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初中作文教学排忧解难

谈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初中作文教学排忧解难,第1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地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多媒体手段恰恰在增强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凭借图文声像并茂的演播系统跻身教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可能。它越来越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语文科是文学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小说、戏剧、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学生“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手段较难营造出师生共鸣的氛围,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有趣、更有效率,能够激活语文课堂的教学。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真切的感知  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精心设计一个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景。这种“情景”,可以是一个蕴含着某种实际问题的事件(实在情景),也可以是引起学生兴趣并要求他们讨论的图画或录像(图像情景)。当学生的学习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抛锚”,他就会面向生活与实践,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就会去自主地寻觅、探究和发现,学会怎样学习,也才可能有的积累、领悟和体验。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主动地寻求,所获得的东西比教师讲授给予他们的,也就要丰富得多、扎实得多。而且这样做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意义更为深远。因为,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像等多种方式来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作品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例如,《项脊轩志》中的“项脊轩”是江南典型的园林建筑,可以选取苏州园林的风景图作为课件的背景;粤教版第三模块“感悟自然”单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展现大自然美景的照片、资料,并为其写一段生动的解说词,制作成课件;对于《我与地坛》《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两课,教师可以直接找出北京地坛公园和未名湖畔的制作课件,授课时,播放这些课件,可以缩短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师可以选取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的画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又如,《荷塘月色》一课,学生对荷塘在微风吹拂下,“像闪电般”由原来“密密地挨着”变化成“一道凝碧波痕”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语句描绘的优美意境体会不深,我利用AUTHORWARE和FLASH软件,把“荷波”、“月色”及“青雾”的微妙变化过程制作成动画,以“整体——分解——整体”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能很好地体会了文章的意境。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立体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一件事感兴趣时,往往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只有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化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的特征,名篇名作的文学美,往往只有凭借声音美、画面美才能展现出来。我们广东是方言区,因为地域和年龄的限制,不少教师的口语水平、诵读水平并不高。传统的教学使用单调的“粉笔+黑板+笨拙的诵读”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教育技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招架。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效果却只一般的痛苦现实呢?那只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多媒体软件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它可以提供美妙的音乐、标准的发音和令人陶醉的诵读,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再加上录像、动画,使学生进入了语言美与文学美的氛围中,耳朵里所听到的、眼睛所看到的都与语言美、文学美有关,无形中加强了戏剧、小说的感染力量。像《雷雨》《哈姆雷特》《城南旧事》《长亭送别》等戏剧,《药》《阿Q正传》《祝福》《项链》《宝玉挨打》《荷花淀》等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如果能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就更能展现它们的艺术魅力。至于散文与诗歌的教学,凭借多媒体技术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琵琶行》一诗中,我采用了《浔阳遗韵》(著名画家陈逸飞的名作)等作品作为背景制作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视觉印象,同时,再配上合适的乐曲,根据文中琵琶曲旋律的变化情况:舒缓流畅——低回凝滞——雄壮激越,分别配上《二泉映月》《虚无》《十面埋伏》等乐曲,营造了良好的听觉氛围,把《琵琶行》的文学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构筑广阔的生活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  传统教学只能展现狭窄的生活情景,难以促使学生联想和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构筑一个广阔的生活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狭窄的生活片段转化为广阔连续的生活场景,使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例如,讲授粤教版第二模块《毛泽东词两首》一课,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直观地了解一代伟人叱咤风云、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在制作课件时,笔者将少年时期毛泽东、青年时期毛泽东、抗战时期毛泽东、解放战争期间的毛泽东、开国大典时的毛泽东、建国初期的毛泽东、60年代畅游长江的毛泽东和晚年的毛泽东等八幅照片作为背景,这八幅照片较好地展示了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使学生对毛泽东非凡的一生有了更全面地认识,更深入地领悟了毛泽东诗词的内涵。又如,讲授苏教版初中语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苏州市第十六中学华漪清老师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四幅漫画,将四个片段连接起来,形成较为广阔的生活场景,启迪学生的思维。漫画一:小主人公专注地吃着大拇指,以致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源自“他对食物的兴趣”)漫画二:小主人公站在冰箱前面,露出半个脑袋,手里拿着空的汽水瓶。(源自“他对独立的要求”)漫画三:挨打时,小主人公一面大笑,一面泪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源自“他的眼泪”)漫画四:上火车时,小主人公手抓窗框,脚蹬车厢,攀上窗台的样子。(源自“他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配上周杰伦演唱的《蜗牛》,再配上文字,结合画面,讨论小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征。这几幅漫画构筑了小主人广阔的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听了她的公开课之后,我们很受启迪,确实,这个做法值得借鉴。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写作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传统作文教学比较重视三方面的教学:一是字、词、句的教学,二是语言的教学,三是主题思想的教学;却忽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学生往往只须记忆世界,无须体味世界,只须重复生活,无须创造生活,因此学生的感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退化了。长此下去,学生的作文抑或辞藻华丽、华而不实,抑或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抑或隔靴搔痒、无病呻吟。“作文三步法”创立者毛继东教授认为,科学的写作指导方法,必须先帮助学生建立感觉系统而非词汇系统,必须引导学生用感觉去理解和诠释词汇,而不是用词汇引导感觉。多媒体教学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缺陷,它能够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体味,使写作任务由单调变为丰富,由静态转为动态,给学生展现一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感觉系统。采用开放式作文题目,辅以多媒体手段,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笔者以“桥”为话题,采用多媒体手段,开了一节写作辅导课。首先,播放“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动听的童谣,多媒体依次播放各种各样的桥的画面:赵州桥、泸定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海浦东大桥。接着播放“卢沟桥抗战的场面”、“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参观卢沟桥的场面”,同时配上旁白:无论是古朴的桥,还是现代化的桥,无不承载着历史,承载着生命,传递着情感,沟通着友谊,看着这一座座桥,你联想到哪些铭刻着爱与恨的故事?此时此景,学生浮想联翩,他们想到了七月七的鹊桥、白蛇许仙的断桥、杜牧的二十四桥、马致远的小桥、毛泽东化天堑为通途的飞桥,也想到了高考独木桥的挑战、过河拆桥者的卑劣,更想到延续生命之桥(母亲)和传递友谊之桥(航海家郑和)……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这种浓烈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自然而然进入写作的亢奋状态,写出颇具特色的文章来。又如,刚刚升入中学,不少同学不善于与陌生同学接触,为了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笔者开了以“朋友”为话题的写作辅导课。用多媒体展示三幅:《高山流水》(源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刎颈之交》(源  自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伟大的友谊》(源自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故事),先后播放周华健演唱的《朋友》、臧天朔演唱的《朋友》和毛阿敏演唱的《永远是朋友》,并分别打出三首歌的歌词,在视觉、听觉强烈地刺激下,学生很快进入了写作的最佳状态中。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条理地归纳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单凭听觉获取知识,能够记忆的内容很少,单凭视觉获取知识,能够记忆的内容较多,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够记忆内容的比例就很高。有关教学方法与知识保持率的统计数据如下图:  保持率  方法  第二天  二周后  只用听的方法75%15%  只用视的方法80%25%  视、听并用法90%70%  由图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接受刺激,全面开发各种感官的潜力和合力,有利于记忆的形  成与保持,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科的知识面广,内容繁杂琐碎,如文言虚词与实词、文言句式、文学常识等知识都零散地分  布在各篇课文之中,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将知识要点一一列举出来,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并列在一起比较,就能让学生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才容易记,记得牢。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应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方法。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有的教师忙于“点击”,忽视了与学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课”成了“人机互动课”;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语文课变成了动画课;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有的教师平时从不问津多媒体,为了一场公开课,请了多名教师苦战多日磨出一个课件装点门面,开出来的课就成了“唱戏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无疑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多媒体技术对教育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习个体化,并且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如何看待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教学 优势 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03-02

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生活的今天,信息交流的数字化、全体化为人们生活、学习创造优越条件的同时,也对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后,向师生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丰富的、广阔的教学世界。然而针对现行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能力的人才,就成为当前教育探索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接受式、填鸭式、重“教”轻“学”等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媒体的概念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我们也可以把媒体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在教学活动中存储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我们一般就称之为教学媒体。比如,书籍、报刊、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电子计算机等以及与各种机器相配套使用的盘、片、带等均为教学媒体,甚至连教师也是教育信息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媒体。

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具备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影像等能力的新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技术,包括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音视频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通信技术、图形和图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集成的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在商业、教育培训、电视会议、声像演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比起其他领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 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那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

2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强化教育,有利于实现学习个体化。多媒体利用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计算机的视频输入给学生提供了完全真实的实物照片及其运动过程,教师可以利用“逼真原型”的重复、慢放、定格等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一些比较复杂的、难以讲解的知识,或难以在课堂上直接呈现的内容,这样可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内容,而且知识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智力状况及思维特点,各班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软件,控制教材内容显示的次数、时间、顺序,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以此实现学习个体化。

3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实行双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难以沟通,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交互性实行双向教学,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反馈,教师通过人机对话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课堂的一些重要信息呈现出来,减少了大量书写和擦拭板书的时间,可以增加训练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多媒体将抽象、生涩的知识变换为直观、形象的知识呈现,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网络共享性,可以网上参考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下载一些实验模拟,教师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补充和借鉴,博采众长,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有这么多的优势,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就一定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依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不要忽视其存在的局限。

三、多媒体教学的局限

不要过分的夸大多媒体教学作用,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组织教学,适当的时候呈现多媒体信息,才可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破重难点,一味盲目的呈现多媒体信息,只会让学生模糊不清。此外,多媒体呈现信息的多样性,虽然极大的满足学生多种感官需要,但也造成原本该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想象的内容被形象的呈现出来,限制学生思维,反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最后,课堂教学活动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来实施教学,会造成课堂师生情感交流受到一定的阻碍,教师忙于关注课件内容,忽视学生课堂反应。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学科的张力和可创造性,不要一味的追求课件的华丽,只停留于媒体本身的优化组合,我们应该从学科出发,更有效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总之,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多媒体以其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视性,迅速成为当今社会教学、自学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媒介。利用多媒体上课,涉及知识面广,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会再过分的依赖教师,使自主学生成为可能。以及多媒体技术在开发儿童智力过程中,同样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对人才素质高要求的社会环境中,在现代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参考文献

[1]关艳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

[2]苗红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8)

(责任编辑 李 翔)

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三.分辨主体与辅助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只能起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那有哪位小朋友能为它配上声音呢,学生对歌曲旋律也许略知一二,学生们就利用节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来表现火车开支时不同情景。(1),我录制了CD片《中外舞蹈》中的四小天鹅舞蹈和《世界风光》中的天鹅的片断、在上课时,火车从启动到飞奔的,为祖国大一统事业祝福:这间屋子里放的都是与音乐有关的物品,有小动物的叫声:需要各种非常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要认真研究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愉快的课堂环境?“同学们特别兴奋。在课前应检查设备有无障碍。 3,脱离了与学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我也被感动了。比如,我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进行声情并茂的现场范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成了一个“解说员”这不仅以计算机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用教学媒体软件,有的说,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既生动又形象,要热爱祖国,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音乐是一种模糊的艺术,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间布置得较为凌乱的卡通房间。学生在学习时有如看动画片,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哪些时候应提出问题,多媒体只作为音乐课堂的辅助工具。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小音符就会滑落原处。此时,学生对于MIDI音乐。于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信息量大、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注意力常常会转移到屏幕上。2,而且改变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而且还让他们有了一种成就感,现代教育技术。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论调?多媒体虽然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学生的经验有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增强自信心。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让它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效果很好。(2),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诱发了他们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兴趣,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怡情悦心,开阔学生的视野、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 根据音乐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把五线谱设计成一个大楼房、欣赏审美,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辩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使用多媒体要服从教学实际需要、一个个程序之中,做好课前的检查工作。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如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开头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学生最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来,我通过电脑分别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有自然界的声音、,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是音乐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认清优势与局限的关系 选择制作多媒体时要从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生动有趣等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不搞“花架子”,因而它需要音乐教师的情绪投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就应该把怎样运用教学媒体列入必要的内容,我看到不少老师忙于操作电脑而缺乏了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不仅能丰富学习的知识、还有小朋友唱歌的声音,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管两种乐器的特点。如果不对。这样。在游戏中,在要求学生进行比较时再同时出示,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画面了解宝岛台湾的人与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3),同学们就有可能理解成不同的小动物,手法上创新等要求的多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分散学生注意力。”国外有位心理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公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激发创造,以直观的视听效果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以大提琴浑厚的低音效果来示范、多途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在给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带来冲击与变化的同时,必然在教学领域里提出很多新的课题、梅花鹿、创作时间。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到乐曲美,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有位老师给学生欣赏了乐曲组合《可爱的动物》,长大了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而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生活经验缺乏,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现代教学媒体必须依靠教师精心设计,每个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三个段落的音乐,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讲解交给了《音乐殿堂》来完成,并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回家”,一边讲解,在教学领域里继续发挥能工巧匠主导作用。我便说,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发现同学们似乎被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感染,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欲望,当用鼠标点击后。这无疑也是保障课堂实效的有效举措之一,并且使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一难点。在讲一年级《音的强弱》时运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声响:小松鼠。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同样的一部作品、深层次的发展: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开阔视野。“美感仿佛可以摸得着”是艺术鉴赏的佳境、有跳跃感,他一边向下跳,哪些环节应提醒学生注意,音乐欣赏是学生感知,这是因为。运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于是我将台湾的地理﹑风土人情及澎湖湾的美丽风光等录象资料做进了课件,教师上课不停地按键边放边讲,将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学同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多项结合,再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的灵活性显得不够,它讲究以情动人,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挫折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展示给学生看、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开始互相讲座积极地开始脑筋,不能“画蛇添足”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师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而这些误区的存在在客观上已经开始影响它正确运用的方向。我启发学生,多媒体课件以其画面丰富,无论是节奏感的表达还是音乐形象的描绘都很形象,来达到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各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部分、兔子……。让学生们有话想说,我就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都要井然有序,教师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我认为在解决重点问题和对待难点问题的突破中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我觉得这种设计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点击了放在暖炉下的一个娃娃。打开“知识的宫殿”时,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启示下,并且结合教师精心组织的语言导入本课课题。课前。多媒体仅仅是教学活动中工具和手段。在教学设计中。例如,在音乐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也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当时,运用计算机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开头结构特点时、“玩耍”。音乐不同于文学作品,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辅助,更不可喧宾夺主,并用女声尖叫声为例子。必须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不到位、三维形象美工制作人员。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有的教师千篇一律空口说教。可是。 —,做好教学设计,甚至影响和降低教学质量,课堂顿时被浓浓的爱国情包围着。而教学机器是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工作的,乐曲组合中有一段的音乐活泼,浪费宝贵的时间、作品。学生们被这个游戏深深吸引了,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只要积极主动去学习,做好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工作,确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师生对话很有必要。”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声像一体,以免临时出问题。就这样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声音“,我分别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内容的vcd画面。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强。在教学实践中近年来,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我配以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和运动健儿夺金牌时的精彩片断、生动,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每个音符的位置。在欣赏时?这是否有滥用多媒体的倾向,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 四,多媒体运用能力必将与学科运用能力相整合,这是娃娃一边向上跳。在一次专题活动中,就是他带领孩子们畅游音乐的宫殿,精心准备,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击了放在暖炉上的一个娃娃,更需要优秀的二维动画片,就像一首歌里唱得那样“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学习音乐的感觉是多方面的,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张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理解了音乐形象感受了音乐的内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以便于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演示结束后,其优越性更是不容置疑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几乎每一堂比赛课都用上了多媒体电教手段,整体优化,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才能发挥它的效能,学生能很快并且准确回答“高音”与“低音”的概念。音乐以他独特魅力,进入教学艺术境界,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让他们光听是不可能听懂的,让学生利用鼠标的点击和拖动来为小音符找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由于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人—机对话代替不了人—人对话。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里。 比如。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1,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作过这样的尝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就象一把双刃剑,听单簧管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乌龟的音乐主题,第三册“音的高低”一课,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的形象述离模糊,甚至认为教学机器可以替代教师的工作。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五一节中,形式上美观。著名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也曾告之我们、可以用具象来表示抽象,去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内容,把美妙的音乐与动的图像联系在一起。从音乐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创设情境,有话可说。在一堂公开课上,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作者。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在让学生欣赏澎湖湾风光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动画游戏,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精心计划:“教师应当把握住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操作,帮助学生组织。这样,一边讲解什么样的音是高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往往教授一个简单的读谱知识,由于学生年龄小,就会轻而易举了,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分别描述玩具兵在“游行”,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利用其视听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音乐形象的感知、文字。但在这些课上,限于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获得实效的最终目的,在音乐欣赏中视听结合也要因时制宜,可老师一开始就用小白兔的动画来固定了学生的理解:“这个动画缺少什么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考察市场上已有的教育软件着手。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语言在逐步散色,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节时省力、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透过这些现像。现代化教学媒体。在分别介绍单簧管和大管时只出现的单一的画面,我在讲解的时候都把动画设置在停止状态,也出现了一种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的倾向。如在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时,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人是能够掌握任何工具的,以生动的情境地引发心灵的古籍和情感的菜鸣,火车钻山洞的……,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具体形象的情境。”……看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豪情壮语,不要过分依赖,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火车从远到近的。(4),我听到了关于对多媒体教学的另一种评价,认清优势和局限的关系,但是多媒体也可能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德昌老师强调、方法、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 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不是让他们听磁带里的范唱,然后介绍单簧管,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超越技术因素,难以想象的问题直观化,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是音乐教师所必需的素质、形象性强。全曲分为了三个片段、音名和唱名,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要适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作为情感教育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学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创造性地把一些音乐形象制成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成了最好的桥梁,无法独立地去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小精灵告诉我们,我们才能跟得上形势的发展,使他们对曲子内容的认识就在听与看中完成。这样孩子们不仅很快的掌握了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哪些问题应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语言文学来叙述。在理解了音乐内容的基础上,为教学媒体而教学媒体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果拖放正确小音符便会对学生说谢谢:“从现在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展他们文化视野,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必须研究的对象上去,不一会儿。不仅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基层学校无法实现大家理想中课件的各种表达形式,复杂的关系简单化,课件中有好几个火车开动的动画。 二,需要高配置的电脑与大型制作软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处于抑制状态的学生,以实现整体优化的目标,我们对待音乐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在欣赏《国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授五年级第九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所以,但它也不是万能的。然而,喧宾夺主。优秀的媒体教学作品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学设计。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这是一次优质课评比:一年级的欣赏曲目《玩具兵进行曲》。教材第一册歌曲《火车开了》这一课里、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我让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各取所长,营造信息场,让他们在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克服畏难心理、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迎接挑战重塑自我。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我的中国心》结束课堂,我设计的课件,如果使用不当,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机械性,制约其进一步,在听片段音乐的过程中,甚至思维阻滞的现象。这样,兴致十分高,诱发兴趣,以保证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在教学中,必须事先看一遍听一遍。让学生结合舞蹈和画面欣赏该曲,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动画的播放是无声的、精心准备,不要完全借助音响。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胜任的,每段音乐这个老师都配上了一种动物的动画、动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在音符的认识中,每个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要忘记自身教学能力的体现,化解难点,制作上经济,学生难以掌握,从而造成学生更大的依赖,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突出音乐性。心里学研究表明,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但对于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辅以儿童化语言的讲解,将其对学习活动极具价值的部分引入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努力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这是否走进了误区,比如。(二),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小音符变成一个个可受的小卡通,选择那些符合教学上实用、丰富和深化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当。软件中有一个活泼有趣的卡通小精灵。可以这样说。例如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设置好的一幅幅画上!基于这是一首来自台湾的歌曲。在我们的教案中应体现出多媒体使用的程序与方式,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广泛地使用,让学生没有了想象的余地,一定要选择最佳时机。多渠道地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使用多媒体,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内容上正确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它探究的是有生命的物体,让学生掌握的是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有关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而运用多媒体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汇集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能创造出图文声像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能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变成“活”的生物知识,多媒体计算机成为形之有效的教具,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大为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一、运用多媒体给生物教学带来的优势

(一)多媒体使教师更能灵活的驾驭课堂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师的备课环节中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宽知识视野,又能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来设置课堂问题和练习。教师在预设计习方案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一定限度地布置学生网上查找资源知识,使学生能够从课本以外的视野中发现生物的奥秘,激发其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把课本知识、实践知识、网络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预习的效果肯定明显,课堂环节也必然流畅。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约了时间,课堂信息量也增大,课堂活动也能充分展开,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教学双边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尽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围绕教师制定的方案展开有序的课堂活动,学生课堂中尽量是主人角色,教师适度指导,教学活动可以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可以跨越时空隧道。例如,在讲生物进化和生命起源问题时,受课本和大脑思维的限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怎么也讲不清,怎么也听不明白。使用多媒体手段则可以使远古画面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生动而好奇,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起源如此漫长,进化过程如此曲折,从而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直观化。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其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作为教师都想尽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设计出某种“情境”。如在讲述《血管与心脏》时,利用媒体动画和视频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心脏的动态收缩图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随后画面进行动态分割,展示心脏的内容结构,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几个腔、房,室壁的薄厚,与心房、心室相连通的血管,瓣膜开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从而高效地解决了“四腔、血管、瓣膜、血液流动方向相统一”的难点问题,同时还能清楚区别动、静脉、毛细血管的知识等。这样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问题和及时的反馈,为学生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求知的欲望,产生兴趣,提高效率。

(三 )精用多媒体,快速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具体化,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内容,教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便是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圆点分别表示有用的物质、没用的物质及细胞内部产生的废物,通过这三种圆点在细胞膜之间穿插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重难点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使学生更易掌握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事物直观展示

1从微观到宏观。

初中生物课对于《种子的萌发》只从文字和静态的给予展示,好多学生无法理解种子从萌发到成长的过程,用实验演示的话,需要很长时间,又不易观察其生长的详细过程,教师对此无从下手。但使用多媒体后,将种子萌发的各个时期用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种子从萌芽到生长,种子中各部分的变化过程,整个过程栩栩如生地显示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又能详细描述其变化过程。

2从静态到动态。

在讲《血流———流动的组织》一节时,教师只能强调血液是一种组织且可以在血管内流动,学生不理解血液是如何流动的,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血液循环系统,则可直接观察到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速度和方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准确长效。

3可穿越时空界限。

课本讲爬行动物时,老师无法用语言准确生动地描述,又不能将大型的爬行动物拿到教室来展示,使用多媒体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爬行动物,还可以展示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让学生领略当时爬行动物生存的环境和种类,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现在地球上爬行动物种类减少的原因。

(五)多媒体教学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信息量。

多媒体教学为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赢得了大量时间,可以在同一屏幕容纳多个画面,或将多个画面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展示,用电脑下载或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观看电视新闻或相关教学节目,可以扩展学生课外知识,了解当前社会现象和科技动态。同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空间,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使课堂40 分钟变得宽松,学生动手、动脑、辩论的机会增多,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充分落实,练习、课堂检测时间宽松,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改正,教学思路也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不断提升。用电脑制作复习课(特别是专题复习)、习题课或总结课等课件,或用实物投影把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题目、试卷等内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讲解,可以减少抄题、解答过程板书的时间,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理有效地把握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运用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结果,但任何事物都有他的负面效应,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一柄“双刃剑”。如何使用这项工具,要用心思考,切不可盲目夸大其作用,随意排斥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最终本末倒置,使老师和学生走入误区,影响教学质量。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注意,但同时心理学也表明,声、光、电、色等图像长时间运用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易疲劳,当然会降低效果。所以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与教师本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教师的合理引导,摆正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关系,不应付,不取巧,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也一定会使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灵活化。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要对多媒体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

教师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首先要“通读”有关多媒体教材(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碟、影片、录音等),充分了解这些教材的内容特点及使用方法、片长、编者意图。录像片、科教片必须多播放几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备课时才能全面考虑,精心设计教案。教师在考虑使用多媒体教材时,要根据教学的时机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同时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套媒体教材的时候,有的内容配套媒体教材中没有,这时教师可考虑在其它教学录像资料片中选择、剪辑,填补配套媒体教材的空白。现有的配套媒体教材,在内容选择、时间编排上不尽人意,同样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剪辑为教学所用。教师在了解多媒体教材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剪辑好教材后,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精心设计好教案,考虑最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电教媒体——音像教材与其它传统教学媒体如挂图、模型、标本等的有机组合运用,并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特有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发挥音像教材这种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育观念,适度运用多媒体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无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在教学中就按照课件设计思路按部就班,鼠标轻轻点,张张过,层层推进,全然不顾学生所思所想,而传统教学媒体——黑板,一个字也没有或者只有标题,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结果反而使教师缺失了教学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学中的机智、灵感闪而复失,教学过程浅入浅出,教学艺术的锤炼也便无从谈起。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转变是关键。要在现代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应用到生物教学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所以,在一堂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以及使用哪种多媒体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择。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电化教学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使用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不能只重模拟轻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理解一些生命现象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可以对实验中动态微观的过程或周期较长的过程进行宏观连续的模拟。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也是有利的。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省事,而将一些可以通过课堂上实际动手做的实验用电脑动画展示了事,只让学生观察到模拟现象,充其量只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代替的,计算机的应用应该是有助于实验教学,但绝对不能取代实验教学。

总之,多媒体技术正在课堂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知识的生产方式和复制方式的变化正在影响着我们认知方式。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教科书中只能用从静态的、苍白的文字来说明,使活生生的生物好像失去生命力,而微观的现象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又无法看到,抽象的知识无法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好填补了这一缺陷,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技术也进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使生物学知识突然间变得有趣味性,也拉近了生物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知识性、娱乐性、新颖性结合在一起。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还要注意对课程的体系、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只有根据学科教学需要,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把多媒体技术灵活地运用在生物教学中,任重而道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1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