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
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长期以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着各种弊端,朗读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鉴此,我提出了研究此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朗读的浓厚兴趣。指导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技能,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2形成“有效朗读指导”的操作策略,总结出基本规律,以改进朗读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
2、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
3、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二)、研究如何加强学生的朗读意识。
1、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
2、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3、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朗读训练的研究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朗读训练的理论和动态。
2行动研究法: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的研究和课外朗读训练研究,围绕朗读训练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
探究、反思、提升。采取个案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情况记录。提炼、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教学现象,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4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分析、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学生朗读水平、朗读时间、朗读兴趣,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朗读训练的建议。
5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学生或存在相似问题的某些学生群体,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查后作出判断,并将整理的经验运用到研究中。
五、课题实施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设计、课题申报、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讨,不断反思总结,撰写论文。
3、验证阶段:我们将在各年级中用问卷调查法、对照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来验证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朗读有效性的研究的效果。不断总结完善。
4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论文。
六、拟课题研究成果
针对目前小学生在停顿断句、语调语气、朗读节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校作为城镇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语音面貌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这一现象,经过两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实验班级的学生总体语音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学生朗读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课题研究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
(一)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
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
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二)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三)形成朗读教学策略。
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
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
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篇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朗读指导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朗读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虽然不曾在研究领域销声匿迹,但也时有沉浮,且在理论深度上的探讨有待挖掘。自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时,朗读之风盛行,并很快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同时,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朗读”这个题材上大做文章,但是不少还是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例如:仅仅从朗读的形式上来作文章,这无疑不能确实而有效地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朗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读,而是要在读中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并能真正地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主要参考文献:
1、《对当前朗读教学的审视》,2002,(14)
2、《语文朗读教学的综合效应》,2001,(15)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 董 军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中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
朗读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阶段朗读的总体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教育家叶圣陶就朗读也曾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的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当时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当时的心灵沟通。”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就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可见朗读的重要性。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构成基本是当地农民子弟和外来打工子女,流动性大,学生语音面貌表现出普通话水平低,方言种类多差异大的特点。以六年级1班为例,全班35人,学生结构为本地学生9人,山西、乌盟、甘肃、张北县、东北、四川等地的学生26人,全班学生家庭均没有普通话语言环境。
不难看出:
(1)朗读时间明显不足。张田若先生说:“如果两节课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就要花一半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是的,没有一定量的保证,就难以实现质的提高。只有拥有了足够的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熟能生巧嘛,不让学生多读,学生怎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表1的情况可看出,近四成的语文课朗读时间严重不足,讲问教学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2)朗读涉及面过窄。教师的眼睛光盯住那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么三四个人,大部分学生只是当听众。从表2中清楚地看出近一半的学生在一堂课中竟然没有一次朗读的机会,他们只能规规矩矩地坐着、听着
(3)朗读训练只求形式不求实效。从表3中发现学完课文后,能正确、流利、口齿比较清楚地读下来的学生仅占628%,能充满感情朗读的只占386%。
看来,学生的朗读兴致不高,朗读水平一般,朗读中还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大量的时间被教师的讲解占用,语文课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理念难于贯彻;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课内朗读机会少,课外朗读的机会更少。
有感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经过对学生语文课中朗读情况调研和学生语音面貌的分析,课题组认识到提高我校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要达到的目标。
“朗读能力”即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出声阅读的方式和能力,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正确”是: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朗读文本,声、韵、调读得清楚准确;没有添字丢字、错读回读的现象,对儿化音、轻声、音变把握准确;停顿断句准确恰当。“流利”是:学生朗读文本时气息顺畅,吐字清晰;没有指读、顿读、唱读、回读的现象,不读破句;语言流畅自然,语速恰当适中;节奏感好。“有感情”是: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并以此为据准确定位朗读基调;朗读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文本读出重音、语气;入情入境,朗读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美感。
篇三: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长期以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着各种弊端,朗读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鉴此,我提出了研究此课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
2、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
3、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言语活动,是口头的语言艺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中低年级的要求是“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因此,从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我们这里提出的朗读有效性指学生对有无朗读的兴趣、掌握朗读的技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等等。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2、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
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3、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
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从学生的朗读现状来看
抓好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当我们教着高年级的学生的时候,我们往往很期待学生的朗读能读得很有文中的“味”,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我们所愿。他们的朗读始终是一个调子,语气平淡而缺乏感情,有的甚至结结巴巴,破词、破句现象时有发生,背诵课文时以唱背的形式出现,声情并茂更是无从谈起。一旦形成了这种局面,我们再要去纠正,提高朗读效果就会非常吃力。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朗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它是眼、耳、口、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学生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者关注的焦点。低年级的孩子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低年级也是学生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五、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着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实现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培养学生良好朗读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2、学生朗读指导策略的应用研究。
3、以课内策略应用带课外策略应用。
4、小学生朗读能力评价策略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1、起始阶段(2013年4月)
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设计、课题申报、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2、实验研究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0月)
(1)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讨,不断反思总结,撰写论文。(2)在各年级中用问卷调查法、对照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来验证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朗读有效性的研究的效果。不断总结完善。
3、总结阶段(2013年11月)
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论文。
七、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在低年级中选取部分班级,在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老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
3、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根据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一)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二)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三)形成朗读教学策略。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
我们能够体会到作品中的感情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够把其中的感情表现出来呢
有人认为既然已经体会到作品的感情了,就可以成功朗诵了。这种想当然的说法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有一部**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个小男孩,他看见别人在游泳池里游泳很羡慕,自己就想学。他认为,只要能在水中多憋一会儿气就可以了,结果他整天把脑袋浸在水盆里,后果然能憋很长时间气。在一个人人都很繁忙的日子,游泳池里一个人也没有,这个小男孩跳了下去……
大家可以想一想小男孩的结果。举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朗诵不是一件可以想当然就可以做得好的事情,你能否成功品味到作品中的感情是一回事,而能否把所品味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有没有真正成功地朗诵过一次你知道如何停顿,能够准确地把握语调和轻读重读,你的声音也经过很好的训练,你的节奏感非常不错,你能准确深入地体会作品中的感情;然而,你的朗诵并不让别人,甚至你自己太满意,你总觉得还有一点欠缺。这时候你所欠缺的可能就是一种综合的表现力了。在上面那些基本前提的基础上,你要更进一步地把作品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那如何恰如其分地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呢
1迅速进入情境。在你用心体味和揣摩作品的情感之后,我们必须“进入情境”。就是说,要进入作者创作时的“情境”,从这一角度对其心理进行更深入、更为细致的体会。还可以尝试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玩味其中的情感。这样,就可以感同身受,朗诵会变得更加有表现力。
2设计情感的起伏。朗诵材料通常都是包含丰富情感的,而情感又往往以起伏的形式出现。拿到一篇朗诵材料,情感的起伏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选定大高潮的部分;其次是以这个高潮部分为中心,逆向安排逐渐降低的小高潮。设计作品的情感起伏,其目的在于更为理智地、自觉地把握作品的表述形式,而不是将作品完全由朗诵者听凭现场的情感即兴波动来随意处理。
3合理演绎作品的褒贬色彩。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在主题的表现上,海燕呼唤的是暴风雨,暴风雨是革命高潮的象征,因此,作品中关于暴风雨的场面描写在朗诵时就不能带有贬义色彩。而海鸥、海鸭、企鹅在作品中被用来比拟惧怕革命的人,朗诵时不能因为对海鸥、企鹅的喜欢就不带有贬义色彩。但是,朗诵时对三种水鸟显露出的蔑视不能分量过重,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文章变成批判三种海鸟的文章,干扰了“海燕与暴风雨”之间的主体关系的艺术形象塑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 语文课自古就是读书课,著名专家李伯棠教授曾说:“怎样的语文课是好课?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然而,就目前阅读教学现状,课堂上的朗读并没有真正起到课标中所赋予作用,多是流于形式,为朗读而朗读。教师往往只是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文本的意义,学生欠缺主动性,甚或使朗读变为教师讲课的点缀或附属品。显而易见,这样的课堂偏离了课标的初衷。我认为,阅读课堂中的“读”应该是富有情感的,是能自觉地将自己融入于作品之中的读,是与文本物我合一的读。这样读,读出的内容一定是会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是“读”具特色的,能体现出朗读者的个性的,绝不是跟着老师的节拍机械地做“广播操”。基于此认识,我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力求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一、注重范读,引生入境
充满感情的范读可以直接导引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如今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语文课堂上“以机代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教师的范读却越来越少了。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体会作者情感,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思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的一种方式。这种充满情感的范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细心聆听时如临其境,陶醉其中,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产生与文本作者同憎同爱、同悲同乐之效,使之走进文本,达到忘我境界。
充满感情的范读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用情、用心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如《索溪峪的“野” 》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
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
我声情并茂地范读之后,学生兴奋极了,一个个如临其境,“蹦跳而出” 、“缠绕”着 、“撅着屁股” 、“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读得有声有色,美极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学生的情融入这“野”味十足的索溪峪中。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于漪老师的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
当然,教师的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并非让学生机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
二、表情朗读,抒发情感
“表情”,是指表达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姿势、态度等表达感情、情意。“朗读”是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表情朗读”则是指朗读者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再加上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热爱或憎恨,喜悦或悲伤,同情或厌恶的情感。
如果想让学生的朗读能够声情并茂,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的表情起变化,唯有脸上有了表情的变化,才能带动声音的变化,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朗读节奏、韵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言为心声”。朗读是发出声的,学生一边读着,一边又能听到自己及同伴共同表达的情意,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感染,很容易使他们将情感在抒发中推向高潮。
通过有表情地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之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感知更加深刻。
如在教授《凡卡》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体会凡卡之所以给爷爷写了那样一封信,是因为他在城里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已经忍无可忍了:一个和我们同学差不多大的9岁的孩子,却担负如此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痛苦,怎么忍受得了呢?如果此时的凡卡是你自己,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脸上会是怎样的表情呢?你见到父母会怎么向他们诉苦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我让学生先在自己座位上有表情地自由朗读,然后各个小组进行推荐朗读。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细细体味细节处的情感变化,注意感情的跌宕起伏,节奏缓急张弛,语调的平曲升降,语音的轻重抑扬。从语言的气势、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我力求在朗读指导中,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发学生的情感生成,让学生超越时空,作一次精神的远行,与凡卡对话,与凡卡同行。学生融入了文本,理解起来自然容易多了。
引导运用这种带表情的朗读方式,部分学生的朗读有了明显的进步。每逢课堂朗读时,使你总能从某些学生的表情朗读中感受到文本的精髓。
三、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各种朗读形式均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比如,当需要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可用范读引路;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各段内容、理清层次时,可按段、按层接读;当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意时,可提问引读或提示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的课文时,可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强调重点或课文警句时,则可齐读……要注意的是诸如此类形式多样的读,要有目的性,要运用得恰如其分,拿捏得恰到好处。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也会有区别,如将教师的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教师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了,强调读的形式多样绝不是随心所欲。
课堂上读的训练要慎用齐读。齐读虽可造声势、烘气氛,但常是“滥竿充数”的温床。我们的课堂上常会看到,孩子们一味追求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会摆着头,拖着腔,扯着声、顿着词、数着字地读,会出现唱读、顿读、数字读的不良现象,这正是因为课堂上过多的齐读训练所致成的。这样的齐读训练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词句读破了,把文章读烂了,把学生读傻了,怎么可能理解文本意境之美、作者遣词造句之妙。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对此种现象曾批评说: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相得益彰。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为着眼点,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优化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具有三个特点:再造性、依凭性。这句话是正确的。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扩展资料:
朗诵的体裁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说、戏剧,都可以纳入朗诵的范畴中。在众多体裁中,尤以诗歌被用于朗诵的最多,因为诗歌具有感情浓烈、富有韵律、文学性强、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等特点,这些特点都特别适于进行有声语言艺术创作。
诗朗诵要通过掌握诗的语言的节奏、高低、急缓去表达感情。诗朗诵的艺术感染力是因其特点而产生的。了解其特点有利于加深对朗诵特别是诗朗诵的认识。
1、正确、深入的理解作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2、真正走进作品,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3、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比如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当然除了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之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朗诵创作规范及评定标准(五)
——情感:基调 语气
情感,当然离不开内涵。因为所有的情感,它都有一个发源。你为什么要有这个情感。这一点呢,是我们在许多朗诵实践活动中容易忽视的。前边说的那些声音基础,声音应用,节奏,气息八大指标,如果用绘画来比喻的话,就好像是线条和透视、用笔,而到了情感就犹如上色。
情感包括两项指标,基调和语气。
1、什么是基调?
是朗诵中声音的“色调”。体现的是感情的基本倾向。
如果用绘画来比喻朗诵的学习和创作,可以同样借用美术的色调来说明。不管是一对幅画或者一张照片,它都有一个基本的颜色的倾向。当阳光不管是朝霞还是晚霞,笼罩大地的时候,其实,大地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树是绿的,花是红的,可是它们都会笼罩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的光晕。这种光晕就是色调,就是整幅画或照片基本的颜色倾向。
那么,理解了这点,就很容易理解朗诵中为什么会有基调的概念。这个基调是这篇文章基本的情绪倾向,基本的感情倾向或感情色彩。
注意:在开篇伊始,就该对文章有一个正确的状态和正确的切入。如果没有,你开篇就是错的。定调错了,整个诵读就是失败的。
有时,背景音乐的选择,会对情绪基调的把握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基调的准确性和基调的贯穿性。
3、基调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是开篇定调,一是通篇把握。要求朗诵者一开口声音状态就要与文章的基本情绪相吻合。无论喜悦彷徨还是愤怒哀伤,都要立刻包涵在声音里。只有深刻理解文字,调动意识上的积极性,排除杂念,才能达到“未曾开言先有情”。
例句1:夜很深,夜,很静。要读出夜静的东西,把声音、状态马上调整到夜静。你绝不能用白天的喧嚣、清晨的悦动格调来读。
例句2、山乡落雨,极富有诗意。基调在“诗意”。要带着表现诗意的状态来读,不可能用夜很深、很静的语气来读。因为它描摹的是山乡落雨时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景。
例句3、我们总是聚少离多,如两岸。情绪上的无奈、冲突。基调在“聚少离多”。
开篇定调,确实有难度。开篇,有时是一种预示,而非明示。
例句4、柴可夫斯基 好像一直 生活在我的心里(说明他已经不在了)。
基调是“缅怀”。
例句5、太平山,并不远,就搁在港岛的臂弯里。
同样也是一种预示,如母亲,很美的。就不能是悲切的。
一定要注意开篇定好基调,首先要对文字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好篇。
例句6、有这样一位母亲,每一天都和儿子聊天,讲一些儿子小时候的故事……
这篇是很悲情的故事,开篇应该是很深情的,不是一般的亲情。(儿子是脑死亡,被母亲终于唤醒)
所以说,更多的了解文字,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心境,开篇定调就能把握好。
二是通篇把握。
通篇时,不能从紧张的状态上松懈,或突然跳出来,打破了整篇文章的平衡,经常表现在人物的对话上。朗诵中的对话,只能有角色感,不能有角色化(意思是只能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普遍性规律,而不能就去变成这个角色)。否则,还会破坏掉原来文章的基调。通篇,只能在基调之下一定的尺度内变化。变化主要在语气上变化。既不能掉下去也不能跳出来。
4、什么是语气?它有几种类型?
语气是声音中流露出来情绪,是语言的色彩。它非常细腻,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修养。
基本语气,包涵陈述、描述和情态句。一篇文章按着这个基调走,就可以避免“一道汤”。
(一)陈述句:基本保持客观冷静有距离的状态去读。不能抒情,否则就跑偏了。
例句1:小屋随旧,却异常牢固。那里住过下乡的知青、下放的干部、小商小贩,甚至是/举家逃荒的人。
例句2: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破衣烂衫地四处漂泊。说得是人们四处漂泊,重在表达这个语意。陈述,不能抒情,读成描述“破衣烂衫地四处漂泊”。
(二)描述句:
例句1:山崖上的庙宇,飘摇的经幡,都变成了/暗红色的剪影,(之前是陈述之后是描述)像远梦,像圣歌,像凝固的钟声,更像/遥望的背影。
如果都用陈述句来读,会大大削弱文章的表现力。如果都用描述来读,就会越听越腻味。
有些文章是带有隐蔽性的。如《蒙古长调》。有很多的形容词,让人误以为是描述句,读时,老觉得气息不够。其原因就是对陈述句的处理有问题。通篇都想去描述去抒情。
(三)情态句:如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例句1:我/是信前因的,(之前是陈述之后是感叹)真的,这是一件很奇异的事情。
这句话,前后读法不一样。
例句2:接连问了两遍,我惊讶极了。(之前是一般陈述之后就是疑问)这真是史籍里/反复出现的/青挫山吗?
疑问语气渗透进去,才能把文字读得兴味盎然。
例句3:我们不禁相顾愕然,如此漫山遍野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开始训练学习时,先不要管声音,放开了读出疑问语气来,等熟练掌握了之后,才对声音进行控制。如果只是把声音控制在自己保险的区域内,永远不会有突破、有进步。这就是“先破后立”的道理。
叹句例句:让我们呼唤真正的日出吧,愿我们在那一刻/能够/真正的醒来!
叹句对气息需要挺大的。
这些句式不同,语气情绪有明显的区别。朗诵中,语气无处不在,即使无动于衷,也是一种语气。语气需要用心挖掘。除了在陈述、描述、情态上语气的基本对应外,大量细腻的语气隐藏在文字背后,这是笔墨无法尽述的角落,也是朗诵最让人的探索。
4、为什么说语气是一生的修养? 朗诵的三个境界是什么?
朗诵有三个境界,一是读字面,二是读字理,三是读字后。
所谓读字面,就是读时没有错误读音,情感基调也没有问题,大体有一个逻辑断句,语流也顺畅,文字的基本意思都读出来了。
读字理,就是读出这句话里的意义。读出它最想表达的东西。这就牵扯到重音、断句等。
如:这个人,可能是一位四处打听女儿音讯的/可怜的母亲。
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陈述里很有内容,不但要遵循文章的基调,还要读出字里的“理”来,即文字里的情感。语气的变化,要根据文字不断的揣摩、体会、实践。这句话包涵了母亲的深情。“可怜的母亲”两种读法,其表现力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如,例句2:扒开厚厚的积雪,他用衣袖轻轻擦去上面的冰屑,“中国”两个大字,便在蓝天和白云的映照下闪耀出光辉。
这句话,“中国”两字一定要特意处理,读出它深藏的感情——“振奋”来。
读字理,就是不断地吃透文字,努力把作者想表现的强调的东西挖掘出来,读出来。
例句:姑苏,听听这名儿,心里就痒酥酥的。
钻天杨/是这个季节唯一奔放的树;它整个春天都在长叶子,(那种疯劲儿/简直就是一场狂飙)。
括号里部分一定要特读,读出钻天杨生长旺盛的情态来。
读字后:字后是最有意思也是最微妙的。是需要每个人在诵读中,反复揣摩体会的东西。所以说朗诵没有“神童”。你没有这么多的人生阅历、情感历程、甚至没有悲悯的情怀,你读啥呀?小屁孩能读出充满人文情怀的东西吗?
例句1:他被称之为“孔老二”,不,不,还远远不及店小二。
这句话,读第二个“不”时,要带着嘲笑、调侃的语气来读,才能读出那个年代的荒谬、不可理喻及对孔子的不尊。
声音的技巧必须用对地方,不能炫耀和滥用技巧。
例句3:天子是谁?李白醉了。
“天子是谁?”要读出李白醉了的感觉。也带有戏谑、调侃的意味。
读字后,声音的表现力,有时胜过文字的千言万语,是作者想写也写不出来的,这也就是朗诵艺术成为一种独立的不被其他艺术代替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朗诵艺术最让人着迷的、深思、探索、挖掘的东西。
例句4: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读这句时,要体会文字背后包涵的太多的情感。字后是什么?是一处悲剧,只是为了给他帮寄一封信,只是少拿了一把小雨伞,就使爱人像夜晚的蝴蝶一样的飘落在冰冷的街面。注意气息的分配。
“虽然是春天”占十分之一,“好像已是深秋了”占十分之九。后句的语气是“叹”。
有如下几种感情:
1、伤感:通常当人受到打击或者遇到很难过的事时容易产生这种感觉,往往是最美的情感,也是最痛的情感;
2、激动:指激荡;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
3、愤怒:是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
5、轻快:给听众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