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常思暮先君,以此勉励我这寡德之人。
《燕燕》四节二十四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故事出自《左传》,发生在卫国。卫庄公妻子庄姜貌美未生子,娶陈国厉妫为妻,生儿子孝伯,夭亡。厉妫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便把桓公视为自己的儿子来对待。庄公有个儿子叫州吁,是宠妾所生,但性情乖戾,胡作非为。庄姜和大臣石碏力谏庄公,庄公不听。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好,为非作歹。隐公“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石碏用计假陈国之手擒杀了州吁,并大义灭亲,派自己的家臣“莅杀石厚于陈。”
国家经过这样的动乱,丧夫、丧子之痛,庄姜与戴妫同患难,共命运,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景下,戴妫大归陈国,庄姜相送,怎不悲痛欲绝。明确了写作的社会背景,也就不难理解第四节的诗意。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是极赞戴妫的美德。仲氏,仲,第二,可理解为厉妫的妹妹。但我认为庄姜把戴妫作为自己的妹妹一样看待。 任,信任。塞渊,心胸宽广深沉。先君,庄公。勖,勉力。寡人,不是君王,而是庄姜自谦为寡德之人。这样,第四节可解释为:戴妫是诚实可信之人,始终温柔厚道且贤惠,立身淑良又谨慎。他告诉我要常常思暮先君,以此勉励我这寡德之人。
这样,就不难理解开头我所作的评价:《燕燕》所传递给我们的离别情感信息,撼人心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真乃“万古送别之祖”。
看流沙河先生主讲的《诗经点醒》,观至《燕燕》与《击鼓》两篇,吾甚奇之 。《诗经点醒》讲的是流沙河先生研究诗经所得的独到见解,其中不乏推翻前人所述之处,可谓自成一家。先不说流沙河先生的博闻强识、谦虚谨慎、幽默风趣,只说说听闻他对《燕燕》与《击鼓》讲解之后的一些感想。
按流沙河先生的说法,《燕燕》与《击鼓》分别讲述的是女同性恋与男同性恋的故事,由于我孤陋寡闻,听君一言,直接颠覆了对春秋时代的看法。先秦古民,不是很严肃啊。
这是一个今人都不愿意触及的话题,大家对它避而不谈,但我想同性恋问题早晚会走到台面上来,届时,举国上下,如何面对呢?流沙河先生说孔子之所以把这两篇收录在诗经中,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人性的弱点,是永远存在的。
人性的弱点——我觉得描述的很恰当,这一点古人的悲哀通过流沙河先生得晓于今人,不知为何,我对其念念不忘。或许因为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流沙河先生这样解释,就有很大的勇气,并且他是以,怎么说呢?是以通达人性的态度来理解、言说。我未有如此深邃之思想,观念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耶律贤喜欢的人其实是萧燕燕,但是最后他将情感寄托在了渤海妃身上。耶律贤对萧燕燕属于一见钟情,他欣赏萧燕燕的勇敢和智慧,但是后来因为重病在身的他没有办法一直在燕燕身边,所以他在临终之前将情感寄托在了渤海妃身上。
耶律贤见到萧燕燕的第一眼,便想让这个女孩做他的妻子,但是当时燕燕心中早已有了喜欢的人,燕燕与韩德让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互定了终生,但是耶律贤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即使知道两个人已经私定终身,也还是利用自己的权力将燕燕抢了过来。燕燕的父亲因为在朝廷做官,迫于压力便将燕燕直接许配给了耶律贤。
其实后来嫁给耶律贤的萧燕燕,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当中逐渐对这个皇帝产生了好感。但耶律贤因为从小目睹了自己的父亲惨死而得了重病一生无法根治,这也正是耶律贤娶萧燕燕的原因,他想让燕燕用自己的才华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
在耶律贤重病的那段期间,萧燕燕因为忙于朝政而无法陪在他的身边,而当时一心一意照顾耶律贤的则是渤海妃,所以当时的耶律贤将自己对燕燕的情感寄托在了渤海妃身上,在后期两个人也算是拥有了一段甜蜜的感情。
近日,《燕云台》的开播,让一位不输女皇武则天的女政治家萧太后再次进入观众视野。在以往的 历史 剧中,她都以配角,又因杨家将的缘故,是以相较反面的形象服务于剧情。而在1995年一部以她为女主的《大辽太后》这部**,系统地还原了萧太后在 历史 上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被视为描写辽代的经典之作,那这部仅80分钟的**,是怎样概括这位巾帼太后传奇的呢?
萧家的幺女小名燕燕,她的性格豪爽不拘,骑马射猎更不在话下。燕燕和汉族男子韩德让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可在一场冬狩大会上,她被沉迷酒色的暴君穆宗看上,要求陪他共度良宵,燕燕自然誓死不屈,和穆宗拔刀相向。就在这时,穆宗被暗刀所刺,当场驾崩。说到这里,让人忍不住要吐槽一句:外面是没有守卫的吗?一个皇帝这么容易就被杀了。
之后贤王迟来救驾,但来不及了,不过他也因此见到了燕燕,对她一见钟情。贤王登基称帝,史称景宗,他还立刻就召了一面之缘的燕燕入宫为妃。皇命自然不可违,燕燕与旧爱韩德让在已被燃烧的约会小屋前依依不舍的话别。
而她祖母的一段话更是影响了燕燕之后壮丽的人生。祖母说:我们契丹人本来就是女人统治的,孩子,放弃你世俗间的儿女情长之事,尽管把心借给男人,但绝不要让他占有,而男人是多么愚蠢的牲口,尽管将他作为上马石。
燕燕果真将祖母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在一次朝堂之上,她出面参政,不意外地遭到以齐王为首的反对。他们不满一个女子在朝堂上指指点点,而燕燕镇定自若,颇具国母风范,景宗喜爱得不得了,当场就封她为后,从此共理朝政,也可同自称“朕”。
萧氏大权在握,引发了齐王的不满,齐王派了刺客刺杀了燕燕手握重兵的父亲,父亲的离世也让燕燕终是踏进了这场波云诡谲的权力斗争之中。父亲的葬礼上有一习俗,就是要油炸俘虏为其陪葬,燕燕趁此机会大力改革,将俘虏设为了农户,打破王公贵族的封疆封地分,并允许他们可以婚假、垦荒、从征。这一举措立竿见影,深得民心。
为了权衡利弊,身为皇后的燕燕将自己的两位姐姐嫁给齐王与宋王,想让她们做桥梁拴住其心,但终究还是抵不过那俩人心中早就萌芽的野心。皇后是棵大树,若要将其自然枯死,就需削其心腹韩德让、女里。
燕燕之前发布法令,凡受贿者处以极刑,所以齐王等人暗中密谋贿赂女里,要借女里的手杀了韩德让,再依照法令,女里自然会被处死。不过隔墙有耳,他们的事迹败露,本该受到处决,但景宗仁慈,放过了他们一马。
燕燕因为景宗处理不当,激动得动了胎气,随后顺利地生下了他们的长子,而韩德让则成为了长子的亚父。齐王与宋王死性不改,趁着燕燕和景宗外出祈雨之际,掳走了太子起兵造反。景宗得知后气血攻心,从此卧病在床,一蹶不振。而燕燕身披戎装,亲自解决了这场叛乱,齐王与宋王一干叛军终是以谋逆之罪受到了应有的处决。
不久景宗驾崩,燕燕成了太后,辅佐年幼的圣宗。契丹女子并没有汉人女子的三从四德,所以最后,本就两情相悦的燕燕与韩德让终于破镜重圆。
中国 历史 源远流长,而关乎辽朝的影视剧少之甚少,反观萧太后,虽然经常出现在宋朝的影视剧中,但多半被刻画成一个反面角色,《大辽太后》这部**从客观的角度讲述了萧太后的一生传奇。
其中包括场景、道具、礼仪都逼真地展现了契丹人的风貌,不过影片从燕燕当上太后就戛然而止,并没有完整地展现萧太后的一生,可谓是一个遗憾。**里关于男女平等,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思想也很开明,剧情上虽然也有不少硬伤,但瑕不掩瑜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