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大纲的外国教育史

333教育综合大纲的外国教育史,第1张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4、中世纪大学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2、历史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2、维多里诺;3、伊拉斯谟;4、莫尔;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道德认识”解释一般用来说的是一个人对于道德看法和理解。要知道我们所谓的道德只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延伸出来的产物,用来维持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工具。原始社会的时代是不存在“道德”这个词的。

道德和情感可以分开来理解,在这里我也只能说一说我个人的看法和理解。

我们先说一说道德的事情:“道德”它只是一个词,解释的起来也很容易,一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在他人脑海里形成的一个特定性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对于对方来说有一个个人的评价,这个评价有好有差。前段时间我看《蒙田随笔》的时候,蒙田在他的随笔里就说到过一句话很是值得深思,“我们所谓的真理和理性,其标准也只是依据我们所处的国家的主张与习俗而已。”

接下来在说一下情感,我不知道你对于“情感”和“感情”是怎么去理解的,这两个字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他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情感一般是指:一个人由内心体现出对他人或者事物真诚的付出、关心、爱护等个体的行为,这里说的不仅仅只是人,也包括动物在内。而“感情”一般是用来形容人比较多,而且还是每个人用来形容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才会用到“感情”两个字,通常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情感”深度。

1333在爱情中就是说希望能一辈子在一起的意思。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由于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那么情感的进化在根本上起源于取决于价值关系的进化,即人类价值关系的进化推动着人类情感的进化人类价值关系的发展过程既有缓慢的量变,也有快速的质变,它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那么人类情感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既有缓慢的量变。

也有快速的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自然的、分层次、分阶段的进化过程。把情感看成是人类的独有物是不科学的、唯心的,把情感简单地分为本能式情感和能动式情感两大类也是机械的、教条的。

简答/论述题:考过的学校:

1论述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6苏州大学)

2简述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11扬州大学   17天津大学  19吉师大)

知识点位置: 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第四节

知识点重要性:★★★☆☆

题目: 论述 董 仲 舒 的教育思想。

答案:

董仲舒是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又有“汉代孔子”之称。董仲舒学识渊博,通便“五经”,他的著作中,《春秋繁露》和《对贤良策》影响最大。

(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即汉代文教政策,详见该章第一节)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向汉武帝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第二,兴太学以养士。第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董仲舒的三大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成为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并确定了整个封建社会遵从儒术的文化与教育局面。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简答)

1 论人性

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

( 1 ) 董 仲 舒 认为人性中有“仁气”和“ 贪 气”。 “仁气”指人性中有利于促进封建社会道德发展的先天因素,是主导方面;“贪气”指人性中与封建社会道德相抵触的先天因素,是从属方面。它们是人性中的对立物。他的人性论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有一定的联系,并没有摆脱道德先验论的影响。  

( 2 ) 董仲舒又将人性和 善 区别开来,善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人性与善的关系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人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人性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

( 3 ) 董仲舒提出“性三 品 ”说。

董仲舒明确将人性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等级,他提出“性三品说”:“有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①“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

②“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

③“中民之性”,就是万民之性,必须通过教化才能成“善”。

2 教育作用

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圣人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向善的方向发展。斗筲之人的感情欲望强烈而很难进行自我控制,注定要向恶的方向发展,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具有“中民之性”的人是教育的主要对象。董仲舒的人性论破坏了先秦原始平等的人性论,并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论道德教育(简答) ★★★☆☆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道德教育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核心。董仲舒主张教化与刑法并重,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以刑法为末、为辅。

(2)德育的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董仲舒强调“三纲五常”。所谓“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与“五常”结合的纲常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3)道德修养的 原 则和 方 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对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的追求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②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凸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利的尊重,“义”凸现了个人对社会及其他个体的责任与义务。

③提倡“必仁且智”。在道德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即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333加油站独创速记口令:原方(元芳)重仁智(3个)

口诀联想:元芳很重视仁和智。

以上口诀内容出自 :333加油站的葵花宝典口诀笔记,章节跟其他书的可能会有些许出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0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