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的感情

找出《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的感情,第1张

一段空灵、散淡、隽永、简洁、干净的文字,超尘绝俗中略带一丝的淡淡的寂寥、伤感和怅惘。读之,如一缕轻风拂过浮躁的尘世。这是晚明的雪,洒落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飘落在一个士子的内心。

湖心亭的雪,使他从一个时代的终结里悟出了人生至情至性的真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雪掩盖了平日里谙熟的湖光山色,给世界以平和、贴熨,这是自然的淡作之美,触摸着幽静空旷的雪夜,他听到了时光流过和生命消亡的声音,顿感人之于自然是何等的藐小,生命之于自然是何等的脆弱,只有思想的力量才是旷日持久的,清高的士子总能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找到精神的慰藉寻梦,泪眼看花,依稀往事尽在不言中。

寻梦,缘起缘灭,似飞雪入尘花自飘零随江河。

寻梦,无边思绪的自我放逐,拾敛生命的碎片,走向重生的炼狱。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1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本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2

 《雾凇》一课时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简洁恰当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通过教学,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感受雾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教学还是相当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生字词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这一形式吸引了学生们,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由于雾凇对我们这边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自然现象,所以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雾凇的美我适时地播放了一些雾凇的,画面上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一下子就吸引了对雾凇非常陌生的学生们。这两部分教学设计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后我反思整堂课,我认为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学情分析这一块,我低估了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画出描写雾凇美的句子,而是直接就把相关句子出示给了学生。其次,在感悟雾凇洁白晶莹这个特点的时候,我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品味,进而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学生的感情不够到位,朗读效果欠佳。另外,在学生想像雾凇的千姿百态说话训练时,学生说的比较零碎,我呢又由于担心时间不够而忽略了很多想表达的孩子,课后我想如果当时在课堂上出示一定的句式,引导学生写一段连贯的、完整的话,训练效果会更好。

 总之,上课的过程就是一次磨练的机会,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也总存在许多遗憾,但是能从中发现不足并且改正,那对我来说就是收获。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3

 听了张丹君老师执教的《雾凇》一课,我受益匪浅。雾凇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验雾凇的美。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着手点。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着重让孩子体会雾凇的美,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另外,在教学中张老师好以“读”为主线。在教学活动中,将“读”的联系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

 二、抓关健词教学。

 教师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是围绕一个“千姿百态”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想象、感受雾凇的各种姿态,进而感受雾凇的美。雾凇的美是两个方面的,

 一是千姿百态。

 二是神奇壮观。

 首先,教者出示“千姿百态”这个词语,让学生了解雾凇千姿百态的原因。这里的千姿百态并不是雾凇本身的姿态,而是因为雾凇随着附着树木枝叶形态而产生的不同。教师带领学生理解“琼枝玉树”。随后,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使学生跨越时空,感受雾凇的不同姿态。有了直观经验的基础,学生的想象说话落到实处。教师在学生想象说话时,教注意结合了文本,进行了指导。出示句式训练:洁白的雾凇像的。这样课堂上学生说雾凇的姿态时,语言更加生动优美。最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在感受雾凇姿态美的基础上,感悟“忽如”带来的神奇和壮观。这也正是文本所蕴涵的内容。

 这节课准备充分,抓注重点:雾凇的形成。以“奇”贯穿全课,突破难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书,自读、默读、个别读、齐读等,读中感悟,同时,教师创设意境,引导学生感悟,尊重学生主体,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有效利用媒体,激发了学生情感,并向课外拓展,优化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4

 “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一个月来,《雾凇》的美文被我咬来嚼去,几多欣喜几多愁。

 接到《雾凇》的任务源自精品课程,说是要备出两个课时。只听到大师们讲过这样的课,对我一个教学小兵来说还真没有尝试过。幸好有同级组老师的建议与提供的丰富的材料,肖老师毫无保留的把上一年的教案、课件、反思统统交给了我,我在感动之余,便开始日夜奋战。

 《雾凇》课文太美了,景色太壮观了,使我时时担心由于自己一个不慎,便破坏了这种美。我希望自己无论从设计到教法,从板书到画面处处能展示《雾凇》的艺术。我真的也给了自己好大的压力,以致于无形中让自己度过了数十个不眠之夜。我总是期待着自己能够突破、突破、再突破……

 《雾凇》不单单是一篇写景的美文,还是一个科学小品文,雾凇形成的知识也得要学明白。然而如此理性的问题,放到感性的品悟之中,难免担心会煞了风景,如何让课堂成为一场流淌着的艺术?我在美文的熏陶下煎熬着。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我。我们历尽心血,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这种追求与境界,也许就是出于一个老师对课堂和文学的热爱。

 精品课的研究暂时搁浅,学校教学大比武的战场已经拉开了。我忙着把两课时缩成一课时,忙着精减课件,忙着集中精神,忙着在最后的冲刺中有更大的突破。新的难题出现了,雾凇慢慢形成的美怎么让学生品得出、悟得到?前后两块美景的`赏读是否显得雷同?板书的那首诗中的文字如何承现在黑板上?《雾凇》让我一次次云里来梦里去,一次次有了灵感又有了困惑,一次次解决了难题又出现了新的设想。到了上课前一天,教案终于定下来了。

 连续三个晚上未曾入眠的我,就这样在学生的期待中走进了课堂。也许是我的头晕脑胀让孩子们怯场了,平时课堂上的活跃与热情消失了。仅仅是“你见过雪吗?”如此简单的小问题,只看到有一个孩子颤巍巍地举起了小手。我心里真像一个五味瓶被打翻了,我想努力投入全部的精神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我想带他们走进美文、忘我地去幻想,我想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课堂、有着巨大的满足感。

 然而,五六个、七八个稀稀拉拉的举手仿佛救命的火星一样,为我内心的焦急推波助澜。平日里思维活跃、直奔重点的回答没有出场,更多的是不会组织语言、不会找关键词、答不中要害。我理想中课堂的样子始终没有呈现,我在反思自己究竟在哪出了错?为什么慌了手脚、忘记去调控?我完成了我的课堂,我设计的艺术的流淌,差点成了独角戏,结尾创作诗时,他们来劲了,真还写得挺是那么回事。

 一个人的潜力巨大,释放的时候却是可大可小,我想让更多的孩子积聚灵感、时时顿悟、快乐地成长。可能自己的期望值太高,问题难度稍大,可能自己平日里这种流畅的表达训练还不到位,可能是一个大讲台隔开了我和孩子融洽的交谈,可能是孩子们大场面见得少、心理素质不过硬。雾凇几多朦胧几多情,几多欣喜几多愁。我要去学习如何在紧张的时候调控自己、调整学生,学会幽默,学会宽容。

 《雾凇》虽说雾气蒸腾,几多朦胧,然而新的努力的方向在我前方熠熠放光。知不足然后奋进,我想这正是一个热爱课堂的人所要追求的幸福吧!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5

 《雾凇》一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作者对松花江畔的雾凇这一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观,以饱蘸赞美之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如诗如幻的语言,如银似雪的图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课文充满了美育的、人文的因素,纵观全文内容,共三个自然段和两幅插图,有“雾凇奇景→成因探索→赞美奇观”三部分构成。在讲授本课的时候我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感受作者笔下雾凇的壮美,二是了解雾凇形成的神奇。

 首先让学生抓住词语表达出印象中雾凇的奇丽,让他们通过朗读自己去感悟美,再创设意境带领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品味,从中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

 其次是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奇特的形成,第二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和“吉林雾凇形成的得天独厚条件”对比,对吉林“过于饱和的水汽”的奇大和零下30摄氏度的奇冷充分了解,让学生知道吉林松花江畔特有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读文中描写雾气的语句,找到“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这些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后细细品味,吉林松花江畔逐渐浓厚如仙境般的夜雾在学生的脑海中荡漾开来。雾凇形成过程的奇特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来理解“镀”,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引出最后一句话,在反复吟诵中体会雾凇形成的缓慢、美丽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惊叹、赞美之情。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虽然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依然存在不足:课开始,当我让学生表达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雾凇地美,美在何处?学生说出了文中的词语,对词语的感悟却非常肤浅。是不是课前我让学生熟读课文,才导致他们现在回答问题的依据始终在文本,而不能跳出文本,从图中获得直观体验呢?看来,课外词汇量的积累与运用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第一次读第二段,想吉林雾凇产生有哪些特有的条件?第二次读第二段,体会吉林雾凇形成的神奇壮美。我觉得有拖沓、重复之嫌,显得零碎,如果能将两次目标整合,教学轨迹会更清晰一些。”课后回想起来,是我在课前对教案的欲设,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在这一环节上来来回回浪费了时间。

 在课件制作中,我搜集了雾凇形成的录象,如果再能看到发电站发电时的录像或,让学生们感受到雾凇的形成和美丽壮观的景象以及发电时水花四溅雾气蒸腾笼罩的场面,我想学生会更加深刻感受到雾凇形成过程的神奇与壮美。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6

 《雾凇》这一课终于上完了,零零散散,记些感受。

 我认为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还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还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条件——从而进一步感受其“奇特”,由此,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还让我们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课文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说明性的文字,科学性很强。那在教学中如何有机的结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都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一番研读后,我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在教学中,围绕“奇观”一词分析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和景色的奇,品析语言。

 上完课之后,孩子们都争着到我面前来背诵全篇课文,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课文很长,课堂上也没有留时间背。(是设计在课堂上背片段的,但是前面耽误了一点。)对目标1的达成情况我很满意。但是孩子对目标2“理解并说雾凇形成的过程”达成情况,我个人感觉达成效果一般。我是通过突破难点“过于饱和”来理解形成过程,学生是理解了,能说了,但是凭我对孩子的了解,应该有些学生对这一问题一个整体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前面耽误时间的地方。课上完了,前面遗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我想,类似这样的文章如何把“优美生动的描写”与“科学准确的说明”联系起来,仍然值得我好好思考。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7

 《雾凇》是一篇文质兼美、意境美的写景文章。曾经听过老师用此文作为公开课,在课文中的有些环节上还是会“绕弯子”。在课余也和乔老师聊及此课,乔老师也有同感,她还不无细致的提及到了大多数老师“绕”的环节——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为了将此课上好,为了在课堂上少“绕”,我仔细备了这课。

 由于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整节课我还是以读为基础,但侧重悟,引领学生在赏析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悟雾凇的美。

 一 课堂结构的设置。

 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雾凇》这篇课文通过对其外形及形成过程的描写突出了一个“美”。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它的形成而对它的外形描写的文字却很少。”除了告诉我们它的形成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外,是不是在告诉我们雾凇的美更多的是体现在它形成的过程。基于这一解读,教学中我直奔重点,难点,为学生构建的阅读话题“你感受到的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么美的雾凇,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的?”这个阅读话题的构建我是考虑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多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尊重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 关于课件的运用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爱课件的人。有感于我们大师的课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还是那样的精彩。但这节课不同,有的环节用课件和不用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所以,这节课的加入,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然后让学生看图发展思维想象,拓展了文本,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应该说,这样的课上的美了,便成功了一半,所遗憾的是在这节课中我的语言没有跟课堂结合起来,没有有的老师那么有磁性般的感染力,因此给课堂带来了缺憾,我想我通过反思,会让这一次的缺憾在下一次的课堂上变得美丽。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8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决定 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雾凇美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品读课文1、3自然段,抓住里面的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雾凇的美,引导学生对“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缀满、千资百态、琼枝玉树”等词的感悟,体会雾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种奇特的美,这是一种奇观了,并结合精美绝伦的,在声情并茂的课堂环境中再次体会雾凇的奇美,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在此基础上,借助网页里丰富的雾凇知识,探究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学生自由浏览网页,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恰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突出多媒体的优势,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9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一、在朗读中感悟 体验雾凇的美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然后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壮美。然后回到第二小节,由重点词语感悟,如: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抓住“最初……逐渐……最后” ……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在课堂上,阅读成了孩子的一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让孩子的心灵在读的空里自由放飞。

 二、探究中朗读 感悟情感美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于是我在学完第三小节的基础上,问学生:“学到这儿,你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并总结成两个问题。雾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孩子两次带着问题默读、品味课文,除了找到了雾凇形成的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还找出相关的说明内容进一步朗读、体会,探究它的形成。这样,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三、想象后朗读内化语言美

 抓住文本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作合理的想象,开拓孩子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创设北国风光特有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了说话练习:在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雾凇景象图,让学生想象后,练习说话。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这样丰富了孩子的表象,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更助孩子内化了语言文字。此时再让孩子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已经深入孩子的心。

 教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觉得课堂有点闷。课开始,当我就让学生看图,然后用词语来表示雾凇。可孩子们说的词语非常的单一,而且很多都是用了文中的词语。当孩子感受到雾凇的千姿百态时的说话练习,学生说的干巴巴的,完全体现不了雾凇的形态美。在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第二小节时,没有让学生感悟到雾凇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美,学生感悟不到位。这些片断让我不断反思,事后我就想:如果课前我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如果课前我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课上我能正确地疏导;如果我能在课上恰当地引导,这一现象是不是就不会存在?

小学语文四上《雾凇》教学反思 篇10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我着重了解了孩子们的朗读情况。朗读先在同桌间进行,要求两个人互相读读、评评、改改,要求正确和流利。接下来我抽学号展示初读,并提醒其他孩子随时做好接读的准备。我有选择地确定了一部分平日锻炼机会较少的同学,如果他们都能读得字正腔圆、正确流利了,其他同学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了。对文章中的有关长句子,如“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又进行了重点指导,以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将文章读通顺。

 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要真正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和美丽景象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们没有具体的感受,因此我提供了部分,增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为真正走进雾凇的奇妙、奇美作铺垫。

 文章开篇说:“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三九”究竟指什么时候孩子们并不能说清,于是我们从背诵北方流行的《九九歌》开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读着读着,便有人发问:“老师,一九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觉得呢?可以猜一猜。”有人说从12月1日开始,有人认为是1月1日,还有人觉得可能是春节。看来孩子们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并不了解,于是我告诉他们:“一九应该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开始计算。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指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这下孩子们总算弄清楚了时间跨度,接着就有人找到文章中的“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就是“数九”的范围之内,并确定“三九四九”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到此,我觉得孩子们第二课时真正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应该更容易一些了。

湖心亭看雪

明 ·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湖心亭看雪赏析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1关于雪的名言警句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译文: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雪》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现代陈毅《青松》译文:大雪纷飞,似乎要把青松压垮,但是青松并不畏惧,也不屈服,依然直直地卓然而立。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代韩愈《春雪》译文: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关于雪的名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

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

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

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

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

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 雾凇沆砀,天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

3关于雪的名言诗句

咏雪诗(梁·裴子野) 飘洒千里雪。

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

因风卷复斜。拂草如连蝶。

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

折以代瑶华。逢雪宿芙蓉山(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雪(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阁夜(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对雪(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李花二首(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苦寒吟(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南秦雪(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对雪二首(唐·李商隐)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南归阻雪(唐·孟浩然 )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

嘲雪 (唐·李贺) 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苦寒吟(唐·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江州雪(唐·白居易)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

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

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

犹胜岭南看,雰雰不到地。雪夜小饮赠梦得(唐·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唐·白居易) 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

热饮一两盏,冷吟三五声。铺花怜地冻,销玉畏天晴。

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唐·白居易)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冬日归旧山(唐·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雪景诗句大全

元稹(唐)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节选陶渊明(晋)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春 雪焦郁(唐)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雪梅 (1)卢梅坡(南宋)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 (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山中雪后郑燮(清)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咏雪》节选吴均(南朝梁)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观雪杨万里(宋)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和田国博喜雪》节选畴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洪升(清)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对雪高骈(唐)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诗黄庭坚(宋)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

5描写雪的句子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5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8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9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1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6关于雪的名言警句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译文: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现代陈毅《青松》

译文:大雪纷飞,似乎要把青松压垮,但是青松并不畏惧,也不屈服,依然直直地卓然而立。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代韩愈《春雪》

译文: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7诗中含雪的名句有那些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陈毅《青松》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 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8有关雪的十句名言

瑞雪兆丰年 只有这一句名言,我能找到的~不过优美的诗句也算是名言了~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望采纳哦!拜托!

  张岱往往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湖心亭看雪》[1],把一个“痴”字写透,解读本文,笔者试透过痴行痴景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文章的题目就很美。标题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呢?透过“看”字,破析文字,才能体察到作者的内心。作者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追忆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张岱在回忆录中说:“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2]

  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是在明亡后,为什么开篇所写的时间依然是“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对如梦如烟的往事的追忆,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还有后面不寻常的际遇。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张岱这种奇异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他当时的“悠闲”,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感慨,此时的他已毫无牵挂,心如止水。作者冒寒深夜赏雪是对自己情怀的一种释放,释放自己于自然之中,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寄托,以此来掩埋一切的悲哀。

  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一方面,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舟子之类的仆人佣人自然是算不得人的。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舟子是进不了作者的内心的,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为他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

  另一方面,“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可是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呢?张岱还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作者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

  流传下来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有不同的版本:

  “是日更定(矣),余挐(拿)一小舟(船)……”

  有人认为这个“矣”字多余,理由是不用“矣”字,句子干净利落,意思也一样表达得很清楚。其实不然,由言揣意,读“是日更定矣”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舟(船)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的急切心情。而且,“拿”还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船”和“舟”哪个字更好呢?“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而且“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呢?作者先是站在天地无我的角度,极写上下一白恢弘壮阔的全景,然后以我的视野来看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又寄眼身外以天地的视野来看“我”,来看舟看舟上的人。这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后从心里出来的大自然。“而已”一词用得好,美丽的西湖仅几个痴人而已,足见当时看雪的环境、时间是多么的不寻常,同时也和前文“独”相照应,把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高洁傲岸和对西湖美景的“痴”充分展示了出来。

  作者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与堤与亭与舟,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山水画卷,给我们以清新雅致之感,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先来看前一句,去掉这三个“与”字,行不行?

  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而且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读起来也一顿一顿的,语气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可见,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

  也有人这样标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显然不妥。“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古人的文章本是没有标点的。文中涉及的标点和断句,这只是后人“读”的问题,并不是作者“文意”的问题。)

  再看看后句话,我们把文中的量词换一下,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此种场景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将人带到一个梦幻世界。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而改了之后则显得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而且,最主要的,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也没有了。

  这一句除了描写景致的蒙眬之美外,也似另有意义,以“一痕”“一点”“一芥”突出西湖乃至天地之大,进而又以西湖乃至天地之大来衬托“堤”“亭”“舟”的“小而孤”“孤而独”,这样“独”的意境又表现出来。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那么,改变一下句序,行不行?

  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缩小夸张,以细小反衬阔大,使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举目皆白宏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使人体会到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

  也有人这样标点: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而且,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总束之,句中并列成分也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常规的品味方式并不能开掘它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而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先颠覆语言,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可以使语言内在的韵味充分凸现出来,“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析义理于精微之蕴”[3],从而感知到经典文本在用语用词上不可替换的精妙。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

  在这冰天雪地里,铺毡对坐的金陵人,正沸的酒炉,让作者感到了一丝的暖意。然而,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并没有化解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作者的心中寒冰一片,举杯销愁愁更愁。“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作者饮酒并没有多少欢欣愉悦之意,从“拉”字就可以看出,是情非所愿,身不由己,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而饮。

  “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便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张岱深夜独往,悄怆幽邃,不知能将这凄神寒骨的冰雪西湖消解成几般滋味。去湖心亭看雪,张岱的心醉了。

  吴战垒先生说:“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4]

  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而不写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人?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同开篇的“崇祯”一样,这里也表现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金陵是故国之都,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他梦故国,梦故园,梦故人,梦故事,痴情说梦,成了经挤压扭曲的未亡人精神上最终的皈依。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好像也有一丝疑问在里面,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客人像是问自己,也像是问别人。教科书上为什么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呢?“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公的痴在舟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更有人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兴尽须归之时,将离开仙境之地,步入凡尘,所以又用舟子的一句话作结,回到现实世界。“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只此一句,就令张岱和金陵客的痴态跃然纸上。“喃喃”两字,把舟子和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孤高冷寂的性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这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这一不寻常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痴”字乃一篇之骨。

  那么,“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教科书上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呢?用句号就好像舟子对相公之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的,文中显无此意;而用感叹号,则包含了舟子对相公痴行的惊异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

  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与张岱同时代的名家祁彪佳这样评价张岱的文章:“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矣。”[5]

  作者以恬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得意处、感慨处相互交融,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颇有诸多可赏玩之处。读罢《湖心亭看雪》,只感到胸口好像被悄然敷上了晶莹的寒冰。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雾淞沆砀,上下一白。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痴行痴景,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深杳朦胧,清高拔俗;痴人痴心,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企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季,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什么吸引着八方来客?

 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它们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雾凇有什么特点?

 生:雾凇是什么样子的?

 生:为什么说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生: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

 师:看来大家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想知道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还想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形成雾凇,是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问题)

 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显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1)、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显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师: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照常理来说江面会怎么样?

 生:结冰。

 师: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开车。

 师:为什么这一段反而不会结冰呢?(解释:虽然一年四季地表温度变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温度一直是恒定的。无论冬夏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从水电站排出的水温度在四摄氏度左右,会不会结冰?

 生:不会。

 师:水库的水在四摄氏度,所以水流经市区的时候——

 生: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我们说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让我们来欣赏这夜晚的雾吧。

 课件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师:水电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应该很多了。哪些词能说明?

 生:笼罩。

 师:为什么?

 生:十里长堤都被笼罩着了,很多。

 师:真会读书,还有其他的吗?

 生:淹没。

 师:把树给“淹没”了,说明很多。

 生:随风飘荡、涌。

 师:从“涌”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水汽很多,已经饱和。

 指导朗读:这些词语很形象地写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雾气很浓。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呢?自己试试看。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反馈

 (3)、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雾气很浓,但是,有雾气就能形成雾凇吗?世界的水利枢纽——我国的三峡水库同样有饱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为什么不能形成雾凇呢?(没有一定的低温)

 吉林并不是我国最寒冷的地方,为什么其他更冷的地方没有雾凇呢?(没有饱和的水汽)

 由此看来,雾凇的形成需要饱和的水汽和-30℃的严寒,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徐州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吗?

 生:不太具备,即使形成,也远不如吉林雾凇壮观

 过渡:吉林既有饱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吉林雾凇特别壮观,厚度能达到40—60毫米,远远超过5—10厘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如此壮观的雾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当然不是)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才能形成雾凇。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

 课件展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

 ①镀:说明每一层都很薄,要形成壮观的雾凇需要很长时间。

 ②慢慢地: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

 ③轻轻地: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④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像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2)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男生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样读。你感觉怎么样?(有一点罗嗦)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4、同学们,就是这样,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在这过程中,雾凇先是什么样的,慢慢变成什么样,最后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5、指导朗读: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出示第二小节,先自己试一试。)

 指导: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

 师: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指名回答然后再读)

 6、过渡: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三、欣赏美景

 1、板书:奇观

 “奇观”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奇观吧!(出示课件)

 2、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树挂,也就是雾凇)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课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课件变色: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3、指导朗读

 师:除了感受到雾凇很美,你还有什么收获?

 师生齐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师:十里长堤全都缀满了雾凇,我们来看看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

 师:看,这种景象绵延数十里,你觉得雾凇除了美,还怎么样?

 生:我觉得雾凇很多。

 生:很壮观。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自己练练,怎样才能读出“壮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你读得非常深情。谁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读)

 师:你读得更好,因为你很投入。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第三节)

 5、再来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个成语赞美一下美丽的雾凇吗?

 生:银装素裹、琼枝玉树、美不胜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粉妆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7、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练读第三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让我们一齐来读。

 小结: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有的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似烟似雾,真是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琼枝玉树、千姿百态……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着洁白的纱衣。

 生2:雾凇形态各异,真神气呀!

 生3:我真想亲眼看看你呀,美丽的雾凇。

 四、课堂总结

 1、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晚的雾和早晨的挂我们已经欣赏,近午时分由于气温上升,树上的雾凇纷纷落下,那落英缤纷的景象同样非常壮观。

 2、1991年前国家主席江爷爷到吉林视察,恰逢雾凇奇景,让我们和江爷爷一起来欣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吧!(播放课件)

 看,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风情万种,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美丽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晶莹洁白,宛如人间仙境。

 江爷爷观赏了这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998年他又一次来到吉林,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又赋诗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雾凇形成的过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业超市

 1、你能自主设计本课的作业吗?(指名回答)

 2、建议作业:(出示课件)

 必做:

 (1)、摘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择一段课文背诵。

 选做,请选择一题,认真完成:

 (4)、为《雾凇》编一段广告宣传词。

 (5)、试着给课文中的插图配一段解说词。

 (6)、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希望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22雾凇

 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奇观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师生共同欣赏,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被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江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的话。——齐读。)

 六、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

 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篇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中间

 的停顿。

 ②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③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闪)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吉林雾凇名气大(闻名全国、奇观)

 3、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

 少呢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口述雾凇怎样形成的相机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②书示句子: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学课件,欣赏美丽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从哪些词看出雾凇景色是“奇观”。(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会赞叹些什么(再看课件,激发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述,学生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2、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深悟情感、创意性的表达练习,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争当“小导游”向“中外游客”介绍吉林雾凇的景色,适当加上自己的

 想象,要求包括景色描绘、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并注意与“游客”的

 交流。

 2、学本课时已值冬季,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及融化的过程,

 仿照本课作一次小练笔。

#教案# 导语《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明王朝灭亡后所写,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写景美句,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作者之痴。

 教学重点

 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积累的有关西湖的诗句。教师预设整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等诗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读音障碍读中清(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

 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学生起来评价,指出问题再朗读;

 2生根据多媒体课文停顿划分,听课文示范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

 3学生根据录音齐读课文。

 三、文章大意读中通

 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找出理解不了的地方小组讨论,组内理解不了的地方,提出问题,全班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第一段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了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和一个舟子呢?到底是几个人去的?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三个“与”用的太重复了,有点拖沓,改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好不好?

 明确:不好,修改后的句子把四种景物断开了,而原句三个“与”把四种景物相连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天地苍茫的浩大气势。

 3“与余舟一芥”的“芥”怎么翻译?

 师明确:(1)它的原意是“小草”,在这里用作了量词,说余舟“一芥”也就是“一艘”。

 (2)补充这段文字中的其它量词,如“长堤一痕”长堤一般也不用“痕”,用“条”,“湖心亭一点”亭子也不用“点”,一般都是用“座”,“舟中人两三粒”人应该是两三“个”,这些量词都是把事物给缩小了。从而与上面浑然一体的浩大气势形成对比,突出这些事物在天地面前都变成了沧海一粟,可有可无,天人合一了,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己只有天地,而其它一切都是渺小的。

 (分析完23小题,第1小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然和自己,所以他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的意思是“尽力”还是“勉强”?

 师带领学生从文中找判断依据: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而别”一词——“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了三大杯就匆匆而别说明张岱跟他们没大有话说。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他问的是姓,回答的是哪里人,答非所问。

 (3)“拉余同饮。”他不是主动去喝,而是被迫入局的。

 (4)“我”一开始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而这两个人是来饮酒作乐,带着童子带着酒来的,他们来的初衷不一样,所以不是一路人。

 综合以上四点依据推断“强”的意思应是“勉强”。

 (此教学环节穿插本课重点“白描”写法的讲解,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湖心亭看雪之白描》)

 四、文人痴心读中悟

 本文最能概括作者的一个词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明确:“痴”。

 (1)行为“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情感“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讲情感之“痴”补充相关资料:

 1张岱,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自己却一生未做官,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均成书于清朝,然而张岱依然在自己的书中沿用明朝年号(如:崇祯),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2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张岱《自为墓志铭》

 3“痴人”们孤独的身影:

 柳宗元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杜甫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陈子昂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维一个人弹琴长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白一个人对月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5蒋勋《孤独六讲》“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往往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孤独往往是自豪的。

 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与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所以不管禅宗或西方教派,都有闭关的仪式……”

 (此教学环节通过对作者“痴”的分析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

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课前多媒体循环播放西湖雪景。

 2、导入语

 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美丽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雪世界,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介绍湖心亭与作者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

 崇祯(chóngzhēn)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 砀(dàng)

 铺毡(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

 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交流,然后圈画出还不解的文句,进行质疑问难。(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

 (1)一字多义:①余拿一小舟:撑,划;上下一白:全白。

 ②是日更定:是,这;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2)词类活用:客此: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5、请一同学用现代汉语讲述本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析

 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呢(“痴”)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听觉)“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3)“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追问: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他为什么不拉舟子一块看呢这样也好有个伴,不会独自一人。(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3、寻找“痴似相公者”。

 (1)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有,湖心亭上比他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①老师发现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②惆怅、感伤。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4、品美景

 (1)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值得)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4)“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

 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5)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6)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五、巩固与拓展

 1、背诵课文

 2、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一、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有《琅嬛文集》等。

 二、背景

 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三、翻译课文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

 崇祯五年:即1632年。崇祯,明 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俱:都。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定:止,停。

 拏(ná):携,带。

 毳衣:细毛皮衣。毳(cuì),细毛。

 雾凇:雾气和水汽。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绝:消失。是日:这一天。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芥(jiè),小草。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于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焉:怎么,疑问代词。

 金陵:地名,即今江苏南京。

 客:这里是“客居”的意思。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小声地不断念叨。

 更:还。

 大白:大酒杯。

 强:尽力。

 译文:

 到了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仆在煮酒,炉中酒正沸腾着。(两个人)看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下了船,船夫不断地小声念叨说:“别说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四、课文主题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五、重要知识点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2文中写雪的句子是什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赏析精彩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a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燎原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b“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吗?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为白描。

 六、难点释疑

 1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2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倍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七、方法指导:

 体会文章中作者的心境

 分析作者的心境或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景物特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作品常用的手法,分析景物特点,对理解作者心境至关重要。

 (2)抓关键词。作品中有些词语或暗示或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情感,阅读时要注意。

 (3)联系生平。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往往通过其作品表达出来,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很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2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