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属于道德范畴,幼儿期正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体的品德教育需要在可塑期进行,幼年就是最恰当的时期。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幼教工作者通常都能从思想层面意识到这项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却是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当前学前教育实践表明,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处于薄弱环节。究其根源,不外乎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认为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尚不足以通过表象的心理活动去认识“国家”这一概念,只能够依托简单符号对外部世界存有模糊的认识。而个体品德形成的逻辑过程始于“认识”。对于幼儿而言,爱国主义教育似乎在首要环节便陷入了困境。
二是认为幼儿年龄小、理解水平较低,个体心智尚不成熟,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易事,难度非常高,即便强行推进,教育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如在小学阶段来实施效果更佳。以上缘由虽有一定的道理,但考虑问题的视角还存在偏差,并不能成为不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依据。
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并不高,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难度是客观事实,但这可以通过教育手段予以克服。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让他们理解何为“祖国”、何为“爱国主义”,这些“超纲词汇”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已超过幼儿的理解范畴,而是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幼儿,使他们获得基本知识,激发幼儿爱国情感,为后续系统接受这项教育夯实基础。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所谓“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指的是将晦涩难懂的事物转化成形象、具体的事物,提升受教育者的接受度,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虽说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易事,但这绝非不可能,就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来看,这是可行的。
意义: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r\n:\r\n\r\n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r\n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r\n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r\n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期间,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作为有效的沟通。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更难适应学校生活,交往困难,厌学、逃学,纪律问题和少年犯罪率更高,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歧途途。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
(二)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发展心理学家哈特和凯姆日尔考察了特别设计的教育方案对1000多名贫困家庭孩子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从出生后到学前阶段参加培训的孩子比上学后和在低年级的暑期参加培训的孩子,在IQ(智商)和学业成绩上都提高得更多。
二、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学前教育不仅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干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够使儿童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学前教育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众多事实表明,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家庭又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几个家庭,因此学前教育牵动了全社会,在许多国家成为政府关心国民的窗口。当前我国幼儿的入园率正在逐步上升,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从时间上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任务,而且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当今时代,学前教育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学习。有人曾言,关闭一所幼儿园比关闭一所大学,或一所低质量幼儿园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学的存在,更会让家庭、社会不得安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通过综合这些方面的效益,Berrueta-Clement,Barrett,Epstein和Weikart(1984)等研究指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计划不仅提高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学前教育的收益要大于其花费,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可以为国家日后节省庞大的社会教育费和社会福利费,也就是说,从长远看,学前教育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关帕里学前教育方案的效益分析发现:对学前教育进行投资,其收益是投资的35倍;对高瞻学前教育方案的经费分析则表明:对学前教育每投入1美元,日后能够获得716美元的收益。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在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其教育、社会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学前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
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成员国为例,OECD现有30个成员国,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总人口115亿,大多数OECD成员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据统计,2005年,OECD成员国平均生均教育费高达4882美元,学前阶段的政府预算占各级教育总预算的8%,其中公费占学前教育总花费的比例高达80%。近年来,我国学前阶段的预算只占全国各级教育总预算的12%到13%,这一数据相对比,只有匈牙利的1/12,西班牙的1/10,法国的1/9。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普及学前教育,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对我国追赶发达国家,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
1、培养合理正常的规律生活。一个人的生活作息,在现代社会里似乎越来越不重要,因为每个人所享受到的自由越来越多 。但是对于一个正待灌溉成长的幼儿而言,合理正常的规律生活,对他的生长发育以及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生活中无处不有规则,在家中的生活常规,公共场合的社会常规,幼儿园常规。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中,规则是我们和平共处的基础。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3、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去鼓励孩子,积极,大胆参与,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孩子眼明手快,手脚麻利的个人素养。渐渐让孩子明白,你是家庭中的一员,你要学会为这个家庭的建设作出贡献。切记,千万不要用金钱作为交换条件。
4、教会孩子学会自主。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我自己的事情我做主”的能力,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爸爸妈妈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最终孩子也需要离开家长,独自踏入社会,面对世界。所以教会孩子学会自主,是给孩子进入社会的最好的礼物。
5、教育孩子文明礼貌。人生活在社会里,避免不了要与外人打交道。“不学礼,无以立”。教育孩子如何与人交谈,对陌生人微笑,善待每一个人,只有做到我爱人人,才能使得人人爱我。
6、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有利于自我的身体健康。勤换洗衣服,贴身衣物,袜子。不做出“吃手指,抠鼻孔,挠头,抠脚”等不雅观的小动作。在公共场合中,不乱丢垃圾,随手将地上垃圾拾起放入垃圾桶。
7、告诉孩子合作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孩子在未来生活中学会团结他人,与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最终双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明白别人比自己强,让孩子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与人分享的思想。教会他适时得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也可以报名叫叫学院的阅读课程,从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开始,让孩子在综合素养上也同步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