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孟子的主要思想

列举孟子的主要思想,第1张

一、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二、道德论“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四、在哲学思想及认识论等方面

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非常精彩,据说告子曾经还是孟子的学生,后来又师从墨子,告子吸收了儒家与墨家的理论,然后整合成一家之言。告子本名叫告不害,属于似墨非墨,似儒非儒的人,由于出现在《孟子》与墨子的《公孟》篇,导致告子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大,而且非常神秘,因为没有什么大作传世。但是我认为告子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关于人性辩论这一块,告子主张“生之谓性”,认为人的天生属性就是人的本性。

        说句心里话,如果不研究孟子的学问,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告子,觉得告子说得太有道理,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是孟子从更高的层面进行反驳,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分为两个层次:动物性与道德性,这是人与动物最大区别。用告子的观点来看:生之谓性,说白了就是讲的是人的动物性,如果生之谓性是对的,那么人与动物,比如牛羊马猴等动物有何区别?既然人类是万物之灵,mm肯定有超越其他动物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人的道德性!因为人懂得自我反思,人内在有良心良知,人性有向善的特性。

    原文如下: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大意是:

        告子说:“天生的禀赋就是人的本性!”

      孟子说:“既然天生的禀赋就是人的本性,就好比白色的东西其本性就是白色的吗?”

      告子答:“就是这样的!”

      “白羽毛的白,就好比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好比白玉的白吗?”

      告子答:“是这样的”

      “那么狗的本性,就好比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好比人的本性吗?”

个人看法:

        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是一场千年之辨,历代文人学者关于生之谓性的辩论依旧争执不休,有人站在告子这边,有人站在孟子这边。告子虽然没有立德立言立功于后世,但是有机会与孟子就人性的善恶之辨,得以影响深远。我为什么说告子的理论基础不扎实,不是在为孟子辩护,而是发现告子看问题只是从表面出发,没有看到人性的最本质所在,其实从普通常人视角,觉得告子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人性没有善恶之分,需要善的时候善,需要恶的时候恶,或者说人的本性是受环境影响的,好环境人就好人,恶环境人就是恶人。看起来这个观点这个分析绝对正确。但是,这只是表现,孟子认为人是由“仁义礼智”四端之心的,而这四端就是人性所特有的,这也是人与动物最大区别,这四端反应出人性天然的向善,不是外在表象,当然孟子这么深刻的道理,不为一般人所能够理解,但是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内心道德性的影响。

      总之,告子的生之谓性更多说的是人的动物性,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看:人是经济动物!最大的人性就是利益驱动,其所表现出的动物性就是物质层面,就是没有情感因素,没有善恶之分,孟子认为人固然有动物性,但是身而为人,还有道德性!道德性就是一个人内在的良心良知,只不过,这个良心在绝大部分时间我们把它弄丢了,我们泯灭了良心,我们只有眼前赤裸裸的利益驱动,“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

最后用宋普的一首诗结束:

孟子·生之谓性

宋 · 陈普

理气虽然不可无,形而上下有精粗。

概将动作名为性,天地同为牛马区。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57:生之谓性?

2018-7-20 于上海

《孟子》的人文精神及其文学表现摘 要:《孟子》的人文精神表现在突现个性意识、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这种精神作用于文学表现,在文艺思想上,主张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在对辩论说中,能够高瞻远瞩,善于批判反驳,运用排比设喻,使其文章气韵流畅、形象生动。关键词:《孟子》 人文思想 文艺观 文学风格“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的是天的文采,如日月星辰、阴阳变化等;“人文”指的是人的文采,如文章、礼仪等。自然的变化通过天象呈现出来;人的文明程度,也借助文章、礼仪等显现无疑。干宝所谓:“四时之变,具乎日月;圣人之化,成乎文章。”因而《易传》强调了教化的作用,但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可以说,这是儒家思想中所共同具有的认识,而这一认识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其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一孟子晚于孔子一百余年,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孔子对人性的论述,肯定了人性的存在,又指出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并未论定人性的善与恶。孟子把孔子的“性相近”推进了一步,肯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都具有共同的本质——“性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下引《孟子》一书直接标篇名)孟子限定人性的“善”主要指的仁义:“仁也者,人也。”(《尽心下》)“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生而有之并根植于人的内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公孙丑上》)孟子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来探究“仁者爱人”的深刻原因,这也是对孔子学说的发挥。孟子的人文思想根植于对人性的尊重和自我精神的扩充,首先表现在突现这种个性意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张扬个性精神和气节,从而提升了个人的主体地位。孟子一生游历各国,与诸侯王打过多次交道,在国君面前孟子表现出坚守中正的胸襟和不畏权势的气节。他正视君王,敢言直谏,从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他揭露黑暗现状,并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国君:“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梁惠王上》)使国君退让三分“愿安承教”!他还当面质问国君:“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梁惠王下》)令君王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甚至直言不贤易位:“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连国君都“勃然变乎色”!孔子曰:“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论语·乡党》)孟子却自命为“不召之臣”。在孟子看来,一则要看君王的本质:“不仁者可与言哉

(2019·恩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

一 《孟子》在体制上基本沿袭了《论语》而来的语录体,但较《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在写作上显得更成熟,段落中心突出,结构更加完整,条理愈发清楚,具有更强的文学 性。

二,激越的论辩。《孟子》一书虽然不是一人完成,但是在总体上却呈现出善于论辩的特色。文章对话中,孟子常常在论辩中侃侃而谈,针锋相对,以环环相扣的逻辑取胜。

三,强烈的情感。《孟子》文章用词畅达明快,论说敏锐犀利,敢说敢言,诚如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他具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公孙丑下》)的雄阔胸襟,因此其字里行间涤荡着“至刚至大”的磅礴气势。

四,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寓言。孟子看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擅长运用形象的比喻或者讲述寓言故事来增加说服力,在论辩中掌握主动。

《孟子》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运用形象化的创作方法,尤其是对寓言故事出神入化的使用,更使其文字氤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增添了文章的说理能力。

如“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使用平实的语言,传神地讽刺了那些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在程度上轻一点,却讥笑别人的人。另如“揠苗、助长”(《公孙丑上》),用一个小故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的道理。

重点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它善于运用文学的手段达到宣扬政治主张的实用性目的,主张以文载道,同时不偏废文学的美感,在富于逻辑性的说理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因素,为后世文学典范之作,尤其对唐宋古文家等的创作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孟子》中诸如“知入论世”,“以意逆志”等文学见解,独到精辟,成为后世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原则。

满意的话请采纳吧 ^_^

当然能加分就更好啦

O(∩_∩)O

来自 一团队 fAns电子书

浅谈孟子的“农战”思想内容摘要 纵观《孟子》一书,尽管孟子有过“春秋无义战”的言论,但是他在书中仍有多处论及战争。将孟子的为政思想与其战争观相结合,可以发现孟子战争观的核心是具有儒家特色的“农战”思想。孟子的“农战”思想在诸子百家的战争观中自成一派,既与诸子的战争观不同,亦与同样持有“农战”思想的法家存在差别。关键词 孟子 农战 儒家1 引言以往对孟子的研究,通常将其为政思想与军事战争思想分开,分别将其归结为孟子思想中“仁政”与“义战”两个方面。这种研究方式固有其合理性,但这是以今天的学科分类方式对孟子的思想进行研究。如果将这两种思想放回到战国时期,那么为政思想与军事思想可以合为“强国之道”。而孟子的“强国之道”,正是农战。2 孟子的“_国之道”有部分学者单纯地将儒家归纳为反战派,这是有失偏颇的。处在战国时期的孟子尽管反对不义的战争,但是他并不回避战争,而主张“义战“。齐宣王与孟子讨论与邻国的交往之道时,二人论及“勇”。孟子认为,仁德之君所应具备的应该是庇护天下苍生、讨伐世间不义的“大勇”。他说“《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1]这段话通过列举文王、武王的征战,反映了孟子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战争不应该是制造混乱的,而是用来获得安定平定的有力手段。面对战国的乱局,孟子赞同通过正义的战争来获得统一与稳定。他反对“不义”战,不仅仅是因为战争中诸侯彼此之间互用权谋、勾心斗角,还因为诸侯强迫处于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的百姓参与战争。他认为百姓困苦不堪却仍发动战争和“杀人以梃”“杀人以刃”是没有区别的。但如果实行仁政,使人民的生活境遇达到“养生丧死无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地步,而同时其他的诸侯国却不行仁政,就能实现“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的理想。在孟子向诸侯提供的仁政方案中,农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甚至其地位远远要高于历来为儒家所重视的伦理教化。在《孟子》的首篇《梁惠王》中,孟子第一次具体阐述仁政的内容,其中对于农事提及甚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但是,对于伦理教化却仅有一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的表述并非个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在这里,孟子认为伦理教化的学习应该在农闲的“暇日”进行,百姓的主要活动还是以生产为主。可见,在孟子的仁政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让百姓先能够进行安定的生产生活,这样就能有大量的百姓前来归附,实现“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_于王”的局面,自然是无人可挡。因此,施行仁政的君王首要做的便是鼓励、帮助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当百姓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其他诸侯国的百姓会处于向往美好的生活归附于仁义之君,即“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方面,天下人民归于一国,自然“定于一”,无须征战;另一方面,倘若仍须征伐,此时已经有了足够的民力,定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要求君主实行仁政,固然更多出于道德情感色彩,但是站在政治考量角度来看,施行仁政的目的则是吸纳更多的人民来壮大国家的实力。来源:博鳌观察

孟子

孟子和《孟子》一书 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 气势浩然的文风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前372-前289)的谈话,是孟子和其 弟子共同所著。该书反映了孔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 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千百年后,人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孟子的个 性、情感和精神,看到一个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这正是《孟子》千百年来一直 具有无究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 仁政的政治主张,是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此过程中,孟子表现出鲜明的 个性特征。

  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滕文公下》)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批 评其他学派,就不得不进行论辩。事实上,好辩不仅是《孟子》的特征,《墨子》、 《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莫不如此。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由《墨子》 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墨子》采用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其论辩 中的逻辑思辨色彩,对先秦说理文的定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墨家重质轻文, 《墨子》文章质朴无华,缺乏文采,不够生动,从而使其论辩文虽逻辑严谨,文 学意味却不浓。《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却更具 有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孟子》中的论辩文,也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 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 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 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 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可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引人入彀,“辞不迫切而意已 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这种特点在一些长篇论辩文中, 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孟子》对二难推理的灵活运用和机智的反应,使其论辩 更有左右逢源之妙。如陈臻利用孟子在齐不受馈金,在宋、薛却受馈金的矛盾态 度,提出诘难:“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前日之不受非 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将孟子置于两难境地,而孟子则以“皆是也”,肯定 受与不受都对,都有理由,因为导致受与不受的条件不一样。(《公孙丑下》)

  “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 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 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 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再如,“以 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 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这种简短浅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运用。此外,《孟子》中也有少数就近 取譬,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人物毕肖, 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成功地以齐人言行譬喻官场中那般钻 营富贵利达之徒,讽刺他们的卑鄙无耻,揭露他们灵魂的丑恶。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 力量。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养气”是指按照 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 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 说大人,则藐之”(《尽心下》),在精神上首先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 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情 感激越,辞锋犀利,气势磅礴。正如苏辙所说:“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充乎 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上枢密韩太尉书》)气盛言宜,孟子内在精神 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同时,《孟子》大量使用 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对人性的探讨与争辩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出现的性恶论、性善论等观点都被不同阶级和观点的人所推崇,人们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普遍认同和赞许孟子的性善论,而与其相对的荀子的性恶论也被大家所关注和研究。

性善论对于人性的价值

孔子有云:“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作为儒家继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不但继承了孔子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总结提出了性善论学说,成为了儒家学派中首位提出有关于人性论学说的代表人物。孟子在所提出的性善论中,主要是先从人心出发,只有将人之根本的善心发掘出来,才能在后天的培养中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愿。

1孟子性善论的内容

仁、义、善是孟子的主要思想,在孟子看来,人生来有着共同的本性,便是仁、义、善,这个本性也是人们生活的社会属性。人的善性是生来就有的,并不存在着多大的差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将人的道德意识总结为仁、义、礼、智四字,强调人生来便具有善的本性,但是人皆有之的善心最初只是一个想法,必须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汲取,才能培养成为完美的道德准则。同事孟子也将此用作与判断人与非人的标准。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不具备“四心”的即为非人,由此可以得出孟子的性善论是正确的,人生来就是善的,一心向善的人其结果也必将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从而达到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

2性善论的价值意义

人们在社会相处最初的开始是道德意识决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地位,而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是人类在社会中所特有的属性。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与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具备道德意识的个人情感,孟子从中体会并将其总结为善是对的。这也印证了善是人生来就有的道德意识即社会属性。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孟子所提出的善在思想层面上与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不但将孔子的思想加以推广,更是儒家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孟子在推行自己所阐述的性善论时,将孔子“仁”的哲学思想加以优化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发表了自己对人性的善、诚、义、礼等本质的挖掘和研究,是儒家思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并将其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30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