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
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您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人群。
二、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三、本测验适用对象为成人(16岁以上)。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那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本测验不仅可以自我测查,也可以对他人(如其行为异常,有患精神或心理疾病的可能)进行核查,假如发现得分较高,则应进一步筛查。
四、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因而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廓图(Profile)分析。
五、是指总的来看,被试的自我症状评价介于"没有"到"严重"的哪一个水平。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35~4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45~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操作手册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
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一、 特点和用途
1、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等特点。它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
2、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
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
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
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
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作为自评量表,这里的“轻、中、重”的具体涵义应该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
3、该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可以用于他评,也可以用于自评。
二、 适合对象
初中生至成人
三、得分解释
1、总症状指数:
是指总的来看,被试的自我症状评价介于“没有”到“严重”的哪一个水平。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0~0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05~1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35~4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2、阳性项目数
是指被评为1-4分的项目数分别是多少,它表示被试在多少项目中感到“有症状”。
3、阴性项目数
是指被评为0分的项目数,它表示被试“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
4、阳性症状均分
是指个体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的程度究竟处于哪个水平。其意义与总症状指数的相同。
5、因子分
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⑴.躯体化
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8分之间。得分在24分以上,表明个体在身体上有较明显的不适感,并常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得分在12分以下,躯体症状表现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躯体的不适感越强;得分越低,症状体验越不明显。
⑵.强迫症状
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强迫症状较明显。得分在10分以下,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和冲动,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
⑶.人际关系敏感
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36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退缩等)。得分在9分以下,表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较为正常。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卑,自我中心越突出,并且已表现出消极的期待。得分越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越能应付自如,人际交流自信、胸有成竹,并抱有积极的期待。
⑷.抑郁
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52分之间。得分在26分以上,表明个体的抑郁程度较强,生活缺乏足够的兴趣,缺乏运动活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有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的观念。得分在13分以下,表明个体抑郁程度较弱,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充满活力,心境愉快。总的说来,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明显,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不明显。
⑸.焦虑
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表明个体较易焦虑,易表现出烦躁、不安静和神经过敏,极端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得分在10分以下,表明个体不易焦虑,易表现出安定的状态。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焦虑表现越明显。得分越低,越不会导致焦虑。
⑹.敌对
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4分之间。得分在12分以上,表明个体易表现出敌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得分在6分以下表明个体容易表现出友好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敌对,好争论,脾气难以控制。得分越低,个体的脾气越温和,待人友好,不喜欢争论、无破坏行为。
⑺.恐怖
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怖。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8分之间。得分在14分以上,表明个体恐怖症状较为明显,常表现出社交、广场和人群恐惧,得分在7分以下,表明个体的恐怖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对一些场所和物体发生恐惧,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得分越低,个体越不易产生恐怖心理,越能正常的交往和活动。
⑻.偏执
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4分之间。得分在12分以上,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明显,较易猜疑和敌对,得分在6分以下,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易偏执,表现出投射性的思维和妄想,得分越低,个体思维越不易走极端。
⑼.精神病性
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
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得分在10分以下,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越多的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得分越低,就越少表现出这些症状和行为。
(10)其它项目
作为附加项目或其他,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
四、参考常模
1.参考常模的应用
在前面提供了一个对测验结果的简单解释,应该说这个解释相当粗糙的,主要是给对心理测量知识不太熟悉的被试或学生看的。要进一步了解测验结果的意义就必须将测验分数与常模相对照,以发现被试在各分量表的得分与一般水平的差异有多大。这样才能准确的确定被试成绩的意义。对于本量表来说,被试各分量表的分数的分级原则为:①平均值上或下各一个标准差以内的为“中等水平的症状表现”;②平均值上或下两个标准差以内的为“较高或较低水平的症状表现”;③平均值上或下超过两个标准差的为“高或低的症状表现”。因此,从表面上看被试的得分高低是不够的,还要看其在同一群体中所处的水平,才能确定其症状表现的真实程度。比如在某些分量表上被试的得分虽然比较高,但如果常模中该分量表的平均分也比较高,计算后发现被试的得分没有超过一个标准差,那么就表明该被试在该方面的症状表现也只是个中等水平而已,不必过于担心!
由于本常模的建立还不够完善,所以该常模还不能称为标准的全国常模,因此,用户在使用时还主要是起参考作用,还不能据此就下非常确定的结论,所以本常模被称为“参考常模”。在今后的系统升级中我们将建立更标准的全国常模。
五、建议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包含了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等。
该量表从9个方面,以身心症状表现的角度考查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在某些症状上的得分越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比较严重,就应该注意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自评量表是测量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感觉到的症状的严重与否,所以在量表分数的解释上应该慎重,并不是得分高就一定说明个体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某些分量表上的得分较高有可能只是由于个体当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失恋、面临考试、生病等,因此还应该对学生得分高的原因作进一步的了解。
如果个体在多个维度上自觉这些症状较为严重时,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严重时应该到比较权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三个维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结合: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与心理幸福感一样,主观幸福感日益受到重视。
需知:
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人们总在不断地对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和他们自己进行着评价,对事物进行好坏评价是人类的共性。
也正是这些评价导致了人们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幸福是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评价满意时的愉快感觉。因此,一个人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主观上如何评价自己的生活,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感觉。
老人的情感状态主要是观察,包括一、看:1,就是看老人的表情是否有忧郁等等迹象,比如没有或少有笑容等等,2,看各种动作包括走路等等是否自然、灵活、看饮食、睡眠等等于平时的变化,3,看老人做事情,比如喜欢听歌、喜欢看书、喜欢诳街、喜欢交谈、是否动辄骂人等等;二:听,听老人说话最容易看出其是否愉快等等,比如声音、语气的抑扬顿挫就表现出了;总之,老人的情感状态是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如果不正常,除了从身体状况外,还有看是否外因引起,比如,受了气等等
心理量表介绍(一)一、心理健康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儿童行为量表(CBCL) 3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4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 4贝克抑郁量表(BDI) 4自评抑郁量表(SDS) 5老年抑郁量表(GDS) 5贝克焦虑量表(BAI) 5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6焦虑自评量表(SAS) 6老年幸福度量表(MUNSH) 6二、人格特点 7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式(EPQ) 7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 7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PQRSC) 8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8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8青年人格问卷(CPI) 9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CANPI) 10中学生个性测验(SPT) 10气质量表 113-7岁儿童气质量表(PTQ) 11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 12三、能力兴趣 12瑞文推理测验标准型(SPM) 12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13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SGIT) 13职业兴趣测查表(VIS) 14威廉斯创造力量表 14四、临床诊断 14阴性症状量表(SANS) 15阳性症状量表(SAPS) 15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15贝克躁狂量表(BRMS) 16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16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 16Conners多动指数(CIH) 17五 学习能力 17学习价值怀疑量表(SVL) 17学业成就责任问卷(IAR) 17成就目标取向量表(ADG) 18成就动机量表(AMS) 18考试焦虑量表(TAS) 18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SEIS) 19
学业求助量表(HSS) 19自我妨碍量表(SHS) 19六、社交能力 20UCLA孤独量表 20儿童孤独量表(CLS) 20亲和动机量表(AMS) 21负面评价恐惧量表(FNE) 21七、自我 21自尊调查表(SEI) 21自卑感量表(FIS) 22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 22八、生活应激 22生活事件量表(LES) 2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3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23家庭环境量表(FES) 23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 24九、其他 24期待性回答平衡量表(BIDR) 24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LCS) 25自杀态度问卷(QSA) 25明尼苏达MMPI——399 25明尼苏达MMPI——566 26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此类量表可用于鉴别心理处于边缘或异常状态的个体,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治疗。测评项目: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有90个项目,包括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有无该症状做评定。它主要应用于临床研究、心理咨询、精神科门诊,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测的是个人某段时间内的症状水平,往往易受生活事件的影响。该量表测得受试者在9个方面的分数,称为因子分。因子名称为:(1)躯体化: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2)强迫症状: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3)人际关系敏感:反映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4)抑郁:反映与临床上的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行为表现。(5)焦虑:反映与临床上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6)敌对: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个方面反应受试者的敌对表现。(7)恐怖:反映传统的恐怖状态或恐怖症的内容。(8)偏执: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9)精神病性: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该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在临床上常常作为诊断参考,也可以用作初级的筛查工具。2\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 T M 等在1970年编制,后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该量表用于测查4~1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由家长根据孩子半年内的情况作出分级评定。该表所测查的社会能力主要包含儿童的体育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况和在校学习状况;行为问题包括的因子范围较广,有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倾向、社会交往退缩、多动等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在因子的数量和名称上有所不同。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系儿童精神医学教研室的苏林雁、李雪荣、万国斌、杨志伟、罗学荣对该量表进行了标准化,制定了湖南常模。其信度效度检测的结果认为6岁~16岁儿童的的常模适于我国儿童,4~5岁儿童常模的信度效度不够理想,应该慎用,且本系统不提供该年龄段儿童常模。本系统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的忻仁娥、唐慧琴等人在1992年联合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对24013名城市儿童做调查的数据作为主要常模。3\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可以用做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分别测查:(1)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2)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
(3)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5)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6)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7)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8)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9)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10)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由应试者就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评分为5级评分,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4\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ornell Medical Index,CMI)是作为临床检查辅助手段之一的自填式健康问卷,最初是为临床设计的。利用该量表的测查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有关医学以及心理学的资料信息,还能起到标准化病史检查及问诊指南的效用。后来精神病学家发现将CMI应用于精神障碍的筛查和健康水平的测定也有较好的效度。该量表所反映的医学症状和心理学资料丰富,医学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另外它将精神症状作为问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考虑到了精神状况和躯体症状,以及全面的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突出了症状和功能在健康评价中的作用。该量表分成18个部分,共有195个问题。涉及四方面的内容:躯体症状;家族史和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精神症状。男女量表除生殖系统的有关问题不同外,其它内容完全相同。前三部分的内容共有144个项目,关于与精神活动有关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共有51个项目。5\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抑郁量表(BDI)由美国心理学家A T Beck于1967年编制,是最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其目的是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它适用于成年之各年龄段,但在用于老年人时会有些困难,因为BDI涉及许多躯体症状,而这些症状在老年人可以是与抑郁无关的其它病态甚或衰老的表现。
该量表有两个版本:21条版和13条版。在此本系统选用了较为简便的13条版。内容源自临床,包括:抑郁、悲观、失败感、不满、自罪感、自我失望感、消极倾向、社交退缩、犹豫不决、体象歪曲、工作困难、疲劳、食欲下降。对每个条目有四句描述,总分范围为0-39分。病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对该测验很关键。如果让病人按当天的情况回答,BDI评价的就是状态抑郁,回答的稳定性不好;如果让病人按过去一周的情况回答,稳定性就好得多。对该测验的回答还可能会受社会期望的影响。6\自评抑郁量表(SDS)该量表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均按四级评分。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四组特异性症状:(1)精神性-情感症状,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两个条目;(2)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的日间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八个条目;(3)精神运动性障碍,包含精神运动性迟滞和激越,两个条目;(4)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八个条目。该量表的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但如受试者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则不能进行自评。该量表与Beck抑郁问卷(BDl)、Hamilton抑郁量表(HRSD)、MMPI的D分量表的评分之间具有高和中度的相关性。7\老年抑郁量表(GDS)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由Brink等(1982)创制,是专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该量表以30个条目代表了老年抑郁的核心,包含以下症状: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每个条目都是一句问话,要求受试者以“是”或“否”作答。20个条目正向计分,10个条目反向计分。Brink等(1982)、Yesavage等(1983)、Hyer和Blount(1984)分别对该量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有较好信效度,并与SDS、HRSD、BDI等常用抑郁量表有较高的相关。特别地,该量表是专为老年人创制并在老年人中标准化了的抑郁量表,在对老年人的临床评定上,比其它抑郁量表有更高的符合率,在年纪较大的老人中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8\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焦虑量表(BAI)由Beck等人于1988年编制,用于评定多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BAI共有21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种焦虑症状。被试根据最近一周内自己被这些症状烦扰的程度作4级评分,其中1表示“无”,2表示“轻度,无多大烦扰”,3表示“中度,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4表示“重度,只能勉强忍受”。使用BAI进行测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量表应由被试自行填写。2、评定的时间范围应为“最近一周内”(包括当天)。3、不要漏项或重复评定某个项目。4、两次测查之间至少间隔一周。BA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项目内容简明,操作分析方便,是目前最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之一。BAI主要适用于17岁以上的成人,在心理门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均可使用9\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首版于1970年问世,1980年完成修订,1981年译成中文。该量表为自评量表,由40项描述题组成,分为两个分量表:(1)状态焦虑量表(简称S-AI),包括第1-20题。状态焦虑描述一种通常为短暂性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2)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2)特质焦虑量表(简称T-AI),包括第21-40题。特质焦虑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该量表用于个人或集体测试,受试者一般需具有初中文化水平。测查无时间限制,一般10-20分钟可完成整个量表条目的回答。该量表可应用于评定内科、外科、心身疾病及精神病人的焦虑情绪;也可用来筛查高校学生、军人,和其他职业人群的有关焦虑问题;以及评价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该量表有如下特点:一、可以分别评定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优于其他焦虑量表。二、该量表为自评,内容简明,操作方便,易被受试者接受和掌握。三、中译本信、效度满意,适用于我国。四、该量表应用性广泛。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心理测评心理量表介绍
心理量表介绍(一)
一、心理健康 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
儿童行为量表(CBCL) 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4
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 4
贝克抑郁量表(BDI) 4
自评抑郁量表(SDS) 5
老年抑郁量表(GDS) 5
贝克焦虑量表(BAI) 5
第 1 页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6
焦虑自评量表(SAS) 6
老年幸福度量表(MUNSH) 6
二、人格特点 7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以需要为中介,主体是主观评价或者内心体验,以表情和一定的生理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反应。
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一般理解为情绪反应自然性需要,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受情景的影响较大,具有情景性、易变性和冲动性;情感反应社会性需要,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不一定有外部表现,受情景的影响较小,具有稳定性、持久性、高级性。情绪表现情感,情感制约情绪。在精神病学中两者往往作为同义词使用,在心理学中多使用情绪概念。
由于情绪和情感的多变和丰富,以及外在表现形式,故在精神科也常观察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作为一些疾病的依据。
常见情感障碍的分类
1按程度变化分为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易激惹;
2按性质改变分为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矛盾;
3脑器质性损害有情感脆弱(情感不稳),欣快,强制哭笑。
在精神分裂症中多出现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矛盾,而作为初入此道的常常不甚了了。
精神病学中将情感倒错解释为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情感矛盾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人或事物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
心理学将情感迟钝解释为一般情况下对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同时还包括人类特征性的高级的,精细的情感(责任感,羞耻感等)的损害;情感淡漠指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但我们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却难完整的看见情感障碍性质变化完全相同的表述。
精神科实际应用中将情感倒错作为不适当情感并入精神分裂的瓦解症状群,把不协调情感,矛盾情感作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观察,用情感平淡和情感迟钝取代了情感淡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正如许又新《精神病理学》提到,因为情感淡漠在心理学的解释太多,目前教科书和量表用情感平淡和情感迟钝代替。
SANS中情感平淡或情感迟钝的评定方面包括:1,面部表情很少变化;2,自发动作减少;3,姿势表情贫乏;4,眼神接触差;5,无情感反应;6,语调缺乏波动。从0—5级或1—6级评定,分别为正常或增加,可疑,轻度(肯定存在),中度,显著,严重。情感反应总评无反应,不适切,强度全面减低。
许又新《精神病理学》转录的情感迟钝量表EBS,从情感体验,外观行为,观念内容等16项按0,1,2分,三级评分,综合统计得出,精神分裂症多大于15分,躁狂症多大于4分。
无论采用哪样评定,单独对情感平淡或情感迟钝评定都是不恰当的,情感和意志往往交织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开。由于患者在病房的限制生活(孤立),以及抗精神病药物(DA缺乏,5—HT抑制)及其他药物的影响因素,对于住院病人情感平淡和情感迟钝不作主要依据(许又新)
简言之,情感迟钝在男性,发病年龄早和发病前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常见到,而情感淡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情感平淡多见于情感普通,情感减少的精神分裂症中程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