援引说”。近读徐伯鸿先生《柳宗元〈江雪〉诗寓意新解》,他认为《江雪》暗用了“姜太公钓鱼”这个典故,并依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将“渔翁独钓”与“姜太公钓鱼”进行对比,认为两者有许多暗合的地方:“甲、柳诗中的渔翁和太公所作之事都是‘钓’。乙、‘蓑笠’与‘穷困’相暗合。丙、‘翁’与‘年老’相暗合。丁、二者从事垂钓的社会环境相近似。”故认为,“渔翁形象是柳宗元人格的自我象征”,“更重要的是寄托了诗人希望别人援引摆脱困窘,象姜太公一样早沐圣主春风以实现‘兴尧、舜之道,利安元元’政治理想抱负的思想情感。”此分析细致且有独到之处,可作为此说的补充。

按理,对《江雪》诗的研究可以告一段落,然而,回过头来,我们对该诗的寓意再做一番审视,言犹有未尽之意。《江雪》写于元和二年,属贬永前期的作品。此时,柳子居龙兴寺,心态十分矛盾,失落感、负罪感、忧恐交加。他想从佛学中寻求寄托,又在出游中抒发抑郁,还盼望重返长安故里。至于说写的是朝阳岩附近的雪景,与《渔翁》以朝阳岩为背景一样,是永州学人的一种推测,尚无定论。《江雪》是写实还是写意?恐怕是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写实是铺垫,是载体,写意才是主旨,才是精神。前人评价“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骚学”,柳以屈原精神自励,作于元和三年(808)的《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写道:“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在该诗中还有几处涉及渔翁,如“缅慕鼓翁,啸咏哺其糟”,鼓翁指划浆的渔翁。《楚辞·渔夫》:“渔夫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由得敬慕那摇桨的渔翁,他长啸而歌,还能随众同醉饮食酒糟。"磻溪迎馀基,阿城连故濠”,磻溪:渭水支流。相传姜子牙钓鱼处。阿城:阿房宫。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诗的意思是,故乡的房舍靠近姜太公遗留的宅基,还连通着阿房宫原先的沟濠。元和四年所写《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的结尾是:“只应西洵水,寂寞但垂纶。”西涧指愚溪,意思是:“往后就在这城西的愚溪边,独自垂钓排遣心中的愁闷。这与自述互相印证:在永州“ …… 浚沟池,艺树木,行歌坐钓,望青天白日,以此为适。”(《与杨诲之第二书》)这时的柳子心境已适应永州的环境,渔翁的心态趋于平和。《渔 翁》诗更是以 渔翁为歌咏对象,此诗写于元和七年(812),属 贬永后期作品。在淡泊雅致、意旷境远的画卷中,渲染了山水绿的亮丽,流溢平淡闲适的情调。结尾特意点出岩上相逐的白云,隐隐传达出诗人那孤高中伴随着孤寂的心境。

综上所述,作为抒发心灵奥秘的诗来讲,往往是各种情绪交织起来 的复合体,它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江雪》诗中的 渔翁形象,是艺术 的 珍品,是诗人人格的化身,呈现多元化的心态:既孤独寂寞,又清高倔强,既寒气透骨,又内心炽热,既感到失望,又充满希望,既“性又倨野,不能摧折”,又企盼昭雪,得到援引……。千百 年来,她令人赞 叹不已,令人争论不休,显示了艺术的魅力与不朽!

 一、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用朗读-质疑、释句-赏析-探究的教学模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目标 的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特点,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要明确便于落实和检测的特点来设计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其中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这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 教法设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再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四、 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疏通文意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组合作。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创造性阅读法。这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

 以学过的诗《江雪》导入 ,多媒体展示《江雪》。引出唐代诗人柳宗元。

 设计意图:利用已学过的柳宗元的诗导入 ,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情感上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情景。

 2、 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到“作家资料窗”中。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找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的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家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

 3、整体感知 走近《小石潭记》

 (1)朗读课文

 自读(扫除文字障碍)--听读--齐读

 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在交由大班讨论。(实物投影)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指导:a用“猜”、“看”、“查”的手段知道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看:利用好课文下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率就越高,词典也会翻得越少。

 b采用卡片积累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多媒体呈现卡片)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标指出“凭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课堂检测 巩固基础(重在词义句义)

 解释下列家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心乐之

 4、以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无从致书以观 以中有足乐者

 5、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6、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7、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另外,也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4、研读课文 分析品味

 过渡: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以,请你说说小石潭的魅力在何处

 指导:着重研读课文第二段。先找出原句正确地读一读。从内容、感受、写作技巧等多角度研究。

 设计意图:这一段作者采用的是“定点特写”,是全篇中最为精彩的。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正面侧面描写,动静结合,拟人手法,由情及景,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这样的佳段要引导学生品读。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体会优美的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过度:如此优美得景色,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文中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感受--忧郁,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忧郁的感情呢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指导学生从景物的特点中寻找信息)

 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导学生将情和景结合起来,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就突破文章的难点。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依据,意在培养学生的原文意识。

 5、探究作品 创造阅读

 假如你是一位优秀的导游或园林设计师,请你为小石潭设计景点。

 指导:仿照曲苑风荷景点的设计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有上百个品种的荷花,红莲、白莲、洒金莲、并蒂莲等,莲叶田田,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设计意图:便于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语句含义,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阅读。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

 说说学习文章后有什么收获,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正确读原文: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会读文章: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读相关材料:读作者介绍 读写作背景 读文史常识

 疏通文意:猜、看、查

 理解文意:结合背景,原文中找依据

 7、 课外作业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游潭之人

 2、课外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本文对比,从写景特色、思想感情角度对比。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作业 。设计第二题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文的写景特色,也进行能力的迁移培养。

很多,其他我发你邮箱了

--------------------------------------

文言文常用句式的识记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5)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五、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六、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七、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八、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例句

“又安干毒耶?”(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九、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而竭。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5)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6)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十、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8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