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我整理的书籍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美)康利 中信出版社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部大师级的杰作。哲学家、首席执行官奇普·康利抽丝剥茧般为我们分析了看似有序的生活中的假象,并介绍了人类情绪真实而细腻的核心。阅读本书时,我感受到愉悦、开心、好奇、洞察、启发、吃惊,更重要的是,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总之,简单又耐人寻味。你一定要好好读这本书。——吉姆·M·库泽斯,《领导力》合著
2、《情绪自控力》 (美)约翰·辛德莱尔 金城出版社
《情绪自控力》提出“情绪决定生活质量”的概念,从情绪角度切入,阐述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指出疾病、成就、关系、人脉等其实是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推陈出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情绪控制新领域,为大众的情绪管理概念升升级。
3、《别让小情绪害了你》 弗雷德曼·肖普 湖南文艺出版社
生活、工作中大部分的麻烦都是小情绪惹的祸:当自己在公共场合出丑的时候,当被岳父母看到你骂孩子的时候,当你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当开会时面对所有同事讲话开始紧张的时候……小情绪瞬间影响了你的状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要焦虑、紧张和恐慌?如何能够不受这些扰乱人心的小情绪的干扰?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一分钟内控制住小情绪的的方法。控制好小情绪,就掌握了生活、工作的方向。
4、《情绪的奥秘》 曾仕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曾教授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从情绪入手,分析了影响情绪的诸多因素。在仔细分析情绪产生的因素及表现状况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情绪进行相应解读,对症下药,从意识、信念等方面告诉我们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本书旨在探索中国人情绪的奥秘,内容直指人心,有“醍醐灌顶”之效。
5、《不生气的情绪掌控术》 (日)安藤俊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本不生气协会重点推荐!获得三大企管中心认证、日本经济部认证的怒气管理术首度公开!日本网站五星级图书!打造“不生气”模式,让怒气瞬间化为无形的心理学!几个小技巧,让你在火冒三丈的情况下也能化解怒气,掌控自己的情绪!
6、《我的第一堂情绪管理课》 贾毓婷 科技文献出版社
《我的第一堂情绪管理课》作者从日常话题入手,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心理学知识,以大量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来告诉读者该怎样摸清情绪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同时掌握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读懂他人表情中的情绪密码,让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从容面对,从而达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生活幸福度的目的。
7、《哈佛情绪控制课》 徐宪江 中国法制出版社
《哈佛情绪控制课》带你走近百年名校哈佛,品味成功者的故事,尝试重塑自我情绪!百年哈佛教你控制情绪、修炼情商、提升气场、重塑自我!你是否知道,情绪控制到底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学会控制情绪,你都会成功!
8、《正能量》 勒登 光明日报出版社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顺从着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犹豫、怯懦、慵懒、怀疑、退缩……任其肆意蔓延,而且沉溺其中,从而错失了许多可能让生命精彩的机会。我们应永远拒绝消极的态度和负能量,将“消极”从自己的人生词典中彻底去除。一旦你懂得了开启生命的正能量,你就拥有了改变生活的神奇力量。
9、《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 卡耐基 南海出版公司
本书以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一些妙语金言为基础,结合诸多典型的生活化案例,阐述了掌握高效、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与意志训练方法,旨在引导读者最终达到驾驭自我情绪的目的,用强大的意志面对一切,激发正能量,远离负能量,开创快乐美好的未来人生。
10、《好情绪,不抑郁》 班德勒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从NLP角度出发,告诉大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缓负面情绪的强度和不愉快的经历,改变抑郁、愤怒的节奏,并增加一个情绪上正面、愉快的力度和节奏。最终,调整好情绪,消除负面情绪。摆脱传统心理学的冗长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反复不定,用事实证明好情绪完全可以复制!让你不论好事坏事都从容淡定。
;摸透对方的心理,是求人办事的敲门砖。在求别人办事时,常常要同对方交谈。而交谈效果的好坏,其决定因素取决于你是否了解对方。或在与对方的交谈中,认真调动你的眼睛和大脑,从交谈中了解对方。摸透对方心理,获得自己的所需,也能很好地求别人给你办事。
如果你能获得与对方交谈的机会,那么你也就同时获得了进一步了解他的机会。下面告诉你几种摸透对方心理的办法。
1.根据坐姿洞察对方心理。
人在交谈时,总会摆出不同的坐姿,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往往是对方不自觉地暴露出来的内心世界的信息。
坐在旁边比坐在外面的人,在其心理上具有倾向于你的一体感。
坐在正对面的人,远比坐在旁边的人更希望你了解自己。
一面坐在旁边,一面又急着将身体前倾,想要看清你的正面,这种人对于你怀有疑虑和新的关心。
坐在房间的最里面,注视着房门的人口处。这种人的权力意识很强。但也有小心谨慎之意。
坐在背向居室人口处的人,其在心理上屈居劣势。
在椅子上深坐的人,在心理上占了优势,甚至念念不忘要居高临下。
在椅子上浅坐的人,有意表示恭顺,但无意识之间,却想表示他对于你的话题很感兴趣。
坐在椅子上立刻跷起二郎腿的人。内心怀有不输给你的对抗意识。
坐在椅子上跷起腿的女性,则是有意吸引男人关心自己的容貌。
对方侵入你身体的领域的程度愈大。就愈表示他与你的关系亲密。
意识上将身体领域向外扩展的人,即表示他对你有心理上的抵抗感。
虽然无意识入侵别人的身体领域,但若单方面侵入你的身体领域,这种人有意威迫你或想接近你。
2.根据说话方式洞察对方的心理。
说话方式可较为直观地使你观察到对方的内心。
有人说话的语速忽然比平常缓慢,那就表示对你怀有不满或敌意的意思。
说话的速度忽然比平常加快,那就表示对方有弱点存在。或者表示说话的内容不确定。
凡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忽然变得能言善辩,那就表示他内心含有一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
说话声调很高昂的人,表示他自己任性的性格。
有人说话的抑扬程度非常激烈,大部分属于自我显示欲很旺盛的人。
说话很果断的人,对于谈论的内容满怀坚定的信心。
无缘无故小声说话的人,主要是对于事情缺乏判断力,大部分都带有女人的性格。
把一种话题拉得很远,故意说个没完,这是别人提出反驳的证据。
有意立刻得出结论来的人,也是害怕别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有人不断把视线脱离说话者,或者拨动手指,这表示对于话题已感到厌烦了。
反复探询对方所说的话意,这是很有耐心,而且好奇心也很旺盛的人。
一面仔细倾听,一面点头称是,这是认真听话的证明。
一面听话,一面点头,但又不把视线集中到说话者的身上,那就表示他对谈话的内容已不产生共鸣。
表示太多不必要的点头,或者胡乱答话的女人,大部分对你所谈话的内容都不大明白。
3.根据话题洞察对方心理。
交谈时,双方所关注的话题,更能反映出彼此的兴致所在。
有些人的话题太偏重自己、家庭或职业的事情,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有些人非常想要探听你的真相,这是有意明白你的缺点,期待能进一步控制你的意思。
有些人对于别人的消息传闻特别感兴趣,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所以他内心非常孤独。
有些人会愤愤不平地埋怨待遇低微,事实上,有很多人因为对工作不热心,才会将这种内心的动机转化在待遇低微的借口上。
有些人不断谴责上司的过错和无能,这事实上是表示他自己要出人头地的意思。
有人借着开玩笑,常常破口大骂或者指桑骂槐,这是有意将积压内心的不满设法爆发出来。
喜欢在年轻人或部属面前自吹自擂的人,乃是不能适应职务,或者赶不上时代潮流的人。
有人根本忽视别人的谈话,而喜欢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极强的支配欲与自我显示欲。
有人一直谈论会场上的话题,而不喜欢别人来插话,这表示他讨厌自己屈居在别人的控制之下。
有人把话题扯得很离谱,或者不断改变话题,这是表示他的思考不够集中,以及不懂得逻辑性的整理方式。
有人不愿抛出自己的话题,反而努力讨论对方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宽容的精神,而且颇能为你着想,不失为坦荡荡真君子。
4.根据面部表情洞察对方心理。
面部表情。主要是通过眼、眉、嘴、鼻以及脸部肉的不同变化和组合来体现的。注意观察这些表示,也可以大体上把握一个人的特征和心理活动。
(1)嘴部运动方式:
开怀大笑,满脸涨红,说明此时他非常开心、高兴、没有顾虑。微笑后,突然停止或收回笑容,随即沉下脸来,可能说明此人为人狡猾,不好对付。
苦笑,即强装笑脸,常常用来掩饰内心的苦楚或难处,说明内心有难言之苦或处于左右为难的地步。
与生人接触,露出微笑,则说明向你表示欢迎或友善而没有敌意。
女性经常面带笑容,此人易于接近,但常被认为缺乏自信,没有主见或有求于人。
男性之间谈话,面带微笑能弥补话题的中断或融洽两人之间的关系。
女性之间或男女之间谈话,女性如果露出微笑谈话中断。
嘴唇撅起,嘴角向下是心中不满的表现。
(2)眼睛的动作:
可能会使谈话时,不敢正视你或回避你的视线,是性格羞怯,或心中有所愧疚的表现。
眼神闪烁不定者,可能是精神不稳定或性格不诚实的表现。
在生理正常的情况下,眨眼的时间超过1秒钟(或为闭眼),或用眼角看人,可能表示不感兴趣,或表示厌倦、蔑视等。
交谈时,几乎不看对方,可能是在企图掩饰内心的事情。相反,若长时间凝视或严肃地直视对方,则是一种不礼貌或带有侵犯性的举动。
(3)“五官”的各种组合,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例如:
眼睛圆瞪,鼻孔扩张,眉毛倒竖,嘴角向两边拉伸,则是典型的气愤或发怒。
眼睛轻轻一瞥,眉毛轻扬,面带微笑,而且目不转睛地凝视对方超过1秒钟,表示很感兴趣。
眼睛轻轻一瞥,马上收回,同时收眉,嘴角向下,则可能表示批评、疑虑或是怀有敌意。
5.根据服饰发型洞察对方心理。
在抛头露面的场合,穿一身清一色的西服或便服的人,可能是生活或工作在一个朴素的环境中:也可能是个城府较深、求实求稳的人:还可能是个思想保守、生活单调、不求开拓的人。
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爱穿笔挺衣服的人,常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印象。因此,其性格可能带有一种不平易近人的倾向。
爱穿大尺寸、宽松但合体衣服的人,可能是想用衣服来扩大自己的身围及势力圈。因而可能存在一种精神上慑服你的心理。
爱穿各种紧身衣服的女性。大多是为了突出女性的形体美,以在异性面前更具吸引力。
爱穿新奇样式服装的人,可能具有某种强烈的优越感,喜欢自我表现,但同时也可能有性格不稳定的因素。
发型随便,不讲究的人,可能是个生活朴素,实在没有过多追求的人,也可能是个自信、固执、敏感性较差、不在乎舆论的人。
将长发推成平头或剃成光头者,可能表示要决心做某种事情。如果男性喜欢剃平头,也是一种攻击性的表现。
能率先接受流行发型的人,可能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喜欢留蓬松发型的人,如非洲型发式(俗称爆炸式)、披肩发等,意在突出自己,扩大头部范围,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常常有思想开放的倾向。
喜欢经常变换发型的人。可能轻浮、浪漫、性格不稳定、容易受人鼓动。
通过以上这些交谈和认真仔细的捉摸,也就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对方各方面的情况,也就为他人给你办事做了铺垫。有了这么多关于对方的信息揭示,你也就较为容易地在你脑中确立一个对方的具体形象。这时,你要对得到的信息进行一个迅速的加工整理。看哪些能够作为与其建立良好关系拉近关系的最佳突破口。
了解对方的目的是为了促其帮自己的忙,办自己的事。但由于求人办事中,与要求助的许多人并不是长期相处,只是一次性地接触或短期打交道。因此。需要你掌握一些了解他人的基本技巧。以便使你迅速作出判断。
学会迅速了解人,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方面的知识,可以使你迅速、准确地掌握对方的各种特征、习惯和爱好等。这样。你可以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接触方式和说话方式以及应采取的态度等,从而在求人办事时将各种方式运用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以顺利达到办事的目的。
有的人与人相处或求人办事时,你如果问他对方是怎样一个人,他最多只能注意到对方的衣着打扮、个头高低、身体胖瘦、五官什么模样以及走路什么姿势等。而对于对方有什么心理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其他深层次的东西,便一无所知。当然,一个人的外部特征也需要了解,但是,这只能做为辅助性的东西,更需要了解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东西。
1.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一种呈现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每个人都会由于父母遗传,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熏陶而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比如热情、开朗、孤僻、内向、刚毅、懦弱。等等。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大致推测出此人的喜爱、处理问题的方法、处世态度等。然后便可以决定你的接触方式和说话方式了。
2.了解对方的特征和生活习惯。
品质是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本质。它完全是由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所决定的。比如:诚实、谦虚、傲慢、蛮横等。品质优良的人受人拥戴,品质恶劣的人受人嫌弃。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必须摸清楚,然后再决定你和他相处的深浅程度。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经过长时间养成的。这些习惯无论正确与否,都已构成他生活的组成部分。比如,抽烟习惯、喝茶习惯、午睡习惯等。对于一个人,无论是他的生活习惯,还是工作习惯,都应了解清楚,这样有助于你掌握他。
3.了解其心理活动、表情等。
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所在。如果能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便可以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你对他要说或者要做的事情,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做到投其所好,因人施语。
表情和姿态都是一个人的外部现象。但是,它们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部流露。通过这些现象,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比如,简单地说,微笑可以代表心中高兴或对某种事的满意;谈话时总看表,可能表示一个人有别的事情要做,或者对你的谈话不感兴趣,等等。
4.了解行为的结果。
这是指了解对方所做的事情。因为通过一个人对事情处理的结果,可以看出此人做事的态度、方法、能力以及性格、心情、品质等。比如对于抽烟,有的人把吸剩下的烟头随手一扔;有的人却放在脚下踩灭:有的人小心地丢人烟缸或垃圾桶中。这些微小的差别,也许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习惯、心情等。
只有了解了对方,看穿了对方的内心,你才能分清你求人办事时,哪些人是可以利用的,才能摸准他们有哪些地方可以被你利用,才能决定你自己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去利用他们。否则,你将碰一个大钉子,撞晕了都不知道撞在什么了。
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洞察分析中人格洞察的部分,本文来聊聊意识洞察能力的表现。
首先意识洞察是在意识分析的层面,洞察力就是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看人格的动力表现。
具体的说,岳老师认为在操作层面,精神分析理论可以简单分为三种洞察分析:人格分析(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分析),自我分析(防御机制的表现分析),梦境分析(潜意识的作用分析),其核心是意识分析。
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就是可以觉察到的部分,比如人格、防御机制、自我1,潜意识层面是:身体,自我2,梦境。
在精神分析理论上,人格是个人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互动冲突的结果。其中自我就是精神防御机制的表现,有不成熟,中性,成熟之分。
心理咨询师要在与来访者的对话交流中,时刻发现其心理动力的冲突表现及防御机制的运用,以求透过现象看本质。
是根据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本我、自我、超过三个方面的分析。好像这是一个很犀利的三角形,用它来测量一个人的状态,会比以前更清晰。
本我呼唤,你的身边是些什么人?你找了一个什么样的伴侣?你最欣赏的偶像是什么样的?想到这些人,你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对于这些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这个独特的地方专属于你。一切都是召唤,你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召唤了什么样的生活?
超我控制,在我们的成长中,身边的养育者,社会中的教导者,他们有意无意的传递着一种价值观,一种规范,一种要求,一种控制。
在塑造着一个人的超我。你被塑造成什么样了呢?你看到自己被塑造成这样了吗?塑造成这样你感觉怎么样呢?一般情况下,这大概是每个人心中父母的样子。
由此,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内在父母,一个孩子成长中,认同了父母的样子,于是把他们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自我平衡,本我呼唤着,一个人成为最本真,最原始,最野性,最自由的状态。但是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会受到约束,这个约束就是超我。
比如在大街上我看到了,一个帅气的男孩子,很想跟他发生点什么。却猛然发现,他的右手无名指戴着一个戒指:哦,我不能做这些事情。
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生命中有过无数的这种瞬间,在不停的累积和叠加,形成了一个人现在的样子。
防御机制,大概意思是,遇到困境,遇到难题,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场景,你会怎么做?有的人会否认,说没有,我不是这样的。
有的人会合理化,给自己在逻辑上找个理由说服自己,要知道真理的反面,是另一个真理。有的人会逃避。有的人会压抑,就像我前面举到的例子。
不同的防御机制呈现出了一个人不同的状。有高级的和低级的分别。高级的不仅自己感觉好,还对他人对社会有帮助,低级的是更偏本能的。
就像前面说的,否认,分裂,逃避,合理化都属于低级的;高级的,比如幽默、写作、升华、无私等。
焦虑表现,负面情绪想完全排除,是不可能,且没必要的。什么事情会让你焦虑?你会如何应对这种焦虑?
焦虑程度怎么样?我就属于那种易焦虑型体质。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类似的观点:人只有两种状态,要么焦虑要么无聊,要么在二者之间徘徊。
焦虑了,看见自己焦虑了,理解自己为什么焦虑?焦虑接着发展下去会怎么样?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这种焦虑?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生命几十年的旅途中,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怎么跟它好好相处下去。
人格养成,这是一个具体环境+行为模式,长期累积的结果。
比如在生命最初出现了一个刺激源,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或持续不变,这个生命体会他会怎么思考,怎么认识,怎么应对。
外界刺激加他特有的应对方式,呈现出了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会和环境中其他人互动,这种互动会长期持续,几年,几十年。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下面是关于潜意识和梦境的分析,明天继续。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欣赏。
其实从一个人的说话时的眼神就很容易出卖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你就观察他说话时的语气和动作是否和眼神一致,因为他在说出第一个谎言时他比谁都怕,因为他还要用第二个谎言去掩饰它,他比你压力更大,通常语气和动作都会加重,而眼神都很"飘浮"不定,其实只要用点心去观察、分析,任何事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心理学和洞察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一起的。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认知、情绪、人格、社交等方面,旨在揭示人类认知与行为过程的本质,并通过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推进研究。 而洞察学则是一种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来推断和推测背后的动机和感受,以此达到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目的。而这种洞察,需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分析框架和洞察方式,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是一种相对概念的学科。 二者的关系是,洞察学可以认为是心理学的一种应用,是一种更加具体的观察和思考方法,而心理学则是一种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学科,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究来揭示心理机制的本质。因此,在实际应用领域中,洞察学可能会受到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能够通过实践和经验,为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提供更多的丰富样本和实践经验。 总之,心理学和洞察学不是一起的,但二者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有着一定的交叉和互动,相互促进和支持。
从小孩喜欢颜色洞察其心理
心理学家阿尔勒对150名2至5岁儿童所作的画做为其一年的追踪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义。假如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色彩与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即表示内心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纠葛。下面是关旭小孩喜欢色彩与心理的分析,其实每个小孩喜欢一种颜色的背后,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
⊙ 喜欢红色的小孩特性
喜爱红色者确是个性较低强烈的人,精力充沛。其缺点如个性较冲动且感情较丰富。所以,容易引起与异性关系的麻烦事件。一般来说,小孩子有喜欢红色的本能。如果由喜爱红色转变为褐红色的人,在个性上兼有两者的优点,且能控制其冲动情绪。
⊙ 喜爱粉红色的小孩特性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而且,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物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 喜欢**的小孩特性
喜爱**的小孩,有天才的一面,对于智慧的需求比任何人都来得强烈,更渴望追求理想,虽然外事态度较不踏实,但是他的脑筋灵敏、反应敏捷。可是此类型者,不容易保持到成年。如果您的子女长大成人,仍然深爱**的话,那么,他是所谓“理想家的类型”,同时,他(她)亦会是个重感情、讲义气并深得他人信任的人。但,请务必特别注意,喜爱**,亦有可能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 喜爱绿色的小孩特性
喜爱绿色的孩子,个性上较随和开朗,没什么心机,具有 包容宽恕的心胸及强烈的好奇心,而且颇 有求知的上进心。此类型者,成人后适宜于领薪阶层,如能有恒心踏实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许多才气纵横的男孩多属此类型。
⊙ 喜爱橙色的小孩特性
喜爱橙色者,个性上较外向活泼,喜爱说话而且人缘很好,有趣的是,幼小就喜欢橙色的人,会从一而终地喜欢到成年,虽然 有时人暂时喜欢其他颜色,但仍会再度重返橙色的怀抱。此类型者创造性,自我为中心,较不懂得体谅他人,粗枝大叶,幼稚地认为天底下都是好人,所以,易被歹我所骗。
⊙ 喜爱蓝色的小孩特性
其责任感较重,处事态度细心周全,内向而不善言辞。
⊙ 喜欢紫色、**等中间色的小孩特性
喜爱紫色的女孩,容易沉溺在自恋的状态中,同时,亦具有病态体质的一面,所以,需加以关注。幼儿期与少年期的孩子,如喜欢紫色,则虽然表面上看似健康无恙,但必须探讨是否含有隐疾!
除此色外,对喜欢榄绿、蓝绿色、黄绿色等中间色系的小孩须留意,以探究其心理背景。根据色彩心理学家表示,喜爱橄榄绿者,大多属于被压抑者,个性较乖张别扭,而且,有倾向“歇斯底里症”的趋势。喜爱绿色、黄绿色者,常属多愁善感型的感性人物!黄绿色尚含一丝积极性,而蓝色绿色则完全属闭塞的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